梦到母亲离世:【佳片U约】美国电影:《假想于二战之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07:42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美国电影:《假想于二战之后》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这部片是HBO的自制电影,原作者Robert Harris在1993年发表这本小说:《祖国(Fatherland) 》,隔年HBO就把它拍成电影,可见其题材的吸引力。偶尔还会看到HBO重播,内地也曾经出版过VCD,名字叫《假想于二战之后》,但不是原片发音,而是普通话配音,看起来总觉得怪怪的。DVD则从来没有发行过华语字幕。台湾去(2008)年有人把原作小说翻译出来,电影结局与小说结局有相当的差异,但是基本的人物及设定没变。
历史狂想曲,假如1942年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战役都取得胜利,又在1944年击退了盟军的诺曼底登陆,德国统治了欧洲大多数地区,情况将会怎样?一开始的那段还不错,后面的故事就一般般了。当然,诚实的讲,并没有达到我期待的高度,但主题上的科幻可看性,使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
[剧情资料]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导演: Christopher Menaul
原名: Fatherland
简体中文名: 祖国
上映日期: 1994-11-26
又名: 假想于二战之后, 祖国
imdb编号: tt0109779
主演: Rutger Hauer / Miranda Richardson
故事设定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希特勒赢得战争,准备与美国签订盟约。一名德国秘密警察(鲁格特尔·哈尔饰)与一名美国记者(玛兰达·理察森饰)分别发现了德国的暴行,而这个发现很可能使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秘密公诸于世,因此德国派出盖世太保一路追杀,企图将两人灭口……
[精彩影评]
作者本人是英国的政治记者及专栏作家,2003年还获得英国新闻奖,是该国这一行的最高荣誉。他创作小说当初是出于一种兴趣,但是有相当的历史背景在后支撑。这本小说常被跟Martin Cruz Smith的《高尔基公园》与乔治欧威尔的《1984》相提并论,在当年是畅销书,后来他陆续出版的作品如《大间谍》(Archanged)、《拦截密码战》(Enigma)也都被拍成电影。
小说及电影都是一种“what if”的假设性题材。假定1942年纳粹德国于苏联的史达林格勒及北非的阿拉敏均取得胜利,在海上也成功地破坏北大西洋运输,继而在诺曼地登陆时挫败盟军,把盟军赶下海,接着会发生什么事?
一切的分岔是从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偷袭行动打断了很多事,包括原本预定在12月9日于柏林附近的万湖(Wanssee)56-58号召开的一个跨部会会议,该会议被推迟1942年的1月20日召开。会议中,党卫军中将海德利希宣布他与希特勒在1941年7月会面,并于7月31日获得帝国元帅戈林的授权,策画并执行所谓的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这个会议就是纳粹对欧洲660万名犹太人进行全面性集体屠杀的正式始点,从此纳粹开始以工业化的手段生产死亡,犹太人像原料一般地被装上火车,被运送到德国及波兰乡间的灭绝营进行“处理”,他们多半于下车后的一个小时内就被送进毒气室毒死,一个半小时尸体身上及他们生前带来所有具有价值的物品,包括行李、皮件、大衣、珠宝、钢笔、手表、眼镜、假牙乃至头发,都被有系统地分类整理并运走。这些第一线的工作都由党卫军所监控的犹太工人进行,他们用处理自己的同胞换来几个月短暂的生存。
万湖会议的故事,后来也在2001年被HBO改编成电影《Conspiracy》,由爱玛汤普逊的前夫、知名的莎剧及电影演员Kenneth Branagh饰演冷酷的海德利希,Stanley Tucci饰演Adolf Eichmann,整部片采取独幕剧的形式,没有转换任何场景,全靠演员的演技撑场。在一间豪华的招待所内,纳粹官僚们在交换意见,或争吵或恫吓,或威胁或利诱,最后在普鲁士传统的理性化氛围中,一堆拥有法律学位及律师资格的行政官员,你来我往地从定义“有多少犹太血统的才算是犹太人”为争点(虽然1935年的《纽伦堡法案》已经有过定义,但还是有执行顺序的问题),计算出1千1百万的人数,再以高度实事求是、科学计算的精神,规划出具体的执行方案,一个政府谋杀一整个民族的方案。之前对犹太人是无组织、未订标准的任意枪杀,之后则由官僚正式接管整个活动。理性运用在反人性上头,居然是如此地讽刺与恐怖。这部片在2001年获得艾美奖最佳电视电影男演员奖及最佳编剧奖,但对于那些对这段历史没兴趣的人来说,这部片委实太艰涩了,严肃到完全没有娱乐效果。
1941年盛夏的希特勒,在挥军进入苏联,开始掠取他心目中的“德意志民族生存空间”的时候,即意识到他必须处理手上以及即将纳入掌握之中的众多犹太人。希特勒只想支配,却不想正式灭亡西欧国家,但是东边就完全不一样了。在他的想法中,无论战争失败或胜利,他都必须把“犹太文化的生物学根基”予以铲除。历史是胜者写的,德国打赢了,谁也不在乎身边的犹太人到哪里去了;要是输了,他也不想让犹太人在一旁嘲笑他并从中得利。希特勒在这种心态下毫不手软地屠杀犹太人,在战局逆转后,希特勒既然无法统治世界,只有集中心力,加快脚步,专心完成灭绝犹太人的目标,1943年纳粹就“处理”了250万名犹太人,1944年以后,更是边退边杀。在1946年的纽伦堡大审时,已得出一个600万的保守估计数字。
虽然德国在1944年诺曼地登陆后到1945年投降前,负隅顽抗的结果,导致德军在这段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损失的兵力超过1939年开战以来4年的总和。但是最大的伤亡不是发生在西线,而是1944年夏季东线中央集团军的崩溃。西线德军扣除在义大利的部队只有30个师,同时期东线则布署了165个师。7月红军发动巴格拉西昂作战,狠狠地打击了德国中央集团军,让他们溃退至波兰及东普鲁士境内,总共有17个师全灭,50个师失去一半以上的兵力。整个二期间,德国8000万人口总死亡人数约在700万以上,跟犹太人是一命换一命了,但是苏联的人口损失则更加严重。这是题外话,毕竟这700万人并不是被用上面所说的那种残忍的、现代分工的手段集体处决的。
当苏联红军在东线的推进时,纳粹有系统地关闭位于波兰境内的集中营及灭绝营,并尽量爆破、灭迹,以遮盖曾经在此发生的事情。营中残留的犹太人则被强迫往西前进,另一个死亡行军,来到西边西利西亚的集中营,继续他们的死亡仪式。即使到了1945年初,纳粹还在积极消灭匈牙利的犹太人。西方盟军渡过莱茵河,纳粹德国瞬间崩溃,有些集中营在被盟军解放前几个小时都还在运作,直到盟军前来,被拘禁的犹太人才发现守卫不知何时已经悄悄溜走。
假如,希特勒是当年的战争获胜者,他在1942年的夏季攻势中,成功地夺取了窝瓦河流域及外高加索的油田,并且顺利地巩固战果;而在北非能以更迅速的方式及更多的物资(前提当然是铲除了马尔他这个运输上的芒刺,让英国地中海舰队及直布罗陀的H特遣舰队瘫痪),夺取尼罗河三角洲,进入开罗。英美仍然有可能选择开辟第二战场,但是,如果没有1942年底的火炬行动登陆北非,再于1943年进入西西里、义大利,夺取整个地中海的控制权,德国U艇密码没有被破译而持续肆虐于大西洋两岸…
在这么多的前提都成立的情形下,联军似乎也只能选择以欧洲西岸为登陆的地点,而能集中的兵力及资源、人员的经验显然会劣于真实历史的情形(不要忘记非洲军团与美军第一次在凯撒琳隘口的遭遇战,非洲军团尽管是一路退至突尼西亚的败军,完全没有制空权,美军还是被打得丢盔弃甲,脚步大乱)。德国的防空网也不至于支离破碎,丧失北非,英美对德国的战略轰炸能否顺利,也是未定之数。准此,诺曼地登陆的成功性确实有可能重蹈英军当年突击第厄普的后尘,以失败告终。
故事的剧情就是在这么多的如果之下展开的,苏联退至乌拉山与德国继续进行游击战,英国因诺曼地失利而丧失决定性的兵力,而被迫中立化,有亲纳粹嫌疑的爱德华八世返国复位,邱吉尔下台避居加拿大。美国的孤立主义抬头,在与德国停战之后,集中力量对日本进行报复,并战胜日本(故事没考虑“中国战场”)。希特勒与美国同时发展出原子弹,从此双方维持一个恐怖的平衡,形成另一种冷战。
这时希特勒可以安心地“消化”他在欧洲的战果,进一步实施他的种族净化策略。从现实的历史来看,纳粹以灭绝营的方式屠杀犹太人、把他们变成肥皂的事实是直到战争末期才从被解放的集中营中取得具体证据。如果他没有打败呢?这些集中营在“完成任务”之后,应该会被秘密地拆毁,相关的档案资料可能会被逐一销毁。德国官方从来没有正式告诉他们人民“犹太人到哪里去了”,正式的说法是,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然后送到东方予以“重新安置”。
二次大战初期,纳粹内部确实有想过,如果能结束对英国的战事,则可以透过海运把欧洲犹太人送到非洲法属的马达加斯加,让他们自生自灭,但是要付一笔费用,德国会成立专门的银行来处理这些资金,但是不能让犹太人继续“污染”欧洲社会。不过因为解决不了英国,这个方案根本不可能实施,也没人认真看待这个方案。
小说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在这么多的假设大前提之下,希特勒在欧洲维持了长达20年的“欧洲新秩序”,纳粹的罪行是否可能永远被隐瞒?故事又加上一个有点符合史实但其实又有点影射的想定,就是美国的约翰甘迺迪总统的父亲:约瑟夫甘迺迪,曾经有一些纪录显示,老甘迺迪在担任驻英大使期间,曾经与德国驻伦敦的大使(不是那个自大地对英皇行纳粹式敬礼的李宾特洛甫)有所接触,谈及他对德国的同情及对犹太人政策的暧昧立场。所以在现实历史中,一旦美国对德宣战,孤立主义失去着力点,老甘迺迪的仕途就受到影响,只好培植儿子约翰甘迺迪在1960年出马竞选总统(其实本来应该是约翰的大哥,但他不幸阵亡)。
如果当年美国在二战中没这么顺手,老约瑟夫是有机会在政治上更上一层楼,1960年对他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参选时机,当选的机会应该比他的儿子约翰还大。换言之,到了1964年时,依照冷战的时序推移,经过20年就会进入“低荡缓和”(detente,主要是指1967-1979年的两大阵营关系走势,而以1975年的《赫尔辛基协定》为代表)的阶段。这时,老约瑟夫可能会像尼克森、季辛吉当年一样,采取新的战略作法来与第三帝国和解。所以故事就是在甘迺迪决定要访问“新日耳曼第三帝国”的前夕开始。
电影一开始,一具尸体被人发现在湖中,原本像是溺死的案件,但是目击者却发现,似乎主嫌及参与弃尸者是盖世太保的头子(当然,这很奇怪,他需要亲自出马吗?)。随后男主角March以一名党卫军警官的身分登场(故事又假定当时党卫军已经转型成和平时期的警察部队),他受命来调查这件凶案。他发现死者的身分不简单,原来是纳粹党的老干部Bühler,曾经参与犹太人“重新安置计划”。
就在此时,一群美国记者受邀来到德国,准备采访希特勒75岁生日的庆祝典礼,他们也期待,甘迺迪将访问德国并与希特勒会谈的谣传,可能变成事实,他们就可以躬逢其盛、满载而归。但是,采访团中的一名女记者Maguire一落地,就对德国生活中的肃杀气氛非常反感,她在饭店又遇到怪事,一位老头子突然交给她一个信封,里头有一张团体照,背景正是万湖56-58号的建筑。一个箭头指着其中一个人Stuckhart,还有一句引人好奇的话:去问他,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当她按着地址去找到Stuckhart时,却发现他已经死了,手上还握着手枪,仿佛是自杀一般。
经过验尸,March认为湖透的死者可能是死于他杀,而他的上司却在这时出面干预,说盖世太保把该案定位成国家安全问题,要他把该案交出,同时要他去调查Stuckhart的案子。March于是亲自审问Maguire,却从中嗅出了疑点,随着这条线索追踪下去,却让两人陷入了险境,March赫然发现,他是在跟海德利希、盖世太保甚至可能是跟希特勒作对。他发现了什么?为何陷入险境?小说家及编剧把故事布置成一个谋杀案,却导致一个巨大罪行的被揭发,怎么办到的,大家不妨去比较小说及电影的不同之处。
[请您观看]
',1)">
http://www.tudou.com/l/2RT0mE_pmqM/&iid=62188604/v.swf
编辑于2011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