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2016官方网站:究竟是谁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大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7:30:45

究竟是谁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大智慧?!(答案在此)

 

中华民族早就认知了“四维时空”,并称之为“宇宙”。《尸子》中说:“上下四方曰宇,古往来今曰宙。”就“世界”一词的含义来说:“世”是指时间,“界”是指空间。就记录中华民族之文明的汉字来说:汉字具有“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四个属性,而古老的汉字的原始符号就是甲骨文、金文、篆字等字形,都分别具有“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四个属性,都分别被用来记载着“四维时空”中的各种物事。这就说明: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发明象形文字之前就认知了“宇宙”,认知了“四维时空”,就拥有了在“四维时空”中的大智慧,就在积极地探索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就在积极地探索发展着真理哲学。

中国人所发明的汉字所具有的四个属性,其本身就表明着中国人的智慧是丰富的。仅就《山海经》、《尚书》、《易经》以及诸子百家的文字记录来看:古代中国人的智慧是非常丰富的。中国古人就在积极地探索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就在积极地探索发展着真理哲学。那么,究竟是谁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大智慧、扼杀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探索发展、扼杀了对真理哲学的探索发展呢?那就是老子、孔子和继承了孔子衣钵的董仲舒与汉武帝……朱熹等封建文人,以及之后历朝历代的封建制度和封建帝王!就是他们所推崇信奉的客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主观机械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制约并扼杀了中华民族的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积极探索发展,进一步扼杀了中国民族的大智慧、扼杀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探索发展、扼杀了对真理哲学的探索发展。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也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一般的介绍古老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的书籍。它主要记述着古代中国的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一些古史、医药、民俗、民族分布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记载了一些奇怪的物事。《山海经》中的文字大多数是对物事的静态的描述,缺少动态的描述;大多是记载空间方位,而缺乏时间进程。《山海经》的述图特点一目了然,前人也早就注意到了,最早指出这个特点的是宋代哲人朱熹。实际上,就像《山经》这样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是很难在图中描绘出来的,更何况还记载了很多动物的声音、习性等等,这些内容就不能用图表现出来了。《海外东经》中记载:“工虫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依据《山海经》先有图后有书的成书过程推断,《山海经图》书中在君子国的北方画有一个彩虹的“虹”字,表示该地经常出现彩虹。就当时的图像文字来说:应该是类似甲骨文的“虹”字,就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熊国英著《图示古汉字》)。而后来的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数《山海经》时,时间已经过了数百年,这时彩虹的“虹”字已经成为“工虫”的形式,就把彩虹描述为“工虫”,又望文生义将其描述为“各有两首”,使得后人无法知道:到底是描述的天空中的彩虹,还是描写的一只具有两个头的怪物。《山海经》涉猎之广,内容奇杂。《汉书·艺文志》将它列入法家之首,《隋书·经籍志》之后则多将它归入地理书,只是清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之为“小说之最古者尔”,鲁迅则把它视为“古之巫书”。

《尚书》中所记录的是虞、夏、商、周各代的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记录着君臣谋略;“训”记录着臣劝导君王的话;“诰”记录着勉励民众的文告;“誓”记录着君王训诫民众的誓词;“命”记录着君王发布的命令。它们都表述着古人的哲学智慧。自汉代之后,《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中华民族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形成了很大影响。《尚书·皋陶谟》中记载:“知人则哲,能官人。”《尚书·说命上》中记载:“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尚书·太甲上》中记载:“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尚书·旅獒》中记载:“人不易物,惟德其物!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尚书·召诰》中记载:“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尚书·周官》中记载:“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厖。举能其官,惟尔之能。称匪其人,惟尔不任。”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并形成了易经八卦图),由周文王推演形成六十四卦,被誉为中国的“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成为一本“卜筮”书,则是因为某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巧合”。“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成为总结这些预测的“理论”书籍。实际上,《易经》则是在以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主导的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其中也有一些客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在卦辞和爻辞中用物(动物、植物等物质构成体)的属性来影射和暗示着人的属性,以此来影射和暗示着人的各种属性的发展变化。因此,也就被人们把《易经》用来占卜人生等各种物质构成体的发展变化。《易经》共有六十四卦,在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主观辩证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为传承中华数千年的“阴阳学说”奠定了哲学基础。《周易·文言传乾文言》中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周易·系辞传系辞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周易·系辞传系辞暇》中说: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一、中国古代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因限于篇幅,参见拙作《哲学体系——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之评判·第五节唯心主义》)

(一)中国古代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二)中国古代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二、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因限于篇幅,参见拙作《哲学体系——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之评判·第六节唯物主义》)

(一)中国古代的客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二)中国古代的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三、中国古代的机械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因限于篇幅,参见拙作《哲学体系——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之评判·第七节机械唯心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

(一)中国古代的客观机械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二)中国古代的主观机械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四、中国古代的辩证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因限于篇幅,参见拙作《哲学体系——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之评判·第八节辨证唯心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

(一)中国古代的客观辩证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二)中国古代的主观辩证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三)中国古代的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四)中国古代的主观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五、中国古代的四维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与四维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因限于篇幅,参见拙作《哲学体系——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之评判·第九节四维唯心主义与四维唯物主义》)

(一)中国古代的客观四维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二)中国古代的主观四维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三)中国古代的客观四维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四)中国古代的主观四维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由上可以看出:中国古典书籍中所记录的内容就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客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等等以十六种世界观为定位基准所形成的哲学思想的混合产物,并简要地追记了古时代的帝王、臣僚和民众的“物质属性”、“精神属性”和“意识属性”——当然,更多的记录是古人的“精神属性”和“意识属性”。中国历代古人就是运用这些混沌的哲学思想改造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并在“四维时空”之中改造和创造出了包含在整个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之中的众多的 “人造物质构成体”——其中包含着更多的不能够转化为现实的虚拟的“人造物质构成体”。

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哲学”,就是中国人的“谬论哲学”和“真理哲学”智慧的集大成者。它们都是处于“谬论哲学”与“真理哲学”的混沌状态。

那么,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真理哲学”——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什么没有发展完善起来呢?这主要是因为以孔子为代表的主观机械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和以老子为代表的客观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并愚弄了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孔子的主观机械唯心主义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思想和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被历代封建帝王所信奉和推崇,并且,封建统治者又利用了“有神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愚弄和吓唬民众,使得追求和探索发现真理的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主观唯物主义者受到了严重的压制和摧残——使得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能前进半步,严重地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大智慧。

尤其是孔子的主观机械唯心主义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思想,被董仲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了中国两千多年中统治劳动人民的愚民思想。中国儒教就是崇拜孔子学说的学派,在《汉书·艺文志》中被列为“九流”之首。国人的劣根性就是:“主子—奴才”——“在外做奴才,在内做主子”,这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是有着极其深刻的渊源关系的。于是在我们这个民族当中就产生和存在着:皇帝面前做奴才,离开皇帝做主子;高官面前做奴才,离开高官做主子;面对强者做奴才,面对弱者做主子;……面对洋人做奴才,面对国人做主子。这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中都是存在的。总之,都被机械地压制成了一副奴才相和奸相,心甘情愿地践行着“在外做奴才,在内做主子”的恶习,自惭形秽,最终成为卖友求荣、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任何人也无法否认:这种人是存在着的。比如: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把“主子和奴才”予以制度化的“太监制度”——阉割男人的生殖器官,彻底消除了男人的生理欲望和生育能力,既说明了“太监制度”的残酷性,又说明了就是有人甘愿做奴才的劣根性。但是,太监又决不会放弃做自己的奴才的主子的任何机会。皇帝的重要特权就是国人的最高主子,无偿地占有全国的男人和女人,并在无偿地占有了全国的男人和女人的“物质属性”、“精神属性”和“意识属性”之后,更是无偿地占有着女人的肉体,并形成了“宫女制度”——关进“深宫”不得见其它任何男人!即使是在奴役女人的肉体之时,也不给女人喘息的机会。而唐朝的女皇帝武则天尽管没有制定和实施“宫男制度”,但也在事实上养着“宫男”,迫使“宫男”取悦于自己,不得取悦于她人。可见这种劣根性是多么地丑陋、多么地无情残忍。中国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换了皇帝——主子,换了大臣——奴才,不换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子—奴才”的精神和意识机械地照搬照用,延续了两千余年。儒教主观机械唯心地确立了“君”的至高无上的自由和权力。“君”可以主观唯心地随意控制和剥夺臣民等他(她)人的自由和权力,甚至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民等他(她)人必须死心塌地地做自己的主子——“君”的“奴才”,无权享有自由,不得对其“君”、对其“父”有任何的违背,更不得叛离,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自从董仲舒始推汉武帝弃百家、独尊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自此,孔子之儒教的“一丑”遮盖了诸子百家的“百丑”,同时也遮盖和否定了诸子百家的“百好”,导致中华两千余年独尊儒术,改朝换代却是人性与“社会文明”停滞不前。孔子、董仲舒和汉武帝成为中华民族之罪人之最。儒家学派为适合各个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总是主观唯心地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新的“儒家学说”。在西汉,出现了以董仲舒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在魏晋,有王弼、何晏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在唐代,有韩愈为排佛而倡导的儒家“道统说”;在宋末明初,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程朱派和陆王派的理学;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清代中期以后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五四运动的前后,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和消亡而日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但由于儒家学说统治中国二千余年,它的经典就是封建统治者的标准的政治思想工具,至今“阴魂”不散。

尽管自孔子的主观机械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自产生和形成之后,就受到了老子、晏子、墨子和民众的反对和批判,尤其是受到了墨子和王充的激烈批判,但是,只是由于董仲舒和汉武帝的推崇,以及朱熹等人发展了的儒教的理学,更是把儒教的谬论哲学思想发扬光大了,也就使得古人建立起来的真理哲学几乎是销声匿迹了。

现在看来:在近代和当代,客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主观机械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依旧盛行,仍然在制约并扼杀着中华民族的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积极探索发展,进一步扼杀着中国民族的大智慧、扼杀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探索发展、扼杀着对真理哲学的探索发展。

发扬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尤其是真理哲学智慧,就是要不断地发现和剔出其中的“谬论哲学”智慧,不断地发现和发扬其中的“真理哲学”智慧,进一步在社会实践中更多地探索发现和发扬新的“真理哲学”智慧。只有这样,才能运用“真理哲学”智慧拉动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