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大陆2.1最强英雄:“投機賭博新經濟的挑戰”讀後感(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36:07
“投機賭博新經濟的挑戰”讀後感

(香港) 朝軍

“投機賭博新經濟的挑戰”一文作者的思路很明確﹐就是(1)先從金融市場的投資到投機的轉變論證入手﹔(2)再由金融市場存在投機推斷出金融市場是個賭場﹔(3)接著從前幾年世界各地發生的金融危機來論證活躍於這個“賭場”內的國際投機者(如索羅斯等)是如何如入無人之境般地巧取豪奪﹔(4)在美元獨大面前﹐全球金融一體化衹能使資本雄厚的美資機構獲益﹐連“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日本)﹐與國際金融慣例接軌﹐尚且玩成了殘廢﹐何況其他弱小的發展中國家”﹔(“投機”原文第37頁)(5)最後得出結論﹕在強權經濟面前﹐防範金融危機的能力從根本上說﹐“並不取決於什麼制度保證﹐靠的是支撐貨幣的經濟規模和產業縱深”﹔(“投機”原文第56頁)(6)因此﹐中國衹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如馬哈蒂爾一樣堅持外匯管制(馬來西亞1997年受金融風暴襲擊時重新實行外匯管制,但在不到一年之後又順應大勢取消管制)﹐人民幣說什麼也不可兌換﹔一是竭盡全力迅速發展支撐人民幣的經濟規模和產業縱深”(“投機”原文第58頁)。為了証明以上觀點﹐原作者提供了不少實例。但從文章中所引用的實例及得出的結論看﹐全文有許多片面和斷章取義的地方。從文章中流露出激昂的民族主義情懹﹐原作者不失為一個憂國憂民之士。但如作為學術論文﹐則其中的許多觀點有欠嚴謹﹐缺乏全面的分析。我們下面就順著原作者的思路脈絡﹐逐項分析。

1﹑投資與投機的關係

原作者在文章中幾次三番論及“從投資到投機的性質轉變”。金融市場的確存在著投機行為。但是﹐有一點我們卻必須明確﹐那就是投機與賭博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要正確認識金融市場的投機行為﹐首先得弄清楚什麼是投資和投機。在金融市場上﹐投資和投機是同時存在的﹐投機是投資的一部分﹐市場中如果缺少投機﹐市場的機制是不完善的。股票市場本身是為投資而設﹐主要是供資金需求者和資金投資者作交易。但各種投資者的目的和運作有所不同。有些人從事長期投資﹐買進股票以獲取股票的分紅﹔有些人則從事短期投機﹐時而買進時而賣出﹐以獲取股價的價差﹔有些人既做長期投資﹐又做短期投機﹐做投資與做投機是可以轉換的。在正常運行的證券市場中﹐投資與投機都是必不可少的。沒有對證券的投資固然不會有證券市場﹐而沒有投機也不會有證券市場﹐因為沒有頻繁的投機﹐就不會形成股票的合理價格﹐也不會有證券市場上價格引導資金的頻繁流動﹐從而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在德國有華倫?巴菲特之稱﹐經歷了80年投資生涯的安德烈?科斯托蘭尼說﹕“衹要有人類存在﹐就有投機和投機家﹐不僅見諸過去﹐也見諸未來。”(安德烈?科斯托蘭尼﹕《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2002年﹐第38頁)

按照《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辭典》的定義﹐“投資就是資本的形成 — 獲得或創造用於生產的資源”。顯然﹐投資實質上是一種投入資金獲取生產性財富的經濟行為。而投機是指“為了再出售(或再購買)而不是為了使用而暫時買進(或暫時售出)商品﹐以期從價格變化中獲利”的經濟行為。兩者沒有好壞善惡之分﹐都是中性行為。因為從價格變化中獲利必須把握好買賣時機﹐因此稱之為“投機”。顯然﹐投機實質上是一種投入資金獲取非生產性財富的經濟行為。從廣義來講﹐投資也可看作是投機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一種時間較長﹑“風險”較小﹑並非單純博取差價的投機。有價證券和外匯由於其高流動性﹐特別適合投機。在西方﹐所謂投機者往往是證券和外匯買賣的積極參與者。市場上的投資者和投機者其實是二而一﹐一而二的。

以期貨交易為例﹐買空賣空的期貨交易是不是投機呢﹖期貨交易是按現在的價格買賣未來的商品﹐但所買賣的衹是期貨合約﹐並沒有實物﹐交易的結束是通過一買一賣的對沖﹐即先買後賣或先賣後買進行對沖﹐對沖後結清價格餘額。期貨交易的產生主要是為了套期保值。那麼﹐誰為套期保值活動承擔風險呢﹖在期貨交易中是投機活動為套期保值承擔了風險。套期保值在期貨交易中所賺的﹐正是投機活動所賠的。當套期保值者預期某商品價格上升而買入未來某日該商品的期貨時﹐必定有投機者預期價格下跌而賣出未來該日該商品的期貨。如果價格上升﹐則套期保值者賺﹐投機者賠﹐如果價格下降﹐則套期保值者賠(當然他可以在實物市場上得到補償)﹐投機者賺。投機者是為了獲得利潤而冒險﹐當然不會兩面下注。投機是期貨市場上的重要活動﹐沒有投機者﹐套期保值者也不可能存在。如誰都想套期保值﹐轉移風險﹐卻沒有人承擔風險﹐那麼期貨市場就無法存在。投機者的目標不是保值﹐而是獲利﹐獲利的動機使他們願意承擔風險。投機者的出現是期貨市場形成的標誌。在一個期貨市場上投機越活躍﹐市場越穩定。

期貨市場的存在為生產者實現套期保值提供了方便﹐從而有利於穩定自己的目標價格。這種經濟活動中風險的減少當然是有利於穩定的。另一方面﹐期貨市場還可以通過千百萬套期保值者和投機者的交易活動反映未來價格的走勢﹐這被稱為發現價格的作用。由於期貨市場決定的價格能正確地反映供求變動狀況﹐所以對指導生產和其他經濟活動以及穩定經濟有重要的作用。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很難區分哪一次交易是套期保值﹐哪一次是投機。也很難區分誰是套期保值者﹐誰是投機者。期貨市場可以轉移風險﹐也可以冒險求利﹐但從長期來看﹐這種全球範圍的買空賣空的穩定作用還是主要的。由此可見﹐期貨市場的存在前提是保值者和投機者並存﹐是以理性為主的﹐不能簡單地因其是零和遊戲或存在投機行為就歸結為是賭場。

目前世界發達國家並沒有因為股市和期市存在投機因素而將它們關閉。恰恰相反﹐股市作為一國市場經濟機器必不可缺的“零部件”﹐還在日復一日地運轉﹐而且“越轉越大”。股市上眾多的供求雙方分別依據自己對一定時期內企業﹑整體經濟﹑政治﹑社會及其他現象瞬息萬變作出判斷﹐進行股票交易。其實早在20世紀80年代﹐經濟學界對此就已經形成了共識。誰都承認股市沒有投機是不行的。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不允許投機﹐就不會有人在股票市場上投資﹐投機亦是無法禁止的。對此﹐國內經濟學家董輔礽說得很乾脆﹕“證券市場必須有炒買﹑炒賣﹐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投機。如果沒有投機的話﹐就沒有證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