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之城》烟雨江南: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5:14:11
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  

         罗伯特.唐斯,是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伊利诺大学图书馆馆长。他曾写过一本书,名为《改变世界的书》。书中介绍了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现将这16本书向读书爱好者们推荐。

    1.《君主论》 作者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意大利 )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里所阐述的君主统治和政治权术的理论,即“马基雅维利”主义,成了后世一切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的原理。

   2.《常识》 作者 托马斯.潘恩(英国)

  潘恩1737年1月29日出生在英国东部诺福克的一个平民家庭,后移居美国。1776年1月16日《常识》正式出版。《常识》深刻地揭露了英国君主政体和殖民统治的本质。潘恩指出:“在英国,一个国王所能做的事情,往往不外卖官鬻爵和挑起战争。......英王乃是一个皇室野人,戴着王冠的强盗。”“殖民统治是一种不可容忍的罪恶。”

    在“关于美国目前形势的断想”一章里,潘恩以激励人心的词句呼吁“美洲人民被暴虐统治者惨杀的已够多了。他们殷红的鲜血洒遍在大自然,发出呜咽的声调,仿佛在控诉、在号召:现在是应该采取独立运动的时候了!热爱人类的人们,敢于反对暴政和暴君的人们,请站到前面来!”

    《常识》所引起的强烈反响是不寻常的。富兰克林读后非常激动,称之为“天才之作”。

    乔治.特里维廉在《美国革命史》中写道:

    “很难再找到一本象《常识》那样对革命进程产生如此直接、广泛、持久的影响的著作。......据世界各国报刊报道,《常识》引导着亿万人民投入争取独立的斗争,创造了人间的奇迹。”

    人们怀念潘恩,视他为“美国独立之父”,人们纪念潘恩,是他首先提出“美利坚共和国”的国名,是他第一个宣称“美国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类的事业。”正如安德努.杰克逊所说的:

    “潘恩不需要人工建造的纪念碑,在热爱自由和独立的人们心里早以矗立起了他的纪念碑。”

 

    3.《国富论》作者 亚当.斯密(英国)

    1776年3月9日《国富论》正式出版。《国富论》的内容不只局限于经济,它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小百科全书”。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J.A.R马里奥特曾对亚当.斯密作过一个概括性的评述,他说:

    “也许没有任何一部当代的著作象《国富论》那样对科学经济思想和行政管理特征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亚当.斯密的这部著作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

 

    4.《人口论》作者 托马斯.马尔萨斯(英国)

    《人口论》于1798年以小册子的形式发表,约五万字。1803年该书第二版出版。《人口论》深入分析了贫困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很快成为与《 国富论》齐名的政治经济学著作。

    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在关于托马斯的评论中是最公正和最典型的,他说:

   “在从十八世纪至今的人类科学史上,马尔萨斯是与约翰.洛克、大卫.休莫、亚当.斯密、查尔斯.达尔文、威廉.佩利、詹姆斯.米尔、杰里米.边沁等人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的,不仅在感情上,而且在实质上,他属于伟人的行列.他的《人口论》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5.《不服从论》作者 亨利.大卫.索罗(美国)

    亨利.大卫.索罗的《不服从论》的刊头词是:“最好的政府是根本不管事的政府。”

    在《不服从论》中,索罗以犀利的笔触,通过对国家和政府性质的分析,抨击了不合理的纳税制度,揭露了罪恶的奴隶制和专制政体。

    索罗认为,“政府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但是大多数政府有时却不是这样。”如美国政府,尽管它“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然而它实质上是“一个奴隶制政府”,并且要使之永久化。所以,公民的责任就是与政府的罪恶行径作斗争。他写道:

    “如果号称是自由的庇护地的国家有六分之一的人民是奴隶,那么正直的人一定起来反抗,进行革命。”

    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索罗的《不服从论》所体现的革命性是不言而喻的。后人称之为“十九世纪的革命宣言”,“新大陆上的有史以来最高昂的反抗学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它的影响将波及全球。

 

国总统。”

 

    7.《资本论》 作者 卡尔.马克思 (德国)

  1869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正式出版,是用德文写的。它的第一卷英译本到1887年才问世。

  《资本论》从商品分析出发,提出了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理论。这是马克思的一大贡献。

  马克思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创立了辩证法。

  马克思的《资本论》发表一百多年来,世界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论》成了各国“工人阶级的圣经”。后人没有忘记马克思所建立的历史功绩。不同阶级、不同肤色、不同职业、不同国家的人们都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无产阶级引用恩格斯的话——“正如达尔文发现了生物界进化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是社会学的“达尔文”,经济学的“牛顿”。

  科学家巴曾虽然认为《资本论》“艰涩难读,结构松散”,也承认马克思的这本书是“一本杰作”,“体现了无产者的情感和要求”。

  理论家奈尔指出,马克思以《资本论》的成就证明了他是“无产者斗争的象征和领袖”。

  另一较典型的评价是弗里霍夫博士作出的:

  “这位自己曾经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伟人给世界带来了消灭贫困的希望,他的理论从根本上改变现代的人们的思想——我认为,这就是马克思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8.《海军战略论》作者 阿弗雷德.马汉(美国)

   1890年马汉出版了传世之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年——1783年》——亦称《海军战略论》。

    这部使马汉名扬海外的书实质上是一部记述从十七世纪中叶至拿破仑战争结束之间英国海权的建立和扩张的历史。马汉强调指出,无论什么国家,若要想在世界事务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控制海权,“海权是统治世界的决定因素”。而要能控制海权,就必须具备六方面的条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领土、人口、民族素质和政府机制。因此,马汉认为,“一部海权史实际上是一部国民政治军事史。”

    《海军战略论》1890年一出版很快就风靡遐迩,陆续被译成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各国的文字,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世界畅销书之一。

    无疑,《海军战略论》的出版不仅总结了历史上海权的演变,而且顺应了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的扩张的需要。马汉的名声随着《海军战略论》也愈发大振。

    “谁控制住海洋,谁就统治了世界。”马汉这句名言在两次世界大战得到了证实。他的《海军战略论》与其他代表著作——《海权对法国革命的影响,1793——1812》以及《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等标志着世界军事学和历史学发展的新的里程碑。一位美国评论家说:“没人象马汉那样直接、深刻地影响了海权说如此众多的国家的对外政策。”一位法国海军战略家则认为:“马汉的海权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历史。”

 

    9.《地缘政治论》作者 哈尔福德.麦金德(英国)

    “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区;

     谁统治心脏地区,谁就控制了世界岛;

     谁统治世界岛,谁就控制了全世界。”

     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的这一段名言是对地缘政治学的集中概括。

   在马汉的《海军战略论》问世后的十四年,即1904年,麦金德发表了《地缘政治论》。该书进一步阐述和发展了《海军战略论》的基本思想,对世界历史的进程同样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我的奋斗》作者 阿道夫.希特勒(德国)

    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问世于1925年。该书日后成了第三帝国的蓝图,有人称《我的奋斗》是“当代蛊惑人心之杰作”,“二十世纪绝灭人性的罪行录”,这是十分确切的。

    希特勒认为,一切生命都是一场永恒的斗争,世界只不过是个适者生存、强者统治的丛林,“一个弱食强肉、优胜劣败的世界”。德国要恢复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地球的主人”,就首先“必须对法国来一次最后的总算帐,......一场最后的决战。......德国实际上不过是把消灭法国当作一种手段而已,其目的是在将来能够为我国人民在其他地方进行扩张。”

    关于未来纳粹国家的性质,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指出第三帝国将实施“领袖统治原则”,即实行独裁统治,在这个国家里要确立元首——希特勒本人——的绝对权力,在元首周围是一批承上启下的较为次要的领袖人物。希特勒认为,这个“新式国家要以人种为基础”,而最优人种就是亚利安人。

    此外,为了达到他自己的狂妄野心,希特勒提出必须使用三种方法:宣传、外交和武力。而纳粹党最有效的宣传手段便是“必须玩耍手法,学会说谎”。希特勒的名言是“把天堂说成地狱,把地狱说成天堂”,“谎言越大,人们越是相信”。

    总之,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大肆渲染可怕的“生存空间论”和“种族优越论”,发泄对犹太人、对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刻骨仇恨,在该书思想的影响下,德国走上了屠杀无辜(尤其是犹太人),穷兵黩武的道路。

   历史学家诺曼.卡曾斯正确分析了《我的奋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重后果的关系,他指出:

   “《我的奋斗》是二十世纪的一本极其重要的书,它从1933年至二次大战结束一直主宰着纳粹第三帝国的政治,......《我的奋斗》里,每一个字,使一百二十五人丧失了生命;每一页,使四千七百人丧失了生命;每一章,平均使一百二十万人丧失了生命。” 

11.《天体运行论》作者 尼古拉.哥白尼(波兰)

    《天体运行论》是用拉丁文写的,扉页上写着“献给教皇保罗三世”,以求关心和保护。全书共分六册。第一分册是关于宇宙的概述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第二分册是关于总的行星的位置和天体运行的规律;其他四个分册详细地介绍了地球、月亮以及其他星球的运行情况、计算公式和图表等。

    哥白尼的《日心论》是对宗教神学宇宙观的致命打击。因为按照神学的观点,地球是上帝选定的宇宙中心,地球上的人类是上帝创造的,在地球、月亮、星星、太阳之外,则是上帝的天国。“日心说”显然是与之针锋相对的,因此,当时保守的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对哥白尼的进步学说大为震惊,并立即对哥白尼发动了激烈的舆论围攻。

    反动教会对哥白尼的仇恨还反映在它们对布鲁诺和伽利略的残酷迫害上。布鲁诺由于提出多太阳系和宇宙无限的思想,被罗马教会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伽利略也由于坚持哥白尼学说被判处终身监禁,他是第一个使用望远镜考察天文学的科学家,在严刑拷打的审讯面前,他拒绝下跪谴责哥白尼的“日心说”,表现令人赞叹的斗争精神。

   哥白尼对这一切 似乎早有预料,他在 《天体运行论》的序里就以大无畏的气概宣称:

    “对数学一窍不通的无聊的空谈家会摘引《圣经》的章句,加以曲解来对我的著作进行非难和攻击,对这种意见,我决不予于理睬,我鄙视他们!”

    漫长的历史是最好的见证,它向人们证明,哥白尼的影响是划时代的,他的科学地位是永恒的——他的“日心说”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

    诗人歌德盛赞说:“在所有人类发现中,就其影响而言,没有任何学说能超过哥白尼的学说。”

    美国科学家万尼瓦尔.布什认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标志着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哈罗德.尤里评论说:“哥白尼的新学说——‘日心说’经受了整整几个世纪的考验,他创立的科学新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关于人类生活的认识。”

    著名天文学家哈伦.斯坦逊怀着敬意地说:“要在众多的对历史上的科学进步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选出最优秀的往往是极困难的事。然而,如果要我列举三位最伟大的科学家,我就会毫不迟疑地选哥白尼、牛顿、和达尔文。这三个人有着共同特征:想象力、天才、独创精神。但在这三方面,我觉得哥白尼是最突出的。没有他所奠定的现代天文学理论,牛顿就不可能建立万有引力定律,没有他为变革的思想鸣锣开道,达尔文的进化论就不可能深入到人们的认识中去。”

    恩格斯则更加精辟地对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作了如下概述: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象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的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

 

    12.《血液循环论》作者 威廉.哈维(英国)

    1628年哈维在法兰克福正式出版的《心血循环运动论》,又称,《血液循环论》,全书共72页,是用拉丁文写的。

    哈维在该书的序中写道:

    “我信奉不是从书本,不是从哲学家的观点,而是从自然结构里学习和讲授解剖学。”

    以这一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哈维批驳了有关心脏、动脉、静脉和血液等流行的错误观点,论证了自己的血液大循环理论。

    哈维于1657年6月3日病逝,享年八十岁,他一生未生育子女,没有给自己留下后代,却给人类留下了无价之宝——《血液循环论》。

 

    13.《数学原理》作者 伊萨克.牛顿(英国)

    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科学发展的书籍中有一本特别令人注目,那就是牛顿的《数学原理》。《数学原理》的全名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从理论上对前人和同时代人(包括牛顿本人)的科学成果作了总结,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于1687年问世。全书共有三分册。第一分册是关于广袤宇宙里的行星运行理论,这部分内容奠定了现代数学物理、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第二分册批评了旧时的宇宙涡流理论,牛顿从科学实验和数学理论角度证明“涡流理论是完全违背天文的事实的”。第三分册是关于“世界体系”,在这一分册里,牛顿系统地阐述了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在天文学的实际应用。

    《数学原理》出版后,人们普遍感到这是一本艰涩难懂索然寡味的书,就象他本人难以理解一样。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请牛顿开一书单以弄懂书中复杂的数学问题。牛顿立即开了一个书目,那位哲学家一看就感慨地说:“光看这个初步书目,就要拼上我大半条老命。”可牛顿却解释说,他的这本书并不深奥。“我的学说,既使对于不熟悉高等数学的人来说,也还在他们智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因为这本书仅仅涉及到有关物质的那些简单原则。”当有人批评说,在他的书里,宇宙被说成是一个“没有计划、没有智慧、没有生气的世界”时,牛顿明确地回答:

    “宇宙的设计如此美丽,设计所依照的法则如此和谐,......这个事实本身就必须以神圣、智慧——造物者之手——的存在为先决条件。”

   牛顿本人认为,他的力学三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是在继承刻卜列、伽利略、惠更斯、胡克、哈雷等科学巨匠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如果我比别人看得稍微远些,”牛顿说,“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

    牛顿和他的《数学原理》在人类科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近代数学、力学、物理学、天文学即是从牛顿开始创立的。世人称十七世纪为牛顿的“数学世纪”,牛顿的“数学世纪”为十八世纪的“化学世纪”和十九世纪的“生物世纪”奠定了基础。无怪乎世界科学家们对牛顿的《数学原理》给以了极高的评价:

    同时代的著名数学家拉普勒斯和拉革兰奇认为牛顿是“最伟大的天才”,《数学原理》是“最天才的著作”;

    当代数学物理先驱博茨曼称该书是“第一部最伟大的理论物理专著”;

    著名天文学家坎贝尔说,《数学原理》是有史以来最罕见的天文物理学巨著;

   科学家兰格称它为“稀世之宝”,“为机械哲学的研究提供真正的源泉”;

   科学家麦克默里说:《数学原理》打破原天体运动的神秘,结束了以前研究中的混乱,给科学“带来了秩序和体系”。

   爱因斯坦在谈到牛顿和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说:

       “自然在他面前好象是一本书,他毫不费力地遨游其中,......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集艺术家、试验者、机械师和理论家于一身。”

     牛顿是这样来总结自己的一生的:

     “我不知道我在世界面前成了怎么样的一个人,我仿佛觉得自己只是一个生长在海滩边的男孩,寻觅着光滑的卵石和奇异的贝壳,而在我的面前展现的是一片无边的真理的海洋,还有待于我去涉足和探索。”

 

    14.《物种起源》作者 查理.达尔文(英国)

    1859年达尔文完成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当年12月24日伦敦约翰.默里出版公司正式出版问世。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新的科学的物种进化论的正式问世。正如达尔文所说的:“人类的起源和历史将会得到科学的阐述。”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观点集中在该书的前四章里。达尔文用大量的事实和丰富的材料说明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变异的基本原因是生活条件的改变;生物不仅有变异性,而且有遗传性。“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基础;人类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培养产生许多新的物种;在自然界,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而产生,“自然选择”则通过生存竞争而实现;“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崭新的思想体系震动了世界,它象射向旧学说的“火焰”,使宗教迷信的种种邪说原形毕露,它象一束“闪电”,在“上帝创世说”统治的世界里炸开。理所当然,教会势力马上群起而攻之,视之为洪水猛兽。据说,教会列举的达尔文的最大罪状就是,他指出人是由猿变来的,若 达尔文的这一观点为世人所接受,《圣经》的“上帝创世说”就会动摇,那是不堪设想的。甚至连达尔文的母校图书馆内也禁止师生借阅《物种起源》。

    然而,以英国的赫胥黎、德国的海克、法国的左拉和美国的爱沙.葛雷等为首的进步学者和正直的科学家挺身而出捍卫达尔文的进化论。发生在1860年6月底的牛津论战在人类科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虽然达尔文本人由于健康原因未能直接参加这场论战,但赫胥黎等人却以演讲会、读书会、辩论会以及写科普文章等形式,迎接挑战,终于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

    著名学者查尔斯.艾尔伍德总结地指出:“达尔文的著作对人类的思想发展诸方面,特别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人类科学史上的最高荣誉非他莫属。”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达尔文的学说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860年,马克思读了《物种起源》以后,在给恩格斯的信中称这本书“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恩格斯也指出,是达尔文“首先发现了我们星球上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肯定达尔文学说的功绩的同时,也分析了其中的严重缺陷。如过分夸大了动植物界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的作用,视其为物种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又如,达尔文否定自然界存在“飞跃”,只承认缓慢地进化等。

 

    15.《梦的解析》作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

    1900年《梦的解析》(又译<释梦>)出版。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里把 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本能、自我、超自我。

    第一层次特别强调性本能,这种本能近于原始动物状态,是潜意识的,遗传性的是人在出生时就具有的一种本能意识,同时也带有盲目性、残忍性,为了达到目的,追求欢快,一个人可不择手段,不顾后果。

    第二层次的自我受到现实原则的制约,要求人们清醒地认识周围世界。弗洛伊德说:“自我即是本能的无理要求和外部世界的抑制因素之间的协调者。”它可以帮助使人的本能不断适应外界环境。

    第三层次是超自我。这种超越自我的境界强调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以达到人类思维和意识的最高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假如上述三个层次处于和谐状态,一个人便觉得合群,愉快;反之,他就感到孤独、忧郁。

    1939年9月23日弗洛伊德因患口腔癌逝世。伦敦为弗洛伊德举行隆重的悼念仪式。著名科学家A.G.坦斯利在为英国皇家学会撰写的讣告里是这样评价弗洛伊德的理论贡献的:

    “只要我们想起,弗洛伊德是在探索一个前人从未触及过的领域——人类思维的领域,并且他的理论由于这个领域长期视为森严壁垒的禁区而被人忽视,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弗洛伊德的理论具有多么伟大的变革意义。”

 

    16.《相对论》 作者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国)

    1914年,爱因斯坦被聘为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同时还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没有使爱因斯坦中断对广义相对论的研究。这样,他从1905年到1915年用了十年时间,终于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实现了物理学从狭义相对论到广义相对论的一次飞跃。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着重研究了推动宇宙间星球、彗星、流星和银河运动的“神秘力量”,它给牛顿以来的引力和光理论带来根本性变革。牛顿认为,引力仅是“一种力量”。但爱因斯坦证明,围绕一个星球或其他天体的外层空间整个儿是一个引力场,就象一个磁体周围的磁场一样;无数个天体,如太阳或恒星都是被巨大的引力场所包围。广义相对论不仅对地球和月亮的引力,而且也对离太阳最近的水星的不规则运动作出了科学的解释。爱因斯坦还指出,物质存在的空间是不平坦的,而是弯曲的,空间弯曲的程度(曲率)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其分布情况,空间曲率体现为引力场强度。

    1919年5月,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提出几年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组织对日全食的观察,所摄照片令人信服地显示了爱因斯坦理论的正确性——光线在射透太阳引力场时是曲折行进的;宇宙两点之间最短距离不是直线;时间是相对的,时间测量因速度而异;时间与高度、长度、宽度一起构成物体的四大要素。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结构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在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著名物理学家班纳希.霍夫曼认为广义相对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爱因斯坦跻身于牛顿、阿基米德等科学巨匠的行列”。同年11月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在伦敦联合召开会议,听取日全食观测小组的研究报告。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教授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是最伟大的成就。......这不是仅仅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一个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爱因斯坦因病医治无效于1955年4月18日然辞世。临终前,他嘱咐家人,不举行葬礼,不埋入坟墓,不建立纪念碑。他的逝世震撼了世界,唁电和唁函从各地飞往普林斯顿。各国报刊登出大幅讣告,出版纪念专辑,以表达对这位科学伟人的哀悼。有的刊物重新刊出法国物理学家郎兹丸在1931年说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段话:

    “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具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可以肯定地说,他的伟大能与牛顿相比,按照我的看法,他也许比牛顿更加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

    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无数科学家深深地怀念他,正沿着他开拓的道路前进。最近,保罗.奥赫塞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对爱因斯坦学说的历史作用,用‘影响'一词是远远不够的,他提出的理论是‘变革性的'。原子时代产生于他的学说,他将把人类引导至何处,我们无法预测,但我们知道,他是我们这一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在我们眼中,他几乎成了一位‘圣贤’,他的成就证明了人类思想的无穷力量,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行星的不断的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