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术师百度网盘:导论-人类学:人性及其历史(二)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1:40:26
导论-人类学:人性及其历史(二)(2009-01-02 01:38:41) 标签:人类学 进化论 摩尔根 文化  分类:圣经研究

只有达尔文的进化论出现以后,人类学才有可能彻底地从哲学和历史中独立出来。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有二:一是用进化论的观点来看,“人类”的概念要比以往宽广得多,也更为完整。人类的起点是“人猿相揖别”,这是人与非人的唯一标准,而不管人的文明程度的高低。二是进化的范式可以提供一套整合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理论框架,各个不同民族及其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可以被安排在一个时间序列中,也就是说,他们只是进化程度不同而已。正因如此,进化论学派成为人类学正式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出现了诸如泰勒、摩尔根、弗雷泽等人类学巨擘。三是经验材料的使用。在达尔文那里,每一个论点都需要大量的观察材料支撑;在人类学那里,则是民族志材料的大量引述,以及由此发展为专门的田野调查。正是最后这一点,使人类学著作在写作形式上比较清楚地从史学、哲学著作中区别开来。

英国第一位人类学教授、“人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在达尔文发表《人类的由来》那一年,出版了他的《原始文化》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论思想。他提出的第一个主要论点,认为人类文化是进化的。文化的发展是经过蒙昧、野蛮、文明三步曲,人类理性经过巫术、宗教、科学三个进步阶梯,与之相应的是文化的三个阶段:狩猎采集、动物驯服和植物种植、文字艺术的发明。进步的标准既包括精神方面,也包括技术和物质方面。第二个主要论点是所谓文化遗存。他首先将世界上各种文化按空间、相似性进行归类。其次,他借助考古学上对石器时代遗迹的考察,证明全世界范围内曾经存着原始初级文化。最后,根据现代落后民族的文化与原始初级文化的相似性,确定这些民族的文化是原始文化的遗存。在这里,泰勒运用了达尔文使用过的,把结构(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对差异)还原为历史的方法,认为文化的差异是进化程度的不同。据此,他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水平从低到高进行排列:澳大利亚人、塔希提人、阿兹特克人、中国人、意大利人。第三个主要论点是进化的连续性。泰勒认为,人类文化史是自然历史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文化规律和自然规律是相适应的。就人类各种进化程度不同的文化来说,每一阶段都是上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起着相当大的影响。通过对各种原始文化的研究,泰勒得出结论说,原始文化研究对现代实证科学影响甚微,对精神、道德、社会和政治哲学的影响巨大,因而,“民族学的职责,就是要揭露那些粗糙的古老文化的遗留物,那是一些恶劣而且时时令人讨厌的遗留物,它们已经变成了有害的迷信,一定要把它们消除。”[1]

泰勒看到,即使在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如英国人那里,原始文化的遗存也照样历历在目,一些陈腐的观念和习俗依然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但是,他提出的任务实在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为:一、未必所有人类学家都认为需要消除这种遗存;二、被消除的对象会反抗、造成文明冲突;三、即使表面上消除这些遗存,它们将仍永远地潜伏于人们的无意识之中,并且有时会造成神经官能病。四、消除的方法是诉诸暴力,还是启蒙教育?等等。在我们看来,人类学的任务实际上应该是为各种文化寻找和解的道路,因为进化的连续性使各种文化沟通成为可能。从泰勒这句话的上文看来,他实际上也有我们所说的这层意思。

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其生卒年月早于泰勒,可成名稍晚于后者。摩尔根也是一位进化论者,在美国的学术地位并不亚于英国的泰勒。摩尔根于1870年出版了他的《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提出人类从杂交经过群婚再到一夫一妻制的进化理论,并证明美洲印第安人来自亚洲。[2]1877年他出版了《古代社会或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一书。诚如书名所标示的,《古代社会》一书也是一部进化论著作,它对后来的整个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部著作中,摩尔根同样把史前史划分为蒙昧和野蛮两个时代,并以文字的出现标志文明时代的到来,所不同的是,他把蒙昧和野蛮两个时代再各自细分为低、中、高级三个时期。有关蒙昧、野蛮、文明的划分,是根据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状况得出的,但摩尔根进一步考察了这两个时代的生存技术、社会组织、婚姻家庭、财产观念。通过对澳大利亚人、印第安人以及古希腊、罗马人的考察,他得出结论说,“人类是从发展阶梯的底层开始迈步的”;现代那些处在低级发展状态的蒙昧部落“存留在地球上的一些孤立地区,就好像古代留下来的纪念碑一样”。他还认为,氏族是由人类经过血婚制家庭、伙婚制家庭进化而来的(继之是部落、民族、国家),这种卓越的制度是古代社会的根基。这种制度并非各自独立发明的,而是从一个来源的中心而传播到整个地球的,因为此一制度能造就一支在当时超过地球上任何人的种族,这支优秀的人群会打败任何其他种族,直到她遍布于地球的大部分地区为止。[3]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部分受到英国人类学家卢伯克、泰勒的影响,考察了技术进步与社会进步在同一时间脉络中呈现于历史进程中的面貌。摩尔根在此书中表现出来的唯物史观,受到恩格斯的高度赞扬;而他的母权先于父权、氏族共产主义先于私有制和国家的论点,也为马克思所接受。马克思认真细致地阅读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并写下了名为《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笔记。为实现马克思的遗愿,恩格斯写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于1884年出版。[4]摩尔根认为人类出于同源,但有些部落和民族落伍了,至今仍停留在野蛮、甚至蒙昧时代,印第安人诸部落的历史和经验,多少可以代表“我们”的远祖处于相等状况下的历史和经验。摩尔根眼中的印第安文化,相当于泰勒所说的“遗存”。摩尔根在解释为什么闪族人、雅利安人早在五千年前就进入文明社会时,先说是环境的偶然产物,继之说是上帝的安排,最后又说是“我们”蒙昧、野蛮的祖先经过斗争、遭受苦难、英勇奋斗的结果。[5]对于这三个方面如何综合,他未加说明。

与泰勒和摩尔根生活在同一时代或稍晚一点的,还有一批进化论人类学家,他们合起来被称为古典进化论学派。其中,德国的巴斯蒂安提出“人类心理一致”说;瑞士的巴霍芬提出母权论;英国麦克伦南提出内外婚制、卢伯克提出宗教阶段论、弗雷泽提出智力进化论、韦斯特马克提出父权制、马雷特提出“泛生论”。古典进化论学派后来受到其他学派的猛烈攻击,曾一度沉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化论又重获生机,出现了所谓新进化论学派。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怀特认为,当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发明和发现就会出现,这似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具有文化发展的必然性,任何人都无法阻遏其出现。另一位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则提出了“多线进化论”,认为相似的生态环境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及发展线索,比如,有五个独立发展的古代文明:秘鲁、中美洲地区、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中国,它们经历了相似的演化顺序。怀特的学生塞维斯和萨林斯则提出“一般进化”与“特殊进化”,试图协调怀特的普遍进化和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的矛盾。所谓“特殊进化”,是指生命或文化沿着自身的谱系衍生与发展,就如,我们的生命和文化是从祖先的生命和文化演进而来的。所谓“一般进化”是指更高形式的生命或文化的出现,上下层级不必然是亲属关系,就如,人类是比猴子更高的生命形式,但猴子不是人类的祖先;假设美国白人的文化比印第安人高级,那么,印第安人也不是白人的祖先。[6]



[1]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756页。

[2]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31页。

[3] 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2月版,第38、372、373页。

[4] 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42、158、160页。

[5] 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2月版,第557页。

[6]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42-52、225、227、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