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雨浩经典转文集:中国古代记叙散文拓展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1:12:58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英雄末路,有时会让人唏嘘不已。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品读——

  项羽之死

  文/司马迁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歌数阕,美人之 和:应和

  B.夜溃围南出 直:直到

  C.骑能者百馀人耳 属:跟随

  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东:向东进发

  2.比较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汉军觉之②左,陷大泽中③令骑将灌婴五千骑追之④故汉追及之

  A.①②两个“乃”字相同,③④两个“以”字也相同。

  B.①②两个“乃”字不同,③④两个“以”字也不同。

  C.①②两个“乃”字相同,③④两个“以”字不同。

  D.①②两个“乃”字不同,③④两个“以”字相同。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③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⑥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人,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黑体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A(直:当,趁着)

  2.B(①副词,才②副词,却,竟然。 ③动词,率领 ④介词,因为)

  3.D(③是项羽对自己兵败的看法)

  4.B(应是到了东城才剩下二十八骑)

  5.见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绝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肯定得决心战死了,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绝不是作战的过错。”

  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光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负伤。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英雄固然值得钦仰,普通人也未必就不值得怀念。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蒋士铨去认识他的母亲。

  鸣机夜课

  文/蒋士铨

  吾母姓钟氏,十八归先府君,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府君由是得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先外祖家素不润,历年饥,大凶,益窘乏。时铨及小奴衣服冠履,皆出于母。母工纂绣组织,凡所为女红,令小奴携于市,人辄争购之。以是铨及小奴无褴褛状。

  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母每指一字,先外祖则满引一觥;数指之后,乃陶然捋须大笑,举觞自呼曰:“不意阿丈乃有此女!”既而摩铨顶曰:“好儿子!尔他日何以报尔母?”铨稚,不能答,投母怀。

  记母教铨时,组绩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鸡鸣卧焉。

  庚戌,外祖母病且笃,母待之,凡汤药饮食,必亲尝之而后进。外祖母濒危,泣曰:“女本弱,今劳瘁过诸兄,惫矣。他日婿归,为我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其善诱之!”语讫而卒。

  十岁,父归,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之。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一如教儿时。

  (节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删改)

  1.下列黑体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

  明日:第二天

  B.先府君每决大

  狱:案件

  C.外祖母病且

  笃:厉害

  D.他日婿归,为我言:“我死无。”

  恨:仇恨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不意阿丈有此女②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①善诱之②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C.①尔他日何报尔母②是铨及小奴无褴褛状

  D.①时铨及小奴衣服冠履,皆出母②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3.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了母亲平凡而辛勤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B.文章写母亲孝敬父母,教育子女,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C.文章通过父亲与母亲的对比,反衬了母亲的伟大,含蓄的批评了父亲。

  D.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将外祖父的得意、母亲的聪颖、父女间融洽的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黑体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府君由是得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D(恨:遗憾)

  2.A(都是副词,竟然。B副词,表期望语气,可要/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C介词,用/介词,因为。D介词,从/介词,表被动,被。)

  3.C(文章中没有批评父亲之意)

  4.见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我的母亲姓钟,十八岁嫁给我父亲,结婚两年,生下我,家境更加衰落,由于这样,我父亲再到北方去做官,把我母亲和我寄放在外祖父家靠他们生活。

  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我《四书》几句。因为我太小,不会拿笔,她就削竹枝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我抱上膝盖教我认字。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个字,第二天,叫我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到我六岁时,母亲才叫我拿笔学写字。我外祖父家向来不富裕,经历了几年的灾荒,收成不好,生活格外窘迫。那时候我和年幼的仆役的衣服鞋帽,都是母亲亲手做的。母亲精于纺织刺绣,她所做的绣件、织成品,叫年幼的仆役带到市场上去卖,人们总是抢着要买。所以我和年幼仆役从来衣冠整洁,不破不烂。

  外祖父喜欢喝酒,酒喝得高兴,就大声念他做的诗,叫我母亲指出诗句的缺点。母亲每指出一个字不妥当,外祖父就斟酒一杯喝下肚;指出几个字以后,他就乐乎乎地捋着胡须大笑,举起酒杯大声说:“想不到我老汉竟有这样的好女儿!”接着抚摩我的头顶,说:“乖孩子!你将来用什么来报答你娘啊?”我年纪小不会回答,就投到母亲怀里。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看着书读。我不起劲了,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了我,又抱了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父亲?”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

  庚戌年,外祖母病势严重。母亲侍候外祖母,所有病人吃的汤药、茶水、食物,母亲一定先尝过再给她吃。外祖母临死前,流着眼泪说:“女儿身体本来虚弱,现在为了服侍我,比哪个哥哥都劳累,真把你拖垮了。哪天我女婿回来,替我说:我死没有别的怨恨,只恨看不见我外孙成家立业。希望你们好好教导他!”说完就死了。我十岁时,父亲回家来了。父亲做错了事情,母亲一定认真地用委婉的话规劝他;遇到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住气不说了,等父亲消了气,又反复劝说,到父亲听了她的话才停止。父亲每次审理有关人命的重案,母亲总是拉着我站在他桌子前面说:“您不要忘记,您还有这样一个儿子!”父亲就频频点头。过了十年,我们回乡,在鄱阳县定居下来,我那时将近二十岁。第二年,娶妻子张氏。母亲把媳妇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教她纺纱织布、刺绣缝纫,像我小时候教我读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