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方法可以去疤痕:章氏肝病论治四十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5:40:09
专病论治

肝病论治

 

章氏肝病论治四十法

治肝法则起源于《内经》,其言简意赅,给后世奠定了治肝理论基础。《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寥寥数语,指出了甘缓、辛散、酸收三项治肝大法,为肝病治疗开辟了蹊径。尔后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各自发挥。如《难经.第十四难》指出:损其肝者缓其中。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进一步指出夫肝主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原则,并创制四逆散、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芍药甘草汤等重要方剂,从而使辛散、酸收、甘缓等治则的运用更为具体。金代张元素结合临床示例举出三法用药。元代李杲以脾胃立论著名,对脾胃肝胆的关系及其治疗用药,多有创见。值得一提的是清代魏玉璜在编辑《续名医类案》过程中,把自己的部分临床心得附录案后。王孟英汇辑成《柳州医话》,其中半数论述肝病,特别是肝火及肝阴亏损之证治,尤有独到之处。章氏十分赞赏魏玉璜创制的一贯煎,他认为此方是治疗肝病阴虚的良方,并结合临床经验加白芍、郁金,名日加味一贯煎,以此治疗各种慢性肝病、胁痛、胆胀等属于阴虚者,皆收药到病除之效。清代名医王旭高在《西溪书屋夜话录》中专门阐述治肝三十法,王氏所称肝病于肝本身病变、举凡情志、眼目、筋络、血液以及肝与肾(乙癸同源)、肝与脾胃(木土关系)均包括在内。王氏肝病证治三十法,对肝病作了较详尽的分证治疗,他把肝病扼要地分为肝气、肝风、肝火三大类,作为肝》莳证治纲领,他说: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其中侮脾、乘胃、冲心、犯肺、挟寒、挟瘀、本虚、标实种种不同,故病最杂,而治法最广。清代名医费伯雄对肝病具有丰富经验,具体表现在《医醇媵义》所载二十余首方中,理论充分,临证有效,值得借鉴。费氏治肝重视肝之本身生理特点,以及与其他脏腑相互关系,病机转化规律等,立法遣药,确有独到之处。他认为,肝为藏血之脏,具司疏泄之职能,故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血属阴,为物质基础,充养肝体;气属阳,是功能活动,为肝之用,相互为根。反之肝脏气机失调,则可产生气滞血瘀,或血虚不行,进而导致其他病变,所以费氏治肝大量使用理血调气之药,同时也注重健脾益气,以资化源。搜其治肝配伍规律,大致分为八法,即疏肝解郁、平肝熄风、清肝泻火、温肝散寒、补肝养血、肝胆同治、肝脾同治、肝肺同治法。近代江南名医丁甘仁,著述颇多,治肝病素有专长,后人掇其诸门中涉及治肝法则及方药,归纳为十项治则,即养肝熄风、柔肝养血、凉肝涤痰、滋肝潜阳、清肝滋肾、泻肝安胃、疏肝理气、疏风明目、清肝降火、清肝化湿法。江西名医许寿仁,精通内妇儿科,尤以妇女病擅长。章氏为其归纳为治妇女病调肝十法,即疏肝解郁、疏肝理脾、疏肝软坚、疏肝化瘀、疏肝清火、清肝和胃、温肝通络、舒肝养血、肝肾两补、泻肝利湿法,使肝病治则更趋完备。综上所述,肝病治法经历代医家探索,内容更趋完善和系统化,为肝病治疗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值得后世发扬。

章氏在研究前人治肝诸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和体会,根据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原则,提出从肝论治四十法,颇便于临床掌握应用,兹分述如下:

1.肝理脾法本法适用于情志抑郁不畅,肝木乘脾,肝脾失调。主要表现为胸闷不舒,胁痛,腹胀,纳呆,腹泻,妇女月经不调,经前乳胀,脉弦细,舌暗淡,苔白。代表方如逍遥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补肝。三药配合,补肝体而助肝用为主。配伍入脾之茯苓、白术为辅,以达补中理脾之用。加少许薄荷、生姜为佐,助本方之疏散条达。炙甘草为使药,助健脾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虚得补,则诸症自愈。逍遥散对情志不适所致的疾病,如慢性肝病、肠胃功能紊乱、十二指肠淤滞以及妇女月经不调、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效果较好,如加郁金、楝子,其舒肝行气解郁的作用更为明显,如用于调经止痛,可去薄荷加香附、益母草;如热象明显,可加丹皮、山栀,即丹栀逍遥散。

2.疏肝行气法 本法适用于肝郁气滞,结聚不散,表现为胁肋疼痛,固定不移,暖气不已;或寒热往来,或胸脘气结;或气阻喉间,气与痰结,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谓之梅核气,脉弦细,舌红,苔薄白。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散,方中柴胡、枳壳、香附疏肝调气为主药;川芎、白芍和血养肝为佐药;甘草甘缓和中,合用之,具有疏肝行气,止痛散结之功。柴胡疏肝散治胁肋疼痛,肝胃不和,吞酸嗳气,胃脘胀痛效果好。临床常用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喉头、胃肠神经官能症。如有梅核气可与半夏厚朴汤化裁使用,如兼慢性咽炎,可加玄麦甘桔汤。

3.疏肝和胃法本法适用于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表现为胃脘胀痛,牵引胁肋,嗳气频作,时有泛酸,即所谓肝胃痛,脉弦,舌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者。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汤(《金匮翼》),方中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白芍缓肝活血;川芎行气活血;枳壳、陈皮行气和中;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疏肝和胃之功即所谓治肝可以安胃也。柴胡疏肝汤是治肝胃痛要方,本方比柴胡疏肝散多陈皮一味,其行气和胃功用,略胜一筹。临床对浅表性胃炎效果效好,本方与沉香降气散(沉香、砂仁、炙甘草、香附、玄胡、川楝子)合用,疗效更佳。

4.疏肝温中法本法运用于肝郁气滞,寒凝中焦,表现为胃脘冷痛,喜温喜按,遇寒则痛,遇暖则舒,脉沉弦,舌淡红,苔薄白者。代表方如良附丸,方中良姜温胃散寒,香附疏肝行气,气行寒散,胃寒即止。良附丸合平胃散(陈皮、半夏、厚朴、甘草)治胃脘作痛,效如桴鼓,常见有暑月露宿,贪凉饮冷,饮食不节,而发生急性胃炎,胃痛呕逆甚剧者,用本方有效。如肝胃火逆者,则不适用。另有吴茱萸汤亦属本法,该方一方三治,上可温寒,下可暖肾阳,又能温中补虚,降逆止吐。

5.疏肝养阴法本法亦称养阴柔肝法,适用于肝郁阴虚,肾水不足,肝失所养,肝气横逆,症见胁肋疼痛,脘胀满,口干口苦,脉弦细,舌红少津等。代表方剂一贯煎,方中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滋养肝肾;加川楝子疏肝理气,使肝体得养,肝气条畅。诸药合用,使肝阴得养,肝气条达,则胁肋之痛除。一贯煎是魏玉璜之名方,并有加减法,如大便秘结加瓜蒌仁,虚热多汗加地骨皮,阴虚过甚加石斛,胁胀痛加鳖甲,烦热而渴加知母、生石膏,腹痛加芍药、甘草;不寐加枣仁等。章氏临证常用此方治疗阴虚肝郁,并加白芍配当归,以加强柔肝止痛、养肝活血之功效,加郁金配川楝子,以增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作用,名日加味一贯煎。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其他肝病,症见阴虚胁痛、脉弦、舌红者效果良好。

6.疏肝化瘀法本法亦称疏肝软坚法,适用于肝郁气滞,血瘀,痰凝,成核成块。症见颈项瘰疬,或乳核、痰核,或胁下痞块,或少腹块痛,或妇女经闭、腹中癜瘕,脉多沉弦,舌暗红,苔薄白或黄。代表方如消瘰丸(玄参、煅牡蛎、贝母),清肝解郁汤(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陈皮、半夏、贝母、茯神、青皮、远志、桔梗、苏叶、栀子、木通、生草、香附、生姜),少腹逐瘀汤(赤芍、当归、干姜、玄胡、肉桂、炒小茴、川芎、没药、炒五灵脂、生蒲黄),膈下逐瘀汤(川芎、当归、赤芍、丹皮、桃仁、香附、五灵脂、甘草、玄胡、枳壳、乌药)。我们在临床常用消瘰丸治颈淋巴结核,清肝解郁汤治疗乳腺增生,膈下逐瘀汤治疗肝硬化,肝脾肿大可加丹参、鳖甲,如脾脏特大,兼用鳖甲煎丸,少腹逐瘀汤治疗附件囊肿等。恶性肿瘤不属于本法治疗范围。

7.疏肝利水法本法适用于肝郁气滞,血瘀痞积,水液不行,症见腹中胀满,腹大如鼓,四肢瘦削,小便不利,脉弦细,舌质暗红,苔白腻。代表方剂达郁宽中汤,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柴胡疏肝解郁;沉香化气;晚蚕砂除胀;鸡内金人肝脾二经,健肝理脾;厚朴、香橼皮行气宽中;茅根利尿;鲜葱中空性散,有利水催尿之力,合而用之,共奏疏肝、理脾、消胀、行气利水之功。达郁宽中汤是近贤何廉臣氏治臌胀良方,章氏运用此方常加大腹皮、牵牛子、白术治疗肝硬化腹水有一定效果,而且腹水消退后不易反复。

8.疏肝泄热法本法适用于肝气郁结,日久生热化火,克土犯胃,表现胁肋疼痛,胃脘胀痛,呕吐泛酸,嘈杂嗳气,脉弦数,舌质红,苔薄黄。代表方剂如左金丸,方中重用黄连之苦寒泻火,降逆止呕;少佐吴萸之辛温,开郁散结,下气降逆,前者是实则泻其子之义,后者是用以反佐。本方具有辛开苦降,泄肝和胃之功。还有金铃子散,方中金铃子能泄肝火、行气滞,玄胡行气活血止痛,合用则气畅血行,疼痛自止。左金丸辛开苦降,泄肝和胃。金铃子散调肝泄热,活血止痛。二方合用对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具有热证者效果好。

9.平肝潜阳法 本法亦称育阴潜阳法,适用于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肝阳偏亢,表现头痛,眩晕,耳鸣,目赤,头面烘热,口苦口干,睡眠不好,脉弦,舌赤等,代表方剂如天钩藤饮。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镇肝潜阳;杜仲、桑寄生、夜交藤、牛膝滋养肝肾;栀子、黄芩清热;茯神安神;益母草通络,诸药合用具有平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具有肝阳上亢者,引起眩晕,头痛,甚至中风,半身不遂,角歪斜,舌强语謇,均有良好效果。如舌红无苔,可去黄芩、栀子。另有资生清阳汤(桑叶、丹皮、柴胡、天麻、白芍、白蒺藜、钩藤、石斛、杭菊、薄荷、草决明、生地)是本院经验方,对有肝阳上亢症状者,效果甚佳。

10.镇肝熄风法本法适用于肝风内动,手足瘼疲,或肝阳上亢,血与气并走于上所致之类中风证。症见眩晕,昏冒,肢体不利,眼歪斜,烦躁不安,或头摇,四肢颤动等,脉弦,舌质红,苔黄腻。代表方剂如镇肝熄风汤,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龙骨、牡蛎、龟板、白芍潜阳镇逆,柔肝熄风;赭石降逆平冲;玄参、天冬壮水涵肝,清金制木;茵陈清肝热而舒肝郁;麦芽舒肝和胃;川楝子疏泄肝气。镇肝熄风汤为张锡纯名方。章氏临床体验到,本方与天麻钩藤饮、资生清阳汤应参照使用。如肝阳上亢,热象明显,宜资生清阳汤;如病程延久,阳欲化风之际,宜天麻钩藤饮;如肝阳亢盛,风邪已动,宜镇肝熄风汤。以上系对高血压脑病而言,另如麻痹震颤,或脑炎后遗症等,亦可参用本法。

11.平肝熄风法 本法适用于邪热传人厥阴,阳热亢盛,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不退,神志昏迷,四肢抽搐,小儿高热惊厥者。代表方剂如羚角钩藤汤,方中羚羊角、钩藤、桑叶、杭菊凉肝熄风、定惊;川贝凉心解郁、化痰清热;茯神定心神悸动;芍药、甘草、生地酸甘化阴,清热凉血,以缓肝急;竹茹通络祛痰,清泄肝胆之热;诸药合用,则凉肝熄风、增液滋肝。羚角钩藤汤是退热熄风要方,对小儿发热惊厥效果较好,或用于脑炎高热期。

12.柔肝熄风法本法适用于温病邪热久羁,伤耗阴液和血虚生风之证。邪热伤阴,或血虚不能养筋,故筋脉拘挛;手足蠕动,头目眩晕,为水不涵木,肝风内动所致。代表方如阿胶鸡子黄汤,方中以阿胶、鸡子黄为君,取其血肉有情之品,滋血液,熄风阳;白芍、甘草、茯神为臣,酸甘化阴,柔肝熄风;石决明、生牡蛎为佐,镇摄浮阳;筋挛则络不舒,故用钩藤、络石藤为使,取其通络舒筋。合用则为养血滋阴、柔肝熄风之剂。羚角钩藤汤证,为风火相煽,热极生风,属热属实,故重在平肝熄风。而阿胶鸡子黄汤证,为真阴内竭,血虚生风,属虚而有热,故重在柔肝熄风。因此,上述二法均为流脑、乙脑或其他脑炎参考方剂。

13.清肝泄火法本法亦称疏肝泄热法,适用于肝郁生热化火,肝火内郁,症见胁胀疼痛,1:3干苦,或日哺潮热,自汗盗汗,或妇女月经过多,淋带杂下者。代表方剂如丹栀逍遥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补肝,三药配合,补肝体而助肝用为主;配伍人脾之茯苓、白术为辅,以达补中益脾之用;加入薄荷、生姜为佐,助本方疏散条达;炙甘草为使;由于肝郁血虚发热,故加丹皮、栀子以清肝之热。故诸药合用,具有疏肝清热泄火之功。本证常见于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肺结核早期、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本方为加味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血功效,加丹皮、山栀,增强疏肝清热之功,宜于肝郁而火盛者。

14.泻肝利湿法本法亦称泻肝利尿法,适用于肝胆经湿热内蕴,或肝气上逆。症见头痛,胁痛,口干口苦,小便淋浊,妇女带下黄臭者。代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方中龙胆草苦寒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黄芩、栀子苦寒泻火;木通、车前子、泽泻清利湿热;火盛必劫阴液,故用生地、当归滋养肝血,使邪去而血不伤;柴胡条达肝气;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泻肝火,清湿热作用。龙胆泻肝汤用于治疗热淋(急性泌尿系感染),以及妇女宫颈糜烂、阴道炎、带下黄臭等有一定效果。

15.养肝宁神法本法适用于肝血不足,阴虚阳亢,邪火上乘,虚热内亢,症见虚烦不眠,心神不安,心悸盗汗,头昏目眩者。代表方剂如酸枣仁汤。方中酸枣仁养血安神;佐以川芎调血养肝;茯苓宁神;甘草培土缓肝;知母清热除烦。共奏养阴平肝、清热宁神作用。酸枣仁汤对神经衰弱表现血虚、心烦、失眠者有一定效果,或与天王补心丹化裁使用则效果更佳。

16.养肝明目法本法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精气不能上输于目,症见视力昏瞀不清,头昏晕眩,双目白翳遮睛者。代表方如明目地黄丸,方中熟地、山萸肉、枸杞滋水涵木;山药、茯苓培土养木;当归、白芍补血养肝;白蒺藜、菊花、石决明疏风平肝;泽泻、丹皮利湿清热。合而用之,具有养肝明目功能。

17.养肝振痿法本法适用于肝肾有热,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以致筋骨痿软无力,腿脚瘦削,步履困难,或下肢截瘫,不能动弹,成为痿证。代表方如虎潜丸。方中知母、黄柏、熟地、龟板滋阴降火;白芍柔肝养筋;虎骨强壮筋骨;锁阳壮阳益精;干姜温中;陈皮理气醒脾。共奏养肝益肾、壮筋起痿作用。虎潜丸能养肝益肾,壮筋起痿,对于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等引起的下肢麻痹截瘫,以本方为主加减治疗,会起到一定作用。古方地黄饮子可参考使用。

18.调肝解郁法本法适用于肝气郁结,气机失调,脾胃不和,升降失常之郁证,症见胸膈痞闷,运化失职,食少纳呆,两胁胀痛,心烦意乱,身热烦躁者。代表方如越鞠丸。方中香附开郁散滞;苍术燥湿健脾;川芎行气活血;神曲消食和胃;栀子清热泻火。合而用之,气行则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诸郁自解。丹溪制此方为治六郁而设,即气、血、痰、火、湿、食等相因郁滞,故用香附治气郁,川芎治血郁,栀子治火郁,苍术治湿郁,神曲治食郁,合而用之,诸郁皆解。本方对慢性肝病、慢性胃病、胃肠神经官能症有一定缓解作用。

19.调肝降逆法本法适用于肝气横逆,上犯肺经,旁及脾胃,而致气急胸满,烦闷不食,反胃作呕者。代表方剂为旋覆代赭汤。方中旋覆花疏肝降逆,下气消痰;代赭石镇肝逆;人参、甘草、大枣扶脾益胃;生姜、法夏降逆化痰。合而用之,调肝和胃,降逆化痰。章氏认为,旋覆代赭汤能调肝和胃,降逆化痰,对于肝胃不和引起的急慢性胃炎,如胃痛、嗳气、呕吐、呃逆等有一定效果。

20.平肝降逆法本法适用于肝肾之气循经上逆,或肝气挟寒上逆之奔豚气,表现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咽喉,惊悸不宁,恶闻不声,或腹痛喘逆,乍寒乍热者。代表方如奔豚汤。方中当归、白芍调肝养血,宁心安神;半夏、葛根、椿根白皮和中降逆;黄芩清热除烦;生姜温中行气;1芎活血行气。共奏平肝降逆、理气和营之功。奔豚汤平肝降逆、理气和营,临床所见奔豚气,类似某种神经官能症,因患者自觉有气上冲,心悸不宁,畏闻噪音,治疗时要注意暗.

21.补肝养血法本法适用于肝血不足,营血虚弱,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视力减退,心悸失眠,面色无华,舌质淡红,脉细者。代表方剂如补肝汤。方中熟地、当归养肝生血;白芍入肝养血;川芎行气活血;枣仁酸能养肝、安神;木瓜酸能人筋;甘草缓急调和诸药,为补肝血明目养筋之要方。肝血不足,实与肝肾不足相类似,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又因为肝血虚弱,具有面色不华、脉细,舌淡等,故用补肝汤或四物汤以生血为主,临床常见于贫血患者。

22.补肝通痹法本法亦称补血通络法,适用于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气血痹阻,表现为关节、肌肉痹阻疼痛,或怯冷,麻木,或酸胀不舒,或皮肤干燥,或四肢疼痛不举。代表方剂如四物五藤汤,方中熟地、当归、白芍补血养肝;鸡血藤活血通络;忍冬藤、络石藤清热通络;海风藤祛风通络;川芎活血行气;牛膝补肾利湿;木瓜敛肝化湿。共奏补肝生血、活络通痹、祛风利湿之功能。四物五藤汤以四物汤补血,五藤通络,临床可治老年性肩周炎、腰腿痛、足跟痛、坐骨神经痛,如属阴虚热痹,用滋阴养液汤则更佳。

23.补肝调经法本法适用于肝血不足,或肝郁血少,表现为妇女月经量少、少腹胀痛、头昏、心慌、面色苍白、脉沉细、舌淡者。代表方剂如参芪四物调经汤,方中以党参、黄芪补气;熟地、当归、白芍补血;枸杞、首乌补肝肾;枣仁酸能补肝;柴胡、郁金疏肝行气。参芪四物调经汤能补气血,滋肝肾,疏肝气,调经血,对月经不调、血少效果好,或用益母胜金丹效果亦佳。

24.疏肝解郁法适用于妇女心情郁闷,肝气郁结,上冲心胸,横攻胁肋,或下达少腹,以致胸胁疼痛,少腹痛,月经不调,或经血涩少。代表方剂如正气天香散,方中乌药、陈皮顺气散郁,香附、紫苏行血中之气,干姜温中散寒,合而用之,达到疏肝调经目的。正气天香散有通经活血、解郁除痛功能,临床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及月经不调等,如同逍遥散化裁应用则更佳。

25.暖肝散气法本法适用于肝经气滞,寒凝下焦,疝气内结,表现为少腹疼痛,或睾丸肿胀疼痛,或狐疝出入无常者。代表方如暖肝煎,方中当归、枸杞温补肝肾,肉桂、小茴香温肾散寒,乌药、沉香行气祛寒,茯苓利湿降逆。张景岳原注云:寒甚者加吴萸、干姜,再甚者加附子。暖肝煎对阴寒偏盛之疝痛效果好,临床对睾丸结核、鞘膜积液、腹股沟疝均有效果,如能配合橘核丸,其效尤佳,但急性睾丸炎不宜用。

26.温肝散寒法 本法适用于阳虚有寒,兼见血虚瘀阻,表现为阴气不足,感受外寒,气血运行不利,不能温养四末,出现手足厥冷,疼痛,肤色青紫,脉细欲绝者。代表方剂如当归四逆汤,方中桂枝、细辛散表里之寒邪,温通血脉;当归、白芍补肝养血和营;甘草、大枣温养脾气;通草入经通脉。合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当归四逆汤所治四肢厥冷,亦属寒厥,但不同于四逆汤证之亡阳危证,而是患者表现血虚,阳气不足,复感外邪,以致气血运行不畅,不能温养四肢,而出现肢端厥冷,脉微欲绝者,临床常见雷诺氏征与本病相似,故用本方有效。

27.敛肝散寒法本法适用于伤寒中厥阴病之蛔厥,由于肠寒胃热,蛔虫上逆入膈所致。因蛔虫寄生肠内,喜温怕寒,肠寒不利蛔虫生存,窜入于胃,胃热虫扰,表现为烦闷吐蛔,时发时止,发则腹痛,手足厥冷。代表方剂如乌梅丸,方中乌梅酸能制蛔;蜀椒、细辛能驱蛔,且治脏寒;黄连、黄柏苦能下蛔;干姜、附片、桂枝温脏祛寒以安其蛔;人参、当归补养气血,以扶其正。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对于蛔厥证属寒热夹杂而正气虚者,本方极为适合。本法所谓敛肝者,因病出厥阴,而其主药乌梅酸能敛肝故也。厥阴内寄相火,阴中有阳,故其为病,厥热相兼,寒热错杂。风木之病,常影响脾土,出现腹痛、下利、呕吐,本法寒热并用,木土两调,邪正兼顾,临床所见胆道蛔虫、吐蛔与本证吻合。

28.柔肝清热法本法亦称育阴清热法,适用于风劳病,由于感受风邪,失治传里,变生内热,耗损气血,表现为骨蒸劳热,潮热盗汗,肌肉消瘦,颊赤,脉细致,舌赤者。代表方剂如秦艽鳖甲散,方中鳖甲、知母滋肾清热,当归柔肝和血,秦艽、柴胡清热退热,地骨皮、青蒿清热除蒸,乌梅酸涩敛阴止汗,合而用之,具有滋肾柔肝,清热除蒸之功。风劳病即肺痨病,今称肺结核病,病位在肺,其病变则牵涉肝肾,因而是用柔肝清热法,以清除里热之证。29.缓肝和中法 本法运用于肝气抑郁或心虚所致之脏躁证。此证多见于妇女,常表现为悲伤欲哭,精神恍惚,不能自主,数欠伸,睡不安寐,烦闷急躁,或痉挛,或惊狂,或如痫证。或因郁乘脾,阴阳不和而致腹痛。代表方剂如甘麦大枣汤。方中甘草缓肝和中,以缓急迫;小麦味甘微寒,以养心气;大枣甘平,能补益中气,坚志除烦。合用以奏缓肝和中、养心宁神、甘润缓急之效。《金匮》所谓脏躁证,由于心虚及肝气抑郁所致,临床可见于痉病,或更年期综合征,用本治法有效。此乃宗仲景肝苦

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意。临床常加白芍、郁金、合欢皮等。

30.育阴调肝法本法适用于瘿瘤而表现阳亢之证者,由于肝经络于颈项,七情之扰,肝气郁结,血瘀于颈项喉结之间,日益渐大,表现出心烦易怒,多食而瘦,多汗少眠,目突手颤,脉弦细数,舌赤等阴虚阳亢之象。代表方剂如育阴制亢汤,方中生地、玄参、麦冬育阴平肝,当归、白芍养肝补血,海藻、昆布、海带、生牡蛎、黄药子清热软坚,贝母化痰,郁金疏肝行气,合而用之,可以发挥育阴调肝作用。瘿瘤表现亢奋,亦称瘿气,临床与甲状腺瘤、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符合,用本方能缓解症状,古方海藻玉壶汤加减亦有效。

31.滋水涵木法本法亦称滋肾养肝法,适用于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肝肾两虚,表现为头目晕眩,耳鸣耳聋,遗精,失眠,视力减退,记忆力锐减,腰痛腿软,皮肤干燥,口干口苦,少津多汗,脉沉细,舌红者。代表方剂如滋肾养肝汤,方中女贞子、旱莲草甘淡养阴,熟地、当归、白芍滋肾补血,龙骨、牡蛎、决明子咸寒滋肾,杜仲补肾,白蒺藜养肝,玄参、麦冬滋水涵木,诸药合用,为滋养肝肾有效之方。肝肾阴虚可以出现许多神经衰弱症状,用本方滋水涵木,会起到较好效果,而古方杞菊地黄丸效果亦佳。

32.清火泄木法本法亦称清心泄肝法,适用于肝郁化火,心火暴盛,心肝火旺,痰水内结的癫狂证,表现为狂躁不安,心神不宁,自言自语,语无伦次,不避亲疏,不食不饥,甚至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者。代表方如生铁落饮,方中连翘、钩藤、玄参泻肝火,生铁落、丹参、辰砂、麦冬、天冬泻心火,川贝、胆南星、橘红化痰结,生菖蒲、远志开窍,茯神、茯苓宁神,共奏清心平肝之功。本方具有平肝、镇心火、化顽痰、开窍宁神功效,对治疗狂躁型精神分裂症有一定效果。

33.培土抑木法本法亦称补脾泻肝法,适用于肝木乘脾,脾受克制,运化失常,表现为肠鸣,腹痛,腹泻,痛一阵泻一阵者。代表方如痛泻要方,方中白芍补脾,健运中州,白芍泄肝木,酸苦缓急;陈皮理气,醒脾和中;防风散脾,疏通肝气。四药相伍,可以泻肝木而补脾土,调气机止痛泻。本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功能补脾泻肝,专治肝泻,临床可用于过敏性肠炎。吴鹤皋论本证日: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以此理论用于临床甚为恰当。

34.清金制木法本法亦称清肺抑肝法,适用于肝木过盛,木火刑金,表现为肺气上逆,而为咳嗽,损伤肺络,血溢;而咳血、咯血者。代表方剂如丹溪咳血方,方中青黛泻肝凉血,山栀凉心清肺,佐以瓜蒌、海石清热降火、润燥化痰,诃子肉敛肺止咳定喘,合用具有清肝火、敛肺气、化痰止咳之功。章氏认为,木火刑金表现证象,临床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丹溪创制此方,意在清肝火,而不在止血,因肝火清,而肺得宁,肃降有权,则咳嗽减而衄自止,实为治本之法。章氏有时用桑杏汤加丹皮、茅根、仙鹤草、白及等疗效亦佳。

35.和解少阳法本法适用于邪在少阳,邪正分争于半表半里,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者。代表方剂如小柴胡汤,方中柴胡透达少阳半表之邪,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扶正达邪,合而用之,以达到和解少阳的目的。少阳胆经与厥阴肝经脉络相连,胆附于肝,互为表里,其发病亦有联系,故小柴胡汤对肝胆病变均有效果。

36.温胆降胃法本法常用于肝郁气滞,胆气不舒,从而不能疏土,症见胸闷呕恶,怔忡惊悸,坐卧不安,心虚胆怯者。代表方如温胆汤,本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吐,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利湿,甘草和中补土,竹茹清热化痰,枳实宽中下气,共奏温胆降胃作用。温胆汤能和胃、降逆、止吐、化痰、清热、安神,临床用本方加减治疗癫痫、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失眠、眩晕等病有效。

37.清胆和胃法本法适用于少阳热重,兼有痰湿内阻之证,表现为恶寒发热,寒轻热重,胸闷,吐酸苦水,或干呕呃逆,胸胁胀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者。代表方剂如蒿芩清胆汤。方中青蒿苦寒芬芳,清透少阳之邪;黄芩、竹茹苦降清泄,以解胆热;陈皮、半夏、枳壳和胃降逆化痰;赤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导之下行。诸药合用,可奏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效。蒿芩清胆汤功能清胆和胃,临床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胃炎有效。

38.疏肝利胆法本法适用于肝郁气滞,胆气不畅,木郁土壅,湿热内蕴,表现为胁痛脘胀,大便秘结,口苦口干,纳少厌油,或呕吐,脉弦,苔黄腻者。代表方剂如疏肝利胆汤,方中柴胡、郁金、枳壳疏肝行气,芍药、甘草缓肝和中,黄芩、黄连、大黄苦寒利胆,鸡内金健脾消积,山楂导滞,厚朴宽中理气,共奏疏肝利胆作用。疏肝利胆汤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化湿功效,临床治疗胆石症、慢性胆道感染、胆囊切除后综合征均有良好效果,对有黄疸者,加茵陈、山栀;对发热者加银花、连翘等。

39.清肝退疸法本法适用于脾湿胃热,蕴结中焦,熏蒸肝胆,胆液不能循常道,而引起黄疸。阳黄多因湿热蕴蒸,熏染肌肤而发黄;阴黄多因寒湿阻遏,脾阳不振而致。阳黄以清热利湿为主,代表方剂如茵陈蒿汤(茵陈、山栀、大黄)。阴黄以健脾化湿为主,代表方剂如茵陈术附汤(茵陈、附片、干姜、白术、甘草)。本法为治疗黄疸型肝炎主要方法,如属急性黄疸型肝炎,多为阳黄。但应区分湿重于热还是热重于湿,如湿重于热用茵陈五苓散(茵陈、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若热重于湿则用茵陈蒿汤合栀子柏皮汤(栀子、甘草、黄柏);如阳黄失治转为阴黄,多为c淤胆型慢活肝,或肝硬化,也有阻塞性黄疸者,肝功能明显损害,可考虑用茵陈术附汤。

40.清肝泻胆法本法适用于肝胆三焦经风热疮疡,憎寒发热,胸胁生疮等证。方用柴胡清肝散,方中柴胡入肝,散风邪;黄芩、连翘、栀子清肝胆热邪;川芎行气活血;人参、甘草益气缓中;桔梗作为舟楫引药上行,诱邪恶下达,适用于皮肤疔疮疱疖等炎症。

 

阴黄(淤胆型肝炎)

 

刘某,男25岁,工人,1991年3月5日初诊。患者身目黄染,皮肤瘙痒有49天,元月20日初起似感冒,身热,纳呆,胸闷,四肢乏力。去市某医院门诊,检查肝功能GP45单位,黄疸指数30单位,总胆红素68.53pao1/1,直接胆红素25.9uo1/1,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住院淌存。千岳自苦由漳卸名夭中昔疽指数在30单位至85单位之间,全身皮肤瘙痒难忍。经B超检查:肝胆形态无异常,脾脏稍大。病毒性肝炎血清指标检查,甲、乙、丙抗原抗体均阴性,临床考虑为淤胆型肝炎。给予护肝退黄等中西药治疗,然身黄不减,反逐日加深,故前来我院诊治。诊见精神尚可,面色晦暗,身目黄染如烟熏,遍身皮肤可见抓痕,头昏,皮肤瘙痒,右胁隐痛,腹胀纳少,便溏如酱色,尿黄如浓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章氏诊断为阴黄,为肝经寒郁内阻,胆液外溢肌肤所致。故拟疏肝温通,化瘀退黄法,方选茵陈术附汤加味,处方:茵陈309,白术109,附片89,山栀109,虎杖309,当归109,白芍109,茯苓109,柴胡109,丹参109,红花89,桃仁69,5剂。

二诊:服药后身黄见退,头昏、腹胀减轻,食欲有好转,便溏、肤痒尿黄同前,舌暗红,苔薄黄。再拟疏肝利湿法,方选茵陈五苓散化裁,处方:茵陈409,白术159,茯苓159,猪苓109,泽泻109,桂枝89,金钱草309,山栀109,丹参109,红花89,柴胡109,内金109,藿香109,山楂109,5剂。

三诊:患者服药5剂,精神好转,身黄明显减轻,肤痒渐止,复查肝功能GP126单位,黄疸指数16单位,纳食尚可,但头昏时作,大便溏薄,尿色黄,脉弦细,舌质淡,苔白。治以益气扶脾,温中化湿,再选茵陈术附汤加味,处方:茵陈409,白术159,附片109,黄芪159,虎杖309,红花109,桃仁109,山栀159,郁金109,川楝子109,茯苓皮159,熟军89,5剂。

四诊:病情稳定,服药后自觉精神尚好,头昏见减,嘱继服上方10剂。

五诊:目黄已退,纳食如常,溲清痒止,但午后感腹胀,大便时溏,治以疏肝理脾,益气化湿,处方:柴胡89,茵陈309,附片89,黄芪209,茯苓159,白术159,山药209,薏仁309,茯苓皮159,当归109,白芍109,山栀109,虎杖159,鸡内金109,山楂109,10剂。嘱其若便溏未止,可继续服上方10剂。近期追访,该患者服上方30剂,腹胀消失,大便转正常,体力逐渐恢复。

【按语】《临证指南医案·疸》云:阴黄之作,湿以寒化,脾阳不能化湿,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于肌肉,溢于皮肤如熏黄。湿为阴邪,粘滞缠绵,本案黄疸持续7周以上,投药繁多,不见缓解,只以为其病情深重,不易速效。考古今医论,治黄多不离清、利、渗、化等法。章氏认为,病程缠绵日久,尤虑气之郁滞,虚赢与惊逆,与邪互结,疾难速除。必须调其气机,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古有气者,人之根本也,流行全身,无处不达,气畅则津行,湿邪得以化,其黄自退矣。故首方拟疏肝温通,化瘀退黄,切中肯綮,效如桴鼓,服药5剂,即身黄见退。《明医指掌·黄疸篇》日:瘀血黄者,大便黑,小便利,抵当汤、桃仁承气汤,量人虚实,下尽黑则愈。是谓去瘀生新,而黄自退矣。本案亦见便黑如酱,营阴受损之证,故在前四诊利湿之中先后佐以柴胡、郁金、黄芪、川楝子等人血之品,取其入血以通瘀,入气以解郁,利湿与调气理血并用,诸法兼备,何愁黄疸不自退。五诊时患腹胀、便溏,为湿邪滞留之象,故重用益气化湿、疏导之品,补中健脾,调理善后,亦正如《类证治裁·黄疸》说:若络脉瘀热发黄,疸久不愈则补脾。

 

阳黄(胆石症)

 

王某,男,32岁,工人,1991年3月11日初诊。患者面目皆黄、尿黄2月余,伴剑突下持续性钝痛半年余,初以胃病投药罔效。1990年12月30右胁下疼痛,继身目黄染,尿黄如茶,伴恶油呕吐,纳呆,四肢乏力,入市某医院治疗。8超检查提示:①慢性肝病声像图;②胆囊肿大(9.0cm×3.5cm),伴泥沙样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③脾稍大。肝功能检查GPd02单位,乙肝三系阴性,抗枷阴性。诊断为胆石症胆囊炎。给予消炎退黄治疗,右胁疼痛减轻,余症同前,建议请中医治疗。患者精神疲惫,面色橘黄,诉右胁下时感胀痛,不思饮食,四肢乏力,腹胀满,大便灰白,尿黄如茶,舌暗红,苔黄腻,脉沉弦,肝右胁下2cm,质软,莫非氏征。证属中医阳黄,由肝郁胆热,湿热内蕴所致。治以疏肝利胆、清热化湿,方选茵陈蒿汤合疏肝利胆汤化裁,处方:柴胡109,枳壳109,赤芍109,生草89,茵陈309,栀子109,熟军109,黄芩109,黄连69,内金109,郁金109,金钱草309,炒麦、谷芽各109,厚朴109,5剂。

二诊:服药后右胁下胀痛减轻,目黄肤黄稍退,知饥思食,大便调,粪色浅黄,尿黄同前,效不更方,加玄明粉109,嘱以汁冲服,继服5剂。

三诊:右胁痛止,身目黄染明显见退,近日腹胀,纳谷不香,便溏不爽,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治以温中化湿,佐以理气通腑。处方:茵陈309,桂枝89,玄明粉109,熟军89,郁金109,鸡内金109,广木香109,厚朴109.

四诊:身黄已除,胃纳渐复,大便日2次,质软色黄,右胁胀痛隐隐,时作时止,继服上方10剂,以通腑为要。五诊:上方共服20剂,复查肝功能GP157单位,黄疸指数10单位,右胁隐痛时作,纳可,大便尚调,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治以疏肝利胆,处方:柴胡109,枳壳109,赤芍109,生草89,广木香109,黄芩109,黄连69,郁金109,鸡内金109,炒麦芽、炒谷芽各109,川楝子109,厚朴109,5剂。

六诊:服上方10剂,目黄退净,纳可,便调,胁痛渐止,肝功能恢复正常,黄疸指数亦正常。B超复查:胆囊不大,伴泥沙样结石。嘱继续服药,根治胆石症。

【按语】本案病位在肝胆,病理上多因各种内外因素所致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渗溢肌肤发为阳黄。我们认为,多因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酒食不节,劳倦内伤所致。《医学津梁.黄疸》篇说:疸者,湿热所成,湿气不能发泄,则郁蒸而生热,热气不得宣畅,则固结而生湿,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益积。《脉因证治·疸》谓:治法以疏利小便,清热或汗之。治疗阳黄不离先贤论述,用疏肝利胆汤,方中四逆散入厥阴经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再遣大剂清热化湿、导滞通腑之品,共奏行气化湿、泻热通腑之力;三诊时见热渐退,湿困中焦,脾阳不振之象,再以温中化湿,佐以理气通腑为法,调理而愈。

 

臌胀(肝硬化腹水)

 

李某,男,46岁,工人,1984年5月11日初诊。患者

 

腹胀如鼓,下肢浮肿半月余,1983年4月因胃溃疡到市某医院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肝脾肿大,即作肝组织取样病检,诊断为肝硬化。手术后胃痛消失,以后逐步发生腹胀,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肝功能检查:GP42单位,碘试验,总蛋白6.299/1,白蛋白2.69/1,球蛋白3.89/cU,B超检查为肝硬化腹水。诊见形体瘦,面色不华,腹胀膨隆,下肢轻度水肿,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巩膜无黄染,腹围83cm,质硬,脾左胁下5cm,叩出移动浊音,诊断为臌胀,因肝郁气滞,血瘀水聚所致。治以疏肝解郁,行气利水,方选达郁宽中汤,处方:广木香109,当归109,赤芍109,蚕砂109,香橼皮109,柴胡109,鸡内金109,茅根109,厚朴109,大腹皮109,枳壳109,鲜葱5根,5剂。二诊:服药后下肢浮肿消退,腹胀稍减,食欲增加,小便尚多,舌脉同前,再守上方加白术109。

三诊:自服上方10剂后,小便明显增多,腹胀大减,大便秘结,B超检查侧腹可见1.0cm液性暗区,腹围78em,药已有效,再守上方加牵牛子109。

四诊:服上方15剂,腹胀消失,食欲、精神好转,量腹围74cm,肝功能检查GP恢复正常,总蛋白6.O9/cU,球蛋白2.5∥d1。B超检查未见腹水,脾在肋下3.5cm,脉弦细,舌质暗红,苔薄白,再拟疏肝扶脾。处方:广木香109,柴胡89,香橼皮109,蚕砂109,白术109,茯苓109,内金109,厚朴109,当归109,郁金109。

五诊:自服上方30多剂,饮食正常,工作、学习如常人,嘱其用逍遥散和鳖甲煎丸,调理善后。

【按语】本病亦称单腹胀。现代医学多见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腹水,以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灵枢.水胀》篇谓:臌胀何如?日:腹胀身皆大,大如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张景岳说:单腹胀者,名日臌胀。本案系肝郁气滞,肝脾不和,气滞湿阻,升降失司,浊气充塞,脉络痹阻,水气内停所致,故拟疏肝解郁、行气利水为法,选用何廉臣的宽中达郁汤化裁,加牵牛子逐水利湿,腹水渐消,后期则以补脾为主,调治后天之本,可望康复。本案体质条件尚可,发生腹水较早,治疗及时,疗效才佳。对体质差,病程长者,疗效差。章氏历来以宽中达郁汤为主,随证加减,治疗不少病例,皆收预期效果。必须指出,本病容易复发,患者必须注意劳累、饮食、情绪的影响,病后常以调肝脾为法,以冀巩固,防止复发。

 

胸胁痛(胆一心综合征)

 

黄某,女,29岁,1984年4月6日初诊。病者患胆石

症3年余,经常心慌心悸,胸胁闷痛,胆区痛放射到背部,曾在市某医院B超检查,诊断为多发性胆囊结石,收外科准备手术治疗,但因心电图检查有频发室性早搏未能进行。出院后经常胆区痛,心慌。近年来不仅胆痛发作时伴心律不齐,而且胆痛缓解后依然心律不齐,曾服慢心律等药治疗也未见效。现右胁隐痛,心悸胸闷,口苦纳差,腹胀便秘,脉结代,舌暗红,苔薄黄腻,心率74次/分,无杂音,频发早搏,右上腹压痛,其余正常,诊断为胆一心综合征。中医辨证系肝郁胆热,上扰心神所致,拟疏肝利胆法,方选疏肝利胆汤加味,处方:柴胡89,枳壳109,赤芍109,木香109,黄芩109,郁金109,川楝子109,厚朴109,玄胡109,玄明粉109,鸡内金109,炒三仙各109,黄连69,甘草89,熟军89,水煎服,每131剂。服药15剂后,症状减轻,大便通畅,诊脉弦细,舌质红,苔薄黄,心率82次/分,律齐,药证相符,再守原法损增治疗月余,胆痛止,复查两次心电图均属正常,诸症悉除,随访一年多,未发胁痛、心悸等,嘱其清淡饮食,禁荤油,继服消石利胆丸巩固疗效。

【按语】现代医学认为,胆、心均受植物神经支配,胆道结石和感染引起的疼痛,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性影响心脏,导致心律失常。我们观察到,长期胆石症的病人,常伴有心电图改变,对心悸、怔忡、胸痛者,往往从心论治,忽略治胆,故难以获效。章氏认为,胆心综合征虽表现有心悸症状,但病源于胆,多因肝胆气滞,郁而化火,煎熬胆汁结为砂石,阻滞胆腑降泄,日久影响脾胃运化,症见纳呆口苦,腹胀便秘。若相火旺,则君火不宁,此非心虚胆怯,而是胆火上扰心神,导致心悸等症,其本在胆,其标在心,故拟清热利胆法,直折相火。方选四逆散、郁金、川楝子辛散解郁;大承气汤清热泻火;黄芩、黄连苦寒利胆;木香、鸡内金、炒三仙和胃导滞,诸药合用具有清泻胆火、调理气机之功,俾肝胆条畅,胁痛止,脾胃运化,心神安宁,心悸自除。由此说明,虽然心为君主之官,但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理论,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阴虚肝病(慢性乙型肝炎)

 

夏某,男,36岁,干部,1993年7月20日初诊。患者1976年发现乙型肝炎,经治疗好转。1982年初秋,又觉精力不支,胁下隐隐作痛,心悸失眠,口干口苦,头昏肢软,便秘纳差,肝功能检查GP55单位,BsA9阳性,BeA9阳性,抗Bc阳性,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脉弦细,舌红少津,苔少。辨证为肝病日久,阴液暗耗,加之工作劳累,肾阴亏损,肝体失养,肝络不舒,治以养阴疏肝,取加味一贯煎化裁。方用:生地109,北沙参各159,白芍109,当归109,枸杞109,麦冬109,川楝子109,郁金109,丹参109,五味子109,白蒺藜109,贯众109,服药3个月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B。AS、BeA9转阴,诸症悉除,脉仍弦细,舌质转淡红,嘱继服乙肝阴转丸以巩固疗效。

【按语】素体阴虚,过度疲劳,或久病体虚,精血亏损,肝失濡养,则体阴不足而气不用,肝之阳(气)郁而不达四旁,阳郁致血燥,血燥必阴亏,症见胁肋隐痛,口干咽燥,失眠头昏等。我们从乙癸同源理论,提出阴虚肝郁,多因肾阴不足,精不主血养肝,而致水不涵木。加之肝气郁滞,日久内生虚热,灼伤真阴,其本在阴虚,其标为气郁,两者互为因果,也是慢性肝病的必然趋热。此论看似平淡,却寓有深意,从中悟出临床既不能单用辛散行气之品,也不宜以厚味滋腻妄补,须疏肝与养阴兼施,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用清代名医魏之瑗创制的一贯煎,加郁金配川楝以增强疏肝理气,活血散瘀作用,再加白芍配当归以加强养血柔肝,活血止痛之功,名日:加味一贯煎。其化裁之妙,堪称治疗阴虚肝郁之良方。

 

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

 

黄某,男55岁,1992年6月18日初诊。患者半月来肝

区痛,恶心纳差,腹胀便溏,尿如浓茶,到市某医院检查,肝功能G410单位,黄疸指数28单位,凡登白试验双相阳性,乙型肝炎抗原抗体阴性,B超检查肝肋下2cm,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脉弦,舌淡,苔自,巩膜及皮肤黄染。辨证为肝郁气滞,脾虚湿困,拟疏肝理气,健脾化湿,选逍遥散加味,处方:当归109,白芍109,白术109,茯苓109,郁金109,川楝子109,广木香109,丹参109,炒麦芽、炒谷芽各109,山栀109,柴胡89,茵陈309。病者服药15剂,目黄尿黄消失,余症渐除,复查肝功能及黄疸指数均恢复正常。

【按语】章氏认为,土需木疏,木赖土荣,肝之疏泄作用,参与脾胃之运化、吸收体系。饮食人胃,其精微输布,气血生成,津液运行,物质代谢,皆不能尽归于脾胃功能,而忽视肝的作用,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司,亦导致脾胃受纳、运化失常,而出现胁痛腹胀,纳呆便溏,四肢倦怠等木郁土窒之证。章氏谨守病机,灵活变通,擅长逍遥散合金铃子散疏肝补脾养血。正如张仲景所谓: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胁痛(总胆管结石)

 

李某,女,39岁,患者于1981年5月2313初诊。1969年因饮食不节,突发右上腹绞痛,呕吐黄水,到某医院就诊,诊为急性胆囊炎,施行胆囊切除手术,术中发现胆囊和胆总管内有泥沙样结石。术后1年,以述症状反复发作,用西药治疗可以缓解。1980年作x线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增粗,边缘不光滑,可见一0.3cm X 0.5cm结石阴影,提示胆总管结石。来诊时右胁疼痛,向肩背部放射,口苦纳差,腹胀便秘,右上腹压痛,脉弦细,舌苔薄黄,辨证为肝郁气滞,腑气不通,治以疏肝利胆,清热排石,投疏肝利胆汤。处方:柴胡、枳壳、赤芍、木香、黄芩、郁金、厚朴、玄明粉、鸡内金各109,甘草、熟军各89、黄连69。服药3个月,症状消失,x线复查胆总管增粗,结石阴影消失,半年后随访,健康无恙。

【按语】《内经》谓: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肝气疏泄,胆汁流畅,能助脾胃运化。若肝气郁结,胆腑降泄失常,郁气化热,煎熬胆汁,犹如盐汤在釜,久经煎熬,积而成石,阻碍气机,发为肝郁胆热,表现为胁肋疼痛,恶心,口苦,呕吐黄水,便秘腹胀,寒热往来,黄疸者,章氏积数十年经验,自拟疏肝利胆汤治疗肝郁胆热之胆囊炎、胆石症每获卓效。对阻塞性黄疸者加茵陈、山栀、虎杖等,对发热者加银花、连翘,每获疗效。

 

小儿目眨

 

袁某,男,6岁,1991年6月6日初诊,患者自幼患佝偻病,形体瘦弱,鸡胸,近2月来眼胞频频眨动,两目干涩,食欲不振,曾到市某医院多次检查未见异常,给予滴眼剂消炎治疗无效,前来请章氏治疗,诊见两眼睑频频眨动,切脉沉细,舌质淡红,苔白,诊断为目眨。辨证为脾虚食滞,肝阴不足,两目失养,治以健脾消导、养肝明目,方用鸡肝散加味。处方:山楂89,鸡内金89,麦芽89,白蒺藜89,茯苓89,槟榔89,枸杞89,竹柴胡89,蔓荆子89,石决明159,生牡蛎159,鲜鸡肝1枚。服药5剂,目眨霍然而止,食欲好转,嘱家长注意调节患儿饮食,少吃油腻荤腥之品,再以健脾消导药调理善后。

【按语】鸡肝散系章氏经验方(山楂、麦芽、鸡内金、石决明、白蒺藜等分,放在鸡肝汤内煮服),主治曼疳,视物不清,目赤肿痒,白翳遮睛等证,临床治疗目眨也茯佳效。章氏认为,本病系脾胃不足,饮食停滞,脾不养肝,风动于上,两目失润,加之疳疾上目合而为病,故以鸡肝散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方中鲜鸡肝为君,滋肝养目,取以脏补脏之意,辅以白蒺藜调补肝肾,山楂、麦芽、鸡内金消食导滞,佐以石决明平肝熄风。《审视瑶涵》云:目旺者,肝有风,风干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任,放目连眨。章老临证见目干涩者,加蔓荆子、菊花等清肝明目之品,先天不足加枸杞,后天失养者加茯苓、条参健脾,竹柴胡疏肝,虫积腹痛加花大白等。

 

瘿病(亚急性甲状腺炎)

 

李某,女,33岁,1991年5月28日初诊。患者半月前突发咽喉痛,发热恶寒,以感冒治疗无效,逐渐右侧颈部肿痛,每晚寒战发热,体温38。C~39℃,翌晨汗出热退,到某医院检查,结果3、4高于正常,吸率低于正常值,血象正常,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因不愿激素治疗,遂来请章氏诊治。来时右侧甲状腺度肿大,可扪及3em×4em肿块,质软,边缘不清,触痛明显,左侧甲状腺无肿大,心率110次/分,律齐,血压14/10KPa,脉弦细数,舌质红,苔薄黄,辨为邪入少阳,枢机不利,痰浊阻滞,治以和解少阳胆经,化痰散结,选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89,黄芩109,法半夏109,昆布109,海藻109,大贝母109,板蓝根109,蒲公英109,沙参159,夏枯草159,生牡蛎309。

二诊:患者服药5剂后,寒热往来已除,精神好转,但日晡潮热,时感心悸,体温37.5。C-38.5℃,颈部瘿疼痛略减,舌脉同前,仍宗上方加生菖蒲109,以芳香化浊通窍。三诊:又服药5剂,潮热消除,心悸减轻,但颈部疼痛向左侧发展,睡眠多梦,食欲正常,脉弦细数,舌暗红,苔薄黄,再拟疏肝清热。选丹栀逍遥散加味,处方:丹皮、山栀、当归、白术、茯苓、白芍、黄芩、昆布、海藻、大贝母各109,柴胡89,玄参159,生牡蛎209。

四诊:服药8剂后,颈部瘿结明显消退,疼痛减轻,睡

眠转安,脉弦,舌质红,苔薄黄,药证相得,仍宗上法去柴 胡,用竹柴胡109,丹参109,红花69。 .

五诊:患者服药10剂,颈部瘿结消失,饮食、睡眠正常,心悸止,嘱其停药半月后复查,结果3、41311吸收率均恢复正常,病告痊愈。

【按语】亚急性甲状腺炎,以颈前结块、肿痛为特征,故属中医学瘿病范畴。章氏认为,瘿病寒热往来,系太阳之邪不解,传人少阳,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邪郁则恶寒,正胜则发热,故首以小柴胡汤化裁,加以气滞痰结少阳胆经之循行部位,有形之邪阻滞经络,不通则痛也,故丹栀逍遥散增损,意在疏肝清热,散结软坚,使结块渐消。由于气滞则血瘀,故终以少许丹参、红花活血祛瘀,疼痛悉除。综观本案辨证,分析病机,不落窠臼.辟瘿病寒热者,外邪所致也,阐发前人所未逮,此论与现代医学认为病毒感染引起甲状腺炎,确有合拍之处,故本病施治中,在和解少阳的同时,加蒲公英、板蓝根清热解毒,鉴于颈部结块,为气滞痰结,故治疗始终贯以软坚散结,用昆布、海藻、大贝母等,此乃宗张子和《儒门事亲·瘿》所谓海藻、海带、昆布三味,皆海中之物,但得二味,投于瓮中,常食亦可消矣。

 

痿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刘某,男,13岁,1990年10月12日就诊。患儿于7月份因洗冷水浴后突觉全身冰冷,四肢无力,不能支撑全身,家人抱至卧床上,遂双手不能握,脚不能站,行动时需人左右搀扶才能起步,否则随之倾倒,手臂无力举起,吃饭不能握筷,饮食、大小便无明显变化,当即到市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经多种治疗,效果不佳,乃转请中医治疗。当时由家长背至本院门诊就诊,诊见患者营养不良,神志清楚,语言清晰,握其手则绵软无力,不能握物,足不能站,手足肌肉瘦削枯萎,皮肤松弛,饮食欠佳,二便正常,睡眠尚可,脉沉细,舌质红,苔薄黄。诊新为痿证,属肝肾亏虚,筋骨痿废所致。治以补肾温阳,抒筋活络法,选地黄饮子化裁。处方:熟地159,枣皮109,勾苁蓉109,巴戟天109,杜仲109,川断109,怀牛膝109,睦枝109,附片89,石菖蒲109,远志69,石斛109,天冬09。每日1剂,煎服。因患者家离医院太远,又行动不便,嚼其服10剂,如无特殊变化,患儿可以不来,只要家长反央情况,然后确定是否变动药味。

二诊:一个月后家长来院述说病情,在服完20剂时,患者手足有抽动现象,在原方中加蜈蚣3条,僵蚕109,服药10剂。今日患儿亲自来复诊,检查其两手握力有进步,脚略有力,两脚腓肠肌由松弛变为有张力,舌脉无变化,仍按原意增减。处方:熟地159,枣皮109,肉苁蓉159,桂枝89,附片89,巴戟天109,远志69,石斛109,天冬109,薄荷39,石菖蒲109,茯苓109,怀牛膝109。

三诊:患者家属复诊6次,共服药90剂,今患者来诊,已能自由活动,手能握笔写字,脚能起步,在诊室试走,行动很快,能自由上下公共汽车,并能走到医院,准备春节后上学读书,仍坚持服药。数月后追访,患者基本恢复正常活动,但阴雨天气,则活动欠佳,天气温暖,则手足运动正常。

【按语】痿证,是指筋脉弛缓,手足痿软无力,其原因有三:①肺热熏灼:即《内经》所谓: 肺热叶焦,发为痿。②湿热浸淫:即《内经》所谓: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③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无力。但临床病因证候错综复杂,不易截然分清,如本案患者,起病于冷水浴之后,其病因无疑是四肢筋骨为冷水所浸,风寒湿内袭,以致突然运动失灵,逐步肌肉筋骨脉络萎缩瘀阻,导致肢体痿废不用。临床根据上述病因分析,辨证为病程日久,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因此,效法刘河间治。风痱之法,应用地黄饮子,肝肾两治。本案虽非中风,然而中期曾有抽风,盖阴虚风动也,服药后阴复风熄,筋骨逐渐恢复,肌肉经脉得到濡润,而四肢运动自如矣。

 

肾病论治

 

章氏从肾论治临床各科疾病述要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液,为生命之本。因而临床各科疾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肾之病理变化,从肾论治可以广泛地用于中医学内、妇、儿、骨、皮、外、五官等临床各科领域,如老年疾病,尤为常用。本节摘要介绍章氏从肾论治临床各科疾病的主要经验如下:

1.内科疾病章氏认为肾与命门合而为一,在内科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命门之火,具温煦全身脏腑经络之重大作用,因此补肾法在内科临床运用较多。①温肾补气:用于肾气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各脏,证见寒象者。方用金匮肾气丸,于阴中求阳。②温肾纳气:用于肾阳不足,摄纳无权,动则喘甚,喘促日久不愈,呼多吸少者。方用金匮肾气丸加沉香、五味子、胡桃肉、补骨脂,甚者可用黑锡丹。③温肾利水:用于肾阳不足,寒水内盛,或为水肿,或上凌心肺,喘悸不已者。方用真武汤、济生肾气丸。④温肾固精: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软,阳痿滑精,或有早泄者。方用五子衍宗丸、还少丹。⑤温肾补督:用于肾阳不足,督脉虚损,畏寒,腰脊尾闾冷痛,项背强曲者。方用右归丸。⑥补火生土: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用于五更泻者。方用四神丸、实脾饮化裁。⑦回阳救逆:用于热病大汗亡阳或命门火衰,脉微欲绝者。方用四逆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等。⑧引火归元:用于命门火衰,阴寒内盛之格阳、戴阳证。方用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⑨滋肾养阴: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之阴虚内热证。方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丸)。⑩滋肾降火:用于肾阴不能上承,虚火上炎者,咳呛音嘶,口舌生疮,咽喉溃疡,可用玉女煎。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烦不得卧者,方用黄连阿胶汤,滋肾水而清心火。⑩滋肾熄风:用于温邪深陷少阴,肾液被劫,肝风内动者。方用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⑥滋肾润肺:用于肺阴不足,下吸。肾阴,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煎熬肺阴以致肺肾阴虚者。治以滋肾润肺,金水同治,方用麦味地黄汤。⑥滋肾填精:用于久病及肾,或房劳过度,肾虚精夺者。方用左归丸、大补阴丸。下肢痿弱不用者,可用虎潜丸。⑩滋肾通淋:用于肾阴不足,膀胱蓄热,尿频尿灼者。方用知柏地黄汤。⑩气阴两补:用于肾阴不足.阴损及阳,兼见脾气虚弱,头昏乏力者。方用大补元煎。⑩阴阳两补:用于肾阴阳两虚者,症见面色眺白,畏寒肢冷,口干喜饮,大便干结者。方用地黄饮子、河车大造丸、龟鹿二仙胶等。章氏认为,由于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故补肾不仅用于肾虚,也用于他脏虚弱。以上补肾16法,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临证中各种慢性虚损疾病,以调理或培补肾中真阴真阳人手,只要辨证适宜,定会收到预期效果。

2.妇科疾病章氏认为,肾与妇女生理、病理有着密切关系,妇女从生到老整个生命过程,特别是月经、胎产,与肾息息相关,故傅青主有经本于肾之论。肾精是月经和妊娠之必要物质基础,肾中精血不足是崩漏、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不孕、流产、难产等病证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妇女天癸欲绝之年,因肾气衰微亦常引起月经紊乱、情志失调等病变,所以从肾论治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妇人经、带、胎、产诸病变,亦有肾中阴阳,水火偏胜偏衰程度之异,主要病证归纳为:①肾阴不足:阴虚则阳亢,可见经水先期量少,崩漏久治不愈、不孕及妊娠子痦诸病。经水先期者,多为水亏火旺,虚热蒸迫所致,治宜滋水养阴,方用地骨皮饮、二地汤。崩漏日久,必致虚阳失潜,症见头目眩晕,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大补阴丸。婚后多年不育,经来量少,治宜滋水益精,方用养精种玉汤。妊娠子痦,乃肾水滋胞胎,不能上荣舌本,肺金失润,出现声嘶,治宜滋补肾阴,方用六味地黄汤加玄参、麦冬。肾气虚弱,不易受孕,即便得孕,亦有数坠者,名日滑胎,宜养血安胎,方用千金保孕丸。②。肾气不固:因其不足也,可见女子二七应月经来潮,若经水不至肾气不足,影响冲任,治宜补养肾气,使天癸充盈,以疏通冲任二脉,施以河车大造丸。若产后溲频失禁者,多与肾气虚损有关,治宜温补肾气,固摄膀胱,方用金匮肾气丸合桑螵蛸散。③肾阳不振:妇女肾阳衰弱,多见久崩、久带,若在天癸将竭之年,变证甚为复杂。久带者,带下清冷,乃肾阳不振,不能温煦下元,以致带脉失约,任脉失固,治宜温肾束带,可用补宫丸。崩漏日久,属肾阳不振,冲任虚寒,难以约制精血,治宜温肾摄血,方用鹿茸散。妇女久婚不育,兼有经水后期,小腹虚冷,治宜温补肾阳,兼调气血,方宜景岳毓麟珠。妇女七七之年,每见情绪不安,畏寒肢冷,腰痛肢酸,是肾气衰沉,命火无焰,无力温煦奇经,治宜温肾养血,助阳添精,可用右归丸。④肾亏水泛:妇人素禀阳虚,妊娠后火不生土,脾阳不运,水湿泛溢,形成子肿。治宜温肾健卑,利湿化水,方宜济生肾气丸。⑤肝肾阴虚:妇人由于出血过多,久病耗阴,或产育较多,或人工流产过频,可使经少经停,治宜调补肝肾,方用归芍地黄汤;或经带淋沥,肝肾受损,治宜补益肝肾,方用滋肾养肝汤加龟板、菟丝子、金樱子、阿胶、茜草等。⑥肾虚土衰: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养脾土,以致运化失职,症见经行腹泻,治宜补火生土,方用四神丸等。

3.儿科疾病 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简要指出: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必得肾之温煦,方能生化无穷,但肾精必得脾土以为充养,始能源泉不竭,小儿生长发育正常,全赖脾肾相互为用。因小儿阴阳脆弱,气血未充,卫外功能未固,每易为外邪所犯,幼稚之体,易实易虚。邪气留连,则常令元气亏虚,久病及肾,则使根基失固,小儿久病未愈之证,莫不与脾肾相关,特别与肾更为密切,故治肾之法,于儿科甚为重要。章氏认为:儿科临证用药,应注意药性不能过偏,补肾之品当刚柔相济,气血相生,从而使阴阳互生则诸虚可愈小儿单纯肾虚较少见,以脾肾两虚见证居多,常见症如久泻不止,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肾。若属脾运无权,治当健脾化湿,方用七味白术散类;若谓火不生土,治当补火生土,温固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四神丸化裁。佝偻病,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所致。治宜补肾益脾为准则,方用六味地黄为合参苓白术散,或左归丸、右归丸化裁。遗尿,责为肾气刁己,下元虚冷,不能制约水道,治当温补肾气,固摄下元,用巩堤丸化裁。

4.署伤科疾病 肾主骨之机理,是指导临床骨折外伤疾病内治法之重要理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肾生骨髓,在体为骨。肾主骨生髓,是促进生长发育功能之重要组成部分。章氏认为:骨伤内动于肾。临证骨伤患者骨痂生长迟缓,骨节活动无力,皆因骨损伤后,肾元受伤,气血不足,筋骨失于营养导致肌筋表现瘦弱,上肢则手臂不举,下肢则步履无力。因而在治疗上必须采用补肾续骨方药以促进断端之修复,滋养肾精生新长骨,补。肾固本以强壮筋骨,同时尚辅以外用药和导引锻炼,以改善全身虚象和局部关节功能活动。常用方药有补肾壮筋汤、壮筋养血汤、健步丸等。

5.皮外科疾病 章氏认为,早在《内经》即有皮毛生肾、肾主外之论述,皮外科疾病虽大多数发生于体表之皮、肉、脉、筋、骨某一局部,但均与脏腑有关,因人身是一个完整统一之有机整体,皆能有诸内必形诸外。因而,疮疡痒痛,虽生于外,而其根源皆与内脏相关,其中尤以与肾联系最密。因肾元虚亏,骨骼空虚,皮毛疏松,使风湿热毒等外邪有可乘之机,特别是肾经本身之功能,受到一定损害时,所属器官,将会受到相应之病变。如耳为肾窍,当相火过旺,或肾经湿热上浮,耳先受累,必然产生醇耳、脓耳;另如油风脱发、斑秃等,亦多由于肾精虚亏,营血不足而致毛发病变。附骨疽、流痰、阴疽等,古人多用温经通阳法,多选用补肾、治肾之肾经药从肾论治。皮外科之常见证红斑狼疮,皮表可出现燥热皮损现象,中医称为鬼脸疮、红蝴蝶,其辨证多为。肾阴虚,热毒内盛。论治早期多滋肾养阴,清热解毒,方用知柏地黄汤加银花、菊花、牛膝、茅根等;后期宜温肾通阳,解毒利水,方用金匮肾气丸加黄芪、赤小豆等。总之,皮外科临床从肾辨证论治范围是比较广泛的。

6.五官疾病人体五官--眼、耳、鼻、喉、齿,莫不与肾密切相关。如眼本于肾,瞳仁属肾。现代医学一些眼科疾病,如中心性视网膜炎、脉络膜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临床辨证多为肾阴不足,或肝肾阴虚,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耳为肾之外窍,肾气上奉,温养耳窍,以司听觉。因此,耳鸣、耳聋,皆由于肾气虚弱,或肝肾两虚所致。治宜补肾益聪,方用杞菊地黄丸、耳聋左慈丸。鼻为肺窍,上通于脑,脑为髓海,为肾所主。如鼻渊脑漏,流出臭浊鼻涕,为风寒入脑,郁久化热,实际与肾火上升有关,治宜滋肾降火、疏风解郁,方用滋肾丸合辛夷消风散。肾脉上贯咽喉,若肾阳虚于下,阴虚结于上,寒滞咽喉,则可见喉痹,治宜补肾壮阳、温通上下,方用金匮肾气丸。肾主骨,齿乃骨之余,故齿病多与肾有关。肾气盛衰,直接影响齿之荣枯,故牙龈肿痛治宜滋肾泻火,方用知柏地黄丸、玉女煎等。若齿牙动摇,或齿牙枯槁脱落,治宜补肾固齿,方用六味地黄丸、安肾丸、还少丹之类。

7.老年疾病章氏认为,人之衰老关键,莫不联系到肾,肾气虚亏,标志着衰老的到来。肾中元气,具有人体免疫功能,老年体弱,百病易攻,宿疾时发,疾病繁苛,其所以然,是肾中元气亏虚,免疫功能衰减所致。而老人疾病缠身,促使元气耗损,从而加速衰老死亡进程。所以,肾虚与衰老,二者紧密相连,临床上除积极预防衰老外,从肾论治老年疾病,仍属必要。如老人癃闭,以其肾气虚弱,小便不利而涓滴难下。属脾气虚者,治宜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属肾气虚者,治宜滋肾利尿,方用六味地黄汤;肾阳不足者,治宜温肾利尿,方用金匮肾气丸;老人消渴者口渴多饮,饮一溲一,治宜补肾益气,方用金匮肾气丸;老人多尿或遗尿,治宜补肾固摄,方用左归饮、桑螵蛸散、缩泉丸;老人便秘,因气虚血少,津液干涸,治宜滋肾生津通便,方用增液承气汤、麻子仁丸;老人喘咳,乃肾不纳气,治宜补肾纳气,方用麦味地黄汤、都气丸、参蛤散化裁;老人眩晕多为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治宜滋阴潜阳,方用资生清阳汤、天麻钩藤饮加减。

综上所述,章氏积多年研究肾学的经验,从肾学理论至肾学临床实践,都反复证实了章氏肾学理论之实用价值。章氏指出,人是一个整体,肾亦不能孤立存在,从肾论治并不是孤立地讨论肾的问题,从肾论治诸病,也并不是单纯地从肾论治。因为,五脏六腑之间,均有联系,如心肾相交,肝肾同源,脾肾相关,金水相生,肾与膀胱相表里等均说明一肾与其他脏腑息息相关,肾病也必然多与其他脏腑病变相关,有肾病累及他脏的,也有其他脏腑疾病而与肾有关的。因此临床辨证,绝不能就肾谈肾。常见的肾病,必然要从肾论治,如水肿、淋证、癃闭、尿血、遗精、阳痿等。而非肾病也有从肾辨治而获殊效者,如哮喘、肺痨、心悸怔忡、眩晕、消渴、痿证等。所以,从肾论治绝不是单纯地从肾辨证和从肾论治,其中以谨守每一病的病因病机,切中疾病之关键为要,这就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下附章氏从肾论治部分验案。

 

从肾论治肾炎

 

肾小球肾炎有急、慢性之分,慢性肾炎又有急性发作,出现肺卫症状者。章氏主张,急性期治肺,慢性期治脾肾。因为肾炎急性期,水肿较明显,发病迅速,病程短,中医称为风水,其病位在肺。病机是:水湿内伏,风邪外袭,肺主表卫1-,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气化,肺先受病则肺气失宣降之职,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于肌肤发为水肿。清·叶天士谓:邪干阳位,气!治宜及时开启上焦气分,使肺气肃降则治节令行,三焦水道通调,溺畅,肿亦消,越婢汤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慢性期治脾肾,慢性肾炎以浮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特征,病变主要责之脾,。因为一方面脾不运化水湿,肾不能主水以致水溢经络、肌肤,水肿持续难消;另一方面,水湿浸渍,困脾伤肾使脾虚气陷,肾虚不能固摄而精微下泄,正气日益耗损,脾肾更见虚亏。此时健脾就能培土制水,输精于肾,益肾温阳就能化精为气,气行则水行,气旺才能摄精,所以慢性期扶脾固肾,势在必行,实脾饮、桂附八味丸出入。

对肾炎患者,章氏认为,小儿应治脾为主,因为,多脾虚,成人则以治肾为要,因为成人多肾虚。治脾由其生理特点所决定,小儿有如草木之方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又如旭日初升,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其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全靠后天脾胃水谷之精微得以充养,小儿往往乳食不知自节,脾胃易伤,故小儿脾常不足。而水肿之本,虽然其本在肾,但肾精未足,亦必得脾土以为充养,始能精足气旺,增强主水之职能,药力之敷布,亦藉脾胃纳运之功,方能发挥其作用,故小儿实脾则可培土强肾。有谓:州肾之蛰藏,必藉土封。理在于此。强后天而养先天,扶正祛邪,肾病可愈,导水茯苓汤、参苓白术散主之。

成人治肾因其病理病机而立法,人体在漫长的生活中,外邪之扰,药食所累,操劳伤肾,房室损精,诸脏之伤,穷必及肾,时而既久,肾元亏虚,在所难免。肾为水火之脏,藏元阴而寓元阳,肾阳蒸化水液,使水能化气,又能使气聚为水,以利水液在体内升降出入,布施排泄,从而使水液代谢通利正常。肾气内损必然导致肾失开阖,封藏失职,水液代谢失常,清浊相混而出现水肿、蛋白尿之变。故维护肾气,加强肾脏之气化功能,是治疗肾炎的根本原则。成人治肾在于治病必求于本也,金匮肾气丸、真武汤为主化裁。章氏认为慢性肾炎,治有两难,一为正虚难复,病多反复;二为内外合邪,邪实难除。法有两则,一是扶正,二是祛邪,主张补泻互用,集于一方。因为肺、脾、肾三脏之虚,可使水液不归正化,或凝集成痰,或停蓄成水,或浊毒成瘀浊,水邪与毒瘀反过来妨碍肺、脾、肾三脏之化,有鉴于此,用药之机贵在补正必祛邪,邪祛则补药得力。清·叶天士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利尿渗湿有助于阳气通达,脏腑功能恢复,则水湿祛而气血旺,邪有去路而正自安。又如补肾祖方六味丸常用桂附地黄丸加黄芪、牛膝温阳益气,同时并用茅根、赤小豆、薏米等专利小便之品。其中桂、附用量较小,6~89即可,取少火生气之意,使扶阳而火不升,水去而阴不伤,以泻为补,达补正之目的。案例一:王某,男,13岁,1994年2月19日就诊。1周前患重感冒,发热咽痛,在某医院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予抗菌素治疗3天,发热咽痛好转。第四天,突然眼睑面部浮肿,下肢亦肿,小便短少,四肢乏力。检查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脉细数,舌红苔薄白。诊断:急性肾炎。辨证:风热犯肺,肺气壅滞,失于肃降,累及脾肾,气化失司,发为水肿。治则:宣肺利水,佐理脾肾。麻黄、桂枝各69,白术99,黄芪109,薏仁159,通草69,茯苓皮129,赤小豆159,山药109,木香、桔梗、牛蒡子各69,3剂。水肿渐消,再拟益气健脾之药调理月余,病瘥。

【按语】水肿初起,邪未深入,及时治肺,宣邪外出,

兼理脾肾,截断邪气下移之路,气机一转,病乃速愈。

案例二:苏某,女,15岁,1994年5月17日就诊。幼时曾患急性肾炎,经过治疗病已痊愈。9岁以后,眼睑颜面浮肿,反复发作,多次查尿,均有蛋白(+~++),中西药杂投,均难获效。精神不振,容易感冒,脉沉细,舌淡苔薄黄。诊断:慢性肾炎。辨证:湿困中州,脾阳不振,脾气虚弱,运化不力,水溢肌肤,头面皆肿。治则:健脾利水,渗湿消肿。赤茯苓109,黄芪159,白术109,泽泻109,陈皮89,赤小豆209,苡仁209,条参109,山药109,扁豆109,砂仁59,每日1剂。治疗1个月后,眼睑浮肿渐有减轻,效不更方,坚持治疗2个月,颜面浮肿基本消失,复查小便蛋白。原方加党参109,防风109,健脾益气固表,增强御邪于外之力。此后患者因故中断治疗,半年后面部浮肿复起,再次来诊,考虑顽疾久羁,正虚邪恋,扶正祛邪非一13之功,拟丸剂缓图为宜。处方:熟地1O09,山萸肉609,山药809,泽泻609,丹皮609,附片609,桂枝409,怀牛膝609,黄芪1O09,防己809,白术809,甘草409,薏仁809,赤小豆1O09,防风609,广木香609。研末,制成蜜丸,每服69,日服3次。3个月后,眼睑浮肿消失,查尿蛋

白,精神好,纳食香,二便调,虽遇感冒,亦可不药而愈。

【按语】本例水肿,缠绵难去,证属阴水,发自脾虚无健运之能,其治贵在益命火助运,培土生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

案例三:罗某,女,24岁,1992年7月18日就诊。患慢性肾炎有3年之久,头面四肢均肿,按之凹陷不起,便溏尿少,食欲不振,形寒怯冷,脉沉细,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肾功能检查尿素氮21.4mmo1/1,二氧化碳结合力13.5mmo1,血压16.9/11.3(kPa)。辨证:水湿久犯,肾阳衰微,火不生土,脾阳不振,母病及子,肺气失布,肺脾肾三经皆为邪困,隧道不通,水液泛滥。治则:温肾助阳,扶正利水。桂枝69,附片89,熟地159,萸肉109,山药159,丹皮109,泽泻109,茯苓109,黄芪159,赤小豆309,薏仁309,广木香109,5剂。

二诊:服前方后,小便微通,全身较温,脉沉细无力,原方再进5剂。

三诊:小便逐步增多,精神有好转,饮食得增,病机已转,效不更方,再进5剂。

四诊:每日尿量最多可达2000~3000m1,水肿大减,患者如释重负,食欲增加,脉亦由弱转为有力,仍守原方再进。

五诊:治疗一月,服药30余剂,水肿基本消退,精神好转,食纳增加。血压18.7/12kPa。尿检查:蛋白,红细胞,管型。脉沉细有力,坚持从肾论治。更方:桂枝89,附片109,熟地159,萸肉109,山药159,丹皮109,云苓109,泽泻109,仙茅109,淫羊藿109,10.41a;小便莅鱼:虽口似亘尔止币同纠日匕但且州、习3氮3.75mmo1/1,二氧化碳26.9mmo1/1。一切恢复正常,曾二次感冒,并未发病,为了巩固疗效,按前方配成丸剂与服。

【按语】本例为重症肾炎并发尿毒症,病情危笃,但坚持从肾论治,终于转危为安。盖水为至阴,其本在肾也。从肾论治皮毛疾病

章氏从肾论治皮毛疾病经验:章氏认为皮毛包括皮肤和毛发二部分,肺主皮毛,人所熟知,然而皮毛内应脏腑,非独肺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谓:肾者,其华在发。说明毛发为肾之外候。生理上,虽然发为血之余,毛发的营养需赖于血所润养,但血之源头在乎肾,因为肾主藏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精血,精血同源,互为资生,精足则血旺,血旺则毛发荣华,其生机实根于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皮毛生肾。反映皮毛与肾关系密切。生理上,皮肤柔软润泽,固表卫外有赖于卫气之温煦,津液之滋润,血液之滋养,然而卫气根源于肾,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化为气,精气互化,肾为元气之根,精盛则气旺,气旺则津生,气行则津行,精血同源已如上述。因此,气血精津对皮肤的营养,皆禀之于肾。有鉴于此,生理上皮毛与肾息息相关,病理上则必然内外相因。如:肾病者,颧与颜黑,肾者水脏,主津液,肾气虚弱,气虚则阴弱,津液化源不足,五脏津亏,皮肤失润而干痿,同时,阴虚生内热,热淫津涸而化燥,肾气衰,发堕等。总之,皮毛之变,可内应肾虚。若从肾论治,培补根本,亦能恒取效验。黑变病案:邓女,43岁,1991年11月25日就诊。孕产2胎,人工流产5次,三年前颜面始若蒙尘,渐至变成黧黑,两颧、颊、鼻、唇、下颌等处初为点、片状黑斑,不痛不痒,继之色素逐渐加深,斑块扩展连接成片,并向颈部、手腕、躯干及腰围发展,月经停行一年,某医院诊断为黑变病,以强的松治疗半年,尚可控制病情发展,但身体表现虚胖,气短乏力尤甚,神疲纳呆,嗜睡懒言,不耐劳作,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胎产过多,损血耗精,肝血不足,子盗母气,肾精亦亏,精亏则气弱,病及于肾,肾气虚弱,血运不畅,脉络瘀阻,黑斑乃成。治则:补肾化瘀。处方:熟地159,当归109,肉苁蓉159,巴戟天159,益母草109,丹参159,红花89,桃仁89,黄芪209,枸杞子159,每日1剂。服15剂后,精神有进步,面黑由晦转明,病见起色,守法再进。1个月后,黑色斑色素变浅灰黄,效不更法,原方加减,治疗7个月,服药150余剂,面黑退净,斑块消失,精力复健,诸症霍然。其治疗全程不离温润补肾,益气填精,活血化瘀,方用右归饮、四物汤、二至丸、二仙汤等化裁,行瘀之品如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等贯彻始终。

干燥综合征案:史男,60岁,干部,1995年10月9日就诊。一年前,双目干涩发痒如有异物,滴消炎眼药水,屡用罔效,继之咽干舌燥唇裂,鼻衄,皮肤干燥,大便干结,口渴多饮,晚间尤甚,致使夜尿频多,难以安寐。尿糖检查:阴性;空腹血糖正常,舌质暗红,舌苔花剥,脉沉细;证属。肾阴亏虚,相火偏炽,灼津耗液,脏腑失养,肌肤失润,燥由内生。治则:滋阴降火,生津润燥。处方:黄柏10,知母109,生地109,山萸肉159,泽泻109,云苓109,丹皮109,山药159,石斛109,花粉109,麦冬109,乌梅109。5剂药后,口干减轻,津液增多,药已中病,原方出入再进。10剂药后,目干涩亦止,饮水量减少,治疗月余,诸症悉除,晚间也不渴饮,夜寐安宁,3个月后随访,病已全瘥。

脱发案:魏男,42岁,厂长,1993年1月2413就诊。半年来,因烦劳思虑、工作紧张导致脱发严重。现头皮瘙痒,发问稀疏,伴巅顶胀闷,腰酸腿软,口渴尿黄,证属劳伤过度,心血暗耗,子病及母,损及肝血,精血同源,盛衰与共,血少精亏而致肝。肾两虚,毛发失荣而枯痿脱落。治则:滋养肝肾。处方:女贞子159,旱莲草159,熟地159,当归109,赤芍109,玄参159,麦冬109,白蒺藜109,何首乌159,黑芝麻109,黑料豆159,沙苑子109,并嘱其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起居有常。20剂后,脱发明显减少,梳头时,脱发极少,洗发时发落亦减,原方继服40剂,间或增用桑、菊、丹参等疏风清热、活血止痒之品,脱发基本停止,兼证亦解。

 

淋证治肝

 

肾盂肾炎以尿频、尿急、小便赤热灼痛和腰痛坠胀等尿路刺激症状为特征,与中医淋证极为类似,其病位在肾,病因病机可从中医热淋范畴求之。《诸病源候论》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积热所致,认为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证治准绳》日:淋病必由热甚生湿,湿生则水湿浑凝,结而为淋。 《医家四要》日:热淋者,大抵乃由湿热注于膀胱所致。因此,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常,水道不利是本病之直接病因,而要着重讨论的是,《类证治裁》指出,肾有两窍淋出溺窍病在肝肝之病理生理与淋证病因病机的形成密切相关。因为肝肾同居下焦,统司相火,热郁于下,或在少阴,或在阳明,而肝之经脉布于下焦,本病之发生常伴有少腹拘急,尿时茎(阴)中作痛等症状,均与肝经循股人毛中,过阴器,抵少腹之循行部位相同,说明湿热蕴遏肝经,气机不利,热移下焦而致膀胱气化失调。其成因在于肝主疏泄,若肝之功能正常,可使水道和转输运行不息,一旦肝气不舒,疏泄失常,膀胱之气,滞而不利,湿热不化而下渗则小便涩痛淋沥,因此,本病与肝相关。

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湿热邪气,循经可上犯于肾,久病不已,必致肾虚。肾水肝木,母子相关,子能令母实,热郁肝经,湿阻膀胱,病损及肾,实则泻其子,有如《医宗必读》日: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之所以泻肾。所以,对急性肾盂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均应从肝论治,清泄肝木,使疏泄功能恢复,气化复常则小便自利矣。章氏习用龙胆泻肝汤主之,获效甚捷。此外,根据章氏经验,对急性尿道感染,拟用泻肝通淋方法治疗,临床疗效也颇为满意。

刘某,女,58岁,1993年3月29日初诊。患慢性肾盂肾炎十余年,时有急性发作。一周前,尿频尿急尿痛复发,少腹坠胀,小便短少伴咽痒咳嗽,胸闷痰多,咳甚则小便失禁,淋沥灼痛而下。尿分析:B1D(++)。尿常规检查:红细胞少许,白细胞少许,鳞状上皮细胞。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细。辨证:肝经湿热,下注膀胱,上犯肺金。治则:泻肝利尿,佐以肃肺止咳,方用龙胆泻肝汤化裁:龙胆草109,黄芩109,山栀109,泽泻109,通草109,车前子109,怀牛膝109,白茅根309,柴胡89,当归109,生地109,桔梗109,生草89,牛蒡子10克。

二诊:服上方5剂后,尿频、尿急、灼热痛明显减轻,咳嗽止,但小便量短少,少腹仍感坠胀不适,原方去桔梗、牛蒡子,加忍冬藤109,郁金109,再进5剂。

三诊:症状全部消失,小便常规检查正常,遂以六味圭也黄丸巩固善后。

 

肝病治肾

 

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慢性血吸虫肝病以及各种区素引起的早期肝硬化,中医辨证往往认为以肝气郁结为多。根据章氏经验,肝气郁结多见于肝病早期,有的还合并有湿热内蕴现象,但慢性肝病,病程长,疗程亦长,大多经过长期治疗,实邪已去,虚证居多,证见肝气郁结者少,临床恚现多为两胁隐痛,或灼热痛胀,头昏,面色黧黑或不泽,口干而渴,食纳尚好,睡眠较差,大便偏干,脉弦细或数,舌赤或暗红,苔薄黄,唇红等一派肝肾阴虚之象。审其成因: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早期若因湿热内蕴,情志抑郁,肝失条达,自易出现肝气郁结的征象,但时日迁延既久,肝郁佳火则生热伤阴;肝旺乘脾,脾虚生湿;湿热蕴结亦可化火径阴;肝为藏血之器,本体属阴,若久服疏肝理气药过多,陟血暗耗而致肝阴虚损;肝病既久,子病及母,累及肾水,饲水不足,肝木复又失养,母能令子虚,肝肾两亏,精血俱损而阴伤也;若素禀阴虚之体则诸因结合,肝肾阴虚自不待言。因此,章氏认为,慢性肝病,病位在肝,病因则在肾。生理上,肾主水,肝主木,木生于水,木乃水之子,母实则子壮,水涵则木荣,肝木赖肾水之滋养,则木荣肝健。而在病理情况下,若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肝木失养,肝气郁滞,湿热化生之火自炎耳,水涸木枯则肝病生焉。且肝气不可犯,肝气自当养也,血不足者濡之,水之属也,壮水之源,木赖以荣。故而主张从肾论治慢性肝病,补母之虚,即所谓: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之所以补肝。滋肾水以涵养肝木,养肝阴兼疏肝气。

章氏临床擅用魏玉璜之一贯煎加白芍、郁金,自定名为加味一贯煎,治疗慢性肝病,效果显著。原方以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滋养肝肾,加川楝子疏肝理气使肝体得养,肝气条畅,则胁肋之痛自除矣。章氏增郁金以助川楝子疏肝解郁,添白芍酸甘敛阴以加强滋肾柔肝之力,其养阴疏肝作用更优于原方,因而具有更好的疗效。若胁痛明显加玄胡、白蒺藜;有低热者加银柴胡、地骨皮、知母;便秘加麻子仁、郁李仁;舌红而干加石斛;纳呆加鸡内金、山楂、炒麦芽、炒谷芽;腹满加枳壳、厚朴;不寐加枣仁、夜交藤;肝脉瘀阻,胁下痞积加丹参、鳖甲。

病例:林某,男,35岁,1992年2月25月初诊。诉1987年体检时发现BsAg,因当时无明显体征,诊断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未作任何治疗。1991年8月感右胁疼痛,体力下降,检查肝功能异常,遂入某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半年。出院后,肝区隐隐作痛,经常口干口苦,头昏,两目胀痛,巅顶疼痛,纳食一般,四肢乏力,精神不振,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近期肝功能检查,硫酸锌浊度15单位,GP正常,谷草转氨酶26单位。乙肝三系检查:抗Bc。辨证为:肝病既久,情绪焦虑,以致气郁化火,上犯巅顶,累及双目,灼耗肝阴,病损及肾,肾水不足,水亏不能滋润肝木,肝肾阴虚,经脉失养则胁痛隐隐。治则:养阴疏肝,滋水涵木。方用加味一贯煎化裁:沙参15,生地109,麦冬109,当归109,五味子109,丹参159,白蒺藜109,贯众109。

二诊:服上方20剂后,肝区疼痛减轻,口干、目胀、头痛均有缓解,但仍感头昏,四肢乏力,苔脉无变化,效不更方,原方再进。

三诊:以上方治疗1个月后,肝区痛止,巅顶痛除,口干口苦、目胀现象消失,精神为之一振。复查肝功能:硫酸锌浊度3单位,GP正常,GO 24单位。乙肝三系BsAg,BeAg(一),抗Bc,BsAg(A)1:128。因患者经常出差,不能坚持煎剂治疗,改拟自制乙肝阴转丸巩固疗效,嘱定期复查肝功能与乙肝三系,坚持治疗。糖尿病证治述要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内分泌病。其特征为血糖过高,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临床上早期无症状,到了症状期才有多饮、多食、多尿、口渴、易饥饿、消瘦、疲乏无力等症状。久病者常伴发心血管、肾脏、眼部及神经系统等病变。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从而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常伴发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结核等,大多数患者死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章氏认为及早防治,糖尿病患者的寿限可以明显延长,体力的恢复可接近正常。

糖尿病与中医学消渴病基本吻合,对其病因病机,文献中早有精辟的论述,如《素问·奇病论》指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高热量饮食与肥胖,均可导致消渴病发生。《外台秘要》在消渴门中引《古今录验》中记载: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足以说明我国唐代医学家就已知道消渴患者的小便是甜的,对诊断糖尿病提出了可靠的依据。

 

阴虚内燥,津液亏耗,消渴乃成

 

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多饮属肺,中消善饥属胃,下消多尿属肾。但临床很难截然分开,往往肺、胃、肾兼而有之。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劳累过度、房事失节、七情过激、膏粱厚味、饮食所伤,或感受外邪,化热伤阴,使阴津亏耗,燥热偏盛,久之经脉、脏腑失养,而形成本病。

1.阴津亏损阴津包括人体内各种体液,其作用是滋润、濡养人体的皮、肌、脉、筋、骨,以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是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由于燥邪消烁或酒色劳伤过度,皆可使阴津耗损,而致消渴病发生。

2.燥热偏盛燥热是指人体已有或新生的病邪,常分为外感燥邪,或外感风寒暑邪化热生燥和内生燥热,伤阴耗津,促使消渴病病情加重。

3.阴津亏耗与燥热偏盛的关系 从因果关系来看,阴津亏耗是因,燥热偏盛是果,但燥热偏盛,能促使阴津更为亏耗。从标本关系来看,阴津亏耗是发病之本,燥热偏盛是发病之标。因此也给临床定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基本法则,所以在治疗消渴病时,必须审度因果,权衡轻重缓急,决定治疗方案,以阻止病情发展。

4.阴津亏耗与燥热偏盛产生机制

素体阴虚: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先天不足,《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这是由于在母体时胎养不足所致。②后天损耗过度,如毒邪侵害,损耗阴津。③化源不足:如生化阴津的脏腑受损,则阴精无从生化,如《外台秘要·消渴门》说: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④脏腑之间阴阳关系失调,终致阴损过多,阳必偏盛,阳太盛则致消,如《医门法律.水肿门》中谓:肾司开阖,肾气从阳则开,阳太盛则关门不阖,水直下则为消。肾阳偏亢,使胃热盛而消谷善饥。

饮食不节,形体肥胖:①长期过食甘美厚味,使脾的运化功能损伤,胃中积滞,蕴热化燥,伤阴耗津,更使胃中燥热,消谷善饥加重。如《素问·阴阳别论》谓: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的是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就是说胃肠中积滞化热,胃热则消谷善饥,热邪上熏于肺,使肺热津伤,出现烦渴多饮。大肠热结则大便秘结不畅。②因为肥人多痰,痰阻化热,也能耗损阴津,阴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热,燥热复必伤阴,如此恶性循环而发生消渴病。

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由于长期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或因暴怒,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阻滞,也可生热化燥,并能消灼肺胃的阴津,导致肺胃燥热,而发生口渴多饮,消谷善饥。

阴虚燥热日久,必然产生气阴两虚,消渴患者始则阴虚燥热,多饮,多尿,善饥,时日既久,阴损及阳而出现气虚阳微现象,如全身困乏,精神倦怠,甚至形寒怯冷,语言无力,食少难化,大便偏溏,口干不欲多饮,夜尿多而白天反少,脉细无力,舌质淡,苦薄白或淡黄。这是由于肺、胃、肾三经阴气既虚,阳气被遏而出现的阴阳两虚病证。

 

益气养阴,随证施治,方能获效

 

章氏认为,历来治疗消渴,首先辨别上、中、下三消的主次,然后分别论治。实践证明,消渴患者有上消多饮,必然有下消多尿,三消往往同时存在或同时减弱,三消分治,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因而临床只须辨清阴虚燥热或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若是阴虚燥热者,则以养阴润燥论治,消渴既久,气血阴阳均已亏损时,应当气血阴阳并补。另外应注意并发症,未发现前,应早预防,一旦发现要及时处理,要重视饮食治疗和适当体育运动的预防作用。目前有些患者已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后三消症状不甚明显,因而无证可辨,应当从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辨证处理。正在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依赖型者不能马上停掉,因为用中药治疗不足以代替胰岛素,也不足以代替某种降糖药,而是从整体出发进行辨证论治。通过调节整体机能,逐步改善全身情况,从而使症状逐渐减轻,慢慢消除,以恢复健康。

1.糖尿病治疗原则 一般认为消渴病就是糖尿病,

虽言之有理,但不尽然。消渴病虽然多数为糖尿病,古人对消渴病也有尿甜的记载,但糖尿病人并不都具有三消症状,消渴病也并不会都是糖尿病,例如尿崩症,大渴而多尿,属于中医所称的消渴,但不属于西医的糖尿病。因此,对于消渴一病的概念必须明确。不过,本节所讨论者,是属于西医所称之糖尿病之消渴病。古人将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属肺,口渴多饮;中消属胃,多食善饥;下消属肾,多尿如脂。因而临证从肺、胃、肾辨证,并采用三消分治之法。但从临床看,有上消渴饮,就必然有下消多尿,治疗上也不宜截然分开。近代治疗糖尿病广泛使用降糖剂,许多患者的消渴症状不够明显,有的患者甚至无任何消渴症状,无形中给临床确诊造成困难。章氏近年来设立糖尿病专病门诊,在总结前人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制订出治疗本病的四项法则,即既消又渴,法在养阴;不消不渴,法在益气;渴而不消,气阴兼治;消而不渴,重在补肾。现分述之:

既消又渴法在养阴

既消又渴,包括口渴多饮、多尿、善食易饥且瘦,多见于病久失治者,暴病者间或有之,其人皮肤干燥,全身肢体肌肤有如针刺样疼痛或麻木,咽燥唇干,四肢困乏,甚则发生痈疡,视力昏蒙,脉细数,舌暗赤,苔干黄,其病机为阳明热盛,蕴结化燥,消烁肺胃津液,或肾燥精虚所致。治宜养阴润燥,方用章氏自拟之养阴润燥汤(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石斛、花粉、沙参、玉竹、地骨皮、山药、萸肉、黄精、枸杞)。加减法:渴甚者加生石膏;心烦、胃中灼热、失眠者加黄连;舌赤苔反白者加苍术。

 

不消不渴法当益气

 

按说不消不渴者不应诊断为消渴,但事实上许多消渴患者,由于病程日久,治疗时间较长,又长期服用各种降糖的中西药,特别是采用胰岛素治疗后,成为胰岛素依赖型患者,消渴症状以致全无,不消不渴,实际上阴伤气耗,出现精神困倦,肢体乏力,食纳不佳,面部虚浮,睡不安寐或嗜睡,少语懒言,脉沉弱无力,舌淡苔薄白。尽管形不消,不渴,尿不长,食不多,但因病久耗气伤元,肺、脾、肾元气皆亏,机体失养。治以益气扶元,方用章氏自拟之益气扶元汤(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苍术、山药、黄精、枸杞、萸肉、白芍、何首乌)。加减法:食纳不佳者加鸡内金、砂仁;睡不安神者加枣仁、夜交藤。

 

渴而不消气阴兼治

 

渴而不消者,一般病程较长,在长期时断时续的治疗中,往往有渴而欲饮,或不多饮,并不消瘦,小便偏多,饮食基本正常,精力较差,不能耐劳,午后疲乏较甚,控制饮食较严格,从表象上看病情不十分严重,血糖、尿糖接近正常或起伏不大,脉沉细或弦细,舌暗红,苔薄白。其病机为病久耗气伤阴,气阴两虚。治则为益气养阴,方用章氏自拟之气阴固本汤(黄芪、山药、花粉、生熟地、麦冬、地骨皮、生牡蛎、苍术、茯苓、五倍子、葛根、南北沙参)。加减法:口渴多饮者加石斛;头昏神疲者加党参。

 

消而不渴重在治肾

 

1.消渴病久,病情变幻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正所谓穷必归肾。本病后期,以肾消方面表现突出,其证形寒畏冷,精神萎靡,形容枯槁,肢体困乏,阳痿不举,语言无力,食少便溏,口干不欲饮,颜面及下肢浮肿,四肢末端麻木,视力锐减,脉沉细无力,舌淡苔薄白。其病机为肾精暗耗,损伤气津,阴阳俱亏。治则为补肾益元,方用加味金匮肾气丸(肉桂、附片、熟地、山药、萸肉、泽泻、丹皮、茯苓、黄芪、苍术、枸杞、肉苁蓉)。加减法:食滞纳呆加鸡内金、砂仁;大便稀溏去熟地、大云,加补骨脂、吴萸、肉蔻;下肢肿甚加牛膝、车前子。

2.谨守病机。随证分治 消渴这两个字的含义,形象地概括了患者体液消耗与体型消瘦的情况,以及渴而多饮、多尿善饥的证候。消渴病是内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但由于患者病程长短的不同和治疗方法的各异,病情表现很不一致,有消而不渴,有不消不渴,有渴而不消,有既消且渴,因此,必须辨证清晰,庶不致误。

阴虚燥热

其临床表现为干、目涩、舌燥、烦渴多饮、尿频量多、多食易饥、大便秘结、疲乏、消瘦,也有肥胖者,或上述症状不甚典型者,舌质红或绛,苔黄或薄黄少津,脉弦滑或弦数。治宜滋阴清热、生津止渴,常用基本方:生地20。309,天冬、麦冬、知母各10~159,沙参、石斛、花粉各20~309,黄芩、葛根各8~109,黄连4~69。方中生地滋阴生津,二冬养阴润燥,知母滋肾,黄芩清肺,黄连清胃,花粉生津止渴兼清肺胃之热,葛根有升散之功,既能清热,又能使津液上升而止渴,沙参、石斛益气生津止渴。加减:口渴多饮加乌梅;尿频、尿量特多,质浊如脂加生牡蛎、五倍子、山萸肉;善食易饥者,为胃火炽盛,黄连用至109,加生石膏;饥饿并不明显者宜去黄连;大便燥结加麻仁、郁李仁,甚者加熟军。

气阴两虚(阴阳两虚)

其临床表现多饮、善饥、多尿现象较明显,或并不明

显,或间断出现,或渴不多饮,或夜尿多,或因病程久,经中西药治疗,燥热现象基本控制,但实验室检查尿糖、血糖仍高于正常;精神倦怠,四肢乏力,睡不安寐,小便混浊如脂膏,腰膝酸软,头昏,耳鸣,面容憔悴,耳轮干枯,面色黧黑,四肢欠温,形寒畏冷,食纳不香,语言无力,呼吸短气,阳痿,脉沉细无力,舌淡苔白而干。治法以益气养阴、补肾扶阳为主,常用基本方:黄芪20~309,山药25~359,党参、熟地、玄参、麦冬、地骨皮各15~209,萸肉、苍术各10~159,生牡蛎20。309,五味子8~109,葛根6~99。方中黄芪、党参益气扶阳;山药、山萸肉、生牡蛎、五味子补肾固摄;熟地补肾养阴;玄参、麦冬、地骨皮养阴生津;苍术扶脾敛精;葛根升津益胃。现代研究证明:黄芪、山药、熟地、玄参、苍术等药合用,具有降低血糖、尿糖功能。加减:如有明显的形寒怯冷、四肢不温、下肢微浮、肢体异常困乏者,可去麦冬、地骨皮、玄参、葛根,加肉桂、附片、泽泻、丹皮、茯苓以补肾扶阳;小便混浊如脂加五倍子;腰膝无力、阳痿明显者加肉苁蓉、巴戟天,甚者加鹿茸末1.59;不思饮食者加鸡内金。

临床有不少隐陛糖尿病患者,平日毫无消渴病所表现的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尿糖、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可以本方为基础加减施治,并参照饮食、生活、运动及其预防各条,以防止糖尿病的发展,控制糖尿病在萌芽时期,甚为重要。下面介绍一些古今医学家对糖尿病辨证论治的经验:最早系统地记载治疗消渴病的是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因此肾气丸(桂枝、附片、熟地、萸肉、山药、泽泻、云苓、丹皮)为治疗消渴病的祖方。后代有所发展,元·朱丹溪的《丹溪心法》载有消渴方(黄连末、天花粉末、人乳或牛乳、藕汁、生地汁、生姜汁、蜂蜜),搅拌成膏,多为后世所采用。清·程国彭的《医学心悟》强调三消分治,指出: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天冬、麦冬、花粉、黄芩、知母、甘草、人参、荷叶);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生地、山药、知母、麦冬、黄芩、黄连、黄柏、丹皮、荷叶);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合主之(生地、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人参、麦冬、五味子)。近代医家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消渴病用玉液汤(山药、黄芪、知母、内金、葛根、五味子、花粉)和滋群饮(黄芪、生地、山药、萸肉、生猪胰子)。施今墨氏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是,有三消者,从肺脾肾人手,尤以脾肾为重点,认为黄芪配山药,健脾益气生津、补肾涩精止遗;苍术配玄参,滋阴降火、健脾敛精。其基本方:黄芪、山药、苍术、玄参、生地、熟地、麦冬、党参、五味子。祝谌予根据施今墨的经验,认为苍术配玄参可降血糖,黄芪配山药有降尿糖作用。其基本方:玄参、生地、麦冬、党参、五味子、茯苓、牡蛎、黄芪、葛根、山药、丹参。这些均可供临床参考。

并发症(兼证)的治疗

糖尿病因病程长,阴虚燥热体危害,可出现许多并发症(兼证),如高血压病、动脉硬化、中风、冠。,病、胆石症、胆囊炎、肺结核、痈疽、白内障、神经炎等。正确及时治疗并发症,对糖尿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悸失眠:兼见心悸不宁、睡眠不安,多为以下两种情况所致:①心阴不足、阳亢盛,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意乱、胸中烦热、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治法以滋阴清火,方三子养阴汤(女贞子、沙苑子、枸杞子、生地、杭菊、川连、枣仁、柏子仁)。②阴津亏耗、气血受伤,出现口干舌燥、常易生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细数无力。治以益气养血、滋阴清热,方用天王补心丹(人参、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五味子、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枣仁、生地、朱砂)。

胸闷心痛:糖尿病患者发现胸闷心痛,可能为冠心病所致,应检查确诊后按冠心病治疗。一般处理:选用活心丹、救心丸、冠心苏合丸等。

胁痛:糖尿病患者发生右胁痛或右上腹胀痛,应考虑并发肝炎或胆石症、胆囊炎,应进一步检查确诊,辨证论治,多为肝阴不足与湿热蕴结证。④肝阴不足:胁部隐痛、口干- 咽燥、头昏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以滋阴养肝,方用加味一贯煎(生地、沙参、枸杞、麦冬、当归、郁金、白芍、川楝子)。②湿热蕴结:胁痛、口苦、饮食减少、厌油腻、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以疏肝利胆、清热化湿,方用疏肝利胆汤(柴胡、枳壳、赤芍、甘草、木香、黄芩、黄连、熟军、内金、郁金、山楂)。

眩晕:多为高血压病或颈椎病所致,应检查确定。辨证论治,多见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证。①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情绪紧张时加重,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治以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黄芩、牛膝、杜仲、草决明、桑寄生、山栀、益母草、夜交藤、茯神)。②痰浊中阻:眩晕、嗜睡、胸脘满闷、食少恶心、舌暗淡、苔灰腻、脉滑。治以化痰降逆。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法半夏、白术、天麻、陈皮、甘草、茯苓)。

便秘:阴虚燥热,肠道失润,大便排出困难,应常用滋阴润肠剂。方用麻仁丸(成药)或增液承气汤(生地、玄参、麦冬、熟军、枳壳、川朴)。

痈疽:痈疽疖肿,反复难愈,或牙龈脓肿,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白内障(雀目):糖尿病日久,必然出现白内障,视物模糊或耳鸣耳聋,脉沉细,舌暗红。治以滋养肝肾,方用明目地黄丸(熟地、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当归、白芍、枸杞、杭菊、白蒺藜、石决明)。

肢体麻木:最常见的是并发神经炎。患者肌肉瘦削,肢体乏力,肢端发麻或麻木不仁,行步不稳,舌暗淡,苔薄黄,脉沉细。治以补血通络,方用四物五藤汤(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鸡血藤、络石藤、活血藤、忍冬藤、钩藤)。

痨咳: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方用百合固金汤(生地、熟地、麦冬、川贝、百合、当归、白芍、玄参、桔梗、甘草)。

昏迷:糖尿病严重时出现酮中毒,烦躁不安,甚则神志昏迷,有的骤然昏厥,四肢逆冷,脉微欲绝,这是阴阳厥脱之象。辨证时有亡阴亡阳之分,亡阴者表现为高热、渴引饮、呼吸气粗、汗出如珠、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而干、脉象虚数,亡阳者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吐痰涎、冷汗如油、精神困倦,甚则神志昏迷、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微欲绝;亡阴者,宜益气养阴固脱,急用独参护阴汤(西洋参109水煎服)或三甲复脉汤(炙甘草、生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生牡蛎、龟板、鳖甲),或用生脉针静脉注射;亡阳者,宜扶阳救逆,急用独参扶阳汤(高丽参或吉林参109水煎服)或参附汤(人参、附片)、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或用参附针注射。

正确对待饮食、生活、运动,对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甚为重要,有时可以起到药物治疗所不能达到的效果。①合理饮食:一般认为糖尿病应严格限制饮食,特别应限制碳水化合物(如米、面等)的摄入,患者常处在饥饿状态中,对精神和体力以及病情恢复会有一定影响,而对蛋白和脂肪可以按习惯需要摄取。按中医学观点,高脂肪、高蛋白属肥甘厚味,肥甘厚味可以产热,消渴病本为阴虚燥热,过食肥甘,必然增重消渴。因此与上述相反,肥甘厚味应当节制,并强调清淡饮食,如米、面、豆类都属于清淡素食,应不在限制之列,当然不主张饮食过饱而妨碍消化。在这种情况下,每顿饭吃米面四成,蔬菜四成,汤水一至二成,是比较合理的。因此,鼓励患者多食含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包括豆类制品),可少量吃些鲜肉、鱼、蛋类等,这样对患者是有利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降低高血脂,从而可以防止糖尿病的发展。②瓜果有益:瓜果均是含果糖类较多的食品,也是含维生素多的食品,如香蕉、梨子、西瓜、南瓜等。因为它们的甜味,致使许多糖尿病患者望之兴叹,不敢进食,诚恐加重糖尿。经临床实践证明,香蕉、梨子对消渴病最有利,许多患者吃香蕉、梨子后,消渴症状大有减轻,西瓜、南瓜不仅可以解渴充饥,还有降低血糖作用,从而可以预防消渴病的产生。③严禁烟酒:香烟可使火毒内熏,酒则湿热内攻,二者均具有辛温发散之弊,伤津耗液,莫此为甚,对

消渴患者实属不利。如是烟酒嗜好者,应坚决戒掉,对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甚为有利。④稳定情绪:情绪波动太大,对病情实属不利,如急躁忿怒,可使精神紧张及血糖增高,尤其是悲伤和忧愁,易促使病情发展。所以,糖尿病患者遇到各种外来不良刺激时应当保持克制,胸怀宽广,遇事乐观,这是预防糖尿病最好的方法。⑤劳逸适度:人类生活中应该是有劳有逸,劳逸适度,如果多逸少劳,四肢不勤,则身体肥胖,可使糖代谢紊乱,容易产生糖尿病。相反整日劳累,不暇少息,精神高度紧张,身体极度疲劳,亦可使糖代谢紊乱而导致糖尿病产生。因此劳逸结合,是预防糖尿病的措施之一。⑥注意运动:运动可以调节精神,增强体质,加速血液循环,增强机体代谢功能,糖尿病患者应进行适当的运动,对减轻症状、降低血糖有一定的作用。

糖尿病性肾病的辨治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后期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危害极大,治疗棘手,现就临床体会简述之。

1.肾元虚损,水泛肌肤水肿是糖尿病性肾病的主证,发病机理不同于其他肾病。糖尿病为气阴两伤,津液亏耗,脏腑失养所致,五脏主藏精,肾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脏腑虚赢,则精气不足,肾亦无精可藏,以致肾元虚损。肾元为肾阴肾阳之所在,肾阴虚则虚火内生,上燔肺胃,而见烦渴、多饮、善饥;肾阳虚则气化失职,不能主水,泛溢肌肤,而见面浮肢肿,腰膝酸楚,尿清长,或短少,脉沉细,舌淡苔白等。正如《圣济总录》指出:消渴日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液聚于体内而出现水肿。认为本病阴虚在先,阳损其后,终以伤肾,肾元虚衰,故常拟温肾利水,益气养阴,使阳化气,阴成形,水湿除,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味,药用附片89,桂枝89,生地159,熟地159,山萸肉159,茯苓159,山药209,丹皮109,泽泻109,黄芪209,苍术159,怀牛膝109,茅根309。若伴五更泄泻,或下利清谷,日行数次,加补骨脂、山萸肉、肉豆蔻、五味子等,补下焦元阳,使火强土旺,则能制水而不复妄行矣。由于阳虚气弱,易复感外邪,使肺失宣肃,治节无权,而见水肿难退,常以金匮肾气丸合玉屏风散,加桔梗、防己、赤小豆等,意在益气固表,宣降肺气,既防御外邪,又通调水道。消除水肿主要应控制蛋白流失,改善肾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由于患者常有血糖增高,潜在阴虚之象,故温燥、利水药应中病即止,以免伤津耗液。此后主张用六味地黄汤加黄芪209,苍术159,黄精159,石斛109,玉竹159,花粉109,沙参159等,以补肾润肺养胃,控制血糖、尿糖,改善肾小球过滤功能。

2.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肝藏血,肾藏精,肾水肝木,母子相生,本为一源,母实则子壮,水涵则木荣。若久病及肾,肾精亏乏,无以养肝,以致肝肾阴虚,虚阳上浮,表现头昏耳鸣,烦渴多饮,目赤干涩,面足微浮,尿黄尿频,大便干结,脉弦细,舌红苔少。章氏又常以滋养肝肾法,方选杞菊地黄汤加味,药用枸杞109,菊花109,生地109,熟地159,山萸肉159,丹皮109,山药209,茯苓109,苍术109。若肝阳上亢,头痛项强、面赤口苦、血压增高,加葛根、天麻、生龙牡等;或用天麻钩藤饮加生龙牡、沙苑子、白芍、玄参等。由于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目失所养,表现视物昏花、雀盲、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杞菊地黄汤加当归、白芍、白蒺藜、草决明、青葙子、石斛、夜明砂等。如眼底出血,视物模糊,酌1芎、白芍、丹参、赤芍、川1牛膝等活血化瘀。肝主筋,肝血不足,筋络失养,而见肢端麻木,皮肤瘙痒如蚁行,用经验方四物五藤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活血藤、鸡血藤、络石藤、忍冬藤、钩藤等)。糖尿病性肾病伴高血压者,应从肝肾阴虚论治,对控制血压升高,保护肾功能,改善视网膜病变,减轻末稍神经炎症状均有良好效果。

3.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气血。经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限制水谷摄入,胃中素有积热,津液暗耗,加之肾虚火衰,无以温煦脾阳,使中焦化生气血不足,而见口渴形瘦,精神倦怠,肢软乏力,眼睑微浮,畏寒肢冷,面色不华,心悸失眠,脉沉细,舌淡红,苔薄白,证属脾肾两虚,气血不足。常拟补脾益肾,益气养血,选经验方益气固本汤化裁,药用黄芪209,苍术159,生地159,熟地159,山药209,茯苓159,生牡蛎209,五倍子109,何首乌159,黄精159,麦冬109,葛根109。如脾虚失运,大便溏薄,完谷不化,一日数行,按上方去麦冬、熟地,加藿香、白术、木香、鸡内金、条参等。待腹泻好转后,合理调配优质蛋白糖尿病饮食,若血糖基本控制正常,短期内贫血未改善者,可选用归脾汤加仙茅、淫羊藿等脾肾双补,或选用鹿角胶、阿胶、龟胶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增强造血机能。4.肾气虚弱。湿热内蕴 肾主开阖,若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利,积湿化热,蕴结下焦,表现小便频数,淋漓涩痛,腰痛绵绵,脉细或数,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证属肾虚湿热蕴结下焦。常拟补肾清热利尿法,方选知柏地黄汤加

味,药用黄柏109,知母109,生地109,山萸肉109,泽泻109,茯苓109,丹皮109,山药159,茅根309,怀牛膝109,杜仲109。男子尿道刺痛,会阴不适者,加通草、生草、忍冬藤、炒山栀等。女子外阴瘙痒,少腹坠胀,带下赤白者,用龙胆泻肝汤,配合外用熏洗剂,药用麻黄159,苦参209,蛇床子159,枯矾109,黄连159,煎水每日熏洗外阴3次。有血尿,或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尿潜血阳性者,常用导赤散加旱莲草、茅根、藕节、花蕊石、大小蓟等。糖尿病性肾病常合并泌尿系感染、外阴炎、阴道炎等,对此应予以重视,以防上行感染对肾脏产生危害。

5.病案举例 李某,男,56岁,1991年10月813初诊。患糖尿病6年余,开始多渴多饮,善食而饥,经市某医院检查血糖10.1mmo1/1,尿糖(++++),诊断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给予消渴丸、降糖灵等药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控制。近1年来因工作劳累,饮食不节,血糖、尿糖反复增高,后改用胰岛素治疗,每日用量42单位,尿糖转阴性,1月前发现双下肢浮肿,食欲不振,腰酸膝软,视力减退,四肢麻木,大便溏稀,脉沉细,舌淡苔白,检查血糖6.1mmo1/1,尿糖(士一+),尿素氮14.6mmo1,肌酐258mo1/1,尿蛋白(+++),潜血。考虑为糖尿病性肾病,辨证属肾阳虚衰,水泛肌肤。用金匮肾气丸加味,处方:附片89,桂枝89,熟地159,山萸肉159,泽泻109,丹皮109,茯苓109,山药209,黄芪209,苍术159,五味子109,怀牛膝109,茅根309。患者服药5剂后浮肿消退,食欲增加,自觉周身有温热感,但腹泻每133。4次。四肢发麻,脉沉细,舌淡苔白,治以温肾理脾,按上方去丹皮、泽泻,加藿香、条参、吴萸、补骨脂。患者服药10余剂,大便成形,日行1~2次,再以此方随证加减治疗3月余,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改用长效胰岛素16单位,每注射1次,查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尿糖阴性,尿蛋白,肾功能恢复正常,嘱患者注意调摄饮食,继续中药治疗,巩固疗效。

根据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多属于中医消渴、冰肿、劳淋等范畴,其病机复杂,治疗棘手,因而要早期防治,除合理调摄饮食起居外,药物治疗很重要。章氏认为,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是防止肾损害的重要一环,平时要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如肾功能受损,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贫血、视网膜病变等,要从整体出发,权衡阴阳,因人而异,辨证分析,调理脏腑虚损,灵活施治。临床应突出从肾论治的原则,兼顾其他脏腑,同时注意气血、津液的耗损。由于本病以正虚为本,外邪常易乘虚而人,故要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及时清除外邪,这对保护肾功能有积极意义。运用苦寒、辛燥、渗湿等攻伐之品,应中病即止,以防伤正。精血虚衰,元气亏乏,为多虚之体,其并发症标实源于正气虚弱,因而主张在扶正的基础上祛除病邪,补虚以通,从本而治贯彻始终。

老年糖尿病证治

章氏认为,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较长的疾病变化过程,有的患者病史可长达几十年,因此,在论治时必须谨守病机,卓有定见,有法有方,并做到效不更方,守法守方,治之以恒,方可愈病。

对于老年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他主张在益气养阴的基础

上,按胸阳不振,心血瘀阻,阴虚阳亢和痰浊内扰四型论治,分别处以气阴固本汤合瓜萎薤白半夏汤,气阴固本汤合血府逐府汤、失笑散,气阴固本汤合三子养阴汤以及气阴固本汤合二陈汤、导痰汤加味。

对于老年糖尿病并发肾病,主张在补肾益气的基础上分肾元虚衰,水泛肌肤;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脾肾两虚,胃浊上逆;肾气虚弱,湿热下注四型论治,分别以金匮肾气丸或气阴固本汤为主方随证加减。如加怀牛膝、白茅根、车前子以增强利水消肿之力;或加女贞子、旱莲草、.杭菊滋肾养肝兼清肝阳;或加条参、白术、法半夏、云苓扶脾和胃;或加知母、黄柏、赤小豆清利下焦湿热。

章氏认为,老年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无论是在出血期,还是在吸收期、恢复期,均应以滋肾养肝、益气化瘀为要,视其阴阳偏盛,处以杞菊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凉血止血、化瘀散结之品。对老年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章氏多以气阴固本汤合四物五藤汤(1当归、熟地、川芎、赤芍、忍冬藤、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秦艽、威灵仙、细辛、海桐皮)主之,重在养肝舒筋,疏风通络;或补肾益气,填精固肾,强筋壮骨。因肝藏血,肝主筋,主疏泄,气行则血行,肾藏精,肾主骨,精生髓,髓能养骨也。

典型案例

例1:侯某,男,60岁,1995年3月2613初诊。患糖尿病15年,以消渴丸7~10粒,每日3次维持治疗。近1年来经常感到心前区憋闷,疼痛阵作,1日可发作数次。服速效救心丸疼痛可暂时缓解,但稍有劳累,胸痛即发,伴口干,小便频多,睡眠不好。1991年7月以消渴、胸痹收本院住院治疗。检查血糖7.8mmo1/1,尿糖(++)。心电图检查:陈旧性下壁心梗,心肌受损。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辨为消渴病久,耗气伤阴,气虚不能率血畅行,阴亏不能滋养心神,津亏液少,血液滞涩,瘀阻心脉,不通则痛。治以益气养阴,宽胸通络,方用气阴固本汤合失笑散化裁。黄芪209,山药209,生地、熟地各159,苍术159,南沙参159,北沙参159,黄精109,全瓜蒌109,薤白109,丹参159,红花89,生蒲黄109,五灵脂109。服药15剂后,胸闷憋痛明显减轻。治疗3个月,精神体力大有进步,胸痛渐止,消渴丸减至每日2次,每次服5粒。复查血糖6.主。m01/1,尿糖。心电图对比,心肌缺血明显改善。患者出院后中断中医药治疗,1年后猝死于急性心肌梗塞。

例2:张某,女,54岁,患者于1990年秋季在医院门诊查血糖16.5mmo1/1,尿糖(++++),尿蛋白(±),诊断为糖尿病,以降糖灵、D860等药治疗。1991年2月因面部浮肿,全身肿胀,肢体乏力,双下肢浮肿,口渴引饮,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并发肾病,特来中医科治疗。查双下肢凹陷性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辨为肾阴亏耗,肾气虚弱,开阖失司,水溢肌肤。治以益气养阴、补肾利尿,方用黄芪209,生地、熟地各159,苍术159,山药209,枸杞子159,山萸肉109,怀牛膝109,泽泻109,丹皮109,云苓109。服药10剂后,S1渴、面部浮肿均减轻,周身肿胀亦减,下肢浮肿同前,上方加白茅根309,再服50剂后,全身浮肿消失,复查空腹血糖8.6mmo1/1,尿糖(一),尿蛋白(一)。追访至今,浮肿未见反复,病情稳定,现仍在治疗。

例3:罗某,男,63岁,1993年11月以眼底经常出血,

反复不愈已达半年之久,左眼失明来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患糖尿病12年,平素以达美康每日 1片维持治疗。近期检查血糖8.OOmmo1/1,尿糖(+。++)。血压不稳定,下肢乏力,颜面虚浮,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辨为肾元亏虚,不能摄精养目,虚阳上浮,热迫血溢,着著瞳神。治以补肾益气,滋水涵木,方用加味金匮肾气丸,肉桂69,附片89,熟地159,丹皮109,云苓109,泽泻109,枣皮109,山药209,黄芪209,苍术159,枸杞子109,杭白菊109,蔓荆子109,天麻109。服药10剂,眼底不再出血。治疗半月后,左眼视力逐渐提高到0.3,头昏渐止,下肢渐有力,查尿糖,血糖6.8mmo1/1,1. 12/9kPa。守方治疗2个月,眼底出血全部被吸收,视力清晰,消除失明之忧。

例4:李某,女,63岁,1991年5月始发现患糖尿病。检查空腹血糖19.Ommo1/1,尿糖(+++),服优降糖半月后,复查血糖降至正常,尿糖。此后以优降糖维持治疗3个月,尿糖(一),血糖14.7mmo1/1,出现四肢麻木如汁刺般疼痛,双下肢浮肿畏冷,腰痛,影响睡眠,精神疲惫,脉沉细,舌淡红,苔薄黄。辨为肾精虚亏,肾气不足,圣络不畅,筋脉失养。治以补肾益气,温经通络,方用加味金匮肾气丸,肉桂69,附片89,熟地159,山药209,丹皮109,云苓109,泽泻109,枣皮109,黄芪209,苍术159,甸杞子159,白茅根309,怀牛膝109,鸡血藤159。服药10刊后,精神较前明显好转,腰痛缓解,下肢浮肿消失,四肢汁刺痛亦除,睡眠渐宁。以上方加减再服20剂后,患者步霞平稳有力,诸症悉平。

 

气阴固本汤

 

组成:黄芪、山药各209,生地、熟地、苍术、地骨皮各159,麦冬、茯苓、花粉、葛根、山萸肉、五味子、五倍子各109,牡蛎309。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精固本。

主治:糖尿病口渴引饮,多食善饥,小便频多,消瘦乏力等有关症状及其并发症。尤其对稳定和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之血糖,并使尿糖转阴,效果较为明显,对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肠病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与缓解作用。

加减:口渴甚者加生石膏;渴多饮者加石斛、乌梅;头昏神疲者加党参、南北沙参;食纳不佳者加鸡内金、砂仁;心烦、胃中灼热失眠者加黄连;睡不安者加枣仁、夜交藤;尿频量多、大便干结者加沙参、玉竹、玄参、龟板;夜尿频数、量少者加龟板、桑螵蛸;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者加附片、仙茅、淫羊藿;大便稀溏者去熟地,加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面目浮肿、下肢肿甚者加白茅根、怀牛膝、车前子;四肢发麻、有如针刺痛者加忍冬藤、当归、鸡血藤;年老久病体弱者加服金匮肾气丸,每次109,1天服2次。体会: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而消之为病,本在肾阴(精)不足,累及气(阳)与津(阴),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和影响。在生理上,肾藏精,主水,司开合,为气之根,肾阳蒸腾肾阴,精化为气,气旺生津,譬之釜盖,釜虽有水,必釜底有火,盖乃能润而不干也。病理上,气不上升,则在下之阴甚弱,气虚则阴弱,阳气暴绝,当是阴气

 

先丐,羽先亏,则阳气无所依附,遂致暴绝,阴弱则无气.气若不足,水津就不能上腾下输,营溉周身。气阴固本汤紧紧扣住三者关系,重用黄芪配葛根升阳益气,伍以二地、山药、麦冬、地骨皮、花粉大剂养阴之品,既有升散之力,能使津液上升而止渴,又有养阴清热润燥之功,配苍术助山药养脾阴而敛脾精,更有五味子、山萸肉酸甘化阴以配阳,云苓、牡蛎、五倍子所成之方古称玉锁丹,敛精固肾,锁住津精而潜阳,诸药合用,使阳升阴应,气旺生津,壮水潜阳,自有云行雨施之妙。同时,本方滋阴药中配黄芪、葛根,补气同时伍有二地,皆本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阴}日互根,气阴并存之旨义,协调阴阳,分明主次,其效益彰。

此外,以气阴固本汤治疗糖尿病,其要义是从人体的整体动态功能与疾病之病理生理的演变过程出发,进行辨证论治,通过中药治疗调节整体机能,逐步改善全身情况。从而使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除,而不是用中药治疗代替胰岛素或某些降糖药,所以对正在使用胰岛素或降糖剂,或胰岛素依赖型者,不主张马上停用西药,而是在使用中药的治疗过程中,逐步减量,直到完全停用西药。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系疾病的治疗经验

章氏近年来潜心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尤其对中老年糖尿病并发肺系疾病的论治独具匠心,每有殊功。章氏以自订气阴固本汤为基本方,方中重用黄芪配葛根益气升阳,佐以生熟地、山药、麦冬、地骨皮、天花粉等大剂养之品升津止渴、养阴清热润燥;更用五味子、山萸肉酸甘化阴以配阳,茯苓、牡蛎、五倍子敛精固肾而潜阳。诸药合用,则阳升阴应,气旺精生,消渴自止。对于临证运用该方治疗消渴并生肺系疾病,章氏另立两条治疗原则。

1.治咳必先治气章氏认为,老年糖尿病之病理关键,在于肾燥津亏,气阴两伤。兼生肺疾,必因燥热日久而耗伤肺气,损伤肺津,故刘河间在《三消论》中将肺痿劳嗽列为消渴之常见变证,创宣明黄芪汤,旨在补肺气、布津液治疗咳嗽。章氏则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代谢功能紊乱,导致机体抵御外邪和调节能力低下,容易反复感冒,由皮毛损及肺系,致使咳嗽持续发作不能缓解,病当责之肺气虚弱,卫外失固,清肃失常,肺气上逆。同时,肺气虚则不足以息,气道难以接续,亦可喘咳不止。因此,补养肺气,固表御邪,使肺不伤则不咳,实为治消渴病兼咳之关键。其次,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长,疗程亦长,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容易损伤脾胃功能,致使脾胃虚弱,纳运失常,一则水谷的精气不能上奉于肺,导致呼吸气怯,咳嗽声微;二则脾为生痰之源,聚湿生痰,上壅于肺而致咳唾浊涎。因此,健运脾气,培土生金,化痰消涎,亦甚为重要;老年糖尿病患者久病及肾,是病理变化的普遍规律,若肾精失固,则阴虚火乘于肺,肺虚而肾失资生之源,则病及于肾,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肾气摄纳可助肺气肃降,呼吸相依,肾气虚则肺气逆而为咳不已。因此从肺脾肾三脏联合辨证,治疗老年消渴并发咳嗽,可免偏颇。

案例:胡某,女,80岁,1993年1月10日诊。患糖尿病30年,以饮食控制或间断服用降糖药物维持治疗,平素容易患感冒,受凉则咳,此次咳嗽,半月不解,咳甚则夜不能寐,痰质粘稠,不易咯出,口干鼻燥,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各种止咳糖浆均不能服,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10天,咳不见减,遂转中医治疗。检查:体质肥胖,颜面虚浮,舌质暗淡而苔薄黄,脉细数。辨证:肺肾阴虚,湿痰内盛,壅阻于肺,肺气不畅,气逆而咳。

治则:滋肾润肺,化痰利气止咳。处方:熟地159,当归、陈皮、法半夏、茯苓、桔梗、川贝、牛蒡子、紫菀、杏仁、麻仁、郁李仁各209,甘草89,5剂。每日1剂,日服3次。药后咳嗽渐止,咯痰亦爽,痰量减少,肺气已降。原方出入,叠进30剂,诸症悉平,再拟益气养阴法予以巩固。2.止咳尤宜养阴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章氏认为,糖尿病病理不越阴虚阳亢,津涸热淫,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咳之所生在于热灼肺津,损及肺阴。阴虚则气弱,津亏则肺失滋润,故而肺气不畅,咳嗽不已,久咳损肺,母病及子,下耗肾水,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灼伤肺络以致咳血。因此,肺肾阴虚,水泛为痰,阻气致咳为病之关键,故止消渴之咳,重在滋。肾润肺,使金水相生,同济相须,气阴得复,则肺气舒畅,顽咳遂止。

案例:刘某,女,63岁,1992年2月13日诊。患者有糖尿病并发支气管扩张病史。经常咳血或痰中带血,最近1周,咳血加重,反复发作,咯吐鲜红色血痰,痰量较多,每次咯血约200-300a1,口干舌燥,胸闷气短乏力,尿黄短少。检查:血糖122m9/d1,血压12/8kPa。面色咣白,精神萎靡,舌质暗红而苔薄黄,脉弦细。辨证:肺肾阴虚,虚火内炽,耗气伤阴,迫血妄行。治则:益气养阴,清肺宁络。处方:黄芪、怀山药各209,生地、熟地、玄参、沙参各159,苍术、地骨皮、麦冬、石斛、天花粉、仙鹤草、白及、桔梗各109。5剂后,咳嗽减轻,咯血、吐痰量亦减去其半。守方治疗1月,咳嗽、咯血告止,有时咯吐白痰少许,口干未除。以原方去白及、仙鹤草,加杞子109,意在益肾养阴,以图治本。

阴虚证与滋阴疗法的应用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各部分之间,以及机体的物质与物质、功能与功能、功能与物质之间,必须保持其相对的阴阳协调关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疾病的发生及其病理过程,都是因某种原因而使阴阳失去协调所致,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又如《素问·调经论》所说:c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疾病之基本原则,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滋阴疗法,正是针对其中阴虚者而立之治疗方法,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理论依据创始于《内经》,临床实践源于仲景,发扬于金元医学家朱丹溪,此后张景岳、李中梓等历代医学家对滋阴疗法均有新的贡献,及至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对养阴多有发挥,因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的滋阴学派。章真如主任医师业医数十年,学验俱丰.尤以擅长于运用滋阴疗法而著名于世。

章氏临床常用之滋阴疗法

1.阴虚之临床表现 阴虚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发生的原因和发生的脏腑不一样,临床表现也有不同。章氏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临床阴虚多于阳虚,符合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并提出阴虚有他的规律性,如因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阴阳虚实亦有差别。从地区看:南方气候炎热,汗多,故人多阴虚;北方因寒冷易伤阳气,故人多阳虚;从年龄看:中老年人因生活和工作劳累,易耗阴精;而青少年明阳俱旺,少年为纯阳之体,更少阴虚;从性别看:女性阴虚常多于男性,因女性经期、生育易于耗血伤阴;从职业看:脑力劳动者阴虚多于体力劳动者,因为体力劳动多汗,易于恢复,脑力劳动耗髓伤精,不易修复。另外,从病程久暂看,暴病多阳虚,久病多阴虚,这是因为风寒湿等外邪易伤阳气,病久则耗精伤液。从脏腑辨证看,心、肝、肾多阴虚,肺、脾多阳虚,两脏同病,以肝肾多阴虚,心脾多血虚,肺脾多气阴两虚,脾肾多阳虚等等。章氏还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将阴虚的表现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两个方面。

一般规律包括阴虚的一般表现、体温、脉象、舌象等几个方面。①一般表现:面色晦滞不泽,精神萎靡,性情急躁,易兴奋,烦躁易怒,唇红而干,皮肤干燥,枯涩不荣,肌肉瘦削,大便燥结,小便短赤。②体温:午后潮热或骨蒸劳热,低热久稽不解,多有晚间盗汗,汗出身凉,衣被尽湿,出现低温。③脉象:阴虚脉多沉弦,弦,或细数,或弦细数等。④舌象:阴虚的舌质多赤,或鲜红,或绛红,有裂纹(地图舌)、齿印,舌体瘦薄,舌苔多干燥,或干黄、少苔、无苔、光剥苔,或镜面舌。在临床上,章氏尤其重视舌象在辨证论治中的地位,认为舌象的变化,能够及时反映疾病的轻重和进退,并把阴虚的舌质表现分为四度。一度为舌质红而少津,有苔;二度为舌赤或鲜红少津,舌边有齿印,舌面有裂纹,少许苔;三度为舌绛红,无苔,裂纹满布(地图状),干燥无津,或舌体瘦瘪;四度为舌绛红如镜面,光剥暗紫如猪肝。用以说明阴虚之程度轻重,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并判断疾病的愈后转归。

特殊规律是指五脏阴虚,临床出现的各种有关症状。①心阴虚:面色泛红,神昏谵语,心烦失眠,胸痛,有灼热感,心慌怔忡,惊悸不安,小便短赤,汗多,脉弦细或数,舌尖绛红少津。②肝阴虚:眩晕,头痛,两目发赤,干涩,急躁易怒,两胁痛,失眠多梦,耳鸣耳聋,五心烦热,面色妆红,口干咽燥,大便干燥,甚至秘结,脉弦有力或弦细,舌红,苔薄黄。③脾(胃)阴虚:口干唇燥,饥不欲食,干呕呃逆,胃脘嘈杂,皮肤干燥、不泽,发生瘀斑,口腔溃疡,口臭,齿龈肿痛,或消食善饥,渴喜冷饮,脉弦细数、无力,舌绛红,或光剥少苔。④肺阴虚:面色苍白,两颧潮红,潮热盗汗,皮肤干燥,咳嗽,音嘶,咯血,鼻干涕少,脉细数,舌红少苔。⑤肾阴虚:头昏耳鸣,遗精,崩漏,大便干结,面色晦暗,毛发脱落,齿色枯槁,四肢软弱,小便不利,脉沉细数,舌赤少苔。

2.临床常用之滋阴疗法滋阴疗法,就是指生津增液、补血,滋填精髓的治疗方法,是治疗阴虚证的方法。它是由《黄帝内经》损者益之、虚则补之理论发展而来的。《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王冰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都是滋阴的法则。在临床中,补阴并不仅仅是单纯补某一脏之阴,因五脏之阴往往是有联系的,如肝肾同源,心肾相交等等,所以用药也是相互关联的。又由于阴虚不是孤立的,往往是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亏,或气阴两亏,而需阴阳同治,或气阴同治。另外,为了防止滋阴药物凝滞之弊,使之滋而不滞,常在补阴之同时,稍以温阳药辅助之,正如《景岳全书》所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以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滋阴疗法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章氏根据中医理论,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将滋阴疗法进行归纳,总结出临床常用滋阴二十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便于临床实际运用。

(1)滋阴解表法:由滋阴药与解表药组成,适用于素体阴虚,复感外邪之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或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代表方为加减葳蕤汤,方中以玉竹滋阴润燥为主药,辅以葱白、淡豆豉、薄荷疏散外邪,佐以白薇清热和阴,桔梗宣肺止咳以祛痰,使以炙甘草、红枣甘润增液,以助玉竹滋阴润燥,并可调和诸药,以达发汗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留邪之功。

(2)滋阴清热法:由滋阴药与清热药组成,适用于阴虚发热之证,对于阴虚劳热,骨蒸潮热,盗汗,咳嗽,咯血,形体消瘦,脉细数舌红者有效。代表方如清骨散,方中银柴胡味甘性微寒,善退虚热而无苦泄之性为主药;知母、胡黄连、地骨皮善消虚热,而退有汗骨蒸,清之于内,青蒿、秦艽可治无汗骨蒸,透之于外,均为辅药;佐鳖甲之咸寒,既滋阴潜阳,又引药人里,为治虚热之常用药;使以少量甘草,调和诸药,共成滋阴退热除蒸之效。

(3)滋阴利湿法:适用于邪热伤阴,水热互结,而致小便不利证,表现发热,口渴欲饮,小便不利,或有咳嗽,作呕,恶心,心烦不得卧等。代表方有猪苓汤,方中以猪苓、茯苓、泽泻渗利小便,滑石清热通淋,阿胶滋阴清热,五药合用,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恋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诸证自除。

(4)滋阴熄风法:该法是以滋阴为主,消除因阴虚而动风之证的方法,如在温病后期,热伤真阴,表现为身热不甚,但羁留不退,手足心热,面红,虚烦不眠,咽干口燥,心慌神倦,手足蠕动,循衣摸床,或抽搐不宁,舌干绛少苔,脉细数。代表方为大定风珠,方中鸡子黄、阿胶滋阴养液以熄内风为主药;辅以地黄、麦冬、白芍滋阴柔肝,龟板、鳖甲育阴潜阳;炙甘草、五味子酸甘化阴,且以安中,麻仁养阴润燥,均为佐使,共成滋阴填精,柔肝熄风之剂。

(5)滋阴润燥法:是治疗燥热之邪,灼伤肺胃津液的方法,症见咽干口渴,午后身热,或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代表方如沙参麦冬饮,方中桑叶轻宣肺燥,沙参、麦冬、花粉、玉竹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扁豆健脾化湿,甘草调和诸药,共成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剂。

(6)滋阴清火法:是直折相火过旺的方法,相火过旺表现为强中,遗精,心烦,失眠,口咽干燥,口舌糜烂,目赤耳鸣,舌红,脉细数。代表方为知柏地黄汤,该方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配知母、黄柏以泻相火,共成滋阴降火之剂。

(7)滋阴生津法:是用甘寒养阴药治疗肺胃津液耗伤的方法。温热病里热过盛,耗伤肺胃津液,中燥渴,不思饮食,或食物难咽,脉数,舌红,苔黄等。代表方为五汁饮,该方用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滋养肺胃之津。

(8)滋阴清营法:是清除热性病营分热邪的方法。热邪人于营分,以高热烦躁为主,伴神昏谵语,夜寐不安,舌绛而干,脉细数。代表方为清营汤,方用犀角咸寒清解营分之热毒,为主药;生地、玄参、麦冬甘寒清热养阴,共为辅药;佐以黄连、竹叶、连翘、银花清心解毒,并透热于外,丹皮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散瘀。诸药合用,共成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之剂。

(9)滋阴凉血法:是清除血分热邪的方法,适用于热性病,热迫血分,血热妄行,出现斑疹,衄血,便血,舌色紫绛,脉细数之症。代表方如犀角地黄汤,方中犀角清营凉血,清热解毒,为主药;生地养阴清热凉血,协助犀角清解血分热毒,并能养阴,以治热邪伤阴,为辅药;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既能增强凉血之力,又可防止瘀血停滞。四药合用,清热之中兼以养阴,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之虑,凉血之中兼以散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共成养阴清热、凉血散瘀之剂。

(10)滋阴通络法:是治疗阴虚痹痛之方法,适用于关节疼痛隐隐,得凉则舒,得热痛甚,皮肤干燥,口渴咽干,脉细数,舌红。代表方为经验方滋阴养液汤,该方由玄参、生地、麦冬、石斛滋阴养液,桑枝、钩藤、草决明、海桐皮舒经通络,狗脊、杜仲补肾填精,当归、牛膝活血养血,共成滋阴通络之剂。

(11)滋阴补心法:是治疗心阴虚的方法;适用于心悸,失眠,心烦易怒,五心烦热,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代表方如补心汤(天王补心丹),方中生地清热滋阴为主药;玄参、天冬、麦冬协助生地加强滋阴清热之力,丹参、当归补血养心,使心血足而神自安,党参、茯苓益心气而安心神;柏子仁、远志宁心安神,更用五味子、酸枣仁以敛心气的耗散,并能安神;桔梗载药上行。诸药合用,共成养阴补心安神之剂。

(12)滋阴疏肝法:是滋阴药与疏肝药合用,使肝气和畅的方法。肝肾阴虚,气滞不行,表现为胸胁窜痛,腹胀,头晕,睡眠不安,多梦,咽喉干燥,脉弦细,舌红少津。代表方为一贯煎,该方以生地为主药,滋阴养血以补肝肾;辅以沙参、麦冬、当归、枸杞益阴而柔肝;更配以少许川楝子疏泄肝气,而成养阴疏肝之剂。在临床上,章氏喜在原方基郁金以助川楝子疏肝理气,加白芍以增养阴柔肝之力,并取名为加味一贯煎。

(13)滋阴柔肝法:是治疗肝阴虚(肝血不足)的方法。 肝阴虚表现为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夜盲,头晕,耳鸣,爪甲色淡,夜寐多梦,干少津,脉细数,舌淡红,苔薄黄。代表方如补肝汤,该方以四物汤养血柔肝,配以酸甘化阴的枣仁、木瓜、麦冬、甘草以滋养肝阴,共收滋阴柔肝之功。(14)滋阴平肝法:是治疗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肝阴虚,或肾阴虚都能表现为肝阳上亢,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心烦易怒,面部烘热,失眠多梦,口咽干燥,脉弦细,舌红苔黄。代表方为经验方资生清阳汤,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桑叶、丹皮、杭菊清泄肝热,竹柴胡、薄荷疏泄肝气,生地、石斛、白芍滋阴补肾,甘草调和诸药,共成滋阴补肾,平肝潜阳之剂。

(15)滋养肝肾法:是用滋肾药以润养肝阴,即滋水涵太洪.此法多用于肾阴亏,肝木旺的证候,如头目眩晕,眼干发涩,耳鸣,口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遗精,白带,月经不调,脉弦细,舌红,苔少。代表方为杞菊地黄汤,该方用六味滋补肾阴,加枸杞、杭菊以滋养肝肾、清肝明目,共成滋补肝肾之阴之剂。

(16)滋阴养胃法:是治疗胃阴不足的方法。胃阴虚表现为胃中灼痛,或胃中不舒,易饥或不易饥,大便燥结,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代表方为益胃汤,该方以沙参、生地、麦冬、玉竹滋养胃阴。章氏宗益胃汤之义,在上方基础上加玄参、花粉、白芍、山药以加强养阴之力,并少加木香、砂仁行气和胃,以防滋腻碍胃之弊,取名为香砂益胃汤,治疗阴虚胃痛,其效甚佳。

(17)滋阴润肠法:即润便缓下,老年人和妇女血虚,大便燥结难行,舌红苔少,脉沉细无力。代表方如麻仁丸,方中麻子仁润肠通便,杏仁降气润肠,芍药养阴和里,佐枳实破结,厚朴除满,大黄通下,合用而有润肠、通便、缓下之功。

(18)滋阴补肺法:是肺肾两补的治法。肺肾阴虚之证象是咳嗽,气上逆,动则气喘,咳血,声嘶,午后低热,盗汗,遗精,腰酸腿软,口干,身体消瘦,舌红,脉细数。药用熟地以滋阴清热;当归、芍药养血和阴,贝母、桔梗清肺化痰止咳;甘草协调诸药,并合桔梗以利咽喉。合而用之,使阴液充足,肺肾得养。

(19)滋阴清肺法:是治疗阴虚肺热的方法。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痰血,咽喉干燥疼痛,舌红少苔,脉细数。代表方如养阴清肺汤,方中生地、玄参养阴润燥,清肺解毒;辅以麦冬、白芍助生地、玄参养阴清肺而润燥,丹皮助生地、玄参凉血解毒而消痈肿;佐以贝母润肺止咳,清化热痰,薄荷宣肺利咽;使以生甘草泻火解毒,共成养阴清肺解毒之剂。

(20)滋阴补肾法:是治疗肾阴亏虚的方法。肾阴不足表现为腰酸,遗精,口燥,盗汗,四肢酸软,头目眩晕,齿牙动摇,耳鸣耳聋,消渴,舌燥咽痛,脉沉数,舌红少苔。代表方为六味地黄汤,该方以熟地滋阴填精为主,辅以枣皮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阴而固精,又配茯苓淡渗脾湿,泽泻清泄肾火,丹皮清泻肝火,共收滋阴补肾之功。

滋阴疗法在阴虚发热中的运用

阴虚发热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其发热多以低热为主,仅有少数患者体温超过38℃,并且起病徐缓,有的午后发热,即所谓潮热、日哺潮热,亦有整日发热者,称为虚热。中医学认为本病或由禀赋阴虚,或由温病、热证经久不愈,以及久泻伤阴,或因服温燥药过多,导致阴液亏损,不能制火,阳气相对偏胜,从而引起发热。另外,如五志化火伤阴,脾胃虚弱不能腐熟水谷,生化无源,亦可导致阴血虚少,而致阴虚发热。即《素问·逆调论》所指出的: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午后或夜间潮热,或手足心发热,或骨蒸颧红,心烦盗汗,失眠多梦,口咽干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脉象多细数,舌质红而干,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治拟滋阴清热为法,方用清骨散加味。若阴虚较甚,可加玄参、生地、首乌等以加强其滋阴之力;失眠可加枣仁、柏子仁、夜交藤以养心安神;盗汗可加生牡蛎、浮小麦、糯稻根以固表敛汗;若兼见少气懒言等气虚之象,可酌加黄芪等以益气养阴。

附验桑一则

司某,女,18岁,1997年10月14日初诊。近半年来反复发热不退,体温多在37.5。C左右,在市某医院作各项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疑为胶原性疾病,给予激素治疗后体温下降,然停用激素后,低热又作,遂改服中药治疗。目前,患者身体消瘦,微口干,食纳尚可,二便调,午后低热,多在37.4。C至37.8℃之间,诊其脉沉细,舌红,苔薄白。辨为禀赋不足,加之学习紧张劳累,耗阴伤血,阴液不足,不能制火,从而引起发热。治拟育阴清热为法,处方:青蒿109,鳖甲109,生地159,知母109,丹皮109,黄芪159,秦艽109,地骨皮109,白薇109,玉竹159,沙参159,黄柏109。上方或加生龙骨309,生牡蛎309,或加银柴胡109,芦根209,连续治疗3个月后,患者体温即恢复正常,经一年多追访,低热再未发作。

滋阴疗法在眩晕证中的运用

眩是目眩,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现代医学内耳性眩晕,脑动脉硬化,贫血,颈椎病等许多疾病,均常见此症。

本病病因,历代医家各有立论,如《黄帝内经》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上气不足。刘河间认为是风火所致,朱丹溪则偏主于痰,张景岳则认为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等等。章氏认为这些理论,是从各个不同角度来阐发眩晕的病因病理,除丹溪主痰外,其他几乎都与阴虚、血虚有关,如阴虚则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濡养,精亏则髓海不足,故章氏提出,眩晕多因于肝肾阴虚,或心脾不足(气血亏虚)所致。因此,眩晕之临床辨证治疗,一般应先辨其标本、虚实。本虚即肝肾不足,心脾亏虚,标实则以风(肝风)、火、痰为主。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为眩晕持续发作,每因劳动繁忙而加剧,面红耳赤,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口干,脉弦等,治拟滋养肝肾,方用杞菊地黄汤,或滋肾养肝汤(章氏经验方:女贞子、旱莲草、熟地、当归、白芍、玄参、麦冬、白蒺藜、杜仲、生龙骨、生牡蛎、草决明)治疗。心脾不足临床表现为时有眩晕,面色苍白,发色不泽,爪甲不华,心悸少寐,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细弱,舌淡红,治宜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化裁。附验案一则

郑某,女,78岁,1998年2月28日初诊,反复眩晕5天,发则站立不稳,无恶心呕吐,无耳鸣,口干喜饮,纳食一般,睡眠欠安,二便调,诊其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测血压14/12kPa。辨证:患者年事已高,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肝肾阴虚,脑失所养,故而眩晕阵作。治拟滋养肝肾为法,方用滋肾养肝汤加味。处方:女贞子159,旱莲草159,熟地159,当归109,白芍109,天麻109,枸杞109,麦冬109,生龙牡各309,草决明309,杜仲109,白蒺藜109,7剂。二诊:服药后眩晕有所减轻,但体位改变时,仍有目眩,行动欠稳,口干减轻,食纳尚可,二便调,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血压18.6/10kPa,药已中病,继服原方7剂。三诊:晨起眩晕仍时有发作,但程度明显减轻,纳食正常,二便调,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仍守原法,前方去麦冬,加首乌159,玄参159,7剂。四诊:眩晕基本消失,一般感觉尚可,脉弦细,舌暗红,苔薄白,乃拟肝肾膏、杞菊地黄丸调理善后,巩固疗效。

滋阴疗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运用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因发生了粥样硬化而产生了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根据其临床表现而分属中医胸痹、心悸、怔仲等证。章氏认为本病病位在心,但其发病机理与肺、脾、肝、肾诸脏的盛衰有密切关系,在五脏病变的同时,所产生的痰浊、瘀血、气结、寒凝等病理产物,又是诱发冠心病的内在因素。在临床上,章氏常按胸阳不振、心血瘀阻、痰湿内阻、肝肾阴虚四种类型辨证施治,而以胸阳不振、肝肾阴虚最为常见。肝肾阴虚型表现为心前区隐隐作痛,心悸不宁,心动过速,睡眠不安,目涩口干,舌麻肢麻,脉细数无力或结代,舌红,少苔,治疗须滋肾水以涵肝木,育肾阴以济心火,方用三子养阴汤(经验方:女贞子、沙苑子、枸杞子、生地、杭菊、黄连、枣仁、柏子仁)加味,若心痛甚加失笑散、金铃子散以通络化瘀止痛,如心动悸甚,则加琥珀、辰砂,以镇心宁神。

附验案一则

陈某,女,56岁,1998年1月31日就诊,近两年来反复发作心悸,胸闷不舒,活动后明显加剧,曾在市某医院作踏车试验阳性,诊断为冠心病。就诊时心悸不舒,胸闷气短,睡眠欠安,口干喜饮,性情急躁,纳食尚可,二便调,诊其脉沉细,舌暗红,苔薄白。辨证:多年来劳累伤肾,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肾阴虚,不能上济心火,心失所养,故而心悸时作。治拟养阴补心为法,方用三子养阴汤加味。处方:女贞子159,沙苑子159,枸杞子109,生地159,杭菊109,炒黄连69,枣仁109,远志69,生龙牡各309,麦冬109,五味子89,柏子仁10克。二诊:服上方5剂,心悸胸闷明显减轻,睡眠稍好转,纳食尚可,二便调,脉沉细,舌暗红苔薄黄,药已中病,守前方再进5剂。三诊:心悸未作,微胸闷,口干喜饮,睡眠欠安,纳食尚可,二便调,脉沉细,舌暗红,苔薄黄,原方去远志,加南北沙参各159,夜交藤109,7剂。四诊:药后心悸胸闷未作,微13干,睡眠时欠安,脉弦细,舌暗红,苔薄自,病已大有改善,仍拟原方调理,以巩固疗效。

滋阴疗法在高血压病中的运用

高血压病,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证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发生常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故在临床上多将其分为阴虚阳亢型、痰湿型、肝火亢盛型等多型治疗。章氏认为本病之主要病因是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肝肾阴虚,而致上盛下虚之证。在治疗上,常分三种证型用药。

1.偏于阴虚血少者,以头昏眩晕为主症,伴心慌,失眠多梦,腰痛,四肢麻木,脉弦细,舌红,苔薄黄。治拟育阴平肝,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味。

2.偏于阴虚阳亢者,以头痛、面赤、口苦、心烦易怒、耳鸣、脉弦数、舌赤、苔黄为主要临床表现。治宜滋阴清阳法,章氏常用经验方资生清阳汤(桑叶、丹皮、竹柴胡、钩藤、石斛、杭菊、天麻、白芍、白蒺藜、生地、石决明、薄荷、甘草)治之。

3.偏于阴虚风动者,以眩晕、肢麻、头面发麻、舌麻、颜面及四肢抽动、脉弦细、舌红、苔黄腻为主症,甚至出现中风、半身不遂现象。治拟镇肝熄风,宜用镇肝熄风汤治之。

附验案一则

刘某,男,62岁,1995年11月12日就诊。有多年高血压病史,近二年反复头胀,头痛不舒,每逢劳累则易作,心烦,面赤,口干口苦,睡眠多梦,时有胸闷,心慌,大便于结,脉弦数有力,舌赤,苔黄。辨证:由于操劳伤肾,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肝阳上亢,而成阴虚阳亢之证。治疗拟育阴清阳为法,方用资生清阳汤加减。处方:桑叶109,丹皮109,竹柴胡89,玄参159,白芍109,白蒺藜109,钩藤109,石斛109,杭菊109,草决明309,珍珠母309,生地109。二诊:服上方7剂后,头痛明显减轻,面赤目赤消失,仍睡眠多梦,二便调,脉弦细,舌红,苔薄黄,测血压22/16kPa,按前方去玄参、珍珠母,加天麻109,沙苑子159,青葙子159,7剂。三诊:服药后,头已不痛,微头胀,睡眠多梦,脉弦细,舌红,苔薄黄,血压16/12kPa,仍守前方加减,处方:桑叶109,丹皮109,白芍109,白蒺藜109,钩藤109,石斛109,杭菊109,草决明309,生地109,天麻109,沙苑子159,青葙子159,夜交藤109,7剂。四诊:头痛、头胀消失,睡眠较安,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血压16/12kPa,诸症已除,乃继服前方7剂,以巩固疗效。

 

滋阴疗法在胃脘痛中的运用

 

胃脘痛是以胃脘部经常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之病证,多见于现代医学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病。中医学认为,本证多与寒邪、食滞、气滞、郁热、阴虚、脾胃虚弱、血瘀等因素有关。滋阴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胃阴不足所致之胃脘痛,即阴虚胃痛,其临床表现为胃脘部隐隐作痛,或有剧痛,其痛如割,皮肤干燥,脉细数,舌红,苔少,治宜用养阴益胃为法,章氏根据仲景麦门冬汤、叶天士养胃方,以及吴鞠通益胃汤之义,自订香砂益胃汤用于临床,该方补而不腻,行而不滞,润而不凉,通而不秘,临床运用每获良效。

附验案一则 李某,女,59岁,1994年3月17日初诊。近半年来,反复胃脘部疼痛,曾在我市某医院作胃镜提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经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现仍感胃脘疼痛隐隐而作,腹胀,口干口苦,不欲饮食,神疲,大便偏干,诊其脉沉细,舌质暗红,苔薄黄。辨证:食滞中焦,郁而化热,耗伤胃津,胃阴不足,胃络失养,故胃痛隐隐而作。治拟养阴益胃为法,方用香砂益胃汤加味。处方:木香109,砂仁69,沙参159,麦冬109,玉竹159,花粉109,白芍109,生地109,石斛109,玄参109,佛手109,香橼皮109,7剂。二诊:服药后,胃脘痛明显减轻,纳食增加,大便正常,脉沉细,舌暗红,苔薄黄,药已中病,效不更方,故以前方再进7剂。三诊:胃痛未作,纳可,仍口干,时腹胀,脉沉细,舌暗红,苔薄白,仍守前方加减。处方:木香109,砂仁69,沙参159,麦冬109,玉竹159,花粉109,山药159,生地109,石斛109,玄参159,香橼皮109,内金109,7剂。四诊:胃痛未作,纳食尚可,微腹胀,二便调,脉沉细,舌暗红,苔薄白,继服前方7剂。五诊:经一月治疗,现胃脘不痛,一般感觉尚可,乃宗原法、原方之义,改作丸药坚持服用,以巩固疗效。

 

滋阴疗法在慢性肝病中的运用

 

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以及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肝硬化等病证。章氏认为,肝病早期多见两胁痛、胸脘闷胀等肝气郁结之证,有的还并有肝胆湿热等现象,而慢性肝病,则多为肝肾阴虚之象,这是因为肝主疏泄,喜条达,肝病时迁延日久,肝郁化火生热伤阴,或服疏肝理气之药过多,阴津暗耗,肾水不足,水亏不能涵养肝木,而为肝肾阴虚之证,其临床表现为两胁隐痛,皮肤干燥,头昏,面色黎黑或不泽,口干而渴,大便秘结,饮食尚可,睡眠差,脉弦细或数,舌赤或暗红,苔薄黄。治拟养阴疏肝为法,章氏喜用加味一贯煎治疗,若兼瘀阻,可加丹参、鳖甲以软坚化瘀。

附验案一则

曹某,男,53岁,1997年1月22日就诊。发现患乙肝已三年余,近二年开始出现肝功能不良,并伴有肝区隐痛,劳累后加剧,曾间断服中、西药治疗,效不明显。现仍感肝区隐痛,口干苦,神疲乏力,睡眠欠安,纳可,大便偏干,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查乙肝五项:BsAg,BeAg,BcAg。肝功能检查:GP232单位。辨证:病毒内侵,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日久化热,灼伤阴液,故见阴虚肝郁之证。治拟养阴疏肝,方用加味一贯煎加味。处方:沙参159,麦冬109,当归109,白芍109,郁金109,川楝子109,生地159,枸杞109,丹参109,木香109,白蒺藜109,山楂109,7剂。二诊:仍感肝区隐痛,微恶心,纳呆,口千口苦,二便调,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拟前方去木香,加黄芪159,五味子89,曼109,7剂。三诊:上方连服20余剂,肝区隐痛减轻,微口苦,精神转佳,纳食增加,睡眠欠安,二便调,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仍拟养阴疏肝为法。处方:生地109,沙参159,当归109,枸杞109,麦冬109,川楝子109,郁金109,白芍109,黄芪159,五味子109,内金109,砂仁69,丹皮109,贯众109,再进两周。四诊:劳累后肝区时有隐痛,纳食增加,精神尚可,二便调,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病已向愈,原方再进。五诊:肝区时有隐痛不适,纳可,精神一般,二便调,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五项如前。经近两月治疗,病情已大有改善,嘱继续治疗,以期最后康复。

 

滋阴疗法在痹证中的运用

 

痹证是指气血为病邪闭阻而引起的病证。凡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均称为痹证。中医学认为,痹证多由风寒湿热外袭而成,如《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等等。然由于痹证多病势缠绵,迁延难愈,或因风寒湿热郁久化热,耗伤阴液,或服温燥辛散之药过多,使阴气受损,或素体阴虚等等。临床阴(血)虚痹证也屡见不鲜,正如张景岳所说: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是由真阴衰弱,精血亏虚,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诸证。所以,在治疗上,他强调最宜峻补真阴,使血气流行则寒邪随去,若过用风湿痰滞等药,而再伤阴气,必反增其病矣。因此,章氏在临床中除风寒湿痹外,又根据临床实际,提出血虚痹证及阴虚痹证二型证治。

血虚痹证:表现为全身痹痛,此起彼伏,四肢酸软无力,形体消瘦,肌肤不泽,神疲纳呆,脉沉细,舌淡红,苔薄白。治拟养血通痹,章氏自立四物五藤汤(熟地、当归、赤芍、川芎、鸡血藤、络石藤、海风藤、夜交藤、活血藤)治之。

阴虚痹证:多见于各种痹证,久治不愈,迁延时日,或体质阴虚,形体消瘦,关节肌肉疼痛或麻木,五心烦热,干喜饮,睡不安寐,脉弦数或细数,舌赤,苔少。治拟滋阴通络,章氏喜用经验方滋阴养液汤治之。

附验案一则

陈某,女,53岁,1992年10月17日就诊。近十余年来反复发作四肢关节疼痛,曾多次查血沉、抗0均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起初服祛风湿药及贴风湿膏后,疼痛可缓解,近二月来关节疼痛又作,在市某医院就诊,医生用温经通络、化瘀通络等法皆无效,遂转来我处就诊。就诊时四肢关节疼痛隐隐,无明显红肿,伴失眠,口干喜饮,纳呆,诊其脉细数,舌赤,苔干黄。章氏分析该患者病程已近十余年,且长期服用温燥药品,化燥伤阴,诊断为阴虚热痹。治拟养阴通络止痛,处方:生地159,玄参159,麦冬109,钩藤109,桑枝309,石斛109,牛膝109,狗脊109,草决明309,杜仲109,海桐皮109,威灵仙109。上方服5剂后,疼痛即大为减轻,遂嘱原方继服。15剂后,关节疼痛缓解,睡日民安静,精神好转,脉转和缓,舌淡红,苔薄白,遂按原方去海桐皮、威灵仙,加络石藤109,继服剂,以巩固疗效。

 

滋阴疗法在汗证中的运用

 

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大都与肺卫不固,阳气亏虚,阴虚火旺,湿热熏蒸等因素有关,并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自汗、盗汗。滋阴疗法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盗汗证。盗汗往往是病久伤阴,虚火内生,心液被扰不能内藏,外泄则为盗汗。章氏认为,不论自汗、盗汗均与表虚有关,阳虚自汗因为表虚,阴虚盗汗,亦为表虚。因卫表不固,汗液自然冒出,不过内因不同,而汗出方式不同耳,故章氏常将盗汗分为阴虚火旺及阴虚卫外失固两型治疗。

阴虚火旺:表现为盗汗常出,皮肤干燥,口干烦热,脉细数,舌赤,苔薄黄。治宜养阴清热敛汗,方用当归六黄汤。

阴虚卫外不固:表现为盗汗津津而出,汗出怯寒畏风,肤色失泽,脉细弱,舌淡红,苔薄白或苔薄黄。治宜养阴匿表,宜用牡蛎散、柏子仁丸化裁。

附验案一则

何某,女,40岁,1990年3月30日就诊。诉二月前因感冒服大量感冒药后,周身大汗出,虽感冒治愈,然即碉始出现夜间盗汗,严重时甚至衣被尽湿,恶风,1:3干喜饮五心烦热,神疲乏力,纳可,二便调,在市某医院作多项检查未见异常,转求中药治疗。诊其脉沉细,舌红,苔薄白。辨证:因感冒后发汗太过,耗伤阴液,阴液不足,虚火内生,迫液外泄,故盗汗时作。治拟滋阴敛汗,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处方:生熟地各159,当归109,黄连69,黄柏109,黄芪159,浮小麦309,生牡蛎209,防风109,白术109,金樱子109,芡实109,5剂。二诊:服上方后盗汗即大有减少,仍口干喜饮,五心烦热,二便调,脉沉细,舌暗红,苔薄白,仍宗前方去黄连、黄芪,加知母109,地骨皮159,5剂。三诊:盗汗已止,口干减轻,手足心发热感也明显减轻,舌脉如前,乃仍按前方继服5剂,以巩固疗效。滋阴疗法在消渴证中的运用

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中医学认为,本证主要由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作,其病机在于燥热偏盛,阴津亏耗,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历代医家,根据消渴的多饮、多食、多尿三个主症,分为上、中、下三消,分而治之。主张上消用消渴方、玉泉丸、白虎加人参汤,中消用调胃承气汤,下消用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如程钟龄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并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章氏根据多年经验,认为消渴患者,三消症状基本悉俱,不过此重彼轻,此多彼少而已,故自制气阴固本汤,统治三消。该方重用黄芪配葛根升阳益气,佐以生熟地、山药、麦冬、地骨皮、花粉大剂养阴之品,既有升散之力,能使津液上升而止渴,又有养阴清热润燥之功,配苍术助山药养脾阴而敛脾精,更有五味子、枣皮酸甘化阴以配阳,云苓、牡蛎、五倍子敛精固肾而潜阳,共成益气养阴之剂。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附验案一则

曹某,女,58岁,1987年9月24日初诊。二月前开始感到口干喜饮,消谷善饥,到市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糖尿病。遂服达美康等药治疗,服药后口干减轻,然血糖仍高,遂转求中药治疗。现仍微口干,头昏,神疲乏力,夜寐欠安,脉沉细,舌暗淡,苔薄黄,查空腹血糖14.3mM/1.尿糖(++)。辨证:燥热伤阴,阴津亏虚,久则耗损原气,气阴两虚。治拟益气养阴,方用气阴固本汤加减。处方:生熟地各159,黄芪209,山药209,苍术109,黄精159,地骨皮109,石斛109,麦冬109,玉竹159,党参109,天花粉109,陈皮109,7剂。二诊:服药后,仍微口干,精神稍觉好转,时有饥饿感,脉沉细,舌质暗淡,苔薄黄,仍守前方继服7剂。三诊:口干时作,饥饿感未作,精神好转,时感头昏,舌脉同前,仍拟益气养阴为法。处方:黄芪209,生熟地各159,山药209,苍术159,黄精159,地骨皮109,石斛109,花粉109,沙参159,乌梅109,生牡蛎209,麦冬109。三诊:上方连服3周,口干不明显,偶有饥饿感,精神尚可,脉沉细,舌暗淡,苔薄白,仍按原方再进。四诊:上方连续服用两月余,患者口不干,精神尚可,二便调,复查血、尿糖均恢复正常,乃给予消糖止渴丸继服,以巩固疗效。

 

滋阴疗法在甲亢病中的运用

 

甲亢是常见之内分泌疾患,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过多所致,属于中医瘿气的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心悸,出汗,体重减轻,手颤,情绪易激动及眼球突出等。本病的发生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素体阴虚,肝失濡养,心肝之火妄动所致。正如《医学入门。瘿瘤》所描述的:瘿气,今之所谓瘿囊者是也,由忧虑所生。忧虑伤心,心阴虚损,表现心悸失眠,多汗,舌光红。七情不遂,则肝郁不达,郁久化火化风,表现性情急躁,眼球突出,面颈升火,脉弦,震颤,肝火旺盛,灼伤胃阴,阴伤则热,热则消谷善饥。若肝旺犯脾,脾失运化,则大便溏泄,消瘦疲乏。章氏根据本证阴虚,水不济火,肝郁火旺之主要病机特点,自立消瘿制亢汤治之,临床运用颇有效果。该方以玄参、生地、麦冬滋阴养液,海藻、昆布、浮海石、夏枯草清热化火,软坚散结,辅以生牡蛎既可平肝潜阳,又可增强软坚散结之力,再加上乌贼骨、黄药子、土贝母消瘿散结,青皮疏肝理气,共奏滋水养肝、育阴软坚之功。

附验案一则

柴某,女,35岁,1996年11月16日初诊,半年前因患甲亢在市某医院行手术治疗,然近二月来,病又复发,该院建议再作手术,因不愿再作手术,故转用中药治疗。就诊时诉心悸心慌,五心烦热,性情急躁,睡不安寐,消瘦,纳可,二便调,诊其脉弦数,苔薄黄,颈前可见明显瘿瘤,手颤,眼球突出。辨证属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肝阳上亢。治拟育阴调肝,软坚散结。处方:生地159,玄参159,麦冬109,海藻109,昆布109,浮海石109,海螵蛸109,生牡蛎209,土贝母109,黄药子109,郁金109。以上方为基础,略有增损,如心慌甚,加沙参159,五味子89,枣仁109;若口干口苦,加丹皮109,山栀109;汗多则加生龙骨209,浮小麦309,糯稻根109等等。前后共治疗半年余,症状消失,突眼亦有所减轻,但瘿瘤如前大小,乃嘱患者注意情绪,继续服药治疗,以巩固疗效。

滋阴疗法与有关问题

1.关于滋阴与补液问题 中医滋阴法与现代医学补液法(包括血液、糖、氯化纳等)有无共同之处,章氏在临床中作了一些观察。例如高热病人有汗出,口渴思饮,脉洪数,舌绛红少苔或黄苔,少津等症,属热甚耗津伤阴,急宜清热滋阴生津,此时如不用中药,而用补液法纠正电解质失调,补液后,高热很快下降,而汗出、口渴也有所改善,绛红少津的舌质和黄苔也转为淡而有津,严重出血和贫血病人给予输血后,其病情很快恢复,说明补液与滋阴虽不能完全等同,但有相同之处。可是,在某些阴虚患者身上,补液则无多大作用,例如心阴虚的病人,心悸、失眠、心慌、情绪急躁、易怒,此时必须使用滋阴养心的方药,如补心丹、生脉饮之类,方能阴复烦除,心安能眠,补液法与之相比则远莫能及。又如肝肾阴虚患者,表现头昏、眩晕、腰痛、遗精、失眠、健忘、脱发等,则必须用滋养肝肾方药,如二至丸、杞菊地黄丸等,方能阴复证除。而用补液法则完全无济于事。因此,补液虽寓有滋阴之意,但决不等于滋阴,更不能代替滋阴。同样,在紧急用药的情况下,滋阴也不能代替补液。

2.关于滋阴与补阳相互关系问题 章氏认为滋阴药与补阳药原则上是有区别的,因而辨证时阳虚则补阳,阴虚则滋阴。可是临床上往往有阴阳俱虚,气阴两亏,或气血两虚等证。此时滋阴和补阳需要同时并举,即阴阳两补,气阴两补,气血两补。因阴与阳、气与血是密不可分的对立统一体,孤阳则不生,独阴则不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气无血则不生,血无气则不长,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说明了阴阳互根,气血并存的规律,因而在临床上用补阳药时要照顾到滋阴,用滋阴药的同时也要照顾到益气,如左归丸中有鹿胶,右归丸中有熟地,当归补血汤中重用黄芪等,这样阳药中有阴药,阴药中有阳药,在疗效上自然相得益彰。

3.关于滋阴法使用禁忌问题一般来说,使用滋阴药是没有什么禁忌的,但在胃纳不佳的情况下,应特别慎用滋阴药。前贤曾有阴药碍胃之说。在脾阳不振,运化失职的情况下使用滋阴药的确碍胃,并可使胃纳呆滞,食欲不振。但如果在胃阴不足的前提条件下,出现食欲不振,此时用滋阴养胃药又是最恰当的,因大量滋阴药可使食欲恢复,胃纳旺盛。不过在阳虚阴盛或寒湿之邪侵淫的情况下,滋阴药确能遏阳滞邪,临床应当慎用。对于滋阴药的使用,关键问题是辨证是否准确,如辨证准确,自然用药无误。然而,养胃阴药有它的选择性。如沙参、麦冬、山药、石斛、玉竹、花粉等药对胃阴不足、胃津缺乏等是最理想的首选药物,如果遇有脾阳不振者,只需少加木香、砂仁,用之亦无害,胃中热盛,则宜选用甘寒泻火剂,如石膏之类。不过苦寒药对阴虚人则需慎用,因苦能化燥,燥更伤阴,如遇脏热燥结,必须釜底抽薪方可救阴,采用大承气汤等,正是为了救阴。

滋阴疗法是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针对人体因某些原因,而产生阴血不足或阴液耗伤,以至出现水亏火旺,津枯液涸,或阴虚内热,灼烁津液,而出现阴虚现象制订的治疗法则,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临床运用十分广泛。章氏根据前人的论述,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临床常用滋阴二十法,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滋阴养液汤治疗阴虚热痹,四物五藤汤治疗血虚痹证,香砂益胃汤治疗阴虚胃痛,加味一贯煎治疗阴虚肝病,气阴固本汤治疗消渴,滋肾养肝汤治疗眩晕,消瘿制亢汤治疗甲亢等等,极大地丰富了滋阴疗法的内容。

 

湿热证治

 

章氏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其治学严谨,博览古今,临床经验丰富,学术专长为内科,对滋阴学说,及湿热学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人们都知道,在正常情况下,湿是长夏主气,热是夏季主气,二者相互结合,有密切的联系。湿为阴邪,热为阳气,湿为水气,热为火气,二者既可以分别侵犯人体,也可以相互转化,既可以外感,也可以内生,因而湿热成为导致人体发病重要因素之一。

章师特别指出,湿热在不同地方,其涵义并不相同,通常有三种情况:其一,是指病邪,即六淫湿热之邪,如湿热内蕴,湿热下注等。《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其二,是指证型,如湿热痢疾,湿热黄疸等,如《景岳全书》谓:然湿证虽多,而辨证之法,其要唯二,则一日湿热,一日寒湿,而尽之矣。其三,是指病名,即湿热病,如先贤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条原文谓: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并自注云: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要知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

章氏指出,湿热既是病因术语,又是证型术语,亦是疾病名称。三者之间,密切相关,其证和病,皆因命名而来。严格地说,湿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泛指一切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兼具湿象和热象双重特点的病证,四季皆有,长夏较多,可发生在各科疾病之中,比如内科、外科、妇科等等。

 

章氏对湿热证的治疗原则

 

湿热证有外感与内生之分,外感湿热多因梅雨季节,久雨连绵,体虚之人,易为湿邪所中,如突遇气候转暖,暑热下迫,湿热交蒸,中之即病。始则病在卫分,微恶寒发热,随即转入气分,高热汗出不解,脉濡数,舌苔白腻挟黄,治疗原则,芳香化浊,如雷氏芳香化浊法,或藿朴夏苓汤。如病邪缠绵不解,壮热不退,汗出溱溱,苔转黄腻,脉仍濡数,治宜清热化湿,方用甘露消毒丹。

1:祛湿清热章氏说湿热证以热为主,兼有湿邪,且湿未与热合,治之较易。湿热病邪是湿热证主因,因而祛湿清热是其主要治法。但利湿过多,容易伤阴,清热太过,留湿致困。必须注意祛湿不伤阴,清热不碍湿。湿热证是湿热相互裹结,热以湿为依附,徒清热因热为湿阻,故清之不去,必待湿气去,则热随之而去。

宣肺气,化湿邪:上焦湿热,先必宣肺气,化湿邪。肺得宣降,湿自布散,肺主一身之气,气滞则湿停,气化则湿化,气行则湿行,代表方如藿朴夏苓汤。又若湿热蕴郁中焦,以脾胃为中心,且湿热弥漫三焦,从脉舌色证之表现,分为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及湿热并重。

开湿郁,畅中焦:章氏指明治中焦湿热根本原则,仍是以治湿为主,必须开湿郁以畅中焦,燥湿邪并不增热,使气机通畅,湿去热清。药宜辛香苦温,所谓辛开苦泄之法,享如加减正气散之类。若舌绛、脉数、口千、心烦,可配加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如口淡身体困乏无力,脉濡,舌苔腻而滑者,可酌增苦温淡渗之品,而利三焦。但总要区分湿与热之多少,究有几分湿,几分热,几分郁,切不可以湿病而妄用温燥,也不可以热邪而妄用苦寒。

畅气机,利肺气:通常下焦湿热,都是以二便失常,为主要证候,六腑以通为主,湿热郁阻下焦,利便非其所宜,肺气不开,三焦气机不畅,必然二便不通,仍宜宣肺气,畅中阳,以利气机宣畅,则二便自调,湿邪亦去。可用宣清导浊汤。总之,治湿热病的根本原则,以宣畅气机为本,湿去则热清,非快速所能达,必当宣化轻疏,以利三焦通畅,气机调达,则逐渐向愈。

2.对误治的处理 湿为阴邪,非温不化,热为火象,当用苦泄,湿热合邪,治之较难,温则助热,寒则增湿,鲁机不畅,故偏用寒凉或温燥之剂,每多增重,因而往往容易误治。章氏对湿热病的误治,提出处理意见如下:

凉遏:湿热误用寒凉,遏阻中阳,每见低热不退,胸脘

痞闷,憋气,堵胀,叹气,咳喘,周身酸软无力,面色淡白,舌淡,苔滑而腻,脉濡缓或沉濡,大便溏薄不爽。治宜循苦温法,则开湿郁,畅中阳,以利三焦。药用法半夏、陈皮、蔻仁、木香、杏仁、苍术、草蔻等。

寒凝:湿热病误用寒凉之剂,或甘寒滋腻,且患者素有中阳不足,表现胸脘痞满,堵塞异常,喘促气不能续,小溲清白,大便溏稀,舌淡,苔白滑腻,脉沉缓而濡,滞涩不畅。急当辛温开凝,通闭,药用桂枝尖、苏叶梗、生姜、藿香、蔻仁等,若药后苔化,寒凝解,即刻停服。

冰伏:湿热病,恣食冷饮过多,又服寒凉重剂,患者素质阳虚,气机为寒凉所遏,阳气内闭,表现面色苍白,胸脘痞闷加重,四肢厥冷,少腹绞痛,舌白质淡,脉象沉伏,急以辛温燥热之品,散寒之闭,开郁通阳,方用四逆汤、理中汤等,药用桂枝、肉桂、生姜、干姜、川椒等,但在冰解寒散,症轻后,即刻停服,再予辨证处理,防其过热,病势复重。

热化:湿热病,过用辛热之剂,湿去而燥热偏盛,患者素质阴虚,愈显燥热伤阴现象,表现神识昏糊,心烦不安,躁扰难寐,渴欲饮,汗多,小便少,大便燥结,舌赤,苔黄燥,脉沉数或弦数,急宜清热护阴。方用清营汤,或用白虎汤、大小承气汤。药用生地、玄参、麦冬、银花、丹皮、芦根、生石膏、大黄等,热去而阴自复,诸症悉退。

湿热辨证既适用于外感疾病,更多的是应用于内科杂病及妇、外、儿、眼科疾病。

 

清热化湿治发热

 

湿热证是指湿与热合,蕴遏熏蒸侵害人体的证候。以长夏为多见。在初夏久而雨之后,气候转暖,人感湿久而化热,或热邪外受,湿热相搏于体内。临床以始恶寒,后但热,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为提纲。其病因感受湿热之邪而发,故名。湿为阴邪,始遏其阳而恶寒;后则湿郁为热,故但热而不恶寒。热在湿中蒸腾则为汗,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盛则舌白,热则液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湿热病邪,蒙蔽清阳则耳聋、头重;扰及肝与脾胃,则干呕而痉厥;若湿热下迫肠道,湿性粘滞故便溏不爽;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皆为湿热内盛之象。此乃湿热病的主要病机。

章氏说湿热证初起的诊断,依据其临床主要症状,即可确立。在整个病程中,其证候随其病机转变而异。治法:清热化湿。方用甘露消毒丹、三仁汤。

案例:李某,男性,55岁,1999年8月12日来诊。患者发热已10日,起病开始微恶风寒,继之发热,后但热不寒,口渴不欲饮,身体疲乏沉重无力,汗出而低热不退,体温在37.5℃~38.5C之间,大便始见微溏,近日反干结,曾求治于某医院住院治疗,经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试用抗生素及解热剂治疗,并无效果,入院7日,体温不降,时有上升至39。C,患者家属乃要求中药治疗。章氏应诊,诊察患者表情淡漠,默默少语,自述头昏,身体重着,时有汗出,汗出身凉,移时复热,自觉热势时起时伏,口似干但不欲饮,胸脘痞塞,不欲食纳,摸其胸背部颇凉,而头部则热,脉濡数,舌质暗淡,苔黄腻。章师运用四诊合参,此乃湿热证无疑。因时值仲夏,雨水连绵,初晴暴暖,湿热交蒸,感之者正气虚弱,易患此证,符合薛生白《湿热病筋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欲饮之证候规律,故缠绵难愈,于是乃按甘露消毒丹法,清热化湿。处方:射干109,连翘109,滑石209,茵陈159,石菖蒲109,大贝母109,通草109,藿香109,黄芩109,薄荷39,蔻仁69,薏仁309,2剂。患者服1剂后,热未再作,汗亦不出,2剂药诸症消失,热退后,体力逐渐恢复,一周后恢复正常。

【按语】江南地区,每年长夏时期,雨水连绵,气候暴暖,正气虚弱之人,感受不正之气,湿热内蕴,容易发病,且缠绵难愈。若用药不当,均无效果,而运用清热化湿法之藿朴夏苓汤、三仁汤、甘露消毒丹等方化裁,湿去则热清,往往一剂知,二剂已。是章氏学习应用古方之一得也。清热化湿治胆系疾病。

胆系疾病包括有胆石症、胆囊炎、胆道堵塞、胆管扩张等等。中医学认为,胆石症、胆道感染多表现有肝胆湿热,因而肝胆湿热可以作为胆道疾患辨证主要依据。如《脉经》说: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难经·三十五难》说:胆者,清净之府也。无疑是指胆之功能,盛胆汁。而胆汁来源于肝,肝气疏泄,胆气通降,则胆汁流畅,以助脾胃气化升降,如果情志抑郁,或暴怒,或寒温不适,或恣食肥甘,虫积等因素,均可导致肝胆气滞,疏泄失常,使胆汁排4泄不畅,并致脾土不运,湿邪内生,从而导致肝胆湿热,肝郁化火,煎熬胆汁,积而成石,阻碍气机,产生胁痛、胆胀之疾。《灵枢·胀论》说:胆胀者,胁下胀痛,口中苦,善太息。由于木郁则土壅,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可出现苦,恶油,食纳不佳,呕吐黄水,腹中胀气,便秘,脉弦,舌暗红,苔黄腻等,正是肝胆湿热主要表现。如《甲乙经》说:邪在胆,逆在胃,胆汁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汁。若少阳胆道未通,及阳明胃家热结,甚至出现黄疸。中医认为多属肝郁胆热,湿热蕴结,阳明腑实所致。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化湿。方用疏肝利胆汤合茵陈蒿汤。案例:王某,女,39岁,1997年11月24日来诊。患者1989年因饮食不节,突发右上腹绞痛,呕吐黄水,某医院诊为急性胆囊炎,欲施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不同意,以抗炎等保守治疗,其症状缓解。但若饮食不慎或劳累后症状反复发作,用西药治疗可以缓解。1997年作B超检查发现胆总管增粗,边缘不光滑,胆囊壁增厚,提示胆总管炎、胆囊炎。改服中草药治疗,请章氏诊治。初诊时右胁疼痛,向肩背部放射,目黄,口苦纳差,腹胀便秘,小便深黄,右上腹压痛,精神不振,脉弦细数,舌赤苔黄腻,辨为肝郁气滞,腑气不通,湿热蕴结。治以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方用疏肝利胆汤,处方:柴胡、枳壳、赤芍、木香、山栀、黄芩、郁金、厚朴、玄明粉、鸡内金各109,甘草、熟军各89,黄连69,茵陈209。以上方加减,服药3个月,症状全部消失。B超复查胆总管炎、胆囊炎消失。半年后随访,健康无恙。

【按语】章氏常说肝气疏泄,胆汁流畅,能助脾胃运化,若肝气郁结,气机不调,降泄失常,气郁则化热,发为肝郁胆热,湿热内蕴,其表现为胁痛烦闷,恶心,口苦纳差,便秘腹胀,目黄溲黄等。章氏积数十年经验,自拟疏肝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之胆囊炎、胆石症,每获卓效。对阻塞性黄疸者加茵陈、山栀、虎杖等;对发热者加银花、连翘,疗效显著。

 

湿热痹证的证治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以肌肉、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主要病机是感受风寒湿热外邪,使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湿热之邪,乘虚袭人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风寒湿痹久延不愈,邪留经络,转化为湿热痹。也有因素体阴虚,内热偏盛,阳气较旺,脏腑经络先有蓄热,感受外邪后,多成为湿热痹。临床常见的为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湿热痹证候,主要为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得冷则舒,痛不可近,关节不能活动,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并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症状,脉多滑数,舌多红或赤,苔黄腻或黄燥。治宜清热化湿,方用白虎加桂枝汤,并酌加忍冬藤、黄柏、牛膝、薏仁、苍术等。若湿热化火,表现为关节红肿,痛如刀割,筋脉拘急,日轻夜重,甚或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是为湿热之毒,淫于筋脉,治宜清热解毒,可选用千金犀角汤。若阴虚热盛,口干,皮肤枯燥,肢节烦疼,脉细数,苔薄黄,则宜养阴清热,方用滋营养液汤。若兼见湿热下注,出现下肢肿痛,小溲热赤,苔黄腻,脉濡数等,说明湿热尚在气分,仍宜清热化湿,方用二妙丸加海桐皮、防己、牛膝、薏仁、蚕砂等。案例:某男,38岁,1996年9月来诊。患者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有5年之久,经常发作,气候变化则甚,今年初夏,气候异常,乍寒乍热,关节痛更剧,左脚踝关节红肿疼痛,扪之灼热,苦干,大便干结,皮肤枯燥,曾服用西药激素和中药大活络丸以及中药煎剂,配合针灸、按摩、理疗等,疗效不显。诊察:脉细数,舌红,苔黄燥。辨证:风寒湿痹,久治不愈,风寒化热,湿热蕴结,为肿为痛,加以阴虚体质,久服温燥之品,阴气更伤。治宜养阴通络,清热化湿。处方:生地159,玄参159,麦冬109,桑枝209,牛膝、苍术、黄柏各109,忍冬藤159,石膏409,知母109,海桐皮109,当归109。进10剂后下肢肿痛逐渐减轻至消失,无灼热感,口干口苦消失,大便能解,脉细数,苔转薄黄,改以养阴通络。处方:生地159,玄参159,麦冬109,钩藤109,桑枝159,石斛109,知母109,牛膝109,狗脊109,草决明209,杜仲109,当归109,再进10剂。前方共服药20剂,诸症均愈,嘱继续服10剂,以资巩固。

【按语】章氏认为湿热痹证,以热为主,因风寒亦可以化热,湿则流注于关节,纠缠不去,与热结合,导致红肿热痛,热久则阴伤,关节缺乏津液濡养则痛甚,故治疗始用清热化湿,继用养阴通络,湿热去而阴气自复,肢节得养,疼痛自除。

 

湿热痢疾的辨证论治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主要由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与肠腑而形成的。或误食不洁之物,如其人平素好食肥甘厚味,酿生湿热,湿热内蕴,腑气壅阻,气血凝滞,化为脓血,则成湿热痢。其主症为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苦寒燥湿,方用芍药汤。若湿重于热,或有寒湿,下痢白多赤少,或化为白冻,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宜祛寒利湿,方用胃苓汤。若热重于湿,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肛门灼热,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解毒,方用白头翁汤。

案例:李某,男性,41岁,1997年9月22日就诊。患者中午在餐馆进餐,人暮即觉腹中不舒,恶心欲吐,全身不适,头昏疲乏,晚餐未进,即倒床而睡,自觉恶寒发热,继之则腹痛泄泻,一二次后欲解不出,里急后重,所排物皆脓冻,赤白相兼,时欲蹲厕,口干思饮,肛门灼热,小便短少,入夜辗转不宁。次日即来院检查:急性病面容,自述头昏痛,发热,肛门急胀,体温38.5℃,脉象滑数,舌赤,苔黄腻。大便常规:脓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常规:白细胞12×109/1,中性75%。诊断:急性菌痢。辨证:湿热痢。治法:清热导滞,调气行血。处方:生白芍159,黄芩109,黄连109,大黄109,槟榔109,生甘草89,银花109,白头翁109,神曲109,木香109,葛根109,枳壳109。服2剂后寒热已解,腹痛、里急后重消失,脓血便已转粪质,约3。4小时便一次,能进少量稀粥,脉滑细,苔薄黄腻,仍以清热导滞。处方:葛根109,黄芩109,黄连69,熟军89,神曲109,木香109,枳壳109,生甘草89,马齿苋159,白芍109,薏仁309,茯苓109,再进2剂,诸症消失,大便正常,继以扶脾和胃调理。

处方:条参159,白术109,茯苓109,生甘草89,山药159,神曲109,薏仁309,石斛109,陈皮109,木香109,砂仁69,白芍109,2剂,善其后。

【按语】章氏认为时值夏末秋初,气候反常,湿热之气蕴积肠胃,加以饮食不沽,传导失职,气血因而被阻,以致腹痛,里急后重。湿热熏蒸,营卫不调,故恶寒发热。湿热毒邪熏灼,损伤气血,变成脓冻,故赤白杂下。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均是湿热下注表现,故治以清热化湿、解肌导滞、调气行血,综合治理,有桴鼓之效。

 

湿热带下

 

湿热与带下:本病多由湿热蕴蒸胞宫,冲任受损,带脉失司所致。湿热浸淫,阴部作痒,带色多黄,而有腥臭;湿热壅盛伤津,故口干溲热;月事前后胞宫充血,肾气空虚,湿热乘虚而人,故带浊常多于平时;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此为湿热内踞之候。治疗湿热带下,一般采用健脾利湿清热法,如知柏地黄汤、完带汤等。

湿热与月经不调:章氏认为湿热不但可致带下,它对月经不调,亦有一定影响。湿热之邪,其性粘腻重浊,胶滞难化,若湿重于热,壅滞胞宫,阻遏冲任,使肝血难以下注,则月事不能按期而至,致使月经后期,甚至经闭不行;若热重于湿,熏蒸胞宫,冲任受灼,则血热妄行,又可导致月经先期,血量反常而多。湿热所致月经不调,血色深红或紫黑,并有臭气,或经期时阴痒,平时可兼有湿热带下之证候。治疗湿热月经不调,应重在清热利湿,方如芩连四物汤加牛膝、车前子。

湿热与崩漏:章师认为崩漏在临床中以血热、气虚较为多见。产生血热的原因,一般有虚实两类,就虚证而论,大体是肾阴不足,相火偏亢。就实证而言,则主要是湿热熏蒸胞宫,热迫冲任,迫血妄行。《兰室秘藏》说:湿热下迫,经漏不止。明确指出湿热为崩漏的主要致病因素。湿热崩漏的证候,有崩中带下,日久不止,或反复发作,血色深红或紫黑,其质粘稠,或夹杂带浊,其气臭秽,一般在崩漏止后,带下不断,甚或赤白相间,腰尻重痛,小溲黄赤,身热自汗,心烦少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而数。治疗上应着重健脾利湿,泻肝清热,如先用龙胆泻肝汤,继用固冲汤。案例:徐某,女性,41岁。1997年10月27日来诊。患者2年多来,带下清稀,有时黄稠,浸秽衣裤,间有腥臭气味,外阴瘙痒,甚为痛苦。曾经妇科检查,有子宫颈糜烂,但治疗无效,乃至中医院求治。诊察:脉沉细,舌淡,苔薄黄微腻,面色淡黄不华,经常腰疼体软,饮食较差,睡多梦,月经量少,周期尚正常。辨证:脾气虚弱,失于固涩,湿热下渗。治法:健脾固涩,清热化湿。处方:太子参159,甘草89,黄芪159,生龙牡各309,山药159,椿根皮、金樱子、黄柏、茯苓、郁金、苍白术各109,薏仁309,5剂,煎服。并配合外阴熏洗方:麻黄159,苦参209,蛇床子309,明矾209,野菊花309,3剂,煎水熏洗外阴。一周后复诊,带下显著减少,阴痒基本消失,守原方再进15剂,熏洗药再用3剂,诸症临床治愈。

【按语】古云十女九带,言其发病率高也。带下原因很多,常见的为脾虚失固,湿热下渗,白带浸淫外溢,发生瘙痒,亦湿热下渗之象,章氏说本案正符合此一辨证原则,故用健脾固涩,佐以清热化湿,故获效甚速也。

 

丹毒 带状疱疹

 

湿热在皮外科疾病中也较常见,且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湿热并非单纯指六淫所致,而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所致之内湿化热,亦是发病重要因素。湿热郁于皮肤,可发生痤、疖、疮等多种疾患。其临床表现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例如:皮损情况,皮肤红肿热痛,溃脓,水疮或渗液较多,或糜烂结浆痂,甚则苔藓化,色素改变。全身表现:头昏痛,纳呆,泛泛欲吐,身倦怠,苔黄腻,脉滑,且有一定季节性、阶段性。如急性期:湿邪为主,湿热相干,证势急迫,渗出较多,瘙痒较剧。慢性期:损血气,则营血失调,其证较缓,苔藓化及脱屑,多见肌肤麻木,只有抓住其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治疗。

皮外科疾病通常分内外治法,内治急性期:以清利湿热为主,急则治其标;慢性期:调气血,和营卫,调整内脏功能,缓则治其本。常用清热化湿方药有:湿热下注所致丹毒,方如二妙丸、三妙丸。慢性湿热所致的附骨疽、委中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

案例一:刘某,男性,50岁,1985年5月初诊。患者3日前开始有微恶寒发热,继则左腿突然红肿,自膝以下至踝红肿疼痛,扪之有灼热感,口干,便结,尿赤。据云3年前曾同样发作一次,当时诊断为丹毒,旋即治愈,最近因走路太多,突然发病。脉沉数,舌红,苔黄腻。辨证:湿热下注,火毒内发。治法:清热化湿,泻火解毒。处方:牛膝、黄柏、苍术、银花、紫花地丁、连翘、黄芩、板蓝根、川军、丹皮各109,玄参159,赤小豆309,进3剂。外用如意 金黄散,醋调外敷。二诊:肿消大半,余症减轻,仍以原方再进3剂而愈。

【按语】章氏认为,皮肤突然肿赤,如丹涂脂染的形状,故名丹毒。中医学又有流火之称。由于肝经湿热下注所致,故治以清热化湿,泻火解毒。药仅服数剂,红肿霍然消失,但易复发,故应时时注意湿热为患,给以预防,至为重要。案例二:万某,女性,48岁。1999年8月18日来诊。2周前突然右胁下发生疱疹,逐步蔓延至腹,以及下肢,累累如串珠,黄白色水泡,成片成带状,发痒疼痛,刺破则流水,在某院诊断为带状疱疹,但服用一些消炎及抗病毒药,无济于事,脉细数,舌红,苔黄腻。辨证:肝火妄动,湿热内蕴。治法:泄肝解郁,清热化湿。处方:薏仁309,当归、赤芍、丹皮、黄芩、山栀、银花、连翘、防风、牛膝、. 黄柏各109,柴胡69,进3剂。溃破流水处,扑冰石散。二诊:疱疹未发展,局部痛减,用原方再进5剂。前后服药20剂,局部疼痛减轻,疱疹逐步减少,至全部消失,病乃告愈。

【按语】章氏指出,本病多发于腰部,故称缠腰火丹,实际胸、腹、背及下肢亦往往发现。有干、湿两种,以湿性为多见,发则刺痛,其病因为湿热内蕴所致。本病病程较长,约数周才能治愈。

 

小儿虫疾

 

小儿时期因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如草木之方萌,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与成人迥然不同。病理特点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也因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由于脏腑娇嫩,易感受病邪,以脾常不足为多见,平素饮食不洁,饥饱不知,贪食偏食,生活不规律等皆可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常,外感六淫之邪侵犯脾胃,使脾胃功能紊乱而生疾。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致受纳运化功能失职,饮食停滞不化,发为食积。积食生热,诸虫滋生,发为虫疾。治法:实证以消导为主,虚中夹实证宜消补兼施,方用健脾丸合使君子散等。

案例:田某,女性,5岁,1991年4月就诊。患者近半年来食纳呆滞,家长勉强给食,则恶心作吐,口干心烦,夜卧露睛,有时睡后惊叫,磨牙,手足心热,腹中胀满,间有腹泻,口鼻干燥,搓鼻搭眼,两肩上耸,面部花白斑隐隐可见,形体消瘦,家人甚以为忧,到处求医。诊察:脉沉细微数,舌淡,苔黄腻。辨证:饮食失节,脾胃受损,脾虚生湿,湿久化热,湿热内蕴,虫积乃生。治法:清热化湿,醒脾消积。处方:半夏69,陈皮69,茯苓69,生甘草49,竹茹69,枳实69,炒川连39,槟榔69,炒谷芽、炒麦芽各69,鸡内金69,苍白术各69,砂仁39,3剂。服药后,夜卧较安,有食欲,按原方再进5剂。连服上方10余剂,腹胀消失,饮食增长,睡眠亦安,苔转薄白,原方去竹茹、黄连,加条参89,山药89,再进5削,并嘱节制饮食。上方又服10余剂,饮食、睡眠基本正常,面色已转红润,诸症逐步消失。停药观察,嘱节制饮食,慎风寒。据悉,此后小孩生长发育良好云。

【按语】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本弱,饮食失节,运化失职,湿热内生,必然饮食停滞成积生虫,诸症蜂起,故治疗必须清热化湿,以治其标,健脾导滞,以治其本,始获事半功倍之效。

章氏说湿是长夏主气,热是夏季主气,二者有密切联系。湿为阴气,热为阳气,湿为水,热为火。湿和热一变而为六淫中的二淫(湿邪和热邪),它既可以分别侵犯人体,也可以相互转化,既可以外感,也可以内生,因而湿热是导致人体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以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为提纲。其病因感受湿热之邪而发,故名湿热病,而祛湿清热是其治疗大法。

章氏从肾论治精粹

 

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基础之一,脏腑辨证则是中医辨证学之核心,而以五脏之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内容,尤以肾为先天之本的特殊生理功能,使中医肾学研究在整个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肾论治亦成为中医临床特色之一。

 

章氏论内肾与外肾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其形如豆,在体腔内,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难经·四十二难》说:肾有二枚,重一斤一两。此与现代医学解剖是一致的,但

 

喝离渺肾的生理功能方面,中西医论肾,则大相径庭。中医肾的内涵颇深,它既概括了实质脏器--肾脏及其功能,也代表部分其他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它主宰人的生命全过程,其主要功能为藏精与主水。章氏根据前贤关于内肾与外肾的学说,在研究中医古籍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解剖生理,确认肾有内肾与外肾之区分。内肾即腰者肾之府,其解剖部位在腰脊两旁,外肾即睾丸(女子为卵巢),睾丸亦有两枚,其形圆,位于阴囊,在体腔外,可以触及,从而确认内肾是主水的,外肾是藏精的,内肾与外肾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指明在讨论生理、病理以及辨证论治上,均应内外并提,才能使肾学具有独特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如此亦可与现代医学肾与睾丸之生理功能基本吻合,不悖于古,而详于今。

章氏认为,肾主水从五行配五脏来说,水属肾,从五脏生理来看,肾为水脏,肾主五液,肾者主水(《素问·上古天真论》),肾属少阴,水为阴物,二者同类相求。肾开窍于二阴,肾合膀胱,前阴与膀胱是排尿通路,充分说明肾与人体水液代谢密切相关,与现代医学认为肾是生成尿液、排泄尿液的器官基本一致。从病理而言,肾为水之下源,肾气虚则水液泛滥,水能伤阳,水肿必致肾阳虚弱,从论治出发,肾阳虚亏,应温肾阳才能利水,此与现代医学阐明的肾功能受到损害,排泄功能障碍,必能导致尿潴留,少尿或无尿之生理病理机制相吻合,因而肾者主水,古今相同,其为内肾,毫无疑义。

肾藏精这一重要理论,始自《内经》,如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关键问题是肾何以藏精,精藏何处?现代医学无法理解,千百年来,历代中医学家也人云亦云,未有定论。章氏认为:肾藏精是前人临证实践经验之结晶,是人身固有,无可怀疑的,并分析精藏之处应在外肾(即睾丸处)。历代医家根据睾丸功能定名为外肾,如《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外肾即睾丸也。《证治准绳》记载:肾与膀胱,一脏一腑,其气通于外肾,小肠系于睾丸系会故也。《理瀹骈文》记载:睾即肾丸也。且世人皆知睾丸为肾子,阴囊为肾囊,睾丸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着在睾丸上缘之副睾则具有储存精子与输送精子之功能(女性之卵巢与附件功能相同)。有如上述,睾丸即外肾,且为藏精之处也。由此可见,现代医学肾与睾丸之综合功能与中医学肾之功能完全一致。同时通过临床实践证明,许多肾虚腰痛者,往往伴有睾丸坠痛,特别是在性生活后,腰部空痛与睾丸空痛同时存在,治疗睾丸病证,也需要补肾方法,足以说明在病状上,外肾与内肾发生联系,内外相通。而在功能上,肾的藏精功能,实际上是睾丸之功能,肾睾相连,共同完成主水、藏精之重要生理功能。朱丹溪二论对章氏的启发

朱丹溪系元代著名医学家,他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书,丹溪学说的基本观点及其中心思想是:阳有余阴不足论以及相火论。

丹溪倡阳有余阴不足学说,实系《内经》阴阳学说的一大发展,他所指的阴阳,首先是指气血而言,论中指出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格致余论》)。并以宇宙的日月星辰变化为凭,天包乎地,月禀于日。而天地间,日为阳而常全不缺,月为阴而常缺,根据天人合一学说,说明在人体也往往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他以《内经》有关人体生长发育的普遍规律为依据指出: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哺乳,水谷之养,阴气始成,而可与阳气为配可见阴气之难于成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格致余论》)。阴气难成,而人之情欲无涯,心之君火感物而动,引动相火则耗阴精,所以阴气不独难成,而且易亏,因此造成阳有余阴不足状态,故丹溪谓: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以此昭示后人。所谓阳常有余实指情欲容易妄动,导致邪火炽盛而发生病变,非指人体真阳而言,而所谓阴常不足,则是邪火伤阴,导致精血亏损之病理变化。受此启迪,章氏认为丹溪之阳有余阴不足是从相火立论而言,抑制相火,保护阴精才是阳有余阴不足论的实质所在。故而丹溪创制滋阴降火法则作为处理阴精与相火二者之间,实质是水与火之间矛盾的主要治疗手段,因为火旺则水竭,水足则制火,通过滋阴能降火,运用降火可以达到保阴,从而使阳有余阴不足的理论与临床治疗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临证中逐步成为滋阴派的倡导者,为滋阴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有如上述,丹溪的相火论应为丹溪学说中主旨性论文,其论相火有二种含义,一是指正常的阳气之动。所谓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即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菲此火,不能有生。这种相火在于人乃言其常,含有生气之原的意思,是脏腑之本,经络之本,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另一是指五志妄动,成为邪火,即思想为物欲所感,五志化火,这种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使阴虚则病,阴绝则死。此言其变,为阴虚火旺的邪火。所以,丹溪言相火,具有两重性,相火虽一,常变迥异,相火动得其正,有助于生生不息,动失其常,则为元气之贼。此外,丹溪认为人身相火,内阴而外阳,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相火以肝肾精血为其物质基础,而尤以肾为主,因水能生木也。并指出,相火之动正常与否,与五脏功能活动情况密切相关,五火之动中节,是相火正常之重要保证,因为五脏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随起。相火易起,五脏厥阳之火相煽则妄动矣。引起相火妄动之原因,有情志过极、色欲无度、饮食厚味等多方面原因,如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肾,大怒则火起于肝然后煽动相火,相火妄动,必然消耗阴精,煎熬真阴。

对于如何处理相火(邪火),丹溪提出二种治法,一种是要求人们从思想上下功夫,以理智克服欲念,修心养性,使五志(火)不妄动。彼五火之动皆中节,相火惟有稗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何贼之有?又谓:盖相火藏于肝肾阴分,君火不妄动,相火惟有禀命守位而已,焉有燔灼之虐炎,飞走之狂势也哉。另一种是用药物治疗相火,推广河间、子和、东垣诸氏之法,别邪火之虚实,或补水泻火,或泻火存阴,并创制大补阴丸、济阴丸、补肾丸、补虚丸等,力荐滋明降火之法则。章氏禀承丹溪二论之旨,运用于临床,深化并扩展了丹溪学说内容,将其精辟的理论论述与医疗实践紧密结合,撰写了专著《滋阴论》面世。在《滋阴论》中,章氏以丹溪二论为指导,进一步阐明了阴的生理,实质是指阴精或阴液的生理,它代表人体五脏所藏的精华。五脏各有阴精,如心主血,汗为心液,肝藏血,脾统一身之血,化生精液,肺主气,敷布津液,肾主水,藏精,主生髓,五脏各藏精。津、血、液、髓,这些物质,统属阴精,但主要物质来源全属于肾。全身之精(阴)都由肾阴来供给、化生,而人体在漫长的生活中,操劳伤肾,房室损精,诸脏之伤,穷必及肾,故肾元虚亏,在所难免,且在病理情况下,机体受各种病因的作用,则可出现许多伤阴现象。如热邪嚣张,燔灼津液之邪盛阴伤,禀赋不足,阴气虚弱等;染病之后,邪去正伤,首先伤及阴分,出现阴虚发热之证;用脑过度可耗伤阴液,劳动出汗过多,也可致阴虚;久病伤阴,譬如慢性出血病人,以及骨蒸劳热、潮热盗汗者,更能使阴液暗耗,此外温病热之所过,其阴必伤;外伤流血过多而伤阴;喜食炙烤煎炒之物耗伤胃阴;治疗失当之误汗、误下、误吐而发生亡津液之变证的误治伤阴等等。总之,阴不足来自各种因素,皆因阳盛耗阴,阴阳失调,或阴液耗损过多,或阴液来源不足,使机体由阴液缺乏,而造成阴虚,非独邪火(相火过旺)伤阴之一途也。对于临床上一些患者由于工作劳累,饮食不节,色欲所伤,均易引动邪火,耗精伤阴,其结果必然阴虚,阴虚则阳必旺,肾阴不足则阴虚阳浮,阳亢于上则虚火上冒等等一系列征象和转归,认识到丹溪之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确实是对中医病理生理学的一大贡献。

章氏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临床阴虚患者有它的一定规律,而且阴虚常多于阳虚,符合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规律。由于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阴阳虚实亦有差别。从地区看,南方人多阴虚,因气候炎热,汗多伤津;从年龄看,中老年阴虚多于青少年,因长年生活和工作劳累易耗阴精;从性别看,女性阴虚常多于男性,因女性经期、生育,易于耗血伤阴;从职业看,脑力劳动阴虚常多于体力劳动者,因脑力劳动耗髓伤精,不易修复,而体力劳动汗多易予修复;从病程久暂看,久病多伤阴,病久必耗精伤液;从脏腑辨证看,心肝肾多阴虚,两脏同病则以肝肾多阴虚,心肾多阴虚,肺肾多气阴两虚,从而在内科临床常见的阴虚所致的一部分疾病中,充分运用滋阴疗法能治愈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证、危重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