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助听器找0爱耳时代:125.0518-一词之变凸显什么样的发展意图-江苏省委员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7:55:29
一词之变凸显什么样的发展意图发布时间:2011-07-06 来源:新华日报  

 

  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发展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相似,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发展也不平衡。从地图上看,江苏犹如一艘远航的巨轮,苏南、苏中、苏北恰似船首、船身、船尾,首接东海,尾连黄海,气势非凡。

  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如何让这艘巨轮驶得更稳、更快?《“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我省区域发展的新战略方针: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特别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协调发展。

  从“共同”到“协调”,新表述折射时代新特点

  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是江苏经济社会最大的特点,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关注并千方百计推动区域发展。但从历史维度看,江苏的区域发展战略在表述上有了很大变化。在《“十一五”规划》中,专章论述的是“区域共同发展”;而到了《“十二五”规划》,表述演变成为“区域互动协调发展”。

  一词之变,折射理念变迁。省发改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我省多措并举推进区域共同发展,如“四项转移”、南北共建开发区,一市一策,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些重要指标的积极变化表明,在区域发展上江苏已经迎来了真正的“拐点”,有必要对三大区域的发展在新的历史坐标中进行新的精准定位。

  记者在对苏北各地的采访中也切身感受到,苏北的发展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苏北的许多项目原来具有明显的产业转移特征,现在却大不一样,不少市、县(区)新上马的骨干项目都有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支撑,有的甚至可与国际一流的技术对接。同时,政府服务的满意度、客商的信任度都在提高,产业链也慢慢形成了,劳动力资源优势也正在体现。江苏原来有两句话,叫“基本现代化看苏南,全面小康看苏北”。江苏要保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和贡献份额,必须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因此全省经济在结构调整中要保持一定的增量,在增量中苏中、苏北要挑大梁,而转型升级苏南要走在全国的前列,形成既有分工又协调发展的布局。这一意图,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翻翻近年苏北、苏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单,可以说业绩赫赫。苏北、苏中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5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仅去年,苏北新开工500万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就超过2000个,总投资达1750亿元,实际引资额950亿元,劲增22%,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力拓展持续发展新空间

  进一步抹平我省南北发展差距,目标是什么,空间在哪里,这些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了很好的解答。省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那就是继续紧紧抓住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加快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苏中经济国际化高地、推动苏南经济转型升级,培育三大区域发展新优势,促进区域互动协调发展。

  省社科院有关专家对记者说,江苏“十一五”期间各区域的发展特别是苏北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及时决策出台长三角一体化和沿海开发战略,“十二五”期间江苏必将继续积极加以推进。

  《“十二五”规划》中,引人注目地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列为专门一章,提出“到2020年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格局,构建高效、集约、均衡、永续的美好江苏。”省发改委规划处负责人表示,这一表述概念新颖,其实在“十一五”期间已经提出,就是江苏根据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把全省国土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四类区域,分别制定发展对策。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工业化、城市化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需要通过划分主体功能区来合理引导用地,有效提高国土空间开发效率,以更小的资源消耗实现“两个率先”。同时,还可以减少限制开发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更好地保护农业和生态区,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并促进形成南、中、北三大区域特色优势,实现区域互动协调发展。据介绍,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编制并下发实施,将对4类区域分别制定不同的政策,从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人口等方面区别对待,并开展差别化的绩效评价。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城乡一体化如虎添翼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密不可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鲁从阳认为:“虽然一个是解决城乡差距,一个是解决地区差距,但本质上来说都是为了解决收入差距,让各地群众享受同等的经济社会权益,促进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这正是江苏《‘十二五’规划》将城乡一体化与区域发展在同一篇章表述的原因。”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城市化战略上升为城乡一体化战略,是江苏的一大亮点,且独立成章,这是江苏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经过“十一五”的努力奋斗,江苏成为全国城乡发展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苏州等地城乡一体化的经验为全国提供了示范样本,全省数千万农民分享着越来越多改革发展红利,许多人结束了传统意义上的农家生活,工作环境、保障水平与城里人靠得越来越近。省社科院专家说:“10年来,江苏城镇人口比重由31.5%上升到55.6%,目前江苏城市化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左右,为全国城市化水平上升最快的省份之一。”

  省委农工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经济社会结构中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产业发展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江苏必须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切入点,坚持‘三化带三农’的思路,大力推进城乡规划等五个一体化,把江苏建成全国城乡一体化先行区。”

  根据《“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我省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动作。这些动作包括:加速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民进城入镇、提升城市一体化水平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等。

  江苏城乡一体化前景可期。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省将转移农村劳动力125万人,在医疗、养老等方面探索城乡并轨,逐步实现农村与城市同网同质供水,彻底解决农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并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在城市,逐步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并在年内取消暂住证制度,实行居住证制度。

  (周静文 陆剑 倪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