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脱皮不痒不疼:戒、定、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31:52

戒、定、慧

(2008-11-04 10:16:09) 转载标签:

佛学

分类: 卍佛学常识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戒定慧在佛教中称做“三学”或“三无漏学”,戒、定、慧是修习佛法的总则,一切佛法都不离戒、定、慧。“戒”如防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又清净无染就是“戒”;寂然不动就是“定”;观照无碍就是“慧”。戒、定、慧是自心一物的三面,圆融而不可分离。“三无漏学”与“八正道”的关系是——“戒”包括:正语、正业、正命;“定”包括:正勤(精进)、正念、正定;“慧”包括:正见、正思维。

 

   “此三无漏学,成就根本,只此真正修持,便能远离贪、嗔、痴,不做杀、盗、淫业,成就清净白法。”为了熄灭贪、嗔、痴(三毒),必须勤修戒、定、慧(三学)。由于人们无始劫以来染著了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见思烦恼,终日迷妄颠倒,妄心流注,如水漏泄,以致长期以来生死流转,未能出离。(“不正见”即是“邪见”,与“正见”相对)

 

   如果人们能精进修学“三无漏学”,使烦恼妄心逐步由伏而断,便能踏上解脱之路,从而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要想明白什么是“无漏”,就必须先明白什么是“有漏”,“有漏”即“有漏皆苦”(诸受皆苦)是“四法印”之一,其他“三法印”分别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法印”是佛教术语。佛教徒用以鉴别佛法真伪的标准。又译法本、本末、忧檀那等。法指佛法,印喻能印证真伪的佛法之印。凡符合法印的为佛法,不符合的为非佛法。

 

(一)什么是无漏
   对于人们来来说能不能彻底的明白什么是“漏”,是人们能不能觉悟的关键,只有明白了什么是“漏”,才能做好堵“漏”的工作。那么这个“漏”到底是什么呢?“漏洞”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简单的说“漏”就是“洞”,有“洞”的东西会“漏”。这个“漏”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意味这什么呢?这个“漏”就是人的“七窍”(加另外二窍),人们的每一“窍”都是一个“洞”所以叫做“漏”。

 

   “七窍”是人体部位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包括眼睛二窍、耳朵二窍、鼻孔二窍、嘴巴一窍。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五脏有病,往往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人的“七窍”有不同的功能“人皆有七窍,以食、听、视、息。”《庄子·应帝王》也就是说眼睛的功能是“看”,耳朵的功能是“听”,鼻子的功能是“嗅”,嘴巴功能是“吃”,在佛学中“七窍”属于“六入”。

 

   佛学中的“六入”分“内六入”和“外六入”两种。佛教称“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为“内六入”(贼媒)﹐“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为“外六入”(六贼);“六根”﹑“六尘”互相涉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而生“六识”。(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七窍”属于“六入”,“六入”的范围大于“七窍”,佛学中的“漏”除了“七窍”之外,还包括人体的大小便(生殖器)的两窍,共“九窍”。这“九窍”中的每一“窍”都有相应的欲望,它们是人类一切贪欲的根源,其中的每一“窍”都是“无底洞”,人们的眼睛,贪恋美色是无限的,人们的耳朵,贪恋美声是无限的,人们的嘴巴,贪恋美食是无限的,人们的身体,贪恋美触是无限的……

 

   “漏”是“苦”之根,人生“八苦”之一是“求不得苦”。眼睛“求不得”美色是“苦”,耳朵“求不得”美声是“苦”,嘴巴“求不得”美食是“苦”,身体“求不得”美触是“苦”……总之是“苦海无边”,就算这些都能“求得”,因为有“漏”还是摆脱不了“老死”之“苦”。由于有欲望,所以人们才“贪得无厌”,由于身心都是“漏”所以人们才“欲壑难填”。

 

    人的身体就像一个“漏斗”,人们贪求的所有“东西”,都只是从这个“漏斗”里过了一遍,由于“漏斗”的本质是“漏”,所以任何“东西”也都不曾“真正”拥有。“美色”闭上眼睛就消失了,“美声”听完之后就沉寂了,“美食”吃完之后就成粪便了,“美触”爽过之后就只有空虚了。总之“有漏”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惟有我们的自性(真心)是“恒常”的。

 

   人们常说“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什么“竹篮打水”的结果是“一场空”呢?那是因为“竹篮”的漏洞太多了,什么都盛不了。人的身体有“九窍”这是大的“漏洞”,小的“漏洞”就是你身体上的每一个“毛孔”,更小的“漏洞”就是细胞与细胞之间(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空隙”。读者仔细想一想,这一生你真正“拥有”过什么?不要再去做“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傻事了。

 

   由于众生不明白一切法都是“惟心所现”、“缘起性空”、“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所以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恒常”,在“无我”的法上追求“为我所有”,这就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烦恼,所以人生的苦也极多。没有觉悟的人们都有烦恼,有烦恼的人们是“有漏之身”,而涅槃寂静是“无漏道果”,人们以“有漏之身”,难成“无漏道果”。

 

  关于这个“漏”释迦牟尼在《楞严经》中说:“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即使是所有大海里的水,也装不满一只没有底的漏碗。《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有相”的一切都是“漏”,“如来”是“无相”的,是如如不动的“理体”(本体),也就是我们的“自性”“真心”,只有它才是“恒常”不变的。

 

    所以想要达到涅槃寂静的境界,就必须修行,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的“三无漏学”。以上说的主要是物质上(色法)的“漏”,也就是杀、盗、淫三恶业,一定要断除,对于修道的人来说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心法)的“漏”,也就是意念上的贪、嗔、痴更要断除,《大智度论》里讲:“贪嗔痴不除,名大破戒人”。所以人们一定要在“自己”的心性上下功夫,学佛是不可以自欺欺人的。(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二)什么是戒学

   所谓“五戒”,即1、戒杀生,2、戒偷盗,3、戒淫邪,3、戒妄言,5、戒饮酒食肉。“五戒”再加上6、不观听歌舞,7、不著华鬘,8、不坐高广大床,9、过午不食,10、不蓄金银财宝,即为佛教的沙弥“十戒”。佛将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向佛请示:“佛在世的时候,佛是我们的师父;佛入涅槃之后,我们以谁为师呢?”佛陀便告诉他们说:“我入涅槃之后,应以戒为师。”这句话足以说明持戒的重要性。

 

    关于戒、定、慧“三无漏学”,六祖有精辟的论述。师曰:“汝师若为示众?”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净,长坐不卧。”师曰:“住心观净,是病非禅;长坐拘身,於理何益?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才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师曰:“自性无非、无疑、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文中志诚所说的:“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读者有仔细参究参究。

 

   六祖所说的:“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这是佛法修行的关键,《法宝坛经》是六祖“自性”(佛性)的流露,六祖的“自性”(佛性)也就是我们的“自性”(佛性),和《圆觉经》一样,是在“自性”中讲(的),南怀瑾教授在《圆觉经略说》中说:“那么《圆觉经》在那里讲?不在天上,也不在人间,是在自性中讲。”


    关于戒《楞严经》是这样记载的: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婬,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婬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婬,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婬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婬即淫)

 

    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盗心不除,尘不可出,末法时代多有为名闻利养而行非法者,非真佛弟子,有漏之身,难成无漏道果,造业而已。

 

    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婬,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在《楞严经》中关于戒的态度是明确的:1、戒婬,是第一决定清净明诲。2、戒杀,是第二决定清净明诲。3、戒偷,是第三决定清净明诲。4、戒大妄语,是第四决定清净明诲。在佛看来有漏的器皿是永远也盛不满水的,要想使有漏的器皿能盛满水,就必须把器皿的漏洞补上,而戒定慧三学正是补漏的工具。器皿只有把所有的漏洞都补上了才能盛满水,而人们也只有把思想上的漏洞都补上之后,才能才能取得圆满的成就。

 

   (三)什么是定学、慧学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这是郑板桥的名诗《竹石》。诗的大意是: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风如何狂吹,我自岿然不动。作者以竹喻人,表达了“四风”(东西南北)吹不动的坚定情怀。与大自然的“四风”相比,我们人生中的“八风”刮起来会更猛烈些。

 

   这“八风”便是——得财曰“利”。损耗曰“衰”。攻恶为“毁”。叹德为“誉”。扬善曰“称”。刺过曰“讥”。逼身为“苦”。适意为“乐”。四顺四逆。合为“八风”。能击众生心海。起贪嗔烦恼波浪。忍之则“八风”不动矣。在现实的生活之中,我们每个人都被这“八风”吹得摇来晃去,可是自己却觉察不到,讲到这里我们来听一个“八风吹不动”的公案。

 

     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自觉修持有得,便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过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二字,不禁无名火起,立即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着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何必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我骂你什么啊?”苏东坡于是将诗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给禅师看。禅师呵呵大笑道:“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听罢,惭愧不已。

 

   以上说的是古人,我们再来看看现代人。如果说人们因为被困在了无明的“梦心”中而不能觉醒,是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在人们明明知道是“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却依旧沉溺其中就不可原谅了。有些年轻人沉迷与网络游戏,在网吧里能泡上几天几夜都不休息,这种现象有说明了什么呢?只能说他们“迷失”了自我,明明知道是“假”的都能让人们,“迷失”自我,那么人们不知道是“假”的,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网络游戏固然有它的阴暗面,但是如果人们能稍微有一点“定”力,就不至于“迷失”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自拔。相对于“沉迷”与“虚拟”的网络游戏而言,更多的人则“沉迷”与“虚拟”的人生游戏之中,这种“沉迷”更难觉醒,因为人们根本不知道它是“虚拟”的,除非获得定力,才能以智慧之光“照破”幻相,如《圆觉经》所说:“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大树“想”要静止下来,然而“风”却在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让它无法静止下来。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树欲静而风不止”中的“欲”字是“想要”的意思,那么什么是“想要”呢?“想要”就是一种“欲望”,“欲望”本生就是“动”的,所以“风”就不停的刮,由于“风”在不停的刮,树就“静”不下来。

 

    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六祖惠能的故事。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避。”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因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延至上席,徵诘奥义,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於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这个故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读者须要明白——听说佛理、知道佛理、体证佛理,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在前文的“八正道”中我们详尽的说明了什么是“正见”,“正见”就是要找到正确的“参照物”,什么是正确的“参照物”呢?那就是人人都“具有”的,如如不动的“佛性”。读者注意这里说的是“具有”,在你没能明心见性之前,这个如如不动的“佛性”是不为你所知、所用的。

 

    既然如如不动的“佛性”在明心见性以前不为你所知、所用,那么你每天生活和思考问题用的又是什么“心”呢?你用的是“妄心”,着颗“妄心”是动的,是“趣外奔逸”的,而如如不动的“佛性”是“定”的、是圆明寂静的。“妄心”就好比是银河系,时时刻刻旋转不停,我们为能什么知道银河系在“旋转”,那是因为有一个不动的“参照物”在那里做比照,这个“参照物”就是常被人们忽视的空无一物的“宇宙背景”。

 

  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旋转”,而是感觉日月星辰都在围着我们在“转”,这是因为我们站在“旋转”的地球上和它一切“旋转”。同样人们之所以找不到自己的“真心”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妄念”上,我们的“真心”和“妄念”一齐在动,所以我们就感觉不到“妄念”是“动”的。重要的是要去找到正确的“参照物”,只有找到正确的“参照物”我们才能看到“诸法实相”。

 

    无论是“风动”也好、“幡动”也好,实质上都是“尘境”在动,也可以说是人们的“妄心”在动,人们的“真心”是如如不动的。人们之所以感觉不到“妄心”在动,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正确的“参照物”,还没有“定力”,“八正道”可以使你找到正确的“参照物”,“持戒”可以帮助你获得“定力”。能把“心”静下来是一个大功夫,“心”静才会有“定”,有定才能“明心见性”。

 

   关于“定”与“慧”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是这样说的:“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

 

   “自悟修行,不在於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於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师示众云:“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诰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於相而离相;无念者:於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於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於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
体。善知识!於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於自念上,常离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其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於第一义而不动。”

 

    《五灯会元》里“磨砖作镜”的公案:开元中有沙门名道一,在衡岳山常习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能成镜耶?”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一蒙开悟,心意超然。“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道一十二岁时到南岳衡山,拜怀让禅师为师,出家当了和尚。一天,怀让禅师看道一整天呆呆的坐在那里参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道一说:“我想成佛。”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道一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道一被这种噪音吵得不能入静,就问:“师父,你磨砖作什么呀?”怀让禅师:“我磨砖作镜子啊。”道一:“磨砖怎么能作镜子呢?”怀让禅师:“磨砖不能作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

 

   道一:“那要怎么样才能成佛呢?”怀让禅师:“这道理就好比有人驾牛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呢还是打牛?”道一沉默,没有回答。怀让禅师又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作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形状。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不应该有所取舍,你如果学坐佛,就是扼杀了佛,如果你挚着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道一听了怀让禅师的教诲,如饮醍醐一般的清醒了。

 

   关于禅定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是这样说的: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於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於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文中之“著”与“住”意义相同,即执著、停留、粘连、牵挂与某处之意。“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文中之“心”是“心识”(意识)之意,非“真心”(佛性)之意。永嘉大师为什么说:“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呢?永嘉大师回答到:“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

 

   “定”亦称“增上心学”,梵语叫“三昧”,或称“禅那”、“禅定”。“禅那”译为“静虑”(‘静’指心体寂静,‘虑’是审察思虑),即摈除杂念,专心致志。“慧”又称增上慧学,梵语叫“般若”,译为“智慧”。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获得智慧解脱。智慧是从寂定的性体上所起的慧照妙用,有照了一切事物的功能。“定”是“体”,“慧”是“相”“用”。

 

   为了教化众生重视“三无漏学”,促使具体实践,佛对戒、定、慧有大量开示:在“戒”的方面,如佛《遗教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梵网经心地品》说:“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法句经》说:“善哉制于身,善哉制于语,善哉制于意,善哉制一切,制一切比丘,解脱一切苦。”

 

   在“定”的方面,如佛《遗教经》说:“若摄心者,心则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当勤精进,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法华经安乐行品》说:“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

 

   在“慧”的方面,佛《遗教经》说:“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坚牢船也;也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八大人觉经》说:“第一觉知,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华严经》说:“善观诸法,慧根增长。勇猛精进,摧伏四魔。无量智慧,威光炽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