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小说网官场小说网:【原创】摄影构图三原则(实例分析添加中) - ideaarchitec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51:18

【原创】摄影构图三原则(实例分析添加中)

DSLR造像经 2010-10-26 13:38:54 阅读222 评论4   字号: 订阅

 一、技术元素

摄影,尤其是单反摄影,大概是一门需要技术的艺术。所以,宛如写字要掌握用笔技巧,画画要研究颜料特点一样,研究摄影构图,其实也需要先掌握一些关于构图的关键技术元素。只有了解肯綮,才能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摄影,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是一门关于创造性地发现的艺术,先有发现,然后有构图,然后才有摄影。而发现如果是创造性的,那就可以顿时荣升为“艺术”,而据说“艺术”了,就非同小可了……所以对于摄影构图有意义的技术元素、技术能力,有许多是和你的发现能力,尤其是创造性的发现能力相关的。归纳起来,大概有下面几点:

1、黄金分割

必须理解黄金分割定律的各种组合方式,如此,始可以找到正常构图的审美重心。在被摄风景或者人体上识别构图的黄金分割形式,是一种有用的构图技术能力。

2、取框

利用自然构成框出被摄主体,使画面更具形式审美的趣味。在被摄风景或者人体上识别出“框”,可以丰富画面的趣味节奏,是一种有用的构图技术能力。当然,作为一个自以为是的“艺术”爱好者,你千万不要把这个框仅仅机械地理解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这个框,可以是你觉得合适的任何形状,甚至可以是不具体的抽象,甚至可以失重跌落。

3、交叉线

构图的交叉线——这可以用来形成一种审美的坐标系,帮助形成理性的审美感觉,强调被摄主体,形成画面的节奏。在被摄风景或者人体上识别出交叉线形式,并适当予以强调,是一种有用的构图技术能力。

4、用光

利用自然光或者人造光线布光来标识、营造黄金分割、取框、交叉线等构图形式元素。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能力。

5、景深和焦点

通过不同的景深和焦点组合可以营造多种气氛,一般用于风光拍摄。尤其,景深和焦点组合形成了一种“纵向构图”的特点,而所谓的画面立体感、凸出感,甚至“取框”的可能,正是来源于此。因此,知道不同景深焦点组合的效果,是一种有用的构图技术能力。

6、焦距和透视

对于全画幅全画面,50mm左右的焦距成像,符合人眼正常的透视感觉,小于50mm的,透视加深(纵向拉长),大于50mm的,透视压扁(纵向缩短)。这是你需要知道的和构图相关的摄影技术常识。当然摄影距离(物距)也起到一定作用。

7、景深隔离

通过景深隔离强调拍摄主体。这个是设计可调光圈的原因或者副产品之一。

8、对比度隔离

通过对比度隔离强调拍摄主体。知道怎么强调对比度减弱对比度吗?什么?ps?呵呵,那只能说明你还不懂摄影技术。

9、压缩

使用长焦镜头压扁场景制造特殊效果(表现拥挤的场景)。这一条其实和第6条有重复,但是为了强调其表现效果的特殊,在此单独列出。

10、分层次

通过广角大景深营造风光的层次感。这一条其实也和第6条有重复,但是为了强调其表现效果的特殊,在此单独列出。


关于这些构图形式技术元素,固然不能算是备至无遗,但是即便是这些,能不能被你识别,被你创造性地识别,也完全取决于你有没有那种感觉,换言之,就是有没有那种天分——这就是艺术的技术和纯粹的技术不同的地方。

有时候多看些抽象派的艺术作品也许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们把这个世界的抽象归纳后的美具体地呈现给你,有利于你增加美的素养,更多地发现潜伏在具体风景中的美的形式。 

二、构图三原则

下面转入正题,构图三原则。

构图三原则是运用上面十点技术元素的精神核心,是灵魂,是生命。这种生命有两套,分别为正常的和非常的:

1、正常构图三原则

*平衡  也就是画面不要失重。
*突出  也就是被摄主体要得到强调。
*韵律  也就是围绕主体,陪衬要有韵律,不要刻板单调凌乱。

正常构图三原则是需要互相配合的。

2、非常构图三原则

*冲击  此时画面可以失重,形成对观众的一种冲击感,使之对画面的主体留下一种激烈的印象。
*凌乱  此时凌乱也就是一种韵律,尤其关于人文摄影,这是一种抓决定性瞬间的技巧:什么是决定性的瞬间?不就是凌乱中的清晰吗!
*变形  没别的,只因为变形有时候也是一种艺术。

非常构图三原则互不隶属,可以独立起作用。

三、最后

最后,无论什么元素,什么能力,什么原则,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只要有利于你的表达,上面所有罗罗嗦嗦的规矩套路,都可以放弃。如果你一拳就可以击倒对手,又何必花拳绣腿,打完一整套太极连环八卦掌之后,再把对手优雅地扶到地上呢?想说明什么呢?想证明“中华有神功”?还是想说明仁者无敌?还是想标榜你已经打通任督二脉,是一个高手?毋乃太愚昧,太做作,太刻意乎?

所以,最好的构图,就是没有构图——因为世界本身,当他和你迎面相遇之时,往往是不服从你的构图操作的。

而被操作过的,大概也就不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了。

卡提尔-布莱森(Cartier-Bresson )曾在1957年的华盛顿邮报上说过:

摄影不像绘画,当你拍摄的那一刻,拍摄本身就是创作的一霎那。你所看见的,就是构图,或者就是生活本身所表达给你的那种表达,当你按下快门的时候,你必须用直觉去认识。属于摄影师的瞬间是创作的。哦,那一瞬间,一旦错过,永不再现。

 


实例分析一:下图据说是一张日本专业风光摄影师的作品。

 

看我添加的红线。红线的结构意味着画面的审美平衡(比如黄金分割,或三分之一律,等等)非常好,意味着画面的大局非常好。比如看一个人,如果身材不匀称,或膀大腰圆,或五短肥矮,那么第一印象就比较糟糕,于是无论他的脸有多么俊美,衣服多么光鲜,都瑕大于瑜,瑜不掩瑕,几乎没法看了。所以就正常审美而言,信守画面审美平衡,是使画面具有审美大局,看上去悦目的基本条件。

实例分析二:
下图据说也是一张日本专业风光摄影师的作品。

 这张构图,我认为稍有缺憾。从整个画面的审美平衡而言,左边部分灰覆部分裁去更好,可是,问题在于左下角坐了两个人,而如果裁去灰覆部分,则左下角的局部将导致比较严重的审美失衡,所以只能在整体的黄金分割上作点牺牲,给左下角留些空间,不至导致局部构图严重失衡从而更严重地破坏画面的整体美感。但是这个是实景拍摄所无法避免的遗憾。有朋友把左下角的人物ps掉,想法是对的,可是那就不是实景了。
一些感慨:
其实在实拍的时候,除非摆拍,你不会有如此充裕的时间考虑这个考虑那个,不然的话那个“瞬间”早就溜之乎也了。决定你成为风景大师还是成为旅游摄影爱好者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审美直觉。
至于如何在实景中顷刻发现“审美平衡”,我觉得,一,大概来自天分,来自天生的敏感和直觉;二,来自学养和锻炼。这个似乎是很难勉强的。Cartier-Bresson说过:“看见的就是构图”,但是具体到你,关键是你看见了什么。
Henri Cartier-Bresson 作品的形式化构成解析:

 
其实画面的美的抽象构成未必仅限于“黄金分割”,也可以是其它的具备美感的形式,而发现、发掘这些形式,曾经是上世纪许多抽象主义艺术家的努力目标之一。
有些刻舟求剑分子看了几本冬烘教条,强烈排斥对分构图,那么让我们看看大师是怎么处理对分构图的。
也是Cartier-Bresson作品
显然,只要红线为你勾勒出画面的抽象元素构成形式具有审美平衡,那么画面就可以是悦目的。

 
还是Henri Cartier-Bresson 作品:
总之,将画面的构成抽象之后,其抽象本身将具有平衡的形式美。

 
关于上面这幅照片,有网友质疑曰:“请教,二条红线是怎么画出来的,为什么这么画而不画成别的样?看了半天觉得换种画法也成啊。一条也行,三条也行。”我的答复:你这个问题很好。
首先,我认为审美是主观的。我觉得美的,在你的眼里,未必就美。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老外选择的妻子和我们中国人大异其趣,无他,对美的味觉不同而已。这个对具体事物的审美如此,对抽象形式的审美更是如此。而摄影构图的审美,主要是针对某种抽象形式的审美。
第二,审美是发现的,我看到的形式美,未必就是你看到的形式美。
第三,审美往往是有主题的。当然我们不否认存在唯美主义艺术,但是,大多数的艺术作品创作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其实表达美也是一种表达。考虑主题是重要的,尤其对于摄影构图,因为这会影响你的抽象方式。
最后,审美因为通常是有主题的,所以是有类型的。对于通常审美而言,保持审美平衡,是一种容易激发解读和欣赏兴趣的审美形式。人们的本性是拒斥混乱的。
具体到这一张,这是一张稍微有些复杂的画面。我做这种抽象的原因如下:
左下角坐着的老头得到画面摄影技术的强调,显然,他是摄影师想主要表达的东西,所以他坐着的趋势,形成了画面抽象构成的主线:那就是一条对角线。第二条线,乃是由这条对角线上的元素的画面重心和背景人群躺卧方向的趋势所构成的局部重心的标志。我觉得这种构图的形式,所透露的审美信息,和被摄主体局部构成想要透露给读者的审美信息,是非常呼应的
而其他的抽象形式分解,在感觉上,就我而言,并不如此显著。因此这张构图的总体,显示了一种审美平衡。面对以上答复,该网友并不满意,继续质疑:“呵呵,你回避了问题,扯远了。你用的那些个方法或与视觉心理学沾点边,可惜是穿凿附会,视觉线是元素间的无形连线,来自人的观看习惯,并非搬来套去随便画的。”我继续解释:回避了什么问题?我不是告诉你了,就我这个审美主体而言,图中的红线最显著。当然,对别人而言,可能下面的那种形式更显著。呵呵,这个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这里和通常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同,那就是,无论你以何种方式划分,整个画面的构成形式,都会向你呈现一种审美平衡,你不会觉得左下角的那个老头会重的掉下去——构图审美的钢铁般坚定的不变量就在这里,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构图虽然复杂,但是仍然是一个优秀的,具有创意的,但是不免有些刻意痕迹的构图,而不能说这是一个坏的构图——因为它给你的审美感觉没有失重。
其实,审美的东西是主观的,有人看见白马,觉得白马是马,可以;有人看见白马,硬要觉得白马非马,也可以,其实即便是科学,某种程度也是主观的。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百年来就有不少人抵死不认。这个世界像审美形式一样丰富多彩,不奇怪。
我觉得你完全可以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是最好谁也不要试图说服谁,我们不妨各自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表达自己所看到、想到的,罗列出来,交流一下,给大家参考,聊备一说,聊具一格,可也。

 比如,你甚至可以再加一条线,但是审美感仍然是和谐平衡的,因为他们的过度呈现某种理性的变奏,并不惊怪盲目。

 什么样的画面构成形式是美的,就像书法一样,很难精确地说清楚,但是对通常审美而言,字写得有“架子”,不要“蟹爬”,是一个基本要求。什么叫有“架子”呢?那就是审美重心不要失衡。这个对于写字如此,对于构图,我觉得也是如此。
但是不要机械僵化地理解这个平衡和重心,因为这是艺术的平衡和重心。
例如,仍然是Cartier-Bresson
螺旋形构图形式,表现动感(请注意,勾勒出的红线表明黄金分割在这里仍然在起作用,但是是否是摄者的故意还是天才的直觉,却是不好断定。不过至少,从这张画面所潜在的黄金分割构成看,天才关于怎样才美的感觉要比一般人准确的多)

 螺旋形迷宫般的构图形式,表现好奇(请注意红线为你标示的位置,意味着黄金分割仍然在维持着画面的审美平衡)

 
关于“审美是主观的”这一论点的展开说明我说的是“审美”或者“审美的东西”是主观的,这个和“美是主观的”还是有区别的。此外,关于这里的主观概念,也存在着“个体性”的主观和“共识性”的主观的区别。而共识性的主观不仅可能因时而变,而且也可能因不同群落而不同,有普世共识,有族群共识。我觉得美,主要应该是共识性的主观,对于个人而言,这种共识性的主观由于其一定程度的外在性,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对个人是有客观性的。而审美过程,我则觉得是个体的主观——谁也不能代替你觉得美,就像谁也不能代替你醉一样,审美愉悦是你的,而所谓的共识的客观性不过意味着,让你觉得那就是大家所谓的美的东西,而如果某种东西不在大家关于美的共识的范围内,而你仍然有审美快感,那也不能说那不是美,因为你的审美快感是属于你个人的,不可剥夺的,无法欺骗的,是活生生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审美是主观的:)
和网友hurobot的讨论网友hurobot说:我想前辈是用最简单的画线法来从画面的整体布局上讲解构图的基本准则,小弟受益匪浅。

不过小弟觉得用几根线的形式来讲解构图的方法,可能稍有些简单,还可以加上三角,圆圈之类的其他几何图像来讲解吧,两点成线,三点成面,有时候平面的感觉更能让画面的重心稳定,并且呈现立体的效果。

小弟觉得Bresson的片子,更多以纪实为主,但是在构图中特别的突出了几何成像效果对人视觉的冲击力,和对人心理的影响。
还希望前辈能讲出更多的东西来,深入分析一下。 我的答复你说的很对,不必拘泥于直线,可以是任何抽象的形式,尤其认同你的“还可以加上三角,圆圈之类的其他几何图像来讲解吧,两点成线,三点成面,有时候平面的感觉更能让画面的重心稳定,并且呈现立体的效果。”分析法。其实由于单反摄影技术提供多种摄影技巧,以及用光的方式,对于画面构图的纵深布局,我个人感觉,尚可以有待大发掘的地方。
我这里其实也有这个意思,但是一则偶发议论,力图简约;二则随意勾勒,直线最方便呵呵,偷偷懒了,只求抛砖引玉,开辟一个关于理解、经营构图的新视野,从你的评论可以看出,大家也都很有天分,举一反三,联想可靠而且广阔,也让我深受教益。
认同你关于Bresson的看法,从表达的角度,我觉得Bresson的画面的确有类似您说的那种特点。有些观点认为,以Bresson作品来分析构图,似乎并不是很好的案例,不过,我这里的用意在于,即便是Bresson那种以抓Images à la sauvette闻名的摄者,审美的画面平衡在他的创作直觉中仍然在起作用——这大概是为什么Bressen与众不同的原因之一吧。比如,就透视而言,以下图为例,其最显著的灭点的位置仍然隐约有黄金分割的影子:

 而这张,就所谓的纵深构图看(前景主题和主要背景元素的透视布置),形式美似乎仍然在起作用。

 又如这张,螺旋的显著“灭点”位置似乎仍然隐约可见黄金分割的影子。

 
我不认为不可以出现极端怪异突兀的构图,但是必须强烈地配合所要表达的主题。比如,毕加索的《和平鸽》,那种不平衡是创意的,有“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到我的窗口”的轻柔的感觉。不过,饶是如此,画面仍然具有一些常规的审美构成,请参考我添的红线。

  又比如毕加索的另一代表作,格尔尼卡

 关于“审美平衡”和物理平衡无关。至于“审美平衡”有多少种形式,我觉得倒是可以成为一个具体的美学研究的课题,可以从历代名画名摄中去找资料,审美,分类,分析,抽象,总结,就像为物理世界寻找定律一样,找出一系列关于审美平衡的微妙的形式、定律。 
关于纵深构图,再举一个Bresson的例子。
这个表示画面总体构成的形式审美:

 这个说明纵深层次布局所形成的某种形式美(三角形部位强调提示突出,说明其审美平衡方面的考虑,这个下面一张再进一步说明):

 第三张说明这张突兀的构图为什么仍然会有一定的审美平衡感。
画面右边的布局的几何特点和繁琐,很好平衡了左边的庞大,所以这张照片的部分主体虽然突兀,但是仍然是有审美平衡的,而且这种突兀和起伏,有利于表现照片想要表达的闲适,散漫的休闲主题。
试想一下,如果右边戴鸭舌帽的老头坐倒他左耳朵长出的那撮头发那里,也就是坐到他前面的那个被遮住大部分身体的小女孩所在的位置,画面的平衡感还在不在?

 再看看这张图,你会忽然发现,有时候为了表现纵深感,是没有必要利用怪异的透视变形或者景深过渡的——这张照片因为对时间、空间的恰当的捕捉,最后形成的纵深感也相当强烈!(实例分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