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万古至尊霍东txt:“督五腧”刺络拔罐临床应用举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4:22:44

【关键词】  督五腧 刺络 拔罐

  笔者临证常选取督脉上背部的5个腧穴(身柱到至阳),用三棱针点刺并配合拔罐的方法治疗“五脏之热证”,常获意外之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理论依据

  在《内经》中就有从背腧取穴而治疗脏腑疾病的记载。其中选取背部腧穴治疗脏腑疾病的方法共有2种:①选取督脉上背部的5个腧穴。《素问·刺热论》云:“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膈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即第三胸椎到第七胸椎脊突下间的5个腧穴——身柱、神舍(笔者取名)、神道、灵台、至阳作为治疗用穴,来分别治疗“五脏之热”证,笔者命名为“督五腧”。②《灵枢· 背腧》中记载的“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背夹脊相去三寸所,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此种选穴治疗相应脏腑疾病方法临床报道较多,笔者不再赘述。

  2  “督五腧”治疗特点分析

  其一,背为阳,上为阳,所以上背部可以说是阳中之阳,贯穿背部正中的督脉,具有总督诸阳的作用,乃是“阳脉之海”。金代医家张洁古认为督脉“为阳脉之都纲”。它是通过五脏六腑及诸经阳气的变动在督脉上有所反应而显现出来的,这一点可从《素问·五脏热论》中得到依据。如五脏之热皆有头痛的共性,其曰:“肝热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周转也),脉引冲头也。”由于阴经并不循行到头面,故五脏之热邪引发头痛,乃五脏之热并于督脉上冲侵犯于脑所致。《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即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它与脑和脊髓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脑的神气活动与督脉密切相关。热邪及其他致病之邪侵犯督脉,最容易引发头痛、眩晕、神志异常等症。

  五志化火,脏腑内热为病,其特点在热,所谓“气有余,便是火”,而火热邪气为病的特点,有升腾上炎特性,故其为病多沿督脉上行而侵犯头脑、额面、五官等,非常容易引发头晕头痛、失眠多梦、齿痛肿胀、口舌生疮、鼻炎、目睛红肿、耳鸣耳聋等诸多疾患。清代医家张志聪认为“胸中膈上乃心肺之宫城,主胸中热者,泄肺热也。膈中热者泄心热也。不曰心肺而曰胸中膈中者,言热在气分,而不干于藏真也”。因此,选择此处腧穴可清热泄火。另外,《普济方》认为“背为胸中之府,诸阳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因而,取“督五腧”不仅能够治疗热邪逆上头痛、失眠、眩晕等病,而且对于热扰心胸的胸闷憋气、烦躁易怒等也有即刻的效果。此外,笔者认为,临证采用刺络放血同时配合拔罐,利用空气负压,使淤积督脉中的郁热从血中而出,其效如桴鼓。

  其二,后背部亦为胸中之藩篱,风寒等外邪袭入,易从此处而深入机体,伤及脏腑,或入里化热或入里而寒凝。而外邪之来路,同样也是外邪出处,故外寒及外寒入里伤脏引起的咳嗽、胸闷等同样可以选用“督五腧”来治疗。

  3  治疗方法

  笔者在身柱、神舍、神道、灵台、至阳5穴上依次触压,寻找疼痛剧烈的穴位,首先用碘酒局部消毒及酒精脱碘,然后用粗三棱针点刺(要求快速有力),并迅速用大号透明玻璃罐,以闪火法拔罐,使血尽可能多出,留罐时间每次约8~10 min,其间密切观察皮肤变色情况,皮肤黑紫及欲出水疱者可适当提前取下火罐。

  3  虚实杂病的穴位组合及治疗

  督脉与冲任二脉一源三歧,它们共同起源于少腹之下,且督脉与冲任二脉循行多有重合之处。因此,督脉、任脉及冲脉在人体中发挥作用密不可分。另外,督脉与任脉前后相应而成为人体的小周天,阳气沿督脉上升,升已而后沿任脉下降,循环周转,因此督脉发生疾患与任脉也密切相关,故经常需要选取任冲二脉尤其是任脉腧穴来治疗,所以又有“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齐下营”之说。

  笔者临证遇到火热上袭及火不归原、虚热上扰等证,在进行“督五腧”放血拔罐的同时经常配合针刺中脘、气海、关元、归来等冲任二脉腧穴配合治疗,效果满意。

  4  典型病例

  案例1:患者,男,68岁,退休职工,2007年10月21日初诊。4个月前,患者因为妻子突然病故,精神受到极大打击,萎靡不振,整夜不能睡眠,少睡则梦,头痛巅顶部如箍,颈项僵硬,心情急躁易怒,兴趣全无,饮食无味,困倦无神,下肢酸软无根,舌苔黄腻,脉象双寸关部浮弦有力。诊断:头痛,失眠。辨证:心肝郁热,上冲头脑,神明被扰。治以清泄心肝郁热、安神定志。取穴:内关、合谷、太冲、三阴交、四神聪、风池、足三里。经3次治疗后,患者颈项僵硬稍有缓解,但头痛、失眠等症未见好转。

  11月2日:触诊督脉身柱到至阳一带压痛,其中神道处压痛尤剧,乃取神道穴处,三棱针点刺,即时血出较多,拔罐后,其处血出而射,高寸许,约20 s后自止,玻璃罐中积血达1/3,起罐后局部皮肤平整如常,其困扰多日的巅顶如箍感觉消失,头脑清爽异常。

  11月4日:患者自述上次治疗后晚上睡眠沉稳异常。此次前来精神状况明显好转。其后每周身柱到至阳一线,寻找压痛较剧烈处,点刺放血治疗1次,其后血出逐渐减少,再无血射之象。

  11月19日:患者自述情绪较前稳定许多,头晕现象消失,睡眠踏实稳定。

  按:本案患者因突遭丧妻之痛,致使心肝气结,进而郁极化火,火热沿督脉上冲于头,扰乱神明,从而引发头痛如箍、颈项僵硬、入睡困难、梦幻纷纭等症。笔者始以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疏解心肝郁结之气;以四神聪、风池安神定志。因疗效甚微,乃按压上背之督脉处,得神道(肝热腧穴)处疼痛难忍,乃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拔罐,血射而出如线,针后立即感觉头脑清醒,如箍样的感觉消失,心胸豁然开朗许多,晚上睡眠沉稳,效如桴鼓。所谓“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泄之,此所谓解结也”。患者当时神道压痛剧烈,定有郁热瘀血阻塞督脉,故泄血出热,郁结开解,气血通畅。其后数刺放血而血出减少,不适症状也明显减轻。前后治疗10次,基本痊愈。

  案例2:患者,女,21岁,2007年10月24日初诊。患者上小学始不吃早餐,而胃脘易胀,常满而痛。5年前开始出现面部痤疮,并逐渐加重,面部紫红而干燥,每次月水来潮前痤疮加重时伴有或头痛或身痛,月经后数日不适才止,多方治疗,其效甚微,心情极为苦恼,大便4~5日1次。2007年2月曾在某院服汤剂连续治疗半年,其方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立法,病情反复,疗效甚微。刻诊:面部紫红如醉,痤疮红大而干燥,稍瘙痒,手足发凉,睡眠差,每晚需到凌晨1时后才能入睡,而且乱梦不断,颈腰酸痛,自感胸中多有火热上冲,先耳发热后颜面潮红紫胀,肚脐周围触压疼痛,尤以肚脐左侧为甚,其处动气,攻冲手指不止,舌苔白厚腻,舌边尖有红点,脉象双关滑。西医诊断:青春期痤疮;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辨证:脾肾虚寒,阴火上逆,兼肝气郁滞。治以温养脾肾、回纳浮越之阳气。①针刺太阳、颧髎、地仓、颊车、合谷、内关、中脘、气海、关元;②身柱、神道、至阳,刺络出血拔罐。

  10月29日:经2次治疗后,患者面色紫红变浅,干燥之面部皮肤出现润泽现象。
   
  11月3日:患者面部紫红色好转,嘴角新出一肿胀硬结,背部灵台处压痛显著,刺之拔罐,血出多,有凝块。

  11月5日:患者面色变浅润泽许多,胃脘时胀满,右关仍然浮滑。

  11月9日:患者足部寒凉明显好转,面色变白,右关脉仍然浮滑。

  11月11日:患者近日睡眠多梦、轻浅,感觉有心胸发热上冲于面,神道仍然压痛。放血出时如细小喷泉,其后患者连说舒服,自觉心胸开阔,咽喉不适立即舒服许多。

  11月19日:患者面色润泽,少有红色,脉象接近正常,偶有胃部疼痛。

  11月23日:患者此次月经感觉平稳,无任何不适感(以前均有头痛、周身不适等症),面部痤疮基本痊愈,如醉面色、面易潮红而紫现象明显减轻,接近正常肤色。

  按:“阴火”学说源自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可见,阴火的实质乃假热之证,其表现为上热下寒、假热真寒之象,其上热者乃阴盛逼阳上越之虚火,而下寒或里寒才是阴盛所致之真寒,此为致病之根本。其临床虽现肿痛火形,但皆为阴盛逼阳之候,故虽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半年而疗效甚微,说明患者非实火上冲所引发。以身柱至神道一带放血泄热,虚热清则不上冲头面及不扰心胸,面部疾患减轻,患者心情也为之轻松许多,后以中脘、气海、关元、内关等穴舒气养血敛阳;太阳、颧髎、颊车、地仓疏通局部经脉以活血化瘀。经过2个月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案例3:患者,女,44岁,会计,2007年11月8日初诊。患者头痛多年,加重1个月。患者素体虚弱,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史。平素工作紧张忙碌,身体经常感觉疲乏,心情急躁易怒。近日因为经常加班劳累而引发后颈部僵硬,左后头痛,头皮麻胀,串及耳痛耳痒,牙痛,舌根痛,胃脘胀满,大便粘腻,排便极为困难,周身疲乏,下肢酸困,坐卧不安,睡眠多梦,困倦而轻浅,手足发凉,舌苔白厚,边有齿痕,右脉浮滑,左脉沉弱。CT显示大脑间质点状变性(脑血流图正常)。西医诊断:头痛,牙痛,慢性胃炎;中医诊断:头痛,齿痛,胃脘痛。辨证:脾肾不足,阴火上冲。治以健脾补肾益气、引火归原。取穴:风池、内关、合谷、太白、太冲、四神聪、下关、气海、关元、中脘。

  11月12日:经3次治疗后,患者头面疼痛有所减轻,但稍有劳累后则头颈疼痛剧烈。手足较前温暖而中脘处仍寒冷。

  11月14日:患者左后头疼痛较甚,触诊神道、身柱压痛明显,乃点刺拔罐,身柱出血多而有凝块,其后患者立即头部轻松,活动痛快。

  11月23日:患者胃胀满显著好转,中脘寒凉转温,但近日右侧耳部又发作疼痛,耳廓触则疼痛不已,右脉寸关浮弦。取神道,放血拔罐,继续针灸。

  11月26日:患者疼痛大减,右耳可以触摸,周身轻松许多,唯胃脘仍有些胀满,继续前法治疗。

  11月28日:患者各处疼痛基本消失,大便顺畅,但下肢有软弱无力感,脉象细弱。此乃邪去正气未复,继续针灸治疗。
  
  11月30日:患者诸症均已消失,唯感疲乏,乃嘱咐其服用八珍冲剂、六味地黄丸等善后。
  
  按:本案患者体弱,脾虚日久,伤损肾气。《素问·五脏生成》云:“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者入肾。”本病始则伤损在外在表之足少阴、太阳二经,后则损伤在里之肾脏肾元。患者之头痛、齿痛、耳痛等症,是由肾阴虚损,虚火上冲于头面所致。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其又为水火之脏,阴精足则阳气固密,精气虚损则虚阳上奔,以致头面五官疼痛发生。其治疗原则乃是健脾益气、养血生精补肾,同时轻泄上焦之虚热。身柱一穴放血可以清泄上焦胸中之热,热不上冲,头面疼痛即可缓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云:“若阴中火旺,上腾于天,致六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之血络,引而下行,天气下降,则下寒之病自去矣。”放血泄热,邪火去则阳气自然下行,而下寒之证也自然好转。其余诸穴乃为调补脾肾、生血益气。经治疗,患者头面疼痛消失,周身疲乏也有所减轻,后以八珍冲剂、六味地黄丸等缓慢调理。   

  5  体会

  针灸疗效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取得,其中针刺用具、针刺手法及组方配穴最为关键。督脉在人体中发挥着“阳脉之海”及“总督诸阳”的作用。因“气有余便是火”,故当阳气变动,或阳热亢盛,或局部阳邪为患,必然在督脉上有所表现,按压其经脉腧穴就会有不同的反应。笔者选取上背部的“督五腧”,刺络出血同时配合拔罐,使瘀血积热尽出,从而治疗五脏热邪(虚实之火均有)为患。《素问·血气形志》曰:“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泄有余补不足。”放血治病是先去其最为主要的病痛症状,当然其余腧穴尤其是任脉腧穴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故当病情缓解后,仍然需要其余诸穴发挥作用,使失调的机体趋于气血阴阳的平衡,阴平阳秘则疾病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