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兵王小说免费阅读:如何利用画面表现主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5:39:42
分析《持摄影机的人》如何利用画面表现主题

 

    反复看了几遍这部既是黑白又没有对白的影片,最深的印象就是惊叹维尔托夫出色的眼力,用摄影机把苏联劳动人民平凡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部没有布景,没有字幕,没有演员道具的影片中,看似朴素而平凡的画面中,渗透着维尔托夫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触觉,就像一个第一次涉足这个城市的旅行者——一切事物都那么新鲜!

    这个城市的黎明原来是这样的!这个城市的劳动人民原来是这样工作的!这个城市的百姓原来是这样生活的!

    而且这是个非一般的旅行者,他不仅看到火车的车底,机器的杠杆,炼钢厂的火炉……还看到了更衣时的女士!除了“全能”这两个字,再也找不到词语来形容他那无处不在的“眼睛”了。

    在分析他如何用画面表达主题之前,首先介绍一下这部影片的主题。看到影片的片名主题就一目了然:持摄影机的人如何用他的“电子眼睛”来记录身边发生的事物,而这个“身边的事物”正是苏联人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因为有了一个明确的主题,影片的每个镜头都选取了最具普遍性的内容对主题进行阐述。所以第一点要说的是,影片利用画面表达主题的首要方法(其实应该叫原则更贴切一些)就是每个镜头都为主题服务,从黎明的清静安宁到日间的熙熙攘攘,从纷繁复杂的城市里挑选最能代表城市生活特色的人和事,没有多余的旁枝蔓节。以下是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影像。

------  ------------  ------  

    虽然有了这个原则的指导,不过如果不能很好地在镜头内突出被摄的主体,仍然称不上是一部成功的影片甚至镜头。而《持摄影机的人》里的每个镜头都能明确地表现摄影师的意图,无论是远、全、中、近、特,观众都能毫不含糊地看出其内容。感觉每个镜头都花尽摄影师的心思,全片几乎穷尽了所有可以吸引观众视线到被摄主体的手段。下面举例说明一下。

 

  

把主体放在镜头的趣味线上(用垂线把画面三等分,两条平分线就是趣味线)。

 

 

把主体放在镜头的中间

 

 

增加主体在镜头所占的面积

 

 

利用“画框”突出主体

 

 

通过明暗对比突出主体

 

 

通过汇聚线来突出重点

 

 

通过重复来突出重点

 

 

上面两个画面是一个镜头的一头一尾,

这里综合运用了以上的各种方法,

包括趣味线、面积、汇聚线、明暗,

还利用了下面说到的运动(这里是两个被摄主体的换位)

 

    另外,除了被摄主体和其它能突出主体的因素以外,镜头所包含的内容都作了最大程度的简化,这样做一方面防止其它因素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使镜头更具视觉冲击力,对深化影片主题有很大帮助。比如下面这个镜头:

 

 

想象一下如果把救护人员全身也包含在画面中,我们还能那么震撼地感到伤者的痛苦吗?

 

    维尔托夫还充分利用了电影的灵魂——运动来表现主体。这里所指的运动不仅仅是指人的动作,还包括人的表情变化,自然景物的摇摆,机器的运转等等,而且还包括镜头本身的运动。拍摄者为了运用运动镜头,在吊臂的篮上、小轿车上、摩托车上、旋转木马上……我想到的跟没想到的工具都用上了。这些各种各样的镜头运动不仅使内容更加生动,还可以用来表现运动中的主体(如轿车上的人,骑摩托车的人),还可以起到简化画面内容的作用(如旋转木马上拍摄的画面除了骑在木马上的女士以外其他围观者都不断飞逝,没有削弱女士在镜头的主体地位)。

    然后就涉及电影的语言——蒙太奇。相信凡是看过本片的观众都不会否认这部影片是经过精心剪辑的杰作。大量时间上相邻的镜头表现对比、映射、因果等等的镜头组合,表达了独立镜头所不具备的内容。例如把正在美容的女士和一个在扔煤球的女工人并列起来形成强烈的对比讽刺。还利用剪辑把人眼和景物交错呈现,告诉观众他在用镜头模拟一个刚睡醒的人所看到的东西。在技术方面,本片创造了分割画面、二次曝光等创新的剪辑手法,这种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尝试是本片成功的一大主要因素。这种种的手段使这部影片不仅是一般的城市纪录片,其内在反映的摄影师对城市生活的感悟和对电影理论的实际体会才是本片的吸引力所在。

    最后提一下这部影片的主角“持摄影机的人”。拍摄者出现在镜头里,这种在当时来说属于创新的手法从理论上叫做“自我暴露”。而对于本片来说,我更倾向于把“持摄影机的人”看成是一个全能的旅行者,他的出现不仅为影片增加了不少趣味,还让观众认识到了原来这一组组的镜头原来是这样拍摄出来的(当然对我所学的专业而言更是有莫大的参考价值)。

    以主题为核心,选取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影像,利用主体突出的镜头,配合适当的镜头运动,再加上后期的精心剪辑,最后是摄影师的大胆创新,只有这些元素的完美组合才催生出这样一部伟大的电影,在近八十年后的今天还吸引着无数像我一样的后来者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