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想的重生日子txt下午:河北蔡家营铅-锌-银矿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01:06

河北蔡家营铅--银矿床
(黄典豪)

    蔡家营热液脉型铅--银矿床位于张北县城北东方向64km处。该矿床是原河北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1987-1991年)在冀北地区发现并探明的大型铅--银矿床。现由华澳矿业公司于20056月进行开采。

一、矿床地质
    本矿床在构造上属内蒙地轴中部蔡家营隆起的东缘。矿区内发育的地层主要有古元古代(Pt1)红旗营子群角闪岩相变质岩和其上不整合覆盖的上侏罗统(J3)火山碎屑沉积岩。变质岩主要是矽线石榴斜长变粒岩和角闪黑云斜长变粒岩,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影响(图1)。大部分矿体(脉)产于角闪黑云斜长变粒岩中,少部分矿体则产于上侏罗统白旗组凝灰质角砾岩内。这两种围岩中的矿脉产状基本一致。通过矿区切割基底变粒岩和盖层火山碎屑沉积岩的断裂带F45,控制与成矿有关的薛家沟花岗斑岩株(锆石铀-铅不一致线年龄(脉)141Ma)的产出,同时其派生的走向北西西、南北和北东的次级断裂裂隙为主要的容矿构造。

二、矿体特征
    本矿床由5个矿段(其中以Ⅲ矿段为主)组成。Ⅲ矿段东西方向长1320m,南北向宽度不一,最宽达1200m。共圈定50个工业矿体。矿体呈隐伏-半隐伏脉状产出,地表仅见少数铁帽。


(一)矿体规模、产状、形态及矿物成分 矿脉走向有北西西、南北和北东向等,倾向不一,但总体以走向NW 277º300º,倾向SWW,倾角50º70º的一组最为发育。矿脉形态为规则-不规则脉状,透镜状和囊状。矿体多呈脉状,但具分枝复合现象(图2)。矿体一般长300800m,厚度10cm42.3m,延深190520m
    矿石自然类型有变粒岩型(为主)和火山碎屑岩型。按矿石矿物组合可分为毒砂-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矿石(Ⅲ矿段),和黄铁矿-闪锌矿-毒砂-方铅矿矿石(Ⅴ矿段)。
    矿石矿物主要有富铁闪锌矿(Fe≥2%)、闪锌矿(Fe<2%)、方铅矿和黄铁矿,次要有毒砂、白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等,以及微量自然金、银金矿(照片1)、深红银矿、银黝铜矿(照片2)、螺状硫银矿(照片3)、 脆银矿、自然银、自然铋、辉铋铅矿和未命名矿物Bi2Te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绿泥石、绢云母、绿帘石、阳起石和长石等。
    矿石平均品位:Zn4.26%Pb0.26%Ag30g/t。还伴有具重要综合利用价值的Au(10)、银(1000吨)。

 

 

1 蔡家营铅银矿床地质略图[1]
(据地表露头和钻孔资料去掉第四纪覆盖物)

1.安山玄武岩;2.凝灰质角砾岩;3.流纹质晶屑凝灰岩;4.角闪黑云斜长变粒岩;5.矽线石榴斜长变粒岩;
6.石英班岩(花岗斑岩)脉;7.花岗质混合岩;8.断层;9.断裂带;10.地层不整合界线;11.矿脉;12.矿段编号。

Fjg.1 Schematic geological map of the Caijiaying lead-zinc-silver deposit
(based on surface exposures and drilling data. The Quaternary overburden is not shown)

1. Andesite basalt;   2. tuffaceous breccia;
3. rhyolitic crystal tuff ;
4. hornblende-biotite-plagioclase granulitite;
5. sillimanite-garnet-plagioclase granulitite;
6. quartz (or granitic) porphyry dyke;
7. granitic migmatite;   8. fault;
9. fracture zone;   10. unconformity;
11. ore vein;   12. ore zone number

 

2 蔡家营矿床315勘探线剖面上的矿体形态
(据河北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

1–第四系;2–白旗组火山碎屑岩;3–角闪黑云斜长变粒岩;4–成矿前石英斑岩脉;5–成矿后石英斑岩脉;
6–地层不整合界线;7–断层;8–矿脉

Fig.2 Geological section of the ore bodies along No.315 exploration line form the Caijiaying deposit
(After The Third Geological Party,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1–Quaternary;
2–volcaniclastic rocks of the Baiqi formation;
3–hornblende–biotite–plagioclase granulitite;
4–preore quartz–porphyry;
5–postore quartz–porphyry;
6–unconformity;
7–fault;
8–ore vein

 


(二)矿石结构构造 本矿床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乳滴状结构(照片4)、生长缕变环带结构(照片5)、骸晶结构(照片6)、交代残余结构(照片7)和碎裂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是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


(三)、围岩蚀变 主要围岩角闪黑云斜长变粒岩的蚀变作用表征为绿帘石-阳起石-绿泥石-碳酸盐矿物组合的青盘岩化,近矿围岩以线型热液蚀变为特征,其蚀变作用顺序大体为绿帘-阳起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但在空间上并不依此顺序展布,而是常常叠加在一起。

1)绿泥石化 最为发育和典型,绿泥石呈细小鳞片状集合体取代原岩中的暗色镁铁硅酸盐矿物(角闪石、黑云母等),近脉处往往形成由绿泥石和方解石组成的方解石-绿泥石蚀变岩(照片8)。

2)碳酸盐化 为主要蚀变之一,有的矿体(脉)的近矿围岩碳酸盐化强烈,形成主要由方解石和部分绢云母组成的绢云母-方解石蚀变岩,其中伴有浸染状黄铁矿和闪锌矿(照片9)。

3)绿帘-阳起石化 局部发育的近矿蚀变,形成由阳起石和绿帘石组成的绿帘石-阳起石蚀变岩,可见富铁闪锌矿沿阳起石的解理或裂隙进行溶蚀交代的现象(照片10)。


(四)、矿化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本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的过程。铅-锌矿化主要是在石英-硫化物和硫化物-石英两个阶段,继而是金-铋矿化和银矿化阶段。内生铅---银矿化作用以硫化物-方解石阶段而告终,次生阶段并无铅-锌次生富集。矿石矿物的生成顺序(相对早晚)为毒砂、黄铁矿、磁黄铁矿富铁闪锌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白铁矿辉铋铅矿、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铋自然银、脆银矿、深红银矿、黝锑银矿螺状硫银矿。
    有关本矿床的矿石物质成分,金、银等的赋存状态,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特征,成矿时代、物质来源和矿质淀积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模式,详见黄典豪等著《蔡家营铅--银矿床》,地质出版,1992

 

1-粒状自然金(Au)和银金矿(Ele)赋存于富铁闪锌矿(Mar)中,ChV-53,(-×632-柱状深红银矿(Pyr)和柱状银黝铜矿(Fre)充填于方铅矿(Gn)的解理或裂隙内,同时银黝铜矿穿入深红银矿中。Chv-36-2,(-×2333-交叉状或针状螺状硫银矿(Aca)产于方解石(Cal)中,其被方铅矿(Gn)切割,同时受黄铜矿(Cp)溶蚀交代。ChV-36(-)×604-富铁闪锌矿中的乳滴状黄铜矿(Cp)呈一定轮廓的稠密点(线)分布,为乳滴状结构。V-2,(-×3005-红棕色富铁闪锌矿(Mar)和闪锌矿(Sp)呈生长缕变环带结构,其中包裹有自形石英(Q)。ChⅢ-74,(-×1206-自形毒砂(Asp)被含乳滴状黄铜矿(Cp)的富铁闪锌矿(Mar)从中心或边缘溶蚀交代,呈骸晶结构。V-3,(-×3007-方铅矿(Gn)溶蚀富铁闪锌矿(Mar)。接触界线显港湾状,呈交代残余结构。V-3,(-×2008-方解石-绿泥石(Chl)蚀变岩,呈鳞片变晶结构。ChⅢ-189,(+×269-绢云母(Ser-方解石(Cal)蚀变岩,含浸染状黄铁矿(Py)或闪锌石(Sp)。ChⅢ-1-1,(+×2610-绿帘石(Ep-阳起石(Ac)蚀变岩,富铁闪锌矿(Mar)交代阳起石呈交代残余结构。ChⅢ-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