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原著别墅:中西合璧缓解女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22:32
痛经,像一个可怕的梦魇,伴随着很多女性。女性应当怎样保护自己免受痛经困扰呢?除了平时的保养外,服用一些药物止痛不失为好办法。

  目前,市场上治疗痛经的药物比较多。治疗痛经应优先选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药物,从根本上对痛经加以治疗。尽量少用或不用麻醉性止痛药物,以避免人体产生抗药性及成瘾性。同时,现代女性的工作节奏、生活节奏都比较快,选择药物时,还应考虑到用药量少、副作用小、吸收迅速、起效快比较关键的因素。除此之外还应特别注意:对症用药。
  西药篇
  许多女人可能不知道最有效的止痛法就是在痛经出现之前吃止痛药。消痛灵(萘普生)和布洛芬(芬必得、炎痛停)这两种镇痛剂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可阻断炎症介质,令绞痛消失,痛也会减轻许多。
  痛经的女性可以在月经前服一粒布洛芬,然后根据包装上的服药指示连续服用几天(如布洛芬的缓释胶囊等,每天一至两次,每次一粒;若为短效制剂,则需每天三次,每次一粒),直至痛经完全消失。
  对于经期不准的女性,服用避孕药不失为一个有效抑制痛经的方法。用法是:炔诺酮2、5~5毫克,从经期第5天开始,每天一次,22天为一周期。

  中药篇
  1、气血亏虚型。
  经期小腹隐痛绵绵,坠痛不舒,按之痛减,伴有乏力,心慌气短,少气懒言,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月经色淡质稀量少,舌质淡苔白。
  治宜:补气养血。八珍益母丸或乌鸡白凤丸(口服液),早晚各1丸温开水冲服。若用乌鸡白凤口服液,则早晚各1支。
  2、寒湿淤滞型。
  月经期间或经前小腹冷痛、绞痛,喜温喜按,得温而减,伴有形寒肢冷,恶心,呕吐,甚则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有饮冷及受寒史,血色暗、质稠、量少,舌质暗,苔白腻。
  治宜:温经散寒。艾附暖宫丸早晚各1袋,或女金丹早晚各1袋。
  3、肝郁气滞型。
  经期或经前小腹胀痛,乳房闷胀,心情烦躁,经血色暗有块,量或多或少,舌质暗红。
  治宜:舒肝理气。得生丹早晚各1丸;加味逍遥丸或七制香附丸每日1袋,分2次服。
  4、肝肾亏损型。
  平时腰骶酸痛,头晕耳鸣,经期后小腹隐痛或空痛,经血量少色淡质稀。
  治宜:滋补肝肾。坤宝丸或五子补肾丸,早晚各服1丸或1袋。 痛 经
1.宋女。麻黄之治痛经,以子宫痉挛为当,如炎症
则无效。病者经后凝痛,在腹之右侧,按之亦痛。
生麻黄2.4克,旋覆花9克(包),六轴子1.5克,丹皮9
克,制香附9克,粉甘草3克,延胡索9克,羌活6克,香
甘松6克,桃仁泥15克。
[按]经后凝痛,为寒凝不散之象,麻黄、羌活之属有温经散
寒、解凝止痛作用,故可拾之。
2.吴女。经不以时下,有一月再见者,有四五十日一行者,
但行必痛,其痛与经相终始。
全当归9克,粉丹皮9克,官桂皮6克,失笑散12克,大
川芎6克,延胡索12克,小茴香4.5克,桃仁泥12克。
[按]此方为王清任少腹逐瘀汤加减而成。王氏此方,为治疗妇
女痛经之名方,且能调经种子。
3.胡女。经净后之痛,多属实质上变化,如内膜炎、附件炎
等。有炎症,多有热,当归芍药散。
当归9克,泽泻9克,生苍术9克,大川芎4.5克,炙乳没
各4.5克,杭芍9克,柴胡6克,延胡索9克,粉甘草3
克。
[按]此案明确地提出痛经由于炎症所引起的特点,“有炎症,
多有热”,可谓一语而扼其要。当归芍药散治疗月经不调、经期腹痛,
有养血、调经、缓痛的作用。参用柴胡以疏肝,元胡活血、理气,乳
没散瘀止痛。
4.陈女。经已行而少腹依然胀痛者,属诸瘀凝,故其色紫黑。
凡瘀滞亦有虚实之分,虚者以温运为主,实者以攻瘀为主。
今患者喜热按,两脉无力,当着重温运。
淡吴萸4.5克,姜半夏9克,白芍9克,党参9克,全当归
9克,阿胶珠15克,川芎4.5克,丹皮9克,肉桂末2.4
克(分3次吞),清炙草3克。
5.郑女。经将行,腹必痛,痛甚剧,量多更痛。
炮附块4.5克,全当归9克,川断肉9克,全毛脊9克,菟
丝子9克,生艾叶g克,延胡索9克,生麻黄4.5克,全蝎
3克。共研细末,每服3克,日服3次。
6.蔡女。正值经行,骤逢拂逆,从此经少而少腹胀痛。古人
谓木不条达,正对此等证候而言。
全当归9克,白芍9克,丹参9克,柴胡9克,云苓12克,
薄荷尖3克(后下),甘草2.1克,生姜3片。五灵脂、
香附、莪术、肉桂各6克,研末,每服1.5克。
7.沈女。前人以经后腹痛拒按属诸瘀滞,行气攻瘀,无非使
局部之瘀血得以通行。今经已净,因痛而再见淡红水。
丹皮炭9克,桃仁泥12克,藏红花2.4克,丹参9克,茜
草9克,苏木6克,乳没各4.5克,延胡9克,炒条芩4.5
克,失笑散12克(包)。
8.杨女;经行时重受寒,少腹绞痛殊甚,按之硬,是内有
所积,脉弦苔白。当温通之。
生麻黄3克,莪术9克,五灵脂9克,炮干姜3克,桃仁泥
12克,台乌9克,延胡9克,小茴香3克,肉桂末1.8克
(分2次吞)。另:白芷、川草乌各6克,共研细末,葱汁、
蜜糖调敷患者痛处。
9.李女。经将行,腹先痛,经色紫黑,量少。
川芎、丹皮、延胡、丹参、艾叶、当归、香附、泽兰、失笑
散(分2次吞)各9克,桃仁泥12克。
[按]痛经一证,皆由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而又以寒凝、气滞为
多。案中有用温补的,盖为虚寒而投;有经行重受寒,而用温通的
是因为寒凝留瘀;有因瘀滞而用行血活血;有因肝气不舒而用疏肝解
郁。以上6案,都是因症处方,随机应变。
月经期几种疼痛的中医治疗法  
 
  经行胁痛
    行经时两胁作痛,甚至胁内有块,疼痛不已,经血紫暗,当理气活血化瘀。取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15g,元胡5g,沉香10g,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行经前5日开始服用,行经时停服。

    经行关节痛
    行经时周身骨节疼痛。药用乌药、川芎、白芷、陈皮、枳壳各10g,干姜、甘草各7g,僵虫、麻黄各6g,生姜3片,葱白1茎,水煎温服,每日1剂,连服6剂。

   经前腹痛
    经前腹痛多系寒凝血滞,常表现为少腹冷痛异常,宜服温里活血化瘀方剂。取当归尾、川芎、赤芍、丹皮、制香附各12g,元胡5g,生地10g,红花、桃仁各4g,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行经前7日开始服用,行经时停服。

   经后腹痛
    行经之后腹痛多系血虚夹滞所致,宜补虚通滞。药用党参、白术、醋香附、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各12g,炙甘草8g,木香3g,青皮10g,生姜2g,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消炎痛1片,VB6片5片。经济实惠 原发性痛经是指妇女月经期疼痛。常呈痉挛性,集中在下腹部,一般在月经来潮1~2天疼痛严重,大部分月经排除后缓解,有时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腰骶部痛。痛经原因不明,无盆腔器质性病变,即功能性痛经。是年轻女性常见病症,无特效药物,治疗方法繁多,现报道如下。


1 做好心理护理,积极锻炼身体      


首先对痛经患者解释月经生理,尤其是青春期少女,帮助其找出可能引起痛经的原因,加以预防。比如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寒冷刺激,月经期不宜进食生、冷、凉、辣食物,不参加剧烈运动等。让患者了解月经生理,注意经期保健,生活中树立健康快乐的人生观,减少焦虑和抑郁,平日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营养及充足睡眠,多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跳舞、健身操等,以增强体质。运动能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松弛平滑肌,增加子宫供血量和血流速度,有利于子宫代谢产物的排泄,缓解痛经。


2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该类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子宫张力和收缩性下降,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由于效果显著(有效率60%~90%)、服用简单(经期用药1~3天),自上世纪70年代起已广泛应用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该类药物的副作用有消化道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极少引起支气管痉挛和暂时肾功能损害。一般于月经来潮痛经开始前连续服药2~3天,因为前列腺素在经期初的48h释放量最多,早期用药可纠正月经期血中前列腺素合成释放过多。如果不是在前48h连续给药,而是痛时临时给药,难以达到止痛效果。常用该类药物:消炎痛25mg,每日3次;甲灭酸250mg,每日4次;布罗芬400mg,每日3次;炎痛喜康20mg,每日1次;奈普生200mg,每日2次;双氯酚酸25mg,每日3次。


3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该类药物干扰钙离子透过细胞膜,并阻止钙离子由细胞内库存中释出从而松弛平滑肌,解除子宫痉挛性收缩,扩张血管,改善子宫供血,故能治疗痛经。心痛定20~40mg,给药10~30min子宫收缩减弱或消失,肌肉收缩的振幅、频率、持续时间均下降,基础张力减少,同时疼痛减轻,药效持续5h,无副作用。


4 解痉镇静剂


常选用阿司匹林类、阿托品、654-2、氯丙嗪等,痛经出现时开始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若出现疼痛性休克者,可选用吗啡或度冷丁肌肉注射,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以免导致成瘾性。


5 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可抑制卵巢排卵,抑制子宫内膜生长,降低月经时血中前列腺素水平,抑制子宫活动。口服短效避孕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好(有效率90%)。给药方法: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每日1片共服22天,特别适用于同时需要避孕的痛经妇女。


6 β受体激动剂


该类药物能兴奋β受体引起子宫平滑肌舒张,缓解子宫痉挛性疼痛。常用舒喘灵4.8mg每日3 次,连服2~3天。对原发性痛经有一定疗效,但易引起心悸应注意。


7 维生素类


维生素E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适用于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每日给维生素E100mg,每月连用20天,可缓解痛经。维生素B能促进镁离子透过细胞膜,增加细胞内镁离子浓度,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缓解痛经。每日给维生素B200mg,4周后可见红细胞内镁离子显著增加,治疗4~6周痛经可缓解或减轻。


8 中医中药和针灸治疗


祖国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辨证施治:气滞血瘀者,给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寒凝瘀滞者,以温经散寒,理气逐瘀;气血不足者,以十全大补汤益气养血,补肝益脾。针灸治疗,主穴:气海、合谷、三阴交;配穴:关元、子宫、足三里。痛经发作时先针主穴,强刺激,痛不止加配穴关元,一般针2~3次可缓解。


9 腹腔镜下子宫神经部分切除术


对药物治疗顽固无效者,可选用骶前神经节切除术。


10 经皮电刺激神经


经皮电刺激神经的机制为大面积连续刺激皮区内的感觉神经纤维释放内啡呔,使后角神经细胞处于饱和状态,自此阻断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