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自动发朋友圈报警:失蜡工艺不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4:13:11

失蜡工艺不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选择

周卫荣  董亚巍  万全文  王昌燧

1979年6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召开传统精密铸造工艺鉴定会,认定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透空附饰为熔模(失蜡)工艺铸造。消息一经宣布,立即引起冶金、考古、史学等专家的关注,大家怀着浓厚的兴趣,寻找出土青铜器的失蜡工艺。不久,河南淅川下寺一号楚墓出土的铜盏附件,二号墓出土的铜禁器体和兽形附饰、王子午鼎兽形附饰等皆被确认为失蜡工艺铸造,尔后,江苏盱眙出土的错金银陈璋壶、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鎏金博山炉以及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马踏飞燕等也陆续被定为失蜡工艺制品。如今,至迟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代工匠即掌握了失蜡法铸造工艺,似乎已毋庸置疑。

近年来,我们青铜范铸工艺研究组在多年合作的基础上,深感我国青铜范铸工艺的博大精深,决心全面、系统地探索我国青铜范铸工艺的发展过程。2005年10月以来,研究组的周卫荣、董亚巍等先后参观了北京、杭州、上海、安庆、繁昌、荆州、太原、侯马、新郑、洛阳、郑州、武汉、西安、宝鸡、岐山、凤翔、周原等20余家博物馆,认真观察、分析了大量馆藏青铜器。其间,研究组多次聚会讨论、切磋,一致认识到,中国古代青铜范铸工艺,不仅技艺高超,而且自成体系,且与时俱进。春秋之前,除有一些分铸插接的附件外,绝大多数器体皆借助于分型制模(范)、活块造型、泥芯技术而整体铸成;春秋以来,则转变为先分铸组件,再焊(含插、铆)接成整体的铸造理念。至春秋晚期,这种先化整为零、再聚另为整的铸造技艺达到极致,无论器型多么复杂,几乎都能将其铸造成型[1]。

一.曾侯乙尊盘铸造工艺的再研究

   当我们为神奇的中国古代范铸工艺所倾倒和折服之时,不由得意识到,繁复的曾侯乙尊盘,很可能也为传统范铸工艺铸品。于是,周卫荣、董亚巍等专程赴湖北省博物馆,认真观察了曾侯乙铜尊盘实物,并反复分析相关高像素数码照片,结果发现,曾侯乙铜尊盘的透空纹饰单元,其表面大多留有范缝和浇口,而连接不同单元的焊接痕迹,也清晰可见。这些现象无可辩驳地表明,曾侯乙铜尊盘的繁复纹饰附件,其制作工艺不是失蜡法,而是春秋以来化整为零的范铸与焊接工艺(附图1-6)。接下来,又对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座、编钟架底座、编钟架横梁两端附饰件等逐一作了观察和分析,其结果也十分明确,它们或为铸接、铸后焊接,如建鼓座;或为纹饰组合范直接浇铸而成,如编钟架座、编钟架横梁两端附饰件,未有一例为失蜡法制品。由此可见,将曾侯乙尊盘定为失蜡工艺铸造,实属历史的误判。

不久,课题组主要成员奔赴河南省博物院,认真分析了淅川下寺楚墓出土铜禁的器体和兽形附饰、铜盏附件以及王子午鼎兽形附饰等,这次考察不出所料,即上述铜器与曾侯乙铜尊盘一样,都为先铸造单元件再焊接或插接而成。

二.中西方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差异

中西方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有着许多差异,这一点似乎已众所周知,然而,现在看来,这里依然存在不少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中国青铜时代失蜡工艺的误判,其根源或许即在于此。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拟从冶金史角度,对中西方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差异作如下的分析和归纳。

1. 西方青铜器的锻打工艺十分普遍,几乎与铸造相伴生。而中国青铜器长期以来皆以铸造工艺为主,尽管早在铜石并用时代,我国即有煅制的铜器,然而,直至战国中期以后,才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锻制薄壁铜器。

2. 西方的青铜范铸工艺出现很早,但发展十分缓慢,其最高水平不过两范之间加一泥芯,实际上仍属简单块范技术,然而,其失蜡工艺却极为高超,可铸造复杂异常的器形。相比之下,中国的范铸技术博大精深,有着完整的发展体系。如今看来,至少战国之前,中国没有失蜡法制品。

3. 西方使用石范的历史颇为悠久,也十分普遍;较之石范,铜范的使用相对晚些,但仍早于我国千年左右;然而,如前所述,其陶范水平低、应用亦少。中国青铜时代的早期同样使用过石范,战国中期以后,铜范也曾得到成功应用,然而,总的说来,其主要使用的仍是陶范,它代表着中国青铜范铸工艺的最高水平。它几乎无所不能,无论器形多么复杂、纹饰多么繁复,甚至高浮雕的青铜器,如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和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尊,采用陶范浇铸,都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困难。

不难发现,西方青铜时代的青铜制品主要是生产工具和兵器[2],而中国青铜时代的青铜制品,则主要是完整体系的礼器,相比之下,生产工具和兵器仅占较小比例。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反映着中西方青铜器社会功能的本质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它们铸造工艺的发展途经。西方的青铜时代,主要体现在生产力的进步与提高。而中国的青铜时代,自形成始,即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意识形态和王权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点集中体现在青铜礼器上,它被赋予了神圣的力量和智慧,既象征着地位与身份,还代表着独特的文化。

需要指出的是,中西方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差异,除上述社会原因外,还与中西方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三.范铸工艺与地理气候环境的关系

范铸工艺的关键是范的制作。石范与铜范受自身材质的限制,只能用于铸造简单形式的小型器物。泥范则不同,其焙烧至陶质前,十分柔软,可塑造成各种复杂的形状,尤其是中国的黄粘土,经过炼制和陈腐,制成的泥范表面光洁,便于压成细腻的纹饰,这就为范铸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然而,陶范的制作和使用,首先如上所述,其材质应为粘土,即具有一定黏性的土壤,而戈壁沙滩土或沙漠土,其土质缺乏黏性,则无法制成陶范。其次,气候因素,即环境湿度,也十分重要。十多年前,董亚巍研究我国古代铜镜铸造工艺时曾发现,北方铸造的铜镜质量通常优于南方,这似乎暗示,铜镜的铸造质量与气候环境颇有关联[3]。我们知道,我国南方的降雨量普遍高于北方,其地下水位也相应高于北方,由此导致我国南方相对潮湿一些,而北方相对干燥一些。经验表明,我国南方因空气潮湿,烘好的范容易再次吸潮,从而影响浇铸质量,严重时,浇铸甚至无法进行。总之,空气越潮湿,陶范浇铸则越困难。

考古发现指出,我国古代的青铜范铸遗址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如东周的山西侯马、商代的河南安阳、西周的洛阳北窑、东周的新郑、西周的陕西周原等铸铜遗址以及山东临淄齐故城铸造遗址。而翻砂工艺成熟之前,我国沿海地区基本上没有成规模的铸造遗址。至于甘肃、青海、新疆、内蒙西部等戈壁、沙漠地带,则至今未发现重要的范铸遗址。这一事实应该缘自北方相对干燥的气候条件。

与我国相比,西方的气候环境颇为不同。从地中海沿岸到欧洲大陆,其气候类型主要是干旱的沙漠气候、潮湿的海洋气候以及夏季温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前两类气候明显不利于陶范的制作,后一类气候所属区域为沿海地区,陶范的制作同样存在困难。这一事实表明,西方青铜时代的范铸工艺长期止步不前,气候条件是不可忽略的限制因素。然而,天无绝人之路,西方发轫于史前的造型艺术和养蜂业,为青铜器失蜡铸造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此可知,除多种内在因素外,范铸工艺的发展受到制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失蜡工艺在西方得以长足发展的客观原因。

四.重新认识中国古代青铜范铸工艺

任何一种成规模、对社会有影响的技术,其产生、发展都离不开天然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这两个充分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而任何一门技术的发展都是与社会相适应、相一致的。既不会超越时代的需求,也不会长期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青铜范铸技术,历经先商、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相对应、相适应的工艺体系。

先商至商代前期,青铜范铸处在初级阶段,青铜器采取整器分型设计、范上压印(塑)纹饰的工艺。一件器物,从模到范都是单一设计,而纹饰纯靠手工在范面上细心制作。这样,不仅各不重样,而且同一件器物的对称图案也不尽相同(如这个时期的兽面纹);虽然古朴、粗犷、大气,但效率甚低,只能满足王和极少数上层贵族的需要,当然,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只能提供与其相对应的有限的铜原料。

商代中期之后,社会对青铜器需求的增大,促使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纹饰模技术,即在单元模上完成纹饰,而将其直接翻至范上,从而既规范了图饰,又提高了工效。与此同时,泥条粘贴工艺的发明,拓宽了纹饰的表现方式,显著增加了纹饰美感(如著名的三层花),直接导致了成组、成套相同纹饰青铜器的出现,并奠定了西周以后青铜器上大面积铭文的制作基础。

春秋以后,青铜礼器进一步世俗化,不仅王公贵族拥有青铜器,士大夫阶层,甚至一些平民也可拥有青铜器,与此同时,生产和战争的需要,导致青铜农具、工具、兵器等的大量制造。这样,青铜使用的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青铜器制造的理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时期,青铜器制造普遍采用化整为零的思想:器体制造,主体与附件分别铸造,再行组合;纹饰制做,采用纹饰模单元模块,即用一块纹饰模,复制(翻制)多个相同的纹饰范块,再根据需要组合成大面积的纹饰;复杂附件的制作,也拆分成若干单元,分别铸造后再行组合。在这一工艺思想的影响下,春秋战国时期几乎可以铸造任何复杂的器物,生产效率也得以显著提高,从而满足了社会对青铜器日益增加的需求。

可见,我国古代青铜范铸工艺具有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从夏末至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体系不断演进、提升和完善。在每一个阶段,这种技术体系都是“自恰”的,即技术完全支持器物的制造,器物映现技术的时代特征;体系的发展决定于技术自身的进步、社会需求的增大;在这种“自恰”体系中,技术与器物相互影响、互为促进。也就是说,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器物的需求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器物的铸造以技术的保证为前提,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又促进着技术的发展。我国青铜时代,青铜范铸技术与社会实际需求的矛盾统一体即在于此。

    综上所述,不难理解,失蜡工艺植根于西方的造型艺术体系,失蜡工艺体系的发展动力,源于西方社会和文化的需求。我国的青铜时代,既缺乏产生失蜡工艺的文化和技术基础,也没有客观的社会需求,因此,曾侯乙铜尊盘等失蜡工艺的认定,实属历史的误判。失蜡工艺不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选择。    

      图1 

    尊盘一周由4组相同的孤形纹饰带组成,2个白色箭头所指范围为其中的一组(即四分之一)。每一组孤形纹饰带由4个独立的纹饰区组成;每个独立的纹饰区则由很小的S形、C形及丫形纹饰单元组成。这些纹饰都是先分别铸出后,再由铜梗焊接而成的。

        图2 

    为尊口沿纹饰带上的小块纹饰单元,白色箭头所指之处,即为小块纹饰的范缝;由于这些范缝都是在纹饰的底平面边沿,可以确定,这种小块纹饰都是采用单合范一个个单独铸造的,与失蜡工艺不相干。

        图3  单合范留下的范痕         图4  盘附饰范缝与浇口         图5  尊口沿焊接痕         图6 

    尊口缘两个四分之一弧形纹饰带之间铜条的焊接口,铜梗的焊接口,以及小块纹饰与弧形铜条的焊接口,甚至连当时因焊接而烧成黑色的氧化层都还清晰可见。

 

[1]董亚巍、周卫荣、王昌燧、万全文、董卫剑:《论中国古代的青铜范铸技术》,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研究》2006年6期。

[2]参见R.F.Tylecote: A History of Metallurgy—‘Chapter 3 and Chapter 4’, TheInstitute of Materials, 1992

[3]董亚巍:“中国南北气候差异对古代青铜镜铸造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问题”,《东南文化》199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