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狂龙:古代的医生 / 罗大伦 / 第122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42:29
作者:罗大伦 提交日期:2009-02-27 21:37  
         当然,马士英当然感觉很是不爽,于是,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这是个什么要求呢?原来,李中梓的一位姨家兄弟被委派了外地的官职,结果自己没有足够的路费,正好他的手里有一轴董其昌的绢本手卷,是行书,据说非常的不同寻常,因为手卷长“二十余丈”(也太长了点吧?)董其昌各位都知道了,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那个教子无方的书画家,可虽然他教子无方,但是艺术成就还是很高的,连当时的皇上对他都青睐有加,这个长卷那简直就是个宝贝,李中梓的这位兄弟就把这个长卷放在了李中梓这里,然后向李中梓借了一些银子,就上路去做官了。
  李中梓这边就一心一意地给兄弟保管着这个行书长卷。
  正赶上马士英听说李中梓家里有这个长卷,他就开始动起了心眼,这位马士英那也是很有才啊,他的书画那也是很精彩的,现在还存有马士英的画作,很有功力,所以他对这个书法长卷的喜爱是自然的。
  于是,马士英就写了信,要向李中梓借这个长卷欣赏一下。
  大家一看就明白了,这哪里是借啊,这基本就是明着要啊,李中梓他能不明白吗?可是如果连这个也拒绝了,那这帮人能干出什么事儿来,可就不知道了。
  于是,李中梓在看了来信以后,叹了口气,唉,世道乱啊,人心怎么都变成这样了?
  他把手卷摆在桌子上,然后点了柱香,对空祷告——再见了,艺术之神。
  然后,他就把手卷交给了马士英派来送信的手下,让他带了回去。
  没过多久,马士英又派人送来了一些银子,这个含义是明显的,这个手卷我留下了。
  
  当然,马士英的运气也实在不好,他也没能把这个手卷留多久,因为没过两天,清兵就打来了,然后就上演了马士英人生的最后一幕,虽然这个人一生被广为诟病,但是最后还是死的很有骨气的,至死都没有投降。
  这副手卷当然也不知去向了,不知道以后会否在哪天重现江湖?
  
  把医术传下去吧
  
  在经历了朝代的更替之后,李中梓的心也一定经历了一番震荡。
  自己未来的路怎么走呢?这一定是他曾经想过的一个问题,他曾经长时间地坐在自己的书房中,回忆着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回忆着自己经历过的事情,那些难忘的记忆,让他不止一次地唏嘘不已。
  他想起了自己四岁时就去世的父亲,他的模样曾经无数次的出现在自己的梦里,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清晰;他想起了自己新婚不久就去世的妻子,他曾经在梦里也梦到了她,她还是像年轻时那样,可是自己,却已经两鬓如霜了;他还想到了放弃读书,打渔供自己读书的大伯,现在大伯早已故去多时了。
  李中梓长时间地想着,最后,他终于明白了,朝代的更替自己是无法阻止的,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被屠杀,自己也无力回天,但是,一个做医生的人,就是要把自己身边的患者治疗好,让他们再少一些生离死别之苦,这就是为医之道啊。
  终于,李中梓走出了书房,他下定了决心,招收更多的弟子,把自己的医术更广泛地传播下去。
  公元1645年,在经历了嘉定三屠之后的江南凄凉无比,李中梓痛定思痛,开始招收更多的徒弟。
  这一年,距离他的去世还有十年的时间。
  
  在这十年中,李中梓的教育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他在江南地区招收了大量的弟子,为江南培养了成批的中医人才,在众多的弟子中,李中梓对一个叫沈朗仲的学生非常的器重,他在《删补颐生微论》这本书的序言里,记录了这个弟子的招收过程,他说:“吴门沈子朗仲翩然来归,一握手而莫逆于心,端凝厚藏,慷慨浩直而不漫齿颊,峨然载道之伟器,与语移旦暮,鲜弗神领(看来对这个弟子的评价很高啊)……吾道之不孤,其有赖于朗仲也乎?”
  看来,李中梓的眼光是十分准确的,后来,沈朗仲果然不负李中梓的厚望,终成一代名医,沈朗仲后来把学问传授给了一个叫马元仪的弟子,这个马元仪也成为了一代名医,著有著名的医书《印机草》,而马元仪的学问,再传尤在泾,这位尤在泾,更是一位在中医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写的《伤寒贯珠集》、《金匮心典》等书都是研究仲景学说的重要著作。
  李中梓的学说,经过这些弟子们的继承和发展,最终成为了中医理论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份。
  
  没人知道李中梓的最后的时光是如何渡过的,让我们选取一段李中梓生平诊病的故事,来做为李中梓的结局吧。
  
  在明亡之前,有位著名的医家,叫王肯堂,这位王肯堂我们前面写过,他是缪希雍的好朋友,他还曾经从缪希雍的口中追问出了资生丸的方子,他和缪希雍一起看病的故事我给大家讲过。
  在王肯堂晚年的时候,有一次,患了泄泻,就是腹泻,和估计和现在的慢性结肠炎差不多,总是不好,这个医生自己患病,有时候自己是把握不准的,比如缪希雍当年患病,就是王肯堂给用化瘀的方法治疗好的,这次轮到王肯堂自己了,也晕,当时他的地位很高啊,很多医生前来出主意,大家都觉得他的年岁大了,应该使用滋补的方法,结果这样做的结果是“疾愈甚”,最后,李中梓前来看望了,他诊断后,对王肯堂说:您的体格这么胖,痰湿很重啊,越补就会越坏的,应当用泻药来治疗,把痰湿涤荡掉,我给您治疗,您能不能坚信不疑呢?
  王肯堂哈哈大笑,说:“当世知医者惟我与尔,君定方,我服药,又何疑?”
  于是,李中梓就用巴豆霜这味药(我们在缪希雍的故事里也介绍过),把油弄干净了,就给王肯堂服用了(应该用什么包上再服,这里没有写完全)。
  结果,王肯堂泻下很多痰涎,然后,这个很顽固的腹泻就痊愈了。
  这就像武侠小说中,两位当世顶级的剑客,一位让另一位砍去自己身上的枷锁,执剑者问:“你相信我的剑吗?”
  回答:“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的剑,还能相信谁呢?”
  
  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
  
  这,就是李中梓的故事。
  李中梓,字士材,他出生于一个抗倭英雄之家,在失去了诸多亲人之后,他发誓走上了行医的道路,他刻苦专研,终于成为一代中医大家,他对中医诊法的贡献巨大,在行医的道路上,他走出了一条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中医之路,这对现在的我们,启发巨大。
  
  现在的上海,已经是繁华无比的大都市了,熙攘的街头充满了忙碌的人群,他们穿梭往来,仿佛生活就是在和谁赛跑。
  但是,希望他们在忙碌之余,不要忘记了,这里,曾经有过一个人,他为了别人的健康,为了把健康之道传授下去,也曾经在这里奔波过……作者:毛毛扬 回复日期:2009-02-26 22:58:58 
           问题是人的差异性比药物更大,
          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建议取消所有具有差异性的病人。
        ==============================
        <<毛毛扬的回答堪称一绝啊。>
      
      既然承认中药药物存在很大差异性 不如西医药物的稳定 还用什么人的差异性来混淆视听 请问人的差异性能够改变吗 看来楼主按捺不住了 竟然说出如此可笑浅薄的话来 实在是意想不到
      
      王店 马其骐
  ========================
  我回答一下这位朋友吧,我说毛毛扬的回答是一绝,是因为他想起了一个我都没有想到的角度,网友的思路实在是宽广啊。
  关于中药的差异性,我聊个很有趣的事情,大家现在都说张仲景时使用的剂量和现在不一样,李可老中医坚持这一观点,用量很大,但是我们发现,在张仲景之后的那么长的年代里,一直到现在,我们用几克,甚至十几克也都治病了,我的体会是用六克、九克的量就可以了,为什么呢?按理说现在的药性不如张仲景的时代大了啊?其实,是病人的病情决定的,轻的病,就用六克、九克,一定痊愈,等到我发现这个病人没有痊愈,意识到病情重了,自然会加量到几十克,这就是为什么药力不同了,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治病的道理,因为我们开方子是根据患者的情况来校正的,我们医生自然会在药性和病情之间获得平衡,不够了就增加,多了就减去。
  至于各地的差异,也是如此,我在东北的时候,治病都用野生的防风,我给送药的人特别嘱咐,要野生的,很贵(当年是批发五十元一公斤),但是效果好,到了北京,没有这个条件了,就摸索,看种植的防风用多少能够起作用,其实很快就掌握这个尺度了,所以我是经历过这个过程的,觉得是很容易的,因为药物的变化是稳定的,要知道,这个变化远远没有患者的变化快啊,患者几乎是每天都在变化的。
  另外这位朋友觉得要废除中药,搞气功,当然气功是好的,但是不知何出此言?想必是被庸医害过。
  我前面说过给一个小伙子看眩晕和呕吐,要用了小柴胡汤,我当时说要把结果告诉大家。
  我把这个病例汇报一下,当时我还没有见到这个人,等见到了,也吓一跳,此人几乎不能摇头,一动,就晕了,马上就要倒,我说摇头什么后果,他说我给你表演一下,就摇了一下,然后就倒在了沙发上,他在地铁里呕吐若干次,现在就是躺着,去西医医院检查无数,给我看了很多检查单子,最后西医怀疑了很多的病,但是没有一个定下来,最后是怀疑耳朵出了问题。
  我告诉他,该检查还检查,然后给开了小柴胡汤,加上了龙骨、牡蛎,开了三付,服用了两付后,昨天来电话,从此没有再吐过,激烈的眩晕消失,变成平时有一点点晕了,昨天来电话的时候,还在医院里检查呢,医生告诉他,十天后再来检查下一个项目——还没有定下来病名呢。
  我想说的是,此时,练气功是来不及的,患者的痛苦还要解除,同时西医的检测仪器的确很精密,而且最终是可以找出他真正的问题的(我也怀疑耳朵的问题,),但是各位看到了,确诊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显然这个病医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此期间患者不能难受着,而且,用中药可以把他的病证消除,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罗大伦 提交日期:2009-02-28 08:31 
  朋友,浙贝母和川贝母原本就是两个极不相同的品种,浙贝母的个头很大,如同蘑菇,浙贝的清热化痰作用大,主要特点在“清”,多用于外感的治疗,川贝个头小,如同薏米,价格现在很贵,可能十克就要三十元零售价格,他清热的作用没有那么大,对于虚损导致的咳嗽,效果很好,有“滋”的作用,也用于热病的后期咳嗽,滋阴化痰的作用比较强。这两者在学中医本科的时候老师就告诉要截然分开的,临床医生基本没有混为一谈的。
  作者:林染霜 回复日期:2009-02-27 21:13:38 
    中医有没有减肥的方子啊?
  =====================
  别轻易听信减肥的方子,我还真不鼓励服药来减肥,很多人开的减肥方子都是利水的,那叫减水方,发水分代谢出去了,你再喝,体重又上来了。有的人去美容院针灸,针灸者告诉她,晚上回去只能吃一根黄瓜,其实不用针灸,你自己晚上只吃一根黄瓜也会减肥啊。
  最好的方式是控制晚上的食物摄入,清淡一点,少摄入油类,白水煮菜。然后晚上在看电视的时候,在电视机前面原地踏步走,大幅度的,摆开双臂,如此一个小时,坚持两个月,你再量一下体重。一定会有很大的惊喜的。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77492/122.html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77492/122.html

医生的职责(打古代人名) 谁知道古代医生张宗景的照片啊? 我国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 为什么古代医生叫杏林高手 古代有女医生吗? 谁能告诉我古代医生的称谓,还有各自的级别! 古代外国的医生是用什么药给病人治病的? 古代医生(郎中?)是一个受尊敬的职业吗? 为什么管医生叫大夫?和古代的大夫(官职)有关系吗? 言情小说:关于一位女医生在一影视城被一古笛带回古代,知道书名的告诉我~~ 古代医生手术如何消毒,防止感染? 古代第一面镜子是谁做出来的,玻璃又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登基后的年号第一年都叫元年? 热血江湖 医生第2个气功 包不包括 加血啊(第2个是减少使用武功的内功) 急找一本穿越时空的言情小说讲的是一个女医生在一次房子中穿越时空到了古代... ... 请问医生为何又被称为"大夫",此大夫与以前古代的大夫一职有何关联? 悬赏!求超级医生3的第1章过关流程! 注射乙肝疫苗第三针的时间应距离第二针几个月?有医生说一个月,有医生说六个月,哪个方案更好一些? 请问大家谁知道哲学基础书第122页,第7行写的是什么呀 急!!!!!柯南漫画第7集讲月光的,最后中尉医生留下的暗号是什么意思啊????? 《豪斯医生》第19集KIDS里那个小女孩患的叫做TTP的是什么病啊 古代有晕月吗,古代的一年是多少天? 我过古代第一部数学是什么?有那些内容? 六年级寒假作业第74页的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