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硬币最值钱:两个令我震惊的比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8:04:32

两个令我震惊的比喻

2011.06.07

 

前天上午与妻子去自由市场买菜,自由市场门口一位年轻女子正在散发杂志,妻子接过一本随手放在我推着的自行车的车筐里。

昨天端午放假,因前天夜里在网上看《井冈山》时间太久,凌晨4点多才睡觉,昨天上午9点多才睁开眼睛。看看窗外,一片阴沉,且水气弥漫,天气闷热得很。这“端午小长假”的第三天还要在家里度过了,就又打开电脑看起《井冈山》来。看着看着,突然觉得一直蹲在地上正忙于擦地板的犄角旮旯的妻子太累,我老看电视剧太说不过去,就关了电脑坐到厅里,随手拿起了前天买菜回来扔到茶几上的那本杂志。打开封皮,卷首语《温暖是双向的》,漫不经心地看起来。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这篇文章中的比喻令我震惊——这恐怕是最近两年来第二个令我震惊的比喻了!

第一个令我震惊的比喻是我刚来公司时看电子版离退休事业的论述、文件汇编中发现的。此书用飞机和飞机零部件比喻组织系统和个人的关系,说“任何一个零部件都不具备飞向天空的功能,而按照一定规矩组装起来的飞机就能够飞向天空。”组织不是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这个道理以前我也懂,但看到这个比喻一下子使我对组织的力量有了更深的理解,当时真的对这个比喻感到震惊并由衷的佩服。

这第二个令我震惊的比喻其实也很简单,但同样使我以前的想法、理解得到了升华,使我在感到震惊的同时感到受益匪浅。这个比喻说:“棉被放在床上一直是冰凉的。虽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可是厚厚的棉被却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别人就是我们的棉被,当我们用心去暖棉被的时候,棉被也会给我们温暖。”多么简单的比喻呀,但讲出了多么深的、又是经常被人们忽视的道理呀!

飞机是人设计的,尽管任何一个零部件都不具备起飞的功能,可整个飞机能够升空,能够载着几百人、载着几吨重的物质飞向高空,飞行几千公里。这是多么显著的、巨大的、质的变化呀!这个比喻可以告诉我们这样几个道理:

有好多事情是不能够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那就得创建组织,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这一点几乎是傻子都知道。

组织必须经过预先的设计才能够创建,即必须因事设人、设“事”所需要的“人”,

像设计飞机零部件一样选材料、规划尺寸——这一点只有傻子(完全没有私心、只为事业的人)才能做到。

飞机零部件的设计也不一定十全十美,比如使用的材料、设计的尺寸不一定都留有同样的能力裕度,通过长时间飞行总会有的零部件率先损坏而使整架飞机必须修理甚至报废。人是活的,代表人的性质的维度要比飞机零部件多得多,因此只是事先设计和简单维护还远远不够,必须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否则必然产生内耗而降低组织的功能——这一点其实人人都明白,但很少有人总是非常重视。

人在组织里怎样与别人相处,这是个大问题。前几十年,国外有很多这方面的书籍问世,近十几年中国也有一些人在写这方面的书。其实社会也是一个大组织,像孔丘说的那些话,基本上就是讲人在社会中怎样与人相处的。孔丘说得几乎面面俱到,加上历代儒家人物不断地演绎和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有着完备的与人相处的论述。但想来想去,这个“棉被”的比喻可能是最基本、也是最高深的——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别人都是被子,你周围是不是具有温暖的环境,就看你自己是不是有体温了——君不见:人为了抵抗严寒可以钻进被窝,但为了不让冰棍融化有的也是用棉被把冰棍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你给出的是什么,环境还给你的就是什么——这个道理实在是太简单,也太深刻了!

要说到人怎么样与大自然相处,也应该具有这样的道理——人类给大自然什么,大自然也会回馈给人类什么。前些年人们把恶劣天气增多归罪于过多的开荒造田,就搞起“退耕还草”;这两年有好些人把长江流域恶劣天气增多归罪于三峡大坝,当然意见还没统一特别是最高层还没下定决心毁掉千百亿元修建起来的东西。小事情好否定,因为涉及的人少涉及人的利益较小;大事情否定起来就太难了,因为涉及的人太多涉及人的利益太大。除了三峡大坝,还有更大的事情有不少人也在提否定意见,比如中国的改革开放,比如中国共产党的继续执政,一些人动动嘴皮子容易,真正做起来就牵扯面太大,没有“天胆”的人不敢下这个决心,况且下了决心也不一定就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好多墙,只有在众人推之下才能倒,不管这堵墙的存在是正价值还是负价值。

似乎是扯得远一些了,但基本道理还是“被子”。人类怎么样和大自然相处,真应该好好地学学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的理论。在很多方面,古人比现在的人聪明;现在的人变得愚蠢,主要来自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上是被利益诱惑,客观上是人流的挤推身不由己。

古代在大街上打把势卖艺的多是花拳绣腿,真正的武林高手往往一招致人要害。上边说的这两个比喻都简单明了,但说明道理胜过很多人、很多文章的千言万语,令人震惊、促人深思、催人想得好多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