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儿对小辣椒的态度:《论语》"民无信不立"的千年解释史(图)——华夏文明——中国经济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39:12
《论语》"民无信不立"的千年解释史(图)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9年12月08日 13:04
景凯旋

《书屋》2009年第10期
我们对于儒家经典的阐释,总不免受到当下语境和各自思想意识的影响,这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如果这阐释是服务于权力,此在西汉叫经世致用,在今天则谓之宣传。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便是这样一个思想教育读物。她对《论语》的解释,与文献原意有多少关系,并不是最重要的,对此原也不必过于认真,但她将《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一语释作“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认为人民的死亡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是人民没有信仰,却包含着一种对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曲解,故不可不辨。需要说明的是,徐复观先生多年前曾有专文《释〈论语〉“民无信不立”》考论此段话,便是针对此类阐释而发,本文也只是在徐文的基础上,稍作补释,以见太阳底下本无新东西。
“民无信不立”一语见于《论语·颜渊》: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由“民信之”可知,“信”在这里只能作信任解,皇本“民信”上有“令”字,为“令民信之”,其意尤明。故按照文字逻辑,后面的“民无信不立”,显然是就执政者而言,意谓人民如果不信任执政者,则国政不立。皇本“无信”作“不信”,亦可证。对此,宋以前注家皆无异议。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曰:“死者古今常道﹐人皆有之。治邦不可失信。”郑康成注则曰:“言人所特急者,食也。自古皆有死,必不得已,食又可去也。民无信不立,言民所最急者,信也。”徐复观先生于此认为,孔注是就统治者自身说的,意指“统治者宁可自己饿死而不可失信于民”,而郑注却是就人民本身说的,意指“人民宁可饿死而不可无信”。此处的“信”不是指一种德性品位,而是指政治上的一种条件,“这种信是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对人民提出的要求”,故统治者宁死也不可失信于民,最能得孔子的原意,徐文并引宋王若虚《论语辨惑》中“夫民信之者,为民所信也。民无信者,不为民信也”的解释,以证成其说。
根据《论语》本文及古疏,徐复观先生认为“民无信不立”是就执政者而言,这应当没有疑义。但徐先生的解释也有误,首先,郑注也完全可以理解为,人民最重视的是执政者的诚信。用今天的话说,这种诚信就是指公信力。此与孔安国的注释并没有多大歧异,可以看作是对孔注的一个补充理由。其次,“自古皆有死”当指民而言,解作“统治者宁可自己饿死”恐非。皇疏曰:“孔子既云去食,又恐子贡致嫌,故更此为解之也。言人若不食,乃必致死。虽然,自古迄今,虽复食亦未有一人不死者,是食与不食俱是有死也。而自古迄今,未有一国无信而国安立者,今推其二事,有死自古而有,无信国立自古而无,今宁从其有者,故我云去食也。”这正是强调对于执政者来说,获得人民的信任远比使其丰衣足食更为重要。人民缺衣少粮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民对统治者失去信任,因为按照先秦儒家的观念,“民无信不立”即意味着可以发生顺天应人的汤武革命。
不过,徐先生由此指出,先秦儒家在修己与治人上所立标准有所不同,凡在政治上提出要求,都是对统治者而言,即对统治者与人民不作同样要求,对人民是养重于教。汉以后这一政治思想方隐没不彰,确乎符合儒家发展演化的实际,亦为理解先秦儒家思想之关键。要言之,先秦儒家讲究尊卑等级,但并不主张君权专制。至于强调思想统一,建立共同信念,使人民沦为国家的附属,乃是先秦法家以及汉以后儒家的主张。在对这段话的解释上,就是将“信”解作是就人民而说的。如朱熹《论语集注》这样阐释:
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