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七律: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分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1:55:52
四、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分类
科学在于分类,研究始于类属。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旅游生产力增长的潜力所在。地震灾害遗迹(以下简称地震遗迹)资源是一种特殊旅游资源,对地震旅游资源的分类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认识地震遗迹资源,是规划、开发地震遗迹资源的依据,是开发利用这些特殊资源、发展地震旅游的基础。
(一)主要地震遗迹遗址调查
1、主要地震遗迹、遗址调查
调查地震灾害遗迹是为了系统查明可供旅游开发利用的资源状况,为地震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分级和规划提供准确充分的资料,为保护典型地震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奠定基础,为地震遗迹旅游开发提供依据。除了课题组实地调查外,还参阅了郭建强等地质考查队的野外调查,IT调查主要参阅了万方网、CNKI库,汶川5·12地震极大重灾区主要地震灾害遗址遗迹调查如下:
(1)都江堰市主要地震遗址遗迹
多处水泥路面、山坡地面被地震断层断错、拱曲变形和开裂,龙池川主坪龙门山中央断带,龙池秦家巨石、龙池孙家沟(百花苑)泥石流、虹口乡角庙八基岩错动、深溪沟村地表连续破裂带(地陷槽)、高原村地表错动遗迹、挠曲面上的植被倒伏(醉汉林),深溪沟电站崩塌体、马甲咀挠曲崖、枷担湾堰塞湖、窑子沟堰塞湖、关门山堰塞湖。
民房严重移位:腾达体育俱乐部、机械公司家属区、二王庙遗址、聚源镇中学遗址、都江堰工程遗址,秦堰楼两个震裂右旋石狮,石棋翻转;都江堰渔嘴花岗岩断碑。
(2)彭州市主要地震遗址遗迹
银厂沟大龙潭龙门山中央断带、银厂沟鸳鸯石鼓包、银厂沟谢家店子崩滑体,白鹿中学挤压陡坎,小鱼洞罗元村断层,小鱼洞古地震遗迹等。
小鱼洞水泥厂、小鱼洞断桥,白鹿镇领报书院及下书院断桥。
(3)汶川县主要地震遗址遗迹
汶川映秀镇大地震震源点(震中)、震中牛眠沟滑坡、映秀断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老街堰塞湖、映秀地面脊状鼓包、漩口滑坡、中滩堡崩塌、鱼子溪崩塌,蔡家村崩滑体。
百花“5.12 断桥”, 鱼子溪遇难者公墓,映秀中学地震遗址、中国工农红军纪念碑、萝卜寨遗址、阿坝师范专科学校钟楼、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实验艺术大楼。
(4)茂县主要地震遗址遗迹
1933年叠溪地震湖群、叠溪倒石坝(滑坡)、松平沟群山倒塌遗迹、大熊猫保护地。
叠溪古城地陷遗址、黑虎羌寨、松坪沟白腊寨、凤仪镇。
(5)北川羌族自治县主要地震遗址遗迹
唐家山堰塞湖、擂鼓镇泥石流、县城滑坡、曲山镇地表破裂错动、西羌九黄山猿王洞景区,黄家坝地震地表破裂与断层位错、陈家坝巨大滑坡群。
北川老县城遗址、北川中学遗址、小寨子沟羌寨、北川县职高校建筑物,北川大酒店、三倒拐、第一支救援队伍到达的救援事件发生地、位于北川中学前的抗震救灾指挥部。
(6)平武县主要地震遗址遗迹
平武县文家坝堰塞湖(八个)、平通镇枣子树平通河地裂、平通镇山体滑坡。
平武县古迹报恩寺、平武南坝大桥、大熊猫保护基地。
(7)青川县主要地震遗址遗迹
青川县东阳沟地震坍塌巨石,红光乡东河口山体崩塌,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堰塞湖、红石河堰塞湖、石板沟堰塞湖,狮子梁山体大裂缝,,红光乡和苏河乡等四大“特殊崩塌”现场,崩塌巨石。
青川县木鱼中学遗址、东河口民居地震遗址、东河口小学遗址,青川县城街面下陷。
(8)安县主要地震遗址遗迹
茶坪堰塞湖、肖家桥堰塞湖、高川堰塞湖、高川乡和千佛山区地震山体滑坡。
安县桑枣镇铜钱村抗震工程碑、安县茶坪地震遗址、雎水集镇卧佛寺。
(9)什邡市主要地震遗址遗迹
龙门山中央断带、红松堰塞湖、红松滑坡体、石亭江干河口堰塞湖、马槽滩堰塞湖、燕子岩堰塞湖。
洛水中学遗址、红白镇小学遗址,宏达化工厂地震遗址、蓥峰实业有限公司厂区穿心店段地震遗址、富宏特种水泥厂地震遗址等。
(10)绵竹市主要地震遗址遗迹
绵远河黑洞崖堰塞湖。
东方汽轮机厂汉旺厂区遗址(扭曲的汉旺火车站铁轨、出轨的列车)、汉旺广场钟楼遗迹、汉旺镇汉武神王雕塑、汉旺镇沿山公路、绵竹剑南春酒厂、汉旺镇川FA8512号车牌。
(11)见证物:
包括“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国际援助、重建家园、在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中出现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实物、资料和反映地震灾害及抗震救灾的其它实物、资料。
2、纪念和保护地:汶川地震文物保护地计划建设北川县城地震博物馆,包括任家坪国家地震救援培训中心、地震逃生训练中心,地震纪念馆、地震死难纪念墙、地震救援纪念碑;都江堰市地震科学博物馆;汶川县映秀镇汶川地震遗址公园;汶川县映秀镇震中纪念碑;绵竹汉旺工业地震遗址公园;什邡穿心店工业地震遗址公园;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等。
3、典型地震遗址遗迹
不是所有的遗迹遗址都可供开发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灾法》“第四十二条 国家依法保护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应当列入地震灾区的重建规划。”
(1)专家组提交的《“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及地震博物馆规划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通过中国地震局、国家文物局专家委员会的评审。4处作为4大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建设规划,
北川县城——规划建设地震遗址博物馆;
汶川映秀镇——规划建设汶川地震震中纪念地;
绵竹东汽汉旺厂区——规划建设工业遗址纪念地;
都江堰虹口深溪沟——规划建设地震遗迹纪念地)。
(2)其他典型遗址遗迹保护点
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文化厅文物管理局等单位迅即派出多支考察队,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沿汶川一北川一青川近300 km的破裂带上,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共考察了30多个点,最终提出了10个保护点,为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选择和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10个点是:北川县城、汶川映秀镇、汶川萝卜寨、都江堰腾达体育俱乐部、绵竹东方汽轮机厂(简称东汽)汉旺厂区、什邡穿心店厂区、什邡青牛沱、青川木鱼镇、青川红光乡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馆(国家级地震展览馆,大邑县安仁镇)。
(二)旅游资源分类原则
1、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分类
(1)两大成因类型——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学术界基本同意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和人文两大类。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即是天然形成的。
人文旅游资源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
(2)三大类型
国家旅游局长何光主编《中国旅游50年》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复合型旅游资源3类。
魏向东按照旅游资源基本属性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3类。
(3)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
1990年《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划分为8类,见田里版106页。
1992年《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划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属自然旅游资源类),古迹建筑、消闲求知、购物类6类(人文旅游资源类)。
2003年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划分为8主类,即: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
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2、传统与现代资源观分类
(1)按传统旅游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和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7大类。
(2)按现代旅游产业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观光型旅游资源、度假型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特种旅游资源,及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专项旅游资源等5类。
(3)按照旅游资源质量和级别分类
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按照旅游资源品位、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通讯、旅游购物、综合管理、年旅游人数、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条件,将我国旅游区划分为一、二、三、四个等级。
一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世界上具有重要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50万以上。
二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国内具有代表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30万以上。
三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本级行政区具有代表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10万以上。
四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本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本地区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3万以上。
3、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
(1)国家标准——特性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旅游资源分类。
分类原则: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
分类对象:①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②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分类结构:分为大类——主类——亚类——基本类型4个层次。即2大类,8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2大类8主类和31亚类
表1-2   旅游资源分类表
Teb 1-
大类
8大主类
31亚类
自然景观
地文景观
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岛礁等5亚类;
水域风光
河段,天然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地等6亚类;
生物景观
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等4亚类;
天象与气候景观
光现象,气与气候现象等2亚类;
人文景观
遗址遗迹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等2亚类;
建筑与设施
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馆,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等7亚类;
旅游商品
地方旅游商品1亚类;
人文活动
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等4亚类。
在国家旅游资源分类中,地震旅游资源属于自然景观中的地文景观主类——自然变动亚类——地震遗迹景观基本类型。地震旅游资源的旅游资源类型层级层次表示如下:
大类:自然景观
主类:地文景观
亚类:自然变动遗迹
基本类型:地震遗迹
与地震有关的基本类型还有:重力堆积体(含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堆积、陷落地(地震地陷)。
释义:
地震遗迹——地球局部震动或颤动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重力堆积体——由于重力作用使山坡上的土体、岩体整体下滑或崩塌滚落而形成的遗留物。
泥石流堆积——饱含大量泥砂、石块的洪流堆积体。
陷落地——地下淘蚀使地表自然下陷形成的低洼地。
4、本研究的分类原则
(1)分类依据:基本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旅游资源分类原则。
(2)分类对象:①与地震有关的具有旅游价值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统为地震遗迹旅游资源,简称为地震旅游资源。 ②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地震旅游资源。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地震事物和现象。
(3)分类结构:分为基类景观——基型景观——基种景观3个层次
国家标准分类中基本类型作为本研究的第一层次,即地震旅游资源。本分类研究中也把地震文物旅游资源、地震遗产旅游资源与地震遗迹旅游资源视为同一个层次。
(三)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分类研究
1、卢云亭、傅广海先生两分法。
将地震旅游资源分为震迹和震记两类,是目前研究地震旅游资源分类主流。
震迹、震记是1989年卢云亭,侯爱兰《震迹、震记游旅资源的研究》中提出的。(资源开发与保护杂志1989年第5卷第3期),傅广海同意震迹和震记两类的划分。
地震所产生的灾害性旅游资源属于特种旅游资源,可分为震迹和震记两种。震迹是由破坏性地震,以突然暴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自然遗存景观,可将其分为5种类型,即陷落型、古建筑遗址型、现代建筑遗址型、山地构造断裂型和河流堰塞型,其旅游意义在于观赏性和科考性;震记是为记载、纪念地震而保存下来的人文类碑记、石刻、纪念建筑物及展览实物等,可分为3种类型,即碑刻型、纪念型、展览型 其旅游价值在于地学观览和灾史研究,某些碑刻还是书法艺术研究的实物资料。
分类依据:旅游资源的形态、特性。
分类对象:地震旅游资源
分类结构:第一,将地震旅游资源分为震迹和震记
第二,在震迹、震记再分。
震迹旅游资源根据地震遗存景观形态划分为:陷落型,古建筑遗址型,现代建筑遗址型,山地构造断裂型,河流堰塞型。
震记旅游资源划分为:碑刻型,纪念型,展览型。
傅广海将震记分为文献型(含照片、影像)、碑刻型,纪念型和展览型。(傅广海:四川地震资源与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36卷第36期)
根据卢云亭先生《震迹、震记游旅资源的研究》论述,本研究整理如下表:
表1-3  地震旅游资源分类表
Teb1-


基型
景观


旅游资源
震迹旅游资源
①陷落型
地震陷落地如琼州海底村庄,
②古建筑遗址型
如地震造成的古城遗址、古寺庙遗址等
③现代建筑遗址型
包括房屋、道路、管道、工矿设施等
④山地构造断裂型
地震造成地房错位断裂,山地构造断裂景观
⑤河流堰塞型。
如重庆黔江小南海,
震记旅游资源
①碑刻型
如地震碑林、地震碑刻题记
②纪念型
地震记念标志建筑如碑塔
③展览型
如邢台地震资料陈列馆
文献性(傅广海)
如影像、照片、录音
2、郭建强地震灾害遗迹4分类
四川省地矿局郭建强认为2008年汶川Ms8.0地震形成的地震遗迹景观可划分为四大类①地震地表变形遗迹;②地震建筑物变形遗迹;③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遗迹;④地震文化景观;
(1)分类依据:卢云亭分类。
(2)分类对象:地震遗迹旅游资源。
(3)分类结构:基类——地震遗迹旅游资源;
基型——震迹、震记;
旅游资源震迹4类:
①地震地表变形遗迹;景观种:挠曲崖、挠曲弧顶的张裂、挠曲前缘路面倾斜、挠曲面上的醉汉林、断层眉脊、地面缩短、鳄鱼嘴、山体错断、河床抬升与改道、路面与河道s形畸变
②地震建筑物变形遗迹;景观种:建筑物错位、倾斜、倒塌
③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遗迹;景观种:崩塌、滑坡、泥石流、河流堰塞湖
④地震文化景观;景观种:影像、照片、文献、碑、雕像,以及抗震救灾巾涌现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表1-4  郭建强地震遗迹分类
序号
基类

1
地震地表变形遗迹
挠曲崖、挠曲弧顶的张裂、挠曲前缘路面倾斜、挠曲面上的醉汉林、断层眉脊、地面缩短、鳄鱼嘴、山体错断、河床抬升与改道、路面与河道s形畸变。
2
地震建筑物变形遗迹
建筑物构筑物错位、建筑物构筑物倾斜、建筑物构筑物倒塌。
3
地震次生灾害遗迹
崩塌、  滑坡、泥石流、河流堰塞湖。
4
地震文化景观
影像、照片、文献、碑、雕像,以及抗震救灾巾涌现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郭建强.汶川Ms8.0地震遗迹景观初析[J].四川地质学报,2009,29(z1))
3、吴肖淮3分法
吴肖淮《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第2章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
地震遗迹旅游资源是一种独特的地质旅游资源。它是由破坏性的地震作用,以突然爆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吸引功能的自然遗迹景观。由于地震原因的多样性,使地震遗迹旅游资源的形成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地震遗迹旅游资源从其类型可分为陷落型(如琼州海底村庄)、现代建筑遗址型(如唐山地震后留下的各种地震遗址)和古建筑遗址型等地震旅游资源。
分类依据:旅游资源的形态、特性。
分类对象:地震旅游资源
分类结构: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地质景观旅游资源——地震、火山遗迹旅游资源——地震遗迹旅游资源
(吴肖淮:《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1)。
(四)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分类
1、地震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
分类依据: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分类对象:①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②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分类结构:分为基类景观——基型景观——基种景观3个层次
国家标准分类中基本类型作为本研究的第一层次,即地震旅游资源。本分类研究中也把地震文物旅游资源、地震遗产旅游资源与地震遗迹旅游资源视为同一个层次。
基型景观:地震自然类、地震人文类。
基种景观:是基型景观的细分。
地震景观旅游资源分类研究如下表:
表1-5   地震旅游资源分类研究表
Teb 1-
基类
基型
基种
说明或举例
旅游价值
地震旅游资源
地震自然类
地震地表变形景观
断层、破裂、拱曲等地质景观
科考、教育
地震地貌景观
重力堆积体(含滑坡和崩塌)、滑坡体、泥石流堆积体、陷落地(地震地陷)、飞来峰等地质地貌
游览、休闲、科考、教育
地震水体景观
地震湖、地震泉、倒流河等
科考、休闲
地震生物景观
撕裂树、醉林,
科考
地震人文类
建筑设施变形景观
民学校、医院、寺庙等建筑地震遗迹
纪念、科考
建筑设施重建景观
因地震新建生活设施(含板房)、
新建生产设施(含旅游);
教育、科考
地震物质文化景观
抗震救灾遗迹,墓地,纪念性(馆、碑、墙、广场)建筑,展览建筑,纪念物品,
纪念、教育、科考
非物质文化类
地震日,
地震文献,地震心理遗迹记录、
地震人事记录,
地震文化艺术,
地震区民间习俗,
纪念、教育、科考
2、地震旅游资源形成时段分类
形成时段分类是指按照地震旅游资源形成过程,分为地震前、地震中、恢复重建三个时段分类。包括地震预测预报景型、地震灾害遗址遗迹景型、抗震救灾遗址遗迹景型、震后恢复重建景型。
(1)地震预测预报景型。地震灾害前的旅游资源,包括①地震监测台、站,如各地地震监测站;②地震监测分析室,如地震局分析室;③地震演示室,如地质学院实验室,博物馆演示室。
开发地震科考、教育旅游。
(2)地震灾害遗址遗迹旅游资源。
①直接地震遗址遗迹与资料,如地震直接破坏的自然物和环境,地震直接破坏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地震文物;地震断裂、地震震中遗址、地震灾害遗址、地震破坏物。
②间接地震遗址遗迹,如崩塌、滑坡、泥石流遗迹遗址,地震堰塞湖,地震文物,地震断裂崖壁等地震次生灾害破坏物。其中最具旅游开发价值的是稳定的地震堰塞湖。
③诱发地震遗址遗迹, 如1933年叠溪地震洪灾遗址,唐山地震开滦煤矿被淹,汶川地震灾害心理遗迹,关东地震火灾。
开发地震体验、教育、科考游。
(3)抗震救灾遗址遗迹与资料。
抗震救灾过程中产生的遗址遗迹旅游资源。挖掘抗震救灾的大爱精神、人文精神、和谐精神、民族精神等人文文化,开发地震文化、体验、教育游。
①抗震救灾遗迹遗址,如解放军救援对遗址,国际救援队遗址,救援生命通道,救援现场医院遗址;
②重大事件遗迹遗址,如救援停机坪,救援水上通道登陆点,救援英雄牺牲地;
③抗震救灾文物,如见证物、遗物、轶事,影像资料。
开发地震文化、体验、教育游。
(4)地震灾后重建旅游资源。
包括地震灾后重建纪念性旅游资源和地震灾后重建生活性、生产性旅游资源3类。
①纪念性旅游资源,如遗址公园,博物馆(园)、教育馆(基地)博物馆(园)、教育馆(基地),纪念馆、地、广场、碑、亭、墙、雕塑、景区等;目前开发设想的纪念地主要有七类:
遗址公园——青川沙州地震遗址公园;彭州银厂沟地震地质公园。
博物馆(园)、教育馆(基地)——都江堰市地震科学博物馆、德阳市地震博物馆(设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北川老县城城市地震遗址博物馆,安县桑枣逃生教育基地;绵竹汉旺和什邡穿心店地震工业遗址博览园。
纪念馆——汶川映秀地震纪念馆(保护映秀中学地震断面的地震遗迹)。
纪念地、纪念广场——萝卜寨古羌寨地震遗址纪念地,桃坪羌寨、阿坝州师专地震纪念广场、北川县城地震纪念广场、青川东河口地震纪念广场。
纪念碑——汶川映秀震中纪念碑、抗震纪念塔、地震纪念墙。
纪念雕塑——师魂雕塑,党魂政魂雕塑,军魂、警魂雕塑,民魂雕塑。
地震遗址景区——唐家山堰塞湖旅游景区、叠溪海子景区。
②生活性旅游资源,如地震新家园,救灾生活板房,援建饮水设施。
③生产性旅游资源,各地援建灾区的生产项目,地震援建学校。
开发地震体验、纪念、教育游。
表1-6    地震旅游资源形成时段分类表
Teb1-
基类
基型
基种
说明或举例
旅游价值
地震旅游资源
地震预测预报景型
地震监测台、站
各地地震监测站
地震科考旅游
地震监测分析室
地震局分析室
地震演示室
地质学院实验室,博物馆演示室
地震灾害遗址遗迹景型
直接地震遗址遗迹与资料
地震直接破坏的自然物和环境,地震直接破坏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地震文物,
地震体验、教育、科考游。
间接地震遗址遗迹
崩塌、滑坡、泥石流遗迹遗址,地震堰塞湖,地震文物,
诱发地震遗址遗迹
叠溪地震洪灾遗址,
唐山地震开滦煤矿被淹,关东地震火灾,
抗震救灾遗址遗迹景型
抗震救灾遗迹遗址
解放军救援对遗址,国际救援队遗址,
救援生命通道,救援现场医院遗址,
地震文化、体验、教育游。
重大事件遗迹遗址
救援停机坪,救援水上通道登陆点,
救援英雄牺牲地,
抗震救灾文物
见证物、遗物、轶事,影像资料
震后恢复重建景型
纪念性旅游资源
遗址公园,博物馆(园)、教育馆(基地)博物馆(园)、教育馆(基地),纪念馆、地、广场、碑、亭、墙、雕塑、景区等
地震体验、纪念、教育游。
生活性旅游资源
地震新家园,救灾生活板房,援建饮水设施,
生产性旅游资源
各地援建灾区的生产项目,地震援建学校,
3、地震文物资源分类
抢救地震文物就是保存民族记忆。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权衡取舍是文物旅游业的核心问题。地震文物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川西文物旅游资源赋存丰富,地震文物使其更加壮实,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川西旅游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文化、文物管理部门立即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地震文物抢救工作,仅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就收集实物10多万件。全省各地都迅速作出反应,全力以赴投入抢救生命和抢救文物的工作。2009年11月1日,专家评审出10件5.12汶川地震文物为国家级文物。这10件地震文物是:温家宝总理在“5·12”抗震救灾中使用的话筒,温家宝总理在“5·12”抗震救灾中使用的军用地图,“5·12”汶川大地震后第一只到达映秀的救援冲锋舟,抗震救灾英雄邱光华的《飞行记录》本,抗震救灾英雄李月的遗物,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遗物,“5·12”汶川大地震15勇士空降茂县用过的降落伞,成空勇士壮行酒碗碎片,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为“5·12”汶川大地震赈灾募捐签名布,“同心同力重建家园”美国密歇根州华侨签名布。(《成都晚报》11.1)
由于地震文物是地震灾害事件中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因此具有旅游开发价值。按文物分为三类进行旅游开发。
(1)不可移动地震文物:不可移动的地震见证物如北川中学地震遗址;地质类如虹口地震遗迹,建筑类如东汽厂广场钟楼、绵阳市区钟楼等。一般为文物保护单位。可以作为单体旅游资源开发。
(2)可移动地震文物:可移动的“5.12”汶川地震见证实物、资料,汶川地震精神文化。一般为馆藏文物。需要形成规模,群体旅游资源开发。
(3)地震文物聚集地(区):收藏集中地如青川地震遗址公园、都江堰地震博物馆;文物集中地如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城镇如北川老县城、街道如汉旺镇、村庄如穿心店、桃坪羌寨。可以作为旅游小区进行群体开发。
表1-7    地震文物资源分类表
Teb1-
基类
基型
基种
说明或举例
旅游价值




旅游资源
不可移动
地震文物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川城、映秀、汉旺、都江堰
待专家鉴定政府审批
待专家鉴定政府审批
科考、游览、体验游
可移动地震文物(地震见证物)
馆藏一级
馆藏二级
馆藏三级
救援冲锋舟,15勇士降落伞等
待专家鉴定
待专家鉴定
科考、教育游
地震文物
聚集地
博物馆,
纪念馆,纪念地,
广场,纪念物,碑
北川地震博物馆,待建,
汉旺工业纪念馆,待建,
青川地震广场、唐山纪念广场
科考、教育、体验游
非物质文化
抗震救灾精神,
地震文艺,
抗震救灾轶事
文学、影视、绘画、雕塑等
体验游
4、地震遗产资源分类
地震遗产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功能,对其的认识十分必要。
坚持遗产旅游的代表平文艺(2009)在《对四川开展地震遗产旅游的调查与思考》中提出“作为旅游活动来说,应着眼于地震遗产旅游,而不应停留在或局限于地震遗址旅游。再说,遗产的称谓,也是世界性的通常用语。使用起来有利于国际旅游的沟通。”(平文艺:对四川开展地震遗产旅游的调查与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9年7月24日、7月29日)
王敬武(2008)在《构建遗产旅游的理论基础》中指出“遗产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提升旅游的一个必然结果”。“坚持旅游基础理论是研究遗产旅游的基础的基本观点”。“遗产旅游的基本规律是旅游基础规律的递进和发展,不存在脱离基础旅游规律的遗产旅游规律。”“在现实生活中,各种遗产旅游资源千差万别,所处的环境又各不相同。建立遗产旅游理论的基础理论就是要统一遗产旅游的研究视角和规范遗产旅游的研究模式。使遗产旅游研究归属予旅游理论的范畴。遗产旅游研究的综合性也只有在遗产旅游基础理论的框架下达到归一化,才能避免属性归属的争议。”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按遗产分类的地震遗迹旅游资源类型如下:
(1)地震文化遗产。包括地震文物、地震建筑物遗迹、地震遗址3类。文物如汶川地震见证物、阿坝师范专科学校钟楼。建筑群如都江堰二王庙、萝卜寨古羌寨。遗址或遗址群如理县桃坪羌寨文化遗址、彭州中法桥遗址。挖掘地震科考、教育、文化游。
(2)地震自然遗产。从美学或科学、科学或保护、从科学或保护或自然美角度,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自然面貌,动植物物种生境区,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3类。如汶川地震遗迹带、叠溪海子群地震遗迹、安县生物礁石与地震遗迹组合。开发游览、科考、体验休闲游。
(3)地震文化景观。包括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关联性文化景3类。如银厂沟景区、地震遗址公园、地震纪念墙,地震纪念广场,开发游览、休闲体验旅游。
(4)地震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如北川地震遗址保护地、都江堰地震科学博物馆、叠溪古镇,开发科考、教育文化游。
(5)其他形式的地震遗产。包括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地震记忆遗产,线性遗产3类。开发科考、教育游。
表1-    地震遗产资源分类表
Teb1-
基类
基型
基种
说明或举例
旅游价值
地震遗产旅游资源
地震自然遗产
地质地貌
都江堰深溪沟地表破裂地貌,青川红光崩塌地貌,滑坡地貌,
北川泥石流地貌,叠溪地陷地貌;
科考、游览、体验、休闲游
水体
唐家山堰塞湖、叠溪,倒流河、地震泉,
地震文化遗产
地震文物
①不可移动,②可移动文物,分为文献型(含照片、影像)、碑刻型,纪念型和展览型3种类型。③非物质文化文物。
科考、教育、文化游
地震建筑群
①建筑物,如东汽汉旺厂区(工业文化),地震板房。②
地震遗址
汶川映秀地震中心遗址,松潘-平武地震遗址,彭州地震遗址,叠溪地震遗址,
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地震科学博物馆
都江堰地震科学博物馆
科考、教育、文化游
地震纪念馆
汶川地震中心纪念馆
地震保护区
叠溪,龙门山
地震文化景观
有意设计和建筑的地震景观
园林和公园,地震遗址公园如青川地震遗址公园,重庆小南海地址公园,
游览、休闲、体验游
有机进化景观
①残遗景观;②持续景观;
关联性地震文化景观
①地震雕塑,②地震纪念墙,③地震纪念碑,
其他形式的地震遗产
人类口述和地震非物质遗产。
①抗震救灾精神,②东汽工业文化,③抗震救灾轶事,④地震文化空间,⑤地震灾难日,⑥地震文艺,
科考、教育游
地震记忆遗产
文献遗产:地震照片,地震影像,
线性遗产
①地震救援线路,②地震破裂带,③群众自救线路。
注:①基型参照联合国世界遗产分类。②基种参考联合国世界遗产说明探讨划分。
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地质遗迹(Geological Relics)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地质作Geological Relics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比较丰富,分布地域广阔、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胡能勇:地质遗迹、地质公园、旅游地质学的概念[J].《湖南地质》.200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