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女人有气质的佳句:例谈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有效实践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4:09:13

“内外”兼修:开发读写融合的理想空间

——例谈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有效实践策略

 

摘要】区别于纯语言训练的“机械性”和阅读感悟的“意会性”,小练笔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课堂练习,承载着人文价值熏陶和语言表达训练的双重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堂小练笔设计的关键在于:语言训练点的捕捉与铺设要与文本内容、阅读感悟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有情有形”的语境中延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并实践和发展言语运用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本文试图立足文本“内”“外”两重视界,来分析和建构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有效实践策略。

关键词】 “内外”兼修  有情有形  读写融合  实践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感悟和言语训练之间的穿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成为当前阅读教学的一个共识。《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也着重提到“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法,经常随机地进行读写结合练习。”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课堂小练笔成了阅读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区别于纯语言训练的“机械性”和阅读感悟的“意会性”,课堂小练笔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课堂练习,承载着人文价值熏陶和语言表达训练的双重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堂小练笔设计的关键在于:言语训练点的捕捉与铺设要与文本内容、与阅读感悟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有情有形”的语境中纵深思维,习得言语运用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到小练笔的最佳切入点?如何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情有形”、具备思维纵深、拓广价值的小练笔?为此,笔者结合大量的课堂案例进行了整合、反思、梳理和提炼,试图立足文本“内”“外”两重视界,建构“造境”、“举象”、“补白”、“示现”、“仿化”、“迁移”等六种课堂小练笔的有效实践策略。

视界一:开掘文本,释放文本内部张力

但凡教材选文,皆是在浩瀚的文学作品中所撷取的最富有童趣、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然而我们换一个角度,从文本言语表达的风格化和阅读意义的“可写性”(文本是“可写”的,阅读意义将在阅读活动中由读者和文本共同决定。这种阅读就是读者向文本“提问”,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产生意义,文本则提供并规定这种意义的可能性。——干国祥《破译教育的密码》)来审视,那些典范文本的字里行间其实也充满了张力,它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自由解读的空间,往往能激发读者的丰富想象。正因于此,只要我们多关注文本,就一定能在文本中找到“缝隙”和“空间”,进而创设有“情”可发、有“形”可依的语言训练点。既能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和激情,又能挖掘他们的言说潜力,在“有情有形“的言语实践中,释放文本内部的巨大张力。

1.造境,激活形象

“造境”即对文本情境进行类比、补充和再造,创生出一个新的言语情境。在新的言语情境中,学生可以在已有的对于文本、对于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上,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生发想象,展开言说,使原本单薄的人物形象变得丰满,变得立体,变得亲切,甚至带上自己的烙印,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个性更加丰富。

(人教版第七册第23课《卡罗纳》)

笔者教学《卡罗纳》一文,在品读完描写卡罗纳的语言之后,深情地渲染:我知道,大家的心已经和卡罗纳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也有自己的亲人,我们可以想象当亲人永远地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心中的那份悲痛,那份失落。让我们走近卡罗纳,想一想,失去母亲后的卡罗纳在家里,在上学的路上,他又会怎样呢?拿起笔来,选择一处,写下来。

    走在上学的路上                                       

    在家里                                                

生1:走在上学的路上,卡罗纳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拖着沉重的步伐。没了妈妈的陪伴,他感觉从学校到家的路一下子远了一百倍。

生2:在家里,卡罗纳看见地上妈妈的几根头发。以前妈妈差不多都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可是现在妈妈走了,这几根头发成了他最珍贵的记忆,即使用千万两黄金他也不想换。

生3:在家里,他拿起妈妈的照片,坐在一旁一直深情凝视着妈妈的画像,嘴里不断呢喃着:“妈妈,您为什么这么早就离开了,把我一人丢在这美丽的世界,让我每天都这么伤心。为什么,妈妈?”

通过类比性的造境—— “回家路上” 、“家里”……孩子们走进了卡罗纳的生活和心灵深处。这样的言说,已不仅仅是角色互换后的揣测,更是孩子们情感饱涨到一定程度后的自然喷涌,是一种心灵感召融通后的真情流露。一个因失去母亲伤心透顶而渴望母爱重来的卡罗纳跃然眼前,正变得越来越清晰,朝我们走来。此时的孩子们已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想卡罗纳之所想,急卡罗纳之所急,感人肺腑的话语点亮了他们内心深处那一盏盏同情善良的神灯。

2.举象,披“言”入情

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王崧舟语)王弼也在《周易略例8226;明象》中有云:“言生于象,故可循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循象以观意。”可见,循着“言”(文本语言)是可以明晰“言”背后的“意”(文本的意蕴),是可以再现这些物象和情境的。同时,在还原和再现的过程中,还可以揣摩到作者的内在情感和思想意图,所以这个由言到象再由象到意的过程也是阅读教学感悟内化的重要过程。王崧舟老师在《长相思》一课的教学中,正是通过“举象”的练笔方式对“故园”一词的意象进行了还原与放大。

(人教版第九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

师: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么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生1: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就在门口绣着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还有的用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家乡一片生机勃勃。

师: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

生2:我看到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圆圆的月亮。鸟儿也不再“唧唧喳喳”地叫,只听见外面“呼呼”的风声,花儿合上了花瓣,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师:一个多么宁静、多么美好的夜晚。

生3: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上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又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汉子们正挑着水,一家人做好饭后,围在一起,喝酒聊天。

师:故园的生活真是其乐融融啊!

境由心造,心与物游。在缓缓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披“园”入情,举象显情,笔下流泻出一段段优美的文字。“故园”一词,在学生的笔下成为了富有活力的生命元素,成为了一个个立体丰满、情真意浓的物象,成为了纳兰性德乡情、归思的全部寄托。在这个语言和想象交织衍生的物象里,学生极为自然又忘我投入地走了一个来回。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移情体验,将作者纳兰性德思念故园的内心潜台词层层引向深入,实现了言语表达和文本意蕴的和谐融通!

3.补白,纵深思维

中国画中常常留有空白,给人的感觉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留白的最大魅力在于能促使人尽情地遐想,给予了所有人一种延续和补充的可能。教材文本中也往往有“留白”之处,给孩子提供了驰骋想象的无限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有价值的空间,巧妙地引导孩子对教材进行补白,享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喜悦,尽情释放那倾泻而出的灵性和情怀。长此以往,孩子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纵深,语言的洞察意识也会越来越敏感。

(人教版第11册第21课《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一文中,作者对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地坚持喂海鸥这一内容的叙述近似白描,于是也成为了一个言语生长点,笔者以为可以安置这样一个想象写话:在这十多年来的每一个冬天,老人每天都要步行二十余里来喂海鸥,这期间肯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困难。它虽然没有写在书里,也没有挂在老人的嘴上,但是我们一定可以体会得到。也许有一天一觉醒来,老人就感觉浑身无力,也许是昨天太累了,赶回来就病了,怎么办?你看到了怎样的老人?也许这一天喂完海鸥天色已晚,老人跌跌撞撞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你又看到了怎样的老人……透过学生对来回途中老人的想象描述,一个个鲜活、灵动的老人形象便呈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

再如,在人教版第六册第六课《燕子专列》教学中,结合“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一语,可以让学生模仿电视、广播主持人写一份呼吁群众救助燕子的发言稿。这样一来,孩子们对燕子的关切之情在“电视广播发言稿”中汩汩流出,情感体验和思维灵性也得到了宣泄和释放。

 视界二:超越文本,拓展文本外延空间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出天空,他想钻入蚁穴。(鲁迅语)”所以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通过拓展文本的外延空间,设计适切的、具备思维纵深品质的拓展型练笔,就能不断地打开孩子的阅读视界、推动孩子的读写兴趣、召唤孩子的天籁童真。这样的练笔不单单是一种平面的铺展,更是要“激发一种突变,寻求一种新的突破,实现有效的意义建构。(伽达默语)”

1.示现,点化文理

作为修辞学的术语,“示现”,就是利用想象力,将过去、未来或想象中不可见不能闻的场景具体呈现出来。这种类型的小练笔通常利用文本的相关要素,进行创造性的解构、再建构。它具有浓浓的情趣味,有“情”可发,有“形”可依,又具有思维纵深和拓广的效果,而且往往能起到点化文理的效果。

(人教版第八册第11课《蝙蝠和雷达》)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几近尾声,基于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作者对蝙蝠的夜间飞行原理和雷达工作原理的介绍近似白描。由此,学生对于“仿生学”这一版块拓展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大打折扣。于是,我安置了这样一个情境写话:“有一天晚上,蝙蝠飞出来找吃的。突然,它发现有个大家伙——飞机在空中飞翔,它就好奇地问飞机,你怎么也能在夜里安全飞行?飞机自豪地说是雷达帮的忙。于是蝙蝠决定去拜访雷达。见面时,它们俩会说些什么呢?”可以想见,孩子们在这种极富情趣和幻想空间的练笔环境中该有怎样强烈的思维冲动。同时,这样的练笔也渗透了“仿生学”的知识内涵,复现了雷达的工作原理,这样的叙述已经不单单是蝙蝠与雷达的关系,更是孩子对“蝙蝠和雷达”内在联系的自觉融通,对文理的自觉点化。

2.仿化,学以致用

 “仿化”是指仿拟现成的章、句、语、词,把它融化为自己的语言。教材文本的语言规范、优美,经常在阅读中模仿、借鉴、运用这些语句、段落、行文方式,就能逐渐体悟到其中的表达规律,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仿”境抵达“化”境。所以,教师要善于发掘那些典范的语言表达范式,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进而设计“仿化”的练笔,进行模仿写话。

(人教版第五册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诗歌,作者通过聆听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表现力,行文节奏轻快,蕴涵着表达的规律与艺术。借此,可以安排《听听,春(夏、秋、冬)的声音》、《听听,大自然的声音》、《听听,雨的声音》等与文本意境相似,文体类型相同的课堂小练笔。因为有文本作为范本,学生自然不会感到无所适从。设计这样的练笔方式,一来是调动学生的言语经验,加以运用,从而使消极言语转化为积极言语,文本语言转化为个性语言;二来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言语质量,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学生在这样的练笔过程中不会有畏难情绪,而且在仿化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充实着自己的言语经验。

3.迁移,融会贯通

心理学把“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拓展型的课堂小练笔可以通过新颖活泼的表现方式,将从文本获取的阅读意义进行有效地迁移表达。

(人教版第四册第12课《画风》)

一位老师在引导孩子学习《画风》一文后,让孩子们慢慢地闭上眼睛,在脑海里继续画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她舒缓地叙述着:听!风儿向你们吹来了。在风中,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化,高高的天空中,清澈的小河边,碧绿的山坡上,人们身上穿的,桌上摆的,阳台上挂的……孩子们,你感觉到了吗,风到底在哪儿?“风在海边,风来了,大海里翻起了波浪。”“风在我的脖子上,我的脖子有一种凉丝丝的感觉。”“风在飘动的头发里,风一吹,我妈妈长长的头发飘起来了,真好看。”“风在我嫩嫩的皮肤里,风一吹,我的皮肤很舒服,我整个儿人都感到很舒服。”“风在柳树弯弯的枝条上,一阵风儿吹过,柳树姑娘的长辫子舞动起来了,真好看!”这位老师趁势安排了一个迁移练笔,让孩子们把对风的感悟写下来,最后她将孩子的小诗组合起来,便成了一组富有童趣的“风之语”诗歌。

通过对《画风》一文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构建起“于无形见有形“的思维意识。继而在“画风”的迁移练笔中,孩子们融合体验、调动生活经验,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想象迁移。由此,对原文本的阅读意义(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等)进行了有效 “影响” 和提升。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综上所述,依托“造境”、 “举象”、 “补白”等练笔策略来开掘文本,释放文本内部张力,依托“示现”、“仿化”、“迁移”等练笔策略来超越文本,延展文本外部空间,“内外”兼修,必能促成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和阅读感悟的有机结合,开发出读写融合的理想空间。

 

参考文献:

[1] 干国祥《破译教育的密码》 长春出版社 2005(8)

[2] 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