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萨林杰:陈涌:文学评论的方法及其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20:55
  陈涌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在数十年的理论研究中,他写下了大量的文学评论,这些文章既是他对作家作品与文艺现象的具体分析,也为他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注重文学评论的写作,可以说是陈涌作为理论家的一个特点,他不仅自己写出了优秀的文学评论,而且也倡导理论研究者关注文学创作,这一方面体现了他从创作实际出发的思维方法,同时也与他对文学评论的理解有关,他认为只有在对新的文学创作与新的文艺现象的分析之中,理论与批评才能显示出其活力,也才能引导文学创作的方向。同时,在对具体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中,也才能提出新的理论问题,做出新的探讨,从而不断推进理论的新发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陈涌先生文学评论的特点,他不同于专门从事研究的理论家,而是与文学创作实践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使他的文章带有更多的时代色彩,也对文学作品保持着艺术分析的敏感;另一方面,他也不同于单纯的文学评论家,他的评论文章在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中,也融入了他对宏观的理论与历史问题的思考,显示了一个理论家的开阔视野。

    “现实主义”是陈涌文学评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他最为推崇与认可的创作方法,在他的文艺思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以说,陈涌的文艺思想便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个体系。在《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为文学艺术的现实主义而斗争的鲁迅》、《鲁迅与五四文学运动的现实主义问题》等文章中,陈涌以鲁迅先生为中心,集中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理论。

     在今天,“现实主义”很容易被指认为是陈旧落后的创作方法,但是在经历过19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的风云变幻,我们可以愈发看到“现实主义”的生命力。而对于陈涌及其一代人来说,“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创作方法,而且也与他们的世界观与密切相关,凝聚着他们的社会理想:他们所追求的“现实主义”不仅要创造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使命——这是他们进入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途径。所以他们的“现实主义”不仅要对现实生活做出客观真实的描写,而且要在其中探索前进的道路,以引导社会发展的方向,他们的雄心不仅是要改变艺术的存在方式,而且要以艺术的方式改造世界。这样的努力不仅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对当前的文学也具有启示性。

    在陈涌的“现实主义”理论中,“真实性”与“倾向性”,“典型”与“阶级性”,“美学”与“历史”,“民族化”与“大众化”,“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等构成了一组核心的范畴。这不仅是陈涌文艺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中国左翼文艺理论界所集中探讨的文艺问题,构成了一个时期的文化范式,我们不仅在陈涌的文章可以看到,在周扬、胡风、冯雪峰等文艺理论家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但陈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这一组范畴所设定的思想框架中,陈涌始终注重“真实”、“美学”、“典型”等文学内部的命题的探讨。

    陈涌很少对作品进行单纯的艺术分析,他总是在文学与时代、现实、生活的关系中对作品做出整体把握,他强调的“真实性”是对时代的总体理解,而他注重的“典型”则是对不同阶层人物的性格及其相互关系的高度概括,由此在一部作品中,他所看到的便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他对鲁迅、丁玲等作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把握的不仅是作品,而且是那个时代历史的进程与曲折。但是另一方面,陈涌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并未以时代的总体理解代替具体的艺术分析,他注重文学作品中的细节与复杂性,正是在这些分析中,展现了他的艺术敏感以及他对历史的复杂态度,比如他对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黑妮形象的分析,他对欧阳山《一代风流》中周炳这一人物的分析,便充分展现了他艺术上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对复杂历史与文艺现象的把握。

    陈涌的“现实主义”是开阔的,他能对不同的作家作品的风格有细致的把握,在《关于现代中国文学》一文中,他对鲁迅、茅盾、丁玲等人的思想与艺术风格有深入的分析,对曹禺的分析也颇为透彻,比如他指出,“他根据巴金的原著改编的《家》,在艺术上无疑比起巴金的原著来更纯熟,更炉火纯青,但另一方面,改编本比起巴金的原著来,那种强烈的反封建的激情,那种义无反顾的反封建的精神是明显减弱了。”这一概括不仅精确地把握住了两位作家的特色,而且评价是辨证的。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对沈从文的评论。沈从文在解放前被革命作家视为“反动文艺”,而到了1980年代,作为革命作家一员的陈涌,对沈从文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沈从文在艺术上的特点主要在于现实主义描写的真实性,和语言风格的民族特色。……对那些边远小城镇的妓女生活的理解,是沈从文的民主性和现实性的一种表现。”这可以说是来自革命作家的对沈从文的一种公正评价。

    对于现实主义以外的艺术创作方式,陈涌也能包容,并做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比如对戴望舒的“象征主义”,他就充分肯定了其积极意义。在《论艺术与生活》一文中,他也详细分析了西方现代派、毕加索、蒙克,他的分析是客观辨证的,既不一概排斥,也不像某些人一样盲目崇拜,比如他指出毕加索,“当他的才能、修养和现实生活保持联系的时候,我们便看到他在艺术上放射出光辉和力量。相反地,当他背离现实去追求破坏造型艺术的规律的艺术方法和手法的时候,他的才能便得不到正当的表现。”这里作者所采取的是辨证分析的态度,而他的立场与观点也是鲜明。

    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论,陈涌所也都采取辨证分析的态度,既不完全肯定,也不完全否定,而是深入到作品内部,抓住其特色,对作品的语言、情节、风格等方面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出判断,他对丁玲、柯岩的分析如此,对沈从文、戴望舒的分析如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对陈忠实《白鹿原》的分析,他通过对小说人物与思想倾向的分析,充分肯定了这部作品的价值,也奠定了这部小说的文学位置。正是由于采取辨证分析的方法,所以陈涌的文学评论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今天仍能给人以启发。

    作为一位理论家与评论家,陈涌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仅要学习他始终将个人与民族、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坚定立场,而且要学习他在文学评论中所体现出来的开阔视野、辨证方法与理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