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捕无情同人:古玉器鉴赏原理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3:35:08

前言

从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e时代,人类走过了怎样一个令我们震撼的历程?又有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由于兴趣、爱好所至,阅读了大量的博古方面的书籍、专集、论文、讲稿,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收藏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在文博界有三大问题没有解决。一是真假的鉴定问题。目前的鉴定活动一直延续着传统的,表面的经验、类比缺乏深入对物质的内在的联系研究,视野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量的古代文玩最终得不到专家认可。多少有点形而上学的意味。二是古玩在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价格,地摊、古董店、拍卖市场,有着由底到高的价格。古玩的价格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也许,这也是玩古玩的一大魅力所在。三是古玩家和考古学者之间,在认识上、方法上、说法上有很多的不同。随着收藏的深入,这种感觉更加深刻,二者都有所侧重,各有其精到之处。当然也都有谬误的地方。这三大问题中,第一和第三个问题最重要,这直接会影响到文博业的健康发展及其走势。这也是我想写这本书的动机之一。当然也想顺便普及一下古玉收藏知识,使古玉这一民族瑰宝能得到有效的及时保护。由于个人的能力所限,我只是在古玉收藏这一个领域做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尝试。一是探讨、尝试解决古玉真假问题的方法;二是想探讨、尝试一下古玉玩家和考古专家、学者之间在认识上的的衔接问题。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古玉器鉴赏原理解析

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媒介之一,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起源。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先祖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这种特殊的石头。可以这么说,古玉器所承载的远古信息早于文字记载。七千多年的玉石使用历史沉淀、积蓄了丰厚文化内涵。一般认为上古时的人们在制作、使用石制工具时发现了玉这种矿物。他比一般石头更为坚硬,于是人们就用它来加工其他的石制品。它又有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晶莹通透,惹人喜爱,于是人们就用它来做装饰品,逐步形成了中国人崇玉、爱玉、玩玉、藏玉的传统。在中国人眼里的玉是与众不同的,他已经超越了单纯分类学的范畴,而成为中华民族族群的精神载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均有大量精美的玉器留存,是我们珍贵的民族瑰宝。由于玉材稀缺性和加工困难,因此就只有族群里少数头面人物如族长、祭师才有资格佩带并使用它,这又使它渐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正是在这种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进入汉代以后,玉以其优良的化学、物理性能,作为一种优质材料被皇家和富豪广泛的应用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由于我们以往对古玉的研究不够,理论陈旧,相关知识不普及,专家与古玩家之间在认识上有断层,国家收藏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大量古玉在民间流落,毁于不经意间,实在是令人心痛。最为可惜的是,由于文物鉴定程序不规范,方式不科学,使得真正的古玉被个别不学无术、滥竽充数的所谓专家判为仿品,导致千载难逢的古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更有甚者,我们的瑰宝要到国外转一圈,才会在国内价值倍增。换句话说就是要得到外国专家的首肯,这也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考验。我们的鉴赏能力太弱了,不知道什么是真品,什么是仿品,又怎么能对本民族的古代瑰宝实施有效的保护呢?在近现代,更是有投资能力、有收藏热情的人,有缺乏相关知识,真正的古玉放在眼前,也不能认定,与古玉缘失之交臂。加之真正的古玉在市场上并不多,淘宝也就成为空谈。这正也是本文想探讨、解决的又一问题之一,旨在提高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鉴赏水平,使流落在民间的珍贵古玉得到及时有效保护。赞成共同探讨,不赞成诋毁.故步自封不利于进步.

第一章 玉石概述

识玉是古玉器收藏的必修课。不能准确掌握什么是玉,玉器收藏就无从谈起。谈到古玉,首先要对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在一般人看来玉就是石头。以矿物学分类,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键状硅酸盐中的角闪石组,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也称软玉。还有一类是单链状硅酸盐碱性单斜辉石,又叫硬玉(如翡翠)。中国传统的用玉大多数是软玉,狭义的概念特指和阗玉。只是在清代初年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皇帝进入并控制了云南及缅甸北部盛产翡翠的矿区之后,硬玉才正式进入中国并流行起来。笔者比较赞同采用玉----石之美者的广义概念。因为,在漫长的中华玉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真正大量使用翡翠、和阗玉的时期还是比较短暂。在许多科学发掘出土的大量古玉器中,都很难确定玉石具体出处。由于古代受交通、政治、商贸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古玉器的制作多为就地取材。由于软玉是键状硅酸盐中的角闪石组成的非均衡体,因此,用肉眼观察就可以判别。在受侵蚀较重的部位可以看到链绳状、羽毛状的结晶体,未受沁的地方可以迎光看到不均衡的矿物分布。这一点有别于合成玉,初学者要特别注意。

广义的玉,可以划分硬玉、软玉和其它天然玉石。初学者可以从比普通石头硬、重、润的物理特性来理解广义的玉。硬玉通常指翡翠,是一种天然矿石,色彩以绿色、红色为主。红色为翡,绿色为翠,故名翡翠。这里不作叙述。国内常见的其他玉种按产地划分有新疆和阗玉、辽宁岫玉、陕西蓝田玉、河南独山玉等,其中以新疆和阗玉最为名贵,称为软玉,其主要成分为钙镁硅酸盐。和阗玉在中国使用至少有7000年的历史,由于长期作为进贡皇帝的珍品,它被赋予了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内涵,是中国玉石文化的主体材料。和阗玉质地十分细腻,光洁滋润,柔和如脂。和阗玉颜色不同,可划分为白玉、青玉、墨玉、黄玉和碧玉,以羊脂白玉为上品。黄玉、碧玉要注意与同名的矿物名称区别开。品种按成因产状划分山料玉、仔料玉和山流水玉。其它天然玉石按矿物组成和外部特征划分有:黄玉、欧泊、玛瑙、绿松石、孔雀石、蛇纹石玉、石英岩玉、青金岩、独山玉、透闪石、阳起石、硅孔雀石、查罗石、橄榄石、锆石、尖晶石、电气石、石榴子石、月光石、日光石、光谱石、萤石、透辉石、方柱石、冰洲石、黝帘石、辰砂、雄黄、黄铁矿、磷灰石、钇铝榴石、澳玉、虎睛石、东陵石、京白玉、马来西亚玉、菱锰矿、钨钢石、梅花玉、百合玉、汉白玉、丁香紫、京粉翠、蜜蜡黄玉、菊花石、碧玉等。一般来说玉质以白玉(特别是新疆产的羊脂白玉)为上,黄玉次之,青玉再次,杂玉为下。近年来俄罗斯玉、阿富汗玉进入了我国市场。伪品多用劣质的辽宁岫玉、陕西蓝田玉、河南独山玉和其他的地方玉种仿制。主要原因是造假的成本低。因此,如果是搞收藏,没有一定经验,这类玉的制品还是不碰为好。

第二章 古玉的包衣

我认识的一位古玩家,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就是通过包衣来鉴别古玩。这当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会有失偏颇,却在民间收藏活动的实际中很实用。无论是什么古旧的物件,都会有一层或几层包衣。这也是物件经历岁月所留下的痕迹。包衣的种类和他所处的环境关系密切,认识包衣要有悟性。包衣大体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在玉质比较坚实的玉器表面形成的一层明亮牢固的包衣,这种包衣一经摩擦,即产生较亮的光泽。第二种就是有宝光或者叫舍利光的包衣,这种包衣没有上千年不能形成,最为名贵,并且稀少。其形成原因我理解是原玉器经过手工抛光,在抛光面上没受到侵蚀前就形成了包衣,因此看起来比其他地方更明亮。三是在人的经常把玩和擦拭的情况下,由于人的汗液、油脂与细小灰尘所形成的包衣,不洁净,乌黑发亮,俗称和尚光,与在密闭环境下,所形成的洁净精光四溢的宝光,有很大不同,人们多不喜欢。对于包衣的理解,我认为是这样的,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热容量大的固体物质,特别是玉石,在自然环境下,由于早晚温差会在表面形成露水。露水可以吸附空气当中的微粒。天长日久的干湿交替,在固体表面水与微粒形成一层化学上称为胶体的物质。这层物质的形成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组成成分不同。有的透明,有的混浊。如果周围环境发生扰动,包衣的颜色会发生变化,甚至一些细小的杂质也会被包裹在里面。胶体的附着能力很强,又是日积月累。用棉布等细软之物擦拭,不容易擦掉,而且有类似抛光的作用,越擦越亮,泛出温润的油脂光泽,柔美光亮,精光内含,这就是珠光、宝光、舍利光。如果用鬃刷长时间盘刷,组成包衣的那些微小颗粒就会弥漫的空气中,久久不散,这就是宝气,味甘咸柔和。这样的古玉往往让人爱不释手。

在没有形成包衣的条件下,或者包衣作用的过程没有其他作用强烈时,则包衣过程与酸碱盐的腐蚀过程同时进行。哪一种过程更强烈,其表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就偏向于哪一种结果。酸碱盐的侵蚀作用过于强烈,则不能形成有宝光的包衣,表现为侵蚀现象。多是在玉器表面形成以鸡骨白为主的受沁层,比较常见,也多有仿造。二是在未受侵蚀的地方,保留着玉的原来本质特征和包衣,则称为“开窗”。由于玉石质地的不同,松软的部位,容易受酸碱盐的侵蚀,侵蚀作用强烈,有的甚至从内部开始出现钙化、白化,进而形成内大外小的孔洞。在质地坚硬密实的部位,则受侵蚀的程度低或不受侵蚀。有的古玉由于富含铁质的物质侵入,出土后出现氧化现象,这不足为奇。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往往由于自然和人为扰动下,有多种情况交替反复出现,情况错综复杂。表现出多层包衣,包衣熔融重新凝结,甚至包衣消融而表现为酸碱盐的侵蚀表象。

在古玉上的白化现象较为普遍,我理解这是由于外界的酸性物质,造成玉中所含的结晶水丧失所形成的。古玉的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玉器表面形成一层白雾状物质,这是古玉包衣被酸性物质作用所生成的,没有伤及玉骨,只在玉的表面。由于其形成时间较长,因此也比较坚实,不容易被轻易盘摸掉。第二类是环境中酸性物质直接作用于玉质,由于在自然状况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酸性物质会通过矿物晶格间的空隙进入玉中,并在里面积蓄与玉质某些成分反应,表现为发生白化(有人也叫钙化或蛇纹石化)——玉质内的白色斑——在白色斑上出现小孔——形成外小内大的孔洞——孔洞足够大时可见针状晶体这样一个发展演化过程。如果您收藏的真古玉有一定的数量时,这个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您都会看到。以上两种表象人们通常都叫鸡骨白。我们如果理解了古玉的白化原理,就可以对症下药,搞好古玉真伪在白化这方面的鉴别了。第一种情况,白化在玉的表面,不伤及玉玉骨。第二种情况,白化一是从里向外;同时伴随白化、白色斑、外小内大的孔洞、起皮等现象可以参考。

此外,古玉出土后,经过盘摸,从生坑变为熟玉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外在表象。由于人们对古玉的喜爱以及审美的需要,会对古玉进行保养,这会使古玉的包衣发生一些变化。但是,这并不影响对古玉真假的判定。一般在对古玉保养、盘摸过程中会有三个发展过程:一是经过清水浸泡彻底清洗后,古玉表面的附着物被清洗掉,古玉表面的鸡骨白、蚀斑及开窗处玉质初步显现。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摸后,没有受侵蚀部位的包衣会比较明亮,由包衣形成的鸡骨白隐去,如果是比较洁净的包衣,此时玉质和沁色可以初步显现。三是包衣彻底脱去,玉质和沁色完全显现。本人认为对古玉的保养以到第二个阶段为宜。因为此时可以比较好的表现出古玉的全部特征,同时,也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

第三章 古玉的做工

玉不琢不成器。这里讲做工有两层意思。一是认识琢痕,二是认识纹饰。一些古玩鉴赏家喜欢通过玉器上的琢痕来判断古玉的真伪,总体上是对的。因为,高速机械(电动机为动力)所留下的痕迹有其不可避免的特点。高速旋转的钻头或砂轮,生产能力虽然提高了,但是容易产生操作上的失误。过深过浅,或者偏离纹饰较远的情况很难避免。特别是大的过错痕迹是无法弥补的。有时琢玉时怕操作不当伤及筋骨,又雕琢不到位。由于诸多担心和所琢纹饰又不是本时代的图案,不能熟记于心,得心应手。因此,多数不能达到所要模仿的某种纹饰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风格。表现为呆板、失误多。此外,手工制作的玉器边角与机械有明显不同,初看边角是直的,但是仔细看却不象机械加工的那么规整。这一点有过手工制作经验的人体会更深。机械加工的阴刻线槽为U型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因为钻头或砂轮不可能做的很锋利。但是,用类似于砂轮的东西琢玉的年代可能需要往前提。手工琢玉时亦有失误的情况。但是由于是手工雕琢,琢玉速度慢,出现的失误会得到及时纠正和弥补。琢玉时所要达到的效果早以胸有成竹,熟记于心,琢玉可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具有鲜明的本朝特征。这是用现代工具和现代人的审美观点下很难模仿的。二是做工问题。这也是古玉器珍贵的重要原因。在古代皇家为了追求奢华,不惜工本,制作一件玉器往往需要几个月至几年,甚至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玉的硬度很高,雕琢困难。因此,自从大件玉器、大量玉器出现,琢玉过程就伴随着简单的机械过程。琢玉工具(砣具、水凳等)一直很神秘,至今没有出土的实物佐证。只是在一些古画上看到,是一个复杂的木制结构为主的以人或者水作为动力的机械。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青铜器、铁器出现以后,琢玉的工具和工效有大幅度提高。玉器由小变大,形状也由简到繁。表现纹饰的凹槽也由粗到细。战汉时期的玉器反映出其解玉、琢玉工具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能力。才能有“游丝描”、“汉八刀”等的艺术效果。这是与解玉、琢玉工具强劲和特点分不开的。琢玉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与磨制的石制工具相同的制作方法。我们知道,人类使用、制作生产工具或者生活用具,曾经经历过一个利用自然形状用于某些专门的用途到用人工的办法打造、磨制某些几何形状用于专门用途的过程。早期的玉器与石器制作是相同的过程和方法。在探索与发现的章节里有一件小鼎,就是首先采用玉石或者是陨石砍砸修型,然后再用解玉砂研磨加工制成。其琢痕、沁色、纹饰可以相互印证。二是绳锯、管钻等解玉工具。下面的组玉璧,其制作过程可以推论为:用不规则玉石坯在石板上伴解玉砂磨一个面;然后在这个面上浇解玉砂水,用管状物旋转(可能是以人为动力的半机械带动)研磨出一个圆形突起的玉璧坯;用锥形器浇解玉砂钻孔(马蹄眼);然后用绳锯伴解玉砂将其锯下。由于绳锯方向性差,在一个面上就会留下绳锯的锯痕。这个制作过程难度大,耗费时间长,在当时应该是珍贵的礼器或财富的象征,为皇家、贵族所有。它的沁色和制作时所留下的绳锯痕可以相互印证。明清时期琢玉工具和方法有较大的改善,琢玉速度加快,器型大,造型、纹饰复杂的玉器开始大量出现。古玉器上的纹饰是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寓意和美化装饰,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历史阶段,玉器的不同用途,玉器纹饰的表现形式和做工上都会有所不同。即使在同一时期,也会因为琢玉艺人对美、对艺术的不同理解和所用琢玉工具、所处地域、社会进程的不同有所不同。因此,在观察做工时要注重整体风格的把握,不能生搬硬套。古玉器上的纹饰,通过历史的时间隧道,向我们传递着远古的信息。因此我更喜欢带有纹饰的古玉。特别是古玉上的文字,更是弥足珍贵。如果你能深入其境,就会发现我们在意识形态上与祖先是多么的接近。

我不赞同用器型来判断是否是古玉。一是由于受玉材和加工手段的限制,大量玉器不会象六瑞器或瓷器、青铜器等人工材料制品那么单一,规范。何况六瑞器在秦汉时期已开始谈出。二是我们目前已知的科学发掘的玉器,只是七千多年玉文化漫长过程中的冰山一角,微乎其微。而且,每次科学发掘都会有新的器型出现。三是墨守成规容易束缚人的手脚和视野,让许多宝贝得不到有效保护。四是任何一种器型在不同的年代都会有,现今人们也还在做。五是从我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至少从秦汉以来,产玉的地区和皇家多是将玉作为一种优质材料来用。个人的一点看法,不一定正确,请大家在实践中慢慢体会,逐步提高认识。目前在收藏上受北京故宫博物院影响比较大,我建议大家多看看其他地区和国家博物馆、古玩街的藏品,同时,也需要在传承前人鉴赏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知识和技术,探索、归纳、总结、提高,发扬光大,使我们的鉴赏水平和能力随着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提高。

有些朋友对手工所留下的痕迹没有什么印象,或者不太清楚,下面一组放大的纹饰照片,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收藏有所帮助。

第四章 古玉的沁色

古玉器跨越千年,难免在某一时期内入土。因此,研究、认识古玉的沁色是识别真伪的方便而简捷的好办法。埋入地下的玉器,一定时间后,由于玉本身矿物组成、矿物晶格不同和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内应力的作用,就会产生一些质的变化,表现在颜色、图案等方面,玉器行家称之为 “沁色”。 玉之沁色千变万化,据文献载,古玉有十三彩和玉得五色沁、胜得十万金之说。一般五色沁即指:白色的水沁,黄色的土沁,红色的血沁,绿色的铜沁,黑色的水银沁。十三彩则是更为形象、细致的描绘。如:酱紫斑、紫灵芝、枣皮红、黑漆古、丹顶红、金貂颜、梨花白、娥眉黛、牛毛纹、鹧鸪斑、石榴子、熊胆绿、玵黄、老玵黄等等。还有以玉的沁色所形成的图案来描绘的。如:日贯长虹、蟠龙闹海、金星望月、极地风光、春秋战国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玉本身矿物结构分布不同和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内应力的作用,致使玉质内部某类物质积聚、分散,形成不同的图像,并无定式,只是上述情况较为常见罢了。笔者认为这也是同一块玉出现不同受沁情况、不同沁色的原因。古玉沁,如果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我想应该是:玉器在新的特定环境下,玉质内部物质发生重组过程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知道玉主要是阳起石和透闪石组成的混合物。在酸、碱、盐、温度、压力等外界环境的作用下,有重组的倾向。正是这种重组,造就了千变万化精美绝伦的沁色及图案。伪沁,无论是羊玉、狗玉、风玉,还是老提油、新提油以及一些密而不宣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不可避免的特点就是想在一两年时间里,或更短的时间里,模仿上千年所发生的变化。这样,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也不可能完全象。之所以让很多人打眼,是因为大家对真玉沁了解不多、认识不清晰或者是有些模糊造成的。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加上经济方面的压力和诱惑,就不能正确的做出正确判断。让宝贝从手边遛走或吃药就是难免的事了。从某种角度讲,让宝贝遛走比吃药更可悲。因为是你学艺不精,而让国宝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有违藏家的宗旨。

古玉因有沁色而突显古朴、神秘。同时,也是古玉经历岁月沧桑、斗转星移的见证。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认为沁色的形成是玉质本身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水沁、土沁、血沁、铜沁、水银沁已直接说明了这些沁的形成,与其周围的水、土、盐碱、腐植酸、氧化铜、水银等环境有关。其中有的红色的血沁出土后,还有一个氧化过程,大概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氧化后颜色变为棕色,也有人叫糖玉。其实这一过程与原石上的皮色应属同一过程。十三彩的形成,除了外部环境的作用,则更多的是由于玉质内部晶体排列、晶格间隙以及承受压力等不同,造成不同物质积聚、分散而形成的。笔者发现在同一块古玉饰上,同时出现丹顶红和石榴子两种沁色以及其不同沁色相伴的情况。这说明在外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沁色。这只能解释为由于玉质内部细微结构不同等玉质本身的差异所形成的。也可能是在外界环境变化的不同时期形成的。另外,古玉器受沁的程度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颜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种现象在古玉中常见。自然沁与伪沁有着很大不同,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很容易的加以区别。此外,笔者在赏玩过程中发现玉质好的玉器和部位受沁程度低;在受撞击和易受摩擦的部位在入土后受沁程度比较严重,可能是由于玉质内部受隐伤,耐腐蚀能力下降所致。古玉受沁后,其硬度也发生变化,由大变小,经蛇纹石化直至风化为土。玉是集合体,具纤维交织毡状结构,在玉器受沁部位,这种结构突现,有助于用肉眼辨别玉质及真伪。有的古玉器表面无沁光滑,但是透过表面可以看到玉骨有受沁的情况,一些人认为是玉质本身的瑕疵,这是错误的。因为在新玉器中几乎没有这种情况,而在古玉器中则比较普遍的存在。此外,新的玉器中的瑕疵也与受沁所呈现出来的观感视觉效果有明显差异。

古玉沁色之间有着辨证关系。一般而言,沁色的真伪是可以相互印证的,一件(套)古玉上会有两种以上的沁色。沁与纹饰、做工亦是相通的,这样就可以扩大我们的认知领域。这里所说的沁色不仅仅是指红、黄、白、黑、绿的五种沁色,而是包括上述介绍的所有种类。如果有两种以上真沁配合以玉质、包衣、做工等的鉴别即可判定为真品。根据笔者对香港、深圳、北京等地古玩市场的考察,目前造假者尚没有同时作伪两种以上接近真沁的能力,甚至仿一种沁色也很蹩脚。古玉器上常见的沁色有鸡骨白、枣皮红、棕红、白化、土沁、冰雪花、鹧鸪斑、横贯长虹、黑漆古、牛毛纹等。这是由玉质本身的结构和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也是造假竟相模仿的种类。但是,无论他们采取什么手段,都与真沁有较大差异。因此,爱好古玉收藏的朋友们要把真正的沁色及其形成机理熟记于心。如果一件(套)玉器上只有一种沁或者无沁,就要格外小心,必须结合玉材、包衣、琢工等综合判断。有些朋友喜欢花点小钱收点小玩意,这在初学时是必要的,熟悉、把握一下古玉的感觉。但是,真正搞收藏要收藏完整器,要收精品。收藏是一份心情、一种情怀,要有一点修养、一点悟性和一点缘分。不能急功近利,浮躁浮夸。要潜下心来,认真搞懂一些问题,才能有所收获。

由于过去对沁色的研究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加上鉴定技艺的保密不外传等因素原因,大家对沁色有很多模糊的认识。我编排了一些照片,希望能使之清晰一些。

第五章 古玉的断代

我国玉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玉器文化,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这样一个红尘滚滚的漫长过程中,有着多少斗转星移、王朝更替、喜怒哀乐、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呢?又有多少尘埃落地,无从考证的史实?在这历史的长河中,先人为我们留下了怎样一笔玉的财富呢?什么时候、什么社会背景下留的?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然而,除了科学发掘出土的寥寥可数的有确切年代的玉器外,民间大量的玉器如何断代?目前采取的对比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每当我们拿到一件古玉都会去推测或者是猜测他的历史年代,古玩行叫断代,甚至新手也乐此不疲,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忙的不亦乐乎,末了准确不准确不说,是不是真玉、是不是古玉还得另当别论。因此我个人认为,收藏首先要通过其他鉴定方法解决真假问题,不要让断代问题蒙住自己的双眼,特别是初学者要牢记。下面我们讨论一下断代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我考虑可以归纳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来说。从物质上讲:玉的质地是由多元化的地方玉种向和阗玉、翡翠等较为单一玉种发展;年代越久包衣远越厚、越密实,沁色图案、种类越多、越丰富,入骨也越深;琢痕、纹饰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凹而凸。从精神层面上讲:玉器的神态、风格则是从实用到神似再到形似;从抽象到写实、从地域文化到全元文化的相互包容。古玉断代是鉴赏古玉的重要方面,比较复杂,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要从玉种、形态、神韵、风格、包衣、沁色、纹饰、琢痕、制作技法等方面仔细观察,方可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另外,可结合同时期青铜器、陶瓷器、石刻、字画等文物的特点参照类比,进行断代。

中国玉器绵延历经七千年,用途广泛,种类繁多,造型奇特,色彩缤纷,纹饰精美,风格独特,工艺精湛,历久不衰,其发展过程中历经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诸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有其流行的特征,基本上是由简而繁,年代越久造型越古朴、简单,年代越晚造型越多越复杂。刻在玉器表面的图案,每个朝代都有流行的图腾,如良渚文化流行神人兽面纹、商周的鸟纹、战国西汉的龙凤连体纹等等。玉匠所使用工具不同,其作品特征就不一样,如红山文化每件作品都是以圆型器琢磨,每件作品具同一特征非常的明显。良渚文化以非常尖细的工具雕刻其线条都有断续的现象,而商代的双沟线、周代的斜刀式雕刻、春秋的浮雕等等都会显出各朝代独特的刀法与特征。下面就各其发展过程做一简述。

一、史前玉器

史前玉器概念包括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中期,这个时期是中国玉文化的起源时期。它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其前期是缓慢的、不明显的,这一阶段包括从旧石器起至商代早期;而其后期则是跳跃式的,飞速发展的,这一阶段包括商代晚期及至西周。

一般认为上古时的人们在制作、使用石制工具时发现了玉这种矿物。由于它比一般石头更为坚硬,于是人们就用它来加工其他的石制品。又由于它有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晶莹通透,惹人喜爱,于是人们慢慢就用它来做装饰品。还由于它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加工困难,因此就只有族群里少数头面人物如族长、祭师才有资格佩带并使用它,这又使它渐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正是在这种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别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总体上看,中国史前玉器特别是晚期玉器的时代风格及艺术手法继承原始社会玉器的成果而又有所发展。此时的玉器制作通常采取夸大局部、不求形似、突出神韵的象征主义手法。富于装饰性、观赏性的俏色玉鳖的出现,说明崇尚自然、追求真实的写实手法仍在成长。另外治玉工具也从石砣机进化为青铜砣机。工具的进步使经其加工的玉器线条具有流畅婉转的韵律感。晚期时玉器的时代风格渐趋统一,是此期玉文化的重要特色。

新石器时代: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自七千年前到距今四千年,在发展过程中,玉器的数量、种类和出土地点都是由少而多逐步发展的,玉器的分布范围是逐渐扩大的。距今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时期,在内蒙古赤峰兴隆文化遗址出土装饰品玉,证明中国先民是世界上最早用玉作装饰品的人,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晚期出产玉器地点明显更加增多,分布地区更加广泛,出土玉器的数量,种类十分可观,制作工艺较为精细,用途范围扩大,如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石家文化、良渚文化。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原因,目前科学发掘以知的主要在内蒙古、辽宁到山东、江苏、浙江 中国东部一带。这并不能否定在我国西部广袤的不同文化系统地区,有更早更多用玉历史的存在,因为那里是和阗、蓝田玉的产地。只是目前对这个地区的了解还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