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结良缘的图片:神圣忧思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2:01:39

神圣忧思录  / 余天他爹

  教育是说不尽的……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加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两顶帽子,压得喘不过气。大凡精神上给予赞美的,报上会议上喊重视的,都可以从反面去看:一、教育的失误造成教师地位不高。二全民意识中谈起教育教师总是带着廉价的赞美,我们民族传统中羞于谈钱的心理在作崇,以为老师不是“人”,谈报酬谈钱就该色变。老师好象是鲁迅所说的,“吃的是草,挤出的是血和牛奶”。三、教育是种虚幻化的东西,谁都可以挂在嘴里讲,各取所需。领导讲表示有知识,品位高。百姓讲表示雅了一回。“教育教育,多少无奈假汝之名而行四、很多人自己看不起自己,包括教师自身。连自己都看不见自己,别人还会尊重你吗?五、陈旧观念压抑了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主要是机制的问题。六、……七、……

一、从考试制度说起

作为选拔人才的办法,考试还是目前比较科学的方法。我国的科举存在几千年,有其合理的地方。至少给很多“寒士”创造了大展才华的天地,也为君王提供了发现人才的场景。怪不得唐太宗那么高兴的看着新进才子,“天下英雄尽归吾”。那么多人耗尽了一生,十年寒窗的辛酸啊,但毕竟有了梦和希望,有了动力。对于君王说,择天下英才而教之,何等赏心悦目!千万人挤独木桥的现象也造成“唯有读书高,万般皆下品”的劣根性。宋代文人地位多高,可是百无用处是书生。国势的弱与之不无关系。读书与做官,升官与发财。“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几千年的心理积淀,一直影响到现在。一张考卷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每次“发耪”,几家欢乐几家愁。到过大雁塔,还可想见那些中榜才子的“发疯般”心态,怪不得范进中举会疯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张考卷,牵动了亿万颗心,可是比如语文的试题,连鲁迅都可以考不及格的,这样选拔的学生又如何?

要从根本上推行素质教育,考试制度要改革。不是不要考试,是要如何考的合理科学,如何真正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我们的考试有个奇怪的现象,上重点中学比上大学难。按照泉州这两年的实际情况,十个人竞争一个重点中学的“职位”,2.5个人中录取一个大学生。我们把考试的当成了目的,而不管学生有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有高三的学生把鹅看成鸭。有小学生以为吃的米是市场上来的。有初中生觉得钱是父母口袋里来的。有站在太阳下几分种就晕倒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样的教育让我们许多人汗颜……

一份抽样调查:80%的中学生普遍不知道中央政治局常委是谁。60%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那一天。50%不懂叠被子。70%没有做过家务。还有许多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礼貌……他门大都崇拜刘德华。大都上网时说着“东东”之类的所谓时髦的话。大都受不了苦,心理问题多多……因为我们很少教给他门如何生活,他们成了考试的机器,好可怜。

二、放开你的手教育真正走向社会还有一段距离要走。每年的中考,那么多的考生和家长为事先填的志愿而奔走,想念个好点的学校,可是志愿已经填了,一愿定“终身”。表面上遵照学生的选择,其实是别无选择。

有那么多的规定和匡匡,什么可以填什么可以不填,循规蹈矩般。就是放不开手,全教会也开了,基础教育工作会也开了,可要迈开一步改革的路子是那么难。一份中央的文件出台后,贯彻到县一级,需要跋山涉水到“咱村”。一级级开会一级级研究,到了基层已经过错过最好的机遇,而且因为地方主义的保护,有的有利的就贯彻,不利的就不贯彻。打折扣的贯彻中央的教育精神。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已经过了进十年,那句“胆子更大一些,步伐更快一些”真正落实了多少呢?

还有那么多的匡匡和观念,让我门的教育官员放不开手脚,把教育当孩子般呵护着,怕东怕西,一碰到改革就胆战心惊,就用种种的借口推迟改革。

放开你的手吧,教育再也耽搁不起,一耽搁就是一代人。放开吧,让教育学会自己走路,走的路多了,便懂得捷径在那里了……

从1993年以来,全国又在进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由于没有从法律的修改着手,许多发端于教育部门的改革往往得不到承认,甚至老师们一些积极的行为也被横加指责。这样,无论你所在的学校多么需要解决发展和改革的问题,无论当地的群众想怎样提高自己学校的教育水准,你都没有权利。你老实等着,看着,靠着,着急没有用,如果未经省以上政府批准,你多收一分钱也要犯错误。例如,现在许多农村中小学配置了电脑室,但是,只有等别人来参观才能够开课使用,平时,关着,等以后过时换代。为什么,国家根本没有拨任何维护电脑、使用电脑的经费,老师不使用、不让学生使用不犯法,你去使用了,向老师和学生收取上机费,绝对犯法,绝对应当处罚!国家把什么事情都管,管得死死的,最终,义务教育停滞不前!!!

三、师德决定教育的成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韩愈对教师的智能做了三个归纳:传道授业解惑。其中的道排在第一位。欲传道,首先自己要先有道。此“道”一指道理,二指道德规范。教人者必先受教育。师德对教育的重要可以有三:一是推进素质的需要;二是建设教育强国强省强市的需要;三是培养四有人才的需要。

学高为师,教师的道德对一个学生的一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传统的教育强调严师出高徒,做为现代的教育观念,应该是名师出高徒。“名师”包括其道德情操的高尚。一位诺贝尔奖科学家谈到其成果的经验:教师从小对其进行的道德教育,甚至是从幼儿园时就要求他的饭前饭后洗手这么简单的教育。抓师德,就是抓教育的生命线许多违背师徳的现象和行为确实给教育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体罚变相体罚及教师自身的心理问题敬业问题等,是困扰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因。对于教师师德,最重要的还在于从制度上的约束,从严管理。把不合格的教师请出“教育”,则教育兴……

四、质量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发生了几起本不该的的安全事故,那么些生命就这样消失了,几个家庭的希望就此破灭,他们将沉浸在痛苦很久很久。

透过这些安全事故,我们更可以看到,目前,教育的隐患在于安全。一是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不容忽视,他们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着急速的变化中。是引向那里,是没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育人,不是简单的大道理及几份文件就可解决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有种观点认为,社会环境太坏,学校的教育社会要负很大责任这是推卸责任的观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懂教育的老师。确实社会给教育带来很大的冲击,但做为教育和学校老师本身,其实要更多的从自身找原因。二是安全工作只是落实在文件及口号上。每次那么多的文件会议传真,每次签定责任状,每次强调第一把手的责任但具体落实的又有多少?学会生存,这其实是比应付考试更重要的,安全及自救意识,是必须教会学生的基本能力。在以考试做为评价学校主要标准的气氛中,学生的生命又被关注多少呢?

素质教育多一点,应试教育少一点,何时我们能迎来真在的教育春天呢?

五、教育的人文关怀

我们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口号式的管理教育方法似乎成为中国特色。每次会议都很重要,用会议贯彻会议,用口号贯彻口号,空对空。有位领导深有感触,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那有时间落实贯彻呢?

教育是终身的事业,必须付出不断的努力。我门的对象是人,不是机器。除了很多红头文件,其实还可以更多些情感的审美的管理,塑造美的灵魂。

六、入世后,教育你准备好了吗?

冲击是全方位的。观念的冲击首当其冲。比如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比如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学生教育的差别,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交流。人民群众对教育选择渠道的拓宽。其次是办学模式的冲击,外资的进入,学校管理模式的改变,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如何处理。三是如何尽快适应这种冲击。是长痛不如断痛的问题。承认不足,虚心学习,寻求突破口。加快实现“人民教育人民办”的目标,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半教育的热情,更多地依靠人民办学,剑桥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负担,而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政策的制定,宏观管理和调控。

七、教育需要公平高考本是中国教育界公平的一块牌子,在多年的批判声中坚持不倒,也在其公平性无可取代。1997年探讨高考改革,一位读者发表意见:不论怎么改,也不能改了公平。但有意思的是,就在这大家最认可的公平中,出现了教育最大的不公。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也是教育最讲究的原则与基石。如国家投入巨资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薄弱校的改造,其基本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公民公平享受起码的教育。非义务教育虽不能人人享有,但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却不应剥夺。

当然,这种不公由来已久,也有着一定的理由,但“横竖抬不过一个理字”。更何况这种状况并非不可以改,无法改。

我们大讲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升学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怎么可能不追求分数,怎么可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方针?最需要的是改革的行动。与其把教育资源浪费,像北京那样“计划录取1755人,报名的仅有1100人”,为什么不可以给升学竞争激烈的地区公平地投放名额,降低其竞争的激烈程度,给这些地区一个越来越宽松的外部环境?

希望不要再发生一方面北京考的没有招的多,另一方面安徽却只能从5人中取一个的怪现象。在给北京、上海孩子自由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要给农村的孩子同样的发展空间,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所有人的“综合素质高”。

八,教育的腐败

看到这个题目,一些教育界人士一定会对我口诛笔伐,凭什么说教育腐败的社会危害最大?论惩处的贪官污吏,教育界的有几人?论贪占金钱的数额,出自教育界的贪官比起成克杰他们敛财数千万元来是“小巫见大巫”……

其实,在此之前我也不一定同意这种观点。引发我写下这一论题的是我在一家晚报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湖南省醴陵市纪委最近查处了醴陵四中乱收费事件。一位举报老师说,教育腐败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学生。该校一位初一学生在他的作文《说一种社会现象》中这样写道:“我小学毕业考初中,爸妈想要我读一所好学校,又是送礼,又是请吃饭,才让我读上四中。”

这引起了我的共鸣。在我6年的记者生涯中,接触这方面的事例太多了。

湖南衡南县廖家镇中学的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竟请自己已经毕业的学生来代考,不但自己腐败,而且引诱学生参与腐败行为,性质更加恶劣,社会危害更大。

去年我采访湖南隆回一中保送生舞弊事件时,该校一位深知内幕的学生不无感慨地说:“现在的社会太黑了!”另一位深受社会不正之风之害的学生干部还对社会有对抗情绪。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朋友交际圈尚且如此,以师为范的教师更是影响几代学生。尤其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期的青年学生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他们对这个社会的认识、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

湖南石门县某中学一位学生诉说了这样一段人生经历:“教师也变了,他们对有钱的个体户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就拿我们班上的班主任来说吧,她并没有像别的老师一样把自己的学生当孩子看,却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摇钱树,经常多收学生的钱,补4次课只有16小时就收了每位学生50元,难怪社会上传言现在老师最吃香。有一次她多收了我们每位学生35元钱,我们全班有66人。这是多么可耻的行为,竟然是一位人民教师做的事,我真不敢相信。我准备去告她,我把这想法告诉了同学,他们表面上很支持我,没想到竟然有一位同学在班主任面前打了小报告。班主任知道后一而再,再而三地找我麻烦,把我逼得没法子了,只好逃学。这是我第一次逃学,只有两小时。我想学习。返校后,她又找了一个借口撤掉了我的班干部职务,还对我进行了无理的批评。几个还有正义感的同学告诉我说,班主任趁我不在时,说我思想开小差,不是什么读书的料,将来一定是个坐台的。我听了后神经几乎都崩溃了,我没有动力去学习,因为老师竟然在同学们面前辱骂自己的学生,这还是一个老师吗?我的思想开始被动摇了,也懂得了见风使舵,我本正直的灵魂被扭曲了。”

教育腐败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学生,而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也就是说,教育腐败直接影响到未来一代建设者的思想文化素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教育腐败是社会危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