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养成系统综:中国区域划分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31:32

中国区域划分方法

(2008-12-25 12:16:38)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穷国经济

按行政区域划分:

 

1、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区、市)。

 

2、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大连(4个省、市)。

 

3、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宁波、厦门、青岛(10个省、市)。

 

4、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区、市)。

 

5、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区、市)。

 

6、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厦、新疆(5个省、区)。

 

 

 

 

国有资产年报统计分类的具体规定(试行)

 

1997年7月3日
------------------------------------------------------

 

为规范国有资产年报统计分析工作,深入开发国有资产年报数据,为国有资产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根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对国有资产年报统计分类作如下规定:

一、基本分类

本规定以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的基本分类为依据,参照国家经济管理工作习惯用法,对国有资产年报统计初步分为六

类。

(一)按产业特性划分:分为垄断性产业、竞争性产业、公益性产业。

(二)按产业结构划分: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三)按产业管理部门划分:分为农业、林业、工业、建筑业、地质勘查及水利业、交通运用业、邮电通信业、贸易及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其中:工业产业包括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森林工业、食品工业、烟草工业、纺织工业、石化工业、医药工业、机械工业、军工工业、电子工业、电力工业、市政公用工业及其他工业。

(四)按具体行业划分: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棧梗矗┲械拇罄唷⒅欣嗪托±啾晔痘帧?

(五)按经济带划分: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西部边远地区。

(六)按行政区域划分:分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二、具体划分

(一)按产业特性划分

(二)按产业结构划分

(三)按产业管理部门划分

(四)按具体行业划分

(五)按经济带划分

1.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18个省、区、市)。

2.中部内陆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

3.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9个省、区)。

(六)按行政区域划分:

1.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市、区)。

2.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大连(4个省、市)。

3.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宁波、夏门、青岛(10个省、市)。

4.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市)。

5.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市)。

6.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区)。

三、适用范围

(一)国有资产年报数据,国有资产季度监测数据汇总、分析。

(二)清产核资数据汇总、分析。

(三)各省、区、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国有资产年报数据测算评价指标标准值。

 

 


按行政区域划分:
1、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区、市)。
2、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大连(4个省、市)。
3、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宁波、厦门、青岛(10个省、市)。
4、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区、市)。
5、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区、市)。
6、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厦、新疆(5个省、区)。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
1 三大地带

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

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

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

2 八区域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本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201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6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3085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4611万。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大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5800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

以上内容转摘自这里http://www.jjckb.com/Article.asp?TempNum=24624


国(大陆)区域的划分
 

--------------------------------------------------------------------------------
 
发表日期:2003年8月14日出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作者:周 红已经有5927位读者读过此文
 

鉴于目前关于中国区域的各种划分方法存在众多弊端,不便于深入分析地区差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的课题报告《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提出了划分中国(大陆)区域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把中国分为八大区域,即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报告指出,各地区在地域范围、人口规模和富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大西北地区地域最为宽阔,西南地区人口最为众多,东部沿海地区最为富庶。综合各特征,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产业能力最强,市场前景最大,是中国21世纪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广阔,陆上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2001年,人口达12.8亿。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2001年,上海市人均GDP高达37382元,而贵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两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国的区域问题,必须把中国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60年代,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主要有:
  (1)三大地带。这一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了下来。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
  (2)六大综合经济区。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3)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
  (4)九大经济区。这里有两种划分方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黄河中游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等。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北部内陆、东部沿海、东部内陆、中部内陆、南部沿海、西部内陆和西南内陆等。
  (5)九个“大都市经济圈”。包括沈大(沈阳、大连)、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济青(济南、青岛、烟台)、大上海(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吉黑(长春、哈尔滨)、湘鄂赣(武汉、长沙、南昌)、成渝(成都、重庆)等。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区域的划分方法比较零乱。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官方比较接受的是“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法。
  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的分析。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要,中国区域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空间上相互毗邻;(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3)经济发展水平接近;(5)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5)社会结构相仿;(6)区块规模适度;(7)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8)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9)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对照以上原则,可以发现,前面提到的各种划分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的区块过大,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有的没有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不便于搜集整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有的没有考虑历史延续性,提出的概念与常识不符;有的覆盖的区域不全,不是完整的区域划分。
  根据以上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种种弊端,我们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如下八大区域: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2)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两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3)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源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4)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201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5)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6)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68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23085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7)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4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24611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8)大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398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5800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李孝聪 著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李孝聪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ISBN 7-301-07802-1/k 0348
530千字
定价38.00元


目录
前言:区域历史地理的理论思维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北地区:甘、宁、青、新
1.中国内陆与亚洲腹地
2.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
3.区域经济开发、人地关系与城镇分布的地带性
4.西北内陆的多元民族文化

第二章 西南地区:川、滇、黔、藏
1."盆底"与"屋脊"
2.川陕交通、"藏彝孔道"与西南边陲之路
3.西南经济开发、中心城市与政区之变
4.阶梯式的居住景观与民族文化区

第三章 中原地区:陕、晋、冀、鲁、豫
1.黄土的侵蚀与堆积
2.崤函之险、"太行八陉"、中原的陆驿与运河
3.帝都之薮
4.中原文化的地带性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鄂、湘、苏、皖
1."九曲回肠"与"吴头楚尾":长江中下游自然地理
2."南襄隘道"与"义阳三关":中原通江南之路
3.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中下游流域城市经济发展的轨迹
4.经济与文化的重合:江南的民居与园林

第五章 东南沿海地带:浙、闽、台
1.陆架与潮汐
2.舟船的世界:大陆、内洋与外海的交通
3.中国沿海港口城市的选址与经济腹地
4.大围和小围:浙闽文化景观

第六章 岭南地区:粤、桂、海南
1.红土、桑基鱼田:岭南的自然环境与地缘政治
2.中原下岭南之路:珠矶巷与移民迁徙的路线
3.得风气之先的岭南城市风格和影响
4.岭南民系与岭南文化

第七章 东北地区:辽、吉、黑
1.松、辽与白山黑水
2.蓟辽走廊和"中东铁路"
3.开埠与移民,东北的城镇体系
4.东北亚文化圈

第八章 北亚草原地区:内、外蒙古
1.逐水草而生:北亚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与地缘政治结构
2."草原之路"及其过客
3.长城的分布和影响
4.塞外风情

前言:区域历史地理的理论思维与研究方法

  本书是为北京大学课程《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地缘政治、区域经济开发和文化景观》编写的教材。以中国区域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为视角,阐述大地域、多民族统一国家在形成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缘政治结构,在区域地理环境制约下,水陆交通线与城市的分布,地区开发的模式,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中国文化区域的划分,文化扩散与融合,区域民间文化的特征。本教材与多媒体讲授相结合,按中国黄土高原、河西走廊、西北内陆、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淮海平原、山东丘陵、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岭南地区、东北平原与山地、内、外蒙古草原等大自然区的划分来讲授区域历史地理。讲授本课程的目的是从区域的角度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区自然环境、经济与文化历史地理的综合性认识,适应学术研究和经济文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区域性研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是对以往的整体性、概括性描述之不能自圆其说的批评和补充,也是学术研究与现实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接口"。因此,我们期望这门课程和教材的内容能够对学生观察问题的视角有些新的启发。
  传统地理学就其研究主题:地理本体(geographic substance)的性质,分为部门地理(topical geography)与区域地理(regional geography)的研究,也有将地理学分为"系统的"(systematic geography)和"区域的"的地理学。其实这只是地理学观察世界的角度、研究和表达方法的差别,不应当将其视为"两分"(或二元),部门与区域有着紧密的关联和不同的表述。美国地理学家R.哈特向(Richard Hartshorne)极力主张地理学的焦点是区域差异,即地球表面上各个景观的嵌合。因此,他强调对区域差异的事实做出解释,这种区域差异不仅仅是某些事物在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差异,而且包括每个地方地理现象的总体组合与任何其他地方地理现象总体组合之间的差异。
  关于区域历史地理研究,曾受到前辈学者的关注,并提出了他们的见解:
  侯仁之先生说:"在区域历史地理的写作中,根据纵向研究或地理演进的方法论,如何通过一系列的不同时代的地理剖面,来有效地进行区域描述,在我国还是一个有待验证的问题。" 按照侯仁之先生的思路,通过区域性的专题研究,提供地理学上的透视,与政区沿革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一系列历史地图来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剖面,就能够建立一种完全可能的框架结构。
  谭其骧先生认为:"以中国疆域之辽阔,要想一动手就写好一部完整、全面的中国历史地理,大概是不可能的。只有先从区域历史地理入手,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先做好具体而细致的研究,才有可能再综合概括成为一部有系统有理论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谭其骧先生更加明确了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在整体的中国历史地理学体系中应当是研究的基础。
  从事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的起点应当首先确定所要研究区域的界线,然而区域的界定则是最复杂、最困难的。读者不难发现我们在这部教材里的区域划分也不尽合理。为什么呢?因为区域本身意味着综合性与可比性。区域本来应当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地事先划定的。可是,在人文地理研究中(无论历史的或现代的)"区域"往往是由研究者来划定。其界线的划分,既有按综合自然区划,也有按现代行政区划,或者按现代经济区划。例如:以现代省区界线来描述古代的农业地理或文化地理,不能说这样的区域界定没有道理,因为现代省区界线的形成有着历史演进的规律性与合理性,与历史上的经济区或文化区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无论农业区界线、文化区界线与行政区界线吻合与否,都值得研究。但是,按现代省区来研究专题性部门历史地理问题,容易人为地割裂长期自然形成的区划。或者说不是从事物的本源出发,使读者不易体察在发展与流动中是否逐渐形成了某种区划,是否体现出地理学家强调的区域间的差异。
  从现代地理学的理论来看,区域是地理学的基本分析范畴。"区域是一个具有具体位置的地区,在某种方式上与其他地区有差别,并限于这个差别所延伸的范围之内",区域往往有具体的地方所指。本质上讲,区域是地理空间的一种分化,分化出来的区域一般具有结构上的一致性或整体性。这里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城乡结构、资源环境结构乃至于行政结构、文化结构等。区域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地理现象,有其本质的而非人为赋予的性质。
  区域包含若干景观单元,景观单元在空间相互配合形成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数学形式通常称为空间格局,区域的结构特性或称为区域的差异性。区域结构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区域的层次性。由于地域分异规律的作用,区域内可以划分为自然带、亚地带、自然大区、自然区,以及不同的水热结构单元或土地类型单元,形成一个层次系列。地域分异中,层次性的存在使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来划分区域的层次。区域在自然状态或物理结构方面是稳定的,而在人文状态或结构方面是不断演化的。
  区域存在中心--腹地结构或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划分。中心的意义在于它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比腹地更占有优势,从而将区域按一定的层次和规模等级关系组织起来。不同的地理类型区,如文化区、经济区,可以具有不同的中心--腹地结构,而政治、文化对经济又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使许多不同性质的中心--腹地结构有重合性,核心区与边缘地带是互动的。
  地理属性的一致性,使空间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区域;依据属性的不同,又可以把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区域,例如:自然区、经济区、行政区、文化区、气候区、农业类型区、地貌区、生态区等,其基础是地域分异性。各类型的区域可能有不同的边界,也可能有相同的边界,依地域分异的性质而定。不同类型的区界一般不重合,但是也有可能相重合。将地球表层划分出若干区划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手段。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的高度聚集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物质系统"(周一星)。古代社会的城市可能并不完全符合现代城市的判识条件,可是至少在某一方面成为一个区域内的核心。城市的自然、生态、经济和文化过程,构成了一个综合的地理环境。城市的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城市拥有山丘、河流、阶地、海滨等自然景观,也体现在城市的建筑、园林、服饰、饮食、习俗、语言等人文景观方面。
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关联是从一套独特而综合的视角产生的,地理学家通过这种视角观察他们周围的世界,这种独特而综合的视角也可以应用于观察古代的历史与社会。正像所有的现象都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一样,它们也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因此地理和历史就成为了解世界的核心。地理学的视角包括三个方面:其一,通过地方、空间和尺度来观察世界;其二,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系统联系起来的综合性研究;其三,应用图像的、语言的、数学的、数字的和认知的方法来进行空间表述。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现代空间表述技术手段 :
  观测对现象与事件的观测是地理学精确表述真实世界所关心的中心问题。传统观测方法是地理学家通过野外观测和探查,对对象进行直接的现场接触。野外工作对微尺度和中尺度观测尤其有效。
遥感 地理学家在利用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所得数据进行地区性和全球性土被(land cover)调查和监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尺度是用遥感法收集资料时会遇到的问题,影响所收集的资料的质量和可用性。
  地图地理学与地图学之间传统的紧密联系赋予了本专业对空间和地方的关注。对地理学家来说,地图不只是导向的助手,地理学更看中对地图的使用,强调对地图的解释。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区域地理研究将更加注重自动汇编、处理和分析野外观测资料。电子地图与多媒体的结合将比传统印刷版地图更有包容性。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切入点
  从中国现代自然地理区划入手,按现代大区域复原历史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景观,阐述区域地理的历史变化过程。注意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把握历史政区与现代政区的划分异同,分析界线不相吻合的原由,阐述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将现代区域地理学理论与对历史时期的分析描述相结合,指出各区域的特征,重点强调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由差异性出发可将大区域分为地区、地方与地点等不同层次的亚区域。描述和解释地区差异,是区域地理学的重要任务,而划分地理区的目的,则在于了解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域组合,认识地区差异,分析区域发展规律。我们可以从地方、空间和时间尺度对某一时代的宏观大区进行研究。行政区划是自然、人文综合条件的产物,其形成以后,特别是形成相对稳定的层级区划后,往往对文化区的空间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府,往往是区域文化亚区的地域划分标志,在其所统辖次级政区内,例如:厅、州、县,则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一致性。
  "地缘政治"在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曾经因为被片面地理解而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长期被打入冷宫,因而使该领域的研究在中国大陆显得相对薄弱。"地缘政治结构"指的是受政治制度与政治环境等要素制约而形成的地理空间结构,反之,这种地缘结构又对地区政治的动向有着重要的影响。习惯上"地缘"一词专指全球问题,我们在教材中将其引申为区域内部的行政区划结构,表述为"区域的地缘政治结构"。对于古代中国社会来说,地缘政治结构是受地方行政制度与自然环境双重约束下所形成的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地缘政治结构最主要的政治因素就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翻开从古到今的中国历史,没有一个时代能够摆脱这个"地缘政治结构"的影子。怎样建立合理的地缘政治结构,化解集权与分权的矛盾?从行政区与监察区的划分,行政区的层级与管辖幅度,可以透视历代王朝如何既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能给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妥善地处理"地缘政治结构"能够保证王朝的繁荣兴盛。
  既然区域研究是地理学最基本的视角,每个区域都可以分为"核心"与"边缘"两大部分。那么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中,最主要的资源为可耕地,因此,区域的核心部分大都位于河谷或低平地带,边缘地带则位于区域周边的高地、沼泽、盐碱滩或绵亘的山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不同,导致了核心区与边缘地带的差异。任何中国历史时期的区域研究,必然有"核心"与"边缘"之分,可以是全国疆域范围的尺度,从京、都所在的畿辅核心区到地方一级的审视;也可以缩小到某个范围较大的宏观大区(macro-region)的考察;或者将视角缩至更小的次一级区域来研究。对一个时代文明的认知应当具有区域研究的眼光,从比较中发现真实,看出差异。
  从研究意义上看,由于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城市经济反映一个国家、民族或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也可以体现出文化传统和政治思想。所以研究城市空间以及城市经济,对区域研究和历史研究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按照现代地理学的理论,城市是兼有经济、行政和自然性质的一种综合性区域,城市作为地球表面的一种地理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位置和分布的特征,二是城市内部地域差异的特征。因此,以城市为线索的历史区域地理研究也应当兼顾城市在上述两方面的特征。既要把历史上的城市放在一定的区域里,研究城市位置的选择、城市分布及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城市体系;也要把城市自身当作一个空间(区域),研究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前者所谈的区域可以理解为在相对较广阔的地域(面),诸多城市在地域空间中作为"点"或以"线"联系的群体来研究;后者是将一座城市的建成区看作一个区域"面"来分析其选址、城址转移、街道布局等城市外貌的形态特征与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揭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规模、形态、布局与职能组织配置关系怎样形成和变化。中国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是城市文明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适应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种种需要而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双重影响下的塑造。
  将区域的描述与部门地理的研究相结合。文化有着很强的地域色彩和地域差异。从文化特征的地域差异分析入手,进而划分出文化区,是区域文化历史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对历史时期文化地理的研究,应尽量利用反映当时人的认知的史料,而不是依据今人观察到的一种分区方案。因为关于文化研究的理论、分区模式都是现代感知的产物,未必能够真实地反映过去时代人们感觉中的文化区。另外,文化会随着人的流动而扩散,因此要注意原生地域文化的地缘色彩,与传播地文化的流变。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始终离不开地球表层,离不开人与地理环境这一主题,地理学家始终关注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地理学研究对象兼具自然与人文的特点,使地理学成为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关注全新世以来地球表层与人地系统的调控研究,无疑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但是,作为大学教材的内容,还是应当首先将中国各个区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地理特征讲述出来,使学生们能够从区域差异中发现有关人地系统演变的问题。
  本教材的结构与体例
  本书以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宏观大区与现代中国的行政区划相结合,同时照顾到历史上一些已经习惯的划区原则。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频率比人类社会的演替要缓慢得多,所以尽管今天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时期不能相比,我们也还是可以借助于当代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空间分布来描述历史区域地理的情况。
  本书根据导致地域分异性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把全国分为8个宏观大区 :
  西北地区,含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
  西南地区,含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等省市区及陕甘之秦岭以南地区;
  中原地区,含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含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区;
  东南沿海地区,含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区;
  岭南地区,含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省区;
  东北地区,含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内、外蒙古地区,含历史上长城以北的内蒙古和外蒙古地区。
  历史区域的划分是最棘手的问题,因为我们祖国的疆域和政区在历史时期多有变更,很难确定以哪个时代的疆域政区为本书叙述的空间结构。因此,我们基本上是以今天中国的疆域政区作为区域划分的基础,同时照应历史上曾经是属于我们祖国的疆域而现在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之内的地区。严格地讲,以现代疆域政区划分区域并不合理,但却是最容易为广大读者从地理方位上所理解。尽管如此,我们在叙述中也对分区做了适当的调整。
  我们也没有完全按照当代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划分的标准,即按热量差异、植被、土壤等要素的不同来划分区域。虽然看起来不很合理,但是我们也尽可能地考虑到现代自然地理区划的划分原则和要素。本书8个宏观区划主要参照自然地理的分异,基本上以当前中国地方行政区划的省区为纲,为的是学生们可以用熟悉的当代行政区划对过去的历史政区进行对比,发现演变的规律,同时又能够处处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色去理解,所以有些地区又打破了现时的省界。譬如:秦岭以南的汉水上游,本书没有放在陕西省来讨论。实际上,将中国自然地理区划与当前中国地方行政区划嵌合在一起很困难,也是不尽科学的事情,何况我们讲述的内容又是历史时期的区域地理,更使人无从下手。以第三章中原为例,我们本想以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两大区域为纲,但是在编写过程中,还是发现自然区划与人文地理不易整合,特别是作为教材,难以令当代大学生从地理空间上有清晰明确的感知。所以,最终我们还是采用大宏观区域与现代省区的结合,这只是退而求其次的不明智之法,我们希望获得不同意见的反馈以后,或许能够在再版时完全以历史自然区划来统合。
  鉴于当前中国的教育体系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普遍存在学科分得过细,学生的知识结构过于狭窄。理工科学生对历史人文知识的了解只有中学,甚至是初中学到的那么一点;文科学生则上不懂天文,下不知地理,对祖国的自然地理环境还很陌生。岂不知,古人一向以"史地不分家"来看待前哲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所以才使历史地理学成为中国传统学科里最具本土性的学科之一。关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经过20世纪长达一个世纪的科学地辩析,已经无可争辩地划属地理学科,所以,这部区域历史地理教材也必然应当更多地侧重于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相结合的诠释。
  本书的章节体例。每章的结构按照自然与人文分为四节,即历史自然地理环境、水陆交通、区域经济开发与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我们用概况性的关键词或短语来提示各个区划的特点,以避免统一标题的单调乏味。
  各节的内容和所占权重如下:
  第一节、历史自然地理概况(权重20%),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河湖水系、自然地理分区,目的是对大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总体的认知。其中的自然地理分区是根据地貌单元将区域内再细分成若干亚区,并与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整合起来;阐述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历史时期有重大标志性的环境景观变化(如河流、湖泊、绿洲);每个区域末尾都点评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与历史地缘政治结构。
  第二节、历史交通地理(权重25%),介绍历代陆路和水运交通线的分布和走向,重要的关节点(山口、津渡、分叉路口等),环境变迁对交通选线的制约,适当穿插发生在交通道路上的历史人物事迹。
  第三节、区域经济开发与城市(权重35%),内容包括区域经济开发与人地关系的相关分析,地区开发与历史政区分合的关系,区域中心城市的选址与发展历程,城市分布的地带性和城市形态特征,导致城市兴盛或衰落的因素分析。
  第四节、历史文化景观(权重20%),阐述历史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背景,历史文化区域的划分,文化的扩散与融合,以环境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为标志的区域文化景观特征。
每一章节都必须考虑地理对象在历史时期的区域状况,这种区域划分是建立在对历史的追溯基础之上,是四个特定研究视角下,一定历史阶段的区域地理形态。
  由于区域地理本身意味着差异和比较,譬如:山地河谷地形,有明显的气候与植被的垂直分异,而平原地区则不突出。因此,每一章节的内容不会统一,也不求平衡一致。
本来每个章节的开始应当介绍有关该地区历史地理研究的学术史,历代政区沿革也是传统篇目中不能或缺的内容,考虑到本书是作为"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的姊妹篇,上述内容已经在《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中述及,为避免重复,故不再赘言。教师可以在课堂讲授时随机介绍。
  本教材以阐述为主,不拘泥于细节考证。章节末尾,列出相关参考书目和问答参考题。书中某些段落引用历史文献与摘引当代研究论著,未能一一注明出处,有掠美之嫌,敬请谅解。
  总体来讲,本教材的主导思想是: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强的制约性,人类始终在保持生存发展与社会完善中寻找适应自然环境的最佳途径;同时,人类也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