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书闲庭完整版txt: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81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11:33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共124页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10-09-06 21:40
  
  这是不是天朝酒窖的最早记录
  ---------------------
  值得研究哩。
  
-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10-09-07 08:10
  谢谢尼期湖的关注,更新一下。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10-09-07 08:15
  
  (铁血时代-272)
  
  根据弭兵大会的精神,郑国有义务向楚国朝贡。
  公元前544年,伯有就准备派公孙黑去楚国。公孙黑是谁呢?公孙黑是子西的弟弟,又称为子晳,是前任执政子驷的儿子。
  公孙黑一听要去楚国,他不干了,对伯有说:“楚国与郑国关系很不好,你却要叫我去楚国,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吗?”
  伯有一听,说道:“你们家可是世代都搞外交的呀,你不去谁去呀?”
  公孙黑一听,火气上来了,他打心里看不起伯有这个人,如果不是自己哥哥子西死得早,怎么轮得到这种人执政呢?他勃然大怒,顶撞伯有说:“可以去我就去了,有危险我才不去呢,这跟世代搞外交有什么关系!”
  伯有一听,现在是我当权,你居然敢不听我的命令,便要强迫公孙黑出使楚国。
  公孙黑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大怒拂袖而去,回到家后,准备带兵去攻打伯有。这时郑国的大夫们,都赶紧出面,为伯有与公孙黑调解矛盾。伯有趁机拉帮结派,让大夫们到他家中,硬要结为同盟,以巩固自己的势力。
  郑大夫裨谌对另一位大夫然明说:“伯有拉着大家结为盟友,可这能管用多久呢?这只会乱中加乱,祸害不浅,我看他撑不了三年了。”然明问道:“那政权将会落在谁手里呢?”裨谌回答说:“好的代替不好的,这就是天命。我看就是子产吧,如果排资论辈,也该是到他了,如果论择善选贤,也是非他莫属。郑国现在这么乱,如果子产上台,郑国还有希望,如果不是这样,我看郑国要亡了。”
  现在伯有还没有垮台,大夫们就在讨论下一任的执政,而且还看好子产,看来子产的出类拔萃是得到公认的。
  
  不久后(公元前543年初),子产追随郑简公出访晋国,晋国大夫叔向拜会了他,向他询问对郑国时局的看法。子产回答说:“关键要看今年了,现在伯有与公孙黑明争暗斗,很难调解啊。如果两人和解的话,政局就会比较清楚了。”
  叔向问说:“不是已经调解了吗?”
  “唉!”子产叹了一口气说:“伯有这个人骄奢刚愎,公孙黑则盛气凌人,两人很难妥协的。虽然在大夫的劝说下暂时和解,可是互相之间仍然充满怨恨,很快就要掀起新一轮的争斗了。”
  子产的政治判断力与分析力是很惊人,表面平静的郑国政坛,实际上暗流涌动。
  郑简公访问晋国后回到国内,他也出面调解伯有与公孙黑的矛盾,但是效果不大。伯有果然是个相当固执的人,他又跑去见郑简公,再次提出要求,要派公孙黑出使楚国。说完后,他又回家喝酒去了。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10-09-09 08:58
  
  (铁血时代-273)
  
  公孙黑得知消息后,大怒,带着自己的家族武装,连夜杀向伯有家。这时伯有又在地下室里喝得大醉,不省人事,他的家兵抵挡不住公孙黑的武装,家臣赶紧带着不省人事的伯有逃了出去,逃到了雍梁城。
  公孙黑找不到伯有,便放了一把火,把他的府邸给烧了。
  伯有从美梦中醒过来时,吓了一跳,自己记得是睡在自家的地下室里呀,怎么换了地方呢?正充满疑惑,还以为作梦哩,家臣们向他汇报了公孙黑率兵攻打府第的事情,他听罢吓出一身冷汗,真是好险啊,自己差点就醉薰熏地死去了。现在可不能继续呆在郑国了,得先出国躲躲,他逃到了许国。
  
  在郑国的这场内乱中,子产是持中立的态度,从他对伯有与公孙黑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对这两人都没有好感,伯有是“骄奢刚愎”,公孙黑是“盛气凌人”。但是子产本着人道主义的立场,到伯有的府第,为死难者收尸安葬,为了不介入两派的争斗,他决心出走,离开国都。
  郑国上卿子皮,是前任执政子展的儿子,伯有逃走后,他就是内阁中的首席人物了,他听说子产出走了,赶紧前去追赶,劝他返回国都,帮助稳定住政府的局面。在子皮的劝说下,子产以大局为重,违心与公孙黑结盟,加入支持公孙黑的一方。同时,郑简公也与诸大夫结盟,同时集合国都的民众,与民众共同结盟,反对伯有。
  这个事件,可以看出春秋政治的一些特色,政治专制色彩是不浓厚的,普通民众是有政治地位的,国君、卿大夫要讨好民众,还要使结盟这种手段。这种特殊的时代政治,是必须要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对探讨中国政治专制史的演变,是很有意义的。
  当伯有得知郑国从国君到卿大夫到民众,都结盟反对自己时,他气坏了,决定要杀回国都。伯有认为在内阁中,有两个人是可以争取的,第一个是子皮,因为在攻打伯有府第时,子皮并没有派兵参加;第二个是子产,因为子产帮助收尸安葬,并且有出走国都的打算。
  伯有秘密潜回郑都,象我们电影里曾经看到的情节一样,他从排水洞钻进城内,秘密联系效忠于他的马师(郑国的官名)羽颉。在羽颉的帮助下,他召集旧部,并从一个武器库中取出大量武器,装备成军,试图夺取郑都的北门。
  公孙黑所属驷氏家族的领袖驷带率领郑都民众组成的民兵,讨伐伯有,双方一片混战。驷氏与良氏两大家族大火并,驷带与伯有都想得到子产的支持,子产虽然与公孙黑结盟,但仍然严格恪守中立的立场。最后伯有一方渐渐不支,且战且退,退到一个卖羊的市场边,最终被杀死,宣告了这场内战的结束。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10-09-11 23:33
  
  (铁血时代-274)
  
  伯有的尸体被扔在集市上,没有人敢来收尸,子产站出来,给伯有的尸体披上一件衣裳,然后在他尸体边号哭,并用棺材收殓其尸体,为其安葬。
  子产的态度令驷带非常生气,他打算带兵进攻子产,这时接替伯有执政的子皮大怒道:“子产的做法,是合乎礼仪的,你却想杀了他,是不是想闯大祸呢?”在子皮的严重警告下,驷带才不敢动手。
  与晋国、齐国、鲁国等国相似,郑国的君主郑简公,其实也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实际权力仍然是掌握在卿大夫手中。在郑国的内战中,郑简公几乎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
  在郑国的内斗中,子产虽然想要置身事外,其实在政治斗争中,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如果不是子皮及时出手,子产恐怕性命难保了。
  子皮确实也是一位优秀的人才,他是前任执政子展的儿子。子展在公元前444年去世,子皮继父亲之后,被郑简公任命为上卿,正好郑国遭遇饥荒,当时首都的百姓都吃不饱饭,子皮便以父亲的名义,向饥民分发粮食,所以很得百姓的拥护。
  
  伯有死了之后,子皮成为郑国的执政,但他深知子产的才华横溢,所以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准备将执政大权交给子产。这个决定让子产很吃惊,他推辞说:“郑国是个小国,却临近两个大国,十分不利,在国内几大家族势力庞大,要治理好这个国家,我可干不来。”
  子皮对他说:“您不要推辞了,有我率领大家听从您,谁胆敢来冒犯您?我们虽然是小国,如果能事奉好大国,国家也可以获得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的。”
  在子皮的支持下,子产最终成为郑国的执政。
  子产的执政之路,得到了子皮三次鼎力援助,第一次是子产为避开内斗,准备出走时,是子皮劝他返回,这也确保了他在权力中枢中的地位;第二次是驷带要攻打子产时,是子皮阻止他的行动;第三次是子皮主动把执政权交给了子产,使子产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不过这里应该说明的一点,当时很多的国家的权力都不断地下移,国君被架空,执政者也未必有很大的权力,权力更多地集中于一些大家族手中。所以子产执政后,面临的难题是非常多的,首先就是如何摆平这些大家族,这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10-09-14 09:24
  
  (铁血时代-275)
  
  子产执政后,首先对大族采取安抚政策,以避免国内权力斗争的恶化。伯石,是“七穆”中的丰氏,他是子丰的儿子,与子产是堂兄弟,子产先找他去办事,然后送给他一处封邑。
  这种做法,引来一些不满,子太叔(又名游吉,七穆中的游氏,子游的孙子,子蟜的儿子)埋怨子产说:“郑国是大家的国家,凭什么单单送给他封邑呢?”子产回答说:“要求别人没有私欲是很难的,如果可以满足他们的私欲,就容易办成事了,这样不也可以说是成功的吗?”
  子太叔还是不太服气,又说:“那我们的邻国会怎么看呢?”
  子产回答说:“这样做是为了大族之间能相互协作,邻国凭什么责备我们呢?我国的史书《郑书》有一句话:安定国家,得先安抚大族。现在我先安抚大族,然后在慢慢观察了。”
  过了一段时间,伯石发现只有自己得到封邑,心里也有点害怕,就主动要求把封邑退还,但是子产出于信用的考虑,还是没有收回这块封邑。伯石也是七大家族这一,由于良氏家族已经衰落,郑简公任命伯石出任郑卿,让太史去宣布委任令,伯石假装谦虚,推辞不受,结果这个太史还信以为真,就回去了,伯石又赶紧向太史要求重新任命,太史只好又回来,不料伯石又假装谦虚,又推辞了。这来回三趟,太史总算明白了,原来这个人想当官,又要装清高,于是硬把委任状塞给伯石。虽然伯石进入内阁,但是他这种伪君子的作法,让子产对他颇为厌恶。
  
  子产极力缓解各大家族矛盾,这为他内政改革减少了许多压力,他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
  新政策规定,城市与乡村都要推行秩序制度,不同阶层的人,要求穿着不同的衣服,以加强管理;各人的田地,要划清边界,以沟渠隔开,这个改革叫“作封洫”,这个改革就是重新划定田界,迫使一些贵族将侵占别人的田地吐出来。在不得罪强族的基础上,对于贵族中的忠厚俭仆之人,给予提拔,对于骄横奢侈的,则给予惩治。什么叫忠厚俭仆之人?其实就是支持改革的人。重新划清田界,对贵族兼并土地是一大打击。
  子产的改革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因为损害到了不少人的利益。
  子产的父亲子国之死,也是因为当时首相子驷的土地改革(称“为田洫”)引起的,在改革中受损的几个家族联合起来叛乱,子国与子驷都死于这场叛乱。现在子产继子驷之后,再次实施土地改革,一时间有不少人的利益受损,对子产的口诛笔伐不断,当时社会上还流行一首歌,歌中有一句是:“谁要杀死子产,我愿意来帮忙。”
  可以想象新政所遇到的阻力之大,子产虽然是“七穆”家族之一,但他所在的国氏家族,在七大家族中势力并不强大,所幸的是,子产的改革得到势力最强大的罕氏家族首领子皮的大力支持,没有子皮的鼎力相助,子产纵有天大的抱负,也只能成为空谈了。
  
 -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10-09-16 09:50
  
  (铁血时代-275)
  
  二、子产相郑(下)
  
  子产的新政,在民间引起很大的争议。乡校成为郑国民众集会、议论政治的地方,乡校就是乡里的学校,因为是公共场所,乡里人没事就凑在这里,讨论国家大事。
  这些民众居然敢利用乡校这种场所,对政府横加评议,不同引起一些政府官员的愤怒。郑国大夫然明跑去对子产说:“我想派人去捣毁乡校,您看怎么样?”
  对于乡校处士横议的事情,子产是知道的,但他并没有禁止,他对然明说:“为什么要捣毁乡校呢?人们早晚工作完毕后,到那儿集合,并议论国家政治的好坏。他们说得好的,我就施行,他们所厌恶的,我就改正,这不正是我的老师吗?为什么要捣毁呢?要减少民众对我们的怨气,只有做到‘忠善’二字,没听说过用权威可以压抑怨气。这就道理,就象治理河水一样,如果溃决一个大口,那么必定有很多人遭殃受害,这种情况就没法救了,如果把事先开了小口,使其分流,这样就不会出现大决堤的现象了。民众在乡校中的议论,正是治病的良药哩。”
  然明听了之后,自叹不如,佩服地说:“现在才知道您确实是做大事的,我实在是见识短浅,如果照您的意见来办,国家就有希望了。”
  这就是著名的“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一直以来被当作施政者的样板。这也是春秋时代政治相对开明的一个体现,民众有某种程度的言论自由权,可以集会,可以议论时政,甚至可以骂政府。子产的这一开明做法,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略晚于子产的圣人孔子评价说:“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子产的开明政治,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在他执政的第三年,有一首民谣唱道:“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对比三年前的民谣所唱的“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可见国人对其态度的一大转变,刚开始是巴不得子产死,谁要杀子产,大家还准备帮一把哩,三年后,大家反而担心子产死了,就没有人能继承其事业了。
  
  虽然子产极力避免与大族发生纠葛,但事实上是避不开的。
  “七穆”家族中的丰氏,自从伯石为卿之后,其势力也不可一世,伯石有个弟弟,叫丰卷,他准备搞个祭祀,当时的礼法规定,只有国君才可以使用新捕获的猎物来祭祀,这个先秦时代的礼法,对我们这些现在人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但在当时那是社会等级、秩序的体现。子产不同意丰卷的作法,认为这在礼仪上有越制之嫌,结果丰卷大怒,召集丰氏家族的人马,准备要攻打子产。
  这个事件,可以看出,郑国的权力不在君王,不在首相,而在强宗豪族。子产属于“七穆”中的国氏家族,其家族势力并不特别强,现在丰卷磨刀霍霍,眼看一场冲突就要爆发,子产突然放出风声,宣布要退出政坛,逃亡到晋国。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01363/81.html

来自春秋战国时代的成语 有以春秋战国为题材的RPG游戏吗? 有没有以春秋战国为题材的单机游戏? 月下独酌以什么为主线 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史(以时间为主线的)以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过程 以《淘金时代》为背景的网络游戏,是啥? 仙剑李逍遥为主线的版本 有什么和春秋战国时代有关的RPG游戏啊? 哪里可以找到有关春秋战国时代的大量史料???? 春秋战国的春秋时代为什么叫春秋啊 有没有以我国的春秋战国为题材的单机游戏啊?很想玩一下国粹的 清代的《》代表了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其作者是(),小说以()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3,调查分析ERP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和常见懂得问题,讨论如何理解”以企业建摸和项目管理为主线”这句话 找一篇日本散文,是以蒲公英为主线的 魏蜀吴三国争雄,虽然魏晋统一天下,却为何在叙事时以”蜀”为主线? 魏蜀吴三国争雄,虽然最后魏晋统一天下,却为何以蜀为主线 你们有认为日本动漫大多以暴力矛盾为主线,且崇拜短兵相接吗? 春秋战国史 何为“铁血” 赞扬或评价春秋战国时代的英雄诗句!急求!多谢了! 张家界市区在春秋战国时代属于哪个诸侯国?或者还是蛮夷荒芜的地区? 红楼梦以哪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哪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八——猜春秋战国人名二 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