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的含义:国学大讲堂——《清静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0:58:30

《清 静 经 》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形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静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学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乃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於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 清静经 》
',1)">

《清静经》译文

第一章
老君曰:天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译文:
老子说:大道本来无有形象,但是能够生天育地;本来无有情感,可是能够运转日月的周流。本来无有名称可以标记,但是能够燮理阴阳,生发消长,养成天地间的万物。如此玄妙,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又怕后人无所是从,就依据天理来推测,起了一个定而不可移的名字就叫做“道”。
第二章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译文:
这包罗万象的道理,无微不至,无所不含。也有纯洁,也有浑浊,也有动机,也有静意,不过在它没有发现出来的时候,知男秉乾道而成,所以为清为动,女秉坤道而成,所以为静为浊,一切动静清浊的真理,都是由根本上分赋下来的。阴阳相感,真理寓乎其中,自然会生出天地间的万物来。
第三章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译文:
这玄妙无边的大道理,就含着清浊动静呢,可是细心追究,轻清的天还是重浊之地的起源呢。因为九重宗动天,本系一气流行,属于动,可是确为地静之基呢。人若是能够至诚无息的常清常静,自然连天地都要归纳在你 的本性中呢。
第四章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译文:
上帝所赐给的元神,本来是纯洁无染,虚空无碍的。因为受到人心的忧乱,便将灵明的元神给蒙蔽着了。人降生后的初心,无嗜无欲,也是很安静的。因渐渐的长大起来,知识渐开,薰陶渐染,有了私欲之念,要受到俗情物欲的牵动引诱,便将人心驱使的如失缰之劣马了。
第五章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译文:
如果能够永久的将一切私欲杂念格除了去,人心自能平静不妄动了。心不妄动,再加上澄清的功夫,元神能洒洒陀陀,虚空寂静,一点挂碍也没有了。那么不用去造作勉强,色、声、香、味、触、法,六欲也就不会生出来了。贪、嗔、痴,三毒也就消失无踪影了。
第六章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译文:
能字含有深远的意思。如其能的时候,则可以一性圆明,复合无极。不能的原因,是因为心中的杂念还没有澄清,私欲没有除尽的缘故。
第七章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
译文:
能够遣除物欲的人,回光返照,内观自心,连心也没有了,那还有什么欲呢?外观其形,连形也没有了。远观其天下的物,连物也没有了。心,形,物既然都没有了,唯能现出来的,只有自己真空的自性。心,形,物其没有的原因,是自己一性圆明,超然物外,不为浮欲所绕,明了身心幻境,万物无常,不被声色所迷,朗然天真,妙意得存。这样玄之又玄的性理,真是不能一言而尽其义呢。
第八章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译文:
上章所说的“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这个“空”,乃是空洞一无所有了。如果若是能空到极点,无所再空了,所余者是一个“无”字,然而这个“无”字,亦应用功夫,把它没有了。到此地步,连这“无”的功夫都不应存在。因为有所在,即不为真空,如何能生妙有呢?既然“无”的名字“无”的功夫都没有了,这时方算入于清幽常久的安静呢。但是寂静到了极点。亦不知道其所寂了。此时的心性,已然离开尘俗的境界。私欲杂念 ,怎能够再生起来呢?私欲杂念之心,既然不能再生,这才是真实的清静呢。
第九章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译文:
用那真常不变的理,来应付万事万物,能够真实不虚的去作,便能得万物的性理。不但是平时如此,即便是应于万事,亦是事来则应,事去则静。果能这样的平静,自强不息的作下去,便能永长虚空无碍,寂然安止的不妄动了。
第十章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译文:
既然是达道如此的清静,就可以渐次的步入真道了。既然得入真道的门径,便可以说是得着真道了。虽如此说,确也毫无所得。还必须普度有情众生,同登彼岸,方可称为得道。能悟透了这个道理的人,才可以传布圣人的心法呢。
第十一章
太上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执者,不明道德。
译文:
老子说:上等的贤人,因他深明大义,故没有什么争贪。下等的愚人,因执着己见,不察情理,总是好起争贪。上等有德的人,有了有功于世,有恩于人的事,还不以为是德。下等无德的人,有心积德,作一点有德的事,便要自持有德了,因他是不明道德的真义呢。
第十二章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译文:
现今真机普渡,道降庶民。凡是善男信女,皆有得道的机缘。然而众生仍是认假不认真。推其原因,唯有妄 心所致。因妄心一动,道心难现,离道很远,所以不能得真道呢。
第十三章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译文:
上章说的众生不能得悟真道,就是因为有贪妄之心。一有了贪妄心,就要惊动那喜动而不喜静的“识神”。识神被惊,心意外弛,便要执着于万物了。既然接触了万物,就要生出不想离开,而要索取的心。但是天下的事,哪能尽如所愿呢?如果求之不得,立刻就是无穷的烦恼。
第十四章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译文:
对于万事万物,如有求不到的时候,便会生出烦闷恼怒的事情来,由烦闷恼怒中,便要想入非非,妄念一动与身心添了无穷忧愁和苦恼,便要遭受到许多的污浊耻辱。惹得飘泊下流,转变生死,永久沉沦在无边的苦恼境 遇中,永远的迷失了真常不朽的道呢。
第十五章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译文:
真实不虚,常久不变的圣道,能够有悟性的人,自然会得着真意。能够悟透道理的人,便能永久皈依清静,不 生不死了。
结 语:
老子的慈怀远大,关念着一切众生,作《道德》振耳启瞆。作《感应》讲明因果,作《清静》指点玄机。真是因人发教,无微不至。这番济世的苦衷,真是以泰山之高,沦海之深,都不能比喻尽的。按历代以来,每次倒装降世的神妙,人莫能测,故孔子曾有“犹龙之叹”。《清静》的真意,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无余涅盘”,儒家所说的“达于至善之地”。老子愿人人皈清静,不再受污浊的沾染。所以首先就倡导本来清静之说。始 从大道无形,无情,无名,直至降本流末生出万物来。惟恐迷人失根忘本,故此又说到“清者浊之源,动者静 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这就是让人知本的意思。因为明本方能返本,知根始可归根。又说到人神人心,本来也是好清静的,不过受了一切物欲的引诱,才惹得不安静了。欲使皈依,还须从根本治疗,才能得 到效果,所以必须澄心遣欲才能行呢。然而怎样才能做到澄心遣欲的功夫呢?须把身、心、物,都看空了万可。但是老子又恐学道的人,趋入于顽空之境,所以又说“真常应物,真常得性”的道理。又恐独善己身,不能兼善天下。故老子又说:“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由此看来必须推己及人,方能达于 至善。又说:“能悟之者,可传圣道”。这正是给后人开门引线呢。今多少愚人,仍然墨守旧法,终日参禅打坐,妄想超生,不体老子的遗言。咳!睹此执迷不悟的人们,只有付之一叹而已!再看老子说的“争”字“德”字,都是含有很深的意思。为人若是空空得道,不能抛弃假相,妄起争夺,则必不能建功立德,终久不能归 本达源,亦不能明道德的真意。值此皇天悲悯。普及众生。然而倘有不求真道者,实乃堪怜堪叹。远隔尘缘,灵根自昧,夙世尘劳何日可了?故而佛曾有云:“心未调伏,何能往生”?耶稣有云“身背着罪,不能回天国”。众生如此迷昧,难免轮回转变,流浪生死。老子又恐慕道者信心不坚,知难而退,望洋而返。复又再三叮嘱,说是“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自然可以皈依清静,不生不死了”。按此清静一经,不但是修道之至宝,也是治世之秘决。三教圣人,都是出世兼入世,明体而达用的。世人多有误解偏论。故清静者,可得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