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电视剧全集播放:王冰与《黄帝内经》 - 易呈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56:11

王冰与《黄帝内经》

养生保健与心理治疗 2009-06-26 17:58:04 阅读162 评论0   字号:大小 订阅

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其中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对中医的影响最为深远,尤其是道家思想中的宇宙观、养生观和方法论,与中医学关系至为密切,唐代

 

 王冰的生平及其医学贡献王冰(约710~805年),自号启玄子,唐代中期著名医家,其自幼爱好摄生之道,酷爱医学,对道家学说有所研究,对医学的最大贡献是补注《

 

 从时代背景和师承关系看王冰道家思想的渊源

 王冰所处的唐代,学术思想成儒、释、道三足鼎立之势。由于唐王室极力倡导,崇老子学、习道教术,对唐代社会风气产生很大影响,而当过太仆令的王冰,自然不免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并影响其学术思想的形成。

 

 王冰曾从孟诜习医,后又师事玄珠先生。孟诜是位方外道家,其人少好医术炼丹,又跟从孙思邈学习阴阳、推步、医药,撰有《补养方》三卷,《必效方》三卷。王冰跟从孟诜学医,乃受其思想影响。王冰后来又曾拜同朝玄珠先生为师,研习医道,自号启玄子。玄珠先生生平不详。而“玄珠”一词源于《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文选》刘峻《广绝交论》注引司马云:“玄珠,喻道也。”王冰在“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开始了对《素问》一书进行整理和注释的工作。郭、张皆无可考,但他们既为秘密传授,必有教派意味。从王冰的学术渊源看,王冰在学医的同时,必然会受到老师们所信奉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从而使他的医学思想深深地打上了道家思想的烙印。

 

 从《素问》注文看道家思想对王冰的影响

  “清静无为”、“顺乎自然”是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子认为,人应顺乎自然,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健康长寿。在养生上老子极力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具体表现为不溢其情,不淫其性,归真返朴,清静寡欲。在道家思想影响下,王冰将《素问》中论述养生、导引的篇目,移至篇首,作为全书的主导。如在现已亡佚的全元起注《内经》中,《上古天真论篇》在第九卷,王冰将其移为首卷。“天真”二字本为道家用语,此篇是《内经》中论述养生学说的重要篇章,从却病益寿和生殖、生长发育两方面突出地论述了真气的概念,及真气在生命体生长衰老中的重要作用,反映了道家的思想。王冰将此篇移至首卷,并引用《老子》原文及其思想来作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突出了此篇根据老子的“清静无为”、“顺乎自然”的养生主题。例如: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王冰注云:“上古,谓玄古也,知道,谓知修养之道也。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者,必谨先之。”王冰此段注文跟《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义同。

 

   经曰:“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王冰注云:“半百而衰者,亦耗散而致是也。夫道者不可斯须离也,离于道,则寿不能终尽于天年矣。”《老子》曰:“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此之谓离道也。”

 

        经曰:“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王冰注云:“美其食,顺精粗也,任其服,随美恶也,乐其俗,去倾慕也,高下不相慕,至无求也,是所谓心足也,不恣于欲,是则朴。”经文中“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几句,与《老子·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语句极相似。《老子·五十七章》曰:“故圣人云……我无欲而民自朴。”可见王冰是用道家思想对经文作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

 

  经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王冰注云:“为无为,事无事,是以内无思想,外不劳形,法道清静,适性而动,故悦而自得也。”其中“为无为事无事”语本《老子》。

 

 王冰在注《六微旨大论篇》时,引用《老子》的“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来注解经文中的“无患无求”四字。在注《征四失论篇》中的“后遗身咎”时,王冰云:“《老子》曰:‘无遗身殃,是谓袭常’,盖嫌其妄也。”《脉要精微论篇》曰:“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王冰注云“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是则应天地之常道也。然天地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法天地之道也,补泻之宜工切审之,其治气亦然。”此段注文是根据《老子》“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而言。《四气调神大论篇》:“藏德不止,故不下也。”王冰注云:“老子曰:上德不德,言天至尊高,德犹见隐也,况全生之道而不顺天乎?”《阴阳应象大论篇》:“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王冰注云:“道,谓变化生成之道也,老子曰: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即此之谓也。”

《庄子》中有关养生的叙述亦被王冰引用来注释《素问》

   例如:《上古天真论篇》曰:“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王冰注云:“德全不危者,不涉于危,故德全也。庄子曰:执道者德全,形全者圣人之道也。又曰:无为而性不全者,未之有也。”《上古天真论篇》曰:“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王冰注云:“庚桑楚曰:神全之人,不虑而通,不谋而当,精照无外,志凝宇宙,若天地然。又曰: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际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于我者,吾必尽知之,夫如是者神全,故所以能矣。此所以同归于真人之道。”《四气调神大论》王冰注云:“庚桑楚曰: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捐之,此全性之道也。”

  从上可知,道家思想不仅直接影响到王冰对《素问》卷篇的排次和分合,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其对《素问》原文的理解和注释。王冰注解《素问》,首先在篇目次序方面,改以养生、阴阳、脏象、诊法等类为序,可谓深得老庄养生之旨。其次,王冰重新编次《素问》,把《素问》分为八十一篇,大概是受了《道德经》的影响。古人把“九”作为数之极和道之极,九九八十一又被视为道的最高境界,因此《道德经》分为八十一篇。丹波元简《素问识》曰:“改易篇目叙次,共二十四卷,以为八十一篇,盖仿《道德经》、《难经》也。”

从王冰所补运气学说看老子唯物辩证思想对他的影响

中医学的运气学说是研究气候变化趋势和对人体的“初包《政论气至入语还但有虽明表气自“万人到的会致的无交一的对问来应许一于糟临的影响,充分表现了人和自然相应的观点。可以说,“气”的概念是运气学说产生的理论基础。运气学说最初的记载,首见于王冰补入的“旧藏之卷”,七篇大论,包括今本《素问》第十九至二十二卷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这七篇大论均系言运气之学,其中详细论述了五运六气与气候、气象、物候,以及人体发病和治则等。对王冰所补,虽至今仍有争议,或谓原属《素问》本文,或谓系王冰伪入,但其内容则多宏大阔辩,天文地理,五运六气,玄语不少,一直以来为道家或道教中人所崇尚。另外王冰还著有《玄珠》一书,“以陈其道”。此书虽宋以前已佚,但诚如林亿“新校正云:详王氏《玄珠》,世无传者。今有《玄珠》十卷,《昭明隐旨》三卷,盖后人附托之文。虽非王氏之书,亦于《素问》第十九至二十四卷颇有发明。其《隐旨》三卷,与今世所谓《天元玉册》者正相表里。”这些均入《道藏》,同为道教秘籍。

 

王冰次注《素问》,用老子朴素唯物思想对五运六气说进行研究,认为四时的递更,万物的化生,均本于自然界五运六气。《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王冰注中云:“五运更统于太虚,四时随部而迁复,六气分居而异立,万物因之以化生。”而人亦是“太虚之中一物”,因此,人必须要与天地之气相应,运气的变化也势必会反映到人体内部来。故要保持身体安康,必须顺应天地运气的变化。王冰指出,运气有常也有变,若运气失常,则会导致气候、气象、物候变异,亦可使人体气血受扰而致病。而运气的变化虽然复杂多变,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王冰说:“太过不及,岁化无穷,气交迁变,流于无极。然天垂象,圣人则之,以知凶吉。”(《素问·气交变大论》王冰注)

 

  王冰对于运气学说的阐述,对后学者理解经旨,进一步探索气候变异与人体发病的关系启发很大。

 

 综上所述,王冰医学思想的形成,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顺乎自然”、“清静无为”的老子思想对其影响最深。王冰释文,以老子道家思想来注释《素问》,阐述人的生长衰老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保养真气来预防疾病,防止早衰的养生方法。他重视以“天人相应”说明运气常变对人体的影响,在辩证原则上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因此,了解道家思想对王冰的影响,有助于学医者对王冰《素问》释文的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领会《黄帝内经》原文的精旨,从而指导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