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无双2沧海主线攻略:缺点逆用思维方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52:47

缺点逆用思维方法

  世上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连那些难于发现缺点的人或物,其实也存在着某些优点。而对事物的缺点,反过来想一想,就有可能“利用缺点”为人类服务。台风常给人带来灾害,但是如果能把台风带来的雨水蓄积入水库,就可用来发电。在人们利用煤炉取暖做饭的时代,煤焦油曾经是令人头痛的废物,然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却成了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垃圾问题是许多城市甚至是村镇的严重负担,然而,随着垃圾分类制度的推行,垃圾处理工厂会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行业。这种思维方法的关键,就是要人们学会利用某些事物的“缺点”,做到“变害为利”。

 

读懂缺点逆用思维方法

 

  先看一个相当于今天管理员工的故事。

天一法师有三个弟子。大弟子是个懒汉,屁股一旦落座,一时半会儿你别指望他会站起来。二弟子天生好动,最受不了的就是寺院的清静。三弟子讨厌诵经却喜欢听鸟唱歌。天一法师是这样安排的:大弟子既然屁股太沉,喜欢久坐不动,就让他专司晨钟暮鼓,天天坐堂诵经;二弟子生性好动,显然不是坐殿诵经的料,那就让他到山下托钵化缘;三弟子喜欢花香鸟语,就交代他在寺内外遍植林木,让百鸟落巢栖息。法师就是法师,他利用每个弟子不同的缺点,将它加以逆用,于是,缺点变成了特长,大家都相安无事。

简单概括地说,缺点逆用法就是指针对某一事物中已经发现的缺点,不是采用改进缺点的做法,而是从反面考虑如何利用这些缺点,从而做到“变害为利”的一种思维方法。

    运用缺点逆用法时,首先是要发现事物可利用的缺点。一般来说,发现事物的缺点并不太困难,而找到可以利用的缺点却不那么容易。因为通常缺点多的事物是要遭到排斥的,而人们又往往习惯于思考如何去避开缺点,很少去考虑运用它。所以,运用缺点逆用法,就是在发现可利用的缺点后,紧接着就是分析缺点,认清其本质,即找到在某种被认定为缺点现象的背后所隐藏着的原理或特性。当找不到缺点的原理或本质时,则要跳出缺点本身,思考与它相关的东西,依靠创造性想象,使这些缺点成为创造灵感的激发因素。不能只看到缺点,还要看到它潜在的、未被发现和未被利用的“优点” ,毕竟世界上的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

     关于这一点,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早已有了深邃的理解。“以毒攻毒”就是我国中医宝库中出奇制胜的方略。比如巴豆、大黄、砒霜、蟾酥等,无不被称为“毒药”,可就是这些毒药,却被当成中药,如大黄去火、蟾酥治癫痫等。这些就是典型的逆用缺点的做法

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不止在中国古代,即便是今天中外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也有一些别具一格的创造发明,就是采用这种“利用缺点”思路的典型例子。比如金属的腐蚀本来是件坏事,但却有人利用腐蚀的原理发明了蚀刻和电化学加工工艺。又比如机械的不平衡转动,不仅会产生剧烈的振动,破坏机器的正常运转,还会造成震动波及物的损坏。汽车的震动使乘在车内的乘客很不舒服,所以,令人讨厌的晕车,也有它震动的一份责任。这震动确实令人讨厌,也算是害人不浅。震动,就像是个惹祸捣蛋的坏东西,给人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麻烦。可是震动在另一种场合,它不是缺点,反而成了优点。因为偏偏有人利用它,发明了电动按摩器、混凝土捣杵器、电锤等。挖马路用的风镐,也是利用震动。这种震动可以十分省力地把沥青路面轻易挖掘开来。这就是对震动缺点的一种逆用。逆用震动这个缺点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震动按摩床,它那有控制、有节律的震动,使人们躺在上面不但不会感到不舒服,而且,震动对身体的按摩使肌肉放松,使血管舒张,能消除疲劳,震动在这儿非但不是缺点,而且成为优点,起到保健作用。再比如工业生产线上的震动料斗,也是巧妙利用了震动。在生产线上,零件的装配都是在流水线上自动完成的。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好队列,一个一个地进入机器,秩序井然,从不争先恐后,也不发生堵塞,仿佛有谁在指挥着它们似的。这种有序化生产的总指挥就是震动。这种料斗就是震动料斗。震动有破坏性,是一种缺点,但是,创造家的想法却不一样,他们认为,可以利用震动为人们做好事。这种在技术创新中利用事物的缺点,“以毒攻毒”、“化弊为利”的方法,就是利用缺点逆用思维方法实现的。

可见,缺点逆用并非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标,而是巧妙地利用事物的缺点,化腐朽为神奇,寻找新的技术创造契机加以利用。毕竟,事物的缺点本身具有双重功用:一方面,它可以引导研究者通过克服缺点进行发明或革新;另一方面,它可以引导研究者去寻找化弊为利的途径,产生新的技术发明。

 

掌握运用缺点逆用思维方法的规律

1、探寻事物可以利用的缺点

探寻发现事物可以利用的缺点是学会运用缺点逆用法的前提。在一般情况下,发现某件事物的缺点并不难,但要从中找到可以利用的缺点则不太容易。这既有赖于运用者的科学素养、知识结构与实践经验,也取决于社会需要所提出的技术要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正因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也因为运用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某种事物的某种特点在甲眼中是缺点,在乙眼中可能就是优点,因此,只有先把缺点列举出来,让所有参与讨论者发表看法,就会发现缺点是可以转化的,有时缺点还是优点的“影子”呢!

臭豆腐,北京人都说是清朝咸丰年间北京的豆腐房老板王致和无意中把豆腐做臭了发明的。据说康熙8年,安徽人王致和进京赶考,没了盘缠,就在北京靠磨豆腐卖豆腐为生。赶到夏天,天气太热,那时候又没有冰箱能保存,在豆腐滞销时候,就把豆腐放到点豆腐的卤水里保存,结果还是放臭了。此时,王致和想起过去一件事:在安徽老家,王致和养的猪吃了别人田里的东西,不得不给别人白干三天活儿,赎回被别人抓走到猪。三天后,等他回到家时才发现,自己临走时急匆匆放在卤水里保存的豆腐已经臭了,可这是他又饥饿难耐,舍不得扔,就找了点儿油炸了一下,一吃,发觉很可口。于是,做臭了的豆腐在他看来竟然能变成可口的食品,也算是缺点逆用了。这次进京赴考,本来就穷得不行,若是再扔掉那臭掉的豆腐岂不亏大了。既然自己当时觉得好吃,现在北京人也未必会觉得不好吃,索性就叫臭豆腐卖个试试。结果王致和就这样把臭豆腐的发明专利揽到了怀里。据说,当年康熙皇帝也赶来凑热闹,尝了王致和的臭豆腐后赞不绝口,御笔亲书“青方”二字赐给王致和。自从有御赐招牌,王致和的臭豆腐从此名传天下。可见,只有把缺点转化成优点,之前所做的发现事物可以利用的缺点才有意义。

列举缺点搞发明大致可有两条途径:其一,是睁开双眼找出可利用的缺点,然后开动脑筋去转化这些缺点,通过改进思路去获得性能更优的新事物;其二,是反其道而行之,就是睁开创造性思维这“第三只眼睛”,然后利用缺点逆用思维方法,看看事物的缺点能否在别的场合变成优点,进而开发出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新事物。还要特别说明一下,前者为缺点改进法;后者是缺点逆用法,它的思维基础是逆用思维。缺点逆用法与缺点列举法有所不同。缺点列举法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标,缺点消除,目的就达到了。而缺点逆用法却不然,它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标,而是巧妙地利用事物的缺点,化弊为利,寻求新的创造。

 

2、透过现象认清缺点的本质

这一步是将被视为缺点的现象作为表象,努力发现背后所隐藏的可以利用的基本原理,以及其他的特性、行为和作用过程等,并分析判断这个缺点是否有可利用的价值,为下一步寻找可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其实,这一环节中最理想的目标就是,要彻底揭示缺点现象背后的本质或起支配作用的原理。不去探究缺点现象的本质,只把精力集中在把握表面现象的特性、行为、作用过程等宏观规律上,并据此来判定缺点的可利用性,就不可能完全认清缺点的本质,当然也不可能化弊为利。如果是限于科学技术的水平而较难达到理想的目标,那就不必在此缺点上下工夫。因为,通常做这种分析需要灵活的思考,而不是钻牛角尖。在采用此方法时必须注意自己的想法要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能性。科学性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若是自己的设想违反了诸如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定律等一些自然法则,那是毫无成功可能的。实用性就是要经济实用,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可能性指所选的缺点在逆用时,应考虑到自己的能力,看看是否有完成的可能性,提出不切实际和无法实现的想法则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比如,有些物品本身已经落后,存在很多缺点(应该是缺陷),在一般情况下已毫无继续使用的意义,那就不必再花大力气去改进或改造了。如现使用很广泛的各种一次性气体打火机,本身就很便宜,是低档消费品。如果把这种“低档”看成是缺点,非要逆用一番,做一个高级外套使之成为奢侈品,那就不是缺点逆用思维了,而是北京人所说的“轴子”,用北京话解释就是“爱较劲”。因为那是白白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关键是,这种做法没有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认清缺点的本质,是南辕北辙的做法。

    

3、研究可利用的方法

一旦明确分析出需要克服的缺点后,就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创造性思考,对某些缺点的本质进行逆向思维,要研究如何化弊为利,如何用悟出的新意改进设计,以便创造出更合理、更完善的产品。也就是说,要根据所揭示的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或现象本身特性的认识,研究出可利用或者是可驾驭其缺点的方法。在此,要综合运用各种提出设想和形成发明的构思的创造技法,以便尽可能多地获取锦囊妙计。

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可利用的方法时,并不一定是该事物本身的原设计者或是原涉及者,可以是任何人,可以是行业外的任何人。因为当这种缺点波及任何人时,谁都有权去利用它,去逆用它。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当洗衣机被发明出来后,它的确减轻了人们对洗衣这种体力劳动的负担。但是使用洗衣机的人并不都很满意,毕竟我们在前面讲过事物都有两重性,再好的产品它也有不足之处,也就是缺点。人们可以列出洗衣机发明初期单缸洗衣机的很多缺点:功能单一,缺乏甩干功能;使用不便,必须人工换水;洗净度低,尤其是汗渍较多的衣领、袖口等处;不同颜色衣物造成互染;排水速度太慢,肥皂泡沫更难排出;衣物打结,不易彻底漂洗;天冷时不易充分发挥洗涤剂的作用等。

于是,洗衣机的设计者,就对所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改良。根据缺乏甩干功能、须人工换水等缺点设计了自动洗衣机。但是,这不是缺点“逆用”,是针对缺点的改善。

但是。有些洗衣机的使用者,也就是洗衣机缺点的涉及者被洗衣机的缺点困扰后,并没有停止对缺点本质的思考,他们发现这些缺点现象正是可以利用的地方。比如有的商人就利用衣物打结,不易彻底漂洗的缺点,开发出洗衣袋、洗衣球等商品;而另外一些商人,则利用洗净度低,尤其是汗渍较多的衣领、袖口等处的缺点,开发出衣领净等商品。尽管他们不是逆用缺点,但他们却因此赚了钱,值得我们借鉴。而另外一些商人,在看到洗衣机将不同颜色衣物造成互染,衣物打结等缺点后,干脆就将此缺点加以逆用,故意将色布让洗衣机打成结,然后分几次倒入不同颜色的染料,让其自己染色。结果染出来的布从不会重样,什么样的都有,有一些就像国外抽象派油画大师创作的画。将这种在正常人看来染得乱七八糟的布上市一卖,竟然一抢而空。你认为这不是艺术,可有些追求个性化的人却偏爱好这种另类艺术。其实,又有谁会想到,绘出这种艺术的绘画大师,竟然是普通洗衣机的缺点呢。

可见,能研究出对缺点可利用的方法,恰恰就具有了“大师”的水平。从这一点来讲,缺点逆用思维方法用得好,就会产生新的事物或新的产品。逆用了缺点,缺点就会变成优点。数学上有“负负得正”的定理,在思维方法上,这样做也应该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