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我是大军:中国女性的情感世界与性------李银河as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40:11

中国女性的情感世界与性

  主讲人:李银河  时间:24日下午2时整

  主持人:尊敬的李银河教授,各位同学,还有搜狐网站,以及北京青年报,法制晚报等几家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老师

<广告>

给大家做讲座,讲座的题目是中国女性的情感世界与性。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李银河老师的简历,李银河老师7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曾经在光明日报社,国务院研究室工作过,1982年赴美国学习,先后获得社会学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回国,在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做博士后两年,然后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副教授,1992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银河老师的主要作品有现代社会学入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性社会学,中国婚姻家庭与其变迁,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中国女性的情感与性等等作品。老师的名字之所以超越学术圈,引起社会的关注,还有因为老师有另外的一充身份,她是我们著名作家王小郭的爱妻。王小郭老师著名的代表做就是黄金时代,白金时代,青铜时代。下面欢迎老师来做讲座。

  李银河: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能把我的研究领域的一些心得体会跟大家交流。今天我先讲一个半小时,然后留半个小时跟大家讨论和提问。我的研究领域是社会学和性社会学,我这项研究是涉及了女性感情与性生活的各个基本事实,其中包括月经初潮,初恋,异性感情,初吻,婚前性行为,性技巧,性快感,性交反感,女性性欲,手淫,避孕和人工流产,生育,家庭暴力,强奸想象,婚外恋,离婚,同居,同性恋,色彩材料,性侵犯,感情与性的关系,感情与婚姻的关系,性与婚姻的关系,性观念与女性地位问题。我今天要在这儿给大家讲的就是这项研究的一些结论性的东西。

  第一个问题我先讲一下月经初潮。好多人问我这么隐私的东西你是怎么调查出来的,我觉得我在所有的调查对象谈的时候,我第一个谈的就是月经初潮,月经初潮是每个女孩都会碰到的,而且这个东西是非常自然的,它不会使得调查对象特别害怕,或者是特别紧张。所以这个也是后来调查以后成功,就是她们能够把她们的很多隐私讲给我听的一个策略。月经初潮是女性人生的一个重大的事件,是促使女性意识到自己和男性具有性别差异的一个重要的关头,从我访问到的女性的感觉和经历来看,尽管许多人能够从开始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作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的确有不少人在月经初潮的时候由于无知而产生恐惧感,或者对这一生理现象产生厌恶的感觉,这一现象不仅是许多欠发达国家有这样的看法和习惯,就连文明程度很高的欧洲在中世纪的时候也是这样。信仰伊斯兰教,摩西教的女人,经期都认为自己的身子是不干净的,因此必须藏起来一段时间。在位于南美洲北部,女当月经来的时候自己就要跑到山里去与人隔绝,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走近她,她必须喊,我不干净。那么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比如说罗马历史学家,是这样来描述接触经血的后果的,嫁接的植物会死去,钢刀的锐会盾,即便是钢铁也会立即生锈,狗只要尝到经血就会立即变疯。大家都知道这完全是胡说,可是那个时候一个历史学家会这样认为。

  人们虽然不再相信这些假说,但是对于月经的恐惧感,人们仍然有自己的看法,对于西方的一个人说,在12岁那年,我第一次戴上了胸罩,来了月经。奇怪的是对于这种情况我虽然已经有预感,但是仍然我心情激动不己,不过最令我激动的是对男孩子的吸引力让我陷入了自我陶醉和快乐。

  我想现在咱们中国很多我访问到的女性他们可能不是这么厌恶和恐惧,但是好象远远没有达到像这个女孩一样为自己的成熟感到快乐。那么对于月经这个无害的生理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恐惧和厌恶,原因首先是来自于无知。在现代社会当中,仍然对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抱有恐惧感和厌恶感这只能被人认为是愚昧的。另外对于月经来潮的负面感反应于妇女地位的低下。对于月经初潮的恐惧感和厌恶感反应出一种禁欲的倾向,对它的厌恶表明在一种希望停留在女孩阶段,不愿意成为女人的心理。这种社会氛围就是禁欲主义文化中所特有的。

  现在像我这种年龄的中国女性,在青春期前后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对性征发育的恐惧和反感,这种感觉以文化革命为巅峰期,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这三个时代的禁欲风不无关系,对于过去几千年儒教文化和过去几千年的禁欲的氛围还是不可低估的,那么禁欲可以追溯到希腊人哲洛,他创建了禁欲主义的教派,他们认为目前通过压抑个人得情绪,用忍耐所获得的贞节是完美的症结。女人的全身和男人的腰部以下都是魔鬼的杰作。婚姻是生命的玷污和腐蚀。性交是令人污秽和堕落的。是一种玷污是可耻的。

  在拉丁民族的欧洲,性自由并没有像英国那样的遭到无情的排斥和扼杀。英国人之所以在一切人当中首先激起了精神学家的好奇心,现在人们一提到性欲,就会提到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女王当任的这个时代是最最正经的。那么禁欲主义的后果就是造成了一大批性欲冷淡的女人,和一大批道貌岸然的男人。

  第一个阵营是贞节的而非性的,第二个阵营是有性不高尚的。在那个时代,对女性的生理特征有很多语言的禁忌。当时英国的人这样记载,说在当时就连某些人家会把钢琴的腿用粗布遮起来,怕引起不好的联想,吃鸡的时候不能说腿和胸,只能说黑肉和白肉,怀孕要说是处于一种有趣的状态。现在你们也可以听到他们英语里边有这个说法,说这个人处于一种有趣的状态。女病人在医生的诊室里边不能脱衣服就诊,只能在一个假的模型上指出他们的疼痛的部位。

  要让上帝为艾滋病负责,我想上帝是不会乐意付这个责任的。人几乎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能够做自杀性选择的动物。有的人愿意得梅毒,有的人愿意有很多的性伴侣,有的人愿意自杀,尤其去说某种疾病是对某种人的惩罚,不如让那些想治病的人治病。弗洛伊德曾经讲过,一个人如果对他的爱与对象弃而不舍,思考能力之所以会不发达,一方面与性好奇的意志有关,一方面又与在宗教上面的不能打破信仰而日趋严重。

  在古埃及性被看成是快乐之源,社会上的性禁忌是很少的,古代中亚文明也都很能欣赏人的性活动,在东方的日本和中国有大量坦率描绘性活动的书籍和绘画。这点我们中国有大两的春宫的画,这些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名的。据说南方有些地方的风俗就是,父母会让她去学习。在西方人看上去是一些正常而幸福的人。比如说古中国,古日本都有一种性的艺术,说西方只有性的科学。那么这种情况在现代看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化的反向是相反的,西方向性解放方面的转变,中国是向性禁欲的反应转变。当然中国的禁欲主义并没有宗教色彩,而是一种世俗的禁欲主义。性的意向有一段时间,从文学,影视,戏剧,歌曲,美术,甚至是诗歌当中被扫荡一空,那么作为这个时期,文化革命时期达到了巅峰期。最主要的就是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这个时期社会氛围的一个典型的事例,我们可以看样板戏,就连认为是一家人的三代人当中,都只有革命关系,这种氛围反应在当时的各个方面,有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74年访问到中国,到中国访问的时候他有这样一个印象,他说中国与性别有关的穿着打扮的特点就是故意不渲染男女之间的区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的性别是一个拘禁的问题,但不包括给官方的雅文化部分。他这个指的是同性恋。在清朝有一个规定,就是高官是不需嫖妓的,所以很多高官就是倾向于相公。

  对于我们这些在50、60、70年代渡过青春期的女性,她们在中国历史上是最独特的,她既不同于解放前女性的经历,也不同于文革以后进入青春期的一代人,这个时候的妇女她生长的环境是传统的环境,你们现在是近似于现代社会的文化气氛,尤其是城市女性的生活环境更是这样。因此对于我们这3个10年的人的经历,对于理解和研究这30年的社会氛围是非常有启发性的。这个时代是于禁欲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它的根源应该追溯到20世纪中国式的和平意识形态。

  我现在讲第三个问题,就是爱情。有些人曾经对中国人心目当中的缘分的观念做过专门的研究,根据我的观察,老派的中国人对爱的观念是感到相当陌生的,觉得它好象是外国味的东西,而缘分这是一个中国味十足的观念,两个人在外人看来很般配,可是怎么也搞不到一起,人们就会说他们两个人无缘,那么两个人违反了世俗的规范走到一起,用西方人的观念来看就是典型的浪漫爱情,可是中国人来看就是有缘。有一句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有很多西方人看,他们觉得在中国的婚姻里边爱从来没有任何的地位,我有一个调查,一个大家族,他们是北京的一个大家庭,他们在解放前结婚,大概是3、40年代,这夫妇俩在结婚前是不见面的,所以这样难怪人家要说我们根本就不懂得爱,或者是爱在中国的婚姻里边没什么地位。

  当然这个不能否认,人所拥有的爱的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不能忍受跟没有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有的人在这方面的感受去迟钝得多。苏格拉底曾经提出什么是爱,它是一个伟大的精灵,它是神灵与传说之间的一个中介。本来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我们都是一个俗人,可是一旦当你爱上了,当爱发生的时候,就好象变成了神一样。

  由于研究过同性恋,我开始对这样一个问题不能释怀,就是一对一的异性的感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他们的爱究竟凭的是什么样的心理机制。为什么不是一男两女,两女一男,甚至是同性的相爱呢?要想回答这类的问题,绝不是仅靠社会研究可以办到的。为什么只有同性恋是值得研究的,异性恋就不值得研究了吗?异性恋绝不是说天生如此这样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的。我可以想到的,表现在我们社会当中的异性感情,至少有这样一些原因,一个是异性的相互吸引,影视文化作品中所充斥的浪漫爱情故事的影响等等,从调查的结果看,在感情方面,人们不仅有异性恋倾向和同性恋倾向之分,得到了爱的固然是感到很幸福,得不到爱的女人有的还在苦苦的寻觅,也许很多人可以满足于结伴过日子,也许心理学最终的结果表明,无论如何爱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在我看来,它无论发生在同性异性,两个人还是多人,都是美好的,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值得尊重的。虽然当时有的时候不得不为了其他的价值牺牲爱,就像郎桥遗梦里面的女主人公一样,发生了就是发生了。

  第四个问题,婚前性行为,我在80年代末的时候,在一个调查当中发现,有过婚前性行为的人占15%,允许婚前性行为的大约占30%。这种情况已经有相当大的改变了。那么婚前性行为违反是一个反应社会性观念变迁的一个主要的特征。在美国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在本世纪有特别大的特点,几十年以前这个比例是很低的,而且婚前性行为往往会导致婚姻,那么金西调查发现,他在1948年出版了一个人类男性性行为这样一本书,他做了一个非常大的调查,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这个调查最后是使得整个改变了美国的风气,使得美国风气大开,原来大家以为美国人就是一直很开放,其实不是的,如果你们看过洛桑的红字,那个红字就是因为她通奸,然后她又不愿意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然后就在她的衣服上盖了一个A字。那么金西调查发现,那个时候他已经在4、50年代了,就是在婚前90%的男性曾经与女友性交过,已婚妇女当中有10%有过婚前性行为。女性就是教育程度越高的,婚前性行为越多,男性是教育程度越低的婚前性行为越多。另外这点和女性的婚龄有关,由于文化程度教低的女性结婚越早,所以初中文化的女性有过婚前性交的只有30%,高中文化的占47%,研究生生活的占70%以上。在金西调查以后,15岁的青少年占11%,到20岁以后男女两性都有70%的人有过婚前性行为。那么法国1972年的调查也是,到29岁,有75%男性和女性有过婚前性行为。在瑞典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99%的女性和男性一样,在建立永久的结合之前已经有过性经验。所以在国外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婚前性行为是这样的普遍,如果你发现结婚的妻子是一个处女的话,就会怀疑她会不会有毛病。

  那么生活在中国的人也都能感觉到,近十几年来婚前性行为的宽泛了许多。在80年代末北京的抽样调查是15%。那么现在国家计生委调查的结果是60-70%的妇女在婚前就有过性行为,上海是49%,广州是86%。这种情况在50年代,60年代,尤其是文化革命的时期是不能想象的。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的女性对这种行为有负罪感或者坚决不肯越轨。人们按照自己认为可以的方式来做事,如果某人认为不可一做这件事,那也是她把传统文化和她生长的环境的行为规范内化的结果。这种约束比较多的来自内心的约束,比较少的来自外面的约束。那么在几十年前还会有这样的情况,我们看到一个著名的小说,妻子在结婚的那天晚上被丈夫发现不是处女之后就被赶了出去。如果现在再这样讲的,那么60-70%的婚姻都要结果了。

  第五个问题我讲一下女性的性快感。性快感在不少西方社会当中都被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人们在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当中不厌其烦的讨论这个话题,女人如果在性活动当中达不到快感,还要去找心理医生看病。那么中国的情况远非如此,传媒并没有太关注这件事,而从我的调查来看,我们社会当中的人对于这件事看法还是比较平常,有的女性对自己从来没有给性快感这件事也是处之泰然,甚至觉得性快感很不重要这样的看法。人类和其他动物相比,在性方面有两个独特之处,一个就是人类可以在一年当中的任何时间性交,动物是有发情期的,第二个不同之处,就是人类女性可以有性高潮,而其他种类的雌性东西没有性高潮,或者非常少见。

  对于这一点,人类女性性欲高潮的发展,是由于人类的婴儿生来就特别不能自立,需要父母的照顾,女性性欲高潮,以及女性在生理周期的任何阶段(?),在早年大家都知道弗洛伊德,他提出了一个观念,就是把女性的性快感,划分为阴道快感和阴蒂快感,女性从前青春期到青春期的一个主要的课程,就是学习从阴蒂高潮到阴道高潮。阴蒂高潮只能通过主动,这是作为一个女性化的女人应当做出的转变,那么对于这个理论第一次否定是由约翰逊和马斯特斯,这两位是美国非常著名的性学家,他们是通过仪器来测量的,这个仪器发现,手淫和性交得到的性高潮是同一种反应过程,这个一旦公布,几乎没有人相信两种高潮的区分这种理论了。他们当时用了一个玻璃的管子,然后在女性的阴道里有一个小摄像机拍摄,所以它会非常的说服力,就是说明两种高潮都是同样一种东西。但是在1981年又有了一个新的否定,就是G点,有一个医学家,他发现了阴道前壁存在一个性高的无感区,这个区就叫G点。这G点的发现重新肯定是两种高潮的划分,他说明女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性快感。但是值得注意的有一点,有些学者提出仅仅不到10%的女性存在G点。这点到现在没有证实。在西方许多世纪以来,人们都把性快感看成是不道德的,堕落的,邪恶的,或者是不正常的体验。中世纪的教会主宰的时候强调,男子射精的时间要越短越好,防止女性得到性高潮。中国古代的有关的古籍上是这样主张的,对于男人来说,理想的状况是尽量延长性交时间,男人在性交过程中所吸收的阴的本质多少,是性交时间长短而定,男人还必须成功的激起女方的性高潮,使她发挥出最高限度的性能力。在西方的观念当中,认为女方的性高潮,对于女性和男方都有同样重要的意义。直到金西的调查出现之后,才彻底的改变了人们的态度,人们才接受了性高潮是人类生理机能的观念,在14%的女性在青春期来临之前达到了性高潮,其中86%是通过自我刺激,7%通过和其他女孩的性接触,2%通过亲密爱抚,1%通过和男孩的性交,还有2%是通过与狗或猫的肉体接触首次达到性高潮的,约有2%是通过其他方式。在我的调查当中也发现,有一位女士跟我讲,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当初中学有一种体育课,有一个项目就是有一个铁架子上面有一个绳子,然后要爬绳子,她说她是第一次在爬那个绳子的时候发现了性高潮。

  另外已婚妇女只在部分的性活动当中达到了性高潮,统计约有10%的女人在任何时候从来没有过性高潮。这是美国的统计。英国也是,10%的女人终身没有过性高潮,在我看到最近的一个调查报告是中国的女性有26%从来没有过性高潮,这个数字实在是太高了。但是还有一个更高的,就是在前苏联,由于人们在性交的时候偏爱某一种方式,所以有45%的妇女从来没有达到过性高潮,要这么看我的中国还是局中。而且发现有80%的中国的女性不知道阴蒂在哪儿?这个也是很惊人的数字。不幸的是后来人们又走向了另外一个观念,就是必须使自身和对方都达到快感,男人以为他们每逢与女人性交都要达到性高潮,所以有一位学者提出了一个高潮强迫症的概念,就是人们对性高潮近似于强迫症的追求,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大家都知道如果注意看的话,佛科专门举了一个圆形监狱的例子,就是看守站在圆形监狱的中间,他可以看到所有犯人的一举一动,但是那些犯人看不到他。他用这个来注视这个概念,就是社会规范会盯着你,不需你犯规,如果我们从性快感这方面来看凝视的压力,中国社会这个凝视的目光还没有转到这方面,但是这绝不是说中国凝视的这个范围就窄一些,只是说它的凝视关注在其他方面,比如说变态的性活动等等。在咱们中国现在同性恋话题还不能在传媒里边特别公开的讲,这个东西也是一个公开的凝视吗?我记得我和一个男同性恋和一个女同性恋我们一块在湖南做了一个节目叫走近同性恋,但是后来没有播出来,就是不让播这个东西。那么弗洛伊德也注意到在对待性高潮上有不同的组合,中国的妇女只要是他的情人和丈夫跟她有性活动她就满足了,但是在西方社会当中,男子必须使女子能够激励所谓的高潮体验,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男子汉,女人必须使男方经历高潮,还要证明自己是个女人。近年来随着过门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西方文化当中对性快感的看法,我想他对中国女性对性敏感的看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六个问题就讲一下感情与性的关系。女性和男性相比似乎是更看重感情的,这只是人们的一般印象,也是我从调查当中得到的印象,我想如果这是事实,肯定和中国社会,以及很多其他社会当中男女道德的双重标准有关。似乎只有男人才可以有跟感情无关的,甚至是和陌生人的性行为,如果女人做同样的事就很下贱,这是一种双重标准。台湾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女性主义者,也是性学家,他提出来一个理论叫做赚赔逻辑,如果男人搞了好多女人他就赚了,如果女人搞了好多男人她就赔了。那么这种观念走道极端,就使一些女性可以接受只有感情没有性的两相关系,因为这样她们还是好女人,而另一个极端就是一些女性可以接受只有性,而没有感情的关系。比如说木子美。

  那么在感情和性的关系这个问题上,就有三种立场,第一种是感情和性共存,第二种是有情无性,第三种是有性无情。哲学大师罗素,他就是主张感情和性共存的。他说爱情使我们整个的生命更新,真如大旱之后的甘霖一样,爱是自然生活的一部分,没有爱的性行为可不是的。比较接近有情无性的立场,甚至认为性和情这两个东西是互相伤害的,男性当中圣母娼妓综合症,就是把自己的妻子作为圣母一样,神圣不可侵犯,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很多男人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很少和妻子做爱,因为妻子也不喜欢,而且他觉得是对妻子的玷污,他就跑去跟妓女做。而圣仆综合症,也是这样的,就是只能和坏男人做。那么在古希腊有一个人讲过,我们拥有妓女为我们提供快乐,我们的妻子能够为我们生育合法的子嗣,并且料理家务。

  有一位美国的极端分子他讲任何一位要求两性结合的丈夫,除了获得子嗣目的之外,都是在使其妻子变成娼妓。苏格拉底也曾经公开的谴责肉体之爱。所以咱们说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就是只有精神之爱而没有肉体的爱。他们对理性的评价是非常的高的,日本有一位影响很大的积极反对肉体之外的思想家说,我坚信性交在任何的情况之下都是绝对的恶。即使是有爱也不应该性交,也许也人说人类就会灭亡,然而即使人类灭亡,恶就是恶。

  有的人并不认为性就是恶,是与爱相对立的,但是仍然认为性和爱处于一种此长彼消的关系当中。跟有情无性的主张相反,一些人类学家记录了一些原始部落文化当中有性无情的性观念,他们认为性活动实际上跟感情不相干,它是一种快乐和娱乐的经历,而且就像食物和水一样必不可少,谁给你的无所谓,只要你得到就行了。除了少数的例外,无论古今中外,有性无情的立场总是得到负面的评价,只有像佛科这样不可以用常规衡量的人,就是这种有性无情这样的性才能够堂而皇之,登堂入室,在佛科的语言里面,曾经赞扬过和陌生人的性交。他说你再被囚禁在自己的过去,自己的身份里边。

  当然这个观点即使在西方社会也是惊世骇俗,但是我们大家也知道佛科本来就不是俗人。有人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19世纪的工会活动家的口袋里边一定会放一本马克斯的共产党宣言,而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学生领袖里边会发现一本性爱文明,而在20世纪70年代就会发现一本浮科的性爱历史。所以他是与马克斯齐名的。我有一本书叫《浮科与性》。他是一个同性恋者。

  第七个问题我们讲一下女性的性权利。在维多利亚的时代,社会要求女性不应当对性感兴趣,女人只是被动的做出牺牲,如果女人对性感兴趣,那么就是令人厌恶的。他们关于男人是活跃的,赋予攻击性的,而女人是被动的这个观点,这个观点一直没有受到过任何的挑战,直到社会调查还在不断的重复和肯定这个观点的时候,在我们的社会当中成年人异性性活动的主要决定还是男性在这个程度当中的活跃程度,比如说美国的调查,有一半的夫妻仍然是丈夫占主动,只有一半是女性占主动,那么女性的欲望到哪里去了呢?从我这次调查当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性关系是男主动,女被动的,还有人认为性关系应该是女人为男人提供服务。有人讲我跟丈夫感情不错,我对他不错,所以我就容忍这件事,要不然的话,她是绝对不愿意做的。

  从仅仅为男人服务到自己也享受性的快乐,女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观念的转变,又是充分了犹豫和痛苦的。犹豫是怀疑自己主动享受性活动是不是坏女人的情景,怀疑自己有没有要求男人为自己服务的权利,怀疑女人究竟有没有享受性快乐的权利等等。说性就是女人为男人服务,这显然是一种缺少女权意识的说法,在一些没有现代观念的女人和男人那里,这种观念还是很深厚的,这是很可悲的。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在我看来应当受点启蒙教育,60年代以来,性的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政治问题,成为一个公众和学术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在性的问题上,西方女权主义的关注点在于性和两性平等的关系。他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激进派,就是性要求的是双方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最重要是要扫除男权制这种机制,其中包括淫秽色情品,卖淫,强制性的异性恋,同时要反对男权主义的性实践,比如说阳刚阴肉的角色的划分。自由派的观点和激进派有点针锋相对,他们认为性自由要求的是,他们鼓励超越社会所认可的性行为规范,绝对反对把性行为划分为正确和不正确的两类,反对限制在政治上正确的界限之内。

  像这一派的女性主义,她们借助于弗洛伊德和马斯特斯的理论,指出男性女性的性的基本不同点,在于女性受压抑,因此释放女性的性能量比男性更重要,自由派更看重释放女性的能性两,而激进派是在于压抑男性的性能量。那么两派在对待性的看法上,实际上在我看来是赞成性和反对性的这样两种概念。赞成性的概论是对性持肯定态度的,包括淫秽色情品,以及女同性恋,这种关系全都是持容忍和接受的态度,那么反性这一派,是要反对淫秽色情品的制作和设计。前者是支持中性的立法程序,后者是反对中性的立法程序,比如说非常有名的西方女性主义者,她们到处去游说,说淫秽品这个东西是对妇女的侵害,弄得几个城市去立法了,最后她们按照地方通过的法律,把淫秽品书商告了,地方法院判这个淫秽品书商有罪,但是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的时候被推翻了,美国最高法院提出来的言论是,美国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他们认为淫秽品是属于言论,不属于行动。那么自由派还持有一种享用性快乐的理论,他主张女性主义应当把性快乐作为一种权利,因为如果总是把性作为一种控制手段来讨论,会令人感到性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在西方的观念当中,女性的肉体既是低贱的,也是神圣的。她们不喜欢自己的乳房,她们不喜欢自己的臀部。那么女人因此认为性是危险的,神秘的,不可言谈的东西,成年妇女免不了性的冲动,却又因此隐瞒它。所以导致很多妇女对性产生了恐惧,关于享用性快乐的立场可以追诉大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我想你们中华女子学校应该是对妇女两次妇女运动的高潮都是很清楚吧,第一次是在19世纪末,第二次妇女运动高潮1970年代。第一次运动高潮的时候有一个代表人物叫高得门,他是以性自由表达作为中心议题的,他认为性解放不仅是个人的实践,他坚决反对贞节观念,他对性问题的看法虽然影响并不太大,但却比较早的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另外有一位女性主义者,曾经公开的主张妇女的性独体和性自由,他说我是一个主张性爱自由的人我有着不可转让的,宪法赋予的权利,我想要爱哪个人就爱哪个人,只要我愿意就可以每天换一个情人。

  在60年代第二次浪潮当中,自由派的主张更加的明确,但是在艾滋病出现之后,自由派的观点受到了挫折,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有节制的性伦理,人们把性当做很恐怖的事情。性的文化价值和性行为方式都有了改变,一反过去盛行一时的乐观的性解放和快感政治学。在性病传播的时代,人们惊恐之于做出的反应就是安全的性行为对于身体的监控和管理,所谓持续监视的美学的做法,就是因为性现在和死亡,和疾病连在一起了。但是对于这种回潮,有的女性主义者也是抨击了这种道德主义回潮。整个从80年代开始有一个回潮,法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女性主义者说我不赞成这种观念,因为这等于说性是疾病和死亡的代名词,我们应该感激艾滋病,因为它会从诱惑当中指导我们的路。在浮科之前,法国的一个代表人物是这样主张的,就是对于社会的压抑结构,应当对所有企图妨碍生命源流的战斗,自由的性是保护自我的最有效的,同时也是最无害的手段之一,在高度组织化,高度计划化,高度机械化的,高度集体化的社会里边,各自与各自的方式进行爱的自由,是留给我们自己的权利。对这些人来说,社会革命和性革命是同样的东西,不存在性的自由这个问题,存在的是全面自由的问题,他们认为对性自由和对人们基本自由的权利的限制是一样的。

  最后作为结论,我来讲一下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人们在性别问题上的观点是千差万别的,我概括起来可以说有四种立场,第一种就是男尊女卑,这个就是典型的男权社会和男权文化的看法,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传统时代最为盛行的观点,中国有三从四德,三从就是结婚之前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还要从子。西方妇女为了得到选举权也经过非常艰苦的斗争,在很长的时期这种观点被视为天经地义,有意无意的把男女生理结构上的差异当做这种立场的基础。第二种立场就是男女平等的观点,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虽然在许多问题上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也都基本属于男女平等的一类,毛泽东说时代不同了,男女平等了。这些思想都是脍炙人口的,这种观点强调的是男人能做到的事情女人也能做到,只要给她们机会。有一段时间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能干的女的都要干,下矿井,我们在农村插队都有铁姑娘队,还有女子带电作业班等等这样东西。这些东西后来由于生理的问题慢慢的又被否定了,但是有些东西还是保留了下来,比如说公共汽车司机,国外有一些女性主义到大陆去看,有好多公共汽车司机居然是女的,因为这个在国外大多数是男的,所以她们就觉得特别的惊讶。在中国有这么多的公共汽车的女司机,这个也是当时否定两性差异的观点的结果。进一步的挑战就是第三种立场,就是激进的女性主义,它既否定男尊女卑,又反对男女平等。它是强调女性优于男性。从精神上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女人爱和平,男人爱战争。还有生态女性主义,就是女人天生是特别保护生态的,男人就是在拼命的破坏,拼命的跟大自然对立。那么肉体的也是女性优越,就是说女性的性能力更强,比如说男性在高潮之后都有一个不应期,女性没有,女性可以连续的有多次性高潮,这是一个例子,还有适应恶劣生存条件的能力更强,平均寿命更长。女的在世界各国都会比男性长3-8年寿命。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女国家元首,战争可能会少一些。第四种立场,就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潮的观点,就是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个观点,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西方文化当中自文艺复兴启蒙主义以来,一直就有一种两分的思想脉络,其中很主要的一项,两分的内容就是感情和理性。

  觉得感情是女性特征,理性是男性的特征。后现代主义是反对这种观点的,他否定把两性和他们的特征做两分的划分,不赞成把女性的特征绝对的归纳为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的,缺少抽象思维能力的,把男性的特征归纳为精神的,勇猛的,理智性的观念,这种观念强调非自然化,认为每个个体都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他反对西方哲学当中分的两分的方式,因此他要做的不是这种两分结构,他是彻底的把这种结构推翻,建造一个多元的,包括一系列的艰涩体系。这种观点在我看来有很的魅力,它可以为我们理解两性关系开启了一个新的天地。如果我们把中国妇女的状况跟西方妇女加以比较,受礼教束缚的地位,略微强于受西方束缚的妇女的地位。我觉得在她们的社会当中妇女的地位好象还不如中国妇女的地位这么高。那么中国妇女的地位跟其他亚洲国家的妇女相比也略微高一些,有些西方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中国妇女和日本印度妇女相比有更多自由,地位也略微高一些,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跟传宗接代相比,性生活微不足道,因此女人常常可以和丈夫平起平坐,并参与他们的事业。英国有一位观察家认为中国人对生活的基本态度,是现代西方式的,有些西方人都不愿意接受的观点,都能够被中国人迅速的加以采纳。特别是我国50年代鼓励妇女走家庭参加社会生产活动以来,男女不分已经成为时尚,这是对男尊女卑的观念的挑战,它不仅表现为女人要和男人干同样的事情,而且掩盖了两性生理上的差异。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开始重视衣着,化妆,表现女性特征的意识。一旦苏醒之后就变得非常的热。在否定文化大革命当中,有人在我看来是有点矫枉过正,就是由于女性是人类生命直接的创造者和养育者,因而对生命有着本质的热爱,这种天性使女性具有了独特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心态。这也是一种比较极端的看法。

  首先像这种本质主义的思想表现在几个方面,由于女性能生育就本能的热爱生命,可是男人也为生命贡献了精子,也是生命的直接创造者,为什么他们就许多对生命的直接的热爱呢?假定把生命变成机械的,此类说法跟西方启蒙以来,把男性跟文化连在一起,把女性跟自然连在一起的想法是一样的,这种划分是本质主义。这种本质主义的性别观念深入到社会当中,有时候与科学知识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说人们会说在分析男女两性的逻辑思维上,女性重感情,男性重逻辑等等,女性是不是重感情呢?人们认为这是一个事实,我看来这是一种本质主义的观念,没有实验可以表明男女两性的大脑结构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女性比男性更重感情也是没有生理依据的,我们还不如说人类当中有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重感情,但是前者不一定是女人,后者不一定是男人,有些女人是不重感情的,也有一些男人是重感情的。中国的传统性别观念和西方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西方人往往把男女两性的关系视为斗争的关系,而中国往往把男女两性的关系视为协调的关系。把某些特征归为男性气质,把另一些特征归为女性气质。而且这些气质都是天生。对于这种文化理念来说是具有颠覆性的,对于深信协调关系的立场来说,这是很难接受的。在两性平等的过程当中,中国的妇女运动是比较温和,舒缓,心平气和一派和谐的气氛。要让我们中国人放弃本质主义的观念,恐怕比西方更加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