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战争的演员:金刚经浅解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53:35

金刚经浅解3

(2007-05-02 00:20:09)转载标签:

金刚经

分类: 经文  

第三个问题:什么是实相般若?其实这个问题用一句话就概括了,实相就是法说佛!如果懂了这句话的含义,就懂得了实相般若。或许有人会说:“你这样说我还是不明白,可不可以再换一种说法呢?”可以!但是,在你没有真正证得它之前,我就是说上千种方法、万种例子,你也只能懂得皮毛及理念而已。为什么?因为实相也就是真实的东西需要我们到实践中去体会!那么如何才能证得?见性开悟!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我记得有人曾经这样说:“说他修得那么好,讲经讲得那么好,怎么他的妹妹不听他的呢?”在这里,我不能说她没有因缘福报,只能说是被业所牵,由于“业”的因缘使她听不到正法的声音,任凭你是谁,在修行的问题上是走不了后门的。不能说因为她是我的妹妹,是我的父母就可以给他们一个解脱。就能得好处。不!佛法是不能走后门的。无论是谁,只要没有见性开悟,你就不可以说你懂得或证入了佛法。而只能说是理解或了解了佛法。这个理解和了解的程度,是要与修者自身的种性及因缘业力划等号的。不能说生在同一个家庭,我们的业力就会等同。不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大家的业力不同,所以,往往同一句话有时有人一听就懂,有人听几遍都不会不懂。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句话,被业所牵!

无论是谁,一旦见性开悟就意味着由“解”向“证”也就是由理解向实相上转移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见性开悟,也只能说是见到了道体上的空性。什么是道体?道体就是本源,是根本的源泉。什么是根本的源泉?就是宇宙万有。这个宇宙万有就是明心见性要见的那个真如佛性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实相般若。换句话说,实相般若就是道体上的空性。只有找到、证得了这个空性,才能认识什么是自己生命的本源!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这个本源。只有找到这个本源,才能进入大乘菩萨行的修行。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让我们一起追随着圣者佛陀的脚步,进入大智慧海去经受智慧的灌顶和洗礼吧!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经文。

《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金刚”意喻无坚不摧。“般若”意喻大智慧。“波罗密”就是到彼岸。到彼岸干什么?到彼岸离苦得乐!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指能像金刚一样无坚不摧;断除一切烦恼、业力和痛苦。可见《金刚经》是一部能够成就无上佛道并使之离苦得乐的殊胜经典。所有学习《金刚经》的人都是按三十二品也就是三十二章来修学的,这个三十二章是由梁武帝的昭明太子编辑划分的。而原始的《金刚经》是没有这种划分的。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金刚经》,是按原始没有段落划分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希望诸位能在《金刚经》的洗礼沐浴下,获得大利益、大加持、大智慧、大自在!愿智慧如海,与法界众生同在!

现在让我们进入正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诸位善男子、善女人,《金刚经》是一部大乘经典。而往往大乘经典都是以大菩萨为听法对象的,比如《圆觉经》、《华严经》都是以大菩萨为听法对象的。而今天我们修学的这部《金刚经》从一开始便以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为听法主要对象,没有提大菩萨。为什么?

“如是我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听“佛”这样说。这个“我”指佛陀十大弟子中听闻第一的阿难尊者。为什么是阿难呢?因为佛老人家在涅槃时,正守在他老人家身边的阿难,尽管心情非常痛苦、难过,但还是没有忘了问他老人家:“世尊”啊!您就要走了,您嘱咐我将您的语言记录下来留传于后世。但是,后人们又怎么能够相信我是受您老人家之嘱咐在做这件事情呢?”于是,佛陀告诉阿难说:只要在每一部经的开始加上如是我闻,也就是我听“佛”这样说,他们就会相信了。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使得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一部经的开始都加上了“如是我闻”四个字。话至此,可能会有人心生狐疑。怀疑什么呢?怀疑如果这样,阿难会不会将自己的思想己见融合到佛的经典中去啊?告诉大家:绝对不会!为什么?因为阿难是在境界中记录佛陀语言的,什么境界?就是在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无我状态中与佛相融一体无二无别。就是进入佛的境界将佛陀老人家的语言记录下来啊!请问这样的境界与准确性于佛有二吗?自然等同无二。否则,他就不是听闻第一了。

这里的这个“如”,是指“如如”不动。“如如”不动的境界正是无我的般若境界。也就是佛陀的境界!换句话说,“如如是”指在无我的境界中,也就是与佛陀等同的境界中,是在这样的境界中阿难聆听佛陀老人家这样说的。

“一时”,一时翻译成中文就是指那个时候。那么那个时候又指的是哪个时候呢?告诉大家,这个一时所指的还是无我的境界!无我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有时间概念那就不是无我了。所以,这个一时,是指“无古今”也“无未来”的。正如《金刚经》中所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以,这个“一时”用得是非常非常之妙的。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舍卫国在中印度,释迦“世尊”整个弘法时期大部分时间都在舍卫国。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要我这里一说佛陀在舍卫国讲法,大家心想:佛陀老人家是在“舍卫国”讲的《金刚经》啊!我若生在那个时候就好了,可以聆听释迦“世尊”亲自说法。而今真是生不逢时啊!如果谁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以现在人的心态,即便你生在舍卫国,就是真的能在世尊身边听法,以现在这样的心境,你依然会一无所获。于此同时,如果你能够以无我的智慧去听闻和修行,即便生在“五浊恶世”即便远离佛陀也如同在世尊身边听法一样的没有区别啊!因为无我是没有距离的!

佛陀老人家虽然是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为我们讲的《金刚经》,但境界却是在无我的智慧中啊!倘若你们也用无我的心来听《金刚经》,那个收获就不言而喻了。可能有人又会心疑惑,我怎么没有经上说的那种体会和收获呢?因为你是在以凡夫之心听经!什么是凡夫心?凡夫之心就是分别心!以这样的心来听经是不会有收获的。这一点修者必需弄明白,然后放下自我,以无我的恭敬心来听经的话,你们看看和以往会有什么区别,那个收获一定是非常大的。

“祗树给孤独”园是佛在舍卫国的一个大讲堂,佛陀老人家经常在这里讲经说法。提起这个“祗树给孤独园”还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话说有一天,舍卫城最富有的须达多长者要去“王舍城”给儿子相亲。(由于长者非常的仁慈悲悯,乐善好施,经常济助穷困的人。日久天长之后,大家都称他为“给孤独长者”。意思是“无可比拟的大布施者。”)正是这个偶然的机会,长者得遇“世尊”。

本来到这里是为儿子提亲的。结果正赶上佛陀讲法。听了佛陀讲法的给孤独长者,当下就皈依了三宝,并告知“世尊”他将终生虔敬的供养僧团,包括衣被、饮食、房舍、汤药等一切所需。与此同时希望“世尊”能到舍卫城去说法渡化,让舍卫城的人民也能学习这能令人解脱的无上圣道。

佛陀默然地接受了这位长者的请求。

给孤独长者回到舍卫城之后,立刻开始物色策划合适的土地,以便建造精舍迎请“世尊”前来说法。寻来找去,只有城南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让他感到满意。但这座美丽的花园却属于王子“祇陀”所有。于是给孤独长者找到“祇陀王子”直接说明来意。意思是说:我想买你这座美丽的花园,无论你要多少钱我都要买。

偏偏“祇陀”又非常的喜欢这座名为“祇陀洹园”的园林,但又不好直接回绝这位仁厚的长者。于是说:卖园子给你,行啊!但价码是铺满整座园子的金币。其实“祇陀”王子是在用这样做不到的一种方式来拒绝。没想到虔诚的给孤独信以为真,回到家打开金库、变卖家产换成金币,一片片的铺在花园中。最后还差一小块空地还是未能铺满,但金币已经用完了。他的行为感动了“祇陀王子”。于是王子来到花园,并对长者说:既然这一小块空地及这旁边的树木还没铺满金币,就说明它还是属于我的。不过老人家如此诚心尽力,实在令我感动。那么这件布施精舍的事情就也算上我一份吧!就用我的树木在这一块空地上盖一座精舍,献给那圣者吧!这就是祇树给孤独园的来历。

由于俩人各合力建造了这个讲堂,所以被后人称为“祗树给孤独园”。正是由于二者的发心和布施,佛陀老人家才能到这个园林讲经说法,才会有我们这些后人所看到的殊胜经典。例如《楞严经》、《金刚经》等许多经典都是在“祗树给孤独园”讲的。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句话可以不可以解释成与“众大比丘”在一起呢?这个“众大比丘”群体有多少人呢?答: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也就是说这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是佛陀的常随学生,“世尊”走到哪里他们就跟随到哪里。就像我们的孔夫子,孔夫子当年也和释迦佛陀一样有很多学生,如颜回等追随孔子四处讲学。而圣者佛陀身边这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也像夫子的学生追随夫子一样,佛陀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修行,这些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吃喝修行都与佛陀在一起。这也是佛教“僧团”最初形成的雏形。在佛陀的经典里时常会提到一千二百五十人俱,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可以说是让佛陀最费心的学生,是属于最难调服的众生之一。之所以难以调服原因有二:其一,这些人在皈依佛陀之前都很有本事。比如给孤独长者,他皈依佛前是拜火教的教主。譬如舍利子,早在佛陀说法之前就已经是一位有一百弟子的大学者了。还有“目键连”,他也有一百个学生。佛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都是因为他们的老师皈依了佛陀,所以老师的学生自然也就得都跟着皈依佛陀。在当时佛陀共有六位这样的皈依弟子,也就是说在皈依佛陀前他们大都是非常有社会宗教影响力的人。其中有些人比佛陀年长很多,但他们对佛陀却非常地恭敬。大家都知道,大泛有本事的人不狂即傲,可想而知佛陀身边聚集着这样一些人调服起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二,这一千二百五十人除了富有,有学问和目中无人之外还非常狭隘,或者说非常小乘,也就是自我观念很强,像这些人很难接受佛陀亲证的空性和真谛的。确切地说,是根性不具。由于当时众生的根性大都为小乘种性。所以用小乘的思想是没有办法理解和接受大乘佛法修行的。因何如是说?小乘者为自己,而大乘者则只讲利益别人不为自己。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可想而知度化的难度有多大,因为当时听佛陀讲经的那些弟子大多都是小乘修者。正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老人家先为他们说了十二年的《阿含经》,从最初的苦、集、灭、道、“四谛”开始讲“。苦集灭道”主要讲的是如何求得个人解脱,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在释迦牟尼佛陀的传记中不难从中找到答案。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圣者佛陀用十二年讲了《阿含经》之后接着又讲了八年的《方等经》。方,就是方广,什么是方广呢?方广,就是广大,无所包、无所不容,至大无外的意思,方广是用言语所无法言说的,它无形无相,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是“长恒永在”,装满一切的意思。“等”指平等。佛,要求弟子们扩大心量,不能只求自己解脱。也就是不能只求自救,因为只求自我的解脱,只求自救,这样的“修行”太狭隘了。佛,要求大家应当以平等普度为目的。以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而利益,以众生利益为己任。要这样的去修行,也只有这样的修行才能够扩展自我的胸怀。只有自我的胸怀扩展了,才能真正的无条件的去为他人做什么,才能最后达到利他、利己的目的。正因如此佛陀在讲完“苦集灭道”及方等经之后紧接着又讲了般若。为什么要讲般若呢?就是为了让追随者们逐渐地由浅入深的明白,空无的实相。也就是使每一个人都明白自性是超越相对而无所不包的真实意义。值得提醒注意的是,这个般若是圣者佛陀亲证后的体悟啊!因为佛陀老人家在经历了艰苦漫长的苦修与亲证之后,总结出了修行要由“苦集灭道”开始,然后为离苦而发心同,但仅有发还不够,还必须要有般若智慧。再换句话说,从什么是“苦集灭道”入首,并由懂得“苦集灭道”开始发心,然后由发心为了利益他人而勤修佛道,只有这样才能最后究竟解脱我们自己。就是说你要先为别人,最后才能解脱自己。

佛陀老人家说法四十九年,其中讲般若就讲了二十二年,一共讲了十六回。讲《金刚经》的时候已经是第九回了,而佛陀这些弟子们当时已跟着佛老人家听“般若”听了十几年了。在这十几年中自然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即使许多小乘修者通过十几年的追随佛学也都由小乘成为初发心的菩萨了。什么是初发心的菩萨?就是从小乘步入为大乘的觉悟者。佛陀老人家之所以在那个时候讲《金刚经》,确切的说就是针对这些初发心的菩萨而讲的,在当时佛陀认为他们可以接受听懂《金刚经》的“般若”了。也就是时间因缘已成熟,于是恰到好处的为其讲解了般若智慧的《金刚经》这道理就如同小学、中学、大学的人们一起听几何一样。你们想想,哪种人得利益最多呢?小学生听不懂,大学生已学过,唯有中学生得利益最多,是不是?初发心者就如同中学生一样恰好听懂《金刚经》啊。懂不懂?要知道佛陀老人家是极注重应机说法的,所以凡是相应者一定会受益最多。所谓相应就是对机,就是听法者的程度及听法时的心境能够和说法者相应而产生共鸣,噢,原来关键的关键在这里啊。就是说你要以大比丘那样的心境去听经才行啊。可是或许有人会说,那怎么可能啊!我们怎么会有他们那样的心境?也就是有他们那样的境界和心态呢?注意啊!正因为我们没有,才要去模仿着他们做啊,模仿是什么?模仿就是向他们学习,把自己观想成他们,观想成自己就是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众之一,就是以他们那样的心态去听、去读、去“行持”《金刚经》。无论是谁,只要这样去做,就一定会有收获。请问诸位仁者:你们是这样去学、去读、去听、去做的吗?倘若不是,那么请从现在开始,收获,利益一定会有的。我们在前边已经说过了《金刚经》是佛为初发心的菩萨们讲的,言外之意,今天诸位能够看到《金刚经》绝非偶然,换句话说,凡是有缘读诵这部《金刚经》的人,可以说至少已有初发心菩萨的资格了。这样讲是否能够理解呢?有些人经常问我:“为什么我还不觉悟呢?”那么我要问你觉悟了要干什么呢?即便是“悟”,也只能说你是体悟了当下而已,是“实践”实相般若的开始,是真正修行的起步。此境界的修者如果不好好保任,不善自珍重同样还是会掉队的。因此不要自以为觉悟了,就可以狂慢,就以为离“成就”不远了。觉悟二字岂能像你们想的这么简单?要知道悟后起修才是成就的开始!但是,往往有许多修行人正是在体悟当下之后,由于不好好保任,不善自珍重而退失道心的。对于这些人来说,无论怎样的解释,由于自我“狂慢”心太大,听不进除了自己以外任何人的意见,因此他们被习气拖坠的再也无法向前。此刻大家看到的《金刚经》,与佛陀住世一般没有区别。无论轮回何处,只要能够将我见、我慢、我执,减低!再减低!能够将心中的烦恼、挂念、仇恨、怨苦、嗔心放下,那怕是片刻间的放下,也将会获得与佛“感应道交”的感受。正是这种感受会使你真正体悟到:“佛陀所说的每句话都是真实不虚的。”尽管我们不能和那些大比丘相比,但只要有哪怕片刻的心境与佛陀相应,《金刚经》的功德与般若智慧就在其中了。有了金刚般若智慧接下来需要做什么呢?无疑是为了更好的利益众生,这是所有经典的宗旨。不为自己,只为别人。通过利益别人长养自己,最终成就无上菩提。这一点修学者一定要记住!

“比丘”指出家人,也就是和尚,和尚二字含有破除一切烦恼和生死,证得最终果位的意思。“比丘”,翻译成中文就是讨饭的意思,注意啊!这里这个“讨饭”不是指到处乞讨要饭吃,而是指寻求到不生不灭的精神食粮的意思。所以才会有上乞法与佛,下乞食与一切众生的说法。也就是上乞法与佛,下乞食与一切众生的人叫比丘。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尔时,指这个时候。“世尊”是对佛的尊称,指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食时,是指到了吃饭的时候了,注意!吃饭的时间,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而这里这个食时,是指佛在戒律中要求的“日中一食”也就每天中午一餐而言,佛在戒律中要求大家日中一餐,过午不食。为什么佛陀老人家这样要求大家呢?因为当时的印度对“出家众”非常的尊敬,当每家做好了饭菜,在出家人没有来化缘之前是不允许自家人先吃的。正因如此,所以佛陀老人家为其制定了统一的时间。否则那些“出家众”你九点去化缘,那个十点去化缘,或者今天上午有事儿不能去,等到下午再去化缘,那人家岂不一天没饭吃?所以佛陀老人家就此给大家规定了一个统一的时间,那就是日中化缘,过了时间你就不要去了,不要吃了。一是免得给供养者添麻烦。二是免得吃的过饱而生事端。犹如鲁智深一样酒后惹事生非,若那样就失去了出家利他的意义了。另外,修者必须明白的是,我们现在的这些戒律,并不是佛老人家一下子就规定了这么多的,而是根据当时所发生的事情,以事论事。逐渐的累积起来的。如果佛陀老人家依然在世的话,我相信,他老人家一定会根据现在的社会状况为我们制定出一些适合我们现代人的规矩,也就是戒律的。

大家要知道,一个能够遵守佛陀在世时一百条戒律的人未必能够遵守得住,现在的十条戒律。为什么呢?因为时代不同了,现代人的污染程度和佛在世时已经不一样了。佛陀在世时期,修者讲的是精神上的追求和收获。而今,有些出家人比普通人物质生活要优越的多的多。当问起一些出家人生活单调不单调时,他们的回答竟使当时的一些人目瞪口呆。问:师父们这样年青,就去过寺院的生活,难道不觉得单调吗?答:日常生活是单调一些,但我们夜生活却非常充实。因为寺里为我们每人都配备了一个笔记本电脑……这就是现实中出家人的生活。由此可说,一个现时代的人如能够遵守一条戒律就如同“佛陀”在时遵守一百条戒律是一样的啊!我想如果佛陀老人家在世的话,一定同意我这个论点,否则佛法就是僵化的而不是活灵活现的法了。

“着衣持钵”,这又是佛陀为大家制定的一条戒律。是要求出家人乞食时要穿着整齐,要有威仪,要让人一看便能升起恭敬和仰慕的心来。好棒!佛陀的学生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啊,真令人羡慕啊,并由这种羡慕而升起向往和追随之心。如果破衣烂衫,污头垢面、形如乞丐一般,请问谁还会对你升起追随、恭敬、学习、向往的心呢?就像现在有些出家众脏得让人实在无法忍受,当然也有一些出家人浮夸得让人受不了。开轿车、打手机、玩电脑、住洋房。看着很干净整洁,其实心灵很肮脏。身为出家众干净、整洁、威仪、礼貌、和蔼、亲切、慈悲、得体。这是应该的。但不能有损比丘“表法”的形象。这一点非常重要。

佛陀老人家在世之时不仅这样要求弟子,而且非常的以身作则,你们看,到了吃饭的时候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威严,然后托着钵,也就是吃饭的用具,仪表非常威仪的去乞食。

“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你们看,圣者佛陀他老人家到了吃饭的时候,仪表非常威仪的走进舍卫大城。然后依家而乞,就是挨家化缘。其实是挨家挨户的去赐福。“次第乞已”指挨家挨户,没有分别,没有挑选,无论是去皇亲国戚的家,还是到贫穷和下贱的人家都一视同仁。化好缘后,还至本处。这里的意思是指佛陀要求大家仪表威仪,要从每一件事情开始。也就是说你化了缘乞到食物不要一边走一边吃,那样是很失尊严很没威仪的。你要托着你所乞讨的食物回到自己的住所再用餐。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饭食讫指吃完饭。收衣钵。看到吗?这就是戒律、这就是威仪!不是装给别人看的。出门时威仪走回住处时依然威仪。而不是有了吃的急怱的赶回住地。由于天热,进屋就将衣服脱掉反正也没人看见,然后蹲在那里吃东西。而是“饭食乞,收衣钵”。注意啊!是穿着袈裟,不管有没有其他人,都非常威仪的坐在那里吃完东西。之后才将衣服和装食物的用具收拾起来,以备下次再用。入城乞食回来吃完饭,然后洗脚,为什么要洗脚呢?因为印度的气温比我们这里炎热、潮湿。一年四季的温度都像我们这里的夏天,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赤脚走路。在这里用这样的一句话,无疑是在向我们展示佛陀老人家平易近人的一面。大家看,佛陀不是只能顶礼膜拜而不可高攀的圣者,而是平淡、严谨、普通、亲切、和蔼亲近的让人发自内心生起恭敬的导师,这就是佛。“洗足已,敷座而坐。”洗去脚上的泥土,再把自己“禅坐”的用具铺好。看到吗?你们看佛老人家多么的平易近人!一点点我是师者的架子都没有,自己去乞食,自己去打水,自己去铺展座位,什么都是自己动手。生活严谨平淡亲切的让人敬仰,这就是无人我众生寿者相的圣者。《金刚经》这一段主要是说佛陀老人家的日常生活。但是,通过这一段对佛陀生活的描写,从中不难看出,原来佛老人家和我们一样啊!使我们这些追随佛陀修学的后人与佛陀之间的距离一下就缩短了很多。仿佛佛陀老人家就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就像我们身边的师长一样啊!自己去化缘,踩了泥巴的脚自己打水洗。好熟悉好亲切啊!大家不要觉得佛也是人,他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对。但是大家要知道,佛陀可是王子耶!是贵族里的佼佼者,是贵为太子的人啊!而不是一个普通的百姓。不要说他是至圣的佛陀,即便他不是圣者、不修行,在世人眼里也是至高无上的。不是吗?特别是在我们这些学佛的眼里,在我们的眼里,佛可不是这个样子啊!在我们眼里佛陀应该是永远高大魁梧、相好庄严、脚踩祥云、头顶放光,有求必应、无所不能的一个人。大家眼里的佛陀是不是这个样子啊?只有看了《金刚经》才知道,却原来佛陀老人家如此的平易近人啊!不仅仅是平易而且平等,平等的让人心起敬仰。在当时那个等级森严的印度,以太子之身出家的佛陀,为了展示众生平等的原则,特意指定由地位最为贫贱的弟子“尤婆梨”尊者执管纪律。为什么这样规定呢?以视平等,来消除分别的心,当时“世尊”规定由“尤婆梨”执管纪律,无论是谁,只要触犯了纪律都由他来处理。在当时有许多追随佛陀出家弟子出身都很高贵。特别是在印度那样等级森严的国家里,让一个贫穷的人管自己,那个滋味不是好受的。但是佛陀老人家为了让大家懂得尊重和平等,特意让一个这样的弟子来执管纪律,不管你出生富有还是贵为王宫贵族,只要触犯了纪律,就要受他管制。这在当时等级分化的印度是非常了不起的举止。他老人家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以视平等。这是多么伟大的品德与人格啊!

话至此,不禁想到我们这些追随佛学的后人,究竟要追随佛陀学习什么呢?我们平等吗?我们真正能够看的起和服谁?这样问过自己吗?要问啊!其结论恐怕会让每一个追随佛学者目瞪口呆。因为除了自己之外,这个世上我们能够看得起谁呢?这个世上就没有几个让自己看着顺眼的人。这就是我们。这就是人的习性。看谁都不顺眼,唯独看自己顺眼,看别人都像豆腐渣,只看自己像一朵花,有哪一个人不这样,我们都这样不是吗?那么请你们告诉我,倘若带着这样的心态去修行,能够平等吗?不,是很不平等。是不是?我们现在之所以整体修行境界(认识)上不去,就因为我们的心不平等。要知道不平等的心,是无法回归的。只有在最平等、最平凡中才能展示出非凡的伟大和佛陀的境界来。而我们是什么呢?我们是一个个都不甘心于平凡啊。这样又怎么能相应于佛的境界呢?就像许许多多的修行人只在高处找出路、找境界、找解脱、找灵感、找“往生”。唉!这样的找法,怎么又能找到呢?那真是世人都想成仙佛,却不知“仙佛”成就在世间啊!这一段对佛陀日常生活的叙述实在是胜过千言万语啊!如果我们能够时常拿它以身作则的比一下,如果能够常常拿这一段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相对比,你就会找出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不辜负佛老人家的一片苦心,才能报“佛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