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的诉说:七七事變後 蔣介石主動求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7:21:38
七七事變後 蔣介石主動求戰  播放 | 暫停 | << 上一頁 | 下一頁 >> 圖片 1 / 829軍最著名的大刀隊。 1937年的七七盧溝橋事變本來是一個偶發的地方性衝突,是天津駐屯軍的中下級軍官挑起的衝突,並非日本政府與軍方蓄謀。事變初起之時,東京派員赴天津就地調查,其駐屯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將突然暴斃身亡。

蔣介石對於盧溝橋事變的本質,應該是瞭解的,他在日記提到此事:「倭駐津司令官田代死亡,此實為陰狠之敵將,竟為其部下不聽命而逼死矣。」日記又說:「倭之軍權全在前方少年軍官之手,其政府無力阻止,雖欲不戰而不可得也。」

由此可見,蔣當時就瞭解盧溝橋事變是個意外事件。

那麼在事變發生之後,統治華北七省二市的29軍軍長宋哲元上將,以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身分與日方交涉時為什麼不能和平解決呢?仔細讀了蔣介石日記後,發現蔣此時已改變他之前與日議和的態度,日記顯示,蔣並不願意和平解決此事。他一方面利用中央軍進駐保定而拒絕撤兵一事來增加和議的困難,另方面則調兵遣將,準備在上海主動求戰,也就是不久後掀起的八一三淞滬之役。

1931年九一八事變,蔣介石的態度基本上是避免戰事擴大,所以中日雙方在1933年簽訂塘沽協定。長城之役後,1935年雙方達成了「何梅協定」,中央軍退出華北,華北的七省二市改由29軍軍長宋哲元將軍為首的冀察政務委員會統治。

何梅協定 蔣不知情

什麼是「何梅協定」?九一八事變後,中日雙方在長城的南口交戰,互有勝負,乃停戰言和。中方由何應欽將軍代表,日方由其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將軍代表,梅津美治郎向何應欽提出備忘錄,限三日答覆。何應欽經與日方秘密會商後,於7月6日由何應欽以私函方式,復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對「所提各事項均承諾之」,亦即接受日方要求。何梅往來的備忘錄和復函被稱為「何梅協定」。

何應欽晚年在台灣否認有此協定,說那只是一封私人信函,並非外交檔案,而且在信中他並沒有允諾任何事項。不過史家如吳相湘在其《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中明確指出,這封信雖然不是雙方簽字的正式文件,但是以何應欽當時的職位與地位,當然有其分量,從東方人「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禮俗而言,那封私函應有相當的約束力。

在蔣介石日記中表示對「何梅協定」極為不滿,令人驚訝的是,是蔣在何應欽簽署這個函件之前,只知道備忘錄的內容,並沒有讀過何應欽寫給梅津的信函。1937年7月22日蔣日記是這樣寫的:

「應欽愚劣私陋,毋使預聞政治,否則害國誤國必此人也。… 閱何致梅函稿,而更憤激,何愚劣至此,誠賤種也。」

難道從1935年7月何應欽致函梅津到1937年7月22日之前,蔣並不知那封信函的內容?這麼重大的事,蔣竟然被蒙在鼓裡,令人難以置信。

增兵抗日 議和難成

不論如何,何梅協定到七七盧溝橋事變這兩年間,華北至少沒有重大的戰事。七七事變後,宋哲元仍希望與日談判,表示「能平即能和」,並執行撤兵。但蔣介石的態度卻變得強硬了。他先是電令宋哲元本著「不屈服、不擴大」的原則,就地抵抗。7月13日蔣再電宋哲元,令其全力抗戰:「中央已決心運用全力抗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以保持我國家之人格。」蔣同時派兵六個師,進駐河北保定,協助29軍抗日。

當時日軍在天津不過1萬多人,而29軍在平津一帶則為兩個師,因此六個師的中央軍進入河北省,使得當地的軍事態勢產生巨大變化,日軍乃向天津增援兩個師團。

日軍增兵,以及中央軍進入河北,都使宋哲元不安,因此還想與日方談判,以謀求和平解決七七事變。和談成敗與否,在於如何使得日方與中央軍撤兵,以恢復七七事變前的狀態。

蔣拒撤兵 防冀自治

可是蔣介石認為六年來日本對華北一直有染指的野心,日本的目標是要宋哲元集團在其卵翼之下,脫離中央,成立類似於冀東自治政府之類的傀儡政權。這是國民政府不能接受的。為了防止冀察地區成立自治政府,蔣介石派兵進入河北之後,就不肯輕易撤兵了。蔣日記顯示他內心的真正意圖:「倭寇調關東軍入關,威脅冀察脫離中央,以圖擴張偽組織之野心。余即派中央軍入河北到保定,不惟打擊其目前之野心,而且打破其何梅協定也。」

蔣認為他的做法立刻打斷了日本想要在華北成立傀儡政權的計畫:「倭寇已悟中央部隊既入河北,對彼河北獨立陰謀已受重大打擊,不能達成其目的矣。」日記又寫道:「應停止軍運,中央軍撤兵時機必待倭寇同時舉行。」也就是說,除非日本把它增兵的兩個師團撤走,中央軍的六個師才會撤出華北地區。

野心勃勃的日本當然不肯撤兵。不久,日方與宋哲元方面的談判破裂,日本大舉進攻北京近郊的廊房,國軍奮勇抵抗,29軍副軍長佟麟閣及師長趙登禹兩位將軍陣亡。今日的北京有三條馬路,以國軍29軍抗戰殉國的將領的英名命名,即自忠路(紀念張自忠上將)、麟閣路與登禹路,可見國軍忠勇衛國之民族英雄,長久受到人民的欽仰。

7月26日的蔣日記寫道:「自昨夜起至今晨9時,倭向廊房38師攻擊,今又在北平廣安門對戰,倭必欲根本解決冀察與宋哲元。而宋始終不悟,猶以為可對倭退讓苟安而僅對中央怨恨,要求中央入冀部隊撤退,可痛心乎。」

由此可見,蔣確實擔心宋哲元上日本人的當,而宋哲元也確曾要求中央軍撤出華北。

全面抗戰 避免亡國

蔣介石為什麼不願意和平解決七七事變?為什麼要堅持中央軍進駐保定,而且不肯撤兵?為什麼在七七事變之一個月之後,即1937年8月13日,在離北京千里之外的上海市主動求戰,挑起了八一三淞滬抗戰?

蔣日記說的清楚:他一方面要阻止華北在日本支持下脫離中央,另方面是他認為犧牲忍讓已到最後關頭,委屈不能求全,中國只有全面抗戰,才能免於亡國。

試想華北七省二市如果淪為日本的附庸,就像後晉的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割給遼國,其遺害之大,不但使五代受禍,南北宋亦然,最後導致蒙古入侵,建立元朝,使中國亡國。

讀史至此,古今兩相對照,不能不佩服蔣介石在七七事變後堅決抗戰的決策。(作者為政論家、業餘歷史學者))(系列之廿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