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天下大同的论坛:接受父母-父母皆罪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34:41
“父母让我的生活变得一塌糊涂,难道我不该抱怨父母吗?”“我指责他们教育的失责给我人生带来的打击。他们毁了我的一切,我恨他们!”“你们是我的父母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悲哀!”……在百度贴吧的“父母吧”里,充斥着把父母推上审判席的喋喋不休的抱怨。以至于有人感叹“我的天,有那么多怨恨父母的!”。

  抱怨父母是一种需要

  也许网络匿名的形式会让人更无顾忌地倾吐心声,不过生活中对父母的抱怨也绝不缺乏。王朔在《致女儿书》中坦诚了他与母亲希望亲密却又互相伤害的矛盾情感。一次与母亲的争吵中,他说:“你知道你会给人一生造成什么影响吗,看看我,最像你。你对我好过吗,我最需要人对我好的时候你在哪儿。”

  的确,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父母的过分关注或责骂,都会给我们留下隐秘而深刻的伤痕。这些痕迹在我们心里种下愤怒、怨恨甚至仇视。我们指的还不是父母的虐待或暴力,可能不过是“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的玩笑,或者对其他兄弟姐妹稍有偏袒……这些记忆不断重复地伤害我们,甚至能使我们终生不忘。

  为何父母有时微不足道的错误就能令我们如此懊恼与愤怒?为什么有些人对父母仿佛有刻骨仇恨?为什么要一遍一遍咀嚼那些痛苦的记忆?当然,那些似是而非的心理治疗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诚实地说,埋怨父母似乎是一种需要。儿童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师卡罗琳·埃里柴夫(Caroline Eliacheff)说:“很多人吃过父母的苦头。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位置会带来快感,受苦最终成了当事人唯一的存在理由,他/她因此乐此不疲。”只要把错推到爸爸妈妈身上,我们就能原谅自己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上的无能。但是,这样我们也永远不会清醒地看明白,总是爱上不合适的人只因老想着讨好妈妈或者要跟爸爸对着干。如此,我们就用无休止地指责维持着对父母的孩童式依附关系。

  “孝”字当头

  还是在“父母吧”,我们也会发现很多类似于“怨恨父母就是忘恩负义”、“他们是爱你的,只是爱的方式……”的论断。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都是“孝为先”,“亲情是最伟大和无私的”是挂在很多人嘴边的话。不过,心理专栏作家武志红却提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这个世界上无数谎言中的No.1”。他说,很多时候,这句话会成为一个障碍,让人们看不到真相。

  很多人会说“我知道我作为孩子应该孝顺我的父母”,或者说“现在想想我也能理解他们,父母这样做实际上是为我好。”当一个人这样说时,往往是内心对于父母有负性情感,但是由于传统“孝”的观念影响,他们压抑下来,不敢表达。武汉市心理医院门诊部主任李小龙主张直接、正面地表达自己的悲伤、怨恨之情,他说:“我们在宣泄的同时,也有了修复的机会。压抑对所爱对象的愤怒,仅仅强调爱的一面,这种爱是靠不住的。表面看来是宁静平和的,其实是疏远了。只有建立在一种真实了解的关系上的爱,才是稳定的爱。实际上,表达之后可能会与父母相处得更融洽。”
他还补充:“表达,不是说我们成年了,就要去和父母吵架,而是要学会容纳我们的感情,把自己的情感——不论是爱的还是恨的——整合起来,变成对父母,甚至是对人性的理解,真实的对自己和对父母的接受。”

  接受自己的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否认负面的东西,而是允许孩子接触父母完整的内心深处。

  家庭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认为,如果孩子在心中排斥父母的一方或双方,他们就会感到空虚和不完整。当孩子拒绝按父母的现实接受他们,会让父母感到愧疚不安。如果孩子能够克服童年时代所受的痛苦,学会快乐地、满意地生活,他们的父母就会感到欣慰。孩子有了愉快的生活,就不会紧紧抱着对父母的怨恨不放。

  成长就是接受现实

  成长就是“接受自己”,马丽丝·瓦扬(Maryse Vaillant)这样说。接受父母的不完美是达到成熟的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从最初依赖的茧中挣脱出来。切断这些联系的成长过程往往充满痛苦,不过我们不可能永远留在温情脉脉的童年,终生在父母的怀抱中生活。

  27岁的林丹丹说:“我非常爱我的父母,但是我却害怕与他们相处。在他们面前,我就变得特别没有主见。我讨厌自己那样!我要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

  接受自己的父母,需要放弃对理想父母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样,父母也不要指望拥有理想的孩子。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父母不管怎样做,都是错的。我们应该“从父母命运的背景下看他们”。那些说“他们没有资格做父母”的人忘了,世上并没有教授做父母这门职业的学校。人们无法学习做父母,一切取决于他们与自己父母的关系,好也罢坏也罢。每个人只有在家族血脉的代代相传中,在生儿育女、并受他们指责的过程中,才能学会接受。只有尊重这个事实,我们才能成为自己。

  “作为父母,也应该接受儿女的指责。”卡罗琳·埃里柴夫说:“这就是说,因为给予了儿女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坚持自己观点的自由而欣慰。”

  关于爱

  斯科特·派克(Scott Peck):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

  李小龙(武汉市心理医院):成熟的爱是两个独立个体间的情感交流。因为独立,所以能够协调自身的情感、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情境,在此基础上的相互理解、关注和亲密情感的建立才有可能。
关于独立

  赫尔本(Halpern,H.M.):对于父母既同情,负起满足他们需要的责任,又不被他们的要求所束缚。

  熊卫(武汉精神卫生中心):一个分离完成的人,才是独立的人,他/她敢于面对冲突,有办法解决冲突;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即使令父母失望也能承担后果,而不是迎合取悦父母。

  享受指责

  林琳38岁,是个环艺设计师。她讲述自己的经历:“我经历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我没法和任何人建立固定的恋爱关系。在一次人格发展的课上,我讲了很多关于父亲的事情,控诉他冷漠、自私,并且让我母亲过着地狱般的生活等等。结果心理师按捺不住了,说:‘好了,你父亲让你吃了不少苦头,谁也不能否认这一点。但是,从今天,此时此刻开始,你要自己对自己的痛苦负责。如果你继续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就说明痛苦是你逃避生活的借口。这可怪不得你父亲了,责任在你自身。’这番话像一剂苦口良药,使我看清,其实是我害怕别人,却把自己藏在父亲身后。我如醍醐灌顶,生活从此变了样。”

  《谁在我家——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

  家庭系统排列是近年来逐渐风靡的一种心理疗法。海灵格是创始人,他发现了“爱的法则”。本书通过具体的治疗案例,揭示家庭中爱的隐藏动力。无论专业人员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从中获益。

  作者:(德)伯特·海灵格 根达·韦伯 (美)亨特·博蒙特
  译者:张虹桥
  世界图书出版社 定价: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