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蔓莉莎sparf安全吗:第一章 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5:40:33

第一章 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

一、表现主义概述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它席卷几乎所有文化艺术领域,是一股强大的思潮。它起源于美术,尔后在音乐、文学、戏剧、电影等整个文艺领域中获得发展。首先出现在德国,盛行于奥地利,进而在瑞典、波兰、英、法、美等国广为流传。

表现主义是现代主义运动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流派。其阵容最大、声音最高、波及面最广,影响相当深远。不少表现主义艺术门类的代表人物在整个现代主义运动中都是奠基性的,如小说中的卡夫卡,戏剧中的斯特林堡、布莱希特(他在美学思想上与表现主义是相通的),音乐中的勋伯格与斯特拉文斯基,绘画中的马蒂斯、毕加索、珂珂施卡、蒙克,建筑中的格罗庇乌斯等等。

“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是运用在绘画评论中。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了8幅作品,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1911年4月在德国柏林第二十二届画展的前言中,表现主义一词又再度出现,用来描述一群法国年青画家(其中包括毕加索)的绘画特色。而在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一词则在1911年 7月正式出现在德国,并在此后的几年中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这个流派多是年青人,具有强烈的社会反抗色彩。从作家、艺术家的政治态度看,左、中、右都有,而以左、中为多。思想不统一,口号抽象化,目标也不太一致,但其主调是反抗——反抗传统的价值观念,反抗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及其工业化对人性的摧残并由此引起的人的自身的异化,反抗文艺形式和风格的单调与陈旧,其具体对象是那些新涌现的流派如印象主义、自然主义,新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青年风格派等等。

二、表现主义文学的特征(指导书4~6)

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表现为:

1、在思想上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

2、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

3、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象,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

表现主义小说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生活的异乎寻常的变形或扭曲,用以揭示工业社会的异化现象和人失去自我的严重的精神危机。大多以离奇怪诞的情节和阴森恐怖的环境令人震惊。

三、卡夫卡的主要作品 (教材P2)

卡夫卡1883年7月3日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1924年6月3日在维也纳附近的一家疗养院去世。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从30年代开始,他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形成了"卡夫卡热"。他也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第一人。

卡夫卡于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卡夫卡在20年的时间内创作了大量重要作品,除小说(长篇、短篇)外,还有大量的散文、寓言、格言和书信、日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审判》(1925),《城堡》(1926),《美国》(1927);中,短篇小说集《观察》(1913),《变形记》(1915),《在流放地》(1919),《乡村医生》(1920),《饥饿艺术家》(1924) 等。

卡夫卡的创作个性和文学世界可以在他成长过程中找到背景。父亲是个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极端专制的犹太商人。从小到大的压抑环境卡夫卡养成了他内敛、封闭、羞怯甚至懦弱的性格。内心敏感,容易受到伤害,对外部世界总是持有一种戒心。

他的生活境遇以及他那天生害羞的性格,使他沉默寡言,郁郁不欢,深感孤立无援,对现实无能为力,因而把写作当作自己唯一的精神安慰,当作自我理解的一种手段。虽然他勤奋创作,但生前只发表了六个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布洛德编辑出版的。

*  有人提出不宜将卡夫卡作品归入表现主义

——卡夫卡是个非常有个性又非常复杂的作家。一般来讲,认为他的小说中有表现主义特征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他的作品中又有很多别的特征,如他的“细节描写的真实性”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特征,正因为他作品创作因素的复杂所以带来了评论的复杂。有的评论把他归为表现主义,有的干脆不归类,只讲他的创作特点。我们的教材虽然把他放在表现主义里讲,但用词很谨慎,如“卡夫卡也濡染了表现主义的特征”等等。题目也只是“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应该说提法还是很有分寸的。

卡夫卡的作品在内蕴上带有他个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悲剧存在的独到观察与深刻感受,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因而被视为是表现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性作家。

四、卡夫卡小说的特征(指导书P2)

1)具有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善于营造幻象世界,但又有精细入微的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这种幻象的世界看似不合逻辑,但仔细分析起来却并非虚妄,它恰恰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更本真的图景,是人的境遇的更深刻的反映。具有高超的虚拟现实的本领,他往往借助于荒诞、变形、陌生化、抽象化等艺术手段来实现。

2)在作品中着力表现在现代社会中制度和人的双重异化。

3)作品具有一种预言性。

4)许多作品没有结尾。具有多解性。

五、卡夫卡的《变形记》

(一)内容简述

《变形记》小说的主人公格利高尔·萨姆沙是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销员,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挣钱养活家人。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在公司他受尽老板的气。一天早晨,他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的父母和妹妹见到这个情景,大为震惊。父亲不理他,母亲很悲伤,妹妹开始时怜悯他,给他送食物和打扫卫生,但后来她也感到厌倦了,格里高尔的饮食就没有保证,房间也越来越肮脏。由于少了格里高尔的工资收入,家里人只得另找门路谋生, 打工挣钱,出租房屋以增加收益。一天格里高尔被妹妹的小提琴吸引出来,暴露在房客面前,全家大乱,房客吵着要退租,妹妹表示无法忍受,要把它弄走。就在当晚,格里高尔在又饿又病中死去。格里高尔死后,全家人仿佛卸掉了一个沉重的负担。结尾处,甲虫死去,全家乘车进城度假。

小说分三层展开故事情节。第一层,写格里高尔初变甲虫,引起惊骇,遭遇驱赶。第二层,写格里高尔虫性人心,忍受痛苦,眷恋家人。第三层,写格里高尔为家人所不容,深感绝望,断食而死。

(二)思想内容分析

《变形记》向我们形象地揭示了现代人这样的生存困境: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的压力下,渐渐丧失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人与人之间关系日趋冷漠乃至走向冷酷。因而,《变形记》可看作是一篇关于现代人生存问题的寓言。

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影响深远的经典形象,已经成为“变形人”的代称。

格里高尔的悲剧是令人心酸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

格里高尔本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浓厚爱意和诗意追求的人,然而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他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和追求,几乎整日都在惶恐不安中过日子,他勤勉善良、胆小软弱、安分守己,是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者,一个完全丧失了自我的悲剧人物。

小说通过格里高尔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即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渐渐丧失了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问题(由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孤独无助、焦虑痛苦的心理和他对自己变形前生活及工作的有关回忆可见),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乃至走向冷酷的问题(由格里高尔变形及死后周围人的反应可见)。

《变形记》讲述了一个人变甲虫的故事。这个故事表面看来荒诞不经,实则蕴涵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首先,它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

异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而且典型的现象。在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被"物"(例如金钱,机器,产品,生产方式等)所驱使,所胁迫,所统治而不能自主,成为"物"的奴隶,进而失去人的本性,变为非人。《变形记》的主人公里高尔的故事正是人异化为非人这一哲学生存现状。

卡夫卡描写的格里高尔在生活重担的压迫下从"人"变成一只大甲虫,表面上看,似乎是荒诞无稽,但是通过变形这个象征的手法,却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所创造的物,例如金钱、机器、生产方式等,作为异己的、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它们操纵着人,把人变成了奴隶,并最终把人变成了"非人"。卡夫卡通过受压抑的小职员变成甲虫后的思想和活动,深刻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这种别具一格的描写使《变形记》成为一篇独特的文学作品.

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

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轻自贱;

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

小说正是通过表现人的异化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

*  关于异化的理解

异化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人被他所创造出来的物(如机器、金钱等)所控制而失去对这个物的自主权,使人成为非人。

用马克思的话来回答:异化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见马克思1863年《资本论》第六章手稿)这里所说的“物”,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钱、机器和生产方式。

关于异化问题还要注意物对人的统治使人失去人的本性而成为非人的问题,这一点在《变形记》中体现的比较明显,甲虫是人成为非人的外化表现。

2.其次,表现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一种生存恐惧。

人变甲虫,在这里象征着莫明其妙的巨大灾难的降临, 这种人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表现 了现代西方人的某种精神状态,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核战争的威胁,环境污染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破坏,这一切使人们对未来的命运处于一种不可知的恐惧状态之中。《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命运正反映了这种精神状态本质的东西。

3.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格里高尔是个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变成甲虫,身体越来越差的他还在为还清父债担忧,还眷恋家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自己艰难地乖乖爬回卧室;他也是个好职员。为了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他拼命干活,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

在他变成甲虫后,小说详细的描写了家人对他从关心到厌恶到必欲置其于死地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希望他恢复赚钱的能力到彻底绝望的过程。这是一个为家庭奉献了一切,却由于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而被家庭抛弃的小人物的悲剧,这类悲剧在人情冷漠的现代社会里并不罕见。

甲虫死去,全家进城度假。这种结尾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苦涩的,因为一个为家庭付出巨大劳动的人因为某种原因(如果用写实的手法就是老、残、病等)丧失劳动力就被家人抛弃,死后全家如同得到大赦,这实际上加重了悲剧气氛。

人变甲虫象征什么,这样一个故事有什么意义

——简单说,《变形记》的故事象征着现代人的生存处境、现代人的异化。如果具体分析可以有这样几方面:1、表现了现代人的异化。2、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之间关系的冷漠。3、表现了人对自己命运的不可知的恐惧。4、现代人的渺小丑陋。等等。

(三)艺术特点——既有表现主义的特点又有现实主义的特点(指导书P8~9)

*  "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写神秘的幻象"——卡夫卡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

所谓幻象就是事物更深一层的形象,不是事物的表面真实而是事物的内在真实,是事物的实质,而这种内在真实是作家主观感受到并通过他的表述让读者去感受的。幻象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因而可以有多重象征意义,从而拓宽和加深形象所能表现的范围和深度。

所谓“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在这里是指具体真实的细节描写、符合生活逻辑的描写等。但这种逼真的描写不像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那样是为了再现生活、烘托人物形象、凸现典型环境,而是"为了反衬整体生存处境的荒诞和神秘"。

幻像的描写是表现主义的,而具体真实的细节描写、符合生活逻辑的描写是属于现实主义的。

《变形记》的总体图像显然是一个幻象的世界,而小说在营造这一这幻象世界时又运用了精细入微的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

《变形记》中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紧扣住“甲虫”的特性来描写变形后的格里高尔的行动、习惯。

在格里高尔变形后的那个早上, 写他床上翻身、下床、开门的一系列动作,无一不紧扣住“甲虫”的特性来写。如写他开门的艰难:“他开始用嘴转动着锁孔里的钥匙。可惜他根本没有牙齿——他用什么把握住钥匙呢?——当然,他的下颔是强有力的,用下颔可以真正地转动钥匙,格里高不顾一切地这样做了,毫无疑问他付出了代价,因为棕色的液体从嘴里流出来了,流到钥匙上,滴到地板上了。……他也竭尽了全力,可控制不了,他居然咬住了钥匙,每转动一下钥匙,锁也跟着晃动,现在只有他的嘴还可伸直,按照转动的需要,他把自己挂在钥匙上了,锁子反弹,激出相当响亮的铿锵声……他喘着气,心里想,我干脆不在锁上下功夫了。他把头搁在门的把手上,使门完全敞开。”写他晚上出门:“他慢慢地移动着,用触角试探着朝房门爬去”

二是真实而细致的描写了公司代表和格里高尔的家人对格里高尔的变形表现出的紧张、慌乱、惊恐、厌恶等态度、行为。

例如,写那公司代表发现变形的他以后的一系列反应和行为——紧张、慌乱、警觉和匆忙外逃也写得十分具体而且真实可信:先是“一声响亮的‘啊’,脱口而出。”然后是“用手压住已经张开的嘴,慢慢地又收回去,好像一种不明显的、均匀的、很有后劲的力量在驱动着他。”当格里高尔“根本没有出房间,而是靠在门扇上”对着公司代表说话时,“就在格里高尔说头几句话时,代表就转过身子,他努着嘴,肩膀抖动着,肩膀抖动着,回过头来盯着格里高尔;格里高尔接着讲下去,代表站在那儿没有一刻的安静,但始终盯着格里高。他非常缓慢地朝门走去,好像冥冥之中他不得不离开这个房间,而且事实上他已经到了前房,一个突然的动作之后,他的脚已最后迈出了客厅。可以认为他现在急于要有别的行动了。不过在前房时,他的右手远远地伸向了楼梯那儿,似乎存在着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为了留住准备开溜的公司代表,格里高里“离开门扇,通过出口移动身子,他要朝代表走去。”这时,“代表微笑着,已经用双手牢牢抓住前厅的栏杆。”随后,“代表已经到了楼梯,他的下巴搁在栏杆上,正回过头来看最后的一眼。格里高加快步伐,以便尽可能赶上代表。代表已经有所察觉,于是三步并作两步走,他消失了。”连带来的手杖也忘了拿。

小说描写家人对他的不同态度,描写他妹妹对他态度变化,时有精细入微的描写,且无不符合生活的逻辑。正是由于运用了“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所以,小说有效地展示了格里高尔处境的荒诞与神秘,增强了幻像的可信度,使其能够对读者产生更大的感染力、冲击力。

六、卡夫卡的《城堡》

(一)内容简述

《城堡》情节线索可分为一条主线及若干副线。主线内容就是讲述主人公K竭尽全力想进入城堡失败的故事。一个名叫K的人,在冰天雪地里来到城堡属下的村子。他自称是土地测量员,应聘而来,要面见城堡的最高统治者CC伯爵,以便得到许可在他的辖区内落户,劳动度日。他准备在旅店里暂住一宿,第二天再进城堡。但是,当晚他就因身份不明而受到有关人员的盘查:从城堡来的电话先是不承认他的土地测量员身份,然而后一个电话又不否认他是这一职务的承担者。这预示着,他要进入城堡将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第二天及以后发生的事证明,K—心想进入城堡却处处碰壁。城堡非地处遥远,它就在前面的山岗上, 天晴时一眼可见,似乎条条道路都可以通达。然而,对于K来说,它们则是一条又一条死胡同。疲惫、失望、孤独、烦躁伴着这个异乡的陌生人。他从信使手中接到了城堡官员克拉姆的两封信。K希望见到克拉姆,哪知道这个克拉姆也像城堡—样可望而不可及,能用的办法(包括勾引克拉姆的情妇弗丽达)他都用过了,一无所获。他只得按克拉姆信中指示去见村长,在那里,他了解到甚至连招聘的事都是永远无法查实的事。但是K仍未死心,他一方面接受村长为他安排的学校看门人的低贱职务,和弗丽达及城堡派来的两位形迹可疑的"助手"一起过着凄苦而屈辱的生活;另一方面,继续设法疏通进入城堡之路。他想方设法结识信使巴纳巴斯及其一家,但这一家陷入的困境表明,他们自己尚且求助无路,哪里还有力量帮助别人!结果,反倒在无意中将K推向绝境:K因与奥尔加关系亲密引起弗丽达的嫉恨;她在客店老板娘的挑拨离间下,离开了K而委身于他的一个助手,倒霉的K,不仅城堡没有去成,女人也丢了。

除了主人公K的人生悲剧故事外,小说还写了其他副线,这些副线都是以K为中心点,构成放射状的网络结构:有弗丽达与客店老板娘的故事,信使巴纳巴斯的故事,村长夫妇的故事,鞋匠女儿阿玛丽亚的故事,小侍女佩彼的故事。其中K欲进城堡而不得无疑是《城堡》的情节主干。

《城堡》也是未完成的作品——小说写到二十章(上)。

编者马克斯·布罗德在《城堡》第一版的附注中说:"卡夫卡从未写出结尾的章节,但有一次我问他这部小说如何结尾时,他曾告诉我,那个名义上的土地测量员将得到部分的满足。他将不懈地进行斗争,斗争至精疲力竭而死。村民们将围集在死者的床边,这时城堡当局传谕:虽然K提出在村中居住的要求缺乏合法的根据,但是考虑到其他某些情况,准许他在村中居住和工作。"

(二)《城堡》的特色

《城堡》写于1920至1922年间,是卡夫卡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不仅表现出"卡卡夫式"小说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卡夫卡一生思想探索与艺术探索的总结。

"城堡"这个象征物就是他一生所感到的那种与人敌对,压抑着人的精神和肉体的社会超验的力量的象征。这种存在既有"至高无上"的强迫性,又有"不可捉摸"的隐匿性。它实际上是折磨人、摧残人的社会机器,它从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挤压人、虐待人。它随时随地无端地强迫人出示自己的生存许可证,为自己与生俱来的自由权利作外在说明。《城堡》所反映的绝望凄凉的人生境遇,既是卡夫卡的个人的,也是犹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因此,它具有惊人的普遍性和强大的艺术力量。卡夫卡是以他的全部痛苦,孤独,绝望和磨难来创作出这部经典作品的。

1、《城堡》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大相径庭

发表于1926年的《城堡》写于1922年,是卡夫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是一部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大相径庭的作品。用分析传统小说的角度(如故事性、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典型环境,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来分析这部小说往往难以奏效。

2、《城堡》是一部可以多重解释的作品  (多解性)

理解《城堡》的焦点是,为什么千方百计试图进入城堡?城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它有什么样的象征性内涵?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对于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在卡夫卡的研究史上都没有最终的答案。

3、“城堡”是一个有多重象征意义的主题级的意象,解释它的主要观点主要有7种:

⑴神学观点:虽然都是持神学观点,但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①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

②以城堡比喻神,然而K的种种行径都是旨在反对这种现有秩序,想证明神是不存在的。

③城堡根本不代表神,假若城堡里头有神,这也是一位躲藏起来不让人见的神。

④K处于基督教义上的信与不信之间,代表没有神可以依赖的人类的悲哀。

⑤K的处境就是犹太教、犹太人的处境,一切的努力在于得到非犹太世界的承认。

⑵心理学观点: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K自我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人在真实的外在反映。

⑶存在主义观点: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

⑷社会学观点: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之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斯统治者罪行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

*《城堡》中的官僚主义思想应怎样理解?

——官僚主义是按照社会学的观点对《城堡》的一种解释。《城堡》中的官僚主义主要体现在k申请进入城堡的过程中,如与各种官员打交道,文件在传来传去的过程中经常发生错误等等。

⑸马克思主义文艺观: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感普遍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的普遍的困境。

⑹形而上学的观点: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

⑺实证主义观点: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交往,工作,旅游,疾病,婚事,个性等等有密切的关系。

 

* 西方学术界关于《城堡》主题内涵主要有三种理解

①犹太人长期漂泊而寻找精神家园

②人类寻找上帝

③人类追寻真理和人生目的。

* 对《城堡》为什么会有多种解释?

对于一部小说有多重理解也是二十世纪小说的特点之一。

《城堡》的多解性是由小说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

①"城堡"意象的朦胧性

它既像一个真实的存在,又不像一个真实的存在。

②K进入"城堡"的过程的朦胧性

它既像一个真实的过程,又不像一个真实的过程。

* 怎样解读《城堡》

《城堡》小说故事情节中没有只言片语透露一点点象征意义,它没有提供给我们任何哲理性的暗示,构成小说的,只是一连串不可理解的事件。必须从总体上把握《城堡》的叙事框架,把它看成是一个寓言,一个总体象征结构,小说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解释。小说的每一部分细节,只有纳入到这个总体象征结构中才能获得意义。

卡夫卡用表现主义创作方法来处理这一主题。K是谁?他是不是真正的土地测量员?这些都不重要。为了表现主人公孤独的本质,卡夫卡将K同现实社会的一切联系预先消解,变成城堡及其附属村落——这个森严闭锁的王国所决不容留的眼中钉、肉中刺。K实际上是一个绝对孤独的符号。城堡也是一个符号,它与人世间的联系,也被作家预先消解了,变成了一种绝对的存在和神秘莫测的超现实力量。它代表什么?某种权力?世界秩序或者法律?可以作一大堆解释,但是,哪一种解释也不是最确切的。实际上它也是不可解释的。你想到那里去吗?不仅它的门朝哪儿开你不知道,走哪条路可以到达你不知道,甚至它是否真的存在你也无法断定。它变化莫测,鬼使神差,弄得你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K就曾感到,"那是一片空洞虚无的幻景";但是,它统治着它属下的那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却是千真万确的。城堡有自己的特权和利益原则,要使它高抬贵手,不管恳求、纠缠、愤怒、抗争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K同城堡之间那场戏谑性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斗争",一开始就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城堡"一方是绝对强大的,无所不在的;而K一方却是孤独无援,形只影单的。这场"斗争"不过是早已注定的失败的验证罢了。

K并不是战斗的英雄,而是一位"非英雄"。他的目的不过是想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成为城堡的恭服良民。为此他想尽一切办法。甚至听从村长的安排,忍受到学校当仆役的侮辱,还恭顺地在官员的雪橇边守候半天,冻得直打哆嗦,但都失败了。那么,K竭力想去做的当地居民又怎么样呢?小说写到:"一张张都是饱经苦难的脸——他们的脑袋看上去好像头顶被打扁了似的,他们的体态也好像是挨了打而疼得扭成现在这副样子。"但他们一面在恐惧中提心吊胆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一面又为自己有资格成为城堡的顺民而庆幸。如客店老板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知道了弗丽达竟然爱上了K,气得大病一场,质问K是施了什么魔法迷住了年轻的姑娘;并表示无法理解为什么弗丽达要放弃城堡官员情妇的光荣称号,而与一个异乡人相爱。并且不顾人之常情,将K与弗丽达赶出了客店。这表明城堡居民们的恐惧感已经深化为集体无意识,成为人皆有之的心理疾患;这种集体无意识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隔膜、又加剧了人内心的惶恐、困惑,更加强了邪恶势力的张狂与蛮横。

小说副线中有一个独立的故事——鞋匠一家的悲剧,给了我们对主题思想理解的又一启示。鞋匠原先生意兴隆,远近闻名。两个女儿如花似玉,活泼美丽。大女儿阿玛丽娅穿着漂亮服装去出席一次集会,被城堡官员索尔蒂尼看中,但他托信使捎来的"情书"却充满了威逼与命令的语言和无耻下流的腔调,阿玛丽娅一气之下撕毁了信件.尽管索尼蒂尼未作任何表示,但鞋匠一家的厄运开始了,他被取消了消防队荣誉称号并被赶出消防队;所有顾客不再来做鞋子,他们一家被村民邻里孤立,成为贱民,与全体居民隔绝。为了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他们四处哀告、乞求,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去求得城堡官员的宽恕和谅解。是谁造成了这个平民家庭的悲剧呢?卡夫卡消解了社会原因,却保留了这个原因的精神后果或心理后果,那就是极权社会的阴影导致了小人物非理性的恐惧,这是对于某种至高无上而又不可名状的残暴统治的恐惧,是弱者对强者的极度恐惧。阿玛丽娅一家的悲剧命运也体现了弱者中遵循了狼群的生活逻辑:一只狼负了伤,流了血,转眼间就会被狼群撕得粉碎,吃个干净。

卡夫卡是一位严肃的作家,他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败,用寓意、象征、变形、自白、反讽等手法来表现"自我",表现现代西方人道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他的全部作品通过具体刻画"人"如何变成"非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始终贯穿着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即普通人与现代资本主义环境间的深刻矛盾和专制极权统治对人在精神上构成的威胁,这就是我们理解的城堡的主题思想。

小说中的城堡只是一个抽象的象征物,它既不是一个具体的城市,又不是具体的国家,它象征着一个虚幻的混乱的世界,象征着给人带来灾难,不可捉摸的现实,象征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目标。作者描述的重点不在这象征物的本身,而是主人公对争取到达城堡的种种精神体验。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迈一步就困难重重,连一个最简单的目标都不可能达到,一切显得无能为力,身不由己。

七、对卡夫卡的评价

1、时代的先知

卡夫卡可以说是最早感受到时代的复杂和痛苦,并揭示了人类异化的处境和现实的作家,也是最早传达出20世纪人类精神的作家。在这个意义上说,他是20世纪文学的先知,时代的先知与人类的先知。(教材P3)

2、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者(指导书P13~15)

教材中所提到的评价都是非常著名的评价,要求大家仔细地看一下。

 

 

附:

卡夫卡式的含义

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人们称为"卡夫卡式"。"卡夫卡式"如同"莎士比亚化"、"席勒式",涵盖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1.在思想上,卡夫卡接受了存在主义学说,反映了世纪情绪,表现了人的孤独与恐惧,表现了荒诞世界和异化主题。

2."卡夫卡式"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有: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怪诞;象征;自传色彩。

卡夫卡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带有作者本人的烙印,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作品有着某种自传色彩。当然,这不是在事件的经历上,而是在精神上。

《城堡》主人公K的弱点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卡夫卡本人也明确意识到的自己的弱点。他十分坦率地说过:"我知道,生活要求于我的东西,我什么也没有带来,我随身带来的仅仅是人类的普遍的弱点,我把这种弱点当作我的时代的消极面紧紧地握在手中。"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像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划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且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

所谓“席勒式”主要是指在作品中缺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只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变成了这种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席勒是十八世纪德国的浪漫主义诗人、剧作家,也是著名的美学家。他的剧作影响很大。恩格斯说他的剧本《强盗》,“歌颂一个向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青年”,《阴谋与爱情》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都得到了肯定的评价。但是席勒的剧作也有明显的缺点,主要是他的剧本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合生活逻辑、让人物宣讲作者政治理想、缺乏性格真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