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7住家保姆价格:解脱道大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40:30

第一编  佛法大义——略述三乘菩提之异同

虽值末法时期,却仍有发大心的出家、在家佛子,为了自度度他,而发起勇猛心,欲实证佛法——三乘菩提。可是部分佛子,因为不明佛法的修证原理,无法以佛法的正知正见来指导自己和他人的实修,有将行人天善法当作是行菩萨道者,有以小乘断烦恼的法门来求证大乘佛法之明心见性者,有将持名念佛法门作为末法时代惟一能了生死者,有将出家人做的早晚两堂功课的念诵作为行门者,有以定为禅者,甚至有把外道法错会为佛法来修习者……故虽经多年精勤修行,道业却依然没有进展、久修无证。究其原因,完全是因为在佛法的知见上,存有盲点。所谓盲点即是对三乘佛法缺乏系统的认识,不知三乘佛法各乘的法义内涵及其异同——共道与不共道,不知三乘佛法的修证次第,由此而导致了佛法修证上的事倍功半或者愈精进修行于道愈远的状况发生。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佛云:

“(如来)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

故在“五浊”之娑婆世界,众生的根器优劣不等,因此世尊以智慧方便,将一佛乘的佛法,细分为三乘——声闻乘、缘觉乘、佛乘,以此来接引不同根器的佛子,从而达成渐次引导众生走向大乘成佛之道的目的。

在这三乘佛法中,声闻、缘觉乘,所修的是解脱道,是讲声闻、缘觉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原理与行门,声闻、缘觉乘的修行,纯粹是为了个人的解脱,故名小乘、或称二乘;佛乘所修的是菩提道,是讲菩萨如何圆证法界实相——真如佛性的原理与行门,菩萨修证佛乘的目的是为了成佛并度化一切众生成佛,故佛乘亦名大乘。因此,整个佛法可以分成两大部分来说:一部份是讲二乘——声闻、缘觉乘所修的解脱道,另一部分是讲大乘菩萨所修的菩提道。

《大智度论》“释嘱累品第九十”云:

“小物应在大中,大物不得入小。若欲问应言:‘小乘何以不在摩诃衍(大乘)中?’摩诃衍能兼小乘法故。”

 也就是说,大乘所修的菩提道的内容涵盖了二乘的解脱道。

二乘解脱道的修证,是要断除行者对三界的贪爱,可是二乘的行者,在断除贪爱之前,先要见道,声闻、缘觉的见道就是断我见。二乘行者见道断除我见以后,仍须继续修行以求断除我执,如此才能解脱生死轮回。很多人误会佛法,以为修学禅定,不停地打坐,就可以出离三界;或者不停地念诵佛号经文、咒语和仪规,就能成佛。实际上,声闻和缘觉的解脱,是由于声闻法、缘觉法的“无我慧”而出离三界,并不是由于禅定。虽然声闻、缘觉能出离生死轮回,可是他们出了三界,却仍然不明白大乘菩提道所修的般若是什么?仍然不知道大乘菩萨所证的法界实相——真如与佛性是什么?不明白大乘佛法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什么?相反,大乘菩萨在修菩提道的同时,却会“顺便”完成解脱道的修证,所以解脱道是三乘与共,故名通教。

菩提道之修证,凡夫众生从初发菩提心,于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开始;经由四加行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进而求大乘见道——开悟证解第八识阿赖耶识,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实相心,由此转入内门修证;于三贤位修学般若总相智、别相智,消除异生性,勇发十无尽愿而进入初地,成真佛子;此后,进修地上菩萨所应修学之道种智,经十地之十度行,渐次迈向佛地。如是菩萨的阶位,乃依唯识的增上慧学之深浅而建立,因其法义与行门不共于二乘,故名别教。

解脱道如果因缘具足,极速者,经过三生、四生的精进修行,可以实证;可是佛菩提道呢?一般要历经三大阿僧祗劫才能圆成,所以菩提道甚深极甚深,一般众生可以说很少有机会听闻,更别说修证了。

    下面将详述解脱道和菩提道修证原理、次第以及异同,有关内容,依据《阿含经》《华严经》《楞严经》《十地经论》《阿毗达磨俱舍论》等经论,目的是提纲挈领,让佛子在略见佛法全貌的基础上,达到消除盲点之效果。

三乘佛法之修证原理、次第以及异同,大义如下。

第一章  解脱道略讲                                                                                                                                                                                                               

“解脱道”顾名思义,是讲如何解脱烦恼系缚、出离三界轮回、超越生死苦海之法道。

声闻、缘觉乘所修的解脱道,是讲如何断除我见我执所起之烦恼,而证得初果须陀洹乃至四果阿罗汉的修行原理与方法。二乘的行者虽然不知不证诸法实相,但是他们通过修行,断除我见我执以后,就可以解脱生死轮回——舍报后能取无余涅槃。当然二乘人所取的无余涅槃,与诸佛所证的无住处涅槃有着很大的不同。

解脱道的修证,主要是要断除我见我执及其相应之烦恼。二乘的行者,修习解脱道的目的,不求成佛,唯求出离生死轮回。一个志在出离、想如实践行解脱道、取证解脱果证的佛子,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做“生死”?又什么叫做“了生死”?如果不能将从“生”到“死”、从“死”到“生”这生命的两端不断重复及其过程的来龙去脉,一一明白清楚,这了生死的“了”又如何的体现呢?不能明“了”生死,焉能出离生死?然欲“了”生死,必先明了如何解脱生死的修证原理与次第,欲明解脱道的修证原理与次第必先明白有情生死轮回的原因。那么造成有情生死轮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以下解说有情众生堕入生死轮回的原因,主要是从人道的角度来说的)。

 

第一节  有情众生轮回生死的原因

《杂阿含经》卷三(六二)经云:

“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五蕴),生我见系着,使心系着,而生贪欲。”

有情众生既为我见、贪欲之绳所缚,便只有“以缚生,以缚死,以缚从此世至他世;于彼亦复以缚生,以缚死”,不停地在三界里生死轮转。

由此可见,有情众生之所以堕入生死轮回,是因为无明所系,不能如实地明白无我的正理,因此而起我见、我执,复由我见、我执又起种种贪爱烦恼,如是无明、我见、我执、贪爱烦恼,就会产生“后有”,使得有情众生死后,又有了来世,如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轮回不已。

一、无明

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愚痴的意思。这是说有情众生,没有佛教所说的出世间的智慧,心里痴暗,因而沉溺于生死大海,以苦为乐,不能自拔。关于无明,《瑜伽师地论》卷八云:

“无明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

简单的说,无明,是指有情众生因为没有听闻善知识宣讲佛法,于佛教所说的业、因果、轮回、四圣谛、五蕴、十八界、无我、真如佛性、一切种智等正理无所明了、无所证,没有出世间的智慧,因此而起惑造业,堕入生死轮回,不能解脱成佛。无始劫以来,有情就被无明所遮蔽所障碍,不能产生出世间的智慧,因而在六道轮回中不得解脱。

无明,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又分为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两种。一念无明,是指有情众生不能如实地明白、证得五蕴无我,没有出世间的智慧;无始无明,是指有情众生不能如实的明白、证得法界的实相——“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心”之“识”,没有有关诸法实相的智慧。小乘所修的解脱道只断一念无明,不断无始无明;大乘菩提道既断一念无明,也断无始无明。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看,依于一念无明而起的我见、我执,实是一切有情众生堕入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

二、我见、我执

欲说明何为我见、我执,先要了解什么是有情众生、外道所认为的“我”。

(一)、有情众生以及外道所认为的“我”

1、有情众生所认为的“我”

自古以来,哲学家、宗教人士,乃至世间的芸芸众生,就一直在思考:“我”是什么?生命的实相又是什么?由于他们对于“我”的思考不是如理进行的,因此,对于“我”的认识,存有许多邪见。譬如:对于什么是“我”,有情众生或者认为色身是“我”,或者认为这个能见闻觉知、感受苦乐、能思考、能决定做什么的“心”是“我”。所以,当人们身体受伤害时,会说“我很疼”;当人在活动时,会说“我在运动”;当人们在思考时,会说:“我在思考”;当人们高兴时,会说“我很开心”;当人们决定吃饭穿衣、行善作恶的时候,会以为“是‘我’决定这样去做的”。无始以来,众生一直就是将色身,将能够认知、思考、觉受、决定的“心”,当作是“我”。无始劫来,有情众生就一直以为有这样的一个“我”在感受、在行动、在思考、在决定,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的真实性,直到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乔答摩·悉达多在菩提树下大悟成佛以后,初转法轮为有情众生宣说无我的道理时,人们才知道“我”的真相其实是真实的“无我”。

为什么说——“我”的真相其实是“无我”的呢?这就需要先从佛学的原理来分析——组成有情众生所认为的“我”的基本原素了。

《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佛云:

“众生‘我’者即是五阴(五蕴),离阴(蕴)之外更无别‘我’。”

因此众生所认为的“我”即是由五蕴聚合而成的,五蕴之外,并没有一个独立的“我”存在。那么,什么是五蕴?简单地来说,“蕴”,就是积聚的意思,旧译“阴”或“众”(唐代以前的翻译的佛教经典称为旧译),因此五蕴又称为“五阴”“五众”,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总称。

色蕴:“色”含有现代人所说的“物质”的意思,色蕴,就是物质的积聚,是指四大种(即构成物质的四种基本原素、微粒统称为——地、水、火、风),以及由四大种积聚而成的人体、物体、器物、山川河流、草木等。因此,凡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人体,有形有相有质碍的物质都是色蕴所摄,简称色蕴。

受蕴:“受”含有“领纳、感受”的意思,人类的感受有三种:“苦受、乐受、舍受(不苦不乐受)”,受蕴就是这三种受的积聚。

想蕴:“想”含有“想念、思考、分析、分辨、回忆、推理”的意思,“想”是人类的意识心的作用之一,想蕴就是人们对于人、事物的“想念、思考、分析、分辨、回忆、推理”的总和。

行蕴:“行”含有“造作、行为、行动”之义,既包括身体的行为,也包括心理的活动,行蕴就是“身行、口行、意行”的三种积聚,在五蕴中,行蕴包含的范围是比较的广,除了“色蕴、受蕴、想蕴、识蕴”以外的都是行蕴所包含的范围。

识蕴:“识”,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心”,识蕴的“识”之所以能称之为“心”,是因为“识”是具有了别、思维、判断、决定的作用,能了别(分别)、认知各种境界。佛门以外的人往往笼统地以为能认知、思考、觉受、决定的“心”就是一个——意识,其实,人们的“心”总计有八个,佛教称之为“八识心王”,八个“识”(心)各有各的作用,这里先来说识蕴,识蕴包含六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识蕴六识,各自了别的内容是不同的:其中,眼识了别的是物体的外形、色彩等;耳识了别外界的声音;鼻识了别气味;舌识了别饮食的滋味;身识类似触觉,了别的是和自己的身体有所接触的人体、外物的冷热、粗滑软硬程度等;意识则能配合前面五个识,对外境、事理作更深入、更细致地思维、分别(此时称为五俱意识),意识也能离开前五识单独了别法尘,比如了别梦境(此时称为独影意识)。识蕴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总和。识蕴的作用是了别、分别各种各样的事、理、境界。

通常人们以为了别、分别事理、境界的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大脑及其神经系统,其实这些器官是都是肉质(物质)的,只是起到接触外境、传递信号的作用,本身是没有分别、觉知作用的,真正能分别、觉知的是“心”,只有“心”才具有分别、觉知的功能。是有形的物,能被无形的“心”所分别、感知,其原理是极为复杂的。 

佛教还以“名色”的概念,来概括五蕴的诸蕴:五蕴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四蕴为心法,无实物形体可见,因而统称为“名”;“色蕴”称为“色”,合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总称为名色。

从有情众生的角度来看,人们所能感知的“我”,其实就是由五蕴组成的。人们通过“身”(色蕴)与“心”(识蕴)的和合运作,就能去造作各种善恶业(行蕴),于是就有了苦受、乐受、舍受(受蕴),由于不知道受蕴是虚幻的法,以为觉受真实,就产生了种种虚妄的想、思(想蕴),基于虚妄的想思认知,为了避苦求乐,又会采取种种颠倒错乱的行为(行蕴),如此循环不已。因此,人们这种能够感受的“我”在思考、在感受苦乐、在行动,其实无非是五蕴的合和运作而已。因此,众生所感知的“我”,超不出五蕴所涵盖的范围。

五蕴“我”,是人们所能够直接感知的“我”,五蕴在相续不断中又不停地生灭——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变异,譬如人的大脑每一秒钟发生十几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人们基于本身和外界的刺激,一会开心了,一会又痛苦了(受蕴);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念头,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想蕴);人们的心理、身体的种种行为也是如此的变化多端(行蕴);所谓的“心猿意马”,最难捉摸的就是人的心了——变化无常。因此,由不断变异的五蕴组成的“我”,一秒钟以前的“我”,和一秒钟以后的“我”,已经完全不是同一个了,有情众生所谓的“我”,所感觉的“常不坏”的“我”,其实是“暂有”、“假有”,根本不存在。

五蕴虽然是在时刻变异的,但是,五蕴在根本心——阿赖耶识的作用下,却又展现出相续性(连续性),比如:人们晚上睡着了,识蕴就消失了、暂时断灭了——人们没有任何的见闻觉知了,可是当人们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识蕴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又恢复了,于是人们又记起了昨天、甚至是发生了很久的事情了。人们就是因为五蕴——色、受、想、行、识,在根本心——阿赖耶识的作用下,才具有的相续性,才使五蕴能够从昨天延续到今天,又能够从今天延续到明天,才会错误地认为“我”是存在的,“我”是不会变的,昨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即便是五蕴的“我”,具有相续性,这种相续性最多也只能够延续一百多年,一百多年后,色身也会坏的,“受、想、行、识”也会坏的,五蕴的“我”只有一生,五蕴所组成的“我”根本不会再进入下一世之中。因此,外道的基督教所认为“我”死后,“我”可以进入天堂,那是不符合事实和道理的。

有情众生执着五蕴,常想造作、保持自己喜欢的,远离自己厌恶的,舍不得“我”的消失,由执着“色、受、想、行、识”五蕴,而遮盖了“无我”智慧的生发,因而积聚了无量的生死苦果,所以,五蕴又称为“蕴魔”,也因此,世尊教授声闻弟子“于五蕴生厌离”。

在基础的佛学知识里面,和五蕴的知识同等重要的还有“十二处”“十八界”,世尊建立这些佛法名相,也是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众生所执着的“我”到底是什么。

十八界,包括: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包括:

眼根,是指眼睛等视觉系统。

耳根是指耳朵等听觉系统。

鼻根,是指鼻子等嗅觉系统。

舌根是指舌头等味觉系统。

身根,是指人的头颅、躯干、四肢及其感觉系统。

意根,在大乘佛法的唯识经典中称为第七识——末那识,小乘的经典《阿含经》里面称为“意根”,作为六根之一的意根,不像眼睛、耳朵一样有个实体的器官存在,意根是无色根,是“心”“识”。意根末那识具有“恒审思量”的体性:末那识能往来三世而不断灭,除非如阿罗汉一样入了无余涅槃,末那识才会断灭;末那识是作主的心,八识心王中,处处作主的就是末那识;末那识不甘寂寞,无始劫以来总是喜欢攀缘、执着三界的有为法,比如有的人喜欢看美国的职业篮球赛,如果一场球他没能看到结局,他心里就老是记挂着球赛的结果——到底是哪一个队赢了?他会一直惦记着这件事,直到他打听到了结果。其实无论哪一个队赢了,对他的生活是没有影响的——输赢其实对于他来说,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这就是末那识的执着、攀援习气。末那识的这种攀援执着习气,使得人不甘寂寞,不愿意趋向涅槃寂静,总是喜欢沉溺在有韵味、有刺激、有情调的事情中,修行就是要改变末那识的的攀援执着习气,使末那识往甘于平淡寂灭的方向上改变。

末那识虽然是“处处作主”的心,但是末那识却是一个了别慧比较低劣的心,末那识不太会分析思考,末那识在作出决定之前,往往需要在第六识对事物、境界作出了别分析的基础上,再来决定是做还是不做什么事情的。比如说:人饿了,身识、意识分析身体的饥饿状况后,再由末那识决定是否进食,何时进食?末那识的作主往往是根据过去生、今生的习气来作主,由于末那识是“恒”——能往来三世而不断灭,所以过去生末那识养成的习惯(习气)会带到下一生,比如一个人过去生对于书法艺术很有研究,如果死后再投胎为人的话,他喜欢书法艺术的习气就会带到这一生,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过去很多生就一直接受佛法的薰习,当他这一生再接触到佛教以后,就会立刻生起信仰,并深入修证,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信根”成熟。末那识根据过去生、今生所形成的习气,来决定如何行动的体性,就是俗语说的一个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能思考分析的意识心不是作主的心,如果分析思考的心能够作主,则吸毒的人在分析思考吸毒的危害以后,立即就能够决定戒毒了。因此,能分析的意识心和作出决定的末那识心必然不是同一个。现代西方心理学家研究潜意识,他们认为意识不作主,作主的是潜意识,西方心理学家所探索的潜意识的功能,其实就是意根末那识的部分体性,但是他们不知道人除了意识心以外,还有一个末那识意根的存在,他们对于潜意识的研究,还处在很粗浅的程度。

在大乘佛法的唯识经典中,还详细说明了第八识阿赖耶识(心)的种种体性,这里也顺便简单地介绍一些:

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一切众生都有的根本“心”,阿赖耶识心无形无色,本来而有,不生不灭,虽然能集藏一切法的种子,能生万法,却又自体清净,离见闻觉知,随缘应物而不作主。阿赖耶识是本来而有的法——不要问:阿赖耶识是“谁”生出来的?阿赖耶识不是因缘所生法,是本来而有,且不生不灭的法——不要问为什么?是法尔如是,无始劫以来阿赖耶识就存在,没有一法能够生出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却能藉缘生出三界一切法——包括有情众生的色身、七识心、宇宙器世间等等,都是由阿赖耶识生出来的;说阿赖耶识能造一切法,不是说先有阿赖耶识,然后阿赖耶识再造出宇宙器世间及有情众生的身心,而是说无始劫以来,器世间就有有情众生存在着——众生的存在是没有开始的,这些有情众生都具有根本心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和有情众生是同时存在的,没有先后的,只是在有情众生这一世的“我”死后,阿赖耶识又会依据它收藏的“业种”再造出来世的“我”,否则,阿赖耶识就等同于一神教所说的万能的“上帝”了(一神教的外道认为上帝是第一因,先有上帝,然后上帝又创造了人和世界)。阿赖耶识心虽然能够造一切法,但是却没有像意识心一样的见闻觉知,阿赖耶识也不作主,作主的是意根末那识,阿赖耶识从来不攀缘、不执着一切法,阿赖耶识只是遍造一切法,并集藏一切法的种子,所以阿赖耶识是清静的,是无我性的,;阿赖耶识集藏的一切法的种子中,也包含业种——阿赖耶识能够将过去生、今生的五蕴“我”所造的业种带到来世,并造出来世的五蕴“我”来承担过去世的“我”的因果报应。

故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是本心,是万法之源。

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根本心,佛教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说有情众生的色身、识蕴的六识心、第七识末那识心以及宇宙器世间的万法,都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所生出来的法,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根源。“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佛教的根本理论,因此佛教被人认为是“唯心主义”,其实佛教所说的“唯心”和哲学家所说的“唯心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识蕴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再加上第七识末那识(意根)、第八识阿赖耶识,总计为八个识,佛教称之为“八识心王”。

在八识之中,识蕴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只有一世,来世的六识心,又是全新的,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能够往来三世,末那识只有在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的时候,才会消失,而阿赖耶识永远不会断灭消失,阿赖耶识是不生不灭的法,阿赖耶识具有涅槃性的。

八识心王所包含的八个识,是人们都具有的法,人们的八个识各有各的作用,识蕴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对于外界以及自身的情况具有见闻觉知的作用,人们在六识心完成认知活动以后,得要有末那识来决定是做什么还是不做什么,而有情的色身、六识、末那识、宇宙器世间都是由阿赖耶识造出来的,基于根本心阿赖耶识的存在,才有宇宙器世间、有情的色身、六识、末那识以及因果轮回的存在。八识心王虽然各有不同的体性作用,但是,在人们完成认知、行为等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是同步一起,和合运作的,这就是人们易生错觉好象只有一个“心”在活动的原因。八个识共同组成众生的“心”,就像一部汽车是由外壳、车架、发动机、轮胎、方向盘、车座、油路、电路等所组成的一样。

末那识、阿赖耶识是客观存在的“心”,通过佛教的修证,可以实证、体验的,末那识、阿赖耶识的体性,也是可以证知、观察二者的,大乘佛法的修证,首先就是要实证末那识、阿赖耶识,现前观察二者的体性与作用,以获得大乘的般若智慧。因此,人们笼统地以为是一个整体的“心”,其实是八个,这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通过佛教的修证上,都能够证明的。

佛教有关八识的理论,是整个佛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难理解的内容,在八识之中,识蕴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人们容易理解、体会的,而对于末那识、阿赖耶识,佛门以外的人尚且连名词都没有听说,更不要说是实证和体会了,因此,这里不得不简略地解释一下末那识、阿赖耶识的体性,否则,将无法说明佛法所说的有关轮回和涅槃的原理的。下面继续说说六尘。

六尘是六根所“接触”的对象,包括:色尘,泛指眼睛所看见的一切对象;声尘,泛指耳朵所听到的各种声音;香尘泛指鼻子闻到的各种气味;味尘,泛指舌头所“尝”到的酸甜苦辣等滋味;触尘,泛指自己的身体和他人的身体、外物接触所生的粗滑软硬、冷热等触觉;法尘,法尘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内相分影像,是意根、意识所缘的对象,法尘的概念比较难以理解,可以举例说明,例如:自己的某个亲人虽然不在身边,但是,经常能想起他的音容笑貌,这和亲人大概相似的“音容笑貌”就是法尘,法尘简单地说,就是心中的影像。六尘的“尘”,含有染污的意思,六尘能染污人们的“心”,使之不能清静,故名为“尘”。

六识,也就是五蕴的识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尘、六识的所包含的每一种法,都有不同的差别和功能,各称为一界,合起来总计有十八种不同的差别功能作用,称为“十八界”。

十八界法中的六根与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包括: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合起来称为十二处。十二处之六根能接触六尘,即眼睛接触外色,耳朵接触声波,鼻子接触气味,舌头接触食物,身体接触外物,意根接触法尘,经过接触,色、声、香、味、触、法,进入了人们的心中,这个过程称为六入(六入的原理极为复杂,这里只是简说)。

六尘经过与六根的六入,识蕴的六识就出生了,《阿含经》云:“眼(眼根)色(色尘)因缘眼识生……意(意根)法(法尘)因缘意识生。”六识一旦出生,人们便能感受苦乐——产生受蕴,于是就会有种种想、思——产生想蕴,想蕴产生以后,就会有欢喜厌恶的心理活动,有各种避苦求乐的行为——产生行蕴,于是有情众生的五蕴“我”就具足了,“我”具足了,便有“我”的生死轮回。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简称为“蕴、处、界”,也称为三科。佛教施设“蕴、处、界”三科,是为了破除有情众生所执的“我”。

从十八界法的角度来说,凡夫众生所认为的“我”,就是由十八界法的六根与六识组成的,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五根组成的人的色身,具有见闻觉知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再加上处处作主的意根末那识,组成了人的“心”,这七识心都是会断灭的心,故称为“妄心”。相对妄心的无常性,以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的不生不灭,故称之为“真心”(究竟的真心是佛的第八识无垢识)。

 “色身”,再加上七识心的“妄心”,就构成了众生“我”的全部。人们通过“身”与“妄心”的和合运作,就能够完成认知、感受苦乐进行思想、采取行动。有情众生不知道“我”的虚幻性,在无明的作用下,总以为“我”是真实存在的法,所以才会有种种颠倒错乱的想法和行为。众生实在不明白自己生生世世所执着的“我”的真相。

众生感觉到“我”的“存在”以后,又以虚幻的“我”为基点,把三界万法,区分为“我”与“我所”。五蕴就是“我”,“我”以外的一切法,被“我”所认知、所感受、所支配的一切事物、对象,都成为“我所”,于是,有情众生就在我所中贪着财、色、名、利等,而导致了生死轮回。(注释:其实,众生将五蕴认为是“我”的情况是很复杂的,有人将五蕴的整体当成是“我”,有人将五蕴的某一蕴当成我,其余诸蕴当成我所,如《杂阿含经》(109)经所说,将色身(色蕴)当成是“我”,将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当成是“我所”,因此产生了“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四种情况,这里就不一一详说。)

人类的一切,包括饮食、男女、政治、经济、科技、医疗、文化、外道的宗教等等一切,无非是在今生来世,能让这个色身长寿,让这个“心”不停地觉受快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真所谓千方百计,甚至是弱肉强食、残害生灵,也在所不惜!人们以为色身是“我”,以为觉知心是“我”,故担心色身坏灭,害怕觉知心断灭,害怕“我”死后就是断灭空,故非常恐惧死亡——恐惧这一世的“我”消失。因此,人们活着就是为了“我”——满足“我”;想尽一切方法,不让“我”消失——延续“我”。人们不知道其实自己所执着的“我”是虚幻的,是一种错觉。为了这种虚幻、错觉,生生世世成为“我”的奴隶,如夸父追日而失去了生命一样,其实所追逐的不过是一个影子罢了。

2、外道所认为的“神我”

对于什么是“我”,佛教以外的外道(泛指佛教以外的各种宗教),还有一种“神我论”的观点。这种外道,虽然不将人的身心认为是“我”,但是,他们却认为人的色身之内,另有一个常不坏的“神我”(或者是“灵魂”)住在色身中,就像油在芝麻中一样,此常不坏的“神我”(灵魂),具有灵性,能够主宰人的一切身心活动。此种外道,认为轮回的主体就是“神我”(灵魂),并以为经过行善、苦行、禅定等修行,将恶业消除,那么人死后“神我”(灵魂)就可以摆脱肉体的束缚,返回到大梵天、天堂中去常乐不死。

外道所说的“神我论”(灵魂),是以虚构的“神我”(灵魂)来代替五蕴“我”的功能,也是不如理思维的邪见。

(二)、我见、我执

我见,《大乘义章》卷六云:

“言身见者,亦名我见。五阴(五蕴)名身,身中见我,取执分别,从其所迷故,名身见。以见我故,从其所立,亦名我见。”

因此,我见就是因为有情众生“迷”——没有觉悟,不知道无我的正理,不知道自己的身心活动,其实都是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以及第八识阿赖耶识互相作用而产生受蕴、想蕴、行蕴的结果,错误地以为是有一个“我”,具有“六根、六尘、六识以及阿赖耶识”的功能作用,以为人的身心活动都是由“我”来完成的,都是由“我”来领纳各种苦受、乐受、境界等等。人们完成认知、感受、思考以及各种行为,其实都是“六根、六尘、六识以及阿赖耶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没有一个“我”参与其中。有情众生因为不知道这个原理,当然更不可能现前观察“根、尘、识”合和运作的过程,故于五蕴身中见“我”,以为有“我”在看,以为有一个“我”在说话、做事,在思考,在感受苦乐,并执着“我”,舍不得让“我”消失,由此“取执分别,从其所迷”,而沉溺于生死轮回之中。

我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有情存有的无明,不知不证无我正理,而使得有情产生错误的认知,于五蕴身中见我。譬如,人在昏暗的角落,看见一团绳子,以为是一条蛇,害怕得要死。本来绳子不是蛇,因为昏暗,误以为绳子是蛇。绳子表示“五蕴”,昏暗表示“无明”——有情不明白无我的道理,蛇是指人们经过错误的认知所产生的“我”,本来是一段绳子(五蕴),本来没有蛇(我)的,可是因为昏暗(无明),错误地将绳子(五蕴)当成是蛇(我),以为绳子(五蕴)是蛇(我)。可见,蛇(我)不是真实存在的,是因为昏暗(无明),让人产生了错觉,才会认为蛇(我)是存在的。因此,我见是有情众生基于虚妄的认知,而产生出来的。

我见,是由有情众生的意识心不如理思维所产生的一种错误见解,无始劫以来,有情众生的这种错误见解就一直存在。此我见,要在薰习佛法的正知正见以后,经过深入观察以后,确认五蕴里面没有常不坏的“我”以后,才能断除,我见断除了,就是二乘佛法的见道,就是证得解脱道的初果,在大乘佛法里面,一般要在六住位才能断除我见。

我执,《成唯识论》卷一云:

“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我执),二者、分别(我执)。(1)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我执。此俱生我执复有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起自心相,执为实我;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我;此二(种)我执,细故难断,要于见道后的修道位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2)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我执,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此分别我执复有二种:一、缘邪教所说蕴处界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二、缘邪教所说自性等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此二(种)我执,粗故易断,初见道时,观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灭。”

这一段有关我执的内容,很深奥,简单地来说:“执”,就是执取、坚定地认为、执著而不舍的意思;我执是指有情众生的意根末那识恒执“我”是真实存在的。由于有情众生的末那识,能往来三世而不断灭,每一世的意识心都以“我见”来薰习末那识,末那识经过无始劫以来“我见”的熏习,一直就接受并坚执此一错误的观点为正确;再者,末那识恒内执阿赖耶识的体性为我用——以为阿赖耶识的功能是自己具有的功能,因此,使得意根末那识,认为自己是真实的,不肯放弃对自我的执着,不想让“自我”消失,于是生生世世末那识不断不坏,故有众生的生死轮回。

我执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别人教导就存在的,例如:幼儿因为俱生我执的缘故,执着我、我的(我所),不容许别的小孩子玩他的玩具,父母如果亲近别人家的孩子,幼儿也会流露出嫉妒心理和行为,没有人教他,他生下来就会执着“我”与“我所”。因此,有情众生的我执是极为顽固的,很难断除的。

解脱道的修证,在断我见后尚须断我执,我执断除了,生死轮回就解脱了,就证得解脱果了,修习大乘成佛之道的菩萨一般要八地以上的菩萨才会断尽我执,修二乘解脱道的声闻人,断尽我执,就是阿罗汉了。舍报之前,名有余涅盘,舍报后,灰身灭智,名无余涅盘。

三、烦恼

有情众生,将五蕴妄执为“我”以后,再以虚妄的“我”为基点,将六尘万法划分为我与我所。

《大智度论》卷三十一云:“‘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执五众(五蕴之身),为‘我’,然后执外物为‘我所’。”有情众生为了满足虚妄的“我”的贪着,就不停地在追逐、制造我所,并在我所中起种种颠倒错乱的行为,由此产生了无量无边的烦恼。

什么是烦恼?《大智度论》卷七云:“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 唯识述记一本曰:‘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 凡是能扰乱有情众生的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事情,都叫做烦恼,烦恼能障碍智慧,使得有情众生沉沦生死轮回。以下主要是讲二乘解脱道所断的烦恼。

有情众生的根本烦恼有六个:贪、嗔、痴、慢、疑、恶见,其中恶见又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因此,六根本烦恼又可以细分为十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以下简单的来说明十根本烦恼的含义:

(一)、贪

贪,就是贪爱、贪染、贪着的意思。《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云:“于诸境界、深起耽著;说名为贪。”也就是说,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境界,没有得到的,一心想要得到;已经得到的,想要一直保持占有,舍不得放弃。众生贪着的对象一般是五欲:

1、   色欲,是指喜欢俊男靓女、钱财宝物、精致的用品等。

2、   声欲,是指喜欢男女歌咏、戏曲音乐等。

3、香欲,是指喜欢男女身上的香味,以及其他一些好嗅的气味。

4、味欲,是指喜欢种种精美饮食的滋味等。

5、触欲,是指喜欢男女身体的柔软细滑,以及与身体接触时,能引起身心愉悦的事物等。

五欲中,欲界众生第一贪着的是触欲,触欲之一的淫欲以触为乐,是人类最大的执着,《圆觉经》讲:“一切众生,皆因淫欲以正性命。”欲界世间如果没有淫欲就没有众生。消除淫欲很难,要修到三果才能断除。

五欲是人之所贪,人们在五欲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身心苦恼,求之不已,得到满足以后,如火上浇油,欲望增胜,不能舍离。贪着五欲,能使人沉迷,不觉轮回之苦,难以出离,故《智度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因此,学佛人应自觉地断除五欲之贪,但是佛子在没有解脱成佛以前,对于贪求佛法精进修行之“贪”不须断除,佛陀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中对大慧菩萨说,佛子要断除的是对于世间五欲的贪求,“非趣涅盘贪断”,亦即佛法之贪不应断,因为精进求法修法,能使人早日解脱成佛。但学佛人贪着定境,不乐修慧,因贪着定中境界而失正念,成为邪定,这种贪需要摒弃。

佛教所说的五欲,也可以概括为世间人们通常所说的“财、色、名、食、睡”,不再一一赘述。

(二)、嗔

嗔,就是恼怒、嗔恨的意思。《成唯识论》卷六云:“云何为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谓嗔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嗔,是指众生对他看不顺眼的有情众生,对不顺心的境界,或者对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而生起恼怒嗔恨甚至想要伤害对方的心行。嗔恨能障圣道,故《华严云》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对于学佛得人来说,嗔恨心的危害甚于贪着五欲,《决定毗尼经》曰:‘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嗔恚,以违害大慈莫过此故。’,因此嗔心,有害于慈悲心,能断佛种性,嗔恨还能断除自己和有情众生的善缘,;嗔恨是火,能烧尽一切功德,《遗教经》曰:“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大乘佛子为度众生,需要勤积福德资粮,广结善缘,当于一切境上,断除嗔恨心,故寒山菩萨诗曰:“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三)痴。

痴,就是愚痴、没有智慧的意思。唯识论六曰:‘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俱舍论》四曰:‘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因此,佛教所说的“痴”烦恼,不是说人痴呆,而是指有情众生不明白佛教的正理,没有出世间的智慧,而贪着五欲造业,堕入生死轮回之中。

贪、嗔、痴三根本烦恼,通摄三界一切烦恼,犹如毒蛇,能害众生,故被称为三毒。《涅槃经》曰:‘毒中之毒无过三毒。’

(四)慢。

慢,就是娇慢、轻慢的意思。《瑜伽师地论》卷八云:“慢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外及内、高下、胜劣,若分别不分别高举为体。”概括地说,“慢”,是指有情不随善知识学习佛法,在将自己和他人所具有的——性别、容貌、身份、权势、财富、才智、佛法的知见证量……等等方面进行比较的时候,不能如理地思维,错误地判断了自己和他人的优劣,由此产生自大或自卑的心理。“慢”可略分为两种:高慢、卑慢。高慢,是指有情众生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比他人优胜,而轻视、轻慢他人;卑慢,是指有情觉得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自卑心理,自己看不起自己。“慢”还可以细分为七种:

1、慢,是指自己不比他人优胜,却自认为优胜于对方,或者以自己能取得和他人同等的条件地位等而产生自大、轻慢对方的心理。

2、过慢,是指自己和他人有着同等的条件地位等,却自认为优胜于对方而产生自大、轻慢对方的心理;或者是自己明明优胜于他人,却认为自己和对方差别不大,因而产生自卑心理。

3、慢过慢,是指自己的条件地位等,明显地优越于他人,因而产生自大、轻慢对方的心理。

4、我慢,是指以为自己的性别、容貌、聪明才智、身心健康、行动敏捷等方面优越于他人,因而产生自大、轻慢他人的心理。

5、增上慢,是指对于世间法,并没有多少高明之处,却自认为高明;对于殊胜的佛法,并没有多少实证,确自认为很有证量,因而产生自大、轻慢他人的心理。

6、卑慢,是指自己的条件身份等并不比他人差多少,却自认为自己差的很多,因而产生自卑心理。

7、邪慢,是指自己没有德行,却自认为有德行,因此产生轻慢他人的心理,即使面对真正尊贵、有德行的人,也不尊敬,态度很傲慢。

“慢”,能让有情去追逐世间的五欲,广行不善,以达到超越他人的目的;能增加有情的争胜心、嗔恨心;能断学佛人和善知识的缘分,由此能招未来世的种种苦。

(五)、疑

“疑”,是怀疑、犹豫的意思。《成唯识论》卷六云:“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疑”,是指对于佛教所说的理论、事修,持有怀疑态度,不能完全地信受。“疑”有二种:一者疑事,如怀疑佛陀的存在,怀疑禅宗的开悟,不信人可以证得禅定等;二者疑理,怀疑佛教解脱成佛的理论的正确性。“疑”,能使有情众生不信三宝,作种种业,流浪生死。

佛子学佛应当信根坚固,边学佛边起疑的效果肯定不会好的,例如念佛人怀疑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存在的,舍报以后,会往生到极乐世界边地的“疑城胎宫”,五百岁不得闻三宝之名。

但凡没有亲证的事理,有情众生都会有所怀疑,适度的“怀疑”,可以引发有情探究实相的激情。因此,适度的存疑是合适的,关键要去求证。

(六)恶见

 恶见,也就是不正确的见解。《成唯识论》卷六蕴:“云何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因此佛教所说的“慢”,是指有情不明白佛教所说的正理,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产生颠倒错误的见解,将无常视为常,将常视为无常,将无我视为我,将正确的视为错误的,将错误的视为正确的等等,这些错误的见解,能使人沉沦苦海,不能自拔。恶见可以分为五种: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略述如下:

1、萨迦耶见,又名身见、我见,是指有情执因缘和合之五蕴为我、我所,我见是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的基础。我见,上文已详述。

2、边见,是指有情在我见的基础上,对于有情死后的来世情况,在见解认识上,落入“断”或“常”的某一边。

边见分为两种:断见、常见,分别略述如下:

(1)断见,是指有情不明佛法正理,认为人死了,色身毁坏,见闻知觉的心消失以后,没有阿赖耶识携带过去世的业种去到来世,并由阿赖耶识再变生出新的生命,来承担过去世的业报,是名断见。当今之持唯物主义观点者即是典型的断灭见者,他们认为人就是一世,没有来世,人死如灯灭。佛门之中,也有断见论者,他们虽然不否认人死后有来世,但是他们否定阿赖耶识作为轮回的主体识,认为没有阿赖耶识携带业种往来三世,成为佛门断见外道论者。

(2)常见,是指有情不明佛法正理,认为人死后,虽然这一世的色身已经毁坏,但是见闻知觉能分析思考的“心”——意识不会消失,可以去到后世,来世的见闻知觉心和这一世的见闻知觉心是同一个,是名常见。其实见闻知觉心,是因缘所生法,只有一生,不能去到来世,这一世的“我”死后,来世的“我”又会有一个全新的不同于前世的见闻知觉心。所以常见论者的观点是错误的。民间信仰者,认为每人都有一个常不坏的灵魂,人死后灵魂可以去到来世,这一世和来世的灵魂是同一个,这是典型的常见外道。

佛门也有这样常见论者,他们也认为这一世能思考能见闻知觉的“心”——意识,是轮回的主体识,能往来三世,成为佛门中的常见外道者。

3、邪见

《成唯识论》卷云:“邪见,谓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四见诸余邪执。”邪见,是指有情不明佛法正理,认为没有因果报应——行善不得善报、作恶不得恶报;或认为世间没有佛陀、阿罗汉,没有解脱道、菩萨道;或者认为修外道法可以解脱等。亦即恶见中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没有包含的不正确的见解,都可以称为邪见。

4、见取见

《唯识论》卷六云:“见取(见),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见取见,是指有情不明佛法正理,执著自己的错误的成见,以为自己的见解最胜妙清净,欲以己见降服他人,而不反观自己的见解有无过失,是名见取见。

见取见是引起争辩的原因,佛子当要断除。

5、戒禁取见

戒禁取见,是指凡夫外道,因为不明佛教戒律正理,对于戒律产生错误的见解,并依此错误的见解而设立戒条,以为只要遵守这些邪谬的戒条,就可以解脱生天,譬如外道所持的水戒、火戒、牛戒、裸身戒、常坐不卧戒等。

十根本烦恼又称为“十使”,“使”即驱使的意思,“十使”能驱使有情众生在三界中生死轮回。

十使中的“贪、嗔、痴、慢、疑”,这五使是因为有情众生贪爱三界的种种法,迷而不觉而引发的烦恼,故又称为思惑。思惑的五使,是有情众生无始劫以来贪着世间五欲所形成的烦恼,习气坚固,难以断除,故又名五钝使。因此,思惑是修所断烦恼,断除思惑的五钝使,须要行者长期历缘对境地精进修行,才能次第断除。

十使中,恶见所属之五使: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是有情众生因为无明,对于生命的真相产生了错误见解而引发的烦恼,所以又称为“见惑”。见惑是见所断惑,相对思惑来说更容易断除。在解脱道见道位断除我见以后,其余见惑(恶见)所属之“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也就随之断除了。恶见所属五使于见道位即断,不须在断除我见以后,长时间修道才能断除,故名为利,因此恶见的五使又称为“五利使”。

佛教除了十使以外,还有九结、五盖的说法。

九结,结者系缚的意思。谓一切众生,因为无明,造作诸业,而为众苦系缚,流转三界,不能出离。九结包括:

爱结(贪爱)、恚结(嗔恨)、慢结(憍慢)、痴结(无明)、疑结(疑正法)、见结(身见边见邪见等)、取结(见取见及戒禁取戒)、悭结(悭惜财物)、嫉结(嫉妒他人)。

五盖,盖就是盖覆的意思。五盖,是指有情众生,被“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盖”覆盖心智,令起无明,是有情不能解脱生死轮回。五盖中的贪欲盖、嗔恚盖、疑盖,即是上述之十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疑。睡眠盖,是指有情众生,在睡眠之中,心智昏昧,由此导致禅定、善法不能生发。掉悔盖,“掉”是指在有情在修习禅定或者专心思维佛法的时候,生起了和修行无关的邪心杂念;“悔”是指有情在“掉”后,心中又开始忧恼悔恨。掉悔盖覆盖心智,导致禅定、善法不能发生。  

烦恼的产生,来源于有情众生的我见、我执,也就是来源于一念无明。《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由我执而产生无量无边的烦恼,能障碍有情众生走向涅槃,是修正佛法所应当断除的。

《俱舍论》卷二十九云:“由我执力,诸烦恼生。三有轮回,无容解脱。”因此导致有情众生生死轮回的主要原因有:无明、我见、我执、烦恼等,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见、我执,我见、我执断除了,无明就断除了,烦恼也就断尽了,这是阿罗汉所证的有余涅槃的境界。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所有的烦恼分为两种:一者起烦恼,二者上烦恼。

起烦恼也就是上述的十根本烦恼,如果详述则有一百种之多,如《成唯识论》就说有一百二十八种,都属于起烦恼所包含的范围。起烦恼能障碍有情众生产生出世间的智慧,障碍有情众生解脱生死轮回,故亦名烦恼障。烦恼障是大小乘佛教的行者都要断除的。

上烦恼,是指有情众生因为不明白法界的实相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当有情心中起疑,想要探究法界万法的真实相,想要了解万法是从哪里来的?想要了解万法的根源是什么?想要证知万法的实相是什么?想要了知法界的真实体性是什么?因为无法证得诸法实相或者无法具足了知而心生的烦恼,就是上烦恼。上烦恼不同于起烦恼,上烦恼不是属于三界的贪嗔痴等烦恼,不障碍解脱,上烦恼是大乘的佛菩萨所要断除的烦恼。

上烦恼来源于无始无明,在有情开始探究诸法的实相是什么的时候,才开始相应。从无始劫以来,众生所想的唯有:“如何才能不再轮回生死?如何才可以免受世间的生死苦?”从来没有想过法界的真实相是什么?乃至成为阿罗汉了,还是不曾有上烦恼。《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谓“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因为众生的心从来不曾跟上烦恼相应过,故上烦恼之无明称为无始无明。大乘的佛子,在参禅开悟见道,证得阿赖耶识的时候,才初次打破无始无明,只有到了佛地,才能断尽无始无明。

无始无明能障碍佛子修行成佛,故无始无明又称为所知障。有很多大师误会所知障,他们认为:“学人过于偏重理论学习,不注重实修,因所知太多而障碍修道名为所知障。”其实所知障的意思是说:“对于法界实相的体性无所知,因此而障碍成佛之法道。”所以无始无明又叫做所知障。

一念无明所产生的困惑,为见惑、思惑,无始无明所产生的困惑,称为尘沙惑。

四、有情众生生死轮回的过程及其原理。

要说明有情众生的生死轮回过程,有必要了解佛教的时空观

(一)、佛教的时间观

佛教的时间观,是指佛教对于时间的认知。关于时间,《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弥勒菩萨云:

“复次云何时?谓由日轮出没增上力故,安立显示时节差别;又由诸行生灭增上力故,安立显示世位差别,总名为时。”

因此,时间是依据三界“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相续与变异——如产生、成长、壮大、衰败、毁坏而建立的法,人们将事物的出生、成长、灭亡的过程,称之为时间。因此时间不能离开法——世间具体的事物而存在的,离开具体的法,是没有一个时间的实体存在,人们无法把时间从甲地带到乙地。历史上有一种外道,认为时间是一切法产生、灭亡的根本因,这是不对的。

故《中论》“观时品”说:

“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

《中论》“观去来品”还说:

“若离于去法,去时不可得。”

所以,时间是依据具体的事物及其因果流变所幻现出来的一种形态,有具体事物存在,有事物的前后变异,即有时间前后延续的现象。

《杂集论》卷二云:

“时者:谓于因果相续流转,假立为时。何以故?由有因果相续转故。若此因果、已生,已灭;立过去时。此若未生;立未来时。已生未灭;立现在时。”

时间的划分也是建立法,是依具体存在的事物的变异——运动建立的法,如: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一周称为一年,月球绕地球转一周称为一月,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将一天等分为24份,每一份为一小时等等。这样的建立,是人类为了计算而假设的。

佛教的计时单位,《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作了如下划分:

“此时差别、复有多种。谓时、年、月、半月、昼夜、刹那、腊缚、牟呼栗多等位,及与过去、未来、现在。”

佛教的计时单位,最小的单位是刹那,最大的单位是劫,其他还有年、月、腊缚、牟呼栗多等。刹那是最小的时间计量单位,其余时间单位都是由刹那累计而来,对于刹那的定义,一种是从色身的行为上定义的,如《俱舍云》卷十二云: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还有一种是从“心行”来定义的,如《仁王》云: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佛教对于计时,还有一种笼统的方法,概括为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佛教不同的计时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参考《俱舍论》:

一弹指之间,包含六十五个刹那,一百二十个刹那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粟多,三十牟呼粟多为一昼夜(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一劫包含一千六百八十万年,这样的劫被称为是一个小劫,二十小劫,共约三亿三千六百万年,为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共约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称为一个大劫。(旧译一个大劫包括四个中劫,新译一个大劫包括八十中劫。以上是纯依经论的文字所作的推算,然而圣意难知,不敢说绝对正确。)

关于时间,佛教还有两种概念,一为无始,二为阿僧祗劫。

无始,是说有情众生及其生活的宇宙器世间的存在,是没有开始的,从无限久远的,无限长的时劫以来,就有众生存在、生活着、在六道里面轮回,除非随佛修学佛法解脱生死,否则就这样一直轮回下去。如果有初始,则初始的时候是没有“因”的存在的,承认初始的存在,就成为“无因论”了,这和一切有为法皆是因缘所生的事实是矛盾的。 

阿僧祇劫通常又称无量数劫,一个阿僧祗劫,包含了无数个“劫”,说为“无数、无量”,是指其数目之大,远超过天文学家所用的数字,完全无法想象。虽然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长的难以想象,但是,毕竟是有起点和终点的,最终还是可以过得完的。有情众生从初发成佛之心,到修行成佛,得要经过三个大的阿僧祗劫,所以成佛很难。

时劫的长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世界,时劫的长短是不同的,如:《显无边佛土功德经》记载:人类所住的娑婆世界一劫的时间,仅仅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一昼夜(一天);而极乐世界的一劫,相当于袈裟幢世界的一昼夜;袈裟幢世界一劫,相当于不退轮音世界的一昼夜……。也就是说:人类所住的娑婆世界经过了一个劫的时间,在极乐世界才算过了一天。

(二)、佛教的空间观

佛教的空间观,是指佛教对空间,对世界(宇宙器世间)的认知。

1、虚空(空间)

《中论》“观六种品”,龙树菩萨云:

“何以故无色处名虚空相?色是作法无常,若色未生,未生则无灭,尔时无虚空相。因色故有无色处,无色处名虚空相。”

“观六种品”中所说的“色”,含有物体的意思。“因色故有无色处,无色处名虚空相”,是说“色”(物体)的边缘、边际,没有“色”的地方所显示的“空无所有”的相状,就叫作“虚空”(空间)。虚空(空间)不能离开色法(物体)而存在,虚空(空间)是依色法(物体)而显示出来的法——是建立法,虚空(空间)不能离开色法而独立存在,人们无法将一部分虚空(空间)从甲地带到乙地。现代人一般把依大的物体,比如依星球、天体所显示的广袤的空间,称为虚空,依较小的物体,比如建筑物、箱体所显示的虚空,称为空间,二者的性质没有差别的。

虚空(空间)是色法所显示的法,不是实有的法,因此,虚空(空间)的“本身”就没有边际,没有变异生灭,没有作用,世界无量,虚空也无量。通常人们以为先有虚空(空间),才有虚空(空间)所容纳的物,这是颠倒的见解,譬如:建造房子,房屋建成以后,依墙体的内里所显示的“空无”,才称房子的空间。

有所谓虚空外道者,以为虚空(或者虚空中的能量)创造了世界以及有情众生,以为虚空是一切法的本源,这是一种邪见。

2、世界及有情

世界,时间的迁流,过去、现在、未来称为“世”;东西南北上下的界限称为“界”,合起来就是“世界”。世界泛指具有时间和空间,供有情众生生活居住的国土。每一个世界,都包括器世间和生活在那里的众生。器世间就是指可供有情生活居住的国土,包括大地、空气、山川、河流、草木等等。众生,唐代以后的新译为“有情”。《杂阿含经》卷六云: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白佛言:‘世尊,所谓众生者,云何名为众生?’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杂阿含经》卷四十五云:

“诸阴(五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

《大智度论》卷35亦如是说:

“于五众(五蕴)中我我所心起故名为我,五众和合中生故名为众生;”

因此,众生其实就是“我”的总称,是一个集合或综合的概念。

有的人以为凡是有生命的,就是众生,基于这个认识,因为植物也有生命,也有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就以为植物也是众生。佛教所说的有情众生,一般是指具有色身和与色身相应的心识,能够完成身体、心理活动的生灵。植物是有情众生依共业,由有情众生的阿赖耶识共同化现出来的,因此,植物只有“身体”,没有心识,没有精神、心理活动,属于无情物,是无情生,不是佛教所说的有情众生。有情众生在器世间,依自身所作的善恶业,各在三界六道中轮回不息。

3、三千大千世界

宇宙中的世界,无量无边,世界又有大、中、小之分。在佛教来说,一尊化身佛教化的世界,为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又由分别由小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组成的。每一个小世界的结构都是一样的。那么一个小世界的范围到底有多大?我们人类今天所居住的地球或太阳系算一个小世界吗?依俱舍论和兴慈法师《二课合解》的解释,其一个小世界的安立之相是这样的:在上一轮回成住坏空的空劫即将结束时,由欲往此界受报众生之业力之故,于空空如也之虚空中起大风轮,于风轮上而持水轮、以众生业力故水大不流散、如食未消不堕熟脏,水轮上复持金轮、如熟乳生膏而浮于面,金轮之上即大地、大地之上满中咸海,地边周匝有斫迦罗山、此曰轮围、又名铁围山,此山环绕地边如外城、围匝咸海。海之极中有七重金山与七重香水海次第相间围绕、如七重城堑,七重内心有须弥山卓然孤耸、高八万四千由旬,上下大而半山小、其宽处纵广八万四千由旬,七金山外即大咸海、瀰涟四围,须弥山东咸海中有东胜神洲、南咸海中有南瞻部洲、西咸海中有西牛贺洲、北咸海中有北俱卢洲、每洲傍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又自须弥山脚上升一万由旬有坚手天住、又上升一万由旬有持华鬃天住、又升一万由旬有常放逸天住、此三天皆绕山环列而住、皆是夜叉、鬼神、其福如天,又升一万由旬即山半、乃四天王天依山四面各各而住、日月星宿日夜行绕四方、虽依空而转亦与之相平,又升四万二千由旬至须弥山顶即三十三天住、最中间即忉利天、天主名释提桓因、俗名玉皇大帝是也,前之四天皆地居天、依须弥山而住故,从此再上是空居诸天,皆依云而住,盖自忉利天初升十六万由旬名夜摩天、再升三十二万由旬名兜率天,又升六十四万由旬名化乐天,又升一百二十八万由旬名他化自在天,此四空居天并下忉利四王共六天下至风轮、总名欲界,以有男女情欲故。又自他化自在天再上升二百五十六万由旬即是色界初禅天,如是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共十八天之间之向上距离皆倍倍而增,又自四禅第九色究竟天又倍增之上升即无色界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此四天间之距离重倍递增,如是三界总共二十八天。毗曇论上佛言:从色究竟天放一大石,经六万五千五百三十五年、中间无障碍才至阎浮地,无色界天重倍在外,如是三界天下及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是名三界六道。又须弥山,又称为妙高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树林郁茂、香气远闻、乃多诸圣贤天人、福德神众夜叉等住处、各有宝宫殿,其山下山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须弥山的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如柱独立,半山缩小,如缩腰鼓磉,须弥山的山根处向外有七重金山,分别是双持山、持轴山、担木山、善见山、马耳山、障碍山、持地山,七重山高低不等,多是圣贤神鬼所住,每一重金山之间都有香水海环绕。各海中皆有优钵罗花、钵头摩花等遍覆其上。在第七重金山之外有咸海,咸海的四方分布着四大部洲,咸海之外有还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是人类居住的地方。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处在南瞻部洲。南瞻部洲的地下是八大地狱。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是金轮,金轮下面是水轮,水轮下面是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这样以须弥山为中心,下至风轮,上至初禅天,为一个小世界,初禅天所覆;积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为二禅天覆;集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为三禅天所覆;集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为四禅天所覆。婆沙云:初禅广如四天下、二禅广如小千界、三禅广如中千界、四禅广如大千界,又地轮之下、金水风轮各遍大千故也。四禅天所覆及四禅天以上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称为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周匝成败,众生所居,为一佛刹,是一尊化身佛所教化的世界。

人类所处的银河系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名娑婆世界,教主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的西面是极乐世界,教主是阿弥佗佛。现代人类所说的世界仅仅是指地球,从现代科学的认识来看,地球只不过是广袤的银河系的一粒微尘罢了。

根据六道众生所生活的器世间的不同,六道众生又可以再细分为“二十五有”。二十五有是指欲界的四趣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四大部洲有(东胜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欲界的六天有(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的初禅有,大梵天有,二禅有,三禅有,四禅有,无想天有,五不还天有,无色界的四天有,总计二十五有。此二十五有的“有”,就是存在的意思,区分二十五“有”,是为了说明,此“有”,都是暂有,都是无常生灭的法,都是假有、幻有。

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中四禅天以下,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又回归到无的生灭循环过程。这个循环过程,就是佛教所说的“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当上一个届轮回进入空劫的时候,本三千大千世界四禅天以下尽是暗无天日的虚空。空劫经过20个中劫以后(亦有经论谓空劫等各是一个中劫者),就到了成劫。成劫之初(劫初),由众生的业力,虚空中便有风起,逐渐形成风轮、水轮、金轮,并有大梵天最初形成,其后,其余诸天、须弥山、内外海、四大部洲、地狱等器世间次第形成。最初出生在大梵天的众生就是大梵天的天王尸弃,随后其余诸天、四大部洲人类、饿鬼、阿修罗等众生相继出现,等地狱出现第一个有情时,成劫的20个中劫,就满了。进而转入住劫。住劫,也有20个中劫组成。每一个中劫,又包含20个小劫。一小劫之时间极长,如此计算:从人寿十岁初始,每一百年增寿一岁起算,如是渐增至人寿八万四千岁,名为增劫;再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起算,每百年减寿一岁;递减至人寿十岁便死,名为减劫。如是一个增劫、一个减劫,各是半个小劫,合一个减劫一个增劫,就是一个小劫。减劫至人寿十岁时,生女五岁出嫁,十岁便死,彼时无有蔗糖糕饼等物;增劫至人寿八万四千岁时,生女五百岁时才会出嫁,那时的世界安乐富足。

住劫中,各个减劫的末期会有饥馑劫、疾疫劫、刀兵劫出现,称为小三灾。饥馑劫出现在人寿三十岁的时候,由于人心贪得无厌,致使万物不生,饿死许多众生,经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得度过灾年;疾疫劫出现在人寿二十岁的时候,由于人心险恶,导致瘟疫流行,死人不少,经七月七日七夜,才得以度过;刀兵劫出现在人寿十岁的时候,由于人心狠毒,致使芦苇都可当作利刀杀人,人类经过七日的相互残杀,所剩无几了。

住劫经20个中劫后,坏劫来临。坏劫来临时,先是火灾,空中出现7个太阳,灼热形成大火,使色界初禅天、欲界六欲天至地狱之有情世界悉成灰烬,此中有情各随其业因或生于二禅以上,或移于他界,至不留一人开始。其后又有水灾,第二禅天悉被浸没,二禅天的有情或修三禅或往生到其他世界。最后,出现风灾,第三禅天悉因风吹而飘散。此火、水、风三大灾亦称劫灾,然仅破坏至色界第三禅天,第四禅天以上则不受影响。坏劫以后,进入空劫,三禅天以下,一无所有,唯大黑暗,如此经过20个中劫,名为空劫。

一个大劫,包括此“成、住、坏、空”四劫。人类过去所经历的大劫叫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星宿劫,现在所处的大劫是贤劫。过去、现在、未来的每一个大劫,都会有一千佛出世。人类现在所处的是贤劫,也是如此有千佛出世。

据《佛祖统纪》卷三十勘考诸经论:诸佛出现于减劫,增劫佛不出现。人类在减劫,从人寿八万岁,渐减乃至寿百岁的阶段,才会才有佛出世,因为增劫人们过于快乐,难以发起出离心,而人的寿命如果低于百岁,福报太差,就不适合闻法学佛。

本住劫阶段的第九小劫,当人寿减至五万岁时,第一佛拘留孙佛出世;减至四万岁时,第二佛拘那含牟尼佛出世;减至二万岁时,第三佛迦叶佛出世;减至一百岁时,第四佛释迦牟尼佛出世。现时,人类正处在第九小劫的减劫中。第十小劫的减劫中,当人寿从八万四千岁减至八万岁时,第五佛弥勒佛出世;第十五小劫,于减劫中,第六佛师子佛乃至欲乐佛,共计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继出世。第二十小劫的减劫中,楼至佛出世,这是贤劫的第一千尊佛,也是最后的一佛。

4、四大极微

每一个世界,包括器世间和众生世间。那么构成器世间和有情的色身的最小微粒是什么呢?依佛教的认知来说,构成器世间、众生的色身的基本元素是“四大种”——地、火、水、风。其中,地大种,是指器世间的物质中,具有坚硬性质的元素;水大种,是指器世间的物质中,具有湿润性质的元素;火大种,是指器世间的物质中,具有温热性质的元素;风大种,是指器世间的物质中,像空气一样具有流动性质的元素。四大种,简称四大,一切色法,包括器世间、一切有情的色身都是由此四大所组成。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水大;温度暖气是火大;呼吸是风大。由于四大遍及于一切色(物质)现象之中,所以现代科学所说的物质,佛经称之为“四大种所造诸色”。

组成四大种的最小微粒,佛教称为“极微”,旧译“邻虚尘”。此四大种之极微,皆是圆形,类似现代科学所说的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关于极微的体积大小,《俱舍论》卷十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七极微为一微量,七微量为一金尘,七金尘为一水尘、七水尘为一兔毛尘,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七羊毛尘为一牛毛尘,七牛毛尘为一隙尘,七隙尘为一虮,七虮为一虱,七虱为一麦,七麦为一指节,三指节为一指,二十四指横布为肘,竖积四肘为弓,竖积五百弓为一俱卢舍,一俱卢舍许是从村至阿练若(阿练若又译为阿兰若,指离开市井的安静处,后代指寺院)的路程,八俱卢舍为一踰缮那(踰缮那,旧译为“由旬”,一由旬据推算,大约是四十里许)。

极微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极微不可再分,再分下去就是虚空了。佛教概说极微——邻虚尘与现代物理学所说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基本粒子不尽相同,

佛法所说的邻虚尘牵涉虚空与四大极微边际,也牵涉到本识阿赖耶识心与物质互相间的关系,不只是单纯的物质色法,故二者不尽相同。

四大极微本来不生,亦永不灭,但是它们的存在方式可以改变。类似科学所说的“能量不灭定律”——能量不会消失,可以从一种形式变成另外一种形式。四大种之极微虽然不生不灭,但是四大极微并不是外于根本心阿赖耶识存在的法。四大极微,是有情众生的本心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的法,是依有情众生的本心而具有常住不坏性,本心阿赖耶识常住不灭,故所变现出来的四大极微也是常住不灭,因此可以不断的被无量劫中流转的众生所摄取,来制造色身和器世间。

有一类外道以为器世间、人体都是由四大极微组成的,“物质决定意识”,以为人们的“心”也是依四大极微所成的色身而有——刀的锋利是依刀刃而有的,没有刀就没有刀刃的锋利,以为色身坏灭以后,“心”也会随之归于断灭,所谓“人死如灯灭”,以为人就是一世,没有能去至后世者,此即是典型的唯物主义的断见论。

(三)、三界、六道

1、六道轮回

所谓“六道轮回”,“道”即是通道的意思,“六道”,是说有情众生,按照他们每一生轮回的形态划分,总计有六种: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称为六道,六道是一切众生乘业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六道众生的大概状况简介如下:

天人道,天道的众生称为天人,即是通俗所说的神仙。天人都是化生的,有福报往生天界的有情,舍报后,突然就在天界出生了,而且很快就长大成人。欲界、色界的天人有色身,色身很美妙,而且高大,寿命极长,如兜率天的天人身长四由旬(一由旬约40里),天寿四千岁。人类的色身是由粗重物质构成的,天人的色身是由细微物质组成的,犹如光体,故身量高大而没有障碍。天人色身光波的长度,不在人类的可视范围内,故人类看不见,要有天眼通的人才能看见。

天人出生时就自然报得五神通,天人所报得的五神通是:一者天眼通,是指天人能看见三界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不论大小,没有障碍,一念之间,悉皆能见,是名天眼通。

二者天耳通,是指天人能听到三界六道众生的各种声音;三者他心通,是指天人能知道他人心中所念所想的事;四者宿命通,是指天人对自己以及其他众生过去世一生乃至百千万生的姓名、家庭出身、所作所为、所受苦乐等事,悉皆能知。

五者如意通,又名神足通,是指天人具有的能够在世间飞来往去,山河石壁,无所障碍,又能移山倒海,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等神奇能力。此五通,天人是报得,通于外道,不仅佛门中人能够证得,外道也有修习禅定而引发五通者。天人因为具有五通,且又健康长寿,不用为衣食烦神,因此很自在。天人所要做的,就是尽情的享受,天人的果报实在太好了,往往让天人沉溺其中,忘乎所以。如律典中记载,目连尊者的在家弟子耆婆,是当时的名医,因为免费为僧众治病,以此功德死后生到四天王天,后来目连尊者有事去找他,耆婆见了,只是举手打了个招呼,便迳自驾车疾驰而去了,当目连尊者以神力停住耆婆的车子,并且责问他为什么见了师父也不下车行礼时,耆婆回答说:享乐要紧,不由自主。天人能够享天福,那是他们过去生积累的福报所致,等福报享尽,就不由自主地又要堕落了。

有情舍报后能往生到天道,生前都是有很大的善行,要想往生到高层的天界,还需要有禅定的证量方可。

人道,也就是人类。人者,忍也,是指人能安忍世间苦乐之境。人类生活在四大部洲,地球人类生活在四大部洲的南瞻部洲。

人类的意识非常的发达,能够理解深奥的哲理,所以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人类是胎生的,目前住劫时期人的寿命不过百岁。生而为人,是因为他们的前生,能够行善积德,不残害生灵,尊重法律和社会公德等。往生到人间的有情,需要在生前守持五戒方可。                                  

阿修罗道,《楞严经》说阿修罗道的众生有四种,分别摄于天、人、鬼、畜四道。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罗道,男子貌丑,女子貌美,也有婚姻嫁娶,福报和天人差不多,只是阿修罗没有酒喝,因此这一类的阿修罗又称为“无酒”。无酒阿修罗生性好斗,因为四天王天、忉利天的天人在其顶上游行自在而心生恼怒,常和天人战斗,但败多胜少。阿修罗对佛法难以生起深信,还常常怀疑佛陀帮助天人。生为阿修罗者,往往都是生前恃才傲物,喜欢争斗,又以骄慢、谄诳等不净心修布施等善业的有情。故佛教将其列于人道之下,甚至还把它归入恶道。
    畜生道,畜生道的众生,也称为傍生,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动物”一类。畜生道的众生种类极多,千差万别,或披毛戴角,或有鳞甲羽毛,或有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或生活在水中陆地,难以尽述。畜生道的众生有的体型很大,如鲸鱼,是人类所知的体积最大的动物,有的则很小,如现代医学所说的微生物、细菌,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他们。微生物、细菌一类众生,佛经称为“微虫”,佛说一杯水中,有八万四千微虫。常见的畜生道的众生,和人一样,也有愉悦、烦恼等心理活动,只是因为业报的原因,它们的意识心不发达,无法完成深细的思维,极为愚痴。畜生道的众生,或者以草为食,或者互相吞食,它们无惭无愧,没有仁义道德,畜生道除了极少数畜生能够学佛以外,绝大部分只是完成一期的因果报应的工具而已。

沦落畜生道者,往往是生前心性愚痴,犯有贪赃枉法、生性好淫、偷盗、杀生等罪的有情。

饿鬼道,饿鬼道的众生,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鬼”,属于鬼道众生。饿鬼道的众生,有的生活在海底,有的生活在人间山林处。鬼道的众生有的似人形,有的似兽形,身体是由细微物质构成的,就像影子一样,普通人的肉眼是看不见的。人间具有“阴眼”的人,比如巫婆,能够看到饿鬼,甚至还能够和他们交流。

饿鬼道的众生,略分为两类,一类饿鬼道的众生,因生前乐于布施,形相福报,接近欲界天人,名为弊鬼,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善良而又有神通的“鬼、神”;另一类饿鬼道的众生,因为前生恶业的业报,或者没有食物水质可食,即便是人间的清泉,在他们的眼中也成为不可饮用的浓血,或者虽然嘴巴很大,但是咽喉却细得像针一样,食物无法下咽,或者嘴里冒火,食物进入口中,就烧成焦炭;还有一部分鬼道的众生,只能吃一些屎尿等污秽的东西,这一类的众生,称为饿鬼,数量占绝大多数。

饿鬼道的多数众生因为“缺乏营养”,他们皮肉血脉,悉皆枯槁,头发蓬乱,面皮黯黑,唇干舌焦。饥渴的煎熬,使得他们四处奔波,甚或割下自己身上的肉来吃。饿鬼道的弊鬼,如《地藏经》所记载的河神、山神、鬼王等,属于佛教的护法,他们本身皈依佛教,同时也保佑学佛的人。饿鬼主要居住地在南瞻部洲的地下,弊鬼则住在山林海边、四天王天忉利天处。一般饿鬼道的众生寿命有五百年,饿鬼道的一天相当于人间一个月。

人间充满了饿鬼道的鬼神,他们和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尽管人类无法看到他们的存在。如《长阿含经》记载:

人间的宅舍、街道、田野、山间、江海河流、草木等等地方,皆有鬼神居住。大部分的鬼神都是善意的,他们保护着人类。作恶的人,成百上千的人才有一鬼神守护,譬如群羊仅有一人守牧;如果是学佛之人,或者是善人,一人就有百千鬼神守护,譬如国王,一人就有百千人护卫。

出生在饿鬼道者,往往是在生前喜欢欺世盗名,骗取名闻利养,嫉妒心重,遇人受难也不施舍、极度吝啬的有情。犯有贪赃枉法、偷盗、举债不还、杀生等罪的有情。

地狱道,是指生活在地狱里面的有情的总称。地狱的众生也是化生,他们的饮食方式是识食。地狱道的有情终身生活在地狱之中。

有名的大地狱有八处:想地狱、黑绳地狱、堆压地狱、叫唤地狱、大叫唤地狱、烧炙地狱、大烧炙地狱、无间地狱,名为八大地狱。八大地狱每一座地狱,又分别包括十六座小地狱。八大地狱以外,还有十座大的地狱以及一些小的地狱。中国民间俗语所说“十八层地狱”的十八狱,出自《十八泥犁经》,这里不一一列举。

掌管地狱的诸王中,名气最大的是阎罗王。初入地狱的有罪众生,阎罗王会派“生、老、病、死、治罪”等五位使者,来质问罪人。使者先列举罪人所作的恶业,然后对他加以呵责:今入地狱受报,皆是因为生前罪大恶极,完全是自作自受,丝毫怨不得别人。如此指责罪人以后,就将罪人发落诸地狱中接受惩罚。

生活在每一座地狱的众生,或者终日手执锋利刀剑互相砍杀,或者生活在沸腾的屎尿之中,或者被地狱的狱卒用铁钉钉满全身,用锯子将身体割截成数段,用刀将身体剁的粉碎;或者狱卒逼迫他们手抱火红的铁柱,通身上下被烧的焦头烂额,没有一处完好;或者是被地狱的狱卒将烧化了的铜水灌入口中,从咽至腹,无不燋烂;或者被丢进沸腾的大铁锅中,身体被煮的烂熟;或者被巨大的石头来回碾压,骨肉糜碎,脓血流出,或者被狱卒逼使在刀山剑林中奔跑、体无完肤;或者被冰冷的寒风吹的皮开肉绽……等等,其状惨烈无比。所有的地狱中,最黑暗的就是无间地狱了,无间地狱有名阿鼻地狱,在无间地狱里面所受的痛苦,时间长达数劫,受罪死去后,业风一吹,又会活了过来,一天之中,万死万生,没有间歇,故名无间地狱。

地狱众生纯苦无乐——没有任何快乐可言,唯有受苦。地狱众生的寿命极长,可与天人相比。如无间地狱的众生寿命有一劫之多。因此,地狱有情的寿命越长,所受的酷刑就越多。人、天人都希望长寿,地狱众生但求速死,但是却不可能。等到地狱众生受报结束以后,从地狱出来,还要身受余报,先是上生到饿鬼道,鬼寿尽后,又出生在畜生道里面,畜类命终,才有可能再生于人中,即便是出生为人,也是身体残废贫贱之人,往往因为过去生所形成的恶习,继续作恶,而导致再次堕入地狱,以至恶性循环,无有出期。
    地狱众生,唯有一种快速脱离地狱的方法,就是赶快念佛忏悔,只要他们在受刑的时候,念一声佛号,以次功德,立刻会从地狱中脱离出来,投生到其他地方去。

地狱众生的生存环境及其身心遭受的痛苦,令人闻之尚且心惊胆颤,毛骨悚然,更不要说身处其中了。地狱是造了地狱恶业的有情众生所共同化现出来的世间,造了地狱业的有情,死后就要到那里受报。众生堕入地狱的原因,主要是生前造了很大的恶业,比如生前心地恶毒杀业(杀人、杀死其他动物)太重者;不孝顺父母乃至杀死父母者;诽谤破坏佛教三宝者。

需要注意的是:佛教三宝,是指佛、佛法、出家的僧人。父母养育了子女的生命,所以恩德极大,如果有情借助佛教三宝的教化,有了出世间的智慧,就能够永远地解脱生死轮回,因此,佛教三宝能够养育众生的“慧命”,如果做了破坏三宝的事情,比之伤害父母,还要严重的多,因为父母养育子女的生命,只能利益子女的一生,而佛教三宝“养育”众生的慧命,能够利益众生的无量世,而众生学佛以后,不仅能够利益这一世的父母,还能利益过去世、未来世的父母,乃至其余众生,佛教也因此可以以灯点灯,灯灯不灭,永久流传,究竟地利益众生,所以三宝的恩德更大,所以做了不利于三宝的恶业,后果更加严重。破坏三宝的恶业,大的如伤害僧人的身体、焚毁佛教经典、偷盗寺院的财物等等,小的有辱骂僧人,或者在还没有深入了解佛教以前,就信口开河说佛教是迷信,叫人不要相信等等,这些行为即使很小,都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这一类恶业,就像一粒极小的种子,将来就会长成参天大树。佛门以外的人们,对于生命真相的认知,还极为有限,即便是不信佛教之人,对于佛教宁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也不要随意按照自己的理解,以为佛教就是烧香拜佛,信神祷鬼,求菩萨保佑,无知迷信等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讲,即便不信佛教、不信因果轮回的人们,不说诽谤三宝的话,不会影响他们的任何生活的,“万一”佛教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他们因此而承担地狱的恶报,那就太不值得了。采取这样的态度的人,才是世间聪明的人。学佛的佛弟子,对人宣传佛法,引人进入佛门是一件功德很大的事情,但是,在接引别人之前,自己先要掌握一定的佛学理论,同时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心性,还要有善巧方便,才会有效果。否则,如果盲目地宣传,对方不仅不会信仰佛教,反而会犯下诽谤三宝的大过失。

人们通常所说的神仙,属于天人、人类。《大智度论》卷五六说:神仙有二种:或天或人。天仙,其实就是天界的天人;人仙,其实就是通过修炼,具有一定神异功能,寿命很长的人。如我国道教所说的神仙,通过气功修炼、服食药物等,以达到长寿的目的;再如《楞严经》所说的十种仙人之中的“精行仙”——“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精行仙,就是通过打通气脉,通过男女之间长时间地双修来达到成仙的目的。这类仙人往往住在远离人间的深山海岛等处。仙人能长寿,有的还会有神通;但是因为不能依照佛法修证断除我见,故不能超出生死轮回,所以“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六道轮回的众生,根据依业所感的果报不同,又可划分为:三恶道、三善道。依恶业所感而赴之畜生、饿鬼、地狱三道,是为三恶道;依善业所感而赴之阿修罗、人、天人三道,是为三善道。

处于六道中的众生不论是胎生卵生,还是湿生化生,如果不修学佛法,就无法脱离生死,这一世生在这一道里,下一世又生在那一道里,只能在六道里面轮来转去,这就是“六道轮回”。在六道之中,最适合学佛修行的是人道。天人的果报太殊胜,使人沉溺其中,不能发起出离心;阿修罗的嗔恨心太重;畜生道的众生太愚痴;饿鬼道、地狱众生纯苦无乐;只有人道苦乐参半,生活环境比较安定,再加上人类的心性比较坚忍,理解能力也很强,所以人道是最适合学佛修行的,乃至诸佛都是在人间示现成佛的。

2、三界

六道轮回的众生,根据有无色身、性情、以及所居住的器世间等等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所谓的欲界,因为欲界的众生都有饮食、睡眠、男女性欲等欲望,故名欲界。食欲,是指欲界众生,出于滋养色身的需要,而贪着饮食。有情的饮食方式共计有四种:一者段食,是指有情食用的食物或为段状,或为团状的,人类就是段食;二者触食,是指因为接触而心生喜乐,就能滋养身体,如孵化中的卵,在母鸟的接触温暖下,卵中的幼鸟便能够生长,否则就会死亡;三者意思食,是指通过思念的作用,就能够滋养身体;四者识食,是指以“识”为食,“识”起到能滋养身体的作用,以“识”为食,其实是阿赖耶识执持色身不坏的缘故,如得了嗜睡症的一睡数月身体也不会烂坏,就是识食的作用,无色界和地狱的众生就是识食。睡眠欲,是指欲界的有情,心易昏昧,意识觉知心沉溺睡眠。睡眠,其实就是意识觉知心暂时消失,状如死人的过程。淫欲,是指欲界的男女出于生理、心理的需要,而发生的两性行为。欲界男女两性行为的方式,六道中的有情也因为所处的“道”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如:人间男女的性欲,是通过性器官的接触、摩擦达到性高潮后射精来满足的,而欲界的兜率天天人的性欲,只要男女拉拉手,就满足了。欲界的有情既有两性关系,就会有生育现象。一切有情的生育现象,总计有四种方式:一者胎生,如人;二者卵生,如鸟类;三者化生,是指生无所托,所在之处忽然就出现了生命,而且诸根无缺,如天人以及地狱众生;湿生,是指从潮湿的地方出生的,如细菌蚊虫等。

生活在欲界的众生,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人等六趣,故欲界也称为六趣杂居地。欲界的最下层,是地狱众生所住的世界,中间依次是饿鬼、畜生和人所住的世界,最上面是欲界的天人所住的世界。欲界有六天,第一天为四天王天,分由东西南北四大天王管辖。通常人们一进庙门就能看见的四座天神的塑像,手拿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持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身上缠著一条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拿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四大天王的职责是守护四大部洲,管理各种鬼神,维持天下太平。四大天王也是佛教的护法,在每月的六斋日——阴历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都会亲自或遣使巡视天下,见了孝养父母、勤修斋戒、乐善好施之人,就会很欢喜并保佑他们,见了不孝、不修斋戒、行恶之人,则会反感,甚或降灾惩罚他们。四大天王特别保护的是学佛的人,所以寺庙里一般都会供养他们。四天王天的人身长半由旬,天寿五百岁。四天王天中的一天当于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的一年相当于人间的一万八千年,故该天天人的寿命相当于人间的12.5万年。         

第二天为忉利天。此天分为三十三天,中天为天主释提桓因所住,其余三十二天各有小的天主,皆归释提桓因管辖。释提桓因,又名帝释、憍尸迦等。释提桓因的过去生为一女子,在迦叶佛入灭的时候,她发心修塔,另有三十二人,发心助修,以修塔功德,女子死后生至忉利天,成为忉利天的天主,其余助修者也因此成为忉利天的小天主。释提桓因的王宫在须弥山顶的喜见城,城外角有善法堂,释提桓因常在堂中讲经说法,诸天也聚集在此商量四天下的善恶以及如何与阿修罗作战等事。同时,释提桓因也是佛教主要的护法神。释提桓因也就是道教所说的玉皇大帝。四天王天、忉利天的男女行淫的时候,和人是一样的,不过他们不泄精,泄的是一种“气态物”。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与人间关系极为密切,天、人之间常有往来。忉利天的天人身长一由旬,天寿命一千岁,此天一日相当于人间一百年。故忉利天人的寿命相当于人间的三千六百五十万年。
    第三天为夜摩天。夜摩天的男女行淫的时候,不需要性器官的接触,只要拥抱就能达到性高潮,故云:夜摩天勾抱成淫。此天天人身长二由旬,天寿二千岁,一日相当于人间二百年。
第四天为兜率天,兜率天依空而居,分为内、外二院,外院为兜率天的天人所居,内院现正由最后身菩萨——弥勒菩萨住持弘法,因此,内院往往是一些佛弟子发愿往生的净土,将来弥勒菩萨会由内院下生人间成佛。兜率天外院的天人男女行淫的时候,只要拉拉手就满足了,故云:兜率天执手成淫。此天的天人身长四由旬,天寿四千岁,一日相当于人间四百年。兜率天人的寿命相当于人间的一亿四千六百万年。

第五天为化乐天,化乐天的男女天人,淫欲心很微薄,《楞严经》说,此天的天人“于横陈(行淫)时,味如嚼蜡”。此天的天人的淫欲,只要相视而笑,就满足了,故云:化乐天对笑成淫。此天天人身长八由旬,天寿八千岁,一日相当于人间八百年。
    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居欲界六天之顶,为欲界之主。此天的天王是波旬,波旬,“杀“的意思。波旬就是佛教所说的魔王,子民即是魔民,其所住的宫殿,称为魔宫。他化自在天虽然是群魔乱舞之地,却也是欲界最殊胜的地方,有情要累积了很多的福报,舍报后才能往生到那里。有关波旬的一些情况,据《杂宝藏经》、《大悲经》记载:波旬的前世,因为曾经建造一座寺庙,受了一日的八关斋戒,另外还布施了辟支佛一钵食物,以此功德,死后往生到他化自在天,成为天主。自从他掌管欲界以后,虚荣心就极度膨胀,害怕众生学佛解脱生死,出了三界,导致子民减少,使其徒有欲界之主的虚名。波旬基于自私的立场,故想方设法破坏佛教,百般地阻挠、障碍佛子修学佛法,学佛的人没有少吃他们的苦,以其常欲断人慧命,故名为“杀”。在佛法入灭的时候,波旬非常高兴。以此恶毒心行,将来天报尽会从魔宫堕入阿鼻地狱,受大苦痛。那时他才后悔,想起世尊的教导,知道因果不虚,于是对佛教产生了信心。以净心佛教的因缘,即时从地狱命终,生到三十三天,坚定地走向成佛、涅槃之道。他化自在天的男女天人,起心行淫时,只要相互短暂的看一眼就满足了。此天的天人身长十六由旬,天寿一万六千岁,一日相当于人间一千六百年。

欲界天人的饮食是甘露。欲界天人都有婚姻嫁娶。欲界六天的天人活着的时候,其乐无穷,但是,在临死前有五种预兆出现:身光消失、不乐本座、花冠枯萎、天衣垢坏、身出臭汗。生平一起嬉戏的天女们,见天人“五衰相现”,便皆远离。天人在天上往往将过去生积累的福报享尽,死后要堕落到三恶道。因此,濒死的天人,以天眼看见将要往生的地方,就会凄惶恐怖,痛苦不堪。因此《正法念处经》说天人的享乐,以及享乐之后面临的窘境,“如蜜和合毒药,是则不可食,天乐亦如是,退没时大苦”。所以众生不可贪着天界之乐,应思出离三界。
    所谓的色界,在欲界之上的天人及其生活的器世间。此界的天人,既有微细物质构成的精妙色身、器世间,却又远离欲界的种种欲望,故名色界。

色身的天人都是中性身,没有男女性别,故无淫欲。色界天人因为欲心淡薄,一直处于禅定之中,能以禅悦为食,故已经没有欲界的睡眠、饮食、性欲等欲望。因此色界天人离欲清静,能称为“梵”;色界诸天,又统称梵世界、梵世天。色界的天人,因为不需要饮食、嗅香,因此没有舌识、鼻识(但是舌根、鼻根仍有),故十八界法中,色界天人少了四界。色界的范围包括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天、四禅四天,四禅天之上有五天——五不还天,共十八层天。

初禅三天,包括: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往生初禅天者,都是生前证得初禅,并行有大善业的有情。自初禅第一天梵众天开始,天人们就能远离饮食、淫欲、睡眠三种过患。大梵天的天王名“尸弃”,常自称是三界之主。有关尸弃的来历,据大《大悲经》《长阿含经》记载:

世间初败坏的时候,有众生从光阴天命终,出生在大梵天,名为尸弃,随后又有许多有情来生此处。于是,第一个出生在大梵天的尸弃就自以为是地说:“我今是大梵王,忽然而有,无作我者,我先至此,为人父母,其余众生、世界都是我造。”其后出生的天人们也如此附和他,称他为大梵天王,以为自己和世界都是由梵王造出来的。大梵天有天人命终以后,生在人间,成为婆罗门,他们在修习禅定的时候,有了宿命通,能回忆起前生所在的大梵天一些情况,就以为自己是大梵天的化生的,此世间也是大梵天所造出来的,于是人间就有了梵天外道的说法。后来,尸弃值遇佛世,在佛陀的教化下,承认自己不是造物主,皈依如来,成为佛教的大护法。若有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大梵天的天人身高一由旬半,寿一中劫半。

二禅三天,包括: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往生二禅天的天人,都是在生前证得二禅不退并行有大善业的有情。光音天的天人,不再使用语言,他们以放光的形式代替语言的交流,故名光音天。此天的天人寿八大劫,身高八由旬。地球上最初的人类,就是来自光音天。光音天的天人,身高八由旬,寿八大劫。

三禅三天,包括:少净天、无量尽天、遍尽天。往生到三禅三天者,都是生前证得三禅,并行有大善业的有情。

四禅四天,包括: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往生四禅天的天人,都是在生前证得四禅不退并行有大善业的有情。四禅天的无想天,此天的天人身高五百由旬,寿命五百大劫。此天的天人初生半劫,犹有微想,作意入无想定后,识蕴的六识断灭,仅有末那识、阿赖耶识现行,故没有见闻觉知,经四百九十九大劫,至最后劫时,由阿赖耶识的种子作用,想心复生,便从此无想天消失,必定进入欲界轮回。

无不还天,包括: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往生五不还天所居住的天人,必须是生前断五下分结,证得三果以上的贤圣,才能往生到那里。解脱道的三果阿那含往生五不还天以后,在那里能断除五上分结,证得四果阿罗汉,舍报后能取无余涅槃,不再进入轮回,故称此天为五不还天。五不还天的色究竟天,在五不还天的最顶上,故名色究竟,仅大乘的地上菩萨能往生此天,化身佛——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卢舍那佛如今正在色究竟天上为地上菩萨说微妙甚深法门。

所谓的无色界,是指此界的有情众生没有色身存在,没有物质世界存在,只有心识住于四空定中,故名无色界。无色界是超越物质的世界,无色界的有情五蕴之中,没有色蕴,唯有受、想、行、识蕴存在。不依赖色身,独立的精神体可以有“受、想、行、识”,这是一般人很难理解的。往生到无色界的有情,都是生前厌离色蕴,证得四空定不退的有情。

无色界既然没有色身、国土器世间,就无法确定其方所,但就果报殊胜程度来说,在色界之上。

无色界的四天包括: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无色界的四天,不是真有上下四天的差别,唯是根据无色界天人所住的禅定境界的高低来划分命名的,如:住于空无边处定的有情,总称空无边处天;住于非想非非想定中的有情,总称非想非非想处天。

关于无色界四天的天人的寿命,《长阿含经》说:空无边处天为一万劫、识无边处天为二万一千劫、无所有处天为四万二千劫、非想非非想处天为八万四千劫。

无色界的天人,唯有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存在,依识食而存,由意识觉受定中境界。往生到无色界的天人,都是一些不了解佛法,却又极为精进修行禅定功夫的众生。无色界的众生,他们没有色身,只剩下一个纯粹的“精神体”处在定中,因为没有断除我见的缘故,故以定中的微细的觉受为“我”,若能听闻佛法,断除我见——不以定中的觉知为“我”,则立即就能证得四果,成为解脱生死的阿罗汉。因此,此界的天人因不断我见,还是凡夫,故舍报后,仍要继续生死轮回。

以上,就是三界的大致情况,有情众生如果没有解脱生死,就不停地在三界之中往返轮回,没有一个止息的时候。三界众生,充满了烦恼忧苦,即便是生为天人,生活环境虽然很好,但是也有五种衰相,当五种衰相——“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出现的时候,就必定要死了。当天人天福享尽,死了以后,必然进入悲惨的三恶道继续轮回。因此佛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决非虚言。

    三界如火宅,但是有情众生,如果不随佛修学,就没有办法不在三界中轮回。只有佛教的阿罗汉、辟支佛、佛才是跳出三界外的圣人。佛陀因为能教授众生出离三界,故名三界尊、三界雄。

佛教除了三界六道的分类方法,还有九地、十法界的划分方法。

九地,以欲界为一地,色界及无色界各分为四地,合起来称为九地。具体为:一欲界六趣地,即欲界的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人之六趣等散地,皆有欲故,合为一地;二离生喜乐地,即色界初禅天;三定生喜乐地即色界二禅天,四离喜妙乐地,即色界三禅天;五舍念清净地,即四禅天;六空无边处地即无色界第一天;七识无边处地即无色界第二天;八无所有处地,即无色界第三天;九非想非非想处地,即无色界第四天。

十法界,是我国天台宗所立,十法界者:一者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满之境界;二者菩萨法界,为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之境界;三者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之境界也。四者声闻法界,为入涅槃,依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之境界;五者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诸妙乐之境界;六者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七者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非人境界;八者畜生法界,犯下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之畜类境界;九者饿鬼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之恶鬼神境界;十者地狱法界,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之最下境界。依所报得的境界有十种不同,故谓之十法界。

3、三界唯心造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诸法实相、诸法的真相、究竟的真理。所谓心(识)者,总该八识,号为八识心王,八识心王之中,唯第八识阿赖耶识坚住不坏,自凡夫位乃至成佛,皆是此识。十方三世一切有漏无漏法,皆因八识心王而有而显,八识心王复依第八识及无明而现于三界,无明业种及上烦恼隨眠复由每个众生各自的第八识所执持而藉缘变现色身及山河大地,故说三界唯心——即一切法唯依第八识心而有,依第八识心而现,以第八识心为根本。三界中的一切有漏有为法、无漏有为法,皆因八识心王而有;乃至无漏无为法,亦因八识心王而显。若离八识心王,无有一法可得,若无八识心王,万法悉不能生,故说万法唯识。依阿赖耶识及其执藏的一切法的染净种子,才有六道轮回,才有修行所证的解脱果。信论云:“总该三界,唯此一心,除此心外,更无别法”。若无阿赖耶识为一切染净诸法的根本,则无六道轮回,则无解脱与无上菩提之果证可言,故《大乘阿毗达磨经》说阿赖耶识为: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显示的就是宇宙万法的本质。因此,无论三千大千世界,空间有多么广阔,无论三界的二十五有,种类是多么繁多,都不出有情众生的一心,归根结底,都是由有情众生的本心阿赖耶识心所造。

《大方广佛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第二十”云: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阿赖耶识是心,心体无形无色,是如何造色的呢?宇宙器世间和有情的色身都是由四大极微组成的,那么皆具圆相的四大极微是如何形成器世间及色身的呢?

地水火风四大极微元素,皆是同等大小的圆相,如沙子,本来是不可能随意聚集成雕塑(沙雕)的;但是,如果借助胶水、支架等辅助物,就能粘合成各种雕塑。

四大微尘和根本心阿赖耶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心阿赖耶识具有一种功能作用(大种性自性),法尔如是,能团聚四大微尘成有情的色身和器世间。

如求那跋陀罗所译的《楞伽经》卷二所云:月             

具有共业的有情之阿赖耶识,共同执持地火水风四大极微,团聚成他们共同居住的器世间:共业有情的阿赖耶识中藏有“断截色妄想大种”,故于虚空形成山河大地石砾沙土等;共业有情的阿赖耶识中藏有“津润妄想大种”,故山河大地有种种水,滋生草木;共业有情的阿赖耶识中藏有“堪能炎盛妄想大种”,故有堪能烧燃之种种物性;共业有情的阿赖耶识中藏有“飘动妄想大种”,故有大地气流飘动等。共业有情如是造就了他们共同生活的器世间,并在器世间造作各种善恶业,又种下了后有的种子。当劫火来临,世界毁坏时,器世间的物质四大分解,碎如微尘,散于虚空,当因缘成熟的时候,造有共业的有情众生,又会将这些微尘团聚起来,形成新的器世间。

有情众生的色身,也是如此,当人死后,阿赖耶识又去投胎住于胎中的时候,阿赖耶识能吸取母体的四大种物质(营养),根据过去生所作的善恶业所产生的业力,来制造来世的色身,并能执持色身的生长,当色身成长,五根完具的时候,就会出生,出生以后就会又经历成长、衰老、死亡。当人死亡的时候,阿赖耶识就会舍离色身,色身离开阿赖耶识的执持,就开始毁坏,身中的四大就会分解:地大还归于地,水大还归于水,火大还归于火,风大还归于风。当来世受生时,又藉父母缘,摄受四大种,令色身成长、出生,于是再次经历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有情众生的生死就是不断重复此一过程。

不论色究竟天的天人的一万六千由旬的高大色身,还是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细菌的微小色身,都是他们各自的阿赖耶识,根据自己过去世善恶业的业力来造出来的。

有情众生的本心阿赖耶识为什么具有团聚四大种成有情色身和器世间的功能呢?这就像具有特异功能的气功师所表演的一样,能用“意念”产生力量将钢管弯曲。有情众生的本心阿赖耶识含有大种性自性的造色种子,法尔如是,能够团聚四大种成有情的色身以及器世间,其中的原理要到佛地才能完全了知。

阿赖耶识依有情众生过去的业因,而造出有情来世的果报正体——五蕴身心,称为正报;具有共业的有情之阿赖耶识共同造出的国土世界、山河大地等,以供有情在其中居住生活,在其中继续造业受报,称之为依报。

正依二报,皆是有情各自的阿赖耶识所具有的功能作用,故《成唯识论》卷二云:

  “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山河大地是有情的阿赖耶识所变,而每一个有情都有各自的阿赖耶识,那么应该每一个有情的阿赖耶识只制造出属于他自己的器世间啊,为什么客观上有情众生所生活的器世间却是同一个呢?

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山河大地器世间,并非是由某一单一有情的阿赖耶识所变现的,而是由所有共业有情的阿赖耶识,依据这些有情的业力,共同变现出来的。所以《成唯识论》卷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造有共业的有情之各自的阿赖耶识,共同变现出器世间,如同一个房间,有无数盏明灯照耀,无法说房间某一处是哪一盏灯照亮的,只能说是所有的灯照亮的。因此,无法说明这个世界上的某一条河流具体是哪一个有情所造。虽然无法说明哪一个有情造了哪一部分器世间,但是任何一个有情所造的善恶业,却都会改变山河大地、器世间的现况。《优婆塞戒经》卷三说:一个恶人的因缘力量,就能令其所生活的器世间的农作物减产,一人作恶,都会殃及天下。反过来说,如果大家都能去恶修善,那么整个世界也会因此变得清净,此即是“心净则国土净”的道理。  

少数学佛之人,不明白佛说之“心能造物”的原理,将佛说之能生万法的阿赖耶识,等同于外道所说之第一因的造物主、上帝。

无始劫以来,就有众生生活在器世间,并不停的生死轮回。众生的存在是没有开始的,是本来而有,法尔如是。众生死后,阿赖耶识能携业种去到来世,再团聚四大种变现来世有情之五蕴色身和其所生活居住的器世间。有情各自之阿赖耶识变现出的色身和器世间优劣,完全由有情的过去世所作的善恶业的业力决定,是自作自受,非有外力的作用。佛所说的阿赖耶识心能造诸法,并不是说先有阿赖耶识,然后阿赖耶识再造出宇宙器世间及有情众生的身心,而是说无始劫以来,就有有情众生存在,有情众生各有八识心王。而外道所说的上帝造物,是说上帝无因而有,然后上帝花了五天的时间造了大地万物以后,到第六天用泥土造了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造了夏娃。基督教的圣经说上帝创造万物和人,上帝是第一因的造物主。这和佛教所说以阿赖耶识为根本因,根据有情过去生业力,以四大种为缘,造作有情的色身和器世间,是完全不同的原理。外道的第一因造物主是基于虚妄的认识的邪见,而佛教的“万法由心生”的原理,所揭示的是有情色身以及器世间的形成与毁坏的真理,二者相差何止万里。

因此,三千大千世界及其六道众生,都是有有情的本心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的假有、幻有,心外是没有一法可以独立存在的。故《华严经》(40卷本????)云:

“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四)、人类生与死的轮回的过程。

1、人类的起源

有情众生是没有来源的,也就是说生命是没有开头,无始劫以来,就有有情众生生活在器世间。现今所说的人类起源,泛泛而论,是指贤劫地球形成以后,地球上的人类是从何处而来的问题。世间的一切宗教、哲学,都在探求宇宙、人生(人类)的起源,它们各有自己的主张。如:我国古代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基督教认为,人类、世界是万能的上帝所造;当今的唯物主义则坚持进化论的观点,他们以为,数亿年前,宇宙经大爆炸形成地球,地球上的无机物可以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再演化为鱼类,再继续演化为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猿猴,直到猿猴进化为人类,也就是说:一块石头,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最终可以进化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当然,这都是由于不如理的思维所产生的错误的观点。那么世界和人类起源的真相,究竟是如何呢?佛陀揭示的真相是这样的:

在上个轮回进入空劫后,三禅以下空空如也,一无所有,如是过了二十个中劫。当此空劫行将结束时,欲往生此界居住之众生的共业会使此空空如也的虚空中有无数的微尘开始聚集,次第地形成色界三禅、初禅、欲界诸天、人道及三恶道等有情和物质器世间,作为共业有情受报之场所,于是一个新的银河系形成了。初成之银河系中有许多太阳,炽热无比,不宜吾等粗重的欲界身居住,亦无水及植物;世界初成,名为成劫。此成劫从开始形成到能让众生居住而尚未有人居住时,亦需二十个中劫的时间。在如此漫长的成劫中,渐有水气出现,凝结为水后,渐渐冷却,方有植物、有氧气,可供粗重欲界身居住,此时成劫结束,进入住劫。住劫开始

时,地球已具足人类居住之条件后,便有光音天的天人飞至地球,各皆身具光明,他们虽然来到地球,仍然是天人的境界。彼时直到后来,地面自然有甘泉涌出,香甜可口,天人们吃了以后,身体开始变得粗重,不能飞行,身光也暗淡下来,终于成为现在人类的模样。此一阶段的人类,由于都是中性人,没有家庭,也没有社会制度,人们就像婴儿一样天真无虑地生活着。

后来,甘泉枯涸,出现地肥;地肥消失后,出现粳米,粳米尽了,又生糙米,人们取糙米而食。人类久住地球以后,少数人之间开始产生亲密行为,便出现了男女,有了情欲,由于当时的风俗,人们视男女淫欲为污秽,故为众人所厌恶。于是,有了关系的男人女人,心生惭愧,就造了屋舍,以避外人,直至如今,男女两性成为自然现象,正是世尊所说的“昔所非者,今以为是”。人类出现婚姻家庭以后,男女之间淫欲转增,人类就开始出现了怀孕生育现象。

那时候,田间虽自然生长糙米,但须要人类收割。聪明的人为了省事,就一次割取几天的糙米。于是,就有人开始占据地盘,划界为限,据为己有,不许他人割取。众皆效法,遂有田产私有及诸纠纷的出现。

田产私有以后,就有无德之人偷采他人田米的现象出现,为了解决纠纷,于是人们推选形体长大、威严正直之人为裁判,统理众人之事,由大家负责供应他糙米,遂有酋长。这就是古印度掌权的贵族刹帝利阶层出现之初。在众人之中,有一人独自思考:家庭婚姻终是让人烦恼的大患。于是他舍家进入山林,一个人静静地思维人生的意义,肚子饿了,就进入村落乞食,大家看了他这样,都很赞叹,争着供养他,于是人间就出现了婆罗门。众人之中,有一些人,善于制作精致器物,他们后来就成为首陀罗。于是,人类社会形成,具足了种姓阶级差别。

具足了种姓阶级差别以后,就出现了转轮圣王,其后天下大乱,便有了刀剑、弓矢等兵器,这时候,人类的寿命尚且还有四万岁。其后寿命渐渐转少。

早期的人类出于交流的需要,便有了语言,后来为记事,便有文字,有了文字后就开始有历史和文化。当然,人类记录的历史和文化不过四五千年的时间,在此之前的成劫住劫阶段,尚有许多事件不为人类所知。

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化,人类进入古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文化的日渐兴盛,人们开始关注生命的意义,于是出现了各种哲学流派,业、轮回、因果报应、解脱的思想就产生了,当其中的一些思想和佛教的教义比较接近的时候,就说明众生学佛的因缘已经成熟,于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应来到人间示现成佛转法轮,教导人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按照正确的方法修证,来发现、实证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教就产生了。佛法在人间存在的时间,有三个阶段:正法、像法、末法时期。各时期的长短是: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目前,正处于末法时期的初期。佛法灭了以后,人类的寿命逐渐减少,到了人寿30岁的时候,开始出现饥馑劫,然后是疾疫劫、刀兵劫。刀兵劫出现过后,减劫结束。人类经过刀兵劫以后,意识到灾难是因为人们行恶所致,于是就开始积德行善,人的寿命渐渐增加,增劫开始。当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的时候,人类的寿命处于极限,接下来又要开始递减了。当人寿递减至八万岁时,弥勒菩萨即从兜率天降生,示现在人间成佛。如此一直循环下去,直至贤劫千佛全部出世后,再进入坏劫。修习禅定者,进入四禅天,三禅天以下,荡然无存,地球已灰飞烟灭。于是又进入空劫。空劫以后,又是成劫,劫初,地球形成,又有光阴天的天人飞来地球,于是人类,以及人类居住的地球就这样始而复终、终而复始,不停地成住坏空,无有穷尽。现今研究宇宙起源的科学家们所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其实是依有限的科学数据,经意识思维后推理而得,其所谓的大爆炸之“始”,不过是上一届轮回之后与此届轮回之前的空劫阶段,根本不是什么“起源”或“开始”,而是茫茫法界、无尽轮回、芸芸众生生命长河中极其短暂的瞬间。

现代科学、哲学、宗教中所研究的有关人类起源的问题,最接近事实的就是科学界所主张的“天外来客”的观点,但是由于最初的人类是以天人的形态出现的,没有粗重的物质色身成为化石保留到现代,至于人由猿变的“进化论”观点,更是离谱得出奇。所以科学及其今后的发展,如果不改变原先的探索思路、方向和方法,则永远也无法真正地研究出人类起源的真相,生命和宇宙的真相,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人类基于自身的认识局限,不知道人的生命其实是一条无头无尾的锁链,其所居住的世界,又是一个无始无终、不断地重复成、住、坏、空的“轮回圈”,仅仅将其中的一环,执为生命的全部,这种“以点为面”、“以片盖全”的偏见,完全是基于人类自身认知能力的缺陷。佛教依生命轮回的无限延续性——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建立了三世——过去世、今世、未来世的观念,并将三世视为一个整体,以无与伦比的开阔眼界,要人们遵循因果报应的规律,努力地逐步地在三世轮回中往较高的生命形态靠近,最高级的生命形态就是佛——具足了“常、乐、我、净”,成佛就是生命这条无头无尾的锁链的终点(顶点)——究竟涅槃的彼岸。因此,从凡夫众生的角度来看,信佛只是为这一世的人生服务的,只是为了解决现实人生的烦恼,让现世人生的大梦做的更好一点;而学佛的人却认为,这一世的现实人生,只不过是三世轮回中的一环,只不过是生死大海中的一股水流逝过的瞬间,因此,这一世的生死、荣辱、名利又算得了什么,他们为了尽早地迈向圆满生命的顶点,回入娑婆,倒驾慈航,引领众生共登无上觉城,所以会用全部生命来实践信仰,甚至会不惜生命地点燃身躯,为跋涉在漫漫“觉悟之路”上的众生照明,其心胸是多么的宽广,人格是多么的伟大!

2、人类生与死的轮回的过程

无始劫以来,有情就在六道轮回。有情之所以陷入轮回,不是因为上帝的惩罚,或者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有情众生自己造成的。

有情众生不明白无我的正理,不知道“我”的虚幻性,以为“我”是真实存在的,因此为了满足这一世虚妄的“我”的需要,不停地造业,这些所造的善恶业,会转化为“种子”,保留在“识”(阿赖耶识)体内。所谓的人死了,就是色身毁坏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根毁坏了,因为五根毁坏,导致“根”“尘”无法相触,因而阿赖耶识无法生起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来了别外境,所以死人都是没有觉知的。死亡,其实就是色身毁坏,觉知心消失了,无法再认知外境,也感觉不到“我”的存在。如电影中常看到的人死而复生的情节,当死人复活时候,身体有了知觉,然后觉知心又恢复了,人就活过来了。人死的时候,前六识虽然消失了,但是末那识、阿赖耶识仍然存在。人死了以后,末那识因为我执的习气,舍不得让自己消失,这样末那识会再“带着”阿赖耶识依死者生前所造的业力再去投胎,当这一世的“我”死后,由“阿赖耶识”携带业种去到来世,并由阿赖耶识根据这一世的“我”所作的善恶业的多少,又借着外缘的四大种,造出来世六道中某一道的“我”来,这就是轮回的原理。

为了详细的说明轮回的原理,这里以六道中的人道轮回来举一个例子。比如这一世的“张三”,他活着的时候,作了一些善、恶业,这些善恶业,转化为“种子”,保留在他的阿赖耶识内,当“张三”死亡时候,阿赖耶识舍身以后,他的色身就开始毁坏了。

阿赖耶识离开身体,有的是从脚部开始离开的,有的是从心部,有的是从头部舍离身体的等等不一。一般有恶业的人,将要投生到地狱去,阿赖耶识先从头部舍身,这时候头部最先冷下来。同样往生到善道里,阿赖耶识往往是从脚部先舍身,这时候,脚最先冷下来。阿赖耶识在舍身——离开人体的同时,造出“张三”的中阴身,当阿赖耶识离开人体多少,中阴身就形成多少。当阿赖耶识完全离开色身,“张三”就彻底死了,外在的表现就是体温、心跳等生命现象就消失了。

因此,医学上说的死亡是以心脏不再跳动或者脑死亡为标准的,但是佛教所说的死亡,是指阿赖耶识全部舍离身体。阿赖耶识完全离身,可能要几个小时,慢的可能要拖到一整天、乃至二天。因此医学上认定的死亡,实际上可能是人并没有真的死尽。

阿赖耶识如果全部离开人体,中阴身也就完全形成了。中阴身,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灵魂”。中阴身是有情死后,来世的生命形成以前,在这一特殊时间段里暂时存在的一种生命体。因此,中阴身只是轮回的中间状态,不属于六道的任何一种。中阴身几乎可以说是张三生前的延续,只是中阴身的思维不如生前敏锐。中阴身如鬼道众生一样,色身也是由细微物质构成的,一般人看不见,人间有阴眼的巫婆有时能看见。中阴身有一些所谓的小五通,包括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中阴身的小五通,都是依业报而来的,不是修来的,而且神通能力是有限制的,主要的作用是让中阴身能够顺利的投生到下一世。中阴身的寿命很有限,七天一生死,最迟经过七次生死,四十九天,必定投胎往生。因此,在中阴身阶段,死者的家人可以作功德回向给死者,或请寺院的高僧法师,进行超度活动,以便中阴身能投生到三善道里面去。

但有情死后,不是所有的有情都要经过中阴身阶段的,极善极恶之人,往生到天界、地狱,无须经过中阴状态,人在这边死了,那边的天人身、地狱身就直接出现了,出现以后,等觉知心刚恢复,就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天界或者地狱中了。

张三在中阴身初时阶段,发现自己死后的“我”还在,死后不是断灭。于是在欣喜中,便又依业力不由自主地寻找来世的父母。张三的中阴身,因为有小五通,能看见来世有缘的父母——一男一女在行淫,如果他和女的有缘,来世为男者,中阴身就会起颠倒想,很讨厌男子,想把他拉开,让自己和女子行淫。等男子女人达到性高潮,精子和卵子结合以后,中阴身中的张三就会执受精卵为“我”,于是张三就捨中阴身而执受精卵并安住其中,是谓入胎。所谓入胎,是指张三的第七末那识拖着张三的第八阿阿赖耶识执持并安住于受精卵中,当张三的七八两识一入胎,其中阴身及其余六识悉断无余。同理,如果中阴身张三和男子有缘,来世为女者,就厌恶女子,想要和男子行淫,也因此住于受精卵中,导致中阴身消失。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幼童的恋父情结、恋母情结,和中阴身投胎的情形很有相似之处。张三的中阴身消失以后,张三这一世的意识觉知心就永远的断灭了,张三这一生就彻底的结束了。由于受精卵没有眼根、耳根等五根,所以也就没有了见闻觉知,在住胎的最初阶段,什么也不知道。在中阴身投胎阶段,如果张三生前是学佛的人,并有一定的定力,他的中阴身就会选择一对合适的夫妻作为他来世的父母,以便来世继续修学佛法。他的中阴身在看到父母行淫的时候,不会起颠倒想而介入进去,他会等受精卵形成以后,再住进去,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入胎不迷,或曰正知入胎。

中阴身消失以后,阿赖耶识、末那识住于受精卵中,受精卵最初形成的七天,称为羯逻兰。不论是在受精卵阶段,还是成人阶段,色身皆须阿赖耶识执持,色身才能生长,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张三的阿赖耶识住于胎中,借助母体的四大营养,来制造他来世的色身。胎儿形成阶段,《佛为难陀所说入胎经》记载的很清楚,例如:

在胎儿形成的第五个七天里,长出两肩和头;第六个七天,胎儿长出两膝两肘;第九个七天,胎儿长出眼睛、耳朵、鼻子等;第十一个七天,胎儿喜欢伸手伸脚;第十二个七天胎儿的肠胃长成;第二十个七天胎儿的骨骼形成;第二十一个七天,胎儿长出肌肉;

直至第三十八个七天,胎儿为业风所吹,自然脚向上,头朝向孕妇的产门,就会出生了。如果前世作恶,则业风所吹,头会向上,脚朝向产门,令孕妇、胎儿受很多的苦,严重者,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

胎儿在胎中五根完具以后,五根缘外五尘,就会产生识蕴的六识心,故胎儿能感受分别冷暖、声音等。胎儿的识蕴六识心,是缘这一世的五根而有的,是全新的。如果这一世的意识心和上一世的是同一个,那么胎儿生下来,就应该自然记得上一生的事情,可事实并非如此。人类每一世的意识心都是全新的,因此,上一生发生的事情,学习过的知识,都记不得了,这就是隔阴之迷。要有宿命通,或者是有了意生身的地上菩萨,入胎、住胎、出胎都不迷了,才会回忆起上一世所发生、所学习过的一切,才会没有隔阴之迷。

当张三的来世——胎儿生下来以后,父母给他取个名字叫“李四”。于是李四就又开始了他的生命旅程。这就是张三经过一次生死轮回以后,成为李四的过程。这一世的“张三”所做的善恶业,是要由来世的“李四”受报的,因此说因果报应非“自作自受”;虽然上一世“张三”的色身和识蕴的六识心不能去到来世——和“李四”的色身、识蕴的六识心不是同一个;但是,张三的意根末那识、阿赖耶识却是可以相续到来世的——张三的末那识、阿赖耶识和李四的是“同”一个,所以又说因果报应亦非“异作异受”,这就是有关轮回的中道义。

当然,轮回不仅仅局限于人道、轮回往往是在六道里面进行的。众生来世要往生的六道中的某一道,是和这一世的心性、行为相应的。如果是心性残忍狠毒,无恶不作的人,他的阿赖耶识就会在“业”的作用下为他营造往生地狱的境界相,在他死后,就为他制造出地狱身,使他出生在地狱里;如果是心性贪婪吝啬,只肯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就会投生到饿鬼道里面;

如果是心性好淫,执着情爱的人,阿赖耶识就会营造出和他心性相应的境界相,等他舍报后,来世就投生为鸳鸯鸽子一类执着情和欲的众生;如果是心性阴险毒辣,专搞阴谋诡计,见不得阳光的人,来世就会投生为喜欢阴暗互相吞食的蛇类;如果是心性乐善好施,却又易嗔好斗的人,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劫富济贫一类“侠客”人物,他们来世很可能成为阿修罗;如果是心性喜欢和人相处,乐于用仁义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的人,很可能还会在人道里面轮回;如果是喜欢做十善业,或者是乐于修习禅定,五欲又很淡薄的人,性情和天人的境界近似的,他来世可能生在天界。

所以,轮回是“慈悲”的,是平等的,也是公正的,有情众生的心性接近哪一道,在业力的推动下,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往生到那一道里面去,阿赖耶识就会变现他所往生的那一道的正报和依报,绝对的公平,绝对的平等。

阿赖耶识真的就像电脑一样,有情众生这一生往里面输入了什么样的业种,阿赖耶识就会显现或输出和业种相应的结果,一丝不爽、分毫不差。这就是因果法则,十法界的众生、阿罗汉、辟支佛、佛菩萨都无法改变和抗拒这个因果法则。面对如此不可动摇牢不可破的因果法则,有情众生只有在“因”的方面用心,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善因善果,恶因恶报”。绝无恶因善报,善因恶果之理。但是,凡夫众生往往畏果不畏因,所谓“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非要等恶果现前的时候,才会后悔。菩萨就不会这样,他们“畏首不畏尾”,因为明白“善因善果,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当事物处在“因”的阶段,他们就能以“即因了果”的智慧、无私无我、大悲济世的利人情怀,务使自己的三业背恶向善,只种善因,不造恶“有”,所以他们不害怕结果。这就是佛门中常说的“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如果不学佛,有情众生的五蕴身躯,就是一个充分展示“因果昧力”的舞台,完成“因果报应”的工具;众生每一期的生死,都是重复地向世人昭示因果法理丝毫不爽的时段。不论他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庶民。即便他是个乐善好施、慈济社会、或者积极应世,能福利人天的大善之人,也逃不过来世在人天两道中的“轮回”,等前世所造的福报享尽之时,又会堕落三塗;即便是修习道家,能生天成仙,结果也是一样,都无法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所以说,“学佛是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也”!

以上说明了有情众生堕入生死轮回的原因以及轮回的原理,下面再来看看,二乘声闻和缘觉的行者是如何修证解脱道,而出离生死轮回的。

第二节  解脱道的修证

    一、声闻乘的修证

声闻乘,是指以追求个人的解脱为目的,亲随佛陀或者圣弟子,通过听闻佛陀(或圣弟子)讲述四圣谛、蕴处界苦空无常无我等声闻法,以“无我”的智慧而证解脱果者。

声闻乘主要是通过听闻世尊或者圣弟子讲法来修行,故名声闻。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成佛以后,在婆罗奈城郊的鹿野苑,最先为乔陈如等弟子,初转法轮,所说的就是声闻法,乔陈如等五人也因此得证阿罗汉果。世尊为声闻弟子所讲的法,主要是“四圣谛”,四圣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内容分别如下:

苦谛,是说人的一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苦。八苦可归结为一苦——五蕴炽盛苦,一切苦皆因五蕴炽盛而有故。或说有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身体受苦、心理痛苦,是名苦苦;有生必有死,世间一切法终归坏灭,是名坏苦;诸行无常,剎那变易,是名行苦,如有误会禅宗,以定为禅者,纵能证得初禅而得禅乐,也是落入行苦之中。苦谛是说现实的人生,无非是苦,苦多乐少,即使人在享受再大的娱乐,可是当用针刺一下他的皮肉,所有的乐感顿时消失。有情众生不了解苦之真义,贪着眷属及五欲等,此等贪着便生诸苦。八苦,或三苦、一苦,是名“苦圣谛”。

集谛,是说有情众生贪求外界之色、声、香、味、触之五尘境,于各种顺逆境中起诸贪厌,造诸善恶业行,因此集聚了未来世再受后有的种子,是名“苦集圣谛”。

灭谛,是说声闻弟子知苦集之理后,经过修行实证无我,能灭除意根对五尘境及其所生的种种法的贪爱,贪爱若断,便出三界,名为“苦集灭圣谛”。

道谛,是说声闻弟子,如何修道,才能灭除三界的种种苦。声闻乘的灭苦之道,是修四念处观、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行此三十七道品,能断苦集。苦集已断则知苦灭,自知不受后有,是名“灭苦集道圣谛”。

声闻弟子在闻法以后,深入修证,根据个人慧根利钝、烦恼轻重的不同,而证得不同的解脱果。如:

利根——慧力强烦恼轻的声闻弟子,听闻佛(或圣弟子)讲法以后,即能断除我见(我执),成须陀洹乃至阿罗汉。

利根的声闻弟子,如果未曾修习禅定,听闻佛(或圣弟子)略述四圣谛、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意涵时,即能断除我见、我执,立时可成慧解脱阿罗汉。如侨陈如···

已修成四禅八定的声闻弟子,由于已经完全降伏了对三界的贪爱,唯因不断我见故不能证得解脱,此人但须闻佛或圣弟子略说蕴处界空,不由思维,即能断我见我执,成定解脱之阿罗汉,此阿罗汉因为兼俱慧解脱及定解脱,名为俱解脱的阿罗汉。

慧力强而烦恼重的声闻弟子,闻法后即证声闻菩提,我见随断;但因烦恼习气很重,我执不断,唯成声闻初果;须于觉证后历缘对境修除我执,贪瞋渐薄,而后渐次断除五下分结、五上分结,方能证得阿罗汉果。

慧力劣而烦恼轻的声闻弟子,在闻法以后,需要独自在静处思维整理,经历一段时间,对五蕴、十八界的法一一深入观行以后,才能断除我见,证得声闻菩提,成初果圣人。

对于钝根——慧力劣,烦恼也很重的声闻弟子,世尊在教授他们如何断除烦恼的同时,还须教授他们如何依五蕴、十八界观行以发起无我慧来断除我见、我执。

对于慧力劣烦恼重的弟子,先通过“五停心观”、“四念处观”来降伏烦恼,发起无我慧。五停心观包括: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修这五种观法,以对治贪、嗔、痴、散乱等烦恼,五停心观,是声闻乘入道之初所应修习的五种观法。

慧力差烦恼重的声闻弟子,于五停心观之后,须修四念处观,四念处观,即是对“四念处”之“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进行深入观行,声闻弟子修习“四念处观”可以发起无我的智慧。声闻弟子的“四念处”观行,其实就是依五蕴、十八界,进行的无我观。

如声闻弟子对“身念处”的观行,一方面通过观察色身的不净来进行、白骨观能断除自己对于身体的执着,另一方面,行者先要观察人的色身是由四大“地火水风”所组成的,是因缘假合才有的法,是无常的法,色身里面没有“我”,色身也不是“我”。声闻行者通过对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的每一剎那的动作都细心观照,亲证色身之机械性及虚幻性,如此便可以断除以色身为“我”的错误见解,这就是声闻乘所修的“动中禅”。

声闻乘的弟子断除身见以后;尚须转入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观行,方能断除我见。“受念处”的观行,即是声闻弟子观察自己的意识觉知心所觉受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同样是因缘假合才有的法,是无常变异的法,因此受不是“我”;“心念处”观,即是声闻弟子观察具有见闻觉知作用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心”以及处处作主的“意根末那识心”,也都是因缘所生法,念念变异,都是无常的法,七识心不是我,七识心是无我的;“法念处”观,即是声闻弟子观察蕴、处、界的一切法,不论是善法,还是恶法,无不是从因缘合和而生,没有常不坏的真实体性,蕴、处、界的一切法,没有作者,也没有受者,都是虚幻不实的法,因此也是无我的。

声闻弟子在修习“五停心观”、“四念处观”的同时,还须进修加行道的修习。加行,是指为了达到见道之目的,所必须要做的一些预备修行。声闻人经过加行的修习,即能见道断三缚结,成初果圣人。声闻人所修习的加行有四:暖、顶、忍、世第一法。据《俱舍论》所述:一者暖,加行位的暖位是指声闻人熏习四圣谛之十六行相(是指对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每一谛都从四个方面深入观察思维,合为十六行相),虽没有见道产生无我的智慧,但是因为熏习正见,能生相似见解,如木生火,先见暖相,故名为“暖”,二者顶,随着声闻人对四圣谛、十六行相的深入熏习,修行上较暖位,更进了一步,名之为“顶”;三者忍,是指声闻人在顶位的基础上,对于四圣谛、十六行相的熏习所获得的正见能够安忍而不退转,名之为忍;四者世第一法,是指对四圣谛、十六行相的熏习已经成熟,虽然还没有证得出世间的智慧,但是,已经超出世间所有的人,继续修行必能入见道位,成为解脱道的初果圣人,以此名为世第一法。声闻人经过“五停心观”、“四念处观”、“四加行”的现观以后,就能确认五蕴、十八界的法,都是因缘合和生灭变异的法,故是“无常”;因为无常,故无不是“苦”;五蕴、十八界的法没有常不坏的真实体性,故是“空”;因为“空”,故知所谓的“我”,不过是五蕴和合而有的一个假象,如同幻化,似有非实,故是“无我”。

声闻弟子实证无我,而具无我慧以后,即不再将五蕴的任何一蕴当作是“我”,尤其是不再以识蕴之意识觉知心为“我”,由此而断除我见成初果圣人。初果圣人断我见以后,还须继续历缘对境地断除贪欲等烦恼,才能断除我执,而解脱生死,证得声闻菩提的极果——阿罗汉果。

声闻乘弟子,修证解脱道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次第:

一者资粮位,闻声闻法,修五停观心、四念处等;二者加行位:现观“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十六行相,得暖、顶、忍、世第一法,成初果向;三者见道位,断三缚结——我见、戒禁取见以及疑见,成初果须陀洹;四者修道位,初果须陀洹见道以后,继续修行,薄贪嗔痴,乃至断五下分结,成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五者无学位,三果阿那含继续修行,断除五上分结,断尽三界烦恼,解脱生死,证得阿罗汉果。依《俱舍论》卷二十四所言:四向三果,因为还没有断尽烦恼,尚须进一步学习解脱道的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因此,四向三果称为有学;四果阿罗汉,因已经断尽烦恼,证得有余涅槃,毋须再学,就等舍报取无余涅槃了,故称为无学,亦名无生——来世不会再受生。

二、缘觉乘的修证

一般来说,缘觉乘的行者出于无佛之世,因无佛出现人间,不能听闻佛法,只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思维,亲证蕴处界空,得缘觉菩提,成辟支佛。辟支佛的修法,大多是从因缘无常、从十二因缘观来修的。十二因缘观有五种观法,十二因缘因有十种不同,所以缘觉的证悟也有十种的不同。缘觉主要是通过缘起性空的现观,而破除无明的。缘起性空的现观,就是修十二支缘起,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因为有情存有的无明,所以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和行为(无明缘行);这些错误的认识和行为所产生的业的种子,落谢在有情自己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中(行缘识);当有情这一生死后,他的第七识意根末那识由于我执的习气与业力的牵引,会带着第八识阿赖耶识再去投胎,第八识阿赖耶识住于胎中,能藉着母体的营养,制造出胎儿的五蕴身心,(识缘名色);当胎儿在母体中渐渐成长,眼,耳,鼻,舌,身这五根逐渐成形后,意根末那识喜欢攀缘外境,就通过五根去感知外境,形成法尘,(名色缘六入);

因意根末那识藉五根能接触到五尘及五尘上所显示的种种法尘,有情就以为自己能看见,听见,嗅到,尝到,触到了外境(六入缘触);有情接触到的外境以后,会产生种种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触缘受);有了苦受、乐受,有情必然就会欢喜乐受而厌恶苦受(受缘爱);欢喜乐受,就不断地执取乐受(爱缘取);执取了所贪恋的境界,就去想办法保有这样的境界,不令坏失(取缘有);有情因为一直贪着乐境,如此则又种下了来世再次受生的因,死后会再次在三界出生(有缘生);再次出生就一定会老死(生缘老死),这就是十二因缘。这十二因缘,环环相扣,形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绵绵不断,此有故彼有,这就是有情生死轮回的过程。缘觉乘的行者,通过现观十二支缘起,实证到所谓的“我”(名色)是缘生缘灭——都是由于诸缘和合而生,也必然会因诸缘的消散而灭。缘觉实证到“名色”(五蕴)中并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于是就断了我见、我执。当缘觉断我执后就发现:此灭故彼灭,我把无明灭了,贪爱三界的心行就不再出现;心行灭了就不会去投胎,不投胎名色就灭了,就不会再有来世的色身及六识;此灭故彼灭,乃至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皆灭。无明灭了,也就解脱了生死,不会再有来世的生死轮回,这是缘觉的解脱果之修证。

缘觉乘的行者,除了现观十二因缘得道以外,还有一部分是缘于世间法而觉悟缘觉菩提的。有人偶见黄叶离枝飘零而落,便悟世界无常,如《大智度论》卷十八记载:有一国王清早在花园中游戏,见花草树木生气勃勃,心里很高兴。在他饭后睡觉的时候,诸王妃婇女,采摘花草,导致花园里面的树木枝叶毁坏、凌乱不堪。国王睡醒以后,但见残花败柳,便自觉悟:世间的一切,无常变坏皆如此花草树木一样,睡觉前尚且生机盎然,一觉醒来,转眼之间就已经是满目怆然了。国王当即深入思惟,生起了无漏道心,立即就断了无明,而成辟支佛。国王得道以后,就发起了六通,于是便抛弃了王位,飞到闲静林间,独自逍遥去了。

其余也有人因见他人老已病死,觉悟色身无常及觉知心无常,便成辟支佛;有人偶见自身眠已、偶见他人闷绝,便知五蕴无常,成辟支佛;有人于证得禅定后,因于无常观而成辟支佛……如是因众生根器种种不同而有差别。

第三节  解脱道的证果

二乘行者经如法修证以后,即能断除我见而入解脱道的见道位,见道后,复依见道所得之“无我”智慧,于历缘对境中再修除我执烦恼,即可分证解脱果。二乘行者断除我见和我执烦恼的方法以及对所断烦恼的内涵与大乘佛法都有很大的不同,二乘人断除我见,主要是依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进行“无我”的现观而发起“无我”的智慧,二乘所断除的烦恼为五下分结、五上分结等。二乘人见道断除我见以后,随其烦恼消除的多少,而证得高低不同的解脱果位。

一、声闻乘行者所证的解脱果。

声闻乘所证的解脱果有四向四果之分,四向四果是指: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四向四果的内容根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一切佛语心品之二”内容略述如下:

(一)须陀洹向、须陀洹果

须陀洹向,又名预流向,是指修习解脱道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声闻弟子,此声闻人经过加行道的修习之后,即能见道断三缚结,成初果圣人。须陀洹向的修行目的是趋向初果,故亦名为“初果向”。

小乘解脱道的声闻弟子经加行道的修证以后,即能见道断除我见,我见断了,疑见、戒禁取见也会随之断除,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为三缚结,断三缚结者成解脱道初果圣人,名须陀洹。解脱道初果见道所断之我见,又名身见,是指有情因为无明,不知欲界的色身以及意识觉知心的虚幻,因此坚执色身为“我”,或坚执欲界中之见闻觉知心为常不坏“我”,以为此见闻觉知心可以在有情死后去到来世,以为来世的见闻觉知心和此世仍是同一个,此即欲界有情之身见我见,也是常见外道所主张之常不坏的“我”。

初果所断三缚结之疑见,因为已断欲界的身见我见,所以对于欲界的有情存有的欲界“我”的错误见解,已经了知,不会再产生疑惑,故名已断疑见;也因为已经断除欲界身见我见的缘故,对于诸方大师所说法中,已能判断他们是否已断欲界身见我见;于诸方大师是否已断欲界我见,能如实判断出来,也名为已断疑见。

初果所断三缚结之戒禁取见,谓世间凡夫、外道因为不知解脱道之正理,误会解脱之修行原理,遂有种种与解脱无关之戒法建立,如:外道所持的水戒、火戒、裸身戒、常坐不卧戒等,名为戒禁取见。初果人因为已断我见,已知解脱道的修行次第,故知凡夫、外道所施设的种种戒法及禁忌,与解脱无关,名为已断戒禁取见。

三缚结之我见断除了,恶见之边见、邪见、见取见及疑见随断,是名五利使恶见断,亦名除见惑。

此三缚结,若是利根的声闻人,如果遇到明师指导,听法之时,就能顿断。

声闻人断三缚结,即是解脱道的初果须陀洹。初果须陀洹的功德,世尊在《阿含经》里面说断三缚结的人,此后永不堕三恶道,“极尽七有,天上人间往返,究尽苦边。”因此,已经断除三缚结的初果人,即使是最钝根、最懈怠者,再在人间与天界中各生死轮回七次,于此十四生间必证阿罗汉果,即使最后生没有接触佛和佛法,也能成辟支佛而出离三界。须陀洹最迟七次人天往返以后,必证解脱道极果——阿罗汉果,故亦称“极七返有、极七返生”。

2、             斯陀含向、斯陀含果

初果须陀洹在断三缚结的基础上,继续进修,努力地除断自己存有的欲界的贪嗔痴,虽然不能立即断除,但是能将欲界之贪嗔痴由浓重转为淡薄,这样就是证得解脱道的二果,名斯陀含。二果名薄地,薄贪瞋痴。如果初果人在修行过程中,不能如二果人一样同时减轻贪嗔痴者,仅能减轻贪嗔痴之一种或两种者,不名二果斯陀含,名为斯陀含向。初果断除见惑以后,直至证得阿罗汉果,一直是在断除思惑。断除思惑,即是断除我执,欲断除我执者,须断除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此五根本烦恼,由于有情众生无始劫以来的熏习,很难一下子断除,需要在断除我见以后,于世间的生活中历缘对境地修除。

证得二果的声闻弟子,需要在今生舍报以后生天,在天界度过一生后,再来人间受生,经一次人天往返,才能证得阿罗汉果解脱生死,因此二果斯陀含,亦名一往来,又称一来果,斯陀含向又称为一来向。

3、             阿那含向、阿那含果

声闻二果继续修行,求断五下分结,证得三果。五下分结包含的五个结使,是欲界有情所具有的,故称之为五下分结。三果人所断的五下分结为:

一者断除欲结。在二果阶段,二果人对于欲界的五欲,尤其是淫欲,仍有小小的贪爱没有断尽,到三果地,则将之完全断除,名为欲结永断。

二者断除瞋结。三果人对于欲界、色界中任何逆境,都不会生起嗔恨的现行,称之为嗔结永断。三果人面对不顺心的境界,即使心中会有微细的嗔恨习气,但是也不会通过身、口流露出瞋恨的现行,更不会转生恨、怨、恼等后续的心行,是名断瞋。

五下分结其余的三结,即是初果所断的三缚结。阿那含所断的三缚结,较初果所断的三缚结深细。初果须陀洹所断是人间凡夫众生所存有的三缚结,而阿那含所断的是色界天人所存有的三缚结。阿那含所断的欲结、嗔结、三缚结,名为五下分结。如果仅仅能够断除五下分结的一种乃至四种,名为阿那含向,不名阿那含。

阿那含人因为已经远离淫欲、瞋恚,不再退回世间的凡夫的心行之中,故舍报后,往生五不还天,在那里舍寿后直接入无余涅槃,不会再回到欲界受生,因此,阿那含又称为不还果;阿那含向,又称为不还向。

(四)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三果人断五下分结以后,继续进修,求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五上分结是色界无色界的有情所具有的结,相对于欲界有情具有的五下分结而言,称之为五上分结。阿罗汉所断的五上分结,包括:

一者断色爱结;色界爱的结,是指有情贪着色界的境界。有情修习禅定,当初禅善根发起时,色身常常有乐触,有情贪着初禅的乐触,贪着二禅定中无觉无观,贪着三禅心喜身乐俱足的境界,无法舍离,就是色界爱的结。乃至有情修到了第四禅舍念清净定,以为这就是涅槃,其实仍然在色界的境界中,这也是色界爱的结。色界天的天人除了天身处于定中所生之微妙身触之乐外,还有两种微妙的法:色界天身之高广姝妙与庄严和色界天人之微妙音声,色界天的天人于此能生贪着,也是色界爱的结。四果阿罗汉能观察色界的种种境界——色界的禅定触乐以及色界有情的天身声音等等皆是因缘合和而生,皆是无常虚妄不实的法,因此能断此色界贪,是名阿罗汉色界爱贪断。

二者断无色爱结;色界天人有三种微妙的色法:色界天人色身高大美妙、声音微妙、色界天身所生之微妙身触之乐。阿罗汉能观察如是三种色界妙欲虚妄不实,故断此色界贪,是名阿罗汉应断之色爱结。二者断无色界贪。四果阿罗汉,能观察“无色界有”的虚妄——四空定中之微细觉知心乃是意识,是无常虚妄之法,故阿罗汉不于无色界一切境界起贪,心超三界,名为阿罗汉无色界贪爱永断。

三者断掉举结;谓色无色界有情尚有微细掉举,阿罗汉由了知解脱道故,令戏论永断,故能断除五上分结之掉举结。

四者断慢结;色界及无色界有情,执着自己果报殊胜,而轻视下界的有情,此是色界无色界有情的慢结。阿罗汉能断如是色无色界有情始有之慢,名为五上分结之慢结永断。

五者痴结;谓阿罗汉观察无色界一切境界,悉皆虚妄不实,彼诸外道为求无色界境界而施设之种种戒禁,皆是妄想所成之戒法;众生对于涅盘之虚妄想,导致误认无色界境界为涅盘,故起无数虚妄不实之邪见;阿罗汉于如是无色界之种种愚痴,已断尽故,名为五上分结之痴结永断。如是五结永断故,名为阿罗汉。

能断除五上分结者,名为证得四果阿罗汉;于五上分结不能全部断除,仅能断除其中一种乃至四种者,名四果向、阿罗汉向。 

以上略说声闻四果所断的烦恼结使,若要广说声闻四果所断烦恼结使,要多得多,如《大智度论》卷86龙树菩萨云:

“无学或九或十断,名断十种结使,所谓上下分十结;须陀洹斯陀含略说断三结,广说断八十八结;阿那含略说断五下分结,广说断九十二;阿罗汉略说三漏尽,广说断一切烦恼,是名智断。”

声闻乘所断的所有烦恼结使,包括见惑、思惑,大乘佛法总称为一念无明所摄之惑。

   四果阿罗汉虽然已经断尽烦恼——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行为不会再起现行,但是却不能断除烦恼习气,此即是《胜鬘经》说阿罗汉“无漏不尽”的道理。

声闻乘的阿罗汉因为无法实证大乘佛法的本心阿赖耶识,无法将深藏在阿赖耶识内的烦恼习气种子随眠断除,故只能是断除烦恼的现行,没有办法断除烦恼的习气。如阿罗汉断除贪欲之后,不会有贪欲的现行,却仍然还有贪欲的余习,当阿罗汉看到一颗很大的钻石,他不会起贪念,却会禁不住赞叹:“好漂亮!真稀有!”这就是余习。再如阿罗汉嗔结已断,有人骂他的时候,他不会生气,但是他当下也会笑不出来了,这就是瞋的余习。

佛教经典中有“毕陵尚慢”的典故:在世尊住世的时候,某一天大阿罗汉毕陵尊者想要到恒河的对面去,由于河水很深,世尊又告诫不许随意使用神通,因此,毕陵尊者没有办法,他只好找恒河的河神,请把水位降低,以便渡过。毕陵尊者找到河神一看,“这不是过去五百世一直在他家里打工的婢女吗”?就对河神说:“小婢!把水位降低,我要过去!”河神虽然降低了水位,让毕陵尊者渡过河去,可是后来还是到世尊那里去投诉说:“毕陵尊者很傲慢,骂我是小婢。”世尊就让毕陵尊者给河神道歉,毕陵尊者于是就对河神说:“小婢过来,我跟你忏悔。”毕陵尊者在向河神忏悔时又“骂”了她一句“小婢”。没有办法,世尊便向河神解释说:“毕陵尊者已经没有慢心,他喊你小婢,这是一种残留下来的习气,不是对你起慢心。”这也是阿罗汉不断余习的事例。

在四向四果的阶位中,初果向以前,属于解脱道的资粮位,初果向属于加行位,初果须陀洹断除见惑,属于见道位,自二果向开始,到四果向止,是修道位,

修道就是修除思惑,断除了思惑,就是无学位的四果阿罗汉。从初果向,到四果向,是有学,四果阿罗汉称为无学。

声闻乘的阿罗汉略有两种,一者慧解脱,二者俱解脱。慧解脱的阿罗汉生前不修禅定,纯以现观五蕴空所产生的无我慧,来断尽烦恼,名为慧解脱的阿罗汉。慧解脱的阿罗汉,因为没有证得灭尽定,故不能随时取无余涅盘,要待舍寿的时候才能入涅槃。慧解脱的阿罗汉,在觉悟声闻菩提以后,如果加修四禅八定,再证得灭尽定以后,随时能够入灭尽定取无余涅槃,名为俱解脱的阿罗汉。

俱解脱的大阿罗汉,如果加修神通,则会得六通,阿罗汉具足五力,谓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由是众缘进修故、即得成就三明;这就是通常所说三明六通。六通是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漏尽通。六通是佛菩萨、辟支佛、部分阿罗汉所修得的不可思议的功能。六通的前五通和天人外道报得修得的五神通相同,唯神通的能力大小有所区别。如:天人、外道有天眼通者,仅能看见自己所居住的天界以及下界的六道中众生情况,大阿罗汉所修的天眼通,能见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六道众生的情况,而诸佛能见无量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的情况;天人、外道有宿命通者,仅能忆起过去一世十世乃至千万世的宿命,大阿罗汉则能忆知八万大劫的宿命,而诸大菩萨及佛能知无量劫的宿命。

六通之第六通——漏尽通,唯有佛教中已证解脱的圣人阿罗汉、辟支佛、以及佛菩萨才有的功德。佛教所说的“漏”就是指三界有情存有的一切烦恼。三界有情众生存有的种种烦恼,是因为六根攀援六尘而流漏出来的,故名为“漏”。因此,“漏”可略分为三种:一者欲漏,指欲界有情存有的烦恼;二者有漏,指色界、无色界之烦恼:三者,无明漏,总指三界有情共同存有的无明。漏尽,就是指三界的烦恼已经断尽了,断除了三界的烦恼就是漏尽,因漏尽而引发的种种功德,名为漏尽通。

六通的漏尽通是阿罗汉才具有的功德,前五通(五神通),阿罗汉如果不是因为修习或者是报得,则没有。

三明,是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三明和六通之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略有所不同。三明是在阿罗汉、辟支佛、佛菩萨等圣人,因为已证解脱,在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得基础上引发的功德。如得天眼明的阿罗汉,不仅能见有情死在哪里,生在何处(天眼通),而且还知道:该有情为什么死此生彼,如何才能改变或解脱死此生彼的现象(天眼明);得宿命明的阿罗汉,不仅知道自他过去宿世生死之事(宿命通),而且还能知道造成宿世生死之事的因缘,并知道如何能解脱自他间宿世的业因果报(宿命明);得漏尽明的阿罗汉,不仅能断已断三界烦恼(漏尽通),而且知道如何断除三界烦恼,更知烦恼已尽、不复再于三界受生。

又,有宿命明者,见过去事而生厌离,天眼明者见未来事而生厌离,漏尽明者既已厌离,乃欣乐涅槃;得宿命明者可断常见,天眼明者可断断见,漏尽明者远离此二边而安住于中道。

因此,三明远较三通深细。

得三明六通者得阿罗汉,如阿含诸经所云,能长揖世间,为自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后有。有情众生,从初发心欲出离生死轮回而修习声闻法,到证得解脱果,成阿罗汉,最快者要三生,时间长的,要经六十劫,期间还不能造作大的恶业,才能成办。

二、缘觉乘所证的解脱果

    缘觉的证果次第,大致要经历《大乘同性经》卷下记载的缘觉十地:一者昔行具足地,是指辟支佛于过去之四生乃至百劫等修积福德资粮之位;二者自觉甚深十二因缘地,即不依师教而自觉十二因缘理之位;三者觉了四圣谛地,即觉了声闻四圣谛理之位;四者甚深利智地,即起深智之位;五者八圣道地,即修八正道之位;六者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即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之相之位;七者证寂灭地,即证寂灭涅槃之位;八者六通地,即证得三明六通之位;九者彻秘密地,即通彻缘起微密正理之位;十者习气渐薄地,即烦恼习气习渐渐微薄之位。

缘觉乘不像声闻乘有四向四果的分别,缘觉只有一向一果——辟支佛向、辟支佛果。

就缘觉乘的行者所证的辟支佛果来说,虽同样是证得辟支佛果;但是,随其所证的缘觉菩提的深浅差别,辟支佛果亦有十品的差异,而非品品皆同。综合《大智度论》《瑜珈师地论》等的说法,略述独觉和缘觉的不同。

(一)、独觉。独觉是生在无佛、佛法已灭的地方,虽然今生不曾听闻佛法,或者依过去生所修得的智慧,或者是依十二因缘得现观,而觉悟缘觉菩提,成辟支佛者。独觉又分两种:

1、小辟支佛。小辟支佛,其实质是声闻乘的阿罗汉。如声闻初果人,在经历七次人天轮回过程中,其最后身若生在人间佛法已灭时,是须陀洹因已满七生,不应再有第八生,故自得成道。此时的须陀洹,虽然是修声闻法,而得解脱生死者,不名阿罗汉,而称小辟支佛。实际上,小辟支佛就是声闻乘的阿罗汉。《大智度论》所说的小辟支佛,同于《瑜珈师地论》所说的“部行独觉”。

2、大辟支佛。大辟支佛,在初发心时,亦值佛世,闻法思维以后,性乐寂静,不欲杂居,能于一百劫中,作功德增长智慧之行,百劫满后,无师友教,自然独悟,永出世间,名为大辟支佛。大辟支佛由久修福德故,能得三十二大人相,或有三十一相、三十、二十九相乃至一相。此大辟支佛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辟支佛,其智慧利胜,于诸深法中能得总相别相智慧,远较阿罗汉深入。此大辟支佛,因为独自修道,没有伴侣,也不为人讲法,如麒麟只有一角,故《瑜珈师地论》称之为“麟角喻独觉”。

(二)、缘觉。缘觉是指部分缘觉乘人,不是缘于十二因缘的现观而觉悟缘觉菩提的,而是缘于世间法的观察思维而觉悟者。如观察风吹叶落、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而觉悟人命苦短、世事无常,成辟支佛,缘觉皆藉现事缘,而得觉悟,故曰缘觉。

我国的天台宗对缘觉与独觉的区分,又有不同的说法:缘觉出于佛世,随佛听闻佛法,现观内因缘——十二因缘,觉悟以后成辟支佛者;独觉出于无佛世,观外因缘——飞花落叶等外缘,而成辟支佛者。

凡夫众生,从初发心欲出离生死轮回而修习缘觉法,到证得辟支佛果,最快者要四生,时间长的,要经一百劫,期间还不能造作大的恶业,才能成办。

大乘的佛菩萨都会根据众生的根器,而为他们说相应的法,声闻乘的行者在舍报以前,也会为有情众生说法,但仅能讲说声闻法。三乘之中,唯缘觉乘的辟支佛不为众生说法。辟支佛因所得的智慧高于声闻乘的阿罗汉,因亲证解脱,故有解脱知见,又能忆念过去所闻诸佛所说的佛法正理,故是有能力为众生说法的;但是,

辟支佛性爱寂静,厌恶喧闹,不喜和眷属聚居,又知道甚深佛法凡夫众生难以理解接受,故唯为有情示现神通,令众生对佛法生起信心。

对于二乘人所证的果位,《维摩诘经》云:“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离凡夫法;非圣人,非不圣人。”因此,二乘人若断除我见、我执,应该说他已经证得佛教的果位;但是,果位是世尊为了说明解脱的境界的层次而方便施设的名相,非有实际的果位可得,因此说为“非得果,非不得果”。如声闻初果人,因为见道断除我见,知道证果是五蕴所证,证得初果的“我”已经瓦解,故不会产生:“我”已经证得初果的见解,但是为了随顺世间的缘故,方便说为“我”已经证得初果。如果执着所证的初果果位,因为有“我”证得这个果位。既然有“我”证得初果的话,那么“我相”就出现了,“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都跟着出现了,这就不是初果人了。

既然证果只是一种方便的施设,因此不应对所证的果位起执着,如果执着了,就会被证果的想法所束缚而生起慢心,慢心生起来以后就很难向更上的境界迈进了。

关于声闻、缘觉的异同,《大智度论》卷二十八云:声闻智慧即是辟支佛智慧,同是实证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但时节利根福德有差别。声闻缘觉有一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如:

一者,见生空之理同,由于声闻缘觉法不能证得诸法实相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所以声闻缘觉没有法界实相的智慧,仅有蕴处界空——蕴处界没有常不坏“我”的智慧;二者断障同,声闻缘觉所断的同是烦恼障——一念无明之三界烦恼,不断无始无明;三者得果同,声闻缘觉所得的同是解脱道的解脱果,证得解脱果者,能出三界生死轮回;四者证灭同,声闻缘觉同证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声闻缘觉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如:

一者根异,声闻为钝根,缘觉相对于声闻来说为利根。声闻须要从师闻法,才能证果,缘觉则不必从他人闻法而入,依往世福德果报,能自出智慧,即便藉飞花落叶等小因缘也能觉悟缘觉菩提,故根器智慧较声闻要猛利;二者所观异,声闻藉观察四圣谛而得声闻菩提,缘觉所思所观虽不异声闻所观之蕴处界苦空无常无我、缘起性空,然偏于因缘观者多,十二因缘观比起四圣谛观要来得深细;三者向果异,声闻乘中有四向四果,缘觉乘中仅一向一果。四者,声闻人往往对人说声闻法,教人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缘觉人不说法,唯显示神通,叫人对佛法生起信心。

声闻缘觉,所修的都是解脱道,仅以修行者个人解脱生死轮回为目的,以其不知不证诸法实相,复又无大悲心救度众生,故无法成佛。基于声闻缘觉的一些共同之处,故将声闻乘缘觉乘合称为“二乘”或者“小乘”,声闻缘觉二乘,再加上大乘的佛菩萨乘,名为三乘,三乘佛法涵盖了所有佛法的内容。

在三乘佛法中,声闻乘人智慧最低;缘觉乘人,根性智慧较声闻乘利;但是缘觉乘人和大乘菩萨的根性相比,又钝了许多,故缘觉乘又名中乘,介于声闻乘和大乘之间。定性的声闻缘觉虽然不能成佛,但也是出世间的圣人,能为人天而作福田,供养阿罗汉辟支佛的功德也很大。

二乘的声闻缘觉人,证得阿罗汉辟支佛果,如果不发菩提心,转入大乘继续修学,则舍报后,必取涅槃。

第三节  解脱道的涅槃

此岸者,名为生死,彼岸者名为涅槃,此岸与彼岸之间,隔着烦恼大海。二乘人断除我见以后,再修除烦恼,就能跨越烦恼大海,到达彼岸。

二乘解脱道所取的涅槃有二种: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

要说明什么是声闻缘觉所取的有余、无余涅槃,先要从八识心王入手。八识心王就是: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佛教所说的“人”——“我”,是由色身和心组成的,其中组成众生“我”的心有七个,就是佛法所说的七转识,也就是八识心王中的前七个: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七转识再加上色身,就是有情众生所认为的“我”,而这个所谓的“我”,其实都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生出来的。

二乘人经过修行见道后断除我见,继续修除烦恼,断除我执,二乘人因此能够明了:就是因为有“我”,才会有生死轮回;如果无“我”,就没有生死轮回。二乘人基于此一认知,证得人无我,到临终时,“我”心甘情愿让自己消失掉,不再投胎,就不会再有来世的轮回。舍报的时候,因为我执断除以后,第八识阿赖耶识渐渐离开身体就不会出生中阴身再去投胎,五蕴、十八界的“我”就消失掉——色身毁坏,前七识也消失了,没有“我”了。结果剩下谁呢?只剩下“我”背后的那个第八识阿赖耶识,此时阿赖耶识因为一念无明的种子已经断尽,故改名叫做异熟识。异熟识无形无色、不生不灭,故不会再在三界中现身;异熟识是无我性的,离见闻觉知且不作主,原先具有见闻觉知的识蕴六识心和处处作主的末那识心在阿罗汉辟支佛取涅槃以前,就已经消失,故云涅槃无我、涅槃寂静。

简单的说,人死后,色身和前六识毁坏以后,末那识因为我执的力量,会带着第八识阿赖耶识去投胎、住胎(以人道为例),住胎以后,阿赖耶识再借助母体提供的营养,又造出来世的“我”,这就是轮回;如果在人活着的时候,经过修行,将我见我执断除,那么在人死的时候,第七末那识也就消失了,阿赖耶识(异熟识)因为没有了末那识的牵引,就不会再去投胎、住胎,这样就不会有来世的“我”再度出现,只剩下异熟识独自存在,异熟识独自存在的状况,就是二乘所证的涅槃。

阿罗汉舍报以后,所取的无余涅槃中,仅仅是剩余第八识异熟识存在,此异熟识就是涅槃。涅盘中没有五蕴身心的存在。如《杂阿含经》(一○七六)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陀骠摩罗子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愿于佛前取般涅槃世尊默然。如是三启。佛告陀骠摩罗子。此有为诸行。法应如是

尔时。尊者陀骠摩罗子即于佛前。入于三昧。如其正受。向于东方。升虚空行。现四威仪。行.住.坐.卧。入火三昧。身下出火。举身洞然。光焰四布。青.黄.赤.白.颇梨红色。身下出火。还烧其身。身上出水。以洒其身。或身上出火。下烧其身。身下出水。上洒其身。周向十方。种种现化已。即于空中。内身出火。还自焚其身。取无余涅槃。消尽寂灭。令无遗尘。譬如空中然灯。油炷俱尽。陀骠摩罗子空中涅槃。身心俱尽。亦复如是。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譬如烧铁丸  其焰洞炽然

热势渐息灭  莫知其所归

如是等解脱  度烦恼淤泥

诸流永已断  莫知其所之(至)

逮得不动迹  入无余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阿罗汉虽然三界烦恼已断尽;但当他还没到舍报时,他仍要随分随缘去度众生,仍要受寒风、热苦、饥饿、痛痒、色受想识蕴的行苦……等等,可是对他而言,这不是大苦,名为“微苦所依”,所以叫有余依涅槃;当他舍报时把十八界舍了,这些苦也就舍了,就是无余依涅槃。《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中说:

“问诸阿罗汉住有余依涅槃界中,住何等心?于无余依般涅槃界,当般涅槃?答:于一切相不复思维,唯正思维真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识舍所依止。由异熟识无有取故,诸转识等不复得生,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于此界中般涅槃已,不复堕于天龙药叉、若干达缚、若紧奈洛、若阿素洛、若人等数。”

所以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诸转识(前七识)等不复得生”,仅仅剩下“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异熟识独存,异熟识独存就是涅槃。此异熟识即是法身,故龙树菩萨在《十八空论》中说:

“涅槃中犹有法身在。”

以有异熟识(法身)住于涅槃“境界”中,故涅槃不是断灭空。

关于阿罗汉辟支佛舍报后所取的无余涅槃不是断灭空,可以参考《大般涅槃经》卷四中世尊所举的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法身如灯,烦恼如灯发出的光,阿罗汉断除烦恼以后,五蕴、烦恼如灯灭,五蕴、烦恼灭了,不存在了,并不是说灯也没有了,消失了。故世尊于是经说:“烦恼虽灭法身常存。”

因此,所谓的轮回生死,其实是五蕴的“我”拉着第八识阿赖耶识轮回生死,因为今生的“我”舍不下自己,所以“我”死了以后,又出现中阴身,又去投胎,就又有了来世的生死,虽然“我”有生死,第八识阿赖耶识却没有生死;阿赖耶识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离见闻觉知不做主,本来就是住在涅槃中。阿罗汉辟支佛说“我”死了以后取涅槃只是方便说,其实是五蕴的“我”消失掉变成真实的无我,只剩下第八识异熟识存在而不去投胎住于涅槃之中,异熟识没有取涅槃,因为异熟识本来就是涅槃。涅槃不是修来的,涅槃只是在自我的执着修除掉以后让它显示出来;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涅槃是“显所得”。因此说二乘无学阿罗汉、辟支佛并没有证入无余涅槃。因为他们的七识是能入的心,在入涅槃时,见闻觉知心及作主的心等七个心识已经消失了,谁入涅槃呢?没有“人”,也没有“我”能入涅槃。如龙树菩萨在《十二门论》中说:“此五蕴灭,更不生余五蕴,是名涅槃。……又我亦复空,谁得涅槃?”所以世尊在《金刚经》里面也如是说:“如来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众生即是五蕴,即是“我”,五蕴的“我”是不能被“度”到涅槃里面去的,涅槃是五蕴“我”消失以后,剩下第八识异熟识独自存在的状况,因此佛说自己不度众生。

对于二乘的声闻缘觉所取的涅槃,有一个观点必须说明:二乘无学不证涅槃而取涅槃。也就是说,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虽然证得解脱果,舍报后能取涅槃,但是他们在生前并没有证得涅槃。《大方广佛华严经》(40卷本  唐 般若译)卷9云:

“如是甚深阿赖耶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愚法声闻,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

因为涅槃就是断尽一念无明的阿赖耶识(异熟识),由于二乘无学生前并不能证得阿赖耶识,故在舍报以后,能证得阿赖耶识的七转识心已经断灭,仅有阿赖耶识(异熟识)独住于涅槃境界中,而从狭义的唯识来说,阿赖耶识(异熟识)离见闻觉知,又没有证自证分,不能感觉自己的存在,所以说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能取涅槃,却没有实证涅槃,故对涅槃的境界一无所知。所以当有人问阿罗汉:“你断除了‘我见’‘我执’,将来舍报入无余涅槃时,既然不是觉知心及思量作主的心入住涅槃,涅槃之中没有心行、没有我、没有觉知,五蕴的我已经不存在了,真实无我;我既然全部断灭了,哪你入涅槃后是不是一切法空?涅槃是不是断灭空?”这时阿罗汉就会舌头打结,说不出话来。所以他必须去请问世尊。当他提出问题之后,世尊就跟他解释:“‘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名色的名是受想行识,识蕴之中共有七个识,七个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及意根;这七个识在入无余涅槃时,连同五色根及六尘一起灭尽,十八界或名与色也就全部灭尽了;但是名与色全部灭尽之后,并不是断灭空,还有入涅槃前的名色所缘的‘识’独存不灭,它离见闻觉知、从不思量、从来不念一切法、从来无有任何牵挂,就这样寂静无我无行地独自存在,名为无余涅槃,所以无余涅槃不是断灭空。”阿罗汉听佛解说了以后,就知道无余涅槃里有个“实际”、“本际”、十因缘中“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识”的存在,不是断灭空,也就安心了。阿罗汉虽然知道这个“识”的存在,但是这个识的体性行相如何,他并不知道,也就无法了解当“我”断灭之后剩下的异熟识在涅槃里是个什么状态。当他再问佛:“住于涅槃的‘识’是什么?”佛说:“你得要修学般若,等我二转法轮再来听。”所以后来佛说般若经。这个道理其实还是要破参证得阿赖耶识的人才能真正听明白;因为没破参的人一定会跟阿罗汉一样想象涅槃里面是什么,这是想象不出来的。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云:

 “有二种死:何等为二?谓分段死、不思议变易死。……以分段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智‘我生已尽’;得有余果证故,说‘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办。七种学人先所未作,虚伪烦恼断故,说‘所作已办’。阿罗汉、辟支佛已断尽见思二惑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非尽一切烦恼,亦非尽一切受生故,说‘不受后有’。何以故?有烦恼是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剎那心剎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比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因此,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能断分段生死,不能断变异生死。

分段生死者,分即分限,段即形段;分段生死者是指有情众生在六道中轮回时,随其业力所感果报之五蕴身的寿命有长有短,每一期的生死皆是轮回过程中的一段,故名分段生死。此分段生死是由有情众生存有的一念无明的三界烦恼造成的,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已经断除一念无明,故不再于三界六道中轮回生死,故已经断除分段生死。

变异生死者,即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所蕴含的一切法的种子不停地流注变异,此种子前后变异生灭,也是“生死”,名为变异生死。

由于阿罗汉辟支佛在生前,没有实证诸法的实相阿赖耶识,虽然能历缘对境断除烦恼的现行,但是无法断除断尽阿赖耶识内蕴含的烦恼习气的种子随眠,故阿罗汉辟支佛舍报取涅槃以后,异熟识住于涅槃境界中,仍有种子在流注变异现象,名为阿罗汉辟支佛不断变异生死。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虽然不能断尽变异生死,由于阿罗汉辟支佛的我见、我执已断除,烦恼的现行已断,自然能使第八识异熟识中之分段生死种子除灭,在舍报以后,异熟识独自住于无余涅槃之中,不再生出来世的五蕴身心,名为解脱生死轮回。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虽然不知不证诸法实相第八识阿赖耶识,以其能断我见、我执烦恼的缘故,仍然能够出离分段生死。

正是由于阿罗汉辟支佛不能断除变异生死,才使得阿罗汉辟支佛在取涅槃以后,还可以“退出”涅槃,再在三界中受生,回小向大,修学大乘佛法。如果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在舍报以前,对世尊所讲的大乘的成佛之道生起欢喜的心,在他们取了无余涅槃以后,当住于涅槃中的异熟识流注对大乘法欢喜的法种的时候,异熟识就会再造出阿罗汉辟支佛的来世的五蕴身心,于是阿罗汉辟支佛又现身三界继续修学大乘佛法,迈向成佛之道。

由于阿罗汉辟支佛在生前,没有实证诸法的实相阿赖耶识,无法现观蕴处界的一切法皆是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的,一切法只是依于阿赖耶识所展现出来的幻有、假有,故阿罗汉辟支佛以为诸法实有,由此形成法执——执诸法实有。阿罗汉辟支佛因为存在法执,不知生死也是幻有,故执生死实有,以畏惧生死故,因此才会在舍报的时候,“一意孤行”地灰身灭智,取无余涅槃。故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唯断我执,不断法执。

有情众生想要修习二乘的解脱道,舍报后取无余涅槃,以解脱生死轮回,就要按照世尊的教导,断我见以后,再修断三界烦恼,才能成办。自古以来,就有外道也自称是证得涅槃,如《楞严经》中所说的外道之“五现涅槃”。外道所证的涅槃,都是以证得禅定的定境为涅槃。或以欲界的未到地定,或以色界、无色界定为涅槃。而大妄语说是已证解脱,死后以此大妄语的恶业,而堕入地狱中去,甚可怜悯。

因此,二乘的圣人仅能断除分段生死,不断变异生死,故二乘的解脱,不是究竟的解脱,唯有大乘的成佛之道——终极之佛果,才能既断分段生死,又断变异生死。大乘菩萨们如何断除两种生死,证得究竟的解脱,下文当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