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哥哥太爱我的日剧:小学数学课堂中预设方案的有效实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6:44:52

小学数学课堂中预设方案的有效实施

天台小学  庞壁峰

内容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设计弹性方案,课堂上应成为师生交往、形成有效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因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所以,课堂上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面对如此之多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方案不放,必须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实施。

关键词】预设方案  有效性  实施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教案是精心设计的,而且在每一个事先安排的、详尽的细节上诱使学生走向一条预设的路径,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随机性仅仅表现在学生偏离轨道时,教师循循善诱把他们引回来。这使课堂教学显得预设规定性有余,而课堂有效性不足。现代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课堂,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让我体会到,要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交往、形成有效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必须做到:

一、设计“丰满”而灵动的预案

以往,我们对教学程序的设计,大多数呈现出线型设计。教师只要按着设计流程一步步地往下走,导致了课堂教学的刻板化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丢失。这样的课堂又能形成些什么效果!因此,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时,应设计弹性方案,给学生充分的学习与思维活动空间。

如“两位数数的组成”,教材材料多媒体出示:动物学校中的大象老师给其他的小动物上课,在黑板上给出:7、1、5三个数,问:用他们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在插图的下面又有两个问题:

(1)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在全班交流一下。

(2)组成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

首先,这一材料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针对这一教学材料,预设的目标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类:

第一类的终极目标为: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们掌握判断组成数个数的方法。

第二类的终极目标为: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经历中养成有序举例的思考习惯。

其次,根据第二类目标预设,本课时的学习环节以问题的形式可以作如下的预设:

问题一:从7、1、5三个数中任选两个组成两位数,你能写出几个?

目的:制造认知冲突,展现学生能力基础,因为不同的学生得到的个数有差别。

问题二:为什么有的同学写的个数多,有的同学写的个数少?(讨论)

目的:分析重复与遗漏的现象,抽象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重复与遗漏?

问题三:研究一下,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目的:展现学生自认为可以改善重复与遗漏程度的办法,并概括为“有序列举”。

问题四:你能说出正确的个数吗?

目的:掌握有序列举的一般方法,提高思维的严谨水平。

问题五:怎样又对又快地找到最大与最小的两位数?

二、灵活演绎预案

课堂教学过程中,深陷在“预设”的巢臼,统得过死,往往会把学生引入狭窄的小胡同,这显然有悖于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因此,课堂上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面对如此之多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我们不能拘泥于预案不放,必须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一)灵活调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般是教师在课前预设的,也就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应该让孩子达到什么样的要求,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因此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得到即时目标,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的目标。

如在教学“移多补少应用题”时,例4:三(2)班第一小组有图书13本,第二小组有7本。第一小组借给第二小组几本,两组图书同样多?学生列式13-7=6(本),6÷2=3(本),正当我要结束这题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方法。我先求出平均每个小组有图书多少本,再求第一小组借给第二小组几本,两组图书同样多,列式为:13+7=20(本),20÷2=10(本),10-7=3(本)。”同学们纷纷发出赞叹。受他启发,又有学生列出13-10=3(本)。是啊!学生的智慧、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他们勇于创新,而这些不可能是目标所能预设到的。预设目标就这样在课堂中添入了灵活、创新的成分,提升了水平,实现了超越!
   (二)灵活处理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由几个环节组成,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预设后,课堂教学如果一味按照固定环节前进,不考虑实际情况和课堂环境变化,那么必定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课堂的节奏很大一部分是受学生的影响。在上课时,学生如果对遇到的问题争论不休,都列举出各自的证据,并且试图说服对方,但课堂的时间是一定的,那么必然影响到其他环节的进程。所以我们在环节上根据实际情况去推进、处理。

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我原来预设的是让学生在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之前先让学生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接着让学生运用这一规律去类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在定势应用失败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由此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可是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有些学生已直接说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对此,我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问题,“对于这个特征你有什么不明白的?” 随机“增减”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去经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形成的全过程,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三)灵活变更教学过程

在具体实施教预案时,如果老师细心去观察,就会发现课堂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所打断,因为预案的设计只是我们所做的一个大致的教学流程,这些“意外”或许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学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真正形成了有效的课堂。

如“6的乘法口诀”一课,我原先的教学设计是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由图说出几个6,再一步步归纳得出6的乘法口诀。可课刚开始,许多学生都说自己会背,有的甚至还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这个结果出乎意料,于是我就干脆抛弃原来的设计,从学生的这个实际情况出发,说:“你们真棒,连乘法口诀都会背,那有不会背的吗?”果然,几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我就说:“还有这些小朋友不会,你们愿意帮他们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教会他们。”这下课堂沸腾了。有的指着书上的插图教着;有的用身边的小棒教着;还有的干脆直接背口诀。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由“学数学”成为 “教数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树立形成有效课堂的“留白”理念

预设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形成有效课堂”可以认为是师生在学习互动中形成的过程与结论,是在教师预设的期望中的。一堂课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决定着一堂课成功与否。教师在课前研究“预设”是设想的“有效”,教师在课中要促进“学习有效”。这里,我们就来谈谈达到“形成有效课堂”应树立的两个“留白”理念:

(一)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

有一次,我在上课时,其中有一个环节,学生对这些材料都发表不出意见,气氛一下子沉了下来。这时候我没有任何提示,只让他们讨论,照理说没有答案,讨论后也不会有答案。可事实上,讨论了一会后,学生就有了许多精彩的看法。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当老师在自认为提供的材料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设置的问题空间符合学生能力的前提下,如果学生还没有形成生成,比较好的选择就是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讨论,这只是等候他们的一种形式而已。学生没有及时发表意见,只是他们还没有明确该如何表达,或者在判断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而已。数学课上比较糟糕的事是教师经常忘记自己该干什么,一看到学生没有反应,急忙就自己匆匆上阵,帮助学生操作、思考、回答,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又一次进行了灌输。这难道是我们所要的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吗?当然不是,教师要通过等待,给学生以时间,其前提是老师的课堂上有时间给。这样,就需要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体会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要在容易理解、生成的已经相对充分的环节上再耗时间;更不能对学生一些无学习意义的生成材料究根问底……当教师的时间掌握与学生的整体思维速度吻合时,学生就会陶醉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之中,学习材料就会更加丰满充分,进一步达到教师的预设要求。

(二)给学生拓展开放的空间

形成有效课堂的空间一般包括认知起点到目标定位间的空间、教学环节与环节间的空间、同一环节内问题呈现的空间。这三类空间,前两类课前已预设好了,第三类空间需要教师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及时做出调整,有时将课前预设大的空间,根据学生实际分解为若干个小空间,有时因为学生起点优于预设的,就要将原先较小的问题空间调整为较大的。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以下面三个不同的问题来说明。

问题A:我家里有三个男人,两个女人,请问我家有几个人?

问题B:我家里三代同堂,请问我家有多少人?

问题C:我家有男人、女人,请问我家有多少人?

比较三个问题我们发现:问题A空间太窄,答案唯一,生成太少;问题C空间太大,生成太杂;问题B则有比较合理的思维空间,学生能够在这空间里作有效的思考。可见,条件的设置能有效的调节问题的空间。

当遇到较大的问题空间时,也可以通过问题分解来调整。

比如圆周长这一内容,如果在提供下列材料后直接问学生有什么发现?问题的空间就太大了,如果把它分解为这们几个问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就会变得不一样:

(1)       观察图:哪一条线段既与圆有关又与正方形有关?

(2)       回答:这条线段与正方形周长是几倍关系?

(3)       思考:这条线段与圆的周长会有类似的倍数关系吗?

学生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学习就有了方向,质量也有了一定的保证。

总之,学科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决定了教学目标的确定性,而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则决定了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下新的目标的非预设性。因此,在建构形成有效课堂的理念下,以老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达到“预设”与“有效”的平衡,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又更切合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实际。

 

 

参考文献

1.崔允漷  王少非《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框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2.郑金洲    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生成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3.孙晓天  胡光锑《小学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

4.叶澜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5.周玉仁    《课堂的生命力缘自何方》,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