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拼音九宫格:什么是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14:26:38

什么是业


《禅与自在解脱》(艾雅·凯玛著,陈锦书译,台湾商周出版社)连载之十四

佛陀曾说,有些人生于光明而且走向光明,有些人生于光明却走向黑暗。另外有些人虽然生于黑暗却能够走向光明,也有些人既生于黑暗也还是走向黑暗。这意味着,无论我们的出身如何,都可以拥有选择与机会。

业与轮回是二个最吸引人、也最常被误解的主题。然而,能够对此二者有深刻正确的认知,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业”。

   

佛陀曾说过:“业,是自作自受的。我必须承担自己的业,我因业而生,与业息息相关,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业。无论我所造作的业,是善、是恶,我都将要承担。”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上述这些话。到底这些话有什么重要,我们必须时刻不能或忘?

“业”这个字,就字面上来说,可以翻译成“行为”。实际的例子,譬如佛陀在世时,曾有“瑜伽业”的名称,意思就是瑜伽的行为。但是佛陀曾说:“比丘啊!业,我说即是意向。”业不只是行为,更是在行为背后的意向。意向,不只是针对我们所做的事情,也包含了我们的思想和言说。所以使用“业”这个名词,在某方面来说并不恰当,因为“业”给我们的印象,只停留在行为及果报而已。然而,由于“业”这个字流传已久,我们只得沿用下去。

同样的行为,有意与无意有很大的差别。假若我们不小心踩死一只蚂蚁(或许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蚂蚁),由于这是无意造成的,所以不构成杀业,因为在踩死蚂蚁这事件的背后,并没有任何的意向。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庭院中有一个蚁窝,而有意要将这窝蚂蚁除掉,所以就使用各种毒药尽可能地将蚂蚁杀光光,这样就构成了杀业,因为在行为背后是有特定意向的。“行为”与“意向”的差别,都显现在佛法上。

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我们的行为必须要有思想作为前导。所以,我们的思想是必须要小心看顾的一环,这也就是我们试着借由禅坐而要学习的重点。除非能够认清自己的思惟过程,否则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是成不了善业的,这乃是不知如何用心的缘故。当我们知道了念头之所在,就有能力去转变念头,若是能够将念头转向正道,就是转向了善业之道。

有人会想说:“为了将来要往生善道,现在就要多作善业。”如果努力的付出,只是为了要获得某些回报,这算是一种交易的心态。虽然比起连这种想法都没有,只知道随着本能的导引去享乐,还能有如此心态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是,以这种交易的心态,是无法达成令人满意的成果,因为,这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 业是自作自受
  
唯有智慧才能够成就善业。没有智慧的行为,终究会令自己不悦。也唯有在自己内心以及与他人相处之间充满了平静与和谐,善业才能成就。冀求果报是一种黏滞的期望。这种种的期望,都将伴随着失望。依着个人喜好的期望,是从未实现过的;期望总是让我们脱离现在而妄想着未来。未来是下一世,再下一世,更再下一世,究竟是哪一世呢?还是接下来的五分钟呢?理论上,如果染上了自我的色彩,善业就不可能真正的成就。唯有以智慧引领着我们走向正道,善业才有成就的可能。

纵使有两个人做着相同的事情,也不会有相同的结果。佛陀曾以将一茶匙的盐放入一杯水中,或是放入恒河水中来比喻造恶业。当一茶匙的盐放入一杯水中,这杯水立刻就难以下咽了。但是,将同样一茶匙的盐放入恒河水中,对于恒河水完全没有影响。假若有人的善业多如恒河水,虽然造作了一件无益的疏失行为,对整体善业而言,几乎完全没有影响。假若有人的善业仅如杯水,即使只有一件疏失的行为,都能够败坏整个生命。因为我们不确知自己内心的状况,所以最好假设自己只有如杯水的善业。有时候,我们会怀疑:为什么有些恶贯满盈之人,似乎活得非常快乐。无论是家庭、财富与健康,都是那么美好。为什么他们不会遭受应有的惩罚呢?其实是他们还未遭受惩罚,只是因缘尚未成熟而已。我们由于因缘具足,才会面临应有的果报。果报的降临不是偶然,也并非杂乱无章。我们没有理由去相信宇宙是混乱的。月亮、星星、太阳——万物——都依着自己的模式而运行,我们所居住的这小小地球是如此,我们的业也是如此。

业通常是公正无私的,而这一点经常被人遗忘。业并没有好恶的情绪,只是因果的关系。业不会有个别考虑的因素,无论在生命的长流中如何造作,终究会产生应有的结果。

虽然,我们可能从过去世中带来些许的习气,但是目前为止,我们遭遇的一切,大部分是今生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我们不要想说:“啊!因为三世以前的种种原因,所以我必须要做这个、做那个。”或者“假若现在做了这件事,下辈子我一定有好报。”这是一种投机的心理,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假若有人对自己负全部的责任——包括每一个念头,这是有智慧的人应当做到的——当我们面对眼前所遭受的果报时,就可以了知,这些都是源自生命过程中,所造作或早已遗忘的行为。

“业”、“果”的相关性,是很容易证明的。无论在此世的生命中,我们所造作种种熟练、有益的行为,都会显示出成果。这成果显示在我们的才能、力量、健康与特质上。我们是自己理想的打造者,没有任何人能够插上一脚。假若我们相信,有人能够替我们打造理想,就完全不了解“业是自作自受”的涵义。我们唯一拥有的就只有业,其他一切都只是暂借而已。除了业,我们什么也带不走。其他的一切,都留给我们的后代子孙,只有业是我们自己的。    
小心看顾每个心念

我们所养成的习气,也会创造很多的机会。我们可以有所选择,但是并非毫无限制。我们都可以选择是否要来到此处僻静的禅修道场,而你们都选择了来此禅修而成就了善业。到了这里,还会面临其他的选择。在听闻佛法的时候,你可以昏昏欲睡、似懂非懂,你也可以全神贯注。当聆听完毕,你又有些选择。你可以马上忘记,或是试着去牢记所听闻的佛法。你们应当选择试着去牢记,然后又可以选择是否确实将佛法应用于生活中,或者只做有兴趣的部分就好。假若你选择将佛法应用于生活中,你还可以选择是要时刻奉行,或者只限定在某些特定的时机。

我们随时都要面对各种的选择。除了睡觉之外,生命中每一个刹那都在造业。因此可以知道,用心活在每个刹那,有多么地重要!假若在每个造业的刹那,我们无法仔细看顾自己的心念,如此所造作的业,是不可能值得称誉的。在生命中,有很多可能造作恶业的机会。所以,每个刹那的心念,都必须小心看顾。因为每个刹那都会面对选择,而每个选择都会造业。只要我们多往善而有益的方向去选择,就会有比较多造善业的机会。就好像在一栋有着很多门窗的房子里居住,假若想要外出,就有很多的门窗可供选择。一旦我们做了许多的错误选择,则造善业的机会就此失去,如同被囚禁在监牢之中,除非获得释放,否则完全没有逃脱的可能。假若我们曾经讶异,为什么有些人的生命可以活得多采多姿,而我们自己却没有办法?其实,这都是个人的业果招感的啊!

佛陀曾说,有些人生于光明而且走向光明,有些人生于光明却走向黑暗。另外有些人虽然生于黑暗却能够走向光明,也有些人既生于黑暗也还是走向黑暗。这意味着,无论我们的出身如何,都可以拥有选择与机会。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一位甫出生即耳聋、口哑和眼盲的女士。她却能够接受大学教育与写书,并且尽力帮助有障碍的人们,能够改善他们自己的生命。很明显地,她正是出生于黑暗,却能够走向光明的最佳例证。

我们每个人的每个刹那,都有着很多的机会。假若不懂得即时把握,良机若失就不会再回来了。我们失去一次机会,就等于所在的房间中失去了一道门或一扇窗。因此,全神贯注于每个刹那是必须做到的。
佛陀也曾将“业”比喻为蜘蛛网,由于这道业网已被织得太过错综复杂,没有人能够理得出头绪。譬如说我们今天生病,假若想要知道真正的病因,究竟是十五年前的疏忽,还是昨日饮食的不注意所造成,对我们而言,是不可能知道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如此地纠缠不清,以至于我们无法看清楚大部分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只能知道少数几件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而已。因此,我们经常因着自己的放纵,同样的错误一再地发生,乃至同样的结果也一再地上演。

从过去所带来的业,或者是未来将产生的业,对我们来说,都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因为过去如梦一场,而未来则是“尚未来到”。唯一我们应当感到兴趣的就是现在。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如同是一场梦,如果无法从梦中醒来,就无法确实知道,所发生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梦中,并没有真正的快乐,只有令人迷惘的虚幻。尚未悟道的人们,或多或少都生活在迷梦之中,虽然如此,只要肯努力,还是有梦醒的一天。事实上,除了当下这一刹那之外,更没有其他的了。我们既无法改变昨天,也无法预知未来。唯一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就只有活在当下。但是,唯有完全觉悟的人,才有足够的智慧能成办此事。觉悟与智慧,正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意向。

心灵是我们真正的主人,所谓“万法唯心造”,每个人的心都会打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心念,是造作所有业的根本原因。心念(意)、言语(口)和行为(身),是我们造业的三大门户。我们借由此三者而造作各种的业,也借此得以接触这个世界。

虽然,心是造业的根本因素,如果没有言语和行为的执行,单单由心念所造作的是最微弱的业。譬如说,我们对某人心怀怨恨时,甚至于会有这种念头掠过心中:“如果这家伙还敢靠近我,我一定会杀了他!”但是,我们既没有说出口,也没有真的去做。虽然这种失控的念头,可能造作很大的恶业。不过,由于没有造成事实,所以只造作了相当微弱的恶业。假若这种念头不断地出现,终究会造成心里的刻痕,难免会脱口而出造下口业。此时所憎恨的人果真靠近我们的话,我们可能就会说出:“你要是敢再走近一步,我一定杀了你!”如此犯下的恶业就强烈多了。因为我们借由言语,不但落实了这种念头,更重要的是,因此而增加了一位敌人。假若我们又时常犯下如此的口业,难免终有一天会付出行动造下杀业。显然这是最严重的业,会造成难以想像的果报。因此,心念的看顾与导正是必须的。我们心中若是浮现拙劣的想法,就要特别小心谨慎,避免让心念转变成言语,甚至付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