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独比赛题目:文娱@新京报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53:31
凌志军 书写30年时代风云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10-8 3:41:50 · 来源: 新京报

改革开放30年记录者,开创时政写作和企业史写作的新风潮
改革开放30年对于新一代时政写作者和企业史书写者凌志军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不仅由于他的命运从30年前发生了转折,其后成为著名的时政作家,而且因为他以自己的写作记载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迄今为止,他出版的《交锋》、《呼喊》、《沉浮》、《变化》等9部(其中两部与马立诚合作)著作,每部书都成为畅销书。前不久,一套九卷本的“凌志军文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近日,记者采访了凌志军。
1 经历 “子承父业”却违背父愿
凌志军经过一番奋斗之后从一名普通战士成为新华社军事记者,但是,父亲对此并不欣喜
1978年一个夏天的早晨,25岁的凌志军斜挎着一个黄书包,兴奋地走进了家门。与以往回家不同的是,他这次是从河北调回北京,成为新华社的军事记者。为了给家人一个意外的惊喜,他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家人。此前,为了从事自己心爱的新闻事业,他已经奋斗了多年。
凌志军生于1953年。他的父亲凌建华解放前曾任《新华日报》副总编辑。凌志军自幼崇尚技术,轻视文史。他本来有希望循着哥哥的轨迹,搞化学实验,做火箭模型,进而成为一名科学家。不料,小学毕业那年,“文革”爆发了。其后,他先在农村做电工,后来参军。
凌志军对于自己学业被中断很遗憾,他一直想学点东西,于是开始悄悄地自学。他经常晚上蒙在被子里打手电学习数理化和英语,直到有一天被连队首长发现。首长批评了他,于是,他“悬崖勒马”,埋头训练,成为刺杀标兵、校枪手。唐山大地震发生的那天夜晚,他去别的城市。次日凌晨赶回唐山,眼前的营房已是一片废墟,很多战友和他永别了。在其后的日子里,凌志军的内心极其痛苦。在时代的搅拌机里,经历过生死变故的他,不知道命运要往何处去,他也不可能把握自己的未来。
不久后,凌志军从连队被调到团机关成为报道员。两三年之后因为写得多,当了新闻干事。后来,在著名的军事记者、当时的新华社人民解放军分社社长阎吾的指导下,他写的一篇稿子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阎吾在合作过程中发现了凌志军的才华,将他从河北调回了北京。
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凌志军一路“写”回了北京。当他在1978年那个夏天的早晨走进家门,把消息公布之后,“家人大多很惊喜,只有父亲沉默不语。”凌志军后来回忆说。
1983年,没有上过大学的凌志军,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3年,他系统研究了费孝通、杨藻、梁厚甫、李普曼、范长江、邹韬奋等人的作品。威廉·曼彻斯特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当他第一次读到《光荣与梦想》时,不由得发出感慨,“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在凌志军拿到硕士学位之前,他的父亲过世了。弥留之际,父亲纯净而又混沌的眼泪,旋转在深陷的眼窝里,由于仰卧而未能流下来。他断断续续地对凌志军说,做……正直……诚实的记者,很难……很难。你能……能吗?这句话,对凌志军日后的从业影响很大。“我的父亲虽然一辈子做新闻,但是他不情愿他的孩子做新闻,从一开始就不愿意,因为他在新闻这个行业看到了太多的东西,尝遍了酸甜苦辣,有些东西我自己也感觉得出来。我慢慢地才理解,他为什么做得那么苦。我自己做新闻,也是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凌志军说。
2 写作 开创时政写作新潮
从《历史不再徘徊》开始,凌志军开创了新一代时政写作新风,并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1989年夏,凌志军开始写《历史不再徘徊》,他为此书耗时7年。写这本书的时候,“尽管精神上备觉沉重,可是心境特别纯粹,因之能够淋漓挥洒,话也说得痛快。在完成书稿的那个下午,我离开都市的喧嚣,来到城郊一处荒野的山坡,盘腿坐在一棵老松树下,品味着摆脱压抑的喜悦,心里有某种激情沸腾起来。那一天的天空特别清澈,阳光渐渐柔和,从背后照过来,经过我面前的草地伸向远方。我能够看到天地之间的那条线,一条金色的地平线,发出迷人的光彩。我感觉到未来之路清晰可见,伸出手去可以触摸。我对自己说:‘你知道该怎样度过自己的后半生了’。”凌志军如是回忆说,“那时候我已年过四十,觉悟得太晚了。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庆幸当时的选择。对我来说,《历史不再徘徊》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把我引向一片新大陆。”由此开始,他开始了时政、经济、教育、企业史的写作,并创造了每本书都畅销的奇迹。
199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20年了。凌志军的同事马立诚想写一点东西出来,但他觉得需要一个合作者。此时的凌志军原本要去欧洲访问,出发之前去首都机场的时候把腰扭了,只好躺在床上。百无聊赖的他听到马立诚的计划之后,觉得有件事打发时间也好。
一个月后,两人把书写成了,先后找了两三家出版社,看到的人都说书很有意思,但是不敢出。找到第八家出版社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今日中国出版社副总编辑黄隽青和年轻编辑刘洪。后者找到社长游说,社长表示同意,并建议将这本书纳入“中国问题”丛书,凌志军和马立诚表示同意。“中国问题”丛书主编,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助理许明用一个通宵读完书稿,大叫“真是痛快”。随后,大家将这本书的书名最终确定为《交锋》。许明将书稿拿给了“中国问题”丛书的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两天之后,刘吉把清样退回来了,只说了两个字,出吧。
当年3月,《交锋》由今日中国出版社推出。很快,这本书引起了很大反响。
4天之后的中午,时任海协会会长82岁的汪道涵,在上海国际饭店宴请台湾政要及文化界人士。餐叙中,汪道涵打开一袋书,对大家说,我要向各位推荐一本书,书名是《交锋》。虽然我对这本书有些观点还不能完全赞同,但这本书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大陆当前的情况,增加彼此的了解与沟通。在汪道涵的推动下,《交锋》的繁体字版于1998年6月20日在台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