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有凹陷横纹图片:“绿领巾”颠覆有教无类理念 —— 时言平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45:50

“绿领巾”颠覆有教无类理念   

2011-10-18 20:41:03|  分类: 时事评论 |  标签:教育  绿领巾  高考  红领巾  时言平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绿领巾”颠覆有教无类理念
文/时言平

   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 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但家长并不认可这一做法,指责此举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极大创伤。(10月18日《华商报》)
  尽管学校辩解,以红 绿领巾对学生加以区别目的,是为了激励后进。但这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无论是家长、社会还是孩子自己,只要知道其中的意义,在他们的意识中:戴上红领巾的便 是好学生乖孩子,戴绿领巾的就是差生。这对于那些戴绿领巾的孩子们而言,这种以标志物阵营式的划分无疑将成为他们心中的阴影,由此产生的自卑心理和精神创 伤势必成为成长过程中的梦魇。
  大教育家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一直是我们因循的教育理念。而事实上,这也是放任四海皆准的普适教育理念,但从刺 眼的绿领巾上,看到的是对有教无类理念的彻底颠覆。将学生分成三五九等,划而教之,教育公平的土壤在红绿的颜色划分中毁灭。作为教育机构和教育者,适当地 引入竞争意识和淘汰意识并没有错,但是给学生贴上身份标签,是对学生心理的隐性摧残、对孩子人格尊严的隐性伤害。
  事实上,这样的现象恐怕绝不 只是体现在绿领巾上,在很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的理念中,就存在着这样的标签意识。比如说学校以分班的形式来划分优等生和劣等生,班级编排座位的时候按 成绩的好坏划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差班、后排都是一条绿领巾,都是教育者制造的身份标签和地位鸿沟。
  而造就这些身份标签的,恐怕正是弥漫 于教育领域的功利化思维和单一的教学评判体系。有个很简单的逻辑:一个老师是否优秀、一个学校是否知名,公众所盯着的是培养出优等生的人数,而教师的业绩 和收入,往往也跟拔尖率和升学率捆绑在一起,如此一来,教育不再是塑造灵魂,而是制造尖子产品。一旦落入了这个思维的陷阱,那么后进生的命运可想而知:他 们或许将被戴上绿领巾、被编排进差班、被放到教室的后排角落……岂不知,让每个孩子成才是教师和教育机构的职责所在,平等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眼中是不会 有宠儿和被遗弃者的。而教师理念的畸形,难免造成灵魂的畸形。
  类似于绿领巾这般的身份标签,是公平教育的毒瘤。除了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 伤,从长远而言,更是流毒未来。公民的阶层意识为什么这么强烈,为什么不懂得理解和尊重别人?教育恐怕是始作俑者。标签横行、歧视无处不在的教育环境下, 受教育者很容易在教育者的眼神中迷失自己——有天赋着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后进者看不到自己的特长,过度的骄傲和过度的自卑最终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成长,而这 样的极端心理最终在社会蔓延,其后果可想而知。
  前一阵,一部视频短片遭到网众热捧,名字就叫《红领巾》。说的是个小学生因为个性和调皮,被老 师剥夺戴红领巾权利,以及孩子为了重新获得戴红领巾而痛苦挣扎的故事。童年本应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让孩子为了和普通孩子平等的快乐而苦苦挣扎、内心煎 熬,这样的教育不是爱护而是摧残。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而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正是为了祖国的未来能在平等的环境中快乐的成长 吗?不要再以标签划分阵营,不要再以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否则这是在伤害未来,是在亵渎红领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