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快三推荐号码:属阴的药物——连翘\蒲公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30:10
 属阴的药物——连翘 

这两天,我会把我治疗感冒经常用的药物:连翘、金银花、蒲公英、地丁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四味药是属于阴的,是凉药,我经常把他们分在一个小组里,我把它们叫“感冒四味”,其中只有连翘是单纯的药物,其他三味都是药食同源之物。当感冒的阶段由外寒变成内热的时候,就开始应用这四味药,效果还真不错。

 

先说这个连翘,话说在河北有个小村庄,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武安市西部深山区。从309国道转202省道可达。距武安市56公里。
  这个村子,叫长寿村,长寿村位于海拔1747.5米的摩天岭脚下,原名艾蒿坪村,因村民少病绝癌,世代长寿,寿命均在85岁以上而得名。摩天岭物产丰富,茂密的原始次生林中长满了各种珍贵树木,有近百公顷野生连翘茶林、党参、丹参、柴胡、何首乌等200余种中草药材。因植被茂盛,气候湿润,雨水充足,再经山上多种药材根系过滤,渗入地下,形成汩汩甘洌之泉。

当地农民自己制作了一种茶叶,叫做连翘茶。村民说:“连翘茶就长寿村这边的山上有,旁的三五百里地没这个东西,就是七八百里地也没有,这个茶祛火、消毒,你要是头痛脑热的,喝两缸子,不能说马上就好吧,明儿也差不多了。”村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喝这种茶他们已经记不清了,不过村民们说这种茶原来不叫连翘茶,村里人管这种茶叫“打老儿茶”。说起“打老儿茶”,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有一天,有个“中年”妇女,正在用柳条抽打着一个老头儿,抽打得老头儿直喊,过路人问,你为什么要打老人呢,这个妇女说,“我打我儿子。”“什么,这是你儿子,你为什么要打他呢?”“我让他每天要喝一杯药茶,他就是不喝,你看现在老成什么样子,比我还老呢。”村民们用连翘叶子泡茶的习俗从此延续了下来。

这个“打老儿”的故事在中国版本很多,很多药物都借这个故事来宣传,我们只能把它当做传说,但是这个村子的人长寿,确实不争的事实,中央电视台曾经几次来拍摄这里,节目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长寿村西南坡的大山沟里,生长着一沟的连翘树,甚至有据说几百年树龄的连翘树长到了手腕粗。每年开春,山民们家家户户都会派专人拎着大筐小筐来采摘那些嫩绿的新芽。采摘完毕后要炒茶,炒茶是山民们生活中一个特别认真的事,他们把采来的新叶放在大铁锅里反复翻炒,一般要反反复复炒上几遍,炒完了以后再用手揉,揉完了以后再炒,村民说反复六次,茶叶的油脂才会被炒出来。这样炒出来的茶,既清香润泽又可以长久保存。在长寿村的山民家里,大都储存有几大口袋的连翘茶。村民们说这些连翘茶相当于他们的“粮食”。村民个个都是连翘茶的品茶高手,只要看着茶叶的枝枝叶叶,长寿村的人就能辨别出茶叶是经过了几番焙炒的。待客时,经常端上一碗迎客的连翘茶水。

 

那么,这个连翘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入药,用的也是连翘树的叶子吗?

原来,我们用药的时候,用的是连翘树种子的外壳,是个干燥的壳状物,像个心形的东西,里面还有个心,这叫带心连翘,以前药店里有,后来连翘心和连翘变成了两味药,我们就只用不带心的连翘了(目前北京和东北的药店里卖的都没有连翘心了),连翘心有清心火的作用,但是我自己做过实验,有一次我想尝试一下连翘心的味道,就熬了一点,结果是味道很怪,入口就想呕吐,我觉得这个连翘心催吐的作用一定不错。

这个连翘是我们身体健康的卫士,在很多外邪来袭,引起人体的热证的时候,都会用到,我们一定要了解一二,这样才对得起人家连翘的辛劳。

连翘的性味是苦、凉的,主要的作用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现在临床上常用连翘治疗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是双黄连口服液(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双黄连粉针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连草解热口服液、银翘解毒冲剂等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

连翘熬出来没有什么味道,它非常好的一点是,这个药没有什么让人不放心的地方,有的医家说如果脾胃不好,不能久服,因为这个药是凉的,但是在治疗感冒的时候,服用几天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我的经验这个药的最大特点是:治病效果好,但是却很平和,服用后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民国著名的医家张锡纯说:“连翘,具升浮宣散之力,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为疮家要药。能透肌解表,清热逐风,又为治风热要药。”可见评价之高。

而《本草化义》这本书说:“连翘,总治三焦诸经之火,心肺居上,脾居中州,肝胆居下,一切血结气聚,无不调达而通畅也。”

但来这些医家在论述连翘的时候,都给写了很多的好话,绝不吝啬笔墨地赞扬连翘。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他们叙述的时候,他们都提到了连翘是能够“流通气血”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连翘除了清热解毒,最大的作用是能够把气血结聚的部分给疏散开,所谓“散结”也,这个特点是十分突出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选用连翘来治疗感冒的内热状态的原因,可能有的朋友注意到了,我选用的几味药,金银花、连翘、公英、地丁,都是治疗疮痈的药物,为什么呢?原来,我认为感冒在开始的时候,是外寒,此时体内的抵抗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表现为“寒”的状态,所以我们要用苏叶、生姜、葱白、麻黄、桂枝等温热之药,疏通气血,让抵抗的体统运转起来。如果此时没有控制住,那么,外邪继续深入,与我们人体的抵抗部队激战,造成局部的炎性反应,比如在咽喉,在呼吸道粘膜,此即“内热”的状态,我把这个情况称作“潜在的疮痈状态”,此时必须用力道足够的药物,帮助身体解决这个局面,否则病邪会继续深入,我们用这些解毒散结的药物,疏通气血——使得更多的抵抗部队能够参与进来,同时清热解毒——帮助抵抗部队消灭敌人,使得“潜在的疮痈”消散,那么这个外邪也就被清除了。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连翘并不是药食同源之物,它是药物,所以不能没事儿用它泡茶来喝,必须是真的有病了,有邪热入侵,才可以服用的。

 

多说一句,连翘开花的时候,特别的漂亮,和迎春花是几乎一摸一样的,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其实所不同的是:连翘的花瓣是四瓣,而迎春花的是六瓣的。

   

那么,我是如何应用这个连翘来治疗感冒的呢?就是需要大家自己来判断,在感冒的开始,一般是身上发冷,鼻涕是清的,但是如果这个阶段控制得不好,那么就开始内热了,大家记住了,此时的症状是鼻涕开始变黄,身上不那么怕冷了,感觉鼻子出的气是热的,嗓子开始感觉有些痛,如果能够自己看看,就会发现嗓子发红了,这些都是感冒引起的热证,那么此时,单纯用苏叶就不可以了,我就要在苏叶的基础上,加上连翘十五克、金银花九克、蒲公英九克、地丁九克,如果嗓子疼,还要加上射干九克、白僵蚕九克。

这个药,在熬的时候,一定要先泡二十分钟,然后熬开锅十五分钟就可以了,闭火的时候下入六克的苏叶。

外寒的时候用苏叶,在开始转化成热证的时候,一定要加上我总结出的这个“感冒四味”,这样就会很好地把感冒控制住,一般情况下,应该一两天就会解决问题(湿邪引起的感冒除外,这个我会在后面讲到)。

 

我就是用这个简单的方子,每年都使得周围患感冒的朋友很快地脱离病痛,很少有失手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连烧都没有发起来。可以这么说,感冒其实很复杂,如果病邪深入,可以引起很多层次的病证,但是如果在开始的时候有效地控制,就可以远离严重的病患。 
属于阴的药物——蒲公英
小时候,在园子里玩的时候,最开心的是在草地上见到了一个毛茸茸的绒球,这个绒球上面满是羽毛一样的小降落伞,我们此时会摘下它,然后猛的一吹,那些降落伞就会向远方飘去。

    记得当时有个电影叫《巴山夜雨》,讲“四人帮”(一个过去的犯罪团伙)迫害知识分子的,里面有首童音唱的歌,歌词我现在还大约记得,是:“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我的快乐和悲伤,爸爸妈妈给了我一把小伞,让我在天地间自由的飘荡。”

    每当我们看到蒲公英的种子向远方飘去,就会想,他离开了爸爸妈妈,会到哪里去生根呢?

    是的,我们这次就讲蒲公英,我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有着小降落伞的植物会是治病的利器。

 

    蒲公英:有着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花语是“停不了的爱”。

 

    先引用一个关于蒲公英名字来历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十六岁的大姑娘患了乳痈,乳房又红又肿,疼痛难忍。但她羞于开口,只好强忍着。这事被她母亲知道了。当时是封建社会,她母亲又缺乏知识,从未听说过大姑娘会患乳痈,以为女儿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姑娘见母亲怀疑自己的贞节,又羞又气,更无脸见人,便横下一条心,在夜晚偷偷逃出家园投河自尽。事有凑巧,当时河边有一渔船,上有一个蒲姓老公和女儿小英正在月光下撒网捕鱼。他们救起了姑娘,问清了投河的根由。第二天,小英按照父亲的指点,从山上挖了一种好草,翠绿的披针形叶,上被白色丝状毛,边缘呈锯齿状,顶端长着一个松散的白绒球。风一吹,就分离开来,飘浮空中,活象一个个降落伞。小英采回了这种小草,洗净后捣烂成泥,敷在姑娘的乳痈上,不几天就霍然而愈。以后,姑娘将这草带回家园栽种。为了纪念渔家父女,便叫这种野草为蒲公英,简称公英。”

    其实,中药的名字的来历确实是很难考证的,往往都是老百姓这么叫,时间长了,就固定了下来,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故事,谁都说不清楚。蒲公英开始时的名字还有“凫公英《千金方》”、“仆公英《千金翼方》”、“蒲公草《唐本草》”等,这说明在唐朝的时候,它的名字还在变化,而民间直到今天为止,它的名字还是多的难以计数。

    那么,蒲公英到底是治疗什么的呢?

    原来,蒲公英是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能够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是一味属于阴的药物。

    我在治疗感冒属于里热证的时候,经常把金银花、地丁、连翘和蒲公英一起用,解毒清热的效果非常之好。

 

 《本草新编》对蒲公英的评价很高,它说:“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阳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汤以泻火,未免太伤胃气。盖胃中之火盛,由于胃中土衰也,泻火而土愈衰矣。故用白虎汤以泻胃火,乃一时之权益,而不可恃之为经久也。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凡系阳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剂服之,火退而胃气自生。但其泻火之力甚微,必须多用,一两,少亦五、六钱,始可散邪辅正耳。或问,蒲公英泻火,止泻阳明之火,不识各经之火,亦可尽消之乎?曰,火之最烈者,无过阳明之焰,阳明之火降,而各经余火无不尽消。蒲公英虽非各经之药,而各经之火,见蒲公英而尽伏,即谓蒲公英能消各经之火,亦无不可也。或问,蒲公英与金银花,同是消痈化疡之物,二物毕竟孰胜?夫蒲公英止入阳明、太阴二经,而金银花则无经不入,蒲公英不可与金银花同于功用也。然金银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

    这段论述,是对蒲公英的功用的最好的总结,其实在苦寒的药物中,我的体会,最令人放心的,就是蒲公英了,有很多药物,多服用一点,脾胃虚弱的人,就会感觉受不了,而蒲公英则比较安全,只要适当服用,不会导致胃肠的虚寒。

所以在遇到脾胃虚弱的人的时候,如果需要清热,我会降低其他解毒药物的比例,适当的多加一点蒲公英,这样就比较安全了。

  

  蒲公英入药的一个主要作用,在《本草求真》说的明白:“蒲公英,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缘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痈、乳岩,多因热盛血滞,用此直入二经,外敷散肿臻效,内消须同夏枯、贝母、连翘、自英等药同治。”

其实早在唐代,蒲公英最早出现的时候,就是以擅长治疗乳痈闻名的,到今天为止,很多治疗乳痈的方子,还是都少不了这味药。

乳痈,是生于乳房部的痈,一般发生在妇女的哺乳期的,叫外吹乳,过去认为是孩子含着母亲的乳头入睡,热气熏蒸而成,有的时候发展剧烈,会导致严重的感染症状,很是痛苦,此时欲哺乳不得,疼痛难忍,是临床的常见疾病,此时如果在方子里面使用蒲公英,则会很快的消除症状,解除病痛。

 

    除了在药用的时候使用蒲公英,其实,蒲公英是很好吃的野菜,是一个最普遍的药食同源之物,我在小的时候,家里就经常到野地里去挖蒲公英,然后回来清洗干净,蘸着酱吃,非常的好吃,有的地方蒲公英还可以用来包饺子。

    但是大家千万别认为蒲公英就是我们中国人吃,其实外国人吃的更厉害,比如我们国家现在引进的法国品种——法国厚叶蒲公英,其品质就非常的好,生产性能和生物产量是我国野生蒲公英的8倍-10倍。这个东西在他们那个国家里也是作为菜来吃的。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蒲公英植物体中含特有的蒲公英醇、蒲公英素以及胆碱、有机酸、菊糖、葡萄糖、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多种健康营养的活性成分,同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钙的含量为番石榴的2.2倍、刺梨的3.2倍,铁的含量为刺梨的4倍,更重要的是其中富含具有很强生理活性的硒元素Se。因此,蒲公英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学价值。国家卫生部将蒲公英列入药食两用的品种。

日本近几年也十分重视开发蒲公英,而且颇有成效。目前日本市场上流行的一种功能性饮料,就是用蒲公英作原料制成的。日本还用蒲公英制成酱汤、花酒等系列保健食品,将蒲公英直接作蔬菜食用亦十分盛行。

    在欧洲,从中世纪开始,就用蒲公英的花酿酒,后来这个技术又被带到了美国,据报道,美国肯塔基州有位叫玛莎·布彻的老太太,已经一百零八岁了,却还能劳动干活,她说她的长寿秘诀,就是每天喝一杯蒲公英酒,这个配方是她家里祖传的,代代饮用,结果都很长寿,曾祖和父亲母亲都是一百多岁,她的妹妹也九十多岁了,联想到我们中国曾经有记载说蒲公英可以使得“须发返黑”的情况,我们分析蒲公英里面确实可能存在一些尚不被人知的奥秘。

    看来,“药食同源”不仅仅是在中国有啊,在欧美国家也是存在的。看来,无论东方西方,只要是对人体有益的东西,我们是都喜欢的。

    蒲公英是我治疗感冒出现了咽痛、痰黄、鼻子出热气、发热等症状的时候常用的药物,一般和连翘、金银花、地丁配合使用(嗓子疼痛加上射干九克、僵蚕九克),各用九克左右,熬水服用,在水熬开锅的时候再放入六克的苏叶,效果非常的好。一般很快可以控制感冒。

    有一次,我到家门口的药店去逛逛——习惯,别的人喜欢逛商场,我喜欢逛药店,进去以后,我就开始看看各个柜台的药物,这个时候,药店的老板,一位中年妇女和我打招呼,结果我一听她说话,吓了一跳,原来鼻子的声音严重失常,神色憔悴,一问,原来患了严重的流感,已经打了几天的抗生素了,我实在是觉得奇怪,就问她,你自己这里有这么多的草药,怎么不用呢?原来,她的药师实在是搞不懂她是患的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这都是教材编写错误导致的恶果,结果一直不敢下药,于是我就对她说,风寒和风热只是感冒的不同阶段,不是存在着两个感冒品种,我说:“我就直接给你抓药了。”于是,我就走进柜台,拉开一个个药斗子,直接用手给她抓药,这是我在家乡的时候习惯了的,那时候我如果是给熟悉的人抓药,几乎不用秤杆来量,手一抓,基本多少分量就都知道了。这个时候,就给她抓了双花、公英等药,然后告诉她熬药最后的时候再下一点的苏叶。

    结果,过了几天我再去逛,就看到了老板的笑脸,她说:“您抓的药还真管事儿,第二天就基本好了。”“真管事儿”是老北京对中医效果好的习惯说法,每次我听到这个“真管事儿”的时候,都会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医的肯定。

    其实,中药自己就在那里摆着,即使是药店老板和它那么近,如果不知道怎么用,它就不管事儿,如果我们知道怎么用了,它就“真管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