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儿公主的故事在线听:60年流行语:革命同志,不折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6 12:27:08
记 述是媒体的命运。网易新闻试图记述1949年至今的60年时间,这个国家所经历的人和事。人们认识中的解放,停留在1949年。但回溯这60年,我们发现 它其实从未停止,大到统治者怀揣解放全人类的梦想,小到个体追求更有尊严生活的努力,它一直统治着每个时代,历经起伏。60年后的今天,解除人性的束缚令 人欣喜地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但它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命题。从5月11日到10月1日,网易新闻将在每周一推出一个有关“记忆”的解放专题,为您 讲述从未停止的解放故事。……(更多故事)
news.163.com

流行语,是一个国家的“口头禅”。它在大众中口口相传,并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发生巨大的政治经济体制变化,汉语从文风和词汇也经 历一次大换血。之后30年,流行语都带着强烈的革命和斗争色彩。改革开放后,流行语又一次遭受大洗礼,日渐走向繁荣和多元化。尤其在新世纪,网络流行语的 大爆发,更是凸显人民群众无与伦比的才智和创造力。
60年来,流行语们命运各不相同。有些有顽强生命力,最终变成日常用语;有些如同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还有的消逝多年,因为赋予了新的含义,突然间又 火暴起来。语言毕竟是人民群众的艺术。我们不难发现,当体制对人民的束缚越小、人民的自由度越高,正是人民在语言创造上最活跃的时期。
五十年代:革命岁月,爱人是同志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新中国建立后,开启了“同志”时代,恐怕算得上是较重要的一个流行语变化标志。但中国人以前常用的“先生”、“小姐”、“太太”、“女士”、“阁下”、 “家父家母”、“令尊令堂”等流行称谓暂时退出历史舞台。“同志”可说是抱罗万象,有“老同志”、“小同志”、“女同志”、“男同志”,还有“领导同 志”、“解放军同志”……妻子丈夫的称被“爱人”替代,当然,“爱人”同时也是“同志”,谈恋爱时情书常以“某某同志”开头,结婚时还要表态:“与某某同 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同志”其实是革命岁月的产物。孙中山的《总理遗嘱》中写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到了国民革命期间,随北伐战争推进,这两词成为流行语。五十年代后,就变成了超高频率流行语,无处不在,无日不有。
既然要革命,大家又成了同志,自然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 五十年代初,苏州的陈永康小朋友,遇一陌生人递送一包面粉和一叠钱,小陈每天听老师讲斗争故事,阶级警惕性极高,立即向解放军举报,成功抓获一特务,事后 经查据说面粉是炸药。毛泽东主席为表彰陈小朋友,特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此这个句子进入小学教育,每个班级的黑板上基本都贴着这个标语,成为 人人皆知的流行语,直到今天。现在它还有了英文版:“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随着大跃进运动和困难时期的来临,又增添了不少流行语,如: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放卫星、合作社、大锅饭、大跃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超英赶美、以 钢为纲、忙时吃干,闲时吃稀、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瓜菜代……其它方面的的流行语不完全统计:老大哥、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致以布尔什维克的敬礼、纸 老虎、糖衣炮弹、供给制、解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锻炼身体,保卫祖国、抗美援朝、四害、成份、反动派、翻身”、“贫下中农”、“马 大哈”。
更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早期的中文版西方政治著作大量从日文转译,抱括共产主义类作品,大量的日文政治术语进入中文。新中国建立后,这些词汇成为风靡一 时的流行语,很多至今虽然不再“流行”,但已成为汉语中的常用词汇,如: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修正主义、意识形态、辩证法、经济基础、上层建 筑、矛盾、对立……

07年5月,深圳10名外来流动儿童与深圳市原副市长闫小培及10多个党政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围桌对话。可能平时很少面对小朋友,官员们一开始也有些不适应,在回答孩子提问时显得比较生硬,有的官员还称呼小朋友们为同志。

1957年11月至1958年12月期间,为了达到“赶英超美”宏伟目标,官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项全民炼钢运动。要求全国在钢铁和其他重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7年赶上英国,8年或10年赶上美国。

关于这八个字的来历,坊间还有另一种说法是:1951年9月底,毛泽东接见安徽参加国庆的代表团,代表团成员中有渡江小英雄马三姐。毛泽东关切地问她念书情况,还送她一本精美的笔记本,并且在扉页上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六七十年代:斗争用语一统天下

红卫兵在天安门广场。
政治运动几乎将一切词汇、标语、口号囊括,政治流行语出现大爆炸的现象,其它流行用语的生存空间则被挤占到最小。政治流行语的基本特征是“斗争性”、“反 智性”很强,极端到极致,体现出强烈的不宽容意味,“打倒”、“横扫”、““炮轰”、“火烧”、“打翻在地,踩上一脚”、“砸烂某某狗头”……中华民族的 汉语,这一古老优美的语言工具,这一时期变得无比简单粗暴。
口号类有:“三忠于四无限”;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地步,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地步;毛主席著作,一天不读问题 多,两天不读走下坡,三天不读没法活;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 情;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无罪,造反有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解放军;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千万不要忘 记阶级斗争;破四旧、立四新……
一些原有的汉语词汇因政治需要被拉出来高频率使用,如“水深火热”,学生的作文中必不要少,长期用来形容生活在中国大陆及阿尔巴尼亚等一两个“友好” 国家之外的各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尤指时刻等待咱去“解放”的台湾和美国人民。对年轻人教育,则更着重了新创的“忆苦思甜”方法,要牢“不忘阶级苦,牢记血 泪仇”。
伴随着各种运动而来的大量政治流行语还有:红太阳、红卫兵、红五类、红宝书、万寿无疆、永远健康、文斗武斗、文攻武卫、早请示晚汇报、大串联、最高指 示、牛鬼蛇神、封资修、黑帮、黑线、黑五类、上山下乡、斗私批修、苏修美帝、批林批孔、螺丝钉……这个时期,“同志”一词更独显尊贵,当你已不能享用这个 称谓时,说明你已经被“打倒”了。七十年代末,文革结束,“四人帮”自然也成了流行用语,当然主要是在批判的时候使用。中央把精力逐渐转向发展经济,“抓 纲治国”、“民主法制”、“改革开放”逐渐成为流行语。

《解放军报》上的时代烙印。

最高领袖的宣传画深入人心。

“解放台湾”是那个特殊年代的提法。
八十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开启新风

80年代初期的个体户。
经过“拨乱反正”之后,为矫正之前政治运动造成的行为粗野、语言粗暴现象,扭转社会风气,奠定文明与法制基础,迎接大好的“改革开放”前景,1981年, 团中央、全国学联、全国妇联、中国文联等九个单位联合倡议在全国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九单位在倡仪中,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要“讲文明、讲礼貌、讲 卫生、讲秩序、讲道德”,要“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不久之后,又发起“三热爱”活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统称“五讲四美三 热爱”,它们逐渐走进中小学教育,自然也就成了流行语。
那个时代的学生,写作文很少有不围绕这个主题来开展的。“那天我上学迟到了……因为我扶一个老大娘过马路,老大娘说:‘谢谢你’,我敬了个礼说:‘不用谢,这是少先队员应该做的’”,这就是典型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类小学范文。
计划生育是改革开放年代的头等大事之一,进入八十年代,计生工作越抓越严,形形色形的计生流行语诞生了,颇具中国特色。“一胎不算少,两个刚刚好,三 胎太多了”,“一对夫妻只养育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好”一类口号标语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地方还自创出更雷人的计生标语,“上环”、“结扎”这类计生词汇 也为成年男女耳熟能详。
改革之初,“投机倒把”还很流行,随着劳动致富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经商、娱乐习以为常,“个体户”、“万元户”、“小康”、 “迪斯科”、“交谊舞”、“镭射厅”自然就见怪不怪了。“中国特色”、“脱贫致富”、“一国两制”、“合资企业”、“包产到户”、“转换机制”、“国优省 优部优”、“公关”,这些流行语更充分体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有趣的是,消失了多年的“先生”、“小姐”、“女士”、“太太”等词汇逐渐回到人 们的生活中来,侵蚀了“同志”的半壁江山。

计划生育宣传画随处可见。

新事物带动了流行语。

风靡一时的“迪斯科”。
九十年代:港台流行语渗入全国人民生活

面包车的士,简称“面的”
大众文化的兴起缩小了地域及中外距离,新流行语层出不穷。这一时期流行语特点是:地方流行语与全国流行语并存发展,部分地方流行语借助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强 势升格为全国性流行语,外来新用语也为生活增光添彩;政治类流行语边缘化,大量退出历史舞台,经济、娱乐、生活方面的流行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各地对丈夫、妻子的称谓原本丰富多彩,借着社会多元化,这些称谓在地方的民间流行:“男人”、“汉子”、“婆娘”、“媳妇”、“堂客”,“爱人” 也就在知识分子和公务员阶层仍使用广泛。广东地区惯常称丈夫和妻子为“老公”、“老婆”,借着香港大众文化的强势,“老公老婆”东征西讨,大举北伐,最终 胜出,今天已经突破地域限制,成为全国人民对“爱人”最常用的昵称。广东人常用的“有没搞错”、“搞定没有”、“莫问题了”,“炒鱿鱼”等早就成为大家的 口头禅。
“大哥大”、“老板”、“蛮好的”、“抢滩”、“登陆”、“生猛”、“火暴”、“炒作”、“玩家”、“做秀”、“的士”、“巴士”、“的哥”、“酷毙 了”、“帅呆了”、“靓丽”、“人气”、“指数”、“红包”、“桑拿”、“打工仔”……不计其数的港台流行语涌入人们生活,互联网产生后,其传播速度更加 迅猛,大大丰富了当代汉语。“哇噻”一词,表达惊讶、不满、不屑的意思,据考证,是台湾青少年七八年代从某句国骂演变而来。1999年春晚,某小品中,五 个饰演解放军战士的演员集体大喊“哇噻”,这个流行语首次登堂入室,辉煌到了极点。
虽然整体而言,流行语的交流,东强西弱,南强北弱,港台强内陆弱,但北京地区的少量流行语借助首都的优势走向全国,如“大款儿”、“侃大山”、“大腕 儿”、“托儿”,不过也仅局限在西北西南华中东北等北方方言区域,很多人懂得是什么意思,但未必常用。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第二职业”、“电脑”、 “发烧友”、“因特网”、“伊妹儿”自然就出现了;“下岗”、“上岗”、“希望工程”、“弱势群体”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和经济变迁。

医托是经常出没于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正规医院及周边旅馆的人,他们用欺骗的方法引诱患者及家属误入歧途,把患者骗到一些无医疗资格的小诊所去看病,对患者进行恐吓、敲诈,甚至抢夺财物。

九十年代,“桑拿”遍地开花。

1999年的春晚小品《真情三十秒》,五个炊事班的战士齐声喊出"哇塞",风靡一时。
新世纪:网络成为流行语制造厂

网络成为流行语的发源地和集散地。
两千年以来,中国人最关注的国家大事是“申奥”与“入世”;最常听见的社会问题是“就业”、“三农”、“征地”、“拆迁”;耳熟悉能详的政治流行语是“三个代表”、“保先运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国人都知道,“拉登”搞了“9•11”之后,全世界的“反恐”意识增强了。中国要加速发展经济,得加入“WTO”,融入“地球村”。国人更加明白“知 识经济”和“信息化”的作用,也深知“金融危机”的凶险;虽然知道“知识产权”很重要,但有人用“盗版”,觉得省钱更重要。
互联网普及,使流行语更加千奇百怪,多姿多彩,产生与流行的迅速今非昔比,一件事,一句话,就可能产生流行语,很容易一两天内窜红网络。网络时代的年轻人,把流行语串在一起说出来,十年前的中国人肯定听得一头雾水——
今天被你“忽悠”了“N次”,就算“I服了You”吧,“爽”了吗,“High”了吗。你“很好很强大”,“靠”,可是我绝不会“晕倒”,必竟俺是个 “海归”,有自己的“粉丝”,不是“愤青”,玩玩“躲猫猫”,回家做做“俯卧撑”,上上“互联网”,“人肉搜索”你一下,随便回贴“盖楼”,但其实我盖的 不是楼,而是寂寞。我不会看色情网站,因为“很黄很暴力”,会搞得人“心神不宁”,天天“YY”……好了,不跟你“唧唧歪歪”了,我妈叫我回家吃饭了。你 问啥叫“唧唧歪歪”,这个“地球人都知道”,你难道天天出门“打酱油”,不会这么“山寨”吧,太“雷人”了。

2005年播出的《武林外传》,传播了不少新兴词汇:饿滴神呀,I 服了You;子曾经曰过……

“房价不会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2008年楼市低迷,各种雷人楼市广告频频出现。
历数60年来的流行语,就像在阅读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流行语的发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分界:前三十年,流行语是自上而下,由国家机器创造出来的,老百姓 不过是被动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流行语大多是革命、斗争色彩浓厚的政治词汇;而后三十年,流行语越来越多的是老百姓自己的创造。每一个词语的背后,都透着普 罗大众的生活智慧。而且,民间语汇甚至有机会登堂入室,进入正统的政治语系。比如,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大会上,“不折腾”就成为了最高政治报告的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