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风水师.皇陵墓葬:2011年高考冲刺复习语文备考指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52:37

2011年高考百日复习语文备考指要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指要

高考语文考查的不仅是考生的知识水平,更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生的失利,可能失在语文知识能力的掌握上,也可能失在考试的心态上,还可能失在答卷的技巧上,这其中的任一环节都是成功的必要保证,更是我们11届高考语文备考的关键。

一、 心态策略

高考是紧张、激烈的脑力劳动,需要考生全身心投入,且处于最佳状态,以保证每分钟都能积极思维。平时要训练:考试开始前,考生据弃与高考无关的一切杂念,排除种种可能在考场上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考场答卷时应做到:(一)以平静的心态答题。如果心绪不宁,要告诫自己,难易不是针对某个人的,难,不畏惧;易,也不掉以轻心。(二)以专注的心境思考。要抛开包袱,聚精会神地进入读题、解题的状态。(三)以敏捷的反应判断。应抓紧时间,快速反应;如果犹豫不决,既影响答题的心态,又延误答题的时间。

二、答题策略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第I卷70分钟以内;作文原则上不少于60分钟;其余部分20分钟左右。拿到试卷后,可大致浏览一下,初步摸清题情;认真答好前一两道题,让思维很快进入状态。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快后慢的原则,注意满足题目要求;解答主观题时,须注意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书写的规范、工整。

第一大题  现代文阅读

[命题特点]

本大题考查“论说文”的阅读,试题有三道左右(每题3分)。为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一大题命题难度稳中有降,重在考查信息筛选和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答题注意点]

一、解答步骤

(一)通读全文,迅速形成整体印象。要边读边理解,每读完一个长句或段落后,可在头脑中“复述”一遍;重点留意每段的首句。

(二)审准题意,从内容上弄清是有关什么的选择,从标准上看清是选说法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三)根据题意,从原材料中找出与各个选项对应的句段,从中提炼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

(四)筛选答案。实现整体把握的五个“关注”:1.关注题目;2.关注作者;3.关注内容;   4.关注注释;5.关注题干。

二、答题技巧

1.作好四个“比较”;2.清楚干扰项设置方式;3.题目之间、选项之间有时可以互解。

所谓四个“比较”就是:

⒈题干与原文的比较;⒉题干与选项的比较;⒊选项与选项的比较;⒋选项与原文的比较;

干扰项的设置方式: 1.过于绝对;2.以偏概全;3.混淆时间;4.模糊范围;5.无中生有;  6.偷换概念。

思路总结:1、心存考点;2、一看二找三比四排除;3、答案在文中;4、扣紧语文角度不放松。

(一)可以从排除干扰项(不符合文意的选项)人手。命题人设置于扰项,重点是在概念、判断上做文章,主要方法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源流倒置、混淆已然未然、夸大其辞、答非所问(即选项与题干在关系上并不相干,答与问游离)等。

(二)“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要了解揭示概念内涵的方法——下定义。其基本形式为:被定义项(词语)+系词(大多用“是”)+本质属性+被定义项所属的上位的概念。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要从分析句子成分人手,看清结构,同时联系上下文。

(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注意原文的背景、作者的观点及写作意图,在语境中筛选重要信息。

(五)“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要认真对照原文内容,防止命题人有意改变原文;弄清因果关系,看清命题人有没有强加因果关系。

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

[命题特点]

本大题考查“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试题有四道左右(19分)。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试卷中紧扣现行教材的一个板块,纵览近年命题,不难发现,就选文范围而言,大都是截取史书中的名家散文或人物传记作为阅读内容。我们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

[答题注意点]

一、掌握两种方法

(一)提取法,即通过整体阅读,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1.选文围绕“人物”写了哪些事迹行状,从而突出表现了他怎样的志向、品行;2.在叙器“人物”事迹行状的过程中,时间、空间有怎样的转换;3.作者对“人物”的志向、品行持怎样的态度;4.还写到哪些人物,他们与“传主”关系如何……

(二)倒置法,即先看后两道选择题,通过选项提供的信息辅助理解文章内容。

二、答题技巧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分析字形,辨明词义;从字音上推测是否是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着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推导词义;将给出的词义放回原文中检验。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要将文言虚词译成现代汉语,再进行比较;联系文句的整体意思,辨明上下句的关系;借助语法结构,判断两句中虚词的词性和所做成分是否相同。

(三)“筛选文中的信息”,要看清题目要求(关于谁的什么品行),一字一词加以琢磨;先筛选出肯定不符合的一两句,排除部分选项。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找出原文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地点表述是否准确,性格的陈述、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是否恰当,等等。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文言文翻译答题注意点:

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一)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确切地表达原文原意。具体应做到:1.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文言虚词、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及其他特殊的表达现象,百一个准确的把握;2.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

(二)用好“对”“换”“留”“删”“补”“调”六字法:1.“对”,即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对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合成词;2.“换”,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去替换原文的词;3.“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可保留不动;4.“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5.“补”,即补出古文中简练说法所省略的内容,省略句须补出句子成分心“调”,把文言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把文句中运用修辞格的说法灵活、贯通地译出——这就需要意译,但意译不等于臆测。

(二)古诗词

[命题特点]

本大题是古诗鉴赏,2题,一般从理解诗句的含义赏析诗句的妙处、作用,品鉴诗歌的语言、语言特色、意象及其作用,赏析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内容)等。分值在11分左右。

[答题注意点]

(一)品读古诗应注意:1.题目,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2.作者,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创作风格的作品。3.注释,注释或介绍作者,或介绍写作背景,或解释相关词句,或暗示用典或意境。4.题材,如送别诗多是叮吁、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摄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闺怨诗及揭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5.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从构成景语的因素切人,是鉴赏古诗的起点。6.细节,透过细节可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7.“情语”,从直接抒情的点睛之笔中可触摸到诗人阶情感脉络。

(二)组织答案要评述结合。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原句(有时可直接摘引,更多情况下是用自己的话转述)作具体赏析,而不能脱离诗句架空分析。

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

古诗鉴赏表述: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作用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特别注意: 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②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③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比喻),估计今年诗歌鉴赏中修辞考察分量不轻。 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三)名句名篇

[命题特点]

本大题是名句名篇填空内容,分值在6分左右。

[答题注意点]

(一)注意对仗句,这对答题很有帮助。

(二)规范书写,做到“三清”“二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二不”就是不写繁体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按规定默写,要求默写几句就默写几句。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脑子里根本没有印象,则不必苦思冥想,浪费时间,要把时间用在能够挣来分数的句子默写上,要注意养成“一字不差”的习惯。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不要空白!

第三大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命题特点]

本大题考查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的阅读,试题四道,分值25分左右。文学作品阅读是高考试卷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试题,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

[答题注意点]

一、快速把握主旨

(一)不要急于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应通读两遍:第一遍速读,提取各段大意,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二)画出在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句、段落,画出各段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通过寻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

(三)心中有文体意识,善于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尤其应注意结尾部分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二、全面地进行解答

散文阅读的评分办法是“按点给分”,考生失分严重的重要原因是只答一鳞半爪,所以,掌握全面解答的要领至关重要。

(一)读懂题干,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提示。

(二)细察语境,把命题涉及的内容放回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认真搜索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之有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

(三)看赋分,配答案。散文阅读每题赋分多在4分或4分以上,这就决定了每道题的答案要点不可能只有一点。一般情况下,4分题的答案至少有两点,6分题的答案至少有三点。

三、有效地组织语言

(一)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应紧扣题干要求,对准文中的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而切合要求的答案。

(二)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答案中涉及的关键词语、句子往往就在原文中,应抓住这些重要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

(三)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含有信息共同点的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它们转换成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1、名词术语及概念性试题思路

如果是揭示概念的特点,要根据该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剖析它的具体含义,这必须与句子联系起来考虑,如果是概念间的区别,则要依据语境来判断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与句群和段落联系起来。一般来说,一个词语(概念)的出现,就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做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揭示他的内涵。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者前后找答案即可。

2、关键性语句理解思路

对于此类题,同学们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关键性文句多富有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和多重义等,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意”。

3、信息筛选性试题思路

解决本类题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因为此类题的答案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分散的,或像蜜一样蕴涵在花蕊里,或像珍珠一样蕴藏在蚌壳里。在做这一类题时,一定要抓牢题目的具体要求,根据要求要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一点一点的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再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4、归纳主旨性试题思路

解题思路: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5、清理文思的题型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就在你眼前了

6、审美鉴赏性试题思路

这一类题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风格。例如:问你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格(大纲规定的8种),有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上,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有何作用,文中哪些词语用的如何巧妙,文章构思上某一点几点妙笔好在何处,文章的整体风格(豪放、婉约、明朗、含蓄、雄壮、纤巧等),文章所表现的情况(喜悦、哀婉、明快、灰暗、悲壮等)是如何展示的?其实,审美鉴赏题还是在于理解文意。对景的分析:抓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侧面的景物的不同特点。对修辞的理解:抓住修辞本身的特点,再结合语境来解释用这种修辞的妙处。

7、探究题

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切入点;从人物的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面入手;从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入手;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从作者的评价;回答鉴赏探究题时要注意的问题;观点要明确;要明确鉴赏探究要素,思路清晰。如形象: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手法+人物的意义或作用(主题);有理有据,自圆其说(扣紧文本);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探究题的答题要素:

(观点)+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塑造手法+人物的意义或作用(主题)

★总体建议:

①先通读全文,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②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目前推断至少有一道题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第一题,一分不能丢。

③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

④字迹工整,写满为止。

第四大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

(略,基本同上)

第五大题  语言文字运用

[命题特点]

本大题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试题5道,分值20分左右。从近几年的命题看,这一大题出现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题,因而被誉为高考命题的试验田。

[答题注意点]

①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

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的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

★分述如下:

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实词、虚词、熟语〕,主要是成语。

[答题注意点]

(一)词义相近的实词、虚词的选用,要注意语境;用好排除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如果兼考实词、虚词,可先判断虚词)。还应明确,析同辨异,重在辨异:辨析实词时对于有相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不相同的语素,可通过组词来理解,也可通过寻找反义词来理解,还可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对语素全不相同的词语,重点是从用法方面考虑。辨析虚词,主要凭语感,要通读全句,认准关键;注意找出配套的关联词语,前后联系起来确定虚词的选用。

(二)熟语的正确运用,应明确词语(特别是成语)误用的类型有:1.张冠李戴;2.望文生义;3.重复赘余(词语所含意思在上下文已有表述);4.自相矛盾(词语与句中其他成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5.不分轻重;6.不辨色彩;7.不合逻辑(有些词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8.搭配不当。

总之,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项。

2、辨析病句

[答题注意点]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掌握主干枝叶梳理法。即先将附加成分去掉,紧缩出主干(主、谓、宾),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二)对有些关键词应格外敏感:1.两面词(如“是否”“优劣”“成败、”);2.否定词(句中出现两个以上的否定词,要条件反射似的想到可能是考多重否定的得当与否);3.代词(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4.关联词(出现关联词要考虑三种情况:一是关联词本身能否搭配使用,二是是否应当使用这组关联词,三是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5.谦辞和敬辞(考虑是否用错对象);6.句首介词(很可能是考主语残缺的语病);7.并列短语(考虑三种情况:一是并列成分的包含问题;二是并列成分的语序问题;三是并列短语与其他成分的搭配问题)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必须记号来提示自己。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3、语句复位、衔接

[答题注意点]

总的来说,要瞻前顾后,确保一致;具体应注意:1.着眼于逻辑关系上的对应;2.着于情境和空间的一致;3.着眼于话题的统一;4.着眼于陈述对象的统一;5.着眼于结构的协调、归类的合理;6.着眼于语序的合理;7.着眼于前后照应;8.着眼于音节的和谐。

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总之,语段衔接,要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 话题是否一致 → 前后句式是否一致→ 情境是否吻合→ 音节是否和谐等。

4、压缩语段

(1)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明确其侧重点。记叙性材料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是重要信息;议论性材料,关键是找到论点句;说明性材料中,对象、范围、特征是主体内容;新闻材料,要抓住“导语”不放松。(2)分析阅读材料的结构,弄清其内在关系。(3)文段中特殊的句子(如中心句、首尾句、过渡句、设问句)和词语(如“首先”“其次”等)要高度重视。(4)扣住题目要求,尽量用主谓句(尤其是主动句)表达;尽可能选用材料中负载主要信息的原词;严格控制字数,使用单音节词、简称、代词等。(5)最后来个回头望,检查所概括的信息要点全不全,语句连贯不连贯等。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找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多少文字,不出语病。解题思路:首先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过程等,其次换(调换、转换),其次数(数字数),其次对(与题干要求对应),最后是理(整理使之有条理)。

5、仿用句式

(1)弄清题目要求。有时题目会规定陈述对象,这时须以给定的对象为主语。(2)理解原句的隐含意义,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3)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4)分析所给例句所用的修辞格。(5)仿写的句子同例句相同,色彩要和谐(如词语的褒贬雅俗,感情的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此外,仿句立意境界要高,最好有一定的意趣。(6)对联是一种更为严格的仿写。对联的基本要求是:1.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2.内容关联而不重复。

句式仿写题答题技巧:看清列出题干几点要求,分析仿写句,琢磨句式特点及表现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内容,搜索仿写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尽可能使句子写得新颖,有深意。注意要求,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注意仿写对象要同类,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

6、变换句式

(1)审清要求,明确答题的方向。(2)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各分句间的关系等。(3)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句式,同时须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比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要将主动者与被动者位置互换,表主动和被动关系的介词“把”“被”等也要改换;再如长句变短句,最基本的就是将长句的附加成分“消肿”,方法有三:1.把长句附加成分独立出来,单独成句;2.利用复指的办法,使句子主干突出;3.重新组句。变换时可添加必要的句子成分或关联词语,有时还要重复某些词语或添加代词。句式变换题

答题技巧:看清题干要求,变短要先提出主干,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分句;变长要确定陈述对象,将短句按顺序变为修饰语。先写出几个句子,后选出符合要求不出语病的句子作答。

长短句:抓住句子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句中的定语或状语。注意使用润滑剂。例如:我有一本红色的书。——我有一本书。这本书是红色的。我在教室里讲课。——我在教室里。我在讲课。

7、语言简明

(1)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1.更换词语,把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换成意义单一的词语;2.增设语境,给歧义句增设上下文;3.调整语序,把句内有关词语的位置调整下;4.改动标点;5.重新造句。(2)掌握避免冗余的方法:1.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并消除赘余的词语;2.分析句间关系,发现和删除重复的语句;3.把握语段主旨,发现和删除游离于中心之外的内容;4.恰当地运用省略和指代;5.恰当地对策些内容进行概括与合并。

8、语言得体

格露得体涉及以下几点:1.用词妥当,应弄懂词义,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词义轻重、范围大小等;2.根据不同的语体(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书面语体又有政论语体、文学语体、科技语体和应用语体等),选用恰当的语言;3.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与之适应的语言;4.区别说话对象,选用调控语言;5.根批发达目的,选用得体的语言。

9、拟写公益广告

(1)内容上注意两点:1.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具体明确地表达出来;2.用语温窘,善于用“美”和“善”的人格目标进行诱导。(2)表现形式上应注意:1.多用修辞,使广告调生动形象,活泼多姿;2.力求简洁,做到结构简明醒目,语言简练通俗;3.句式多样,整句、散句,长句、短句,常式句、变式句等都可使用;4.讲究押韵,易诵易记。

10、图文转换

(1)注重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一般可遵循以下流程:观察原信息(图表)分析、理解一归纳、概括4组织文字加以表达。(2)对认读结果的分析要注意:1.重视数据变化;2.关注图表细节(如图表下的“注”);3.把握试题要求,提高解答的准确率;4.正确分析图表所列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再用简明的文字归纳出结论来。

总之,(1)注重整体阅读。(2)重视数据变化。(3)注意图表细节。(4)把握考题要求。(5)简要归纳概括。(6)寻找图文揭示的规律,用文字表述,决不转述图表。

11、语句扩展题

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的“以……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例如,2000年高考25题,解题思路是,首先考查语境要求:“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心情愉快,都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考试前夕”有两种情况,一是心情紧张,一是对考试充满信心,但是只有后一种才会有“歌声”,同时还要在语句中出现“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等几个词语。

12、综合改错题

这一类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题意,注意潜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参考前面的语病部分的答题技巧。

第六大题 写作

[命题特点]

1、材料蕴涵深广,具有现实意义;2、观点不能脱离材料;3、可多角度立论;4、审题立意难度大,有区分度。试题一道,分值60分左右。

[答题注意点]

审题立意基本原则:审题整体把握,立意求准求熟。

具体方法:

1、明确材料内容。谁做什么;什么怎么样.2、多角度分析。几方面内容;几个主要人物;几种关系;相关原因.3、注意命题者的感情倾向。(肯定、否定、爱憎、褒贬)

注意问题:

1、审题

一定要看清题意,包括卷面上的所有文字提示,都要认真思考,严格遵循。不能随意置话题于不顾另题作文。有的考生不仔细研究话题材料,想当然作文,也有些考生认为大家都去这么想,这么看,写出的文章岂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于是绕开话题,另辟蹊径,结果造成立意偏差,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就好比人家给你一条鱼,让你做一道菜,红烧也行,清蒸也可,可是你不用这条鱼做菜,却拿一块肉去做菜,当然不合人家的要求和口味呀!另外审题时,要特别注意有无明确要求联系自身,题目是否要自拟。

2、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教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提供材料型作文,要求阅读所给材料,自拟题目写作,阅卷教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

考场话题作文的拟题原则为:确切、精练、生动、新颖、有意蕴。确切,指的是符合文章内容,同时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精练,指的是标题字数恰当,不宜过长。生动,指的是题目能体现出一种活力,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新颖,指的是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有意蕴,指的是有内在的含义。拟题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修辞拟题,可以引用俗语拟题,可以化用古语拟题,可以借用成语拟题,可以套用流行语拟题,也可以巧用其他学科公式或符号拟题等等。

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8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教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

3、文体

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用什么文体写作,就要符合该文体的要求,要写什么象什么。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建议写记叙文,且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让“我”的激情在文章中闪光,情真意切,引起共鸣。当然当多数人写记叙文之时,偶尔出现的优秀议论文,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新的感觉,很可能得到高分,这也是阅卷老师的常见的心理效应。

少写深奥的科幻小说,写童话、寓言不要过于含蓄,“允许”编写故事,不等于提倡“编写故事”,滥编、胡编,绝对不会得高分。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杜绝“无我文章”和“抄袭文”的出现。

4、内容

写真情实感。但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要写早恋等敏感话题。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

记叙文最好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无情而“抒情”,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东西,绝对不要写;稍加思索想到的也不要写。花上几分钟,想别人想不到的内容写,严禁胡编乱造。即使编写故事也要做到“大胆想象,自圆其说”。中心一个要紧紧围绕。

5、开头和结尾

应试作文的开头结尾,就是文章的刀刃。平时在课内外所学的各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完全可以用在应试作文上。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开头和结尾,必须做到开头起笔入题,结尾点明主旨。为了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开头结尾千万不要涂抹。

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许多考生犯了“入题慢”的毛病。有的考生把大段的原材料全部照搬;有的考生把本来简洁的原材料进行扩展;有的考生开篇摆材料,古今中外,慢慢道来,而真正应该说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开篇松散,占去了大量的篇幅,后面的议论无法尽述,只得一笔带过,草草收兵,比例严重失调。议论文要尽早进入分析说理,扣住话题,三言两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不理想的开头,易使阅卷老师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即使你后面的论证“到位”,“上档次”,也难作出公正、客观的评判。

结尾: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考生作文来不及刹尾,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或干脆空在那儿,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视为未完篇处理。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其整体。所以,考生交给老师的无论如何也应是一篇完整的作文。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即使你雕出了“凤头”,壮大了“猪肚”,也会因为没有“豹尾”而不成其好文章,得不到高分。

另外,要把每一段的首句写好。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这里的“写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字要写好不涂抹,二是写成提摄全段大意的中心句。

6、段落

应试作文上最忌首、腹、尾三段组成的“猪样式”结构。那么怎么办好?我们把中间一大段多分几个自然段,那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因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最主要的还是能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把文章分为几段更好?千字以内的作文,分成5—8段就可以了。

7、语言

应试作文宜说大白话。所谓大白话,就是朴实大方,干净利索。严禁文白夹杂;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

8、字数

应试作文一定要看清字数的要求,限最高字数的,不要超过;限最低字数的,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50—100字才好。如果没有限最高字数,一般就是以作文纸为限,即要在作文纸格子内行文。千万不要自作多情,超出作文格子,以免出力不讨好。

照理说,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似乎不应有字数的限制。但高考作文,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作文,为了达到一定的考查目的,并考虑到考试时间等因素,一般对字数都作了规定。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规定不少于800字,这个要求不算高,因为作文题要求明确,限制较少,考生有充分发挥写作才能的余地,写满800字是不困难的。在高考评卷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字数不足。虽然评分标准规定,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但实际情况是,字数不足往往被认为文章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二是字数太多。洋洋洒洒千字以上,给人一种臃肿的感觉,阅卷者一看这种文章就反感,这样的作文得分高低就可想而知了。再说,作文写得长,花的时间多,解答前面的题用的时间少,必定会受到影响。

9、书写

书写要认真。近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年年书写都占相当的比分。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但要求书写整齐易辨认,虽好看,不易辨认也并不好。要写楷体字,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要写草字,以免妨碍辨认。要规范,避免随意性,标点的书写也要规范,不要都点圆点。有几个标点的书写,还特别注意:

(1)一行之首不要出现句号、逗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前一行的末尾。 (2)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可以在这些符号后面挤着写一个字。引号、括号、书名号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上一行之末。 (3)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格,不能断开,写不下时挤在一行之末。

三、临考策略

1.温习教材,加强识记

(1)浏览课本,看文下注解,留心重要作家作品特点,勾画文言实词和典型虚词、固定结构的解释。

(2)把考纲规定的背诵篇目重新过一遍,不忽略篇名(词牌曲牌)、作者,动笔写一写那些容易写错的字词(难字、通假字),特别注意容易漏写多写的虚词。同时对容易考查的饱含哲理的句子、描写生动的句子保持高度的敏感。

2.整理试卷,总结提高

(1)集中典型试卷,看一看失分题,明确失分原因(审题不准、知识欠缺、表达不规范、时间不够等),想一想遇到类似题如何应对。

(2)对得分较高的题目也要看一看,这是你能力的体现。

3.重读作文,胸有成竹

(1)把自己写得好的文章整理成册,看一看有无笔误、错别字、病句,看一看有无更新的材料、更深刻的见解可以充实原文。

(2)看一看哪类文体自己最擅长,哪种结构自己最熟悉,哪些材料最新颖有价值,哪些见解最独到。

(3)读积累的素材,修改一两篇文章,熟悉擅长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