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庄家收码统计软件:家教名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7:37:20
18.少爷、小姐是废物
冯玉祥(公元1882 年——1948 年)安徽巢县人。早年从军,曾任北洋军第二十镇管带。1927 年在西安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参加北伐。“九一八”事变后力主抗日,与共产党保持积极合作态度。1946 年出国考察,1948 年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第一次政协筹备工作,9 月1日途经黑海,因轮船失火遇难。
冯将军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出身贫寒,经自己的奋斗逐步升至将军,地位显赫,但他始终不忘根本。
冯玉祥小时候只念过一年私塾,文化很低,做了将军以后,他刻苦读书,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他曾住在乡间,请了几位学者来为他授课。他自己这样,要求子女也很严格。他规定每个孩子每天得写100 个大字500 个小字;每天必须记日记,他曾赠言长女婿:“必须细心的恒心的写日记,并且万不可间断,越详细越好。”
冯玉祥在生活上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很体察民情,要求自己的子女从小要艰苦朴素,勤劳自强,他认为“少爷、小姐是废物”,不可取。他要求孩子从小自己洗衣服、缝补衣服,学习木工和耕地,女孩子还必须练习刺绣。冯将军在泰山闭门拜师读书时,给每个孩子分发一小块土地,让他们学习耕作。
孩子们长大了,他的要求仍然严格、具体。二儿子冯洪国,留学苏联以后又去日本士官学校学习。从日本学习毕业后,西装革履地回国看父亲。冯将军见到儿子,从头到脚打量一翻,严肃地问:“你学好了吗?”
冯洪国笑着说:“学好了!”
冯玉祥一下子站起来,指着儿子厉声他说:“早呢,不要癫大哥坐秤盘——自高自大。”
冯洪国面色通红,不自然他说:“爸爸,我有啥不是,请您指点指点!”
冯玉祥望着儿子那身打扮说:“你看你这味儿,再去看看我们的劳苦大众。”停了停将军又语重心长他说:“儿啊,你要脱下西装、皮鞋,到牛棚里薰一薰,闻闻牛屎味儿,才会知道五谷香。”
“是。”冯洪国听了父亲的教诲,脱了西服皮鞋,换上了青布便衣,穿上粗布鞋。冯洪国不负父亲的教导,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抗敌,牺牲在抗日前方。
冯玉祥身为几代大将军,但他从不利用特权,不为子女谋私利,他给子女留下的遗言是:“至于我的几个孩子,虽然还有未毕业的,只要他们能自爱,有双手,就不会饿死。”
19.世界冠军的家教
1986 年在郑州举行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一个年仅13 岁的小姑娘,跃场腾台,战胜了23 岁风华正茂的世界冠军耿丽娟,继克李惠芬、徐竟、陈静等国手。体育界哗然。就是这个小姑娘,1988 获全国城运冠军;同年又获亚洲杯女单冠军;1989 获全国锦标赛女单冠军;1989 年又获世界锦标赛女双冠军;1990 年北京十一届亚运会又勇夺三枚金牌一枚银牌。十一届亚运会后,她又西征欧洲、苏联、南斯拉夫、法国。三个大战,中国女子乒乓队总共获12 枚金牌,她就独自包揽11 枚金牌和1 枚银牌。
她,就是邓亚萍。
人们一定会说,邓亚萍一定是个神童,具有许多先天的优势。事实恰恰相反,她因为“个子低,胳膊短,没发展前途。”被省乒乓球队教练在半个月的训练后劝退了。还是这个原因,1987年,国家队的教练们几经研究仍不同意邓亚萍进入国家队。最后由于国家乒乓女队主教练张燮林大胆决定,亚萍才侥幸进了国家青年队,经一年训练后,1938 年才进入国家队。
邓亚萍能在天生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她的家庭教育分不开。
邓亚萍的父亲邓大松是河南省体委的乒乓球教练,她母亲也是一个球迷。亚萍4 岁半开始上台练球。乒乓球案上只露出半个小脑袋,两只眼睛。脚下垫条凳子还是低。没法握直拍,父亲就教她握横拍。训练场上若无空台,父亲就让她拾球。晚上回家仍是练球,没球台,便练习徒手动作,练习步伐,对墙推打。走廊上也是球,一个拴在线上悬吊着的球,对着球练手感、练眼力、练敏捷。
父亲给女儿创造了一个乒乓球的世界,在这个神话般的世界里,邓亚萍
度过了辛勤的童年,但却培养了她对小小银球的强烈兴趣。以致6 岁的亚萍心中只有球,以为除了球,干其它的都没意思。父亲不仅培养了女儿对乒乓球的兴趣,训练了她打球的基本功,同时对女儿的品质成长也倾注了很大的心血。邓大松本人是个严格、认真的教练,他对事业那种执著热情的追求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亚萍,亚萍从一操拍开始,父亲就给她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女儿在训练中饱尝皮肉之苦,妈妈心疼了,私下对丈夫提出抗议:“不能这么严,这太残酷了,好象孩子没爹没妈。”丈夫说:“训练是有科学性的,乒乓球运动是技能性的运动,不象长跑、举重,超负荷会带来副作用。”女儿却在父亲言传身教下由于长期磨炼对苦毫不在意,反而以苦为乐。
当女儿因个子低、胳膊短被省队劝退回家、伤心得大哭时,父亲不但理解女儿,同时鼓励并帮助女儿,使女儿从逆境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了自信,又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于童年时心理、品质、意志、技能、技巧都得到全面的严格的培养,所以一个先天条件并不好的孩子能成长为优秀的人材。
20.寡母严教出才子
胡适(公元1891 年—1962 年)安徽绩溪人。1910 年赴美先人康乃尔大学学农科,后转哥伦比亚大学专修哲学。1917 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教。胡适早年提倡新文化运动,与李大钊等人编辑过《新青年》,抗战胜利后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 年移居美国,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
胡适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他的父亲胡传(公元1841 年——1895年)21 岁考中秀才,后为官。 47 岁时才与胡适母结婚,母其时年仅17 岁。胡传婚后得一子,老年得子自是欣喜若狂。胡传爱子,但更重视教子。他在公余时,亲自制作了一些红纸方字块,教他们母子认字。胡适不到3岁开始认字,4 岁进私塾正式念书时已识字千余。胡父要求儿子认字,同时也给儿子讲字,说明其字的含义。胡传还亲自给儿子编写了两本教材,一本是《学为人诗》,是一本四言韵文。讲的是做人的道理;一部是《原学》,也是四言韵文,是一部略述哲理的书。
胡传信仰儒家思想,特别是宋儒的思想。因此胡适从小受君臣父子、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终其一生。胡适同时又是一个无神论者,胡适年幼时生活在封建迷信统治的环境里,但他却因父亲的教育而在11~12岁时已成了一个无神论者。胡传54岁便逝去,留下遗瞩,要求儿子“努力读书上进”。
胡传的妻子当时年仅23岁,年轻守寡,膝下仅此一子,但她严守丈夫遗愿,对儿子严格要求,决不存丝毫姑息娇纵之情。
胡母为了让儿子学习好,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她给教师的学费比一般人高出几倍,她并且还向教师提出教法的要求。
胡母对儿子更是严格要求,每天天明,她便唤醒儿子,披衣坐在床上,让儿子回忆头天犯过什么错误,说过什么错话,儿子反省以后,如果有错便要向母亲承认错误并表示了悔改,才能下床梳洗。胡适洗毕立即背起书包去学校早读,有时去得太早,教师还没有到,他只能在门口等待。读完了早课才回家吃早饭,然后再去上学。每天如此,9年如一日。
胡母对儿子的品德方面的要求,有时是严到不应有的程度,比如犯了大错,儿子不但要受到体罚,而且还不准哭出声音,在封建社会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之说,大环境如此,体罚尚能有效。现在社会不同了,大环境变了,体罚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很小的孩子也懂,因此这种教育方法不仅无用,还可能引出预想不到的恶果,是绝不可取的。
胡适的父亲死得早,母亲不能不充当“严父”和“严师”的角色,实际上胡母是一位温厚善良的人,从不说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她嫁到胡家,和丈夫前妻的儿子、媳妇、孙儿女们生活在一起,是一个难处的大家庭。在家中,每遇矛盾,她总是心平气和调解,对自己儿子总是教导他“忍让”。胡适成年后曾回忆说:“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母年轻守寡,仅有一子相伴,但她深明大义,不因儿女之情影响儿子前途,胡适年仅14岁,胡母便送他远离家乡去上海求学。胡适求学期间,始终牢记母亲教导,不敢有半点懈怠,刻苦自励,手不释卷,努力学习。胡适一生乡学9年,上海6年,美国留学7年,终于学有所成。
21。发明家的成长
刘忠笃是当代发明家,到37岁时已有30多项重大革新和发明,其中7项获奖,成为誉满全国的业余发明家。
刘忠笃和弟弟刘忠宪从小志趣相投,都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母亲发现这点以后,很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母亲为了帮助儿子们学习,平时很注意把有字画的旧书,旧纸收存起来,留着让孩子们读。一次刘忠笃想买玩具,妈妈对儿子说:“有本事自己做,
自己做的再不好,也有意思。”刘忠笃听了妈妈的话,便去翻阅妈妈积累的资料,他从中看到有做温度仪的方法。刘忠笃找了一块小木板,照着书中的指示,在板上用铅笔划上刻度,分出“晴、阴、小雨、大雨”几个小格。他又找了一只破罐头盒,用剪刀剪下一条做指针,指针上打个小洞,就差一根长长的头发刘忠笃请求妈妈给一根长发,妈妈知道儿子的用处后,高兴地说:“拔吧!”
刘忠笃揪下了妈妈的一根根长发,小心地泡在热肥皂水里脱去油脂,而后系在一只小螺丝上,可是不小心,头发断了。这样一连拔了妈妈10 多根头发,妈妈鼓励孩子说:“试验哪有不失败的,拔!”
在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10 岁的刘忠笃终于将温度计做成功了。他将它挂在墙上。
一天深夜,一阵雷雨声把刘忠笃从梦中惊醒,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看见温度计的指针正好指在“大雨”上。他高兴地将妈妈叫醒,妈妈看了,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好哇,成功了,妈妈祝贺你。”妈妈借此机会又教导孩子:“一个人来到世界,总要为大家贡献点什么,最好是创造点别人没有的东西,否则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
待孩子一上初中,妈妈就更注意孩子的教育,经常讲些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鼓励儿子们刻苦学习。
一次妈妈给兄弟俩讲了美国科学家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的故事,说:“贝尔兄弟实验室”从建立以后取得了上百项发明专利。
刘忠笃听了也决心搞一个试验室,为了筹集资金,兄弟俩在暑假去江边卖冰棍、汽水;平时放学后去帮人拉车,赚了钱全部存入钱箱。秋天开箱时已积了200 多块钱。兄弟俩在妈妈的帮助下,用这些钱盖了一间茅棚,取名叫“贝尔兄弟实验室”。妈妈找了一块硬纸板,亲自书写上这几个字。
有了实验室,刘忠笃和弟弟立即进行了磁力的研究:兄弟俩摆弄一阵,由于同性相斥的原理,铁条上有同样磁性的小盒子奇迹般地浮悬起来了。在世界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发现并利用磁力悬浮原理的试验,比法国的磁力悬浮火车试验早37 年。可惜,当时人们还不认识试验的价值,只把它当作孩子的游戏。7 年后,当刘忠笃兄弟得知这一消息时,忍不住大哭起来。这时妈妈安慰孩子说:“坚强者脚下必有路。”
在妈妈的鼓励下,刘忠笃在人生道路上虽历经坎坷,但他从未动摇过献身科学事业的信念,甚至在关押中仍在偷偷摘试验。
他最后成功了,终于成功了!
22.“经营之神”教子有方
九十年代台湾首富王永庆,被人们赞誉为“经营之神”。世界化学工业,长期以来都由美国、西德等工业国家的企业家称雄。但在1933 年,世界前50 名企业家的排列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华人企业家的名字;台湾塑胶集团企业董事长王永庆。
王永庆出生贫寒,仅有小学文化程度,他是靠经营小米店起步,艰苦创业,一步一个台阶地登上世界塑料王国的宝座。现在,他准备在厦门市附近的沧海特区建造一个耗资数10 亿美元的石化工程,以实现他的6 个梦。这6个梦其中有“故乡梦”“民族梦‘统一梦”。
王永庆是一位有思想的企业家,因此,他非常重视人的因素。
他认为“一个公司经营的成败,人的因素最大,属于人的经验、管理、智慧、品行、观念、勤劳等等的无形资源,比有形的更重要。”基于这种卓识,他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
王永庆的儿子王文祥,17 岁考进英国伦敦帝国大学,24 岁获博士学位,在海外工厂找到一份“学以致用”的工作,苦干了3 年。
1980 年,王永庆才召回儿子到他创办的南亚塑胶公司工作。王文祥身为洋博士,又有3 年工作经验,但到了父亲的公司,仍与其他职工一样,从基层干起,历任课长、长管组长、厂长、专案负责人、副经理,直到1984年才升任为公司事业部经理,管理千余人,统辖几家工厂产销与营业。
现在,王永庆已逾“古稀”之年,台塑这么大的基业由谁接棒,众议纷纭。王永庆在这议论声中公开宣布:“如果我霸道,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棒子交给儿子,我就是罪人。此言一出,赢得四面八方人士肃然起敬。
23.美好的家庭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公元1870 年—1920 年)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同时也是一位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为人诚实、礼貌、风趣幽默的人。他的几位兄弟姐妹也都具有同样的教养和品德。哥哥亚历山大在彼得堡大学学习时学习成绩优异,由于积极参与谋刺沙皇的准备工作,被处死刑,死时年仅21 岁。姐姐安娜.从1886 年开始参加革命运动,多次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妹妹奥里珈很有天分,可惜在高等女子学校读书时患伤寒病去逝了,她和列宁非常友爱,常一起读马克思的著作,思想进步。弟弟德米特里学习成绩优异,是一位职业医生,从1897 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小妹妹玛丽亚,在大学读书时也参加了革命活动,成了一个职业革命家。
列宁兄弟姐妹6 人,全都品学兼优,在革命斗争中都表现得英勇杰出,这是为什么?这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否有关?答案是肯定的,列宁的家庭是一个模范的家庭,列宁的父母是可以成为人类楷模的父母。
列宁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也维奇·乌里扬诺夫出身于贫苦家庭,他靠半工半读求学,后来由于工作勤奋出色当了省的国民教育总监。列宁的母亲虽然是位家庭妇女,但她品质高尚,为人善良正直,知识丰富。他们夫妻关系亲密,相敬如宾。他们热爱孩子,又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这种家庭本身对孩子的成长就必然起着良好的作用。
伊里亚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发展国民教育的事业。他经常坐着大板车四处奔走,到各处进行视察,有时一走就是几个星期,他这种对事业孜孜以求,无私奉献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使他们从小就确立了为事业献身的理想。
伊里亚工作很忙,但他只要一回家,便和孩子们在一起,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爸爸。他对孩子讲民主、平等。他把自己在外面的所见所闻讲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不但了解父亲的工作,也了解了社会。他和孩子们交换意见时,允许孩子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批评孩子时允许孩子自我辩护。
但是,伊里亚也是一位严格的父亲,他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谁要违犯了就被罚到书房坐在一把大圈椅里,孩子们管这把椅子叫“黑椅子”。犯了错误的孩子坐在“黑椅子”上反省,直到妈妈宣布解除禁令才可以离开。
伊里亚工作繁忙,大部分教育的责任还是落在了母亲的身上。列宁的妈妈性格开朗,她把家庭气氛搞得非常活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她经常和孩子一起开家庭音乐会、跳舞会、作游戏。比如冬天,
妈妈和儿女们在小娱乐室或餐厅里,用几把椅子代替三套马车和爬犁,列宁坐在前头当驭手,他得意地挥着鞭子驱马拉车,姐姐和母亲坐在后面。马车在想象中急驶,母亲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向孩子们描绘着冬天的道路、森林和路上遇到的各种假设的景象。孩子们陶醉在母亲描绘的诗情画意之中,既得到了休息,又增长了知识。
父亲则教孩子们下象棋,他认为下棋可以训练孩子的智力。父母亲还经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他们去伏尔加河观看冰雪,到森林去旅行,欣赏日出和日落。这不但陶冶了孩子们的性情,增长了与大自然的感情,也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
稍大一点,列宁一家还办了每周一期的《星期六》杂志,每周内,每人都写一篇文章,自由命题。然后由一人把文章收起来夹在一个特制的书夹里,星期六晚上,就当着父母的面宣读给大家听。
孩子们上学以后,父母仍指导他们的学习,学习内容很广泛,决不仅仅是课堂那点知识。母亲每天还要帮助孩子们学外语。她要求孩子们跟她谈话时,第一天说俄语,第二天说法语,第三天说德语,列宁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中学时就学会了法语和德语,后来又自学了英文、意大利文和波兰文。
列宁和兄弟姐妹们生活在这个和睦温馨、友爱而又丰富多彩的家庭里,身心怎会不得到健康的成长?所以,为人父母,有责任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能够健康成长的环境。
24.迷途知返
伽利里奥·伽利略(公元1564 年—1642 年)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伽利略是中世纪欧州的一颗明星。他在物理方面的发现,打破了1700多年来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牛顿曾说:“如果我能看得比别人远一点,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他所说的巨人,首先就是指的伽利略。
伽利略之所以成为一颗明星,这首先得力于他的父亲。
伽利略的父亲凡山佐擅长数学,还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和琵琶演奏员。但是,在当时的意大利,人们并不了解数学的用处,甚至连大学都没有专职的数学教授,也不重视艺术。凡山佐特长虽不少,却不足以谋生,只能违心地开个小铺子维持生计。
凡山佐很重视儿子的教育,希望他成为一个医生,便把他送到伏伦勃罗萨的修道院的学校去学习。那时欧洲的教育、科学都是神学的奴仆,许多学校都是附设在修道院里。
伽利略在学校里受到宗教感情的影响.决定当一名修道士,把一生贡献给宗教。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的、也是时髦的选择,就象我们现在喜欢选择贸易、金融一样。
凡山佐了解儿子的性格,他知道儿子从小就是一个性格活泼、思路敏捷、好提问题的人。这次儿子的选择,完全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他是不可能长期忍受修道院中枯燥、冷漠,令人窒息的生活的,因此,他坚决反对儿子的决定。
凡山佐找了一个借口,说儿子有一只眼睛有病,不能看书,把儿子从学校带回了佛罗伦萨的家中。凡山佐在家里对儿子进行了耐心的劝导,终于使伽利略改变了献身宗教的错误决定,改进了比萨大学当了医科学生。
在比萨大学,伽利略结识了一些数学家,开始观察和研究一些物理现象,从此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为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故事说明,年青人容易感情冲动,在人生道路上可能走上迷途。这时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迷途知返,这对孩子的前途可能会起着重大的作用。
25.“白痴”变“神童”
卡尔·威特是十九世纪德国教育问题学会会员。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人,不是决定于天赋多少,而是决定于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就是那些只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他在一次学会开会时向大家宣布:“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那我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非凡的人。”
上帝好象有意要考验一下卡尔·威特,他不久真的得了一个儿子,取名也叫卡尔·威特。小威特不仅不聪明,而且先天不足,邻居背后议论纷纷,说长道短,都认为小威特是个白痴。小威恃的母亲非常忧郁,认为儿子没有前途,教育也是白费力气。父亲既然是教育家,而且在理论上又坚持“后天教育的重要”,岂能面对自己的儿子畏难退缩,老威特下决心要教育好自己的儿子。
老威特首先在教育方法上下功夫,他用循循善诱的办法,首先引导儿子对识字的兴趣。老威特买了许多有兴趣的小人书和画册,把其中引人入胜的故事讲给儿子听,然后说:“如果你能认识字,这些书都能看明白的。”有时他又故意不讲故事,却挑逗儿子说:“这个画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惜爸爸没功夫给你讲。”这就激发了小威特识字的愿望,到此,父亲便很自然地开始教儿子识字。
小威特为了看那些有趣的故事,便开始刻苦认字。
不久,这个被称为白痴的孩子便轰动了附近地区,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了。这时,老威特为了使儿子保持正常儿童的心理状态,坚决阻止任何人称儿子为“神童”,更不许当面表扬、称赞儿子。由于老威特教育得法和谨慎引导,小威特才能始终保持刻苦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良好习惯。
到八九岁时,小威特便学会了德语、法语、拉丁语等6 国语言,通晓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 岁时就考入了莱比锡大学。1814 年4 月,未满14 岁的威特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白痴变成了神童,这个故事说明,没有什么天生的不可教育的白痴和神童,也说明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
26.发明家的妈妈
托马斯·艾尔瓦·爱迪生(公元1847 —1931 年)出生在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的米兰小镇,是美国著名发明家、技术史上的天才之一。他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炭粒话简、电影放映机等1093 种发明专利权,还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
这位天才的发明家7 岁时得了猩红热,病了很长一段时间,病好后,不幸双耳失聪。因为生病和搬家,爱迪生8 岁才去上学,仅上了3 个月便又辍学回了家。但这位天才的发明家,在学龄前就表现出比一般孩子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一天,小爱尔(爱迪生的母亲这样称呼他)飞跑进屋,脸上表情非常兴奋,仿佛得了什么异外的礼物。
“妈妈,那只鸡坐在几只鸡蛋上干什么呀?”
他的妈妈南希与众不同,不管多忙,对儿子的问题总是耐心热情地给以解释,直到儿子满意为止。这次南希听了儿子的问题,也一样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耐心他说:“这些蛋和别的蛋不同,是孵小鸡的。孵小鸡就是把这些蛋暖和暖和,好让鸡娃从蛋壳里钻出来。”
爱迪生听了若有所思地走了。不久的一天,该吃饭了,可哪儿也找不到小爱尔,家里人都很着急,全体出动。四处寻找,终于在仓库里发现了他,大家看见爱尔正蹲在一个草窝上,大家都莫明奇妙,不知他在干什么。妈妈一看就明白了,儿子是在“孵小鸡”呢。南希没有责备或者随便取笑儿子,却检讨自己在回答儿子问题时还不够细致和具体。于是她又补充告诉儿子说:“鸡的体温有40°C,人的正常体温是37°C,靠人蹲着“孵”是孵不出小鸡的。”她还告诉儿子:“假若用一种办法使受精的鸡蛋保持42°C,到了一定的时间,小鸡也可以孵出来。”
南希是一位优秀的妈妈,她曾当过小学教师,懂得教育孩子应注意的方法,她认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比教一点知识重要;指导孩子学会思考比要求孩子死记一些教条重要。
南希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了教育儿子的计划。她经常带儿子去大自然中,观察自然景象,边看边讲,从而培养了孩子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冬天,南希在屋内指导孩子阅读,读了许多世界名著。爱迪生在母亲指导下,9 岁时不仅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能自己阅读那些深奥的名著了。
南希还很注意观察孩子的成长,当她发现孩子喜欢提问,而且尤其对物理、化学特别喜欢时,就上街买了本《派克科学读本》送给儿子。这本书在当时很有名,书中凡讲到物理、化学实验时,都附有简单的说明和插图。南希为了帮助儿子学习,她还和儿子一起做实验。当儿子不满足于书本知识,别出心裁地想出一些新鲜主意搞实验时,母亲从不制止。甚至当儿子做实验差点引起火灾时,母亲也不因噎而废食。相反,为了方便孩子实验,还专门腾出家里的一间地下室给儿子当实验室。
爱迪生11岁时便对电发生了强烈兴趣,但他没有足够的钱进行试验,为了挣钱,父亲说服了母亲,12岁的爱迪生过早结束了童年,开始了人生艰难的旅途。
爱迪生从12岁开始走向了人生,也走向了科学发明创造的道路,培养他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第一位教师,就是他的母亲——南希。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幼教是多么重要,方法更加重要。也说明,一个有残疾的孩子,也一样能成才。
27.天才来自教育
牛津大学的数学博士露丝·劳伦斯今年才18岁,却已在美国著名大学哈佛任教一年了。 1990 年9 月起,露丝放下讲师的工作,成为哈佛大学的初级研究员。目前,哈佛只在24个人具有这个身份,数学系更是数年才有一个名额进入这个行列,谁进入这个行列谁就等于被确定会成为哈佛的教授。
伦敦一家报纸介绍露丝时用的标题是:“她是真正的天才”。露丝反对这种提法,她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而在从事研究工作时,一样要努力集中精神。
事实正是这样,天才来自勤奋,来自教育。
露丝的父亲哈利在年轻时只当过一年初中教员,但他对教育方法却有自己独特的主张。他认为学校把各种孩子聚集在一起,结果每个人都失去个性;努力发展自己的所长反而被轻视。因此,他决定不让长女上学,自己承担起教育女儿的重担。
哈利给孩子制定教育计划,从4岁便开始指导露丝读书。内容有诗歌、音乐、历史、自然等。孩子5岁时,哈利辞了工作,把家务事交给妻子,自己全力以赴指导女儿学习数学。
在教育方法上,哈利也与众不同,他不用课本教数学,让女儿在解题的实践中去学习,解题的目的也不在于熟练某个学过的数学技巧,而在激发其思考出新技巧,新的解题方法,哈利只在必要时暗示一下,每天父女二人对坐读书两小时,其它时间用来交谈、散步、写作。哈利始终坚持循循善诱、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且想办法让孩子保持好奇心,他认为孩子若是得到成年人敷衍的答案,以后就失去发问的兴趣了,这等于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
这套教育法实施5年后,露丝于10岁时考上了大学。在这5年里,露丝演算的数学题,全按日期顺序记在电脑报表纸背面,厚达400页。
露丝的妹妹列贝卡,也是在“哈利式数学法”下长大的。她8岁时便具有一般16岁的人才具有的数学程度,但她志在成为钢琴家。目前就读美国一家音乐学校。
我们每个家长不可能都辞了工作去专门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个故事不是在强调这点,而是说明“早期教育”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我们许多家长把教学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学龄前很少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这是一种家长的“失职”。
28.童星的成长
好莱坞电影史上男女童星涌现不少,但象秀兰·邓波儿那样出类拔萃、获得全球声誉的却只有一个。 1935 年2 月27 日,当秀兰才7 岁时,她就荣获了奥斯卡特别奖。1977年,美国儿童影片公司又授予她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她对电影事业的杰出贡献。 1988 年1 月,她再次获第五届美国电影奖的荣誉奖。
这位长着两个小酒窝、带着美丽天真的笑容、能歌善舞的童星,她主演的电影风糜全球。二次世界大战时,她的银幕形象,使得全世界的青年男子为之倾倒,连战死的德国士兵衣袋里都装有她的像片。就是这个秀兰,息影后又步入政坛。 1969 年她被尼克松总统指派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她工作成绩卓著,在为筹备1972年于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环境会议上,由于她对情况了解透彻,与人协商问题时态度平易友善,为人们普遍赞赏。因而被联合国评为1972年度杰出妇女而得到考文垂杯。
在秀兰·邓波儿成为童星时,有舆论说她是神童和天才。心理学家对她进行了测试,证明她的确聪明过人,但并非奇才。事实上,秀兰的成功,与她早期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秀兰出生在1928年4月23日,她的父亲是一个银行职员,母亲在家操持家务,两个哥哥,一个12岁,一个8岁,秀兰的家,与当时千万个美国普通家庭一样,受到经济衰退的冲击,经济拮据,全靠母亲精打细算,才勉强度日。
秀兰的母亲年轻时向往银幕生活,但未能如愿。她于是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了,邓波儿太太曾说:“早在她出世前,我就尽量多欣赏音乐、艺术、多欣赏自然景色,期望给未出世的小生命美的熏陶。也许胎教对造就今天的秀兰确有影响。”秀兰出生以后,邓波儿太太悉心照料爱女,她为秀兰的起居、膳食、锻炼都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在拮据的家庭预算中挤出钱来,保证秀兰成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邓波儿太太干家务活时嘴里哼着歌曲或开着收音机,秀兰跟在妈妈身后转,听着音乐就手舞足蹈,有时还迈出一些有趣的舞步。为了促进秀兰的智力发展,母女俩人利用吃饭时玩文字和算术游戏。秀兰3岁时,邓波儿全家省吃俭用出一笔学费,将她送进舞蹈学校。秀兰在学校仔细听讲,认真模仿。邓波儿太太把全部时间都献给了女儿,她为女儿安排全部日程。拍新片时,每晚都要教她念第二天的台词、教她合适的速度、手势和语调。
秀兰4岁开始拍片,收入越来越高,30年代初期,当美国经济处于大衰退时,秀兰的年收入高达50万美元。但邓波儿太太对女儿要求十分严格,每周只给她4美元25美分的零用钱。拍片时,邓波儿太太更是一位严格的、受人尊敬的纪律执行者。秀兰7岁时获得奥斯卡特别奖时,每天收到5000封影迷的来信,面对荣誉、金钱、欢呼和鲜花,邓波儿太太和导演们合作,为使秀兰保持纯朴、天真的童稚心灵,规定不许任何人当面称赞秀兰,更不允许在秀兰面前出口污言秽语。事实证明,家庭早期教育对孩子成长是多么重要。
29.“镭的母亲”教女有方
居里夫人(公元1867年——1934年)波兰著名的科学家,由于她发现了镭,被誉为“镭的母亲”。居里夫人将毕生精力献给了镭的研究,曾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
居里夫人埋头科学研究,很迟才结婚。 30 岁才生下第一个孩子,取名叫绮瑞娜·居里(公元1897年—1956年)。居里夫妇视孩子如掌上明珠,疼爱地叫她:“我的小皇后。”居里夫人对“小皇后”关心备致,在百忙中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照顾女儿。她象观察镭那样细心地观察女儿的生长发育,每天记日记,记下女儿的体重、饮食及乳齿的生长情况,以及智力的成长情况。这里摘录几篇日记:
1898年7月21日,绮瑞娜会用手势“道谢”会爬,会自己站起来。
1898年8月15日记着:绮瑞娜长了第七颗牙齿,在下面左边。不用人扶,她可以站半分钟。她同猫玩,大喊着追它。她不怕生人了,她常唱歌。”
居里夫人除了记日记,每天晚上,从实验室回家,无论多么累,她总是亲自给女儿洗澡,陪女儿睡觉,守在小床边,直到女儿睡着发出轻微的呼吸声,她才离去。
居里夫人爱孩子,但决不溺爱娇惯。待孩子稍大一点,她便开始有计划地培养教育孩子。居里夫人规定,绮瑞娜每天在家里做一小时的功课,还要学习园艺、烹调和缝纫。
居里夫人是位细心的母亲,当她在对女儿进行一般性教育时,她观察到大女儿对数学有特别的兴趣,而且显露出一定的天赋。居里夫人马上加强了对女儿这方面的训练。
为了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居里夫人与几位科学家朋友商量出一个计划,让孩子们集中在一起,由这几位科学家分别讲授各门自然科学。这个计划没有坚持很久,但孩子们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十分有益。
居里夫人不仅注意开发女儿的智力,更注意女儿性格和品质的培养。绮瑞娜和妹妹艾芙小时候胆子都很小,比如有一次大雷雨的晚上,居里夫人看见女儿们用被子蒙住头,她便对女儿讲解雷鸣闪电的原理,并说明,一个人具有勇敢精神的重要意义。为了培养孩子勇敢,不畏艰难险阻的品格,居里夫人待孩子稍大一点,便经常带她们去大自然锻炼,有一次母女三人骑自行车回到祖国波兰,这对孩子意志是一个锻炼,同时又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
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拥有一公分镭,价值100 万金法郎。丈夫去逝得早,如果将这笔财产存入银行,孤儿寡母,一生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但居里夫人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享乐,而是要不虚度年华,为人类多作贡献。她说:“镭是一种原素,它属于全世界,任何人不该拿它发财致富,享受荣华富贵。”她决定将这一公分镭献出来作科学实验,把奖金献给祖国,建立一个科学实验室。她自己和女儿始终过着俭朴的生活。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绮瑞娜勇攀科学高峰,48 岁时便因发现了“诱导”发射性而登上了诺贝尔领奖台。至此,居里一家已三次登上诺贝尔领奖台,这在科学家中是少见的。小女儿也不甘落后,在妈妈教育下改掉了讲究衣著的缺点,努力学习,写出了《居里夫人》一书。
居里夫人的女儿后来回忆说:“有几件事永远印在我们的心上了,对于工作的爱好,不热衷于钱财,以及喜欢独立的本能,这种本能使我们两个都相信,我们在任何环境之下,都应该知道如何处理一切,不倚仗别人帮助。”
30.企业家教子有效
印尼的草药厂据1986 年统计,有350 家,其中最大的有7 家,雄鸡牌草药厂排名第三。这个厂是华人潘宗观于1920 年创建的,而今担任公司总经理的是他的第三代传人潘国强。
潘国强生于1949 年,少年时在印尼的三主垄上中小学。小时父亲对他要求十分严格,从不多给零花钱,儿子问爸爸:“你做什么工作?”当父亲的总是回答说:“普通职员。”潘国强4 岁时迷上了音乐和绘画,父亲虽然很富有,但儿子还是只能用盘子和桶作乐器,长大一些,父亲才给他买了一架钢琴。
潘国强1967 年至1975 年在西德深造时,仍不知父亲是位大企业家,因此,从不敢向父亲多要钱,靠自己半工半读解决部分生活费用。在上学期间,潘国强当过车工、水泥工、售票员和音乐教师。半工半读的艰苦生活教育了
他,使他懂得了自食其力的重要意义,养成了勤奋、节俭和谦虚好学的好品德。他后来曾对人说过:“如果我当时知道父亲很有钱,我决不会在西德那样辛勤工作,我还可能成为一个很骄做的人。”
潘国强的父亲不仅在经济上从严要求,在对儿子能力的培养上,也倾注了很大心血。潘国强上中学时,父亲忧注意培养他管理企业的能力,因此,他在留学归来后就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潘国强当了总经理以后,积极开拓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信誉,扩大国内市场,积汲参加在澳大利亚、瑞士、西德以及东南业各国举行的印尼草药展销会,致使雄鸡牌草药多次获国际比赛优质奖,从而打开了在国外的销路,产品畅销全球。
一个企业家要想成功,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而这些素质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潘国强的父亲教育孩子从小学要艰苦奋斗,自立更生,不躺在父亲的财富上坐享其成,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否则长大了不但不能发展父亲的事业,恐怕还会变成一个败家子,潘家的事业就此断送其子手中也未可知。
我们培养的是革命事业接班人,创的是国家大业,守的是人民财富,更需要具有勤奋、节约、好学、开拓好品质的企业家。这就需要家长从小加强对孩子这方面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