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派祖师:名茶与佛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2:24:03
古诗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好茶出在名山中。”名茶与佛教常因此关系而声名与共。
  五代十国蜀人毛文锡所撰的《茶谱》中记载:昔日有僧,久病不愈。一老翁告以蒙山顶上的茶能祛宿疾,僧遂于山上筑室采茶,“获一两余,服未竟而疾愈”。
  宋代诗人陆容《赠天台山茶僧》一诗云:“江南风致说僧家,石山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诗中描绘的泉淌石崖,茶隐竹影,名僧含笑点头,香烟茶香弥漫,生动逼真,恰似一幅水墨山水画卷。天台山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佛教的重要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素称“佛天雨露,帝苑仙浆”的名茶“天台云雾”就产于风景奇丽的天台山中,首创于僧侣之手。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神农本草经》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苏轼的《茶说》也提到茶,“性苦而坚密,蠹毒自止。”汉代名医华佗、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都对茶的功用作了详细的叙说。历代不少名流学者还用“驱毒灭病”、“轻身换骨”、“还童振枯”、“明目益思”、“益寿延年”来叙说饮茶的好处。
  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时代,茶叶就作为药用,以后便成为宫庭专用的高级饮料。春秋战国时代,茶树种植曾由四川、云南传入陕西、河南、安徽、甘肃。后因茶树喜温湿、耐荫蔽 ,而当地条件不适而罢。秦汉统一中国以后,茶树又在长江以南的各地迅速地发展起来。
  东汉末年,佛教自西域传入我国,从三国到南北朝,茶树的种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很快。魏晋南北朝以后,各地寺院林立,佛教鼎盛一时,而山中僧侣寿命都很长。究其内因,他们都有嗜茶的习惯。僧人旷日持久的坐禅,正需要某种兴奋剂的支持,而茶恰好具有提神驱眠的功效。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有“疲睡见茶功”的诗句。茶树终年常青碧绿,富有生气,茶性净洁,久饮益思。据史料载称:我国有许多好茶和名茶都是僧侣发现和培植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写过一首《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诗,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序中云:“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其水边有茗草(茶叶),灌生叶枝如碧,唯有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已八十余岁,颜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热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日本著名寺僧荣西还著有《吃茶养生记》一书,专门论述饮茶的功用,视茶叶为圣药之本源,称为神圣药品,有养生延寿之功。
  我国佛教僧侣修行的方式是“禅定”,即安静地沉思,只能静坐,不可卧床,又叫“坐禅”。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可以兴奋中枢神经,使肌肉的酸性物质得到中和,消除疲劳,提神益思,因此茶叶便驰名佛界。当时寺院内专设“茶室”、“茶亭”,布置得相当高雅。每天击鼓饮茶,僧侣团团围住,济济一堂,盛况空前,谓之“茶宴”。因此,在一些名山大岳中的僧道寺院附近,常常垦辟茶园。而这些地方,往往又山高峰险,佳木参天,云遮雾绕,阳光漫射,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致出现许多名丛奇种,加之精采巧制,形成各种风格;外形或圆如绒球,或条索如眉;汤色或红艳透明,或黄绿清澈;香气或幽雅清高,或馥郁鲜浓;滋味或甘甜爽口,或浓强收敛;泡在杯中如“刀枪云集”,似“龙飞凤舞”。唐宋以后,各种名茶相继出现,茶苑奇葩竞放。
  随着佛教的昌盛,僧家采制茶叶的规模也相应扩大。四川名山县蒙顶山的“蒙顶甘露”便是茶中的珍品,据《名山县志》载称:蒙顶茶产于名山县一千五百米的蒙山顶上。西汉甘露年间,蒙山茶称为“仙茶”,因其汤清色碧,片片匀净,犹如雪花纷纷,好似绿雾结顶,尝一口,幽香扑鼻,沁人心脾。到唐代时,蒙顶茶又列为“贡茶”,并在山顶上建立了“皇茶园”,派专人看守,此茶专供皇帝使用。到了北宋末期,蒙顶茶誉为“天下第一茶”。  清明新茶贵如金———老茶客的私人地图清明时分,北京却是一幅沙尘漫天的景象。约好和几位朋友在一家茶社尝尝明前茶,待进得屋来,一边掸着身上的土,一边不由地嚷嚷,真是想念南方的好天气。朋友们听了大笑,说只怕这时节的南方阴雨连绵,一回去就辜负了你的思乡之意。我不免有些恼,说就算阴雨连绵,总归能出好茶,沁香定神,安抚你们这些俗物心肠……座上的人一听都起哄道:出名的好茶,人人熟知,你这个茶山里出来的倒是点评一下别致的新茶。
  我正中下怀,吃了一口茶,缓缓道来:听说今年雨水不大好,所以南方好些地方的茶晚了些,要是真的有好雨,估计六大茶系的新茶早就贩到北方来了。许多神神叨叨的吃茶人热衷分门立户,其实主要的就是绿、黄、黑、白、青、红等几大类。北方原本不出茶叶的,否则何来“北茶南供”一说?但是后来山东崂山也引种了茶树,于是就有了崂山绿茶,这是最北的茶叶了。要说好玩的,还有个湖南的茯砖茶也十分有趣,且一一道来———
  
  绿自万山丛中———日铸岭、崂山
  绿茶的特点是“绿叶绿汤”。
  这些天满世界卖明前龙井新茶,但实际上听说今年雨水欠点,真的新茶还没有上来。龙井碧螺春大家熟悉得很,不如挑两个比较有趣、产地又有好山好水的绿茶来说,那就是浙江的平水珠茶和山东的崂山绿茶。
  平水茶区为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诸大名山环绕的一片山区,是峰峦起伏,溪流纵横的好去处。所产珠茶,最好的叫做日铸茶,这茶产自平水镇东首的日铸岭,它的阳坡阳光恰到好处。宋代的时候这里出的茶叶被人称之“日铸雪芽”。
  珠茶历史悠久,但是珠茶的名字倒还年轻。这个名字来自于它的制法,珠茶制法最终形成于清代,人们使将茶叶揉成一团,制成外如成颗粒状,细圆紧结,宛如珍珠,故名珠茶。
  珠茶的英译名颇为有趣,当初英译的时候取其形,名之为“Gunpowder”,中文意为枪用火药弹。据说外商常常拿这个名字没有办法,生怕一不留神被当地海关误认为是一笔军火交易,招来麻烦。
  而素有“神仙宅窟”之称的崂山,除了有教人穿墙术的道士,现在还有了著名的崂山绿茶。有人传是丘处机,张三丰等崂山道士自江南移植而成,这自然是附会之说。崂山本无茶,1959年才开始从南方引种茶树,是我国茶叶种植纬度最高的区域,稍稍打破了北茶南供的自然惯例。
  崂山大概确实有些仙气,独特的水质、温度、湿度让崂山茶具备了“叶片厚、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等特点。而且,崂山茶冲泡后有一股豌豆的香气,口感醇厚,香味持久。现在市面上的崂山绿茶倒也不少,但是最好的崂山茶其实并不多,最贵的崂山茶据说卖过2万4千元一斤。
  
  黄如糅金镶玉———君山、海马宫
  黄茶的特点是“黄叶黄汤”。
  黄茶珍品是“君山银针”,产于洞庭湖中一个叫君山的小岛。茶叶芽身金黄,紧实挺直,茸毛密盖,誉称“金镶玉”,倒是和汉家的传国玉玺一个名字。
  君山银针中最为极品的,要数洞庭七十二峰中最高一峰上所产的寥寥二十来斤茶叶。这二十来斤据说和小小君山上其他峰所出的茶叶大为不同。君山稳坐洞庭湖上,自然水雾弥漫,尤其摘茶时节君山岛淹没于水雾之中,但是唯独其最高峰因为地势最高,峰上的几棵茶树在饱饮地母水气的同时,还能享受到清明阳光的滋润。于是,这几颗茶树所产之茶格外地与众不同,只是他们是这样的金贵,怕是只有有缘人方能一亲芳泽了。
  这么金贵的茶,平头百姓多半无望,但是没有关系,黄茶之中尚有一款“海马宫茶”比较有趣。海马宫茶产于贵州省大方县的右鹰岩脚下的海马宫乡,它条索紧结卷曲,茸毛显露,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黄匀整明亮。在清朝乾隆年间,海马宫茶已经列为贡品。
  好的海马宫茶以背有白毛者佳,谷雨前数日采之为佳,所以眼下去正是时候,而且茶园三面临山,一面通向河谷,山高云浓,溪水纵横,景色很是不错,加之附近的油菜花田,品茶、赏花可以兼得,着实是一个好去处。
  
  黑如琥珀醇厚———六堡
  黑茶的特点是“叶色油黑或褐绿色,汤色橙黄或棕红色”。
  黑茶中的佼佼者,自然是普洱。此外黑茶中尚有一品六堡茶。六堡茶产于广西苍梧县,国内比较少有人嗜好此茶,消费者集中在港澳地区和南洋一带。六堡茶色彩黑褐有光泽,汤色红亮琥珀色,滋味醇厚。大概是马来人喜好槟榔,六堡茶似乎掺杂了槟榔进去,带有一股浓浓的槟榔味道。除了马来人,南方的湖南人也嗜好槟榔,却不大见六堡茶在湖南大行其道,实在让人纳罕。
  
  白胜牡丹仙子———建瓯
  白茶的特点是“汤色杏黄”。
  传统上制作白茶不揉不捻,所以形态自然,茸毛不脱,白毫满身,所以得名“白茶”。白茶最好的要数福建北部出产的白牡丹。
  白牡丹的工艺不易掌握,而且原料采摘也颇为苛刻。好品相的白牡丹两叶抱一芽,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底浅灰。
  白牡丹主要外销港澳和南洋,其原因不得而知。只是建瓯古来独立成国,不受王服,中原军队一来,闽越人不少浮海而去,难道这是基因里的故土情怀?
  
  青润内蕴宝光———冻顶山
  青茶就是乌龙茶。特点是“汤色金黄”。乌龙茶中的上品自然非武夷岩茶莫属。武夷岩茶“色泽绿润带宝光,内质馥郁质隽水,胜幽兰之香”。玩家们名之为“岩韵”。
  目前市面上最盛的几款青茶中首推台湾冻顶乌龙。
  对一般消费者而言,产自台湾南投县鹿谷乡一千六百多公顷贩茶园,都是“冻顶乌龙”茶,甚至来自邻近茶园的发酵茶亦可冠上“冻顶乌龙”之名。但行家认为,真正的“冻顶乌龙”产自位于鹿谷的乡彭雅村海拔六百米的山顶上那片四十多公顷的茶园。
  地道的冻顶茶产量很少,品质很好的冻顶乌龙价格高昂,但也是基本上就在台湾岛内消化了,大陆难见踪影。近年来,有台湾商人在福建遍建茶园,对外也号称冻顶,只怕并不为行家所认同。
  
  红冠海外群芳———黄山
  红茶的特点是“红叶红汤”。
  最出名的当推产于安徽祁门县的“祁红”。中国人传统上其实并不好红茶,红茶的名声是靠英国人推崇出来的。英国人最爱喝祁红,称它为“群芳之最”。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英国人喝茶并不像国人喝茶之前还讲究细细欣赏茶叶品状,都是一古脑拿壶泡了来,闻之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一股馥郁持久的果香———号称“祁门香”。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红亮。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但是洋人有时还喜欢往茶里面添加各种其他的饮料,以鲜奶为多。春天饮红茶养生,盛餐之后,下午消困也很不错。
  
  茯砖内嵌金花———临湘
  茯砖茶约在1860年前后问世。现在茯砖茶集中在湖南益阳和临湘两个茶厂加工压制。
  我的一个朋友老曹,曾经在临湘茶厂做厂长,据他说茯砖茶是专拣老叶子加工。茯砖茶最为特色的地方在于其特有的“发花”工序———即砖内长出金黄色霉苗(俗称金花)。茶厂先把砖体压制得松紧适度,然后并不直接送进烘房烘干,而是将湿砖保存在适当的环境下,便于微生物的繁殖活动促使“发花”,再送进烘房烘干。烘干的速度也不要求快干,以求缓慢“发花”。发出“金花”的多少是检查茯砖茶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志。
  特制茯砖砖面色泽黑褐,在泡饮时,要求汤红不浊,香清不粗,味厚不涩,口劲强,耐冲泡。特别要求砖内“金花”颗粒大,干嗅有黄花清香。
  茯砖茶的主要消费人群集中在新疆、青海及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西藏的藏族同胞也十分欢迎茯砖茶。老曹说西北人多食肉食荤腥,食后如果不吃茶加以消解,则腥火旺盛,影响健康,而且,茯砖茶的微量元素大大可以补充西北蔬菜稀缺的不足。
  茶叶说完了,门外又起了风,大风起兮尘土飞扬。不由话题转到天气来。阴雨连绵的时节如果再蒙老天爷眷顾,隔三岔五地出场太阳,各地的茶农自然欢喜得很。这约摸有点阴阳相生的味道,小小茶叶尖儿凝聚了天地精华,那些玩玄虚的老茶客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记得小的时候,我更喜欢大中午来场电闪雷鸣,因为雷雨之后彩虹贯空,而且雨后初晴,茶山上一定会多出许多美味的蘑菇,采回来就是美美的一顿牙祭。 茶  与 寺 院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动不摇,不逶不倚”,禅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久坐困乏,因而具有清心提神的茶叶便应运而生,成为佛家信徒们的座上品。同时,佛家持淡泊的人生态度,抑欲忌荤,提倡素食,清淡茶汤无疑是最佳饮品,且茶性净洁,久钦助人寂静斯文,为佛教平添一层神秘色彩,更与僧人结下不解之缘。据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大兴禅教,学禅务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仿效,遂成风俗。”许多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对僧人遍遍饮茶的风气,古代诗人陆容有诗咏道:

   “江甫风致说僧家,

  石上清泉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

  香烟茶荤满袈裟。”

  佛教对饮茶很讲究。寺院内设有“茶堂”,是禅僧讨论教义、招待施主和品茶之处;禅堂内的“茶鼓”,是召集僧众饮茶所击之鼓,寺院有“茶头”,负责煮茶献茶,寺院前有数名“施茶僧”,施惠茶水。佛寺里的茶叶称作“寺院茶”,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还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的茶,称作“化茶”。而僧人最初吸取民间方法将茶叶、香料、果料同桂圆、姜等一起煮饮,则称为“茶苏”。到宋代,余杭径山寺还举行“茶宴”和“半茶”活动,并且发明把嫩芽茶研成粉末,用开水冲泡的“点茶法”对促进民间饮茶习俗普及有重大作用。据说,古代虔诚的佛教徒,总是以鲜花一束,情茶一杯,奉献于佛前,因而,逐渐在民间流传着“茶禅一体”“茶佛一味”的说法,将茶佛文化融为一体。

  随着饮茶之风的兴起,许多饮茶大师出自寺院里。唐代陆羽,曾是竟陵寺僧人,嗜茶且精于茶道,后被誉为“茶圣”、“茶神”,所撰《茶经》是世界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唐代著名诗僧释皎然善烹茶,能诗文,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

  茶与佛事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它们之所以相生与共,这与其历史起源有关。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这恰好与茶在中国被广为栽培同时间,佛教盛于唐,与饮茶习俗遍及中国也几乎同步,它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从地点看,高山峻岭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高山密林远在红尘之外,是追求“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佛教建寺庙最理想的地方。茶与佛事基于各自理由,一同扎根于高山。纵观茶史,茶经历了天然采集到人工裁培的漫长转折岁月过程,首开茶树培植之先河的大都是寺院的僧人。现今仍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茶,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天竺翻译佛经时,从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带去的。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直所栽,称为“仙茶”。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东林寺所植;江苏洞庭山碧螺春茶,是北宋洞庭山水月院山僧所植并制“水月茶”。黄山松谷庵、吊桥庵、云谷寺所产黄山毛峰、武夷山天心观所产大龙袍,及徽州松萝庵的松椤,云南大理的感通茶、浙江普陀山的佛茶,天台山的罗汉供茶,雁荡山的毛峰茶等,都是产于寺院的名茶。

 

 

旧时普洱茶的后发酵之迷   
资料篇
一、贡茶篇 

1、“普洱茶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清阮福《普洱茶记》) 

2、“为札饬遵办事照得本府于2月初2日案,奉思茅府谢札开除原文有案外封实采办,先尽贡典,生熟蕊芽办有成数,方准客茶下山,历办在案,兹当春茶萌发之际,亟应乘时采办,切勿迟延致干参究等因,奉此惟今本府票差前往各寨坐催外,今行札知。为此仰本山头目及管茶人等遵照,谕到即行饬令茶民,乘时采摘贡品芽茶及头水细嫩官茶,速急收就运倚(邦)交仓,以凭转解思矛)辕(官署),事关贡典,责任非轻,该(土)目等务须认真札催申解,勿得延埃违误摘采,即期不缴,定即严提比追不贷懔之,切切特札,右札仰本头目及管茶人准此。光绪二十九年二月日札”。(清光绪二十九年思茅官府向倚邦茶山催交贡茶的文书) 

3、雍正七年已酉·总督鄂尔泰奏设总茶店于思茅,以通判司其事,六大山产茶,向系商民再彼地坐放收发,各贩于普洱,上纳税转行,由来久矣,至是以商民盘剥生事,议设总茶店以笼其利权,于是通判朱繍上议,将新旧商民悉行驱逐,逗留复入者俱枷责押回,其茶令茶户尽熟迁至总店·领给价值·私相买卖者罪之,稽查严密,民甚难堪,又商贩先价后茶,通融得济,官民交易,缓急不通,且茶山之于思茅,自数十里至千余里不止,近者且有交收守之苦,人役使费繁多,轻载重秤,又所难免,然则百斤之价,得半而止矣,若夫迁户,经月往来,小货零星无几,加以如前弊孔,能不空手而归?(公元1737年倪蜕,《滇云历年志》) 

简析:以上资料反应了清代普洱茶初制主要是由茶农完成。首先将春茶中最好的鲜叶加工成芽茶、蕊茶、宫廷团茶作贡后,才将其它相对粗老的鲜叶初加工为毛茶后运出产区,至思茅、普洱等加工地(总茶店)再加工为成品后方进行集散贸易,而进贡的茶因采制精细、包装完善(与普通茶的包装截然不同)、且运输途中倍加小心,因此不会形成较大程度的后发酵,不同于一般民间食用茶品,应属生茶。并提出了“贡茶”和“客茶”的区分概念。 

二、后发酵篇 

1、茶叶形成商品后,民间制作绿茶类的晒青茶,有将鲜叶炒软、揉紧、晒干的,有蒸软、摊凉、捂堆、失水的。早在500多年前,每逢“清明”、“谷雨”节令期间,民间有结队进山砍集“大山茶”之传统,将原始森林中的“苞红茶”、“大山茶”等野生茶,用刀刈其枝梢,或人挑或马驮,集运回家,再用快刀轧切成3-5厘米左右,用木甑子蒸软叶片,然后摊凉,凉后捂堆,捂后再摊开散失水份,最后用大孔篾篮,内附龙竹笋叶包装储藏,销与藏民商帮”。《顺宁府志》记载:“只销行西藏古宗等地”(凤庆县茶叶志) 

2、晒青毛茶的包装,旧时以底宽30厘米左右,长高60x50厘米左在的大孔篾篮,内附龙竹笋叶,盛装茶叶运输,民间俗称“花篮”包装。为使茶叶紧实而茶条不致断碎,一般在包装前8小时左右,视茶叶干燥程度,用清水喷洒在茶叶上,翻拌均匀,将茶潮软。包时用棍棒将茶条紧塞于内附笋叶的篮内,篮口覆盖笋叶,用细篾缠牢,再在外层笋时上标明级别,用铁棍或木、竹棍,对穿“花篮”,钻上气孔,以利潮水后的自然干燥。每件一般约直穿3-5孔,横穿2-4孔,穿毕即可起运。这一包装法,是晒青毛茶在长途运输中自然形成特有陈香的普洱茶品质的重要原因。(凤庆县茶叶志) 

3、民二十三四年期间,著者尝以佛海附近所产茶叶,制为“红茶”(即后文所指“散茶”)寄请汉口兴商砖茶公司黄诰芸君代为化验,通函研究。(勐海文史资料:佛海(今勐海)复兴茶号老板、《泐史》译者李拂一先生于1939年著《佛海茶区概况》) 

4、佛海茶叶制法,計分初制、再制两次手续。土民及茶农將茶叶採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別品质裝入竹篮。入篮須得湿以少許水分,以防齏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蘀(俗称饭笋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此项初制之茶叶,通称为“散茶”。制造商收集“散茶”,分别品质,现加工成“圆茶”、“砖茶”或“紧茶”,另行包装一过,然后输送出口,是为“再制茶”。(勐海文史资料:李拂一 著《佛海茶区概况》) 

5、紧茶以粗茶包在中心曰“底茶”。二水茶包于底茶之外曰“二盖”。黑条者再包于二盖之外曰“高品”。……“高品”须先一日湿以相当之水分曰“潮茶”。经过一夜于是再行发酵。成团之后,因水分尚多,又发酵一次,是为第三次之发酵。数日之后,表里皆发生一种黄霉。藏入自言黄霉之茶最佳。……印度茶业总会,曾多方仿制,皆不成功,未获藏人之欢迎。这或者即是“紧茶”之所以为“紧茶”之唯一秘诀也。(勐海文史资料:李拂一 著《佛海茶区概况》) 


6、佛海一带所产茶叶,品质优良,气味浓厚,而制法最称窳败,不规则之多次发酵,仅就色泽一项而论,由绿而红以致暗褐,印度之依制无成,或以此耶。(勐海文史资料:李拂一 著《佛海茶区概况》) 

7、茶叶原料的收购,习惯上有现购、预购两种。预购:根据买卖双方协商,预付订金,俟茶农采回茶叶初步加工成散茶后,买主到各有关村寨预售人家验收过磅,结清价款,仍寄存原处,按计划雇用牛脚运回厂内,最后揉成紧茶。……紧茶制成后,经过约半个月的冷却发酵时间才进行包装。(云南文史资料选辑:张相时 著“云南恒盛公商号经营史略”) 

简析:综上所述,早至五百多年前,迟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云南各茶区茶叶初加工由茶农完成,而后各商号购买并运到总店加工后出售,在进行晒青毛茶和紧茶的加工和运输时,已形成或有意或无意的“后发酵”行为,从而促使部分茶品在进行最终销售前,已形成完全区别于普通绿茶的独特品质特征。 



三、陈香篇 

1、江城一带产茶,但以易武所产较好,这一带的茶制好后,存放几年味道更浓更香,甚至有存放到十年以上的,出口行销香港、越南的,大多是这种陈茶。……由于越陈的茶价值越卖得高些,我们一方面在江城收购陈茶,一方面增加揉制产量……到了1940年冬季……(云南文史资料选辑:马泽如 口述“原信昌商号经营泰国、缅甸、老挝边境商业始末”) 

2、我们对茶叶出口一事,在抗战时期是很重视的,它给我们带来的利润不少。易武、江城所产七子饼茶,每筒制好后约重四斤半,这种茶较好的牌子有宋元、宋聘、乾利贞等,稍次的有同庆、同兴等。在江城所加工的茶牌子较多,但质量较低,俗语叫“洗马脊背茶”,不象易武茶质细味香。这些茶大多数行销香港、越南,有一部分由香港转运到新加坡、马来亚、菲律滨等地,主要供华侨食用。也有部分茶叶行销国内,主要是新春茶。而行销港、越的多是陈茶,新是制好后存放几年的茶,存放时间越长,味道也就越浓越香,有的茶甚至存放二三十年之久。陈茶最能解渴且能发散。……包装材料为竹篮、笋叶、麻布。前两者就地取材,后者购自缅甸,在缅加包。(云南文史资料选辑:马桢祥 著“泰缅经商回忆”) 

简析:综上所述,最迟于30年代,市场已经有了对陈香普洱的需求,且商家也认识到普洱茶“存放时间越长,味道也就越浓越香”,而刻意将新茶加入存放陈化后再进行销售,包装材料为竹篮、笋叶、麻布。 


四、作者介绍 

1、李拂一:原名李承阳, 字复一,1901年生于普洱。祖籍广西桂林,台湾国民党终身国大代表。李拂一青年时父母相继去世,普洱道中学毕业后进思茅电报局工作。1923年入普思殖也总办公署任职。1925-1949年,先后任车里富滇银行分行经理、佛海县和五福县教育局长、云南省主佛海简师校长、车里县县长、云南省政府秘书、云南省政府参议员等职。在西双版纳期间,公务之余,深入民间,对本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民情风俗、宗教、历史、经济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搜集整理出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主要著述有《车里》、《南荒内外》、《思茅厅志》、《十二版纳志》、《十二版纳纪年》、《镇越县新志稿》、《暹种纪略》、《泐史》、《车里宣慰世系考订稿》等。他人著述被译哦多种外文,被世界不少国家图书馆收藏。佛海复兴茶号老板。 

2、张相时:已故云南省至公党省委主委,其张氏家族,解放前曾是鹤庆帮的大商号之一:云南恒盛公商号,在省内外甚至印度都建有分号。 

3、马泽如 :清朝中期至解放前,云南马帮掀起了一股到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周边国家做生意的高潮,由此而引出了许多著名的马帮巨头。其中,曾在昆明开设信昌商号的马泽如就是那个历史时期产生的杰出的马帮首领代表。 

4、马桢祥:滇南商人,在江城开设“敬昌茶号”,从事茶叶加工的运销贸易,其商号生产的茶叶最初行销省内、国内。后来行销到香港、越南,有一部份甚至从香港远销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 

简析:综上所述,所引资料均为云南地方政府正式出版史料,且撰稿人分别为当时各大商号主人,亲身参与当时普洱茶的加工和销售。而各资料均表明当时已有有意或无意之后发酵形为,当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