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小清新摄影图片:感悟缠论(16)—— 中枢递归定义与分型、笔、线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08:17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归纳了中枢的概念、中枢的“生、住、坏、灭”、中枢形成后的运动方式等,这是中枢理论最基本的部分,后面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以后再说。
    现在,我们跳到后面的课程,去学习分型、笔、线段,因为,它们是中枢应用的基础。    某级别的走势中枢,是由其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所构成的。从中枢的定义可以看到,中枢是递归的。
    所谓“递归”,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种算法,是指一个程序内部的过程、函数或子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直接或间接调用其自身。
    现实中,递归的例子很多。
    例一,著名的斐波那契 (Fibonacci) 数列0,1,1,2,3、5、8、13、21、34、55、89、144、233 ……,它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则为:
    设F(n)为该数列的第n项(n∈N+)。
    F(0) = 0,
    F(1)=F(2)=1,
    F(n)=F(n-1)+F(n-2)     (n≥3时)
    例二,MACD指标的计算公式中(设参数为12、26、9),也可以看到递归定义:
    12日快线EMA1 =(前一日EMA1×11/13+今日收盘价×2/13);
    26日慢线EMA2 =(前一日EMA2×25/27+今日收盘价×2/27);
    9日平滑异动移动平均差离值DEA =前一日DEA×8/10+今日DIF×2/10。
    我以前说过MACD指标是递归的,就是因为它这几个主要指标都是用递归计算出来的。    一般地,递归定义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初始项的函数F1,初始项a1=F1(a0);
    二是后续项的函数F2,后续的第n项an=F2(an-1)。
    其中,F1、F2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函数(即构成的规则)。    对于中枢,其构成的规则F2,即“走势中枢是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这个定义,是一直没有任何改变的。
    而中枢的初始项及构成规则F1,可以有不同的设置。
    1、从理论的角度,最低级别的中枢,可以从每笔交易开始定义。
    这个最低级别中枢的定义,我在《感悟缠论(14)——走势中枢的生、住、坏、灭》一文中提到过,现在再从递归定义的角度来看一下。
    按照“从每笔交易开始定义”的方法,对照上面递归公式来看,a0就是“每笔交易”;F1就是最低级别中枢的构成规则,即“如果最低级别是每笔的交易,连续三笔相同价位的交易,就构成最低级别的中枢”,这就是从理论上严格地按照每笔成交来定义中枢的初始项;把这个每笔交易a0,按照F1构成规则的函数,就构成了初始项——最低级别的中枢a1。随后,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最低级别盘整、趋势(包括上涨和下跌)走势类型。
    有了初始项F1,就可以按照F2的递归定义,产生更高级别的中枢和走势类型,并一步一步地构造出整个走势类型与中枢的级别序列来了。
    但是,这个是纯理论的,缺乏实际操作意义,因为没有人真能从每一笔成交开始看。
    还记得缠师讲过的“患”与“不患”、“位次”与“无位”吗?缠师曰:“不患”,无位次;“患”,以“不患”的“无位次”而“位次”。
    这个“不患”,就是客观规律性,就是存在性,中枢从每笔交易开始的定义,就保证了这种存在性,是无位次、不患的。但是,由于这种定义在操作上十分不方便,所以,我们要以其“不患”的“无位次”来“位次之”,就是从它的存在性去找出它的操作性。以分型、笔、线段来定义最低级别中枢,就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
    2、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最低级别的中枢,可以用分型、笔、线段来定义。(注意,这个“笔”不是每笔交易的笔,而是“走势的一笔”。)
    我们按照递归的方法,来看一下如何用分型、笔、线段这样的函数关系去构造最低级别的中枢。
    (1)、确定初始项
    按照a1=F1(a0)这个公式,要定义最低级别的中枢a1,第一要确认基础项,即a0;第二要确定构成最低级别中枢的原则,即函数F1。
    实际上,我们在股票操作软件上能看到的最低级别的图,也就是1分钟图,因此,可以把1分钟图作为最基本的图,在1分钟图上开始定义分型、笔、线段。此时的1分钟线段,可以看作是一段没有内部结构的次级别走势,“当你以某级别分析图形时,就先假设了次级别是线段”,这个线段就是基础项a0。
    此时,函数F1(构成最低中枢的原则)就是:
    ①把线段看作是一段没有内部结构的次级别走势;
    ②在上述前提下,仿照走势中枢的定义(即“走势中枢是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用三个连续的线段来构造最低级别中枢。
    简单概括,就是把每一线段看成其次级别走势类型,三个线段重合部分就构成最小分析级别的中枢。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用1分钟线段定义了1分钟的中枢,然后这就是原料,就可以构成1分钟的走势类型。
    (2)、按定义构筑更大级别的中枢和走势类型
    用分型、笔、线段这样的函数关系去构造最低级别的中枢、走势类型,并没有违反中枢的递归意义,只是用一种方法来确认具有操作意义的最小级别中枢与走势类型,其后的一切,依然按照递归的定义来。
    最低级别中枢a1=F1(a0)定义以后,后续第n项构成的规则F2,继续保持“走势中枢是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这个定义不变。
    也就是说,1分钟中枢和走势类型定义后,就可以按照an=F2(an-1)的递归方法,一步一步地定义5分钟、30分钟、日、周、月、季度、年的中枢和走势类型。    说到这里请注意,笔、线段都是针对最低级别说的。有了最低级别之后,按中枢和走势类型的递归定义,后面的级别就可以严格推出来了,这时就没必要用什么笔和段。例如,有了1分钟的中枢,就会逐步生成1分钟的走势类型,用这些1分钟走势类型就可以生成5分钟中枢及5分钟的走势类型。以1分钟为最基本图的时候,在5分钟图上就不必再画笔、线段了。
    当然,也可以从5分钟,甚至更高级别入手,去画笔、线段,但那相当于把最低级别定在5分钟或更高级别了,这级别以下的都可以看成是线段了,这就等于把显微镜倍数弄小了,看到的东西自然没有1分钟的多且清楚。比如,对于5分钟级别来说,“从1分钟级别生长出来的”与“在5分钟图上用线段定义出来的”,这两种方式的含义、精度以及分段的结果是不一致的。这一点,必须弄清楚。
    在弄清楚其区别之后,我们完全可以两种方式兼用,在任何级别的图上都可以画出分型、笔和线段。因为,虽然在大级别上画笔、线段,等于用一个精度超低的显微镜,只能看一个大概,但这个大概,却是最实质性的,是一个大方向。此时,这两种不一致的方式反而形成一种比照,低级图上用中枢、走势类型,高级图上用分型、线段,等于用两套有用的工具去分析同一走势,这是天大的好事。
    分型、笔、线段不仅可以作为最低级别的定义基础,用于推导出更高级别的中枢、走势类型。同时,它们还有更高层次的应用,从人的贪嗔痴疑慢的角度去深刻理解市场走势的意义,深入理解市场的根本,作为另一套判断的工具。这些,我们以后会逐步学习和讨论。
    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分型、笔、线段的严格定义和辨认方法,这是缠论的一个基础,也是一个难点。我们只能认真研究其定义,不断看图,反复练习,熟能生巧,没有任何其他办法。本文来自: 鼎砥投资网 详细文章参考:http://bbs.dingdi.com/thread-14546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