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玻璃钢水槽报价:中风急症的中医特色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5:32:40
中风急症的中医特色治疗

    一、   中风的定义
     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脉络痹阻或血溢于脑,以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甚至突然昏仆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患者多在中年以上,因其发病骤然,变证多端,变化迅速,犹如风之善行数变,若暴风之急骤,故类比而名中风,又称卒中。本病属于脑血管病的范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病。

    二、病因病机的探讨
     中风的发生,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多以内风立论。今认为大多数以正气虚弱,肝风内动,与心肝脾肾脏腑阴阳失调相关,病因病机颇为复杂,临床上常与以下情况相关:
     1.积损正衰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正如《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努伤其气者,多有此疾。”《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也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劳倦内伤   “阳气者,劳烦则张”。烦劳过度,易使阳气升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夹痰浊、瘀血上壅清窍。
     3.脾失健运,痰浊内生   《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甘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4.五志所伤,情志过极七情失调,肝失调达,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儿此种种,均易引起气血逆乱,上扰脑窍而发为中风。
     综观本病,由于患者功能失调,或气血素虚,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肾、脾密切相关。其病机概而论之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病的病机主要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三、古人对中风治疗的认识:
     1.方药治疗: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在于腑,即不识人;邪在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指出中风的治疗首先应该分清中经络和中脏腑,并指出两者应该如何区分。《丹溪心法·中风一》:“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表明中风的痫因主要为痰湿和血虚,且治疗上应先祛除标实之证,在对本虚进行治疗。《内经》也有云:足得血而能步,掌得血而能握,指得血而能摄。治偏废者,能无以养血为主乎?《医学问对》:“中风当先辨闭脱二证。……急治之法,用奠坤汤。……中外胍者,有六经见证,脉浮,恶寒发热,拘急不仁,用录验续命汤,即大青龙汤加芎归人参也;河间小续命,即益以熟附、黄芩、防己、防风。其夹食者,腹满便闭,再三化汤,即小承气汤加羌活……”《史记·扁鹊仓公略传》日:“过风其脉滑,滑者,内风发也。……自当以助金平木为要义,以养血滋目为正治,治宜缓风汤。”
     2.针灸治疗:
     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在《内经》已有许多论述,首先《内经》中确立的许多针灸取穴治病的原则和方法。如“上病治下”、“下病治上”和“巨刺”等,为今天治疗中风病头穴和体穴结合,左病治右,右病治左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内经》中还记载了中风病的具体的针灸治疗。自《内经》以后,历代对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多是对病或者对症治疗,而很少对中风病进行针灸辨证治疗,在此,选取一些古代针灸治疗的方法。
     (1)对病治疗:针对中风病的治疗,   《太平圣惠方》总结了七个验穴:“凡人……或饮食不节,酒色过度,忽中此风,言语蹇涩,半身不遂,于七处一齐下火,灸三壮。如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一、百会;二、耳前发际;三、肩井穴;四、风市穴;五、三里穴:六、绝骨穴:七、曲池穴”。而《针灸资生经》治疗中风病的七个验穴是:风池、大椎、肩井、间使、曲池、足三里、百会。
     (2)对证治疗:对证治疗,比较典型的是针对闭、脱证的治疗。《针灸全生》:“凡初中风跌倒……不醒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针灸逢源》:“中风卒倒不醒,神阙、丹田、气海皆可灸之”。《医学实在易》:“灸中风卒厥,危急等症,神阙(隔盐,姜l片)五百壮,丹田”;前者当是中风病的闭证治疗,后两者当是中风病的脱证治疗。
     (3)对症治疗:
     ①中风不语:   《肘后备急方》:   “治卒中急风,闷乱欲死方……不能语者,灸第二槌或第五槌上五十壮。”近代《经穴治疗学》列作经外穴,名中风不语穴。在后正中线,第二胸椎及第五胸椎棘突高点处。主治中风不语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 min。《扁鹊神应玉龙经》:“中风不语最难医,顶门发际亦堪施”。神志不清:   《针灸大成》:   “中风不省人事……刺之奈何?答日:针力不到,补泻不明,气血错乱,或去针速,故不效也,前穴不效,复刺后穴……”。《扁鹊神应玉龙经》指出治疗中风神志不清:“百会穴中明补泻,实时苏醒免灾危”。《灸法密传》:“卒然中倒,人事不知灸百会,尺泽”。《针灸资生经》:“临泣,中风不识人”。
     ②半身不遂:   《针灸大成·治症总要》指出“中风不语,手足瘫痪者……,先针无病手足,后针有病手足”,后世多遵循这种肢体瘫痪的治疗原则,如《针灸逢源》和《针灸医案》等中都有类似论述;《扁鹊神应玉龙经》不单单指出了针灸治疗偏瘫的取穴原则,同时提出了补泻手法,“中风半身不遂,左瘫右痪,先于无病手足针,宜补不宜泻,次针其有病手足,宜泻不宜补”。现今的《针灸学》教材也保留了中风偏瘫的这种针灸治疗原则。关于取穴,《内经》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后世多有补充和发挥,如《针灸集成》指出:“大接经治中风偏枯。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皆取十二井穴也。”
     ③口眼歪斜:《针灸逢源》:“口眼歪斜,此由邪犯阳明少阳经络,水沟,承浆,颊车,地仓,听会,客主人,合谷”。《医贯》指出:“口之口眼歪斜,灸以地仓,目之斜,灸以承浆,苟不效,当灸人迎”。
   ④其它:如偏身麻木:《针灸大全》日:“中风四肢麻痹不仁,上廉,鱼际,风市,膝关,三阴交,申脉”。治口噤不开;如《针灸资生经》:“中风口噤不开,言语艰涩:地仓,颊车,人中,合谷”。
四、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
     1.头针疗法:
     头针包括焦氏头针、国际保准化头针以及一些自定的头穴透刺法,据报导效果满意。张毅明取头四针(百会透曲鬓穴,分4针透刺)、项七针(头项部风府、天柱双、风池双、完骨双,共7个穴位)治疗脑梗塞132例,3个月内显愈率为75%,3—6个月为5.3l%。王光义等采用针刺头运动区治疗脑梗塞50例,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50例作随机对照,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     以上资料显示,头皮针对脑梗塞有肯定的疗效。国际标准化头针疗效优于焦氏头针,头针疗效好于体针疗效。
     2.体针疗法:
     金竹青等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体针疗法,主穴:督脉的人中、上星、百会,采用快速捻转提插手法,每穴捻转1min,然后静留针30min,重复捻转2次,配以阳明经穴、常规西药和中药丹参、黄芪:对照组只用药物治疗,治疗15、20、40天时,两组问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刘悦平等采用意识障碍取风池、太冲、十二井穴、丰隆、足三里,口歪加地仓、颊车、合谷,言语障碍加廉泉、哑门;上肢偏瘫取肩俞、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太溪、太冲治疗非糖尿病性脑梗塞72例。另外30例糖尿病性脑梗塞在上述取穴基础上,以脾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肺俞、脾俞、肝俞、中脘、关元。

中风的中药治疗

         (1)风中经络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肌肤不仁,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或弦。
  方药:肉桂6g,炮附子5g,麻黄5g,防风、防己、当归各12g,人参、川芎、白芍、杏仁、黄芪、甘草各10g,生姜5片。

  (2)腑气不通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赤黄,或见头晕烦躁,舌红,舌苔黄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厚朴、大黄、枳实、甘草各10g

  (3)气虚痰阻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萎黄,语言骞色,痰稀而白,或见头晕目眩,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人参、甘草各10g,茯苓、白术、陈皮各15g,半夏、竹茹、胆南星各15g。

  (4)气虚血瘀型
  症状:肢体缓纵不举,或见挛卷,或见疼痛,舌质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方药: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红花各15g。

  (5)气滞经络型
  症状:肢体瘫痪或口眼弯斜,胸胁胀满,叹息为快,脘腹满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方药:八味顺气散:人参、白术、白芷、乌药、青皮各10g,茯苓、陈皮各15g,甘草8g。

  (6)邪热壅盛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潮红,口渴喜冷饮,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药:川芎、白芍、白术、菊花、桔梗、荆芥穗、连翘、黄芩、寒水石各10g,当归、石膏各15g,砂仁、薄荷、滑石、大黄各5g。

  (7)气血两虚型
  症状:肢体缓纵无力,或见苍白肿胀,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声低气怯,或畏风自汗,舌质淡白,舌边有齿痕,脉细弱。
  方药:八珍汤:人参、白术、川芎、白芍、甘草各10g,熟地、茯苓、当归各15g。

  (8)肝风挟痰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头晕或头痛,急躁易怒,或见多痰,肢体麻木,舌红苔白腻,脉弦或滑。
  方药:白术、茯苓、天麻、橘红各15g,半夏、甘草各10g,生姜3片,大枣3枚。

中风治疗之我见

摘要:中风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中医方法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不揣浅陋,简述如下,以就正于同道。1 中脏神昏,开窍醒脑为先中风中脏腑是中风最危重的证候,有闭证和脱证之分,以闭证为多见。故及早地使用开窍剂,促使神志转清,对本病的预后有极重要的意义。开窍的方法除灌服汤药外,临床常用安宫牛黄丸、......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中医方法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不揣浅陋,简述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1   中脏神昏,开窍醒脑为先
  中风中脏腑是中风最危重的证候,有闭证和脱证之分,以闭证为多见。闭而得开,可望生机。闭而不开者,或一闭到底,或由闭转脱,乃至死亡。故及早地使用开窍剂,促使神志转清,对本病的预后有极重要的意义。开窍的方法除灌服汤药外,临床常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等。前四种属于凉开,主要用于阳闭,症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面赤身热、舌绛苔燥等。后一药属于温开,主要适用于阴闭,症见静卧不烦、思睡不语、舌苔厚腻、痰声辘辘等。使用开窍剂时要注意必须及早使用,昏迷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差。二是要辨证选用开窍剂,阳闭用温开,则助长火势,阴闭用凉开,则徒伤阳气,加重病情。

  
2   阳闭火盛,泻下通腑为要
  中风中脏腑阳闭证痰火炽盛,证情每多危重,清火化痰是所必需的,然往往难取速效,惟攻下法可迅速荡涤肠腑中积滞,大便一通,邪热下泄,痰火之势每亦随之转衰,窍闭渐开,转危为安。只要是痰火壅盛,即使大便不甚干结,亦可使用通腑法。通过釜底抽薪,可使痰火之势迅速衰减。金元时代医家张元素的三化汤(厚朴、大黄、枳实、羌活),就是专门治疗中风二便不通的方子。从现代医学的研究来看,它不但能排出积于肠内的代谢废物,还可降低颅内压,对缓解症情有较大的意义。临床上常用大小承气汤以通腑泻热,药如生大黄、玄明粉、枳实等,或煎汤灌服,或鼻饲,亦可使用保留灌肠法。使用攻下药物要注意适度,不可泻下过度,否则耗伤正气,与病不利,还要增加护理上的困难。

 
 3   阳亢风动,急当熄风潜阳
  中风之证多因情志内伤,气郁化火,肝阳上亢,或久病体衰,水不涵木,肝气失敛所致。李东垣曰:“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所谓本气者,即指肝风内动而言。在肝阳暴动之时,急当潜阳熄风,以治其标。潜藏之药多以蚧类为首选,,如:珍珠母、石决明、牡蛎、贝齿、龟版、鳖甲、龙骨等为主,尤其是珍珠母、石决明等既可潜阳,又能熄风,药虽寻常,而得效敏捷。而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又肝属木,肾属水,水能涵木,肝肾阴虚,肝失所养,加之情志过极,每致阴亏于下,阳亢于上,肝阳鸱张,阳化风动,气血上冲,而发为中风。故在治疗上滋水涵木必不可少,常用山萸肉、熟地、白芍等。

  4   痰阻窍络,化痰开窍通络
  中风过程中,其病理因素虽有风、火、痰、瘀、气等。然痰是一特别重要的病理因素,所谓“无痰不中风”。朱丹溪曾云:“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故化痰之法贯穿在整个中风治疗中。中脏腑急性期痰涎壅盛者,可用陈胆星、竹沥半夏、川贝母、远志、竹茹、僵蚕、石菖蒲、矾水郁金等,或竹沥水、猴枣散等加入辨证方中煎汤灌服或鼻饲。亦可用雪羹汤(海蜇、荸荠)饮服。中经络和中脏腑后期后遗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者,多因痰阻经络所致,化痰之法亦很重要,对于半身不遂者,常用指迷茯苓丸治疗;语言不利者,多用解语丹;口眼歪斜者,则常用牵正散加味施治。

  5   瘀阻脑窍,治当凉血散血
  中风的发病与瘀血有很大的关系,早在《内经》中就有“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记载。缺血性脑血管病为血液粘滞阻塞致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为血溢脉道,出血致瘀,二者均有“瘀”的因素存在,故活血之法为现在临床所常用,前人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亦即此意。在中风急性发作阶段使用该法要区分缺血性与出血性脑血管病变分别处理。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宜用化瘀通络法,常选用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牛膝等加入辨证方中,还可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川芎嗪、脉络宁等。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宜用化瘀止血的方法,常用参三七、花蕊石、蒲黄、藕节等加入辨证方中,不要使用破血的药物。中风恢复期后遗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亦与瘀血因素密切相关,血瘀气滞,络脉痹阻,风痰流窜经络,气血不能营养肢体。故治疗中风后遗症,活血化瘀法也必不可少,临床上常用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尾、地龙、桃仁、红花、水蛭等,取补阳还五汤意补气化瘀,活血通络。

  
6   火盛动血,直当凉血散瘀
  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出血性中风,亦属中医血证范畴,其出血的机理多因瘀热搏结,络伤血溢,临床可见面唇青紫、舌绛或紫黯等,治当用凉血化瘀止血法,以犀角地黄汤为基础方治疗,药如水牛角、丹皮、赤芍等。

       7   病久正虚,益气养阴扶正
  中风乃本虚标实为患,在中风后期往往虚象较为明显,或正虚邪实并见,治疗必须注意扶正。中风后期正虚主要以气虚、阴虚为主。气阴不足,气虚推动无力,阴虚血行迟缓,故易形成痰浊与瘀血,补气养阴,有利于痰瘀的祛除。气虚为主者,常用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配活血化瘀药,补气化瘀;阴虚为主者,常用地黄饮子,重用山萸肉、石斛。阴虚阳亢者,还可用镇肝熄风汤滋阴平肝。治疗中风后遗症一定要注意扶正,祛邪不扶正,会耗伤正气,不利于病变的恢复。同时也要注意扶正应与祛邪同用,痰、瘀等病理因素贯穿中风病程始终,扶正同时也不可忽视化痰祛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