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景观分析:黄贤忠:《老子》中水的四种美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48:25

    老子的思想学说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和实践性,五千字的玄言虽然精深玄妙,却有着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尤其在教导人如何为人处世上,他给出了很多重要而又朴素的方略,那些看似很矛盾、看似很愚蠢的观点,揭示了人如何在一个纷繁动荡的社会中保全性命、立身立德的真理。而水本来只是自然界一个常见的自然物,在《老子》的文中,水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在文中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喻体,老子曾经在书中多次提到水、甘露、江海、川谷等水的意象,以水为喻,来论述其处柔、守雌、虚静的人生观,水几乎承载了所有老子所要表达的美德,所以他才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大致来说水的美德有如下四种:

  首先是水对于人类具有至善之功: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说:“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对于世界上的生命的意义那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据说人不吃饭可以活七天,但不喝水只能坚持不到三天。水不但为我们直接日常饮用,而且滋养万物、灌溉良田,有了水植物可以生长、有了水动物得以繁衍、有了水世界才变得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水不但滋养了人类的生命而且还作为重要的能源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水电作为新一代的环保能源正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外,水还以千变万化的姿态,或为飞泉、或为小溪、或为湖泊、或为大海,来给我们以无限的审美享受。可以说水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实在是非常巨大。

  但是水虽然有至善之功,却默默无闻的流向低处,甘愿处在一个谦卑的地位,所以说水的第二种美德就是至谦之德。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厌恶的地方,所以这样最接近于道”。本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只是一个自然现象,但是这个自然现象却揭示一个重要的美德,那就是一个人虽然居功至伟却仍然要保持至善至谦品行。老子认识到,处于高位、尊位的重要人物,自我意识强,容易产生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等不良心态,但是往往也是这些人容易为人所嫉妒、所攻击,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象水一样守虚谦下是十分重要。虽然有时有的人可能对于世界的作用和影响非常巨大,但是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养光韬晦,一味的夸耀自己的成绩,这样就很容易引起他人的憎恨和厌恶。最后只能给自己带来灾难,所以《老子》将“谦下”作为一条重要的处世原则,特别强调:“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说“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可见这样的理论不但适用做人,也适用于政治。善于用人的为官者是礼贤下士的,善于听取属下的意见的,谦下不骄的。而独尊、独断则是非常有害的。他告诫人们“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守虚戒盈,甘处柔弱,才能保持常德,立于不败之地;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才能够明察事物。

  第三是水有至大之量,所谓“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为百谷王”,就是说“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老子喜欢用江海来比喻人的处下居后,同时也以江海象征人博大包容之气度,一滴水可以说是非常渺小的,只要阳光一出来,它就马上会蒸发,但是由于水的谦卑,永远往低处流,不断的汇集承接终于变成海,但是纵然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海洋也永远不会拒绝其他的水滴的加入,这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包容,成就了海洋的浩瀚,而人就是应该学习这种包容的气度和涵养,自古以来多少的历史无数次的证明,只有那些善于吸纳人才、宽容异己的帝王将相,才能有所作为,比如三国的曹操、汉朝的刘秀就是这样的例子。

  最后是水德中的至柔之刚,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就是说“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表面看来这是一个奇怪的悖论,水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但同时又是天下最能攻坚克强的,一滴水不断的坚持就可以凿穿金石,即使是最锋利的宝剑,不管怎么砍也砍不断水流,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就是这个道理,这根源就在于水的坚持和汇集,一滴水,只要坚持就能洞穿石头,一滴水,只要坚持就能锈蚀宝剑,一滴水,只要不断汇集就能集聚强大的力量无坚不摧。

  回顾刚才所说的水的四种美德,可以发现一个逻辑的上的联系,那就是先要努力创建于社会有用的功德,施行至善,但是有了功德却不能高高在上,得意洋洋,而是保持谦卑的低调姿态,继而有了这样的谦虚恭谨的态度,就会有一个宽容的开阔的心胸,继而又在这样海纳百川的肚量中不断积累知识能量,最后这样不断的积累汇集终于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而任何的人经过这样的一个人生修炼过程,不但可以安生立命,而且必将大有作为。

傅菊辉:儒家“和”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崇尚和谐的民族,“和”的思想和观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影响巨大。以人伦关系为核心关注的儒家,对“和”进行了最为深入的探究,不仅揭示了“和”的内涵,而且指出了实现“和”的途径,其中的一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和合:理想社会状态的重要表征。“和”与“合”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前者强调的是不同思想观念和利益需要之间的协调,后者强调的是主客体一致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或“天人合德”,二者统一于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双重和谐中。儒家的所谓“和”,不是无原则的“同一”,而是在保持个性基础上的“统一”。《国语·郑语》中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意思是世间万事万物的生存发展之道在于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平衡、相互协调,而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孔子将这一思想引申到人伦关系之中,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在工具理性膨胀、生态危机频现的今天,儒家“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思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和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进一步研究儒家“和而不同”思想的丰富内涵,弘扬其合理内核,对于形成既思想统一、人心凝聚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社会氛围,无疑是必要的。

  克己: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含义颇为丰富。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说,“仁”强调个体的责任与义务,即“为仁由己”。这包括“爱人”和“孝悌”两方面的内涵:“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为仁,要求个体“克己复礼”,即约束自己的言行,遵守社会礼仪,以友善、恭敬的态度对待家人和其他社会成员。“为仁”的途径有二:一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即广泛学习文化典籍,用礼仪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二是自我修行,达到“克(好胜)、伐(自夸)、怨(怨恨)、欲(贪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论语·宪问》)的目标。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可以为社会关系的和谐奠定个体的思想基础。儒家的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注重个体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忠恕:健康人际交往的桥梁与纽带。儒家对“忠恕之道”有两种表达:一种为否定性表达,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另一种是肯定性表达,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讲究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能做;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并以自身的言行去影响他人。从要求上说,道德有层次之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基本的道德要求,人人都应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较高层次的道德要求,是社会先进分子的道德责任。儒家认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境界是“中庸”,是一种自觉和习惯,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十分推崇“中庸”精神,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儒家关于“忠恕之道”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意义是: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注重公德建设,实现道德建设群众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的有机统一。应教育社会成员在处理与他人关系的问题上,充分考虑对方的合法与正当权益,准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而不应“逾矩”或推脱责任;即使无法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还应注重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从少年儿童抓起,从小事点滴做起,使社会成员履行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

“和谐”的传统文化渊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十七大报告对社会和谐重要性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探究“和谐”的传统文化渊源,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所谓“太和所谓道”的说法,把和谐看成是世界万物的准则。经过历代思想家的阐发,和谐思想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思想体系,其内涵丰富且富于哲理。《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历史古籍之一。《尚书·舜典》有言:“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的八音既是八种乐器,也代表八种不同门类的音乐。把音乐理解为各种音素之间的协调,不相冲突,目的在于追求“神人相合”。这里虽然没有明确把“和”、“谐”连用,但是已经蕴涵着和谐一致的思维倾向。

    《周易》在古代号称群经之首,其中的很多内容已经具有了类似“和谐”的词汇。《周易·乾·彖》中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里的“太和”,意思是和谐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是一种高度理想化的宇宙整体和谐状态。《周易》中多次出现过“和”字,如“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此语可能是最早对和平的论述。

    胡锦涛在2005年2月19日中央党校的谈话中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里提到的建设和谐社会,着重强调了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与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同样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周易》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的组成,均离不开阴阳平衡的关系,和谐是世界万事万物生存的基本法则:如大小,大为阳小为阴;高低,高为阳低为阴;上下,上为阳下为阴;天地,天为阳地为阴;男女,男为阳女为阴等等。大自然需要生态平衡合和,人类之间需要和睦相处,家庭与家庭之间、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和合有序、安定平等的生活环境。《周易》的阴阳和谐贯通天、地、人三才,重视天地通泰、人和政通、家和国兴、协和万邦等境界。

    孔子是上古文献的整理者,孔子之前的古文献很多是经孔子整理之后流传后世的,因此,《周易》中的和谐思想内容与孔子“和”的思想内容颇有相通之处。孔子的和谐思想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落实到礼治秩序上:“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提升到“天人合一”的高度:“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反对人类竭泽而渔式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把人类和自然视为一个整体,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正确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和谐”也是认识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孔子在整理上古文献的过程中,提出了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主张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过犹不及”。孔子主张恪守“中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德刑并用”,“宽猛相济”,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和谐”是如何产生的?老子对此有一番阐释。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阳阴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冲气,就是对万物重要的调控作用;和,则是阴阳消长平衡的结果。“冲气为和”,就是说客观规律作用于事物内部矛盾的两方面,通过其变化使之在新的层次上达到新的和谐。世界上万事万物就是在这种和谐——变化的振荡中前进发展,和谐就是这么形成的。

    中华民族在追求和谐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和谐的精神和思想,也形成了和谐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和谐社会理论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发展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成熟。和谐社会的建设离开不开政治、社会、思想文化基础,和谐的政治基础给我们带来了秩序,和谐的社会基础给我们带来了公平,而和谐的思想文化基础则给我们带来独立和创新。创新是在前人思想基础上,通过汲取精华基础上形成的。研究和谐思想远在孔子甚至更早的古文献中的思想渊源,就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十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和谐”与社会的科学发展结合起来上升到和谐社会的高度,并把和谐社会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这表明“和谐”这一古老的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西方的先进思想的精华相结合,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