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工程师一月多少钱:诗歌唐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9:42:17

诗歌唐朝

莫砺锋

 

第一讲 诗歌唐朝

中国有一句俗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了三百首唐诗,就能具备基本的写诗能力,可见国人对唐诗的推崇。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把一个朝代的名称——“唐”,和一种文学的体裁——“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专有名词——“唐诗”。在后人心目中,“唐诗”这个名词自身就标志着登峰造极的诗歌成就。那么,唐诗为什么能在如此长久的年代里一直得到人们的推崇?唐诗中的名篇名句千百年来家喻户晓,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中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唐朝又为什么能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繁荣的时代? 

中国古典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文学样式,无疑是诗。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非常漫长,从《诗经》、《楚辞》开始,不断地发展、演变,一直到元、明、清,从来没有断绝过。在这么漫长的一部诗歌史中,哪个时代的诗歌成就最高呢?新诗人艾青曾经说过:“诗是文学中的文学。”这句话如果放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范围里来看,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那么,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又以哪个朝代的诗为最好呢?我们不妨模仿艾青的说法,说唐诗是诗中的诗,唐诗就是中国古代最好的诗歌。那么,唐诗究竟好到什么程度,又是怎么个好法? 

在中国文学史上,广义的“诗”是包括四言诗、楚辞体以及词和散曲在内的;我们现在所说的是狭义的“诗”,是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也包括一些杂言诗在内的诗歌。在历朝历代的五、七言诗中,成就最接近唐诗的是宋诗,后来的元明清各朝的诗就要差一点了。虽然宋诗的成就最接近唐诗,但是宋代的诗人仍然非常推崇唐诗,北宋三大诗人之一的王安石就说过一句话:“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老杜就是杜甫。这句话是说,世界上好的诗句都被杜甫写完了。他还说过一句话:“世间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乐天指白乐天,就是白居易,“俗语言”是指通俗的好句子。王安石认为,世上典雅的好的诗句,优美的句子,都被杜甫写光了,而通俗一点的好句子,都被白居易写光了。王安石作为北宋的一个大诗人,他有这样一种感受,觉得唐朝的诗人太了不起,几乎把所有好句子都写完了。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北宋初年有一位诗人叫王禹偁,也是相当有名的,当然比不上王安石那样有名。有一年,王禹偁遭到贬谪,从当时的首都汴京,就是今天的开封,一直贬到陕西的商州。商州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偏僻、比较落后的地方,王禹偁贬到那里做一个叫做“团练副使”的闲官,事实上没有什么实际的职务,只是一个闲差罢了。他的心情当然相当郁闷,他的生活也过得不太好。王禹偁家里有一个小院子,他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桃树、一棵杏树。到了春天,桃、杏都开花了。一天清晨,王禹偁起来一看,刮了一夜大风,把桃树、杏树上的几根很大的树枝刮断了,树枝断了但是没有完全脱离树干。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就是树枝断了,但是树皮还连着树干,树枝的末梢靠在地上,它的根部还连在树干上面。这几根折断的树枝上依然是繁花怒放,还有一只黄莺站在上面。王禹偁看了,诗兴大发,他写诗说:“两株桃杏映篱斜”,就是有两棵桃树、杏树斜倚在篱笆旁边。“妆点商州副使家”,我是商州的一个副使,一个小官,我家里本来很寒碜,不体面,但是有了这两棵桃树、杏树妆点一番,就有了一些春光,家里就好看一些了。“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为什么春风容不得我呢?我本来可以欣赏桃花、杏花,但是春风故意把树枝吹断,存心不让我欣赏春光。这首诗要是孤立地看,应该说是一首很不错的诗。第一,他写的景是比较难得一见的。几根很大的树枝被风刮断了,折掉了,但是枝头的花依然怒放。我本人在农村插队十年,当了整整十年的农民,也没看到过这样的景象,这种景象是比较少见的。第二,他这首诗的构思也不错。他不说春风本来是无意识的,它偶然一刮,吹断了树枝。他偏说春风有意欺负我,容不得我拥有一片春光,看到我家的院子里有这么两棵美丽的花树,故意把繁花满枝的树枝刮断。这种构思比较奇特,所以说孤立地看,这是一首很好的诗。

但是,过了几天以后,就出问题了。王禹偁有个儿子,名叫王嘉祐,当时大概已经十几岁了,王嘉祐说:“父亲大人,你前几天写的这首诗,好像是从杜甫的诗里偷来的!”意思就是杜甫已经写过类似的诗,你的诗是从他那里抄袭来的。王禹偁说,这怎么可能呢?我完全是自己独立创作的呀!他儿子就拿出一本杜甫的诗集来,翻到那一页,给他看。王禹偁拿过来一看,原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的一首诗,题目叫《绝句漫兴》。这首杜诗是怎么写的呢?杜诗说:“手种桃李非无主”,就是我家里的桃树、李树是我亲手种的,这不是没有主人的花,不是野生的花木。第二句是“野老墙低还是家”,我是个野老,野老就是乡下老头,老百姓一个。我虽然家里很寒碜,我的围墙很低矮,但这毕竟是我的家,意思是说别人不能随意来侵犯我的园子。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下面两句:“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他说好像春风有意欺负我,晚上刮了一夜的大风,把我树上的几根树枝吹折了。也是几根树枝被风吹折了,枝头还开着花。为了让大家加深一下印象,我把这两首诗再念一遍。王禹偁的诗是:“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杜甫的诗是:“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是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两首诗非常接近,它们的构思、内容、句子,都非常接近。问题是王禹偁并没有抄袭啊,他是亲眼看到了这个景色,自己独立思考写出来的诗啊。所以,当王禹偁的儿子说,你的诗是从杜甫诗里偷来的,王禹偁不但没有生气,斥责儿子“你怎么瞎讲一气”,反而非常高兴,他大喜。他高兴什么呢?他说,哎呀,我的诗写得这么好了,都接近杜甫的水平了!为什么他觉得自己跟杜甫写得差不多了呢?因为这是巧合,是暗合啊!王禹偁高兴归高兴,但是从这个例子里我们看到了什么?就是刚才所引的王安石说的第一句话:“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就是好的句子,优美的诗句,差不多被杜甫写完了。当然,唐朝的伟大诗人不仅仅是一个杜甫,不仅仅是一个白居易,唐朝还有李白,还有王维,还有李商隐,有很多优秀的诗人,他们写出了那么多的好诗。我们确实可以说,唐代的诗人已经把古代生活中所能看到的景象,所能感受到的喜怒哀乐,差不多都写过了,而且都写得非常好。所以王安石才会有这种叹息,言下之意是我们还怎么写诗呢? 

到了现代,鲁迅先生也说过类似的意思。鲁迅有一个朋友叫杨霁云,他给杨霁云写了一封信,说到唐诗。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就是世界上的好诗,都被唐人写光了。他下面又说,假如你没有齐天大圣,就是没有孙悟空那样的本领,你不能七十二变,你不能一个跟头翻几千里路,跳出如来佛的掌心(实际上孙悟空也跳不出如来佛掌心),没有这个本领,你就不要再写诗,“大可不必再写诗”。所以说,唐代绝对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鼎盛时代,我们甚至可以说,整个唐代就是一个诗歌的朝代。闻一多说过,人家都说唐诗,我偏要倒过来说,我要说诗唐。什么叫“诗唐”?就是诗歌的唐朝,唐朝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诗歌,它是一个诗歌的时代。 

既然从唐朝直到现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唐诗的评价都很一致,大家公认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中的一座高峰,甚至说好诗几乎都被唐人写尽了。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唐朝以前,在汉、魏的时代,诗歌没有这么繁荣?为什么唐朝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诗歌也没有这么繁荣?只有在唐朝,诗歌才空前绝后地繁荣昌盛,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当然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史所决定的。概括地说,五、七言诗从汉代产生以来,经过了汉魏六朝的长达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获得了很多的教训。到了唐代,诗歌已经有条件实现重大的突破,得到大幅度的升华了。换句话说,诗歌发展到唐代,它进入繁荣昌盛阶段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都是文学史的常识,我们就不细讲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唐诗的繁荣有什么具体的社会背景。我觉得概括地说,原因就是唐朝全社会重视诗,喜爱诗,崇尚诗。在唐代,社会地位最高的人就是诗人。全社会最崇尚、最尊敬的是什么人?就是诗人,或者说首先是诗人。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看一看这个问题。

我们先看社会上层,先看统治阶级,从统治阶级这个角度来看。唐朝有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后来受到很多批评,大家都知道,到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的时代,大家都批评科举制度。但是应该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人非常高明的一种政治设计,所以当欧洲人刚开始知道中国很早就有科举制度时,他们非常惊讶,一千年以前中国就有文官考试制度!国家选拔人才是通过考试的,这是多么先进的制度!唐代的科举有好多种类,名目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类,一类叫做明经科,还有一类大家很熟悉,叫做进士科。但是当时人们最重视的,也是朝廷最重视的,首先是进士科,而不是明经科。当时流传着这样两句俗话,一句叫做“三十老明经”,还有一句叫做“五十少进士”。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稍微解释一下,“三十老明经”,就是说假如有一个人,他参加明经科的考试,他落榜以后明年再考,不停地考,考到三十岁,他终于考上了。人家就说,哎呀,这个人没出息,很笨,你看,一直考到三十岁,这么老了,才考上一个明经,所以叫“三十老明经”。另外一个人考进士,进士科当然很难考,他考不上,就明年再考,一路考下去,考到五十岁,终于考上了。人家就说,这个人真了不起,才五十岁,这么年轻,就考上进士了!为什么说五十岁考上进士比三十岁考上明经还要了不起呢?就在于进士难考,大家重视进士,所以更多的人才往进士科这边挤。那么,我们来看看唐朝进士科考些什么。有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考诗赋,考生要写一首诗,还要写一篇赋,其中诗又是特别重要。也就是说在唐朝,一个人能不能考上进士,最关键的,是在于你这首诗写得怎么样。这样一来,当时全社会的读书人,只要你想参加进士科的考试,你一定要非常努力地来学习写诗,练习写诗的技巧,因为只有诗写得好,你才能考上。所以说,对于唐代全社会重视诗歌,大家都努力练习写诗的社会风气,科举制度有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跟进士考试有关系的一种社会风气,唐朝有一个名词叫做“行卷”。“卷”是什么东西?就是古人写的作品,古人的书不是像我们现在一页一页订起来,古人是在很长的一张纸上写好作品,然后卷起来,再在中间用一个带子一系,这就叫做“卷”。所以我们现在说一本书有几卷几卷,实际上是古人的说法,现在的书不应该叫卷,古代的才叫卷。那么什么叫“行卷”?“行”就是送,我们说行贿,就是去送钱,“行卷”就是去送这个卷。为什么要送呢?因为唐朝的进士考试,跟宋以后不一样。从宋朝开始,进士考试是一张试卷定终身,就是严格地看你这个考卷答得怎么样,因为考官阅卷的时候他不知道这是谁写的,考生的名字是糊起来不给你看的。宋以后的考官也没法从笔迹来判断考生的姓名,宋朝进士科考生的考卷交上去以后,政府专门雇人把它誊抄一遍,考官阅卷的时候,只看到誊抄过的卷子,所以从笔迹也看不出是谁写的,你要想包庇谁,不可能。唐朝不是这样的,唐朝的考官什么都知道,试卷上就写着张三的名字,李四的名字,一看就知道。而且唐朝还有一个习惯,这个考生能不能考上,跟这个考生在赶考以前有没有名声很有关系。就是有的考生原来就很有名,这个人的诗写得很好,大家已经知道了。还有就是有人推荐也很重要,唐朝的录取程序不是很严格的,如果有人推荐,比如宰相、公主,这些有地位的人,向考官推荐,说某某某诗歌写得很好,你今年一定要录取他,这个很起作用。这样一来,唐朝的考生除了到考场上去好好地写诗以外,他还要在平时做一个工作,就是行卷。所谓行卷,就是把自己平时写的作品,卷好以后,去送给别人看。有的人直接送给考官,也有人送给那些宰相、公主,反正是送给有地位的人,说请你看看,我的诗写得这样好,帮我推荐推荐。这个在唐朝的进士科录取中间,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传说王维考进士以前,有人带他到玉真公主家里去弹琵琶,王维擅长音乐,就弹一曲琵琶给公主听。公主一听琵琶弹得好,说这个小伙子了不起。带王维去的人就说,他诗还写得好呢。公主一听,把他的诗要来一看,发现那些作品都是自己早已读过的,就马上向考官推荐:“这个小伙子今年一定要录取!”王维就金榜题名了。所以唐朝的这种习俗,助长了行卷之风。广大的考生在参加考试以前,先要把自己的作品到处送,让大家知道,我会写诗,我写得好。这样的习俗,当然对诗歌写作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大家都要努力写诗,要写得好,否则你就不可能考上进士。

除了科举制度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唐朝的最高统治者,帝王将相,都非常喜欢诗歌,所以朝廷里经常举行诗歌大奖赛,当场来比赛写诗。文献上有明确的记载,在武则天的时候,在唐中宗的时候,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709年正月晦日,唐中宗举行了一次诗歌大奖赛,在长安的昆明池前面,搭了一个彩楼,皇帝、皇后以及评委,都待在彩楼上面,百官都站在楼下面。皇上下令,让官员们每人写一首诗来参赛,写好了诗,把卷子交上去。请大家注意,百官都奉命写同样的题目,那一次的题目是《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就是皇帝自己先写了一首诗,百官一齐奉和。凡是奉和皇帝的诗,就叫做“应制”诗。过了一会儿,评好了,凡是没有得奖的,没有被选中的,就把你的作品从彩楼上扔下去。书里面写得很精彩,说过了一会儿,那些卷子像雪片一样地飘落下来,下面站着的官员纷纷去捡。一看这张是张三的,你就收起来。那张是李四的,他就收起来。为什么呢?你落榜了,你写的诗被扔下来,就是你没有被选中。纸片纷纷地飘落下来,大家都拿到了,最后只剩两个人没拿到,一个是沈佺期,另一个是宋之问,就是这两个人的作品还在楼上面,还在上面评,进入最后一轮了。沈佺期、宋之问是齐名的两个诗人,并称“沈宋”,他们两个人进入了最后一轮,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只剩沈佺期跟宋之问在那里PK,两个人最后决赛。又过了一会儿,又一张纸片飞下来了,大家赶快跑过去,一看,是沈佺期的,这说明什么呢?就是宋之问得奖了,宋之问获得了第一名。评选结束以后,评委会主任上官婉儿,一个女士,很有才气的,武则天非常欣赏她,上官婉儿就出来宣布评奖结果,同时也宣布评奖理由。她还要说明为什么在沈佺期跟宋之问的两首诗中,最后要选宋之问的。她说两首诗的前面部分都写得差不多,水平不分上下,但是两首诗的结尾,就是最后两句,沈佺期说:“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宋之问说:“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上官婉儿就说,沈佺期的结尾两句,句子完了,诗意也枯竭了。而宋之问的这个结尾很好,就是诗歌虽然完了,它的气势还没有衰竭,还有雄健的气势,所以宋之问的诗更好。沈佺期听了也心服,自己的诗确实比不上对方,不敢再争议。 

还有一次,武则天带领文武百官,在洛阳的龙门举行诗歌大奖赛,武则天亲自来评,竞赛方式也是众官员当场写诗,当场交卷。武则天性急,下令说谁先交卷就获奖。有一个叫东方虬的诗人第一个交卷,当然他的那首诗写得非常出色,武则天大喜,马上命令左右,赏给他一领锦袍,就是一件用锦缎做的袍子。一件锦袍未必值多少钱,但是武则天那时候已经称帝,她是皇帝,皇帝赏给一件锦袍,这就非常荣耀。东方虬当众把锦袍披在身上,非常高兴,非常光荣。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宋之问的作品也交上去了,武则天拿来一看,哎呀,宋之问这首诗写得更好,武则天就下令:“东方虬,把你的锦袍脱下来,给宋之问穿上!”东方虬只好当众把锦袍脱下来,宋之问当众披上。这说明什么?说明统治者重视诗歌。在这种场合下,你能得到这样的奖赏,就非常的荣耀。既然社会的上层,帝王将相,他们重视诗歌,这对于全社会的风气,对于整个社会上的诗歌写作,当然会产生非常有力的激励作用。 

一个人诗写得好,就会有名气、有地位,甚至会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从而进入仕途。可见唐朝的统治阶级重视诗歌,这对于社会上重视诗歌的风气,对于整个社会中诗人的写作,都起到了一种正面引导的作用。但是如果离开社会的上层,唐朝的诗歌在民间又会得到怎样的待遇呢? 

唐代社会的上层如此,下层或者中下层又如何呢?让我们离开帝王将相,来看看民间的情况如何。情形也是一样的,下面我先讲一个“旗亭画壁”的故事。所谓“旗亭”就是酒店、酒亭,为什么叫旗亭呢?古代的酒店外面不是挂一个木头的招牌,更不是现在的霓虹灯招牌,古代是挂一面旗,一块布,上面写几个字,“某某酒家”,挂在酒店外面,所以酒亭就叫旗亭。“画壁”就是在墙壁上面画一道记号。这个旗亭画壁的故事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盛唐时候有三个很有名的诗人,一个叫王昌龄,大家都知道吧?第二个叫高适,大家也知道,也很有名。第三个叫王之涣,也是著名诗人。有一天这三个诗人在长安相遇了,见面以后,三个诗人就走进一家酒店去喝酒,当然一边喝酒,一边就谈谈诗。我们看《水浒传》里写到鲁智深碰到他江湖上的朋友,一起到酒店里去喝酒,就“说些枪唐代宴乐图棒”,喝酒时候说什么呢?说枪棒,讨论武功,因为他们是练武的人。诗人在一起,当然说诗了,所以三个诗人在酒店里坐下来,就谈谈诗歌,谈得很愉快。过了一会儿,突然看到一群歌女走进来,她们在酒店的另外一个角落坐下了。三个诗人就说,我们平时都觉得自己是比较有名的诗人,三个人都以为自己的诗写得不错,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正好今天有机会了,来了一群歌女。你们知道唐朝人唱的流行歌曲是什么?就是唱这些五、七言的诗歌,盛唐时代还很少有词。所以歌女唱的歌曲,就是诗人的作品,主要是绝句,诗就是流行歌曲的歌词。所以三个诗人就说,现在有一群歌女来了,歌女凑在一起肯定要唱歌,她们带着乐器呢,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待会儿她们唱歌的时候,唱谁的作品更多,唱你的诗多,还是唱我的诗多。唱谁的诗多,就说明谁的诗更有名,更流行。果然过了一会儿,那些歌女开始唱歌了。第一个歌女站起来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谁的诗啊?是王昌龄的,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是选进《唐诗三百首》的名篇。王昌龄一听非常高兴,唱我的作品了!王昌龄就伸出手,在他背后的墙壁上画上一道记号,说:“一首绝句。”就是我已经有一首绝句被人歌唱了。过了一会儿,第二个歌女又站起来唱,她唱的是一首五言诗:“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今寂寞,犹是子云居。”这首诗大家不太熟悉,它是谁的诗呢?是高适的。当然我要稍微解释一下,古书中说,歌女又唱了一首绝句,实际上这四句诗,是高适的一首五言古诗中的一个片段,这首诗原来有二十四句,比较长,这是开头的四句。这四句可以独立成篇的,把它抽出来单独作为一首诗也行,因为有独立的意义,所以当时的歌女拿出来唱。高适一听也很高兴,也在墙上画一道,说:“一首绝句。”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歌女站起来唱,也是唱的七言绝句:“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又是王昌龄的,叫《长信秋词》,也是选到《唐诗三百首》里的,很有名的诗。王昌龄就更加高兴,转过身去又画一道,说:“两首绝句。”这时王昌龄跟高适一起转过脸来,朝着王之涣笑。王之涣脸上就挂不住了,他们两人一个是一首,一个是两首,自己却一首也没有。王之涣就说,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她们这三个歌女,唱的都是下里巴人的东西!他说还有那个最美丽的歌女还没有唱,待会她唱,要是还唱你们的作品,我就甘拜下风。要是她唱我的诗,你们就要拜我为师!又过了一会儿,第四个歌女,也就是王之涣说的长得最美的那个歌女站起来了,她开口一唱,就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谁的诗?王之涣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也是选到《唐诗三百首》中的。这下王之涣就高兴了,给他说中了,最美的歌女站起来就是唱他的诗。王之涣说,怎么样,你们两个乡巴佬,我难道是瞎说的吗?三个人就哈哈大笑。那些歌女听见这边三个人哈哈大笑,就跑过来问,三位先生你们高兴什么呢?他们就说,你们刚才唱的诗都是我们三个人写的。哎呀,那些歌女说,真是有眼不识“神仙”!大家一起过来朝他们行礼,邀请他们一起过去喝酒,大家都很愉快。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就说明在盛唐的时候,社会上面最流行的歌曲,受到人民群众普遍欣赏的作品,就是诗,你诗写得好,你的名声就非常大,你就非常受民众喜爱。

“旗亭画壁”的故事发生在盛唐时期,盛唐时期唐朝经济发达,国力强大,百姓安居乐业,又因为统治阶级的提倡,整个社会都重视诗歌。到了中、晚唐时期,唐朝由盛转衰,社会生活不再那么浪漫、热闹,那么,这种整个社会都喜爱诗歌的风气,还能延续下去吗? 

这种风气从盛唐一直延续到中唐、晚唐,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我们刚才提到王安石的话:“世间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这个白乐天,白居易,就是中唐诗人。白居易一方面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才非常好,诗歌水平非常高;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通俗的诗人,相传连不认识字的老太太对白居易的诗都是一听就懂的。容易懂的作品就容易被人接受,所以白居易的诗在社会上被接受的程度非常高,雅俗共赏。有一年,白居易从长安被贬官到江西的九江,当时叫江州。从诗歌史的角度来说,这一贬对他是有好处的,白居易到了江州以后,才写出了《琵琶行》,他不到江州的话,一辈子也写不出《琵琶行》来。白居易被贬到江州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好朋友元稹,他对元稹说:我这一次从长安贬到江州,走了三四千里路,一路上路过了许多小旅店,还路过了很多乡村学校,还有寺庙,还坐了客船。这些建筑,这些船只,到处都题着我的诗。也就是说,到处都有人把白居易的诗题在墙壁上、柱子上。他还说,我一路上遇到的人,不分男女老少,白居易画像有的是体力劳动者,有的是出家人,他们都能背诵我的诗。白居易很高兴,这说明他的诗被很多很多的读者所接受,大家都读,大家都喜欢。我们现在还有明确的史料记载着,当时白居易的诗还有一个最狂热的崇拜者,堪称超级发烧友,这个人喜欢白居易的诗到了什么程度呢?这个人姓葛名清。葛清有个习惯,他喜欢文身,文身就是在身上刺花,他在身上文的不是什么青龙、白虎的图案,他浑身都刺着字,他刺的是些什么字呢?都是白居易的诗,他在浑身上下刺了三十多首白居易的诗,前胸、后背、手臂、大腿上全刺着白居易的诗。而且他对身上的诗句非常熟悉,人家问某一句诗在哪里?他用手向前胸一指,说在这里。另一句诗在哪里?他又把手向后背一指,说在这里。他浑身上下刺满了白居易的诗,所以他走来走去,大家说这是一个流动性的白居易诗板,古语叫“白舍人行诗图”。因为白居易做过“中书舍人”的官,所以称他“白舍人”。可见中唐的时候,社会上对诗歌、对诗人的崇尚同样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同样是在中唐,还有一个更加有趣的例子。另一个中唐诗人,当然他的名气没有白居易那么大,这个诗人的名字叫做李涉。可能大家不太知道他,但是他在中唐时候,也是一个相当有名的诗人。有一次,李涉路过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做井栏沙,这个地方在哪里呢?在今天安徽省安庆市的西南方,有一个小镇叫皖口镇,井栏沙就在那个地方,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庄。李涉经过井栏沙,他写了一首诗,他说:“暮雨潇潇江上村”,黄昏时候下着细雨,江边上的村庄本来就很荒凉,黄昏时候又下着细雨,就更加荒凉了。“绿林豪客夜知闻”,突然来了一个人挡住去路,是谁呢?是一个强盗,一个绿林好汉来了。第三句、第四句我待会儿再讲。这首诗说的是什么事情呢?原来,李涉带了一个书童,一起路过井栏沙,正想投宿,船还没靠岸,突然被一个强盗挡住了。强盗挡住了路,当然会说:“来者何人,留下买路钱!”李涉的书童就说:“这是李涉先生。”强盗一听说是李涉,是个有名的诗人,就说:“久闻大名,久闻大名,既然你是李涉,我知道你是有名的诗人,我就不抢你的东西,你也不要给我买路钱了,你写一首诗送给我吧!”李涉就写了这首诗,前面两句就是“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三、四两句是:“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就是他年我也不用隐姓埋名了,因为现在的世界上,有一半人是跟你一样的,天下已经不大太平了,强盗很多,走来走去都碰到你这样的人,所以我也无所谓了。当然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说到了将来你也不用隐姓藏名了,你不要说我当过强盗怕人家知道,现在世界上强盗多得很,你没事的。李涉写了这首诗送给强盗,强盗一看,非常高兴,结果不但没有抢他的东西,不要他交买路钱,反而送了很多东西给李涉,说你是大诗人,我送些礼物给你。于是李涉就平安过关了。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说明在唐代,整个社会,上上下下,都崇尚诗歌,都喜欢诗歌,都懂得诗歌的价值,都尊敬诗人。这种风气已经普及到了什么层次,到了强盗这个层次了。连强盗都喜欢诗歌,都懂得诗歌的价值,那么我们大概可以下这个结论:唐代社会从上到下都有崇尚诗歌的风气。在这样一种风气下,当然大家都会来写诗,最有才华的人都把他们的才华用在诗歌写作上。所以我们说,唐诗要想不好也难!这就是闻一多所说的“诗唐”,也就是诗歌的唐朝!

 

 第二讲 咏怀述志 

古人说:“诗言志。”用诗歌来表达志向,抒发情感,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悠久传统。而代表中国古典诗歌最高成就的唐诗,它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咏怀。不论是山水田园诗派,还是边塞诗派,虽然诗人们在诗歌中的描写对象各不相同,艺术风格多姿多彩,但它们都有一个同样的重要主题,就是咏怀。那么,唐代的咏怀诗和别的朝代的诗有什么相异之处?唐代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又是怎样的情志呢?
  今天我们谈的是唐诗主题的第一大类,我把它叫做“咏怀诗”。什么叫咏怀诗?概括地说,就是用诗歌抒写诗人的怀抱,写他心中的思想、情感,他的精神活动,他的内心世界。中国的诗歌跟西方诗歌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中国的诗歌从本质上讲都是抒情诗。我们读欧洲的诗,看到很多叙事诗,从《荷马史诗》开始,到拜伦的《唐璜》,诗歌中总要讲一个故事,有情节,有人物。中国的诗不一样,中国的古诗主要是抒情的,它主要的功能是写诗人内心的一些情感,一些思想。唐诗当然也不例外,所以顾名思义,咏怀也就是唐诗中最重要的主题。从现存的唐诗作品来看,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子的。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唐人的咏怀诗有哪些特点。
  我觉得唐代最早的一首优秀的咏怀诗是魏徵写的,这首诗的题目叫《述怀》,“述”就是叙述,就是讲述,“述怀”就是叙述我的胸怀。这首诗写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太平,唐代还处于开国战争期间,那么魏徵写了些什么呢?他写了他归顺李世民以后,跟着他打天下,东征西战,还到远方去出使,过着很艰苦很紧张的生活。他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一些感受,他就写出来了。这首诗比较长,我们不能一句一句地讲,我先向大家介绍最后两句,他说:“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意”和“气”,“意气”,这在古诗中间是一个词,我们现在不大说“意气”,要说就是“意气用事”,变成一个贬义词了。魏徵说的“意气”是什么意思?就是意志和气概,也就是内心的精神方面的一些活魏徵画像动,思想、情感,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至于说功名富贵,我跟着李世民打天下,将来能做什么大官,能得到多少俸禄,那都是次要的,可以不予考虑。那我们看魏徵这个人在诗中表达的这样一种胸怀,后来实现了没有呢?应该说实现了。魏徵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唐太宗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大臣。魏徵病重了,唐太宗去看他,当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唐太宗把自己一个年幼的女儿带到病床前面,当场许配给魏徵的儿子,说你虽然病重了,但是我今天希望你看一看未来的儿媳妇,他们还没到结婚的年龄,我先答应下这门婚事。应该说这样的君臣关系在封建时代是非常难得的,也许这正是魏徵诗里所说的“深怀国士恩”的具体内容,唐太宗确实把他视为一位“国士”啊!魏徵的《述怀》这首诗,最中心的意思就是“人生感意气”,他认为人生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精神力量,要有一种胸怀,至于说你能得到什么官职,能得到什么荣华富贵,那些都是次要的。我想,魏徵在《述怀》诗中定下的这样一种思想倾向,基本上也是后来唐诗中咏怀主题的主要倾向。
  我们知道,唐诗在初唐时期还处在草创阶段,到了盛唐才发展到它的顶峰。而盛唐时期有两大诗派,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那么,这两派诗人,在他们的诗歌之中,又各自表现了什么样的志向呢?
  到了盛唐,诗坛上有两大流派,一派是边塞诗派,写战争题材的,写边疆生活的;另外一派是山水田园诗派,写山水风景的,写田园生活的。写边塞主题的诗,毫无疑问,那些诗里都充满着昂扬、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气概。哪怕是在西域,在那种非常艰苦的自然环境里,在非常紧张的军营生活中,诗人依然如此。我们看岑参,岑参到了西域,那么艰苦的环境,八月天就下大雪了,但是岑参的诗中是怎么表现的呢?八月就下大雪,天气又是那么寒冷,对于中原人士来说,没见过这样的情景。但是他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果没有高昂的气概,没有为了保家卫国不怕吃苦的那种精神的话,是不可能写出这样充满乐观精神的壮丽诗句来的。

边塞诗我们就不多说了,它肯定是奋发昂扬的。下面我们看一看山水田园诗派的作品。对于那些主要是写田园生活、写乡村生活的诗歌,照理说应该体现一种比较淡泊、恬静的感情,好像应该跟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距离比较远一点,但事实并不如此。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派,尤其是盛唐时期,他们的诗里所蕴涵的那种精神力量跟边塞诗人是差不多的。山水田园诗派中间真正称得上隐士,基本没有做过官的一个大诗人是孟浩然。但是我们看孟浩然的诗,它同样表达着这样的志向,这样的人生理想,孟浩然诗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一年,孟浩然到长安去看他的好朋友王维。王维是朝廷的官员,要在宫里面值班,但是孟浩然是一个平民,他没有一官半职,是不能进宫的。相传王维晚上进宫值班,就偷偷把孟浩然带到宫里面去,想让他看看宫里的情形。没想到正巧碰到了唐玄宗,唐玄宗晚上到这里来转转,一看,怎么有一个外人在?唐玄宗看到了孟浩然,王维当然没法隐瞒,就说这是我的朋友孟浩然,他是一个布衣。唐玄宗一听,就说这个人我知道,是一个有名的诗人,然后就叫他朗诵自己的诗。孟浩然就朗诵起来了,诗里有两句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说因为自己才能不好,所以圣明的君主把我抛弃了,不让我做官;我又经常生病,所以朋友也和我疏远了。这本来是两句普通的抒情诗,但是唐玄宗一听就不高兴了,唐玄宗说:“你说什么‘不才明主弃’,你又没有来考试,没有来找我要官做,我根本不知道,怎么能怪我呢?我没有抛弃你,是你自己没有来求官啊!”抛开这件事情的是非和虚实不讲,我们看一看这两句诗说明了什么?说明像孟浩然这样的人,他也并不是全心全意地要做隐士,就想住在农村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不是的,他也非常希望有机会为国家做事,希望人生能够处于奋发有为的积极状态。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说,在唐代很少有真正的隐士。
  有一个成语叫“终南捷径”,“终南”就是终南山,长安南边的一座大山,“捷径”是什么呢?是做官的捷径,进入官场的一条捷径。“终南捷径”这个成语产生在唐代,它的主人公叫卢藏用,他的名字也很有意思,“藏”就是藏起来,“用”就是要使用。作为一个人才,你又要藏起来,又要被使用,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他的真正意思大概是先藏起来再使用,卢藏用的作为就是这样子的,他早年隐居在终南山。在古代,凡是有学问、有名声的人,隐居在一个什么地方,久而久之,你的名声更大了,大家都传说有一个很高尚的人,隐居在什么地方,不肯出来做官。好,等到名声一大,朝廷派人来请他,卢藏用马上就出山去了,马上就做官去了,后来官还做得不小。
  有一天,朝廷里来了一个道士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是一个真正的隐士,因为他是道士,他是出家人,出家人不能做官,他长期隐居在浙江的天台山,离长安很远,但是朝廷也把他召来了。司马承祯入朝见过皇帝以后,又要返回天台山去。卢藏用送他走到宫外,远远地看到终南山,卢藏用就指着终南山对司马承祯说,这座山里的景色也非常好,你何苦非要千里迢迢地回到天台山去呢?你住在这里就可以了。司马承祯就讽刺他说:“在我看来,终南山不过是做官的一条捷径罢了!”隐居在这座山里的人就是为了做官,因为离长安很近。“终南捷径”这个成语就传下来了,到了宋代,到了元、明、清,凡是读书人说到“终南捷径”,就是讽刺假隐士,你实际上不是真的要隐居,你隐居的最后目的还是要做官。但是在唐代,就在“终南捷径”这个词产生的那个时代,这个词并没有多少贬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的士人希望人生能够奋发有为,甚至不惜走终南捷径,这种在后世往往会受到讽刺的行为,也成了唐朝士人为了实现人生志向而可以选择的途径。唐朝有一个大诗人,就是通过走终南捷径进入了仕途。这个人是谁?他进入仕途后实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吗?他的咏怀诗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这个大诗人不是他人,就是李白。
  对于李白,“终南捷径”这句话完全可以用到他身上,李白真的在终南山隐居过。李白一生隐居的山相当多,陕西的终南山,河南的嵩山,山东的徂徕山,江西的庐山。大家看,这四座山东南西北离得很远,隐居本来是要安安静静地过一种跟外界隔绝的生活,你干嘛要从这座山跑到那座山,又从那座山跑到第三座山,不厌其烦地搬来搬去?而且李白隐居在这些山里,时间都很短,隐了一会儿,又跑开去了,换一个地方再隐。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他隐居在山里,就是等着朝廷来请他出山去,请他进朝去做官。他隐了一阵以后,看看怎么没有动静,就换个地方再隐。所以李白的隐居,并不是真的要避世,他隐居是为了求仕,为了要求得一个官职。所以一旦朝廷发现李白了,等到朝廷下诏书来请李白到长安去,李白马上就不隐了。李白写了一首诗,表示高兴,里面有两句,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辈难道是住在草野里的人吗?山林清趣图(元?张观绘)蓬蒿就是野草,是隐士住处的环境。李白说我可不是隐居的人,我本来是应该出去做官的,所以朝廷一来请我,就“仰天大笑出门去”了。到哪里去?当然是到长安去。所以我们说“终南捷径”这个词,在唐代几乎没有多少贬义。
  现在我们要问一问,李白要做官,杜甫也要做官,唐代的诗人都想做官,那是为什么?唐代的社会跟我们今天的情形不一样。今天大家要报效国家,报效社会,有很多种的途径,即使你是知识分子,你读了很多书,你得了博士学位,你也可以做很多很多其他的工作,有益于社会的工作,不一定非做公务员。古代的知识分子除了做官以外,几乎没有报效国家的其他途径,他们只有这一条途径,千军万马都要过这座独木桥。在唐代,你要么隐居,做个平民,你就不能为国家作什么贡献。你要作贡献,要想报效国家,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官,所以李白、杜甫就是这样做的,唐代的诗人都这样做。那么做官又是为什么呢?李白在很多诗里面表达他的志向,表达他的理想,表达得很清楚,他真正希望的是什么呢?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占据高位以后为国家作贡献,等到国家治理得很好,天下太平以后,他就希望真的去隐居了。他希望学习战国时候的鲁仲连。鲁仲连是古代齐国的一个高士,当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帮国家解除危难。事后国君要奖赏他,他却逃走不见,他又去做隐士了。李白希望仿效的就是鲁仲连的这种人生理想。我们说,这样的一种胸怀,跟魏徵是一样的,不同的仅仅是魏徵后来确实做了大官,他是站在一个高官的身份上来做诗咏怀。而李白本质上是一个平民,他是作为一个老百姓,来表达类似的人生理想。
  李白具有济世安民的理想,但在现实中,他的人生理想并没有实现,他仅仅成了皇帝点缀太平的工具。李白想报效国家,却报国无门。他的人生理想在现实中遭遇到挫折,那么,在屡经挫折后,李白的诗歌还能表达他的远大志向吗?
  李白的作品中比较常见的是写他的失意状态的诗,他很失望,他的理想得不到实现。他是被召到长安去了,但是唐玄宗以及整个朝廷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请他出来做宰相,请他来治理国家,没有,仅仅是叫他来写诗。叫他写诗干什么?或者说叫他写什么诗?无非是写些诗来歌颂杨贵妃是如何的美貌,歌颂皇帝的功德,等等,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诗。所以李白感到很失意。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虽然失意,他虽然在诗篇中间反复地表达他的失意,但是他失意而不失志,他的志向,他的胸怀,他的理想始终没有丧失。所以我们在李白的诗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状态:他好像是比较悲观,但是马上又变得乐观了;他好像是有点绝望,但很快又充满希望了,各种心情混杂在一起。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上天生了我这样一个人才,肯定是要有用处的,否则生这个人才干什么?“千金散尽”,我的黄金就是全用完了,也不用愁,它还会再来的。唐代并没有股市,我们现代人炒股,也许会今天千金散尽,明天又来了,熊市变成牛市了。李白没有这种机会,他是出于对自己的人格,对自己的能力的高度自信,对于未来充满着希望,所以他才能说“千金散尽还复来”。

同样,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李白的那首最有名的《行路难》中,也是忽悲忽喜。这首诗的标题叫做《行路难》,就是道路难走,这个“路”字当然不是真的指地上的道路,“路”就是前途。李白觉得自己没有前途,前程在哪里?找不到。《行路难》里说得很清楚:“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古人都说,路是走不完的,歧路里又岔出歧路来,地上有很多路,但是现在路在哪里呢?哪里有路?没有路!刚说完这几句,照一般人想,他都悲观到这个程度了,连路都找不到了,还能怎么样啊?可是他接下来马上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总有一天,我会驾长风,破万里浪,一帆风顺地、意气风发地实现人生的远大理想。所以在李白的诗中间,甚至在那些最失意的诗中间,也始终都不失志,这大概是李白的诗歌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正因为如此,正因为他失意而不失志,所以李白就始终有一种充沛的精神力量,他甚至蔑视权贵,蔑视功名富贵。他是一介平民,他是一个布衣,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其实很低,但在他看来,帝王将相也没什么了不起,也不需要向他们卑躬屈膝,他甚至看不起他们。李白觉得人间的荣华富贵、功名仕途都是短暂的,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李白在汉水上吟诗的时候,他就说:“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我们都知道汉水是从陕西发源,流到湖北的汉口进入长江,一路都是向东南流,李白却说,假如功名富贵能长在的话,那么汉水要向西北流了。汉水当然不可能向西北流,言下之意就是功名富贵不会长在。那么长在的是什么?长在的是人生的理想,人生的追求,以及人生创造的某些事业。所以同样就在这首诗里面,李白又说:“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平就是屈原,李白说当初屈原被楚怀王怀疑,然后疏远、放逐,屈原很悲观,很失望,后来跳进汨罗江自杀殉国了。但是时光流逝,到了现在,楚王的宫殿早就灰飞烟灭了,而屈原的作品,他的《离骚》,他的《九歌》,像日月一样悬在天上,它们的光辉永远不会消逝,这才是有价值的东西。
  因此,李白的为人,李白的举动中间,有一个非常为大家瞩目的特点,就是蔑视权贵。传说在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有一天他喝得醉醺醺的,骑着一头毛驴,不知不觉地就闯到华阴县的县衙里去了。县官正在坐堂,一看,怎么一个人骑着毛驴闯到衙门里来了?就把他拿下,问:“来者何人?”李白行吟图你是什么人,竟敢随便闯到衙门里来?李白就招供了。“我是谁?”李白说我是这样一个人,他说了四句话,一共16个字。首先是“龙巾拭吐”。什么叫“龙巾拭吐”?就是一块手巾上面绣着龙,那就是皇帝的手巾,“拭吐”就是呕吐以后弄脏了身上,用这个手巾来擦。除了皇帝本人,谁能用“龙巾拭吐”啊?李白。传说李白在长安时,有一次喝醉了酒,唐玄宗要叫他去写诗,他醉得当场吐了,唐玄宗就掏出他的龙巾来帮他擦。第二句,“御手调羹”。皇帝的手才是御手,“御手调羹”,一碗羹汤,可能太烫了,拿个调羹把它搅一搅,让它变得凉一点,好让人喝了醒醒酒。谁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也是李白。第三句,“力士脱靴”。力士是高力士,靴就是皮靴,叫高力士帮他脱靴子。高力士何许人也?大家肯定知道清代的李连英,权势熏天的大太监,高力士的权势跟李连英差不多,但是他实际得到的有名义的地位,比李连英更高,他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唐玄宗时代,高力士在朝廷里简直是炙手可热,连东宫太子,就是后来的唐肃宗(那个时候还是太子),见到他都要称他为兄,一般的什么公主、驸马爷见他,要称他为爷,他是名副其实的权势熏天。但是李白不管这些,李白喝得醉醺醺的,坐下来要写诗,指着高力士说:“你,来给我把靴子脱了!”因为有唐玄宗在场,高力士只好上前替他把靴子脱了。最后四个字,“贵妃捧砚”。杨贵妃给他捧着砚台,让李白写诗。当然,这可能有一点夸张,但绝不是无中生有。所以李白就在华阴县的衙门里招供,说我是谁呢?我曾经“龙巾拭吐,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我就是这么个人。县令一听大惊,原来是李太白先生来了!后人无数次复述这些故事,封建时代的文人津津乐道这些故事,大家也许会说,这体现了李白的狂,他性格狂傲,所以目中无人。帝王将相,在他看来都没有什么了不起,他根本不需要向他们卑躬屈膝。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不是性格狂傲,而在于李白认为自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的,一个人即使是平民,即使是一介布衣,他也应该有他自己的尊严。他的尊严即使在帝王将相的面前,也不能打折扣,他同样需要维持这样的尊严。李白以平等的态度,平等的心态来跟帝王将相交往,来看待那些人,他才可能有这样的举动。后人说到李太白,经常会有很多误会,从前人就开始了,宋朝的王安石说,李白诗不好。为什么呢?说是十首诗里面有八首诗写酒、写女人,太颓废了。一般的读者也会觉得李白的诗确实写酒写得太多了,成天写喝酒,他有两句诗:“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就是我一共活一百年,每年三百六十天,一共三万六千天,每天要喝三百杯酒。不得了啊,是个大酒鬼。后人好像觉得李白一天到晚就是喝酒,终日醉醺醺的。其实李白的意义不在这里,李白的最大的意义,他的那些咏怀诗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他体现了一个平民的人格尊严,这在封建时代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讲到了李白,我们当然就会联想到唐朝的另一个伟大诗人——杜甫。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给人的印象是狂放不羁,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给人的印象是谨慎持重。他们好像在各个方面都是对立的。那么,他们在诗中咏怀时,也是风格迥异的吗?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杜甫跟李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两个人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这样,他们两个人才能成为好朋友。杜甫跟李白相差十一岁,但是他们一见面就成为知己,两个人交往得非常和谐,分别以后杜甫再三地深情怀念李白。在杜甫跟李白交往的时候,杜甫还比较年轻,他那个时候的狂傲态度,那种奋发昂扬的精神,跟李白是一模一样的。正因为如此,杜甫写诗赠给李白,说:“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诗中体现的正是他俩共同的精神风貌!也正因为如此,才二十多岁的杜甫就写出了登泰山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大家都登过泰山,在登泰山的时候,可以看到泰山的石壁上,这里也刻,那里也刻,很多处刻着这两句诗,其实都不用刻,这两句诗已经刻在我们的心中了。这两句诗不仅仅是写一种空间的感觉:他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往下俯视众山,视野非常广阔,觉得其他的山都显得很矮小。不,他最主要的还是表达一种精神状态,诗人在精神上面占有一个很高的高度,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的奋发积极的远大理想。这一点他跟李白是一模一样的。当然,后来杜甫的发展,后来杜诗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杜甫咏他自己胸怀的诗,跟李白有一点不一样。杜甫进入长安以后,非常的穷困,这个穷困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他没有出路,他在长安整整十年,他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机会做官,为国家做事,但始终没有机会。但是杜甫跟李白同样是失意而不失志,他的诗中依然表达了他那种伟大的胸怀,那种高远的理想。杜甫跟李白不同的是,他在这些诗中说得比较实在,杜诗里有两个最明显的例子,一个是他39岁写的一首送给韦济的诗,诗中有几句是非常有名的,我想在座的听众朋友多数是知道的,他说:“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就是纨袴子弟都过得很好,但是我这样的读书人,有学问、有操守的读书人,却反而耽误了终身,一点都没有前途。但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又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就是我的希望是什么呢,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我希望让我们的君主变成像尧和舜那样的君、圣君,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天下的风俗都很淳厚,当然社会就会非常稳定,非常和谐,杜甫一生都在追求着这样的理想。
  另一个例子是杜甫在44岁时写的那一首诗,是他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有名,叫做《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在这首咏怀诗里把自己的满腹情怀都说得非常明确。首先他表明自己的身份,他说“杜陵有布衣”,我是杜陵这个地方的一个老百姓。古代老百姓穿布的衣服,布衣就是老百姓。我们应当非常注意“杜陵有布衣”这句话。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呢?是杜甫在44岁那一年写的,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这时候社会的矛盾已经积累在那里,天下快要大乱了,其他人都没有觉察,唯独杜甫有所觉察。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他写这首诗稍早一点的时间,杜甫刚刚得到了一个官职,就是太子东宫里的一个军需官,这个官的官位低到什么程度呢?是“从八品下”。我们都知道,知县官是七品官,所谓“七品芝麻官”,而杜甫的官职是从八品下,是低到几乎不能再低的小官。但不管怎样,他总算当上官了。但是,就在这一首诗里,他首先强调自己的平民身份,他说“杜陵有布衣”,我还是一介布衣,我是一个百姓。但是他在这首诗的后面又对自己做了一个定位,他说我认为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呢?是“窃比稷与契”,我希望做像古代的稷与契一样的人。稷是谁?就是后稷,是舜那个时代的一个大臣,是主管农业的官员。稷特别擅长农业,他教百姓怎么耕作,这个人后来成了周王朝的始祖。杜甫希望做他那样的人。同时他又说希望做契。契是谁呢?契是禹那个时代的一个大臣,他是协助大禹进行治水的,我们都知道大禹最大的功绩是治水,契是帮助他治水的重要人物,他后来成为商王朝的祖先。那么杜甫想要做这样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是为了什么?有一个哈佛大学的汉学家说杜甫想成为“伟大家族的创立者”,其实不是的。在封建时代,谁敢声称想当王族的祖先?像杜甫那样忠君意识特别浓重的人,更不会有这种妄想。事实上杜甫就是希望像稷与契那样,为国家多作贡献。所以在明末清初,一个叫王嗣奭的人评价这两句诗,说得最好。他说:稷也好,契也好,并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地方,他们的长处在哪里呢?就在于对天下、对百姓的一种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他引了孟子的两句话,引得非常好。孟子说,大禹听说天下老百姓还有在受苦的,还有淹在水里的,大禹就急了。禹不是以治水为己任的吗?百姓淹在水里面,大禹觉得这是我使他们这样的,是我没有尽到责任,我没有把水治好。孟子又说到这个稷,就是后稷。后稷是主管农业的,当后稷听说天下百姓还有吃不饱饭的,还有挨饿的,他就急了,他觉得这是我的责任,是我工作做得不好才使百姓挨饿的。禹和稷的这种态度,其实就是对天下百姓的一种责任感。所以王嗣奭说,杜甫之所以说他要做后稷和契,主要是出于责任感。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好,这是对杜甫咏怀诗真正的深层意义的合理解释,说得非常好。

杜甫的咏怀诗同样表达了一种积极奋发的精神状态,他和李白一样,都是失意而不失志的。杜甫当之无愧是唐朝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但后人对杜甫仍然有所误解。那么,后人对杜甫最大的误解是什么呢?
  后人对杜甫最大的误解就是说他是一个愚忠的人,说他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心忠于皇帝,所以是愚忠。这是对杜甫最大的误解。杜甫是忠君,杜甫是时时刻刻想着朝廷,想着皇帝,有人说他愚忠确实也有一点根据,比如宋代的苏东坡对杜甫的人品有一句著名的评价,说他“一饭未尝忘君”。就是每吃一顿饭都想着皇帝,都在想着皇帝有没有饭吃。当然事实上皇帝不用你想,他肯定有饭吃,但是杜甫就是老想着皇帝,老念叨着皇帝。我们看这句话有没有根据,说实话,是有一点根据的。杜甫晚年流落到夔州,有一次吃到了一种食品,是他以前从没吃过的,叫做“槐叶冷淘”。什么叫“槐叶冷淘”呢?就是用槐树叶榨出来的汁,和在面里做成的一种凉面,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凉面。杜甫写了一首诗,咏这个槐叶冷淘。他说,哎呀,不知道皇帝在乘凉的时候,能不能也尝尝这个味道。这首诗是在夏天写的,所以会想到皇帝纳凉,想到请皇帝尝尝凉面。他是一心想着皇帝,但是杜甫不是一味地愚忠,杜甫是寄希望于皇帝,他是希望皇帝能够变成一个好皇帝,用他的话说,就是“致君尧舜上”,让皇帝变成尧,变成舜,成为尧舜那样的好皇帝。在封建社会里,忠君本来就是全社会都遵循的道德准则。我们想一想,在封建社会里,除了出现一个好皇帝以外,大家还能有什么希望?一切对百姓、对国家有利的事情都要通过一个好皇帝才能得以实现,没有一个好皇帝,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杜甫强烈地希望出现一个好皇帝,他一心想着皇帝,实际上就是想着这一点。归根结底,杜甫的忠君意识最后还是落实在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那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忧国忧民,忧国忧民才是杜甫咏怀诗里最本质的内核,最本质的精神。
  我想,当我们读唐诗,读唐诗中的咏怀主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朝一日我们中国成了一个发达的富强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复兴了,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发达的先进民族,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人,作为国民的一分子,作为这个民族的成员,作为堂堂大中华的老百姓,我们怎样来锻造一种健全的人格?我们应该不应该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我们对于天下、对于整个国家,是不是应该负有责任心?我们也许无法像李白那样张扬个性,但是应该尊重自己的人格尊严。要是每个百姓都没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整个民族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尊严。我们也许无法像杜甫那样始终都在忧国忧民,但是应该对国家、民族有一份关怀。作为百姓,一个人当然做不了很多事情,但是应该有这份关怀,其实杜甫就是这样做的。杜甫一生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了不起的事业,他不在其位,他没有机会,但是他的诗歌中时时刻刻都在表达这种关怀。我想我们读唐诗中的咏怀主题的时候,重要的不是读了李白的诗就飘飘然像神仙一样,读了杜甫的诗就心情沉重,愁眉苦脸,最重要的应该是从那些诗歌里获得人格上的熏陶。古人跟今人不一样,古人自有他的局限,封建时代跟我们今天的时代有距离,但是在某些方面,古人的道德情操是可以抽象地继承的,唐代诗人对道德价值的某些认定,对人生理想的某些追求,我们是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熏陶的。时隔千年,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唐代诗人所写的咏怀诗,理由就在于此。

 

 第三讲 咏史明志

  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咏史诗也随之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由于刚刚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和动乱,因此唐朝人特别注重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在二十四史中,唐朝人编写的正史就有八部。在“以史为鉴”的社会思潮中,唐朝诗坛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咏史诗。那么,唐诗中间有哪些好的咏史诗呢?唐代的诗人对历史怀有什么深沉的感慨?他们深情缅怀的又是哪些历史人物呢?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作品是以历史题材为主题的,这一类诗,我们传统上称它为咏史诗,就是歌咏历史,把历史上的人物、历史上的故事作为诗歌的内容。
  那么,优秀的咏史诗是什么样子的呢?唐诗中间有哪些出色的咏史诗呢?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优秀的咏史诗有一个自身的传统,这个传统是从晋代左思写的咏史诗开始的。晋朝有一个很有名的诗人叫左思,他写了一组诗,共有八首,都是咏史诗,题目就叫《咏史八首》。我们看看左思的咏史诗是怎么写的。八首中最有名的一首说:“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在山涧里面,在山谷的底部,有一棵郁郁葱葱的松树,它非常高大,但是它长在低矮的山谷里面。在山顶上则有一棵小树苗,它只有一寸这么粗,是很小的一棵树苗,但是它长在山顶上。结果呢,小树苗反而覆盖了大树,太阳光照下来先照到小树苗,它的阴影投到大树上,把大树给遮蔽了。左思为什么这样写?他是说这个社会不公平,有的人才能很好,品德很好,但是他出身低微,就好像长在山谷里的一棵松树一样。相反,有的人因为出身豪门,他家庭高贵,他血统高贵,尽管他无才无德,但照样处在社会的上层,就像一棵小树苗长在山顶上。这样的诗,首先是咏左思心中的不平之感,诉说他心中的某种思绪,对人生的某种感受,最后才点到历史人物,这首诗的最后联想到汉朝的金日、张汤两个贵臣,他们子孙七代都做大官。然后又联想到汉朝有一个叫冯唐的人,左思说:“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冯唐这个人难道不伟大吗?他很伟大,很了不起,很有见解,很有才华,但是因为他出身低微,所以他一辈子都沉沦下僚,不受重视。这首诗最后咏了汉朝的几个历史人物,这样的诗吟咏了历史人物,写到了历史题材,所以是咏史诗。但它同时又非常强烈地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情,这就是左思开创的咏史诗的传统。后来文学史上优秀的咏史诗基本上都是按这个模式来写的。
  现在转到唐代,我们来看看唐代的咏史诗是怎样的。我刚才说了,好的咏史诗首先要抒发诗人内心的某些感受,诸如牢骚、不平,然后才在历史人物中间找一个吟咏的对象。这个历史人物一定是能跟诗人产生共鸣的,诗人才会来咏他,咏他就是咏诗人自己。
  李白、杜甫都写了大量的咏史诗,他们咏过很多历史人物。李白最喜欢咏的是两个人,第一个是鲁仲连,第二个是张良。鲁仲连是战国时代的人,战国时代的齐国人,这个人的特点就是他很有才能,他喜欢见义勇为,帮别人解除危难,当然都是一些国家大事,当赵国的首都被秦国军队包围以后,鲁仲连就挺身而出,帮助赵国解围。但是他做成这些事情以后,却“功成不受赏”,就是人家要表示感谢,要给他官做,赠给他金钱,他都不接受,他仅仅帮别人做事而不接受报酬。他说我要是接受报酬的话,我就变成一个商人了。但是我不是商人,我是个读书人!李白仰慕的另一个人物就是汉代初年的张良,大家对张良并不陌生,他最初曾和一个大力士去行刺秦始皇,结果没有成功。后来他就辅佐刘邦,起兵反秦,然后又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汉朝建立以后,张良也是不肯受赏,他不要高官厚禄,反而学神仙去了,学长生去了,等于是出家隐居了。鲁仲连和张良这两个人物的身上反映着李白自己的人生理想,李白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就是希望挺身而出,为国家作出贡献,功成名就以后再退隐。他不贪求功名富贵,仅仅是想做一番大事业。所以李白咏古人的时候选中了一个鲁仲连,一个张良,咏得很多,也咏得很好。

那么,杜甫又如何呢?杜甫的咏史诗中咏得最多的是诸葛亮,他一生写了很多诗歌颂诸葛亮,在他的心目中,古人中最伟大的人物,最值得仿效的人物,就是诸葛亮。杜甫到了成都以后,立即就去寻访诸葛亮的祠堂,就是武侯祠,现在还在成都。他写了一首诗叫《蜀相》,咏蜀汉的丞相,就是诸葛亮,他说:“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个写法是很特别的,他不是说我路过这里的武侯祠,顺便进去看一看。他说我早就想寻找诸葛亮的祠堂,因为我敬仰他,我热爱他,所以我一到成都就去寻访,诸葛丞相的祠堂在哪里啊?我能到什么地方去凭吊诸葛亮啊?一打听,人家告诉我,在成都的南郊有一个武侯祠,那里长着荫天蔽日的柏树,杜甫就到那里去了。这样的诗当然是咏古人的,咏的是诸葛亮,但是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思,杜甫希望他自己也能像诸葛亮那样为国家服务,为国家作贡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在这首诗的末尾,杜甫写了两句非常有名的句子,他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他的远大理想,他要兴复汉室的理想,并没有实现,就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了。所以,杜甫说,真可惜啊,他的雄心壮志没有能够实现,生命就结束了,后代的英雄想到这里都要流眼泪,都会同情他。杜甫同情诸葛亮,后人再来读这首杜诗的时候,就会产生双重的同情,既同情诸葛亮,也同情杜甫。北宋的爱国将领宗泽,因为无法实现渡过黄河去杀敌的愿望,忧愤成疾,在临终前再三长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上面说到,李白和杜甫都是在古人中找到一个最契合自己人生理想的人物,然后写咏史诗来歌颂他们。那么,在整个唐代的咏史诗中,诗人们最喜欢吟咏的历史人物又是谁呢?
  既然唐代的诗人大多是怀着自身的人生感受来写咏史诗的,所以他们选择的历史人物一定要与诗人们的情怀有密切的关系。唐代诗人最重要的集体性的人生感慨是什么?是怀才不遇的感觉。诗人都是自命不凡的,诗人又大多是命运欠佳的,于是怀才不遇便成为诗坛上整体性的牢骚。唐代诗人既要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受,当他们来咏史的时候,就从古代历史中寻找怀才不遇的典型人物。他们会找谁呢?第一,他们找到了西汉初年的贾谊。贾谊,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汉初最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也是历史上怀才不遇的典型人物。要问历史上谁最怀才不遇?名列榜首的就是贾谊了。贾谊由于才能杰出,他才二十岁出头,朝廷就注意到他了,汉文帝就把他召去,让他做博士。这个“博士”不是现代学位制度下的博士,而是古代的一个官名,一年之内又升为太中大夫,然后汉文帝还想让他做公卿,公卿就是当时最高级的干部,地位非常高。但是因为贾谊只有二十岁出头,所以当汉文帝要想任命他做公卿的时候,贾谊就受到了朝廷里很多人的妒忌,尤其是朝中那些年纪比较大、地位比较高的臣子,那些大臣,周勃啊,灌婴啊,那些人资格很老,年纪也比较大,他们看到汉文帝居然要把这么一个才二十岁出头的贾谊提拔到这么高的地位上,委以重任,他们就不乐意了。他们就纷纷地进谗言,诽谤贾谊,说这个人太年轻了,又没有经验,实际上也没啥学问,不能这么重用他!他们不停地说,说啊说啊,后来汉文帝被他们说动了,就把贾谊贬出长安。贾谊二十三岁时被贬到长沙,当时汉朝在洞庭湖南边封有一个长沙王,就让贾谊去做长沙王的太傅。长沙一带现在很繁荣了,但是在古代,汉代的时候,那是一个非常偏僻、相当荒凉的地方,朝廷把贾谊贬到那里去,就是不重视他。过了四年,到贾谊二十七岁的时候,汉文帝又想起这个人才,结果又把他召回长安去。召回长安以后,贾谊当然继续向朝廷提出他的意见,说国家有什么隐患,说有什么地方朝廷要更加注意。贾谊给朝廷写了一篇最著名的奏疏,叫《治安策》,这篇奏疏里说,现在大汉帝国表面上看好像很强大,国家统一了,也强盛了,但实际上还有很多的内忧、外患,在很多地方,我们的措施、我们的方针不是那么好,所以他感到很遗憾。贾谊说,有一件事情太令人遗憾了,我要为它痛哭,还有两件事情我要为它们流泪,还有六件事情我要长长地叹气。他要痛哭的是什么事呢?就是当时的汉王朝在全国各地封了很多诸侯王,这里封一个王,那里封一个王,当然都是刘邦的后代,汉代是不封异姓为王的。贾谊说这些诸侯王,地方上的王国,吴国啊,楚国啊,这些王太强大了,地方政权太强大,尾大不掉,中央政府就很难控制他们。这样久而久之,国家就会分裂,一个统一的大汉帝国就要分裂了,他说这是心腹大患,我感到最为遗憾,所以要痛哭。他要流眼泪的是什么事情呢?就是外患,主要指匈奴。当时匈奴对汉王朝形成很大的威胁,所以贾谊说这是严重的外患,我要为之流泪的。此外还有其他情况,都是目前还做得不够好的,都是国家的忧患。然后他就提出具体的措施,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才能解决诸侯王尾大不掉的情况,才能最后解除匈奴的威胁,从而达到大汉帝国的长治久安,他为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对策。

贾谊的奏疏呈上去以后,汉文帝非常重视,觉得贾谊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才,所以汉文帝就委任贾谊来辅佐他的小儿子。汉文帝有一个最年幼的儿子,被封为梁怀王,汉文帝最喜欢这个儿子,就叫贾谊做他的太傅,来教他怎么读书、怎么做人。可惜的是贾谊命运不好,贾谊做了梁怀王太傅以后,没过几年,梁怀王这个十几岁的小孩,骑马时一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摔死了。梁怀王死了,贾谊就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皇上叫我做太傅来管这个梁怀王,现在他骑马摔死了。贾谊觉得很伤心,就经常哭泣,三十三岁就死了。也就是说贾谊既没有得到很高的官职,他提出的具体的方针政策还没来得及实施,他的主张也没来得及被朝廷所采纳,他就死了。所以后人都认为贾谊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典型。
  这样一个怀才不遇的典型历史人物,唐代诗人当然要来咏他,杜甫就咏过贾谊。杜甫说:“贾生恸哭后,寥落无其人!”就是自从贾谊上疏痛哭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像他那样关心国家的命运了。贾谊不是为了自己,他是为了国家而在那里痛哭流涕,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大概在贾谊贬到长沙的九百五十年以后,中唐诗人刘长卿路过长沙,他去凭吊了贾谊的故居。贾谊曾经住在长沙,他的故居就在那里。刘长卿就写了一首非常好的诗,来悼念贾谊:“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这首诗是七言律诗,他说现在贾谊的故宅已经很荒凉了,里面长满荒草,诗人在夕阳斜照的时候走进了贾谊故宅,觉得这个地方很荒凉,很凄寂。他很同情贾谊,追问说:你这样的一个人物,为什么千里迢迢地被贬谪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啊?这首诗里写得最好的是五、六两句,我就把这两句给大家讲一下,就是“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两句。我们先看下一句。湘水就是湘江,刘长卿说湘江是无情的,大自然的东西当然没有感情,它千古不变地浩浩荡荡地流着,你贾谊在湘江边投文祭吊,它又怎么会知道呢?刘长卿说的是什么事情呢?这是说当年贾谊被贬到长沙,他路过湘江的时候写了一篇赋,就是《吊屈原赋》,因为屈原是在汨罗江投江自杀的,汨罗江是湘江的支流,所以贾谊路过湘江时想起了古代的屈原。屈原忠于楚国,忠于楚怀王,但是被怀疑,被放逐,贾谊觉得自己跟他一样,我也是忠于朝廷,我也向朝廷提了很多好的意见,但是反而受到迫害,受到贬谪,所以贾谊格外同情那位行吟泽畔的屈原,就写了一篇赋,投进湘江里,来吊祭屈原。刘长卿就说,贾谊你虽然往湘江里投了一篇《吊屈原赋》,但是有谁知道呢?湘江是无情的啊!言下之意就是世上有谁会同情你呢?当然这也就是说,我是同情你的,但是同情你的人太少了。我们再来看上一句:“汉文有道恩犹薄”,“有道”就是有道之君,刘长卿的意思是说汉文帝这个皇帝不算是一个昏君,更不是君,他还算是一个有道之君,是一个比较好的皇帝。据史书记载,汉文帝这个皇帝曾做过不少较好的事情,他废除了很多秦朝遗留下来的残酷的法律,他还是一个很节俭的皇帝,为了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就让百姓少交一点租税,减轻他们的负担。天下苍生已被秦朝的暴政和秦汉之际的战争折腾得奄奄一息了,只有实行轻徭薄赋才能让整个国家恢复元气,所以汉文帝下令免收全国田赋十二年,并亲自带头实行节俭。有一次,汉文帝想在宫中建一个露台,一合计需要花费十户中等人家的家产,他就下令不让修了。只有在汉文帝的时代,皇宫里才会有很多帐幔是用旧的布口袋拆掉以后缝在一起做成的,哪个皇宫里会这样寒碜啊?而且那可是大汉皇朝啊!但是刘长卿的诗里说,虽然你贾谊遇到了汉文帝这样一个比较有道的皇帝,他给你的恩惠也不够厚,他的恩惠太薄了。
  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是一位宽厚、节俭的仁义之君。贾谊虽然早年被贬,但是汉文帝四年之后就把他召回长安,并让贾谊辅佐自己最喜欢的小儿子,可见汉文帝还是很欣赏贾谊的才华的。那么,中唐诗人刘长卿为什么会认为汉文帝待贾谊恩薄呢?

让我们再看看另外一首唐诗,就能明白汉文帝的“恩犹薄”到底薄在什么地方了。晚唐李商隐有一首诗也是咏贾谊的,诗的题目就叫做《贾生》,古人称贾谊都不称名,都称“贾生”,贾生就是先生的意思,因为大家都很尊敬他。李商隐的这首《贾生》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意很清楚,我稍微讲一讲。宣室是汉代皇宫里的正殿,汉代有一座宫叫未央宫,未央宫的正殿就是宣室,汉文帝把贾谊从长沙召回来以后,就在宣室接见他。他们在宣室里谈话,汉文帝向贾谊请教一些问题,两个人面对面地坐在地上,谈啊谈的,一直谈到半夜。文帝听得太入迷了,觉得贾谊讲得太好了。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文帝坐在席子上,听得入迷,就不知不觉地朝前移动,这叫做“前席”。因为朝前移动,靠贾谊近一点,就能听得清楚一些。汉文帝一直听到半夜还不疲倦,还在“前席”,可见他对贾谊多么钦佩,多么重视!所以李商隐的诗里一开头就说了:“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贾谊的才华是无与伦比的!汉文帝把贾谊这个“逐臣”召回长安是做对了!但是李商隐又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他说可惜啊,汉文帝尽管听到夜半,还朝前挪动,要仔细地向贾谊请教,可惜这一切都是徒然的啊!所谓的“虚前席”,就是说白白地朝前挪动了,白白地仔细听讲了,为什么呢?第四句点明答案:“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最好的本领,最大的才能,当然是安邦定国,你汉文帝要向他请教的话,应该请教怎么治理国家,怎么把国家治理得更富强,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应该要关心苍生百姓,可惜汉文帝没有问这些内容!汉文帝接见贾生,一直谈到半夜,他向贾谊请教什么?请教的是鬼神的事情,请贾谊解释鬼神是怎么回事。鬼神的事贾谊当然也懂,所以就给汉文帝讲解,一直讲到半夜,但是这没有发挥贾谊的长处,鬼神的事不是他最重要的学问。汉文帝作为一个君主,应该向贾谊请教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要是他询问有关苍生百姓的事情就好了!所以李商隐觉得非常可惜,这就是“汉文有道恩犹薄”的最关键的地方。尽管汉文帝可算是一个有道之君,他也没有能够真正重用贾谊,也没有让贾谊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所以他对贾谊的恩惠还是薄的。换句话说,贾谊仍然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物。
  由于贾谊的英年早逝和怀才不遇,他成为唐代诗人最喜欢吟咏的一个历史人物。此外,还有另外一个历史人物,在唐朝的咏史诗中也绽放异彩。她虽然只是一个弱女子,却也使得许多的文人墨客为她咏叹不已。那么,她究竟是谁呢?
  除了贾谊,唐朝的咏史诗里还有另外一个历史人物,也是诗人们发泄怀才不遇的牢骚的对象,此人也是西汉人,不过是一个女性,她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古代著名的美女,民间传说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为什么也是怀才不遇的类型呢?我们先把王昭君的故事简单地讲一下。古代的帝王要选美,王昭君是西汉元帝时期的人,她因为长得美,就被选进宫里去了。但是选进宫里以后,王昭君在汉宫里过了几年,都没见着皇帝的面。当时的皇帝是汉元帝,王昭君一次都没见过汉元帝,就此默默无闻地待在宫里。几年以后,有一个机会来了。有一次,南匈奴的首领,叫呼韩邪单于,那时候南匈奴跟汉朝比较友好,双方没有打仗,呼韩邪单于就到长安来朝见汉朝的皇帝。汉元帝为了笼络匈奴,表示友好,就下令从宫廷里选五个美女送给他,嫁给他。这一选就选到王昭君了,也不是被动地选上的,王昭君是主动报名的,她在宫里也见不到皇帝,一连几年无声无息,她心里有怨气:我这么美貌,皇帝为什么不召见我?所以她听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了,皇帝决定要送五个宫女给他,王昭君就主动报名,说我愿意去。结果王昭君就被嫁给匈奴的单于了。临走的时候,按照当时的外交礼节,皇帝要赐宴,汉元帝就设宴会招待呼韩邪一行,当众把选中的五个宫女叫出来,交给他带回去。王昭君一出场,不得了了,大家读白居易的《长恨歌》,还记得描写杨贵妃的一句话吧,叫做“六宫粉黛无颜色”,就是一个特别美貌的人一出现,宫中其他的美女顿时都没有光彩了。王昭君一出现,整个汉宫都失去了光彩,因为她是宫中最美的人。汉元帝一看就呆住了,这样出色的美人怎么能送给匈奴,这个人是宫里最美的一个啊!汉元帝很想反悔,这个美女是我自己要的啊,留在宫里我可以立她为皇后啊,但是现在要送给匈奴了,名单已经公布了,人也已经出来了,没法再追悔了。为了外交,汉元帝就让王昭君走了。王昭君就这样嫁给匈奴的呼韩邪单于,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死在匈奴了。

《汉书》也好,《后汉书》也好,都记载了王昭君远嫁匈奴的事情,其他的书像《西京杂记》,还记载了一些细节。为什么王昭君进宫几年都没有见到过皇帝呢?原来这个汉元帝是一个官僚主义的家伙,他做皇帝,他要选美,宫里有那么多美女,他不是一个个地找来看,他只看画像。汉元帝叫画工给宫中的每个美女画一幅像,他只管看画像,看画像上这个人美不美,那个人美不美。现在的年轻人找对象,都知道光看照片来判断对方的容貌是不可靠的,一定要见到本人,看照片谁知道到底长得怎么样,画像就更加不可靠了,画像不是一种客观的反映,它是画家画的,画家画的像也许会失真,画得不很像真人。而且《西京杂记》里记得很清楚,因为汉元帝是看画像来选美,所以那些画工趁机捞钱:哪个宫女给我送钱,我就把她画得美一点,你不给我送钱,我就把你画得丑一点,这样你就选不上。王昭君自认为是宫里最美的,她天生丽质,觉得我不需要花这个冤枉钱,当然也许她家里穷,没有钱,所以她没有给画工送钱,结果画工就把她画得不太美,所以汉元帝看美人像时没有注意过她,也就压根没见过她本人。这样,一个汉宫里美貌第一的女性就远嫁到匈奴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死在匈奴,葬在匈奴。
  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引起后人无穷无尽的同情和感叹,李白为她写过诗,杜甫也为她写过诗。李白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做《王昭君》,他说:“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这是什么意思呢?李白说,王昭君西嫁了,我们汉王朝的月亮一路跟随着她,因为月亮是跟着人走的,月亮一直伴随着王昭君到匈奴去了。王昭君走到玉门关以后,就到了天涯,玉门关外就不是汉朝的疆域了,是匈奴的地方了,一到那里就再也不能回来了。“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月亮伴随着王昭君西行,这个月亮到了明天又会回到东方,它还会从我们的东海升起来,又出现在汉国的上空。但是王昭君西嫁,却是一去就不再回来了,昭君这一辈子再也没有回到祖国来。再下面两句是:“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匈奴那边有一座山叫燕支山,传说燕支山上出产一种草叫燕支草,匈奴的妇女拿来化妆、美容的。所以汉武帝时代汉朝的军队把燕支山攻下来以后,匈奴就有一首民歌说:“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燕支山丢掉了,我们的妇女没有化妆品了,脸上就没有光彩了。李白的意思是说,燕支山啊,这座匈奴的山,一年四季都很寒冷,从来不会开花的。燕支山上有什么花呢?只有雪花,天上飘下的雪花就是燕支山里的花。王昭君嫁到那里去了,她尽管美貌,但是不久就憔悴、衰老,最后死在那里,死在黄沙满天的异国他乡,再也没有回来。最后两句特别值得注意,李白说:“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昭君你生前没有黄金送给画工,所以画工把你画得丑一点,你就没有机会受到皇帝的重视。你死后只留下一座青冢,使后人到这里凭吊你,为你叹息!青冢就是王昭君的墓,在现在内蒙的呼和浩特市的南边,传说当地的草都是白颜色的,只有青冢上的草是青绿色的,所以叫做“青冢”,就是一座青色的坟墓。这是李白咏王昭君的诗。
  杜甫也写了一首诗来凭吊王昭君。杜甫晚年来到夔州,在长江的三峡旁边,那个地方有很多古迹,有很多历史人物在那里活动过,他就一连写了五首诗来缅怀五个古人,我们看看他缅怀了哪几个古人。第一个是庾信,这是南北朝最后的一个大文学家,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个文学家。第二个是宋玉,是跟屈原同时代的,写作楚辞的一个大作家。第四个是刘备,第五个是诸葛亮,这是古代的一对君良相,堪称英雄豪杰。五个古人中前面两个是男性的大文学家,后面两个是男性的英雄豪杰,唯独第三个是王昭君,是一个女性,是一个不幸的弱女子。但是在杜甫心目中,他们五个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都是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人物,所以杜甫写《咏怀古迹》五首,第三首专咏王昭君。那么,杜甫的诗是怎么写的呢?杜甫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就是在三峡那一带,两岸都是崇山峻岭,从瞿塘峡到巫峡,再到西陵峡,两岸的山从高到低,一路东奔,一直奔到西陵峡,奔到最后一座荆门山,荆门山再往东就到了江汉平原,就没有高山了,所以杜甫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王昭君。王昭君本来就叫王昭君,后来到了晋代,因为晋文帝名叫司马昭,古代皇帝的名字其他人是不能用的,一定要避讳,司马昭叫昭,王昭君就不能再叫昭,晋朝人就把她改称为“王明君”,“昭”字跟“明”字的意义差不多,都是光明的意思。改成王明君以后,就有人管她叫“明妃”,实际上都不是她原来的名字。她原来名叫王嫱,字昭君。杜甫说在崇山峻岭东奔的途中有一个小小的村庄,这个村庄就是生长王昭君的地方。王昭君生在此,长在此,后来它的地名就叫做“昭君村”。昭君村现在在湖北的秭归县,那里有一条很美丽的河叫香溪,香溪从神农架发源,一直流进长江,昭君村就在香溪边上,在整个三峡的中段,它的西边有瞿塘峡与巫峡,它的东边有西陵峡,这样一个山势雄伟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就是昭君村。杜甫的这两句诗很有意思,引起后人很多的讨论。

明朝有一个人叫胡震亨,他说这首诗的头起得不好,就是杜甫的这两句诗写得不好。为什么不好呢?胡震亨说,杜诗写了崇山峻岭一路飞奔,向东而去,气势非常雄伟。这样雄伟的气势,应该说这里诞生了某一个英雄人物才对,可是现在却诞生了一个王昭君,一个弱女子,这两者不相称(胡震亨《杜诗通》:“‘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但是一个叫吴瞻泰的清朝人不同意胡震亨的意见,吴瞻泰说,不,杜诗的这个头起得非常好,杜甫就是说山川的气势非常雄伟,昭君出塞图(清?倪田绘)然后钟灵毓秀,也就是山川的精华都凝聚在一个地点。这么雄伟的山岭一路东奔,在中途有一个小小的村庄,这个村庄产生了王昭君这么一个人物。他说杜甫这两句诗可用八个字来评价:“窈窕红颜,惊天动地。”(吴瞻泰《杜诗提要》)这个小村庄里产生了一个很柔弱的女性,一个美丽的女子,但是她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吴瞻泰的解读是符合杜甫的原意的,因为在杜甫心目中,王昭君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当然,从客观效果来说,王昭君远嫁匈奴,促成了南匈奴和汉朝之间更加和平、更加友好。王昭君嫁去以后,接连四十年间双方没有发生战争,这是件好事。但是从主观上来说,对于王昭君个人来说,这毕竟是她的人生悲剧。她的绝代美貌在汉宫里一点都没有受到重视,她连皇帝的面都没有见过,后来远嫁匈奴,从此生活在那里,死在他乡,葬在异国,终身再也没能回到家乡,没能回到祖国,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大悲剧。所以杜甫对王昭君表示了深厚的同情,他最后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琵琶曲里有一支曲叫《昭君怨》,就是表达了昭君心中的怨恨心情,所以杜甫对她表示深深的同情。
  杜甫的这首诗,清代的金圣叹评论说,这是写的什么?这就是为千古的怀才不遇的人抒发浓重的牢骚!那么,王昭君并不是一个才子,她不是一个男性,她只是一个美女,她并没有表现出有过人的才华,为什么她的遭遇跟怀才不遇是同样的主题呢?原来在封建社会里,男性以才能而见重于社会,女性却只能以容貌见重于社会,因为古代的女性不参加社会活动,没有做事业的可能性,所以在封建社会里,女性有美貌而不被重视,跟男性的怀才不遇,两者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在唐代的咏史诗中,怀才不遇这个主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把咏贾谊的那些诗看做这个主题的男性版本,而咏王昭君的那些诗就是这个主题的女性版本。一个咏男性,一个咏女性,一个咏怀才不遇,一个咏怀貌不遇,但是两者的悲剧性质,以及它们引起后人的感慨,都是一样的。封建社会里有一句话叫“郎才女貌”,就是说男的要看才,女的要看貌。贾谊有天下第一的才华却不被重视,王昭君有天下第一的美貌却不被重视,两者的悲剧性质是一样的。当唐代诗人来咏史的时候,当唐代的诗人自己怀才不遇,从而同情古人的怀才不遇,当他们带着这种价值观来选择历史人物当做吟咏对象的时候,那么男性的贾谊和女性的王昭君,就成为他们的首选人物,所以在唐代的咏史诗中咏得最多、咏得最好的,就是贾谊和王昭君这两个历史人物。
  怀才不遇并不仅仅是诗人个人的问题,它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悲剧。有才能的人物不能人尽其才,当然是国家和社会的巨大损失。同样,由于他们不能人尽其才,国家与社会就不能建设得更好,这当然也是每一个普通百姓的巨大损失。正因为如此,唐诗中吟咏贾谊和王昭君的诗,不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而且也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普遍的同情和共鸣。直到今天,我们再来读这些诗的时候,仍然觉得诗里包含的价值判断跟我们是一致的,我们读了以后也会同情他们。当然,我们更希望这些唐诗成为我们的历史借鉴,让我们的社会里不再发生贾谊和王昭君式的悲剧,因为社会的公正毕竟是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追求。

 

 第四讲 沧海桑田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的遗迹遍布大江南北。这些遗迹记录了朝代兴亡的历史,见证着山河易主的过程,后人来到这些遗迹,往往会产生浓重的沧桑之感,久久不能释怀。这种人类共有的情感,在唐代诗人的笔下催生了一首首伤感悲凉的怀古诗,直到今天,读起来依然让人感慨万千。那么唐诗中有哪些著名的怀古诗?唐代诗人在历史遗迹前抒发了什么深沉的感慨呢?
  唐朝的怀古诗非常多,我们先从唐朝人对于古代的历史重视哪些内容说起。在山西有一条河叫汾河,也叫汾水,汾水向西南方向流,一直流进黄河。在汾水的南岸有一个地方,汉朝时候叫它汾阴,山的北边叫做阴,水的南边叫做阴,汾阴这个地方就是现在山西的万荣县。这个地方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在汉武帝的时代,这里发现了宝鼎,是古代传下来的很宝贵的鼎。鼎是重要的文物,是国家的重器,所以汉武帝很高兴,就在这里建了一个祠堂,来祭祀当地的土地神。汉武帝一生中曾先后五次到汾阴这个地方去,皇帝经常去的地方,当然就很重要,当然会很繁荣。但是历史是会变化的,沧海桑田,时间的长河流逝了,地方就起变化了。九百年以后,到了唐代,汾阴这个地方不再有汉朝那种繁盛的局面了,它变成了一个很普通的地方,汉朝的那些古迹,汉武帝建的那些祠堂,统统都没有了。所以初唐有一个诗人,名叫李峤,他路过汾阴的时候,感慨万分,他想起这个地方在当年是那样的繁荣昌盛,连大汉皇帝都先后五次驾临这里,来举行祭祀土地神的大典,但是现在这里既偏僻,又荒凉。他放眼看去,看到了什么呢?在阵阵秋风中,一行行的大雁从汾水上空掠过,向南飞去。李峤就写了一首诗,叫《汾阴行》。这首诗很长,我只念后面的四句,很容易懂。他说:“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就是满眼都是壮丽的山河风景,但是看了以后使人伤感,泪水落在衣服上面。富贵也好,荣华也好,能维持多长时间呢?在汉武帝的时代,这里真是富贵荣华的地方,但是现在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如今的汾水上还有什么?年复一年,只有大雁向南飞去。大雁飞过的地方当然是人类活动比较少的地方,所以这里很冷清,很荒凉。这四句诗里,包含着对于古代曾经有过的那些繁华场面如今都已消失的一种感慨,包含着一种吊古的情怀。这四句诗在当时就很感动人,唐玄宗晚年,在安史之乱的前夕,那时候山雨欲来风满楼,国家快要动乱了,唐玄宗听歌手唱歌,唱的就是这几句,“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他听了以后就流泪了,他非常感动。为什么感动?唐玄宗可能想到古人的富贵荣华不能维持长久,今人又怎么能够例外?我现在也是享尽富贵荣华,但也可能不会长久。他心有感触,就非常感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玄宗匆匆地西奔,在逃往四川的途中又一次听人唱这首歌,又一次感动得泪流满面。这是唐朝诗人面对汉朝遗留下的古迹来进行怀古,这样的怀古诗深深地感动了当时的读者。
  唐玄宗自己听李峤的《汾阴行》,他缅怀汉武帝留下的古迹,他感到伤感。没想到时间过得飞快,很快他本人的事迹也成为他的后人怀古的对象。过了九十多年以后,晚唐诗人杜牧路过骊山的华清宫,骊山上有个华清宫,是唐玄宗跟杨贵妃一起游玩、享乐的地方,现在还保存着,宫里面有温泉。杜牧路过华清宫,就写了一首诗,因为他想起了当年唐玄宗、杨贵妃他们在这座宫里的情景。这首诗很短,就四句话:“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站在骊山顶上回望长安,一片锦绣,长安是一个很繁华的城市,是大唐帝国的首都嘛,非常繁华。骊山上重重叠叠地建满了宫殿,有很多重的宫门,然后一重一重的门都打开了。所谓“次第”就是顺着次序,这一扇门开了,接着后面的一扇门又开了。一扇一扇的宫门都打开来干什么?为什么这个骊山上的华清宫的很多宫门一道一道都要打开呢?原来山下来了“一骑红尘”,“一骑”就是一人一马,一个人骑着一匹马,这个“骑”字念jì。一个人骑着马从山下飞奔而来,所以一道一道的宫门都打开了,好让他通行无阻。这个人来干什么?他一路飞奔而来,皇帝居住的宫殿打开了一道又一道的宫门让他进来,他是来递送紧急的军事情报吗?有什么重要的公文要呈送给皇帝吗?都不是。只有杨贵妃知道是为了什么,所以杨贵妃在山顶上笑了。杨贵妃看到一个人骑着马从山下飞奔过来,扬起一路的尘土,就回眸一笑。杨贵妃笑什么?原来来人是来进贡荔枝的,他要把新鲜的荔枝送到骊山上,让杨贵妃享用。据历史记载,杨贵妃最喜欢吃鲜荔枝。荔枝从树枝上摘下来,三天以后色、香、味全都没有了。而古代没有冷冻设施,所以一定要尽快送到长安,这样的鲜荔枝才好吃。荔枝是产在南方的水果,唐玄宗时进贡的荔枝,主要是南海沿岸所产的,从那个地方摘下荔枝,要在几天之内送到长安,送到骊山上的华清宫里让杨贵妃品尝,当时的办法只能是人马接力,一路飞奔。就是在前方安排人马等着,等上一匹马奔到,下面一匹马接着再跑,一路上片刻不停,这样才能保证在几天之内送到长安。进贡荔枝给百姓带来很大的祸害,杜甫的诗里曾写过:“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为了赶送鲜荔枝到长安,成百匹的马累死在山谷里了。连马都跑死了,人受到的伤害是何等惨重?所以当杜牧来到这座华清宫,他想起当年的事情,想起唐玄宗、杨贵妃他们的荒淫无耻,为了要吃鲜荔枝,竟动用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来运送。骊山上的宫门一路打开,一个人骑着马飞奔而来,大家还以为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原来不过是送荔枝而已!你说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她吃点荔枝干不也可以吗?或者她自己跑到南方去吃一点鲜荔枝好了,何必千里迢迢用人马接力的方式来运送?这是不管百姓死活,这是劳民伤财,这是糟害百姓!杜牧当然会把唐玄宗、杨贵妃的荒淫无耻与后来的安史之乱联想起来,所以他感慨万分。这是怀古诗的一种写法,就是诗人来到某个地点,想起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心中感慨,就写诗来抒发这种吊古的情怀。

当然,正像咏史诗那样,唐代的怀古诗也往往与诗人自己的生平遭遇密切相关。当诗人来到某些古迹时,曾在那里活动的历史人物,曾在那里发生的历史事件,如果与诗人的遭遇有某种相似之处,那就会在诗人内心产生深刻的共鸣。在这种情境下写出来的怀古诗,就会具有格外深沉的抒情意味。
  我们下面看一首传诵最广的唐代的怀古诗,这首诗非常有名,就是陈子昂写的《登幽州台歌》。幽州台是北京的古迹,它座落在北京的南边,幽州是北京的古地名。这座台有很多的别名,它又叫“燕台”,北京这一带地方在古代曾是燕国,燕国的一座台,所以叫燕台。它又叫“蓟北楼”,因为是在蓟州北边的一座楼。它还有一个更有名的名字,叫“黄金台”。在公元696年,也就是陈子昂36岁那一年,他来到了幽州,登上这座幽州台,他感到无限的感慨。感慨什么呢?陈子昂此行,是跟着唐军来征讨契丹的。他跟随一个叫武攸宜的将领来攻打契丹。当时北方有一个民族叫契丹,那场战争是契丹挑起的,契丹先来侵犯唐帝国,武则天派出大军回击契丹,陈子昂就跟着来了。陈子昂也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他非常有见解,他到了前线就向主帅武攸宜提出很多好的建议,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可是武攸宜一概不予采纳,所以陈子昂很失落。他觉得我有这么好的谋略,有这么好的建议提出来,主帅都不予采纳,于是感到很失落。陈子昂怀着这种心情登上了这座黄金台,也就是他说的幽州台。
  黄金台不是一座普通的建筑,它是跟古代的几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的。首先是建造这座台的燕昭王。战国时候的燕国原来很弱小,燕昭王发愤图强,要想使国家强盛起来,他说我怎样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呢?他有一个老师叫郭隗,郭隗就劝他,第一要务是人才,国家强盛的关键在人才,你要招揽人才,把别的国家的人才都吸引过来,燕国就会强大了。燕昭王又问怎样才能招揽到人才呢?郭隗就劝他修建一座高台,把黄金堆放在台上,所以叫黄金台。不是用黄金筑成的台,而是在台上放着黄金。郭隗建议,只要有人才前来,就把黄金送给他,表示重用。修建了黄金台以后,郭隗说,一时招不到好的人才,你就先从我开始吧。于是燕昭王就请郭隗登上黄金台,说这是一个优秀人才,赏给他很多黄金。这个消息传开去,各地的人才都投奔燕国来了,燕昭王就招到了著名的军事家乐毅,还有剧辛等著名的人物,后来燕国就强大起来了。所以黄金台是一个发生过历史故事的地方,是古代一个有为的君主筑台招揽人才,然后使国家强大起来的一个古迹。
  因此当陈子昂登上这座幽州台后,他心里就感慨万分,他觉得我怀才不遇啊,我没有碰到燕昭王那样的时代,我来此登台,可是这座台已经很荒凉了,台上根本没有黄金,甚至连人影都没有,我登上来了也是白登!所以他就写了一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往前看,看不到古人,燕昭王啊、乐毅啊,他们都远去了,都不在了。我往后看,后面有没有继承者呢?也没有,现在既没有那样的杰出人才,也没有那样的开君主。历史是多么的悠久,宇宙是茫茫无边,我独自登上此台,真是太寂寞,太孤独了!陈子昂的这首诗当然是在怀古,他当然是在缅怀燕昭王和乐毅那一批历史人物,但是更主要的,他是抒发内心的失落之感,所以他才会慨叹当代已经没有这样的人物了,现在只留下这样一座荒台,供人登览,使人伤感!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唐代最负盛名的怀古诗。读者也许会说,这是一个唐代的英雄人物在缅怀古代的英雄人物,英雄惺惺相惜,是一种特殊背景下写出来的怀古诗。那么假如是一个普通的诗人,不像陈子昂那样胸怀雄才伟略,这样的诗人来到古代的杰出人物留下的古迹时,他会不会有所感慨呢?他能不能也写出一首优秀的怀古诗呢?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最著名的就是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这首诗。我们知道,孟浩然一生没有做过什么重要的事业,他甚至没有任何机会让别人见识他的才能,所以他到底有多大的才能我们无从知道,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无所作为的隐士,一个身世普通的诗人。孟浩然是长期隐居在襄阳的,襄阳郊外有一座山叫岘山,有一次孟浩然与几位朋友一同登上岘山,他想起在晋代曾经有一个叫羊祜的人也登过岘山,内心非常的感慨,他就写了这首诗。前面的两句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就是人世是不断地变迁的,一代一代地新陈代谢,这样就构成了一部历史。后面的两句说:“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他说我在岘山上看到了后人为羊祜立的石碑,我读了碑文以后,非常感动,流泪不止。孟浩然为什么要感动呢?他登上岘山看到纪念羊祜的石碑,他感动的是什么呢?我们要从羊祜说起。

羊祜是晋代的一个大臣,也是一位名将,他长期驻守在襄阳。羊祜曾经登过岘山,有一天,羊祜带着很多部下以及门客一起登上岘山,他登山远眺,非常感慨。他说,自从有宇宙以来,这座山就坐落在这里了(我们知道地壳的变化是很缓慢的),从古到今,像我们一样登到山上来看风景的人不知有多少,但是他们一个都没有留下姓名来,想起来真让人觉得悲伤。我们今天来此登山,后人也会很快把我们遗忘的。羊祜说了这番话后,他的部下有一个叫邹湛的人,就对羊祜说,你已经做了一番事业了,你官做得很大,又为地方上做了很多好事,老百姓会记住你的,你的英名必将与这座山一样传至永远。像我们这样的人,才真的会像你所说的那样呢!因为我们是无名小辈,什么事业也没做出来。果然,羊祜死了以后,当地百姓感激他,怀念他,就在岘山上为羊祜立了一座碑,是纪念羊祜的功德碑。后人来到岘山上,一看见这座碑,就想起羊祜,大家就伤心流泪,这块碑就被当地的百姓叫做“堕泪碑”,就是使人掉眼泪的碑。
  当孟浩然登上岘山的时候,他看到了纪念羊祜的碑,他就想起羊祜,他想起羊祜与邹湛的那番对话,想起当年羊祜他们登山时的伤感的情怀。应该说,羊祜的感慨其实也是一种怀古的情怀,所以孟浩然的伤感已是双重的怀古情怀,难怪这首诗是这么深沉动人。孟浩然当然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来到一个古迹,想到曾经有某个有名的历史人物在这里活动过,这里有他遗留的流风遗韵,他就会产生缅怀古人的心情,这是产生大部分怀古诗的一个背景。
  这样一来,我们已经比较清楚,怀古诗发生的背景一定是一个有古迹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古代曾经发生过重要的历史事件,留下了古代的宫殿或古战场的遗址,或者古代某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曾在这里活动过,留下了他们的故居,或是他们的坟墓。凡是有这些古迹的地方就是产生怀古诗的环境,诗人走到这里,缅怀历史,他们就会写诗表达心中的感受。那么,产生怀古诗最集中的地方在哪里呢?在唐代,哪一座城市最能触发诗人的思古之幽情呢?
  中国大地,到处都是古迹,因为我们的历史悠久。我到美国去看过,才一百多年的房子就当做古迹,就要挂牌纪念。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啊,一百多年的古迹简直算不上是古迹,我国几百年、上千年的古迹比比皆是。但是我今天只想重点介绍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那就是南京。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那里建都。南京这个城市有一个特点,可能是其他城市没有的,它有很多别名,就是这个城市在历史上并不叫南京,它叫金陵,它叫秣陵,它叫石头城,它叫建邺,它叫建康,它叫白下,等等,它有很多很多的古地名。在不同的时代,南京有不同的地名,其中有不少地名是因为改朝换代才叫出来的。所以南京留下了特别多的古迹,唐代的诗人在这座城市里也写了特别多的怀古诗。我这样说不是因为我住在南京,而是因为我们读唐诗的时候,会发现有许多的怀古诗是写南京的。那么诗人们在南京怀古的时候,他们心中的感慨是什么呢?我们先从南京的历史说起。
  南京最早的地名叫金陵,它为什么叫金陵?传说战国时候,楚国有一个国王叫楚威王,楚国的中心地区在现在的湖北、湖南一带,楚威王走到南京这个地方,看到这里有王气,王气就是帝王之气,就是预兆着这个地方要出帝王,楚威王当然不愿意了,楚国的中心在郢都啊,他当然不愿意金陵这个地方也出王,他想镇压住这里的王气,就派人在南京的山里面埋了黄金,传说是铸了金人埋在地下。埋在地下干什么?要把这里的王气压住,用黄金把它镇住,让这里出不了帝王。所以人们就称南京为“金陵”,就是埋着黄金的一个山陵。
  战国以后,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派人在全国各地察看,让那种看风水的人,当时叫“望气者”,到全国各地观察动静。望气者一走到南京这个地方,就看到这里有帝王之气,就是南京这里要出帝王。秦始皇当然不愿意了,他的首都在咸阳啊,怎么能允许别的地方也出帝王,影响他的统治呢?所以他就下令在南京挖河,要把那里的地脉挖断。看风水的人讲究地脉,地脉被挖断了,王气当然也就不存在了。于是南京就有了今天的秦淮河。为什么叫秦淮河?是秦朝挖的淮河,人工开掘出来的一条河。当然,秦始皇就不许这里再叫金陵了,把它改名成“秣陵”,“秣”就是喂马的牧草。秣陵,意思是这些山陵上只长一些喂马的草,不是什么金陵了。

楚威王到底有没有在南京埋金,秦淮河到底是不是秦朝挖掘的,现代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唐朝人都是这样传说的,唐代的诗人都是相信如此的。我并不相信风水,我不想在“百家讲坛”宣扬风水的说法,但是说来也奇怪,虽然古人都说金陵有帝王之气,但自从楚威王在那里埋黄金镇住王气,秦始皇来开挖秦淮河把地脉挖断,后来历史上凡是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都是短命的。我们数一数,从东吴开始,三国时候东吴的孙权就建都在那里。然后是东晋,然后是南北朝的宋、齐、梁、陈,然后是唐末五代时候的南唐,就是李后主那个王朝,然后就是明代,然后是太平天国,除了东晋,东晋以南京为首都,大概勉强超过了一百年,其他的朝代都是只有几十年,甚至只有十几年,全是短命王朝。就是说南京这个地方有很多朝代建都,但是国运都不长。最有意思的是明朝,本来明朝有两百多年、接近三百年的历史,朱元璋是开国皇帝,他建都在南京,但是到了燕王朱棣,就把国都迁到北京去了,所以南京作为明朝的首都也是短命的。那么,这跟历史上的埋黄金、挖秦淮河有没有关系呢?我不敢说有关系,但是结果就是这样,南京始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都城。
  这样一来,在南京这个地方就上演了太多的兴亡故事,一个朝代兴了,在这里建都,但是很快又亡了,南京一幕一幕地演出着朝代兴亡的故事。当唐代的诗人来到南京,在这个地方写怀古诗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地方有王气,但是在这里建都的王朝都不长久,亡国的悲剧一幕又一幕地上演。中唐诗人刘禹锡有两句诗说“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他说的是什么呢?他说的是晋朝的军队来攻打东吴,浩浩荡荡的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最后攻下了石头城。孙皓,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举着降旗出来投降,金陵王气就没有了,暗淡了,消失了。晚唐的许浑也写了咏金陵的诗,他说“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他说的又是什么呢?是隋朝的军队来消灭陈朝,陈叔宝,也就是荒淫无耻的陈后主,他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再也唱不下去了,因为这里的王气又一次告终了。因此,当大诗人李白登上南京郊外的凤凰台的时候,他举目眺望南京城,他望到了什么呢?他的诗里说望到了两个景象,一个是“吴宫花草埋幽径”,另外一个是“晋代衣冠成古丘”。就是东吴遗留下来的皇宫,现在已经荒废了,宫里面长满了野花野草,连那些幽静的小路都被埋起来了。野草长得连路都看不见了,可见有多么荒凉。那么晋代留下了什么呢?是成片的“古丘”,也就是坟墓。晋代有那么多的衣冠,那么多的历史人物,现在只留下一片荒坟。可见唐代的南京在李白眼中是相当荒凉的,到处布满着荒凉的历史遗迹。难怪诗人们在南京写的怀古诗总有一股悲怆凄凉的意味呢!
  听众朋友如果到南京去旅游的话,大家就会发现,不管是大地名还是小地名,南京有很多地名都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而且每一个地名都包含着一个伤感的历史故事。南京城外有紫金山,也就是钟山,它的城墙是石头城,也叫鬼脸城。这个紫金山跟石头城,本来是形势险峻、非常雄伟的地方,诸葛亮说:“钟山龙盘,石城虎踞。”虎踞龙盘,形势既雄伟又险要,很适合建都。但是建都在南京的王朝都是短命的,所以钟山也好,石头城也好,当后代的诗人来此凭吊古人的时候,首先想起的是这里不断地上演亡国的故事,使人倍觉伤感。李商隐问得好:“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我们更不用说玄武湖啊,台城啊,秦淮河啊,乌衣巷啊,那些地名每一个都包含着一部兴亡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唐代的诗人在南京写的怀古诗中有哪些好作品,当然好诗实在太多了,我不可能一一的讲,我只举两个例子。
  第一首诗是刘禹锡写的。刘禹锡写过五首关于金陵的怀古诗,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叫做《乌衣巷》。“乌衣巷”是南京的一个古地名,现在还在南京的城南。乌衣就是黑衣服。刘禹锡的这首诗很短,我先念一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咏的是秦淮河边上的一条巷子,巷子附近有一座桥叫“朱雀桥”。中国古人认为东有青龙,西有白虎,北有玄武,南有朱雀,所以凡是南边的城门都叫朱雀门,南京也是这样。朱雀门外面有一座桥,架在秦淮河上,就叫朱雀桥。在六朝时候,在东晋和宋、齐、梁、陈的时代,那里是非常繁华的地方。当时的朱雀桥上有一个城楼,上面有铜铸的两只大雀,就是谢安亲自建造的,是非常繁华的地方。在东晋、南朝的时候,乌衣巷是当时门第最高的王、谢两家人居住的地方,一家是王家,另一家是谢家,他们是南朝身份最高贵的贵族。王、谢两家的身份高到什么程度?我们只要看两个例子就知道了。王家在东晋最早出的一个宰相叫王导,西晋灭亡后,王导等人拥戴着司马睿南渡到江南,建立了东晋,当晋元帝司马睿坐在龙椅上举行开国典礼的时候,竟然叫王导一起坐在那把龙椅上。所以老百姓都说:“王与马,共天下。”就是这个东晋的天下是谁的?是王家跟司马家两家人家平分的,皇帝姓司马,皇家简称马家,另外一家就是王家,可见王家的地位有多高!

当时的另外一个高门贵族就是谢家。大家肯定知道淝水之战的故事,淝水之战时,北方前秦的军队往南打过去,在安徽的淝水与东晋的军队相遇,在那里打了一仗。淝水之战是晋军取得了胜利,把前秦的军队打败了,从而保卫了东晋。淝水之战中,在后方运筹帷幄的宰相是谢安,是谢家的人;在前方冲锋陷阵的大将是谢玄,又是谢家的人,可见谢家是何等重要的人家,他们家里尽出功臣,保卫国家,建了大功。
  所以,王家跟谢家,在东晋,在东晋之后的宋、齐、梁、陈,都是门第最高贵的人家,地位非常之高。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他们是高级干部中的高级干部,最高级别的高干。这条乌衣巷就是当时的高干子弟聚居的地方,王家和谢家,一条巷子里只有他们两家住在那里。因为王、谢两家住在乌衣巷,所以他们的子弟叫做“乌衣子弟”,就是高干子弟的意思。大家不要误会,不要以为当时的贵族子弟都穿着乌衣,乌衣就是黑衣服。不是的,东晋、南朝的时候黑衣服是贫贱的人穿的,穷人穿的,地位低的人穿的,贵族不穿。那么为什么王、谢两家聚居的巷子叫乌衣巷呢?原来乌衣巷这个地名是古地名,它的得名是在东吴的时代。当时孙权修筑了石头城,派一支军队驻扎在那里,就在乌衣巷那一带,当时的兵士都穿黑衣服,所以那个地方就叫乌衣巷。到了东晋,王、谢住到这里来了,但这个地名一直没有变。地名虽然叫乌衣巷,但是住在这里的贵族并不穿乌衣,乌衣巷只是一个地名。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刘禹锡的这首诗。第一句是“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曾是非常繁华的地段的一座桥啊,怎么会桥边长满了野草花?显然这不是人工栽种的花草,而是野生的草花,可见这地方已经不那么繁华了。“乌衣巷口夕阳斜”,一缕斜阳的光照进巷口,这儿还有当年的繁华气氛吗?没有了,这儿已经很冷落了。三、四两句写得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从前这个地方是王家、谢家居住的地方,是高门贵族聚居的豪华场所,但是时代变迁了,现在这里住的是普通百姓。燕子一年又一年地飞来,从前是飞到王、谢的家里去,现在却是飞到寻常百姓家里去了。燕子喜欢在人家的梁上做窝,古人认为燕子今年在这里做窝,明年还回到老地方来做窝,燕子是依恋故居的。晋朝有人写了一篇《燕子赋》,说有一个人为了要试验燕子是不是回到老地方,就在秋天燕子快要南飞时,把他们家梁上的燕子抓住一个,剪掉一点爪子做记号。我们现在给鸟做记号是用一个铝圈套在脚上面,古人没有铝圈,就剪掉一点爪子再放飞。到了来年春天,燕子飞回来了,主人一看,果然是那个剪掉爪子的燕子又回来了。刘禹锡的诗里说,乌衣巷原来是王、谢这样的高门贵族住的地方,但是现在已经变成普通老百姓的家,只有燕子不管你是富贵人家还是贫穷人家,它还是一年一度地飞到这里来。当然,从谢安建造朱雀桥到刘禹锡写这首《乌衣巷》,时间已经过去了四百八十年,不是说当年的那个燕子还活着,他的意思是说燕子始终都会飞来,自然是不变的,但是六代豪华的景象已经不存在了。人们感叹南京城的历史,往往会说“六代豪华”,这个词里包含着对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这是唐代诗人在南京怀古时的典型心态。
  在历史遗址前抒发心中的沧桑之感,是唐代怀古诗中最常见的写法。对于六朝故都的南京城,诗人的感慨当然离不开对六代豪华的追思。但是大家都这样写的话,显然会落入陈陈相因的俗套。那么,唐代诗人是如何用独特的艺术构思来推陈出新的呢?
  唐诗中还有一首在南京城写的怀古诗,其感情色彩跟刘禹锡的《乌衣巷》非常相似,但是写法却不一样。这首诗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也是选在《唐诗三百首》里的,就是晚唐韦庄写的那首《台城》。这首诗在《唐诗三百首》中的题目叫做《金陵图》,这是编书的人弄错了,其实韦庄的诗集中另有一首《金陵图》,而这首诗的题目就叫《台城》。“台城”就是南京玄武湖旁边的那一段古城墙,这在六朝时候是首都的城墙,明代的城墙也建在这里。在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里,韦庄走到台城根下,看到台城北侧的长江边上,十里长堤,杨柳依依,还听到一声声的鸟鸣。韦庄感慨万分,他觉得自然是不变的,到了春天,南京城依然是一派春色,但是六代繁华已经像梦境一样永远消逝了。这首诗也只有四句,就是:“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那么,这首诗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呢?它有没有浓重的沧桑之感呢?让我们从第二句的一个异文说起。所谓“异文”,就是诗歌的文本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不一样的版本。

二十年以前,我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旁听一个洋教授讲唐诗,有意思的是,这个教授不是叶嘉莹先生那样的华人学者,而是一个盎格鲁?撒克逊人,他用英语给研究生讲唐诗,我很感兴趣,很想听听怎样用英语讲唐诗,我就去旁听了。大家在练习外语听力的时候,肯定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一段听力材料里有某个单词不断地重复出现,你就比较容易听懂。这个洋教授那天正好讲到韦庄的这首《台城》,他讲啊讲啊,我听到他不断地说到一个单词,叫crow,他说crow、crow。crow是什么东西?crow就是乌鸦。他为什么老讲乌鸦呢?我想这首诗里并没有说到乌鸦啊,只有第二句说到“鸟空啼”,鸟为什么一定是乌鸦呢?但是他就是不停地说乌鸦,他确实是很能讲,滔滔不绝,大意是这首诗好就好在一个乌鸦的乌字。他说,你们想想,乌鸦是一种什么样的鸟?乌鸦的颜色是乌黑的,鸣叫的声音是很枯燥的,沙哑的,中国人都认为乌鸦是一种不吉祥的鸟,大家看到乌鸦都很讨厌。他说,你们想想,原来是六朝繁华的南京,到了晚唐,韦庄来到那里的时候,虽然是春天,江南的春天应该鸟语花香啊,但是居然城墙边上只有一只乌鸦在那里啼叫,而乌鸦是一种象征着灰暗、衰败、凄凉的鸟,所以南京的景象是多么凄凉。所以他说,这首诗好就好在一个乌鸦的乌字,这个“乌”字就是这首诗中的“诗眼”!
  他讲了个把小时,讲完了,也下课了,他看到我坐在旁边,就问我,教授你觉得怎么样?我说,你讲是讲得很好,但是据我所知,这首诗里并没有“乌”,只有一个“鸟”字。他说怎么可能呢,回过身就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一看是台湾出版的《唐诗三百首》,他翻到那一页,果然是印着一个“乌”字。台湾的书都用繁体字印,“鳥”字少了一横就成了“烏”字。所以我劝大家,如果你想要买几本古典诗词的书,最好买我们中华书局出版的,或者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江苏的凤凰出版社出的,校对得比较精。有些非正规、非专业的出版社印的书错字太多,给我们提供的文本不可靠。我就告诉那个洋教授,韦庄的这句诗里不可能是“乌”字,只可能是“鸟”字。理由很简单,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要讲平仄的,这一句的平仄格律应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就是第五个字只能是仄声字,不能是平声字,而乌鸦的“乌”是平声字,“鸟”才是仄声字,所以这里用“乌”字的话,平仄就错了。三个平声字连在一起用在一句七言诗的结尾,唐朝人叫做“三平调”,三平调是不能出现在绝句中的,只能写在七言古诗中。晚唐的韦庄这样的诗人更不会犯这种错误,韦庄是非常讲究音律的诗人,他还擅长写词,他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所以这句诗只可能是“六朝如梦鸟空啼”。说实话,出于维护中美人民友谊的愿望,我当时没有说另外一句话,其实我更想告诉他的是什么呢?我更想说的是,这首诗好就好在一个“鸟”字!因为假如换成一个“乌”字,改成了“六朝如梦乌空啼”,这首诗就没有味道了。韦庄想表达什么?韦庄走到台城下面,他看到了什么?他的感受是什么?他看到的正是春色依旧,大自然是亘古不变的,到了春天依然是细雨霏霏,南京城下杨柳依旧,啼鸟也依旧。韦庄感叹的是六代豪华不再存在了,曾经有过的南京作为首都的那种繁荣的局面,已经像梦境一样永远消逝了。正像清初的王夫之所说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韦庄正是用鸟鸣柳绿的春色来反衬南京城的冷寂,用亘古不变的自然来反衬转瞬即逝的人事,这也就是深沉的沧桑之感。

  当我们路过一处古迹,我们想到古代曾经有过的那些繁荣昌盛的局面,我们就很伤感,或者想起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些轰轰烈烈的事情,有一些伟大的人物在这里活动过,现在都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就会缅怀历史。
  中国的大地上到处都是古迹,保护古迹最好的办法就是修旧如旧,或者根本不去修它,让它保持原来的苍老面貌。要是修整一新,成为焕然一新的假古董,那就索然寡味了。古迹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是对于历史的缅怀,是在悠久历史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寄托。断墙残壁记录着朝代的兴亡,秦砖汉瓦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我们来到这种地方,会产生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从而引起对我们的悠久历史的深情缅怀,即使它会带来一些伤感,但依然是非常美好的审美享受。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读唐人的怀古诗,我想理由就在这里。

 

第六讲 送别之情

送别,令人伤感。但是,古人非常会生活,即使是这样伤感的事情,也安排得很有诗意。唐诗中写到的送别,用现代时髦的话来讲,简直可以说是一种行为艺术。为什么说它是一种行为艺术呢?因为古人送别时,有一套固定的程序,这个程序包括三项重要内容:

一,送别之际要唱歌,唱离别之歌。李白说,正当今昔肠断处,骊歌愁绝不忍听。今晚我要跟一个朋友分手了,唱骊歌让人发愁,不忍心再听。骊是黑马的意思,为什么离别的歌叫骊歌呢?原来有一首四言古诗,这是一首逸诗,所谓逸诗,就是没有被收进《诗经》的古代诗歌。这首诗叫《骊驹》之歌,里面有这么两句:骊驹在路,仆夫整驾。马已经牵到路上,车夫已把车都驾好。

这是汉代两个人告别时,一个要走的客人唱的歌:车夫已经把车驾好,我马上就要走了。客人唱了《骊驹》之歌后,主人也要唱歌,唱一首叫《客毋庸归》,你不用这么急着回去,千方百计挽留他,情意绵绵,一唱一答,然后分手。

到了唐代,很快有了唐人自己的骊歌,就是王维写的那一首《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一个姓元的朋友,到安西去出使,安西,指唐时所设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县。

渭城朝雨浥(yi:湿)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谓城春天的早晨,下了一阵细雨,地面湿润,没有飞尘,雨后的客舍旁,柳枝显得青翠新鲜。这首诗写到了渭城,即原来的咸阳故城,所以,这首诗又叫《渭城曲》。诗中还写到阳关,阳关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塞,在玉门关的南边,南为阳,所以叫阳关。唐朝人到西域去,一定要经过阳关,这首诗又叫《阳关曲》。

自从王维写了这一首送别的好诗以后,唐人告别时,就唱这首歌。唱一遍觉得绵绵情意还没有充分表达,于是就再唱一遍,觉得还不够味,再重复唱一遍,以后这首歌曲就被称为《阳关三叠》。

二,唐人送别之际要饮酒。送别时为什么要喝酒呢?主人请要走的人喝酒,因为酒这东西有一种振奋作用,本来两个人告别心情就压抑,喝点酒可以高兴一点,消解一些离别之愁。我们看李白在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在一个酒店里写的诗。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风吹柳花就是杨柳飘絮,已是春末夏初之际。吴姬,一个江南姑娘。压酒,唐代的酒要把酒糟压掉才能喝,劝客人尝尝。南京的一帮年轻人来送我,欲行,是指将要走的人,不行,是指留下来的人,大家都举杯,喝干杯中酒。最后两句是,请你问问滔滔东流的长江,我们离别的情意,跟这长江水相比,谁为更长?

三,唐人送别之际,要折一支杨柳枝,送给上路的人。白居易有两句诗: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在长安的路边上,有各种各样的树,只有杨柳树,它是管别离,管送别的。再看一首王之涣的诗《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杨柳是春天长的树,在东风中成长,青青的垂着,夹着一条御河,河两岸全是杨柳树。近来杨柳不停地被人一枝一枝折走,因为别离的人太多,把杨柳枝全给折完了。古代,凡是在送别的地方,一般都要种很多的杨柳树,给送别的人攀折。据说这杨柳的“柳”字,与“留”是谐音,折一枝柳枝送给你,意思是你还是留下吧,干嘛走得那么急?送柳枝是挽留客人之举。

唱别离歌,饮酒,折杨柳枝送别,这是唐代人,不仅是诗人,而且是唐代的普通人,一般老百姓,在送别之际,一种惯有举动。这确实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美丽的行为艺术。

唐朝人这种送别的行为举动,植根于生活,是自然的,一点都不矫揉造作,因此,就是唐人的诗歌中,得到了非常好的表达。我们读唐诗,经常会读到这些,只要是送别,一般都离不开这三项行为艺术。

那这些行为艺术在什么地方演出呢?还真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地方。我们知道,古人在一个城市,要离开这个城市时,有很多条路,在这些路的两旁,建有一些亭子,隔五里路修建一座亭子,叫短亭。隔十里路又修建一座亭子,叫长亭。这长亭短亭,原本是行人休息的地方,让行人躲避风雨的地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因为这些亭子离城市不远,后来就主要被用做送别的场所。古人送别一般都依依不舍,送到十里长亭,然后在那里唱离别歌,喝离别酒,折柳枝赠送。

晚唐诗人许浑,有一次,他自东向西旅行,经过潼关,要进长安,路上遇见一个朋友叫魏扶,他是离开长安东行,两人在潼关城外相遇,两人就在十里长亭互相送别。许浑就说,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两人依依不舍,在长亭喝了一杯酒,互相送别。

当然,这种送别,有时也发生在一些美丽的建筑物里,如李白,曾经在武昌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孟浩然离开武昌坐船沿江东下,到扬州去。李白写了一首有名的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坐船已经消失在长江的尽头,但是,李白的目光,以及他的满腔情思,随着滔滔江水,一起流向天边。

从莫老师的讲解中可以看出,不管是一心向佛的王维,还是个性张扬的李白,他们都在诗歌里,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古人重团聚,怨别离,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心理。

送别让人惆怅,最终天各一方。传达情谊的最好方式,在那时候就是书信了。中国自古有鲤鱼传书,鸿雁传书,黄耳狗传信的典故。这三个典故是如何产生的呢?

 古代没有电话,没有电报,不能打手机,也不能发E-mail,古代惟一的通讯工具就是写信。那个时候,尽管交通不便,寄一封信也不容易,但是,古人还是十分重视书信。

关于唐诗中的书信,我想着重讲一讲关于典故。在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典故,古人熟悉典故,用得多,也用得好。到了五四时期,胡适之先生,主张文学革新,提出八不主义,其中有一条就是不用典故。时至今日,大家都习惯不用典故了。甚至在读唐诗宋词时,碰到很多典故读不懂,有时还有点反感。在古诗词中,好的典故是必须的。

跟书信有关的典故,主要有三个:第一个鲤鱼传书。我们知道,鲤鱼是一种回游的鱼,黄河的鲤鱼都要跳龙门,为什么要跳龙门?它一定要跳到上游去产卵,产了卵,小鲤鱼再游回到下游。古人就想象:能不能请鲤鱼来送信呢?

客从远方来,遗(kui 同馈)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是汉代的一首民歌,客人自远方来,遗(这里念kui,同馈)就是赠送的意思,他送给我一对鲤鱼,叫家里一个年轻人来杀鲤鱼,鲤鱼肚子被破开后,发现鱼肚子里有一封书信。汉朝的书信写在白色的绢上,一尺长,中有尺素书。

人怎么会把书信藏在鱼肚子里呢?汉代人发信的习惯是这样的:他们先把信写在一条白色的涓上,写好后,用两块木板制做的函套把它夹住,把信夹在中间,然后用一根丝带系上,而这两块木板刻成的形状像鲤鱼。我们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到,这是汉代寄信的方式。民歌作者这么写,实际上说是有人从远方给我捎来一封珍贵的信,但他非要说有人给我送来两条鲤鱼,剖开一看,鱼肚子里有一封信,这是一种形象诗意的写法。这样,就产生了鲤鱼传书的典故。

第二个典故是鸿雁传书。大家知道,大雁是一种候鸟,秋天从北方飞向南方,春天又从南方飞回北方,古人就产生一个请它传书的想法。

这个故事跟苏武有关,苏武是西汉的一个民族英雄,奉汉武帝之命,到匈奴当使者。到匈奴后碰到一些事件,被匈奴扣押。匈奴叫他投降,苏武坚决不投降,然后匈奴就把他放逐到一个非常荒凉非常寒冷的北海去放羊。

北海就是今天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苏武牧羊,一十九年,始终不屈。汉王朝曾多次派人前往要人,匈奴撒谎说,苏武早就死了。19年以后,汉武帝都死了,换了新皇帝,又派了一个使者去匈奴。在那儿碰上了一个叫常惠的人,常惠当年与苏武一起出使,一起被扣押。因为他是一般工作人员,匈奴对他看管不严。常惠偷偷来见新来的汉朝使者说,苏武并没有死,还活着,在某个山沟里放羊。

 第二天,汉朝使者会见匈奴单于,要求把苏武交出来,还给我们。单于说,苏武早就死了。使者说,苏武没有死,我们大汉皇帝,在长安上林苑射猎,从天上一箭射下一个鸿雁,在鸿雁的脚上系着一封信。这封信是苏武写的,说他现在还活着,在某个山沟里放羊。匈奴单于一听,没办法,只好把苏武放了。

请大家不要责怪我们的祖先,汉朝人在外交上采取了欺诈的手段,是他们匈奴先撒的谎。从此,鸿雁传书就成了一个典故。

第三个典故是黄耳狗传信。这个典故产生的年代要稍晚一点,到了晋朝,有一个人叫陆机,东吴人,东吴被灭掉以后,三国统一,成了晋朝,陆机被召到洛阳。陆机的家乡在华亭,就是现在上海市郊的松江。陆机到了洛阳后,想念家人,想写一封家信,因远离家乡,一时找不到送信人。正好他有一条狗,这条狗长着两个黄耳朵,取名黄狗。陆机突发奇想,就问黄耳:你能不能帮我送封信到华亭?这条狗摇头摆尾,表示同意。陆机就把写好的信塞在一个竹管子里,把竹管子系在狗的脖子上。拍拍它说,摆托了。

说来也怪,这条黄耳狗居然把信从洛阳送到了上海。家人看到信后,非常高兴,写了一封回信,同样放在竹管子里,请黄耳狗带回。

这事可信吗?宋朝的学者说,不可信。洛阳到上海要经过淮河,长江,这条狗怎么过去?其实也未必,只要有渡轮,它就能过去。反正二十四史《晋书》中有记载,《晋书》这是唐朝人编的正史,所以唐朝人特别熟悉这个典故。

前面两个典故,在唐诗中经常可以看到,第三个典故,在唐诗中,我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我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个典故的呢?在宋诗里,宋代诗人用典故,追求一个“怪”字,一般的典故,唐朝人已经用过了,他们就要出新,所以,经常用一些比较冷僻的典故。

 在苏东坡的诗里,就出现过这个典故。苏东坡晚年,被流放到海南,他养了一条狗,长着一个黑嘴巴,东坡很喜欢这条狗,就给它取名叫乌嘴。专门为它写过一首诗,最后两句是:何当寄家书,黄耳定乃祖。

 东坡被流放到海南岛,只带了一个小儿子,他的其他几房的儿孙有的在惠州,有的在江苏宜兴,他很想念他们,想请乌嘴给他传递一封家书。乌嘴啊,你什么时候也能帮我寄一封家书回去?黄耳定乃祖,要知道,你的祖先黄耳狗,它就会传信。

纵观唐诗,我们发现,唐诗中只用鲤鱼和鸿雁这两个书信典故,黄耳狗的典故却从来没有用过,老师将从李商隐的诗歌入手,剖析唐诗中为什么没有引用黄耳狗典故的背后原因。

在李商隐的诗中,多次说到书信。有一次,他在洛阳写信,寄给长安的一个朋友,叫令狐綯。他写的信就是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我在洛阳看着嵩山的树,你在长安看着秦中的云,我们两地相望,幸亏两条鲤鱼千里迢迢送来书信一封。这里就用了鲤鱼传书的典故。

李商隐还有一首诗,叫《春雨》,也说到了书信。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玉铛就是一对玉镯的耳环,缄札就是封起来的书信。我想寄一封信给你,还有一对耳环,请谁送信呢?长空万里,层层薄云,像绸缎一般,铺在天上,一个鸿雁带着书信向远方飞去。这种寄书信的意象是非常优美的。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李商隐诗中的典故不用双鲤,也不用鸿雁,改用黄耳狗,那是一种什么象景呢?拿第二个例子来看,万里云罗一雁飞,如果改用黄耳狗传信,就不能用云了,因为狗不能在天上飞,万里云罗只能说成万里江山,一狗这样说不太文雅,改成一犬,万里云罗一雁飞就改成了万里江山一犬奔。那么,这两句诗,哪一句优美呢?当然是万里云罗一雁飞。

喜欢狗的朋友,不要骂我,不是我在贬低狗,是李商隐他不肯这么写,他不肯用狗的典故。唐朝那么多诗人写书信,都不用狗的典故,都喜欢用双鲤和鸿雁这两个典故,因为这两个典故有诗意,非常优美。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后人称他们是“小李杜”。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所以,李商隐的诗风与处于安史之乱时期的杜甫更为接近。李商隐和杜甫,他们通过书信寄托相思的诗歌,却角度各异,有不同的情感共鸣。

我们现在读唐诗,大凡标题里有一个“寄”字的作品,一般就是一封书信。唐朝人太喜欢写诗了,他们写信有时候就是写一首诗,这叫以诗代柬。以诗代柬的最好例子,就是李商隐的那一首《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人生之中,最让人销魂的是什么?就是离别。有的书里,《夜雨寄北》这个标题,说成《夜雨寄内》,内是指内人,妻子。当然这首诗从四句诗的意思来看,与寄内非常吻合。

但是,我们要很遗憾地告诉你,它不是。李商隐40岁那一年,妻子王氏病逝,李商隐终生没有续贤。妻子去世半年后,他才到四川去,应一个叫柳仲郢的长官邀请,去做他的幕僚。就在现在四川的三台县,那时叫梓州。

李商隐在梓州生活了五年,这首诗是他到梓州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写的。长安的朋友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他说我还没有归期。此刻窗外正是夜雨绵绵,连池子里的水都上涨了,何年何月我才能回长安,和大家相聚,一起剪蜡烛,一起听外面的夜雨,一起再来回首今天的巴山夜雨呢。

这是一个以诗代柬最感人的作品。那么在书信中,最宝贵的是什么?是家书,因为这里面的情感最真挚。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杜甫被俘到长安,兵荒马乱,战火连绵,跟家人没法保持通信联系,一封家书比一万两黄金还要贵重。杜甫给家里寄了一封信,过了十个月还没有收到家里的回音。杜甫非常着急,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这个时候,我反而害怕家里有消息来,万一来消息,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寸心亦何有,方寸之间心都乱了。

家书是最动人的,即使在今天和平岁月里,家书也是最可贵的。那么,家书写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两首唐诗。先看张籍的《秋思》,张籍那个时候在洛阳,他祖籍是苏州,当时叫吴郡,他自己的家在安徽和州,现在叫和县。秋天到了,张籍在洛阳想念家人,写了一封信回去。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我在洛阳城里见到秋风起,想写一封家书,情意有千重万重之多,写也写不完。信已写好,害怕有些地方可能还没有写清楚,没有把情意表达完,信都封好了,送信的人马上就要上路了,我又叫住他,再把信打开,又添加了几句。这就是家书里的思念,无穷无尽。

尽管是无穷无尽,但它一定是千言万语吗?一定有非常多的意思妈?实际上,无非就是一个报平安,无非就是问候一下对方。盛唐诗人岑参有一首诗,题目叫《逢入京使》,岑参奔赴西域,他骑着马离开长安西行,途中碰到对面过来一个人,这个人是离开安西回长安的一个使者,一个是西奔,一个是东行。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我的家乡在东边,回首一望,漫长的路看不到头。我想念家乡,我掉眼泪,龙钟就是眼泪,我用两个袖子擦也擦不干。在马上相遇,没有纸,没有笔,一时来不及写信。请你带一个口信,你到了长安,请告诉我的家人,我一路平安。

岑参的这封信,告诉我们,家书尽管有千万重意思,但核心内容是报平安。现在有的年轻朋友,不太喜欢写家书。你在外地读书,在外地工作,半年了,不给家里写信,父母在家惦记,盼你写信,你就是不写。有的时时候我问他,为什么不经常给父母写信?他们的回答往往是,没什么要写的。

请注意,家书不要求你写什么深刻的思想,不要求你汇报生活中的什么重大内容。家书写什么?无非就是说几句问候的话,报一声平安。

 

第七讲 爱情诗语

在中国传统婚姻中,对介绍男女双方认识的媒人,有一个称呼,叫“月下老人”。为什么把媒人叫“月下老人”呢?这个故事就是从唐朝流传下来的。

故事发生在1200年前,准确地说是公元807年。在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当时叫宋城。有一个青年书生叫韦固,出生官宦人家,书香门第,其父母双亡,只有他孤单一人。所以,他急着要成婚,以传宗接代,但是他高不成低不就,总是不能如愿。

一次,有人跟他说,潘司马家有个女儿,跟你蛮般配的。韦固一听很高兴,又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了,并约定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见面。不是跟女方见面,而是跟介绍人见面。地点就在宋城边上的一座庙里,时间是某月某日早晨。

年轻人着急,那一天早早就去了。到那儿一看,月亮还挂在天上。月光下,只见一个白发老人,坐在庙门口的台阶上,正翻着一本书,旁边还放着一个布口袋。约好的人还没有来,却见了一个不认识的老头。小伙子就凑上去看,老先生,您在月光下看的是什么书啊?

其实,韦固也很有学问,读了很多书,还学过外语。唐朝时的外语不是英语,法语,而是梵文,古印度文字。他凑过去一看,书上的字,他也不认识。就问老人家,您读的是什么读啊?我怎么一个字都不认识?老人说,不是你们阳间的书,阴间的书你怎么会认识?那您这个书上,都记的是什么东西?这本书上,记的是天下婚姻人员的名单。天下哪个男人跟哪个女人,将来要结成一对,都登记在这个本子上。

您旁边的口袋子里装的什么?是一根红绳子,凡是哪个男人跟哪个女人有缘的话,我就拿这根红绳子,一头系在这个男人脚上,另一头就系在那个女人脚上。只要把这个绳子一系好,这两个人就跑不了。哪怕他们的地位是一贵一贱,生活状况一贫一富,哪怕两家原来是仇人,冤家对头,哪怕他们一个在天南,一个在海北,只要我这根绳子一系好,两个人一定会成为一对,结为夫妇。在我这本书上,都有他们的名单。

小伙子想问问,等一会有人要给我介绍潘司马的女儿,不知道书上登记了没有?请您帮我查一查。白发老人一查,说书上没有记载。老人又仔细查看了一遍,说有了!但书上记的不是潘司马的女儿,而是另外一个女人。

那是谁?小伙子急切地问。老人家一看,哎呀,这个小姑娘今年才3岁。我能不能见到这个人?老人说,太巧了,她现在就在附近,等一会你就能见到。

等了一会,天亮了,到了韦固跟约定的介绍人见面的时候,结果约定的人没来,这事算黄了!但是,白发老人不是说我命中注定的妻子,就在附近嘛,这个小姑娘在哪儿呢?

老人说,你跟我来。旁边是个菜市场,过了一会,来了一个盲人老太太,拎了一筐菜来卖,一手还牵着一个3岁的小女孩。老太太穿得破衣烂衫,小姑娘也是烂衫破衣。

年轻人一看,这个小女孩就是我未来的妻子?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不要搞错,我是书香门第,官宦人家的子弟,我娶的老婆,怎么会是一个卖菜人家的女儿?这么穷,还才3岁。

老人说,你看,书上记着呢,她17岁才嫁给你。还要等14年,韦固越想越生气,对老人说,我不想娶她为妻,我要把她杀了行不行?老人说,那怎么行?你也杀不掉她,这个人是你命中注定的!将来嫁给你以后,要跟你一起享受荣华富贵,以后你做了官,她就是官太太。白发老人说完,人就不见了。

韦固回到家中,实在气不过,想来想去,一个坏念头涌上心头。他叫来一个仆人,磨好一把小刀,明天早上这个老太太,肯定还要来卖菜,还会牵着这个小姑娘,你去给我把她杀了。

第二天,仆人持刀来到菜市场,没想到今天市场上人特别多,他正要刺向小女孩,小姑娘看见一叫,周围人群乱了起来,原本想刺她的胸口,结果一晃,刺着了小女孩的眉心。仆人见没有完成任务,只好慌忙逃走。韦固的婚事依然是高不成低不就,14年无话。

韦固在一个叫香洲的地方,做了一个副手的官,当地一个长官的刺史。长官很喜欢他,觉得他有才华,工作也认真,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韦固十分高兴,就结婚了。结婚后一看,新娘子花容月貌。奇怪的是,她的眉心中间总是贴着一个小首饰,唐朝人,把这叫花子,就是一个薄薄的贴片,洗澡也不拿下来。

有一天,他就好奇地问妻子,你为什么眉心老是贴着这个东西?妻子说,14年前,我在菜市场上,被一个暴徒刺了一刀,刚好刺到眉心。

你到底是谁家的女儿?韦固问。你现在的老丈人,实际上是我的叔叔,不是我的生父。我父亲当年在宋城做官,死在任上。后来母亲也死了,家里再没有其他亲人。我的奶妈,一个孤苦老太太靠卖菜养活我,那时我才3岁。过了几年,叔叔才把我领走。

原来这个妻子,就是14年前在宋城菜场上,见到的那个脏兮兮的小女孩,命中注定就是我的妻子,是月下的那位白发老人做的媒。从此以后,就把媒人称为“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的故事,显然是虚构的,但是,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唐朝人关于爱情和婚姻的一些观念。

不讲门第,只要有缘。哪怕是贵贱贫富,相差那么多,不同的地位,不同的阶层,甚至原来是仇人都不要紧,天南海北,你住在繁华的大城市,他住在偏僻的农村,都不要紧,只要有缘分,就能成就一段婚姻。

在杭州西湖,有一个月老祠,在月老祠门口,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下联是,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月下老人的故事,和这幅对联,好像有点宿命论味道,但是,实际上它强调的是,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一定首先得有爱情,有情人才成眷属。然后,我们说爱情是不讲门第,不讲贫富,不讲其他等等条件的,只要两个人有情有缘,就能成对成双。

唐朝月下老人的故事,为天下有情人,创造了一种至今流行不衰的爱情模式。可是,对于月老我们也不必迷信,他虽然可以把千里姻缘一线牵,但有的时候,也可能是乱点鸳鸯谱。所以,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唐诗中记载的其它爱情模式。

唐诗中,写爱情写得比较好的篇章,有两类,一类是民间爱情,《唐诗三百首》里有3首写民间爱情的,题目都叫《长干行》。长干是个地名,行就是歌行。长干在什么地方?长干是南京市城南的一条街,叫长干里,现在还叫长干里。

在唐代,实际上从魏晋南北朝的南朝开始,在长干里一带,有很多民歌,情歌产生,主要原因是那个地方靠秦淮河,又临长江,住在那里的人,很多是经商的,或者是搞运输的,流动人口比较多,人口一流动,就容易产生爱情故事。

前两首《长干行》是一个叫崔颢的诗人写的,都是五言绝句。君家何处在,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您家住在哪里?古代女子称呼自己是妾,小女子我住在横塘,横塘是南京西南郊的一个小镇,也在秦淮河边上。我把船停下来,靠在岸边,问您一句,说不定咱们还是同乡呢!

显然,这是一个年轻姑娘,在问一个年轻男子。这4句里有没有爱情?我们不敢说一定有,但多半是有的,写得不明显。您家住哪里?人家又没问她住在哪里,她就自我介绍,我家住横塘。这个女子多半是对这个男子产生了爱情,有好感。

下面接着4句,是男子回答女子的。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九江是指长江下游这一段,这里有很多支流,古人说多就是九,有很多江水。我们都是长干里一带的人,但从小不认识。

就这么两首诗,姑娘和小伙子,一问一答,非常朴素。短短八句,我觉得这是一个优美的爱情主题的诗篇,那种朦朦胧胧的爱情,对爱情的追求和冲动,还带有几分羞涩,写得非常好。

另外一首《长干行》,是一首五言古诗,共26句,是李白写的。有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从小都住在长干里,是邻居。后来长大了,两个人结了婚,男的外出经商,坐船到长江上游去,要路过三峡,很危险。妻子在家非常想念他,盼望丈夫早点回来,你什么时候回来?告诉我一声,我可以去接你。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我的头发还垂在额前,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剧是游玩的意思,我折了一朵花,在我家门口。郎是指小男孩,你骑着竹马,就是我的年轻的boyfrend 骑着一个竹马跑来了。不是家里睡觉的床,是指井的栏杆,古时井栏杆叫井床。我们两个就围着井栏杆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一个青梅,一个竹马,青梅竹马的成语就从这里来的。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从小在一起玩,一起长大,有了感情,这就叫青梅竹马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我们一起住在长干里,两个都是小孩,之间没有猜疑。没有什么猜疑?没有性别的猜疑。在封建社会,孩子大了,男的女的要分开,授受不亲,不能在一起玩。小时候,天真烂漫,不懂得SEX是什么东西,在一起玩,所以叫两小无猜

从李白的这一首诗里,就出现了这两个成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爱情故事,本身并没有特别曲折的情节,但写得非常优美。

顺便提一句,这首诗也是最为外国读者所喜欢的唐诗。我曾经问过一位哈佛大学的教授,你们喜不喜欢唐诗?我们喜欢莎士比亚。他又想了一想说,也有喜欢的,有一首唐诗。

我一听,马上就问是哪一首?他说是李白的《长干行》。我想他看到的肯定是译成英文的《长干行》,果然不错,他看到的是由美国现代派诗人的鼻祖庞德所翻译的《长干行》。这首诗在美国家喻户晓,已经被选入美国的经典文学作品里去了。很多读者不知道这是中国古人李白写的,以为是庞德写的。

唐朝还有一类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爱情诗,它是写士大夫,诗人一类的爱情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中唐诗人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去年的今天,这扇门里,一个姑娘的脸跟一棵树上的桃花,互相辉映,光辉相照。到了第二年,不见姑娘,人面不见了,桃花依然怒放。

在唐末人写的书里,记载了这首诗写作的背景。这一年,崔护赶考,进士落榜,比较失落。清明这一天,他去踏青,不知不觉来到长安南郊的一个村庄。这里花木葱茏,桃花怒放,忽觉口渴,想喝点水。来到一户人家,大门紧闭,他就敲门,一个姑娘出来答应:谁啊?请记住这两个字,姑娘从头到尾就说了这么两个字。

崔护说,是我,路过此地有点口渴,想讨一碗水解渴。姑娘打开门,然后进去端了一杯水出来,又拿出一把椅子,请崔护坐下来喝水。姑娘把水杯递给他以后,就站到桃树边看着崔护。崔护看姑娘长得很美,想跟她交谈几句,姑娘不回答。古代,男女之间是不能随便讲话的。姑娘依然默默地站在桃树下。喝完水,崔护道了谢就走了。

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又去了,一看这家人门上挂了一把锁,家里没人。看看园子里桃花依旧怒放,还是那样鲜艳,于是就在大门上题了这首诗。过了几天,他放心不下,想去看看。正好门里出来一个白发老头。

老头问,你是谁?我是崔护。老头一把将他揪住,你还我女儿!原来崔护在大门上题了这首诗以后,姑娘回来看见了,难过得饭也不吃,水也不喝,觉也不睡,昨天下午就断气了。崔护知道后,大惊失色,把人家一个好好的姑娘耽误死了。他就进门去哭,痛哭流涕。忽然,这个姑娘眼睛又睁开了,人又活了。老头就把女儿许配给了崔护,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后人把这个故事改写成剧本,在舞台上演出。明朝人改的剧本名叫《桃花人面》,清朝人改后的剧本名叫《人面桃花》。

不管是《桃花人面》,还是《人面桃花》,情节基本上是一样的。我一直怀疑这个故事,是编出来的,但是,这首诗是真的。那一年清明节,崔护踏青到长安南郊,偶然碰到一个陌生姑娘,产生了一段感情,第二年,题了这首诗,这是千真万确的。

他们两个人虽然匆匆一面,姑娘从头到尾就说了两个字:谁啊!一个简单的交往,后来就分开了,但是,爱情已经产生。两颗年轻的心,已经碰撞出爱情的火花。爱情就是这样,尤其是在古代,在那封建社会,礼教势力非常强大,青年男女之间除了一见钟情以外,没有更多的机会去谈情说爱。我想,即使到现在,恐怕很多青年朋友,恋爱的最初开始,恐怕也是一见钟情。

说到唐代的爱情诗,大家最关心的应该是李商隐的诗。李商隐写爱情主题的诗,既多又好。我不想多讲李商隐的诗,因为他的诗,其内容好多是说不清楚的。他写的爱情诗,都是朦胧诗,只说他爱上一个女性,他们之间有刻骨的相思,但他又不说这是谁,两个之间究竟怎么了。李商隐根本不愿意告诉我们,他的具体的恋爱过程。他说的,只是他心中的那一份感情,由于相思而带来的痛苦。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的身体不能像凤凰那样,生出一双翅膀,所以不能飞到你那里去与你相会。但是我的心与你是相通的,灵犀就是犀牛,犀牛头上,有一条白线,自上而下,这是心心相应相通的一种象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天的蚕它吐丝,吐也吐不尽,它把丝吐完了,一个生命也结束了。丝的谐音字就是思念的思字。蚕吐丝,就像人思念对方,我绵绵不绝地在那儿相思,一直到我生命的结束。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一点就开始不停地流蜡泪,一直要等到整个蜡烛都烧成灰,蜡泪才算流完。这是受相思的煎熬,一辈子都在痛苦,没完没了,一直要到生命的终结。

李商隐仅仅告诉我们这些,但是,到底怎么爱,爱的是谁,他一句也不说。我们没有办法去猜,尽管如此,这样的诗还是很动人的,因为他写的是他内心的一种真正的感情。

大家读李商隐的爱情诗,可能会有一种感觉,有的时候嫌他写得太朦胧了,这可能是他的缺点,这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所造成的。他是唐代人,生活在一个封建时代,封建观念在社会上占压到地位,不仅社会上的人要管你,而且诗人内心也铸就了一道心灵的枷锁。你自己可能也觉得这不合礼教,我不能随便跟异性交往,自己压抑自己,这就产生了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

这样的诗,之所以优美,也有它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就在于爱情本来就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下感情,它不是一个可以公之于众,让大家都知道的事。一种在非常隐秘状态下的,两个人的心心相印,不需要第三者参加的感情。因此,它必然是委婉的,必然是柔美的,必然是温柔的。它表达出来的时候,不可能说得直截了当,更不能说得非常豪放。

爱情不能豪放,爱情诗风格一豪放,就不是爱情诗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举一个例子。刚才我们列举了李商隐的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个比喻是李商隐从民歌中学来的,民歌中有许多民间的天才创造。南北朝时,在长江流域的南朝,产生了很多民歌,大多是情歌,其中有一首: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春天的蚕还没有老,日日夜夜都在吐丝,它不可惜自己,整个小小的身体,要把丝全部吐光,因为吐出来的丝很缠绵,细细长长的,好像人对对方的思念一样,无穷无尽。

李商隐的比喻是从这时里来的,这首民歌非常优美,描写爱情的。那么相反,到了北方,北方以游牧民族为主,他们的性格豪放,他们的民歌也豪放,写民歌豪放是可以的,但写爱情不太妥当。当时北朝有一个社会问题,就是社会上男女比例失调,我们今天是男多女少,那个时候是女多男少。青年男子都去当兵打仗,战争不断,战死沙场。女同志到了婚嫁年龄,找不到对象。在民歌中就有反映。

老女不嫁,踏地呼天。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尚未出嫁,踏地就是跺脚,呼天就是对天呼叫,虽然没说她对天叫的是什么,我想可能是在叫:我要嫁人!而且是边叫边跺脚。这样的题材,是不是婚姻爱情的题材?是!但是太豪放了,踏地呼天,像爱情诗吗?不像!

爱情诗就要写得委婉,朦胧,才优美。今天我们读唐代爱情诗,特别是读李商隐的爱情诗,确实有点晦涩,你们叫我讲,我也不敢讲,因为讲不清楚。

唐诗中,凡是描写爱情的诗篇,不管是客观描写民间爱情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还是写士大夫,诗人的,像人面桃花这样的,都非常优美。优美才是爱情诗,应该具有的美学风格。换句话说,唐代诗人写爱情诗,他绝不会写出这样的句子,如老鼠爱大米。

 

第七讲  天伦之情

天伦之情是我们最基本的情感。讲到天伦之情,在唐代诗人中,善写天伦之情的,首推杜甫。我们都称杜甫是诗圣,其实,杜甫还有一个称号,叫“情圣”。

1922年,梁启超到诗学研究会去演讲,题目就是《情圣杜甫》。别人都说杜甫是诗圣,我说杜甫是情圣,因为体现在他诗歌中的那份感情,是最深厚的,最诚挚的,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情圣杜甫,在诗歌中是如何表现天伦之情的呢?在生活中,很多东西,当你还没有失去它的时候,你往往不会觉得它可贵。比如说健康,一个人没有生病的时候,就体会不到健康的宝贵。当你一旦失去健康,或者看到别人生病的时候,你才真正觉得健康太宝贵了。天伦之情也是一样。

杜甫诗中写到的天伦之情,是时时刻刻都有的。但是,当他遭遇动荡的时代,当他和他的家人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的天伦之情受到了损害,或者被毁灭。这时所表现出的天伦之情,就更加可贵。

在杜甫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动荡事件,莫过于安史之乱。这一场政治叛乱,发生在唐玄宗时期。公元755年,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经过周密准备,发动叛乱,他们从北京出发,一路烟尘滚滚,鼓声震天,中原一带已经有一百年左右没有发生战争了,安史之乱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沿路官员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唐玄宗也被迫西逃。杜甫正赶上这一场劫难。

第二年,756年,杜甫带着家人逃难,逃到陕北鄜州,现在叫富县,有一个小村庄叫羌村,他把全家安置好以后,就投奔设在甘肃灵武的,唐肃宗的临时政府所在地。没想到中途被叛军俘虏,押回长安。

一天夜晚,杜甫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想念在鄜州的妻子儿女,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月夜》。后人对这首诗评价很高,说它构思巧妙。杜甫当时在长安,他在长安看到一轮明月,而诗完全是从对方写起的。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他不说今夜长安月,因为他想念鄜州的妻子,而说今夜鄜州月。在闺房中,只有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看着天上的月光,闺中只独看。不是还有儿女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儿女们太小,他们还不懂得思念在长安的父亲。

这首诗的构思确实很巧妙,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首诗表现了他对家人,对妻子,对儿女的那种深情。这首诗的最后说,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团圆,让月亮照着我们,脸上不再有眼泪呢?

公元757年,这一年春夏之交,杜甫冒着生命危险,从长安逃到了凤翔。那时,唐朝的临时政府已经在凤翔,现在的陕西省凤翔县,离长安有几百里地。当时被扣在长安的官员,大大小小不知有多少,都没有逃出来,只有杜甫一个逃了出来,当然,这是一个忠于国家的表现。朝廷就叫他做左拾遗的官,由于他老是向朝廷提意见,皇帝很不高兴。皇帝讨厌杜甫,这一年闰八月,就同意杜甫回鄜州探亲。

此次探亲产生了两个重要诗篇:《羌村三首》和《北征》。《北征》是《杜甫集》中最长的一首诗。古代的征,不一定是征战,打仗,旅行也叫征。北征就是向北边走,到了陕北,到了自己的家。然后,把一路所见所闻,以及对当时国内形势的看法,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希望,都写在了这首诗中。可以说这是一个主旋律的题材,但也穿插着杜甫与他家人的遭遇,以及生活上的一些情况。

其中,特别写到一个细节,九月底,他回到羌村,见到家人,最小的一个儿子已经不认识他了。孩子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生活十分困难。过了几天,孩子们跟父亲比较熟悉了,也亲热起来。

生时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问事竞挽须,孩子们纷纷向他打听外面的情况,大家争着在提问,就是竞争,抢着,挽须是拉他的胡子。为什么要拉他的胡子呢?可能是这样,好几个孩子在提问,杜甫正在回答一个孩子的问题,那边的孩子着急了,就把他的胡子拉到那边。

在封建时代,孩子拉父亲的胡子是绝对不可以的,一般情况下要受到严厉呵斥,你怎么可以拉老爸的胡子!但是,杜甫说,谁能即嗔喝,孩子们抢着拉我的胡子,谁能去吆喝他们,呵斥他们呢!我不呵斥他们,为什么?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回想我被抓到长安叛军中间的时候,一心想念家人,一心想能看到自己的孩子,现在终于见到了,即使他们拉我的胡子,我也不在意,我也心甘情愿。

公元759年,杜甫一家生活实在太艰难,只好带着全家离开甘肃天水,唐代叫秦州,准备逃往成都,途中经过同谷县,现在是甘肃成县,在宝成铁路线上,正好是天寒地冻的年尾,没有吃的,杜甫拿了一把铁铲在野外挖些植物的块茎充饥。就在同谷县,他写了一组诗,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我们看一下其中的第三首,是想念他弟弟的。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我有弟弟都分散在各处,三人都面黄肌瘦,哪一个人好一点呢?都不好。杜甫有4个弟弟,杜颖,杜观,杜丰,杜占。为什么说三人各瘦原来他的小弟弟杜占一直在身边,跟着他。杜甫非常想念在战乱中的其他三个弟弟,不知道他们的生活怎么样。

第四首是想念他妹妹的,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钟离是现在安徽的凤阳,妹夫早死,几个孩子都还幼小不懂事,杜甫非常挂念她。

在杜甫的诗中,对于他的家人,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天伦之情,由于战乱而显得更加鲜明,更加感人。

 

在唐诗中,歌颂父爱和母爱的作品,大家马上会想到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千锤百炼的好诗,六句话,一读就懂,没有典故,也没有难懂的词语。三春就是整个春天,一共三个月,古人把它分为三段:孟春,仲春,季春,加起来90天。

诗中说,我就像一棵小草,全靠太阳给我温暖,使我成长,母爱就像太阳。但是我这棵小草,尽管有心要报答母亲的恩情,又怎么能够报答呢?母亲的恩情太深了,没法报答。

这首诗里,还反映出一个地方风俗,根据研究,在长江下游地区,具体到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自古以来,有这样的一个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给他们缝衣服,针脚一定要缝得很细密,这样,出远门的人就会早一些回来。

孟郊的这首诗,是他50岁的时候写的。诗人一生穷愁潦倒,50岁那年做了一个小官,在江苏溧阳县,做了一个县尉。当了公务员,有了工资收入,就把他的老母亲从浙江德清乡下接到溧阳奉养。就在迎接母亲的过程中,写了这首诗。

从古至今,大家公认,这首诗是对母爱歌颂得最好的一首诗。甚至连最不喜欢孟郊诗的苏东坡,他也承认,孟郊的这首诗感情真挚,非常感人,“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一旦把肺腑之言抒发成诗歌,读者读了以后,感人肺腑。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

1992年,香港一些文化团体,在全市市民中,举行过一次问卷调查:你最喜欢的唐诗是哪一首?结果得票率最高的就是这首《游子吟》。据说后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还因此把这首诗推荐给全世界的小学生,作为小学教材。

现在我们大家都教孩子读唐诗,白山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但是,我想第一首要教孩子们读的,应该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一首,这对我们的孩子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孟郊晚于杜甫三十多年出生,属于中唐诗人,幼年时也经历了安史之乱,他的一生也清苦至极,与杜甫颇有相似之处,因此,他们的诗都有一种沉郁之气。那么,生于盛唐的李白,他对天伦之情的描写,是不是也像他的性格,豪放和浪漫呢?

在唐诗中,更多的写到父爱和母爱的诗,是由诗人自己来写的,他们对儿女的感情,不是从儿女角度来写的。由于唐代女诗人非常少,所以,唐代表达这一类的诗歌,主要表达的是父爱。

先看李白的《寄东鲁二稚子》,东鲁就是现在山东的西南部一带,古代的鲁国。二稚子,两个幼小的孩子。这首诗大概是李白39岁那一年写的。那个时候,李白的第一任妻子许氏已经去世。李白一生正式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妻子叫许氏,第二任妻子叫宗氏。许氏去世,留下一子一女,大的是女儿,叫平阳,小的是儿子,叫伯禽。李白喜欢云游四海,到处飘荡,就把两个孩子寄养在山东泰安一带。

39岁那一年,李白在长江下游东吴时,突然想念起他的孩子来,李白就写了这首诗。我曾经在那儿亲手种了一棵桃树,这棵桃树现在长得恐怕跟这酒楼差不多高了,然后他就想到自己的两个孩子。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我有一个爱女,名字叫平阳,她在桃树下走,然后她折了一枝桃花,想起了亲手种桃树的父亲,折下桃花又不见我,感到很孤独。我还有一个儿子,现在恐怕跟他姐姐差不多高了,姐弟两在桃树下走,有谁抚摸他们的背,去疼爱他们呢?下面他接着又说,我的肝肠像火煎一样,赶快写一首诗寄去。

李白一生喜欢周游名山大川,活得非常潇洒,旷达,李白的诗是浪漫的,但是,这一次他把感情专注于东鲁,这首诗的风格变得十分沉郁,感情深沉,读了令人觉得压抑,是什么使李白变得有这么大的变化?是父爱。

 

还有一首诗,是韦应物写的,题目叫《送杨氏女》,杨氏女是韦应物的大女儿。她嫁给了一个姓杨的人家,古代中国妇女,出嫁后,就改姓夫家的姓,现在西方国家还是这样。现在中国妇女地位提高了,出嫁以后不改姓。

韦应物的妻子叫元苹,这个材料如果在2006年来讲,还没有办法讲,2007年上半年,在西安南郊的出土文物中,有韦应物一家四个墓志铭,其中有一方墓志铭,是韦应物为他的妻子写的,所以,我们才知道,他妻子叫元苹。

他们两个结婚以后,夫妻恩爱,元苹36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去世,留下3个孩子,前面两个是女儿,现在无法考证长女当时是几岁,估计是10来岁。第二个女儿当时是5岁,最小的一个儿子不满周岁。那一年韦应物是40岁。

当时,韦应物在安徽滁州做刺史,过了7年,韦应物47岁,长女出嫁,杨家派人来接新娘子,接亲的船沿长江上行。韦应物送大女儿走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在清朝时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中的诗,都是名篇。这首诗到了现代,有些年轻读者朋友不太喜欢它,觉得这首诗并没有那么好,为什么会选入《唐诗三百首》?我说,你还没有到那个年龄,你现在还太年轻。等你年纪再大一点,再来读这首诗,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首诗,是从回忆他的妻子开始的。妻子死后,留下几个孩子,从小没有母亲,是我独自把他们扶养长大。我非常疼爱他们,由我一个人倾注了全部的父爱。本来应该由母亲来承担的教育工作,就有所欠缺。古代的女孩子,一些闺房里的事情,应有妈妈来教导。现在,我既当爹又当娘,在教育方面肯定有所欠缺,特别是有关闺房方面的教训肯定不够。韦应物觉得有点担忧,你出嫁以后,到了夫家,能不能跟公公婆婆搞好关系?

诗的最后说,现在,我要跟你分手了,将来再要见到你,不知何年何月?年轻的读者朋友不喜欢这首诗,主要就在这首诗的中间部分,姑娘临行前,韦应物告诉她到了婆家以后,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说了一些教育她的话。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尊妇道,容止顺其猷。

过贫俭的生活,本来就是我们所崇尚的,我们不贪求富贵。资从就是嫁汝,你对嫁妆也不要有太高的要求,我们也是一个清寒人家,给你准备了一些嫁妆,经济条件有限就这么多。你到了夫家之后,一定要孝顺老人,恭恭敬敬地对待老人,要遵守妇女应有的道德,你的举止容貌,说话举动,要遵守夫家的规矩。

当然,这些话,年轻的朋友也许会觉得,思想陈旧,观念落后,或者说都是一些简单的道理,没有什么高深的意义。确实没有什么太高深的内涵,尤其是在当时,在唐代像韦应物这样的家庭,书香门第,一个女孩子家,即使从小没有母亲,她对于孝敬老人,生活要贫俭,这些道理她是不会不知道的。那么,韦应物为什么还要写一首诗来谆谆嘱咐呢?

是父爱使然,父亲对女儿的关心,离别之际,他一定要说一番话。我想,我们年轻的时候,当我离开父母出去读书,工作的时候,哪一个父母不会对你这样谆谆嘱咐,反复交待,说了一遍又一遍。当时我们也许觉得,这些话并没有什么大道理,太简单了,甚至还觉得有点唠里唠叨,语无伦次。但是到了将来某一个时候,你再来回首,你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

朱自清写过一篇《背影》,这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这是写他对父亲的惦念,文章里有一个细节,朱自清在南京,要坐火车到北京来,父亲到车站去送他,给他买了一些桔子等好吃的,然后,父亲交待他路上要小心,在火车上夜里要警醒一些,不要受凉,到了北京就赶快来信,等等这些话。

朱自清在《背影》中说,他当时听了这些话,有点不耐烦,觉得父亲讲话不漂亮,道理陈旧,还有点迂。路上要小心,我还不懂吗?不要受凉,还用你跟我讲吗?但是,朱自清后面说,我现在想想,自己当时是太聪明了,聪明过了头。他觉得后悔,觉得当初没有好好地领会父亲的这一番叮嘱中间,所包含的那一份珍贵的情意,是我把它看轻了。

很多朋友,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当你自己当了父母,你自己来送别儿女时,要对他唠叨一番,你同样会说些很简单的大道理,而且颠三倒四地说上好几遍。中间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警句,都是一些最普通不过的语言。但是,恰恰是这些语言,它凝聚的是父爱和母爱,不但值得我们去听,去珍惜,而且必将在我们心中留下难忘的回忆。

年轻朋友,当你读到韦应物这样的诗,不要轻易地急切地去下结论,说这首诗不好,没意思。等到你自己若干年以后,再回过头读它的时候,可能会有新的感悟。

父爱和母爱,是人际间最珍贵的一种感情,在唐诗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这样的诗选入《唐诗三百首》,我觉得是完全妥当的,不应该说它有某种封建意识,而把它否定掉,即使在今天,这首诗仍然有其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