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兴 申爱琴:家庭教育(第二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5:32:57

第二讲  新型的教育观念

            今天我们讨论交流一下现代家长应有的观念和能力,因为家长的观念和能力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现代高素质的父母需要具有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而这才是符合当前教育发展、教育特点,并值得倡导的家长教育素质。也就是说,各种家庭的孩子,只要家长具备一定的教育素质,使用得当的教育方法,孩子都是可以成才的。

      教育专家孙晓云说:“自从写了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后,在全国有一百多个城市做过上千场的报告。我有个惊人的发现,就是全中国的父母没在一起开过会,但是,很多父母都会说一句相同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事都不用你管。大家听了是不是有点熟悉?”

    我的女儿也是参加过高考的,我知道分数意味着什么,录取,差一分就是天壤之别。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接受这个共识——“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管。”多么可怕的一个共识,多么危险的一个共识!

    在中国一个非常著名的大学,两个博土住在一个房间,都是咱们国家大名鼎鼎的教授带的博士。这两个博士团结不好,心理也有问题,互相不服气。结果,他们两个互相伤害,采取了残忍的暴力手段,导致双双死亡!这是几年前元旦的事情。虽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是也或多或少地暴露出我们教育的问题。

    所以,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这就是适应孩子成长的新型的教育观念。

    1、教育好孩子靠什么?

    如果我们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考虑一个问题:家长教育好孩子靠什么?是靠经济条件,还是文化水平高,是靠社会地位高,还是学历,或者说具备了上述的这些所有条件,就一定就能教育好孩子。但是专家的回答:既是你具备了上述的所有条件,也不一定就能教育好孩子。

    当然文化水平高,经济条件好,各种管理经验多,能给孩子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对教育孩子是有利的,但这并不是教育好孩子的主要因素。教育好孩子,需要的是一种教育孩子的素质,这未必是学历、地位和金钱能带来的。案例:学经济,或学物理的,就和学教育的不一样,即使学过心理学、教育学,也未必能教育好孩子,因为教育经验需要从实践中得来。

    下面我们来看著名科学家杨振宁童年的案例(选自《杨振宁传》和《杨振宁的故事》)

    案例7:在中国,好多人都听说过杨振宁的名字,杨振宁在回忆家庭影响时说:“我本人的个性和作风,受到父母亲的影响都很大,如学术知识,是来自父亲;如精神气质,是来自母亲。”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城墙西边的四古巷中,母亲罗孟华是旧式妇女,缠过足,没有受过新式教育,文化程度仅相当于初中,但她极贤惠,与父亲感情特别好。杨振宁的思想、心灵和人格的形成都是母亲良好熏陶的结果。

    在杨振宁10个月的时候,父亲杨武之离开他们母子到美国留学。在父亲远渡重洋的日子里,母亲罗孟华与杨振宁在家相依为命,她为这个家倾注了全部的爱。那时,军阀混战,合肥是兵家必争之地,炮弹时常落到杨家附近。凡是遇到危险的时候,母亲总是抱着小振宁跑到乡下躲藏。父亲留学期间,母亲罗孟华肩负起教育的重任。晚上睡觉前,他都会给振宁讲案例,因为这是给孩子灌输知识最好的机会。她把自己所熟悉的古代的、近代的案例一一讲给他听,什么“孟母择居”、“岳母刺字”等等。小振宁听得津津有味,关键时刻还不时地发问,母亲总是耐心地作答,一个案例不讲完,振宁总是不肯睡觉。

    培养生活习惯,一般人会认为是不值得重视的小事,但罗孟华要求也十分严格,决不纵容和随意。振宁生来是个“左撇子”,母亲认为至少用箸、执笔得换成右手。母亲费了好一番精力才把他吃饭、写字改成右手。

    除了让儿子懂得做人必须三立(立德、立功和立言)以外,她从振宁4岁时,开始教他识字。她规定小振宁每天要学会10多个汉字。她找来一些白纸剪成小方块,每小块纸上写一个大字。用这些自制的卡片,小振宁便跟母亲学起字来。罗孟华一板一眼教得非常认真,儿子很聪明,十几个汉字母亲只要念上一两遍,他很快就能记住。罗孟华从自己很早就辍学的痛苦经历中,加之丈夫为了追求知识而离开妻儿远渡重洋,使她感受到严格要求儿子的重要性。有一次,杨振宁在学习写字时心不在焉,把字写得歪歪扭扭,更糟糕的是还写错了几个字。母亲十分生气,罚他重写,直到她满意为止。一年之间,母亲教杨振宁认识了3000多个汉字,这让杨振宁一生受益。

    半个世纪后,回顾这段往事,杨振宁感慨道:“那是妈妈为我的人生打下扎实基础的起步阶段,我在4岁时,母亲教我认方块字,花了一年多时间,共教了我3000个字。现在,我认识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字的两倍。”

母亲只念过私塾,她的读写能力都是自学的。她渐渐感到自己知识储备的局限性,儿子提出的新奇的问题,像“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为什么会下雨?”……诸如此类的疑问一时令她难以解答。于是在小振宁5岁那年,杨家请来了一位老先生教孩子们学习,从这时起,小振宁开始了读书生活。杨振宁凭借熟识3000个字的功底,很快把《龙文鞭影》背得滚瓜烂熟。在其中,他不仅领略了中国古典文化最初的风采,还第一次探索到自然界的奥秘。

    合肥的冬天虽然少有北方凛冽的寒风和皑皑的白雪,但也需要用棉袍御寒。小振宁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对襟棉袍,觉得融融暖意融入心中。为了鼓励儿子并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她带小振宁去合肥最热闹的地方,给他买了几件新衣服,去吃点他喜欢吃的东西,母子俩还在一家西式照相馆中合影,小振宁带着好奇的心情感受外面新鲜的世界。

    作为母亲,能把智慧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期待它在日后能够长成一颗参天大树。杨振宁说:“母亲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从个人出发,她从来都把丈夫与孩子放在第一位。对她来说,这是绝对的一件事。我想,人的思想如果把一件事情变成绝对化以后,就变成一种力量,我从我母亲身上就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1938年,16岁的杨振宁考入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由于“联大”住房比较紧张。杨振宁和父母就在昆明小东角城租了一所老式房屋。这里环境虽然艰苦,但罗孟华把这个小家收拾得干净整洁,十分温馨。一家人始终在一种互帮互爱、学知识、学做人的浓厚家庭氛围中积极地生活。

    回忆往事,杨振宁对母亲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他说:“我母亲是一个旧式的女人,意志非常坚强。我常常想,父亲和我,还有弟弟妹妹们,在能够坚持,能够有极坚韧的意志力方面,都远远不及母亲。比如说在抗战8年的时间里,那个时候经济非常困难,父亲的薪水是远远不够,那个时候我们兄弟姊妹5个人,能够支撑下来,与母亲的操劳与坚强的意志是分不开的。”

    1982年当杨振宁60岁生日时,他出版了一本自己的论文选集《杨振宁论文集》,在论文集的扉页上,杨振宁写下了“献给母亲” 四个大字。由此可以知道,母亲崇高而伟大的形象在他的心目中是何等高大、重要。

    英国思想家卡莱尔说得好:“谁能在质朴的日常生活中给我们以指导和帮助,谁就是老师。”杨振宁先生此生有幸,不仅有一个与他感情非常好的母亲,而且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深深影响了杨振宁。他后来能在科学事业上做出重大贡献,在人生道路上显示出的高尚品格,都与母亲的影响息息相关。

    下面讲一个案例就叫高考状元之父谈家庭教育。

    案例8:据《东方今报》2009年7月10日报道,河南濮阳市庞王合村村民庞善进,今年52岁,高中文化程度,妻子小学未毕业。庞说,他自己根本不懂什么教育方法,也从来没有给孩子请过家庭教师,只是平常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对自己也很严,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他从来不请人在家里喝酒,也从来不让人在家里打牌,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2001年,大女儿考上北大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现在北大攻读博士。2007年二女儿考上北大数学系。今年儿子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填报了第一志愿北京大学。

庞父说,儿子高中以前学习成绩并不好,上高二时儿子从年级200名跃居第一名。儿子说:“上高中以后,第一个寒假几乎没有出过门,把以前的课本从头到尾复习了一遍,然后又找来下学期的课本,进行预习。开学后,学习觉得轻松多了。”庞父又说,他们姐弟三人都是这样学习的。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我认为有三点值得大家深思:

    第一点,能上一流大学的孩子与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家长的文化素质并不是因果关系;

    第二点,成功的孩子与家长的教育、大人的要求、家庭的学习环境密切相关,虽然“庞说,他自己根本不懂什么教育方法,也从来没有给孩子请过家庭教师”,但是庞父“平常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对自己也很严,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了让孩子由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他从来不请人在家里喝酒,也从来不让人在家里打牌。”这种做法恰巧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三点,成功的孩子与自己的勤奋分不开,与正确的学习方法分不开。

    我们的县城、乡镇、农村,许多家庭情况又是如何呢,有些乡村可以说赌博成风,喝酒成风,大人无事串门成风,就是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配合学校的工作。

    2、做父母的五种基本素质。

    大家想想看,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是不是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就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一定。好多工人、农民也能把孩子教育好。当然了,这也并不能得出结论:学历越低,家庭越穷,你就越能把孩子教育好,绝对也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不是靠学历,不是靠社会地位,也不是靠金钱,而是靠父母的综合教育素质。(有些是家庭成员的综合教育素质)

    父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职业,它不只是生育和喂养的问题。现代的教育家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说,既然是职业就需要考核,做父母需要有上岗执照,当然我们国家暂时还做不到,也不会考核大家。但是这种职业的好与不好,都能在孩子的身上明显地表现出来。

    下面谈谈,做父母需要五种基本素质,那就是:

    第一,现代的教育观念;

    第二,科学的教育方法;

    第三,健康的心理素质;

    第四,良好的生活方式;

    第五,平等和谐的关系。

    这五种基本要素构成了一个现代父母必备的教育素质。专家把它叫做五元素质,或叫五元要素。有些专家提出:做父母的应该有上岗执照,据说奥地利政府准备尝试推行父母执照,这个执照会有政策支持,第一,获得执照的父母可以享受到一些福利;第二,夫妻双方如果离婚,谁有执照,谁优先抚养孩子。

    希望特别关心孩子的父母们首先拿到执照,因为你们的期望很高,应当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一般来说,在高素质的孩子后边必定站着个高素质的父母,没有高素质的父母和老师,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孩子是很困难的,是曲折的。因为有的时候,正是我们父母用一种不恰当的爱,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案例9:恰当地、正确地爱孩子是非常难的事,对这个问题我自己就有深刻的体会,虽然我是搞教育工作的,但我认为我的家庭教育并不是十分圆满的,我培养了孩子许多好的品质,比方爱看书,女儿是读书狂,但是我女儿也有一些毛病,不爱运动,我就忽略了这一点,女儿不爱运动的毛病,我想起来就后悔莫及,错过培养孩子运动习惯的关键期!所以说我的教育失误也是很多的,我们大家最好反思一下,用专家要求的五种素质来要求自己,我想各位家长一定会尝到甜头。

    有一位思想家说过:“家长的思想意识将不自觉的体现在孩子的语言上、显示在孩子的习惯上、表现在孩子的行为上、反映在孩子的品质上。家长的意识、语言、行为和习惯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的思想品质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只有不称职的家长,没有不称职的孩子。”

    案例10:我在参与一个教育项目活动的时候,认识了金城大学教育系的一位教授,这位教授在教育方面很有建树。有段时期,教授感觉到自己读高一的独生子虽然文化课学习比较优秀,可是生活上比较懒散,基本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教授想改变一下这种现状,觉得很难,自己又是讲学(学术报告),又是出差,又是课题小组的研究,工作太忙了;妻子也是大学老师,忙了单位,忙家里,根本顾不过来,经常也给孩子讲道理,要求如何改毛病,但周围家庭的孩子情况差不多,根本不起作用。

    后来,教授想了一个办法,就与孩子商量,“愿不愿意到山村去生活一个月?”孩子问:“什么地方?”“到我二十多年前插队的地方,那里自然风景很不错,人们也很朴实!”教授回答说,孩子心里琢磨着:看一下爸爸插队的地方,顺便还可以见识一下山区的风光。就说:“愿意!”教授说:“去了以后要生活自理,帮助人家干点活,可不能给人家添麻烦。”孩子说:“行!”就这样父子之间达成了协议。

    在一个暑假,教授到他六十年代插队的地方联系了一下,找了一家比较适合的家庭,家长是农村中学的校长,年龄与自己差不多,插队的时候常在一起劳动。教授给校长谈了一下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体验农民的生活,远离父母的生活。”于是,教授和夫人送孩子去的时候专门乘长途车,临走时给校长留了些孩子的生活费。

    校长家里有六口人,爷爷奶奶,校长夫妻俩,有两个男孩子,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教授的孩子刚去的头一两天还觉得农村的生活和山山水水都很新鲜、很有兴趣,校长的两个孩子与他一块耍,可是没过一周就觉得不适应了。暑假正是农忙的季节,校长全家人都要下地劳作,校长的母亲很早就起床,为大家做早饭(早点),家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两个孩子随时都要干力所能及的农活和家务,学习文化课,只能利用下雨天。如用扁担担水、劈柴、喂猪、晒土、垫圈、磨镰刀、割麦子、拉运、打碾等等都要学着干,都要自觉地干,大人很少安排。开始教授的儿子也跟着参加,特别是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割麦子,一两天就觉得吃不消了,校长和家人都让他在家歇着,可他总认为不好意思,硬着头皮坚持二十多天,好不容易等到爸爸来接他。教授看着晒黑了的问儿子:“怎么样?能吃得消吗?有什么体会?”儿子回答说:“太累了,农民们真辛苦,农村的孩子也不容易!”虽然校长尽可能地给教授的孩子多方照顾,但是孩子还是看到了农村生活的一些酸甜苦辣,对人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种方法就是古人的易子而教。

    孩子有个特点,在自己家中不愿意干活,在亲戚朋友家就不一样了,让他干什么,他都会尽力去干,想办法干好。

    卢梭的观点是:一个人15岁以前最好是在农村生活。爱迪生说:“培养一个好人的方法就是让他到大自然中生活。”

    建议大家:如果你有合适的条件,可以让孩子到农村的亲戚朋友家体验一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是有数千万知青到农村插队锻炼过吗?还有,孩子到外地上大学绝对是个好选择,是离开家最好的理由,也是避免在青春期和父母发生矛盾的最佳选择,也是让他走向独立的一个非常好的体验,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是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