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美客:泉城路的往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35:30

泉城路的往事

   泉城路的往事


           芙蓉街头老残听书

明朝以降,济南一直是山东省、济南府、历城县三级治所。三级官署均设在现在泉城路北侧,这条街自元朝形成干道以来,一直多以官署衙门命名。据记载,明朝时,这一带被称为“济南府大街、西门内大街”。清乾隆年间,这儿被叫做“西门里大街、院西街”。从一张清光绪年间的《济南街巷全图》上可以看出,今日泉城路由西往东依次称为:西门大街、都司门口、院西大街、院东大街、府署前、道署前、木牌坊街、关帝庙(今青龙桥西)。1934年《济南市政府市区测量报告书》把这一带标作:西门月城街、西门大街、府东大街、院西大街、府西大街、院东大街。解放初期,这里称为“西门月城街、西门大街、院西大街、院东大街、府东大街”。当时这些街全部首尾相连,宽约两丈。

济南古城在明洪武四年以砖石垒砌,在西城门外还建有拱圆形的月城(也叫“子城”或“瓮城”),月城门的外面是护城河,月城内因有人居住,故旧时这一带被称为“西门月城街”。西门月城街以东至省府前街路口是西门大街;再往东到芙蓉街南口,便是都司门口。过都司门口,以东便是院西大街、院东大街和府西大街、府东大街了。据记载,在按察司街和历山顶街交叉路口的东侧旧时曾有一座高大的木牌坊,木牌坊以东、东城墙内还曾有一座关帝庙。估计后来因为香火不旺或其他什么原因而逐渐圮废。

1948年中秋节,随着人民解放军的隆隆炮响,济南城终于解放了。解放了的济南人民欢欣鼓舞,1949年4月,数万市民、学生参加了义务劳动,拆除了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的旧城外廓圩子墙,修建桥涵,拓建道路。1950年2月起,又一段段拆除了有着近600年历史的济南府内城。几年下来,济南的城墙几乎全部扫荡一平,只剩下东南角一块修建了解放阁阁基。1955年,伴着百货大楼的兴建,拓宽修建了院东大街和院西大街,紧接着,完成了从西门桥至青龙桥之间的所有路段的拓宽修建,形成一条车行道1 5米、人行道各宽4~5米的中轴线主干道,为当时济南市内最宽的道路。1965年11月,将西门月城街、西门大街、院西大街以及南北向的七忠祠街、福德巷5条街巷合并,以济南雅称泉城命名“泉城路”。随即又将院东大街、府西大街、府东大街以及南北向的金牛丝巷、郑家胡同、北斗巷6条街巷合并到新命名的泉城路。所以说,今日泉城路其实是由1965年前的11条街巷合并而成。

泉城路是政治的,历史上自不再赘言,今天仍是山东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等机关的办公驻地。泉城路是商业的,驰名的老字号名店几乎全部云集沿街两侧。这里不仅有传统商业五大行,即国药行、绸布行、鞋帽行、杂货行、银钱行;还有饭庄、澡堂、理发店等掺杂其间,几乎涵盖了济南的商业门类。泉城路又是文化的,历史上这里有著名的白雪书院(后为泺源书院,山东大学的前身──山东大学堂就是1901年9月在此开办的)、商务印书馆,今日仍有全省一流的新华书店、音像书店。泉城路还是建筑的,正泰服装店、隆祥布店、山东商业银行等建筑,可堪称经典。改革开放以来新建的时装大楼、四海香商场、贵和商厦、永安大厦、华能大厦也可谓各领风骚。其实,泉城路从骨子里来说,更是市井的,就像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北京的王府井一样,都是市井生活的中心地带,与百姓们息息相关,情牵意连,难舍难分。


   山东大学堂(今泉城路百货大楼对过泺源书院旧址)

泉城路是兼容的。单从泉城路附近的街名上便可看出一斑。透着雍容气度的按察司街、布政司街、旧军门巷、高都司巷,显示平民色彩的鞭指巷、葛贝巷、塘子胡同、榜棚街,极具地方特色的历山顶街、舜井街、天地坛街、芙蓉街,当然,以管署寺庙等命名的更是比比皆是,像县东巷、县西巷、刷律巷、卫巷、太平寺街……。走在泉城路的外地人都称赞她大气,她真的大吗?百思终得其解:有容乃大!!

泉城路以一种无所不包的从容、淡泊、宽舒和自信,集天下之大成而蔚为壮观,溶多元文化而气势磅礴,但当其绚烂至极时又归于平淡。

开放和兼容构成了泉城路特有的优势。

泉城路,深深植根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土壤里,这根更深深地扎在这座城市人们的心中。由于有了这条老街,济南便有了一种历史之厚重,经验之独有,有了一种丰富感鲜活感和持久的生命力,以及一种情真意切的乡恋。泉城路是个具有丰厚底蕴的历史存在,又是一个弥足珍贵的物质存在,更是济南人无以替代的精神情感的存在。

旧时,泉城路上的老字号鳞次栉比。

漫步在繁华的街道上,那些琳琅满目的店名,看着就觉得有精气神儿,想想就觉得充满诗意,备感古城文化色彩的浓厚:子琳照相馆、文升园饭庄、同济堂、鸿祥茶庄、大同鞋店、心佛斋素菜店、亨得利表店、泰康食品店、蕊香村点心铺……

  说到泉城路上的药铺,其字号都有一个“堂”字,如同济堂、济生堂、宏济堂……在很长一段时间,“堂”甚至一度成了中药铺的代名词。

随着电视剧《大宅门》的播放,“宏济堂”三个字不断地被人提起。著名宏济堂乐家总店,原址就设在院东大街23号(最早的宏济堂旧址在院前大街,1915年被焚毁,乃迁此址开业)。


    泉城路宏济堂总店1996年拆迁

宏济堂总店建于1920年,三重院落两座二层楼,房10间,占地两亩,另有60间平房(含在牛头巷的住宅)。宏济堂入口设有精致华美的铁栅墙,其门面仿效北京同仁堂,装饰得富丽堂皇。营业厅宽敞高大,全部为硬木地板,上部周边饰以名贵中药为题材的镂空木雕,井式木天花板下高悬宫灯;一式考究的明式家具,古朴高雅的大柜台,中药斗橱排列整齐。店内一排排抽屉和一只只坛子里放着药材,药铺伙计将一味味药称好配好交给顾客,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店铺里弥漫着草药的气味。由于济南宏济堂与北京同仁堂的渊源关系,两店经营的药物,品种基本一样,配方炮制也无大差别。值得一提的是,老板乐敬宇除坚持商誉外,还力主创出新产品新名牌。宏济堂自制的清瘟解毒丸和宏济堂阿胶都曾在社会上赢得美誉。


   宏济堂的坐堂大夫

“堂”是药铺的代称,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鲁菜名店“燕喜堂”。历城乡间的赵子俊16岁进城打工谋生,20岁时到吉元楼饭庄以及后来开设在芙蓉街北首的魁元楼饭庄干跑堂,后因饭庄关闭而失业。1932年3月,赵子俊在山东商业银行董事董丹如的资助下,在金菊巷开设饭庄。因适逢三月,南燕北归,遂取名“燕喜堂”,示意饭庄开业大吉燕子报喜。1950年燕喜堂迁至院西大街路北经营,1956年迁至路南,1982年重新修建。燕喜堂以做汤菜出名,不论清汤奶汤,还是炒菜,都是以肥鸭、母鸡和肘子煮成高汤后加入使用。掌灶大厨侯庆甫、梁继祥所制清汤,色清而味鲜;奶汤则色白而醇厚,状如乳汁。以济南名产蒲菜、茭白、鲜莲子和白菜心制作的汤菜,汤香而回味悠长,至今仍为老食客们所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泉城路上另一家著名的饭店是汇泉楼饭店,旧址在泉城路最西端路北。该店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原址在西门桥外的江家池畔。当时江家池池水清澈见底,池中养鱼,既可诱食客们观鱼戏水之趣,又可烹烧名肴。汇泉楼的名字最早叫“锦盛楼”,后又改为“德盛楼”,最后三易其名,改叫“汇泉楼”。清末名厨彭珂到该店主勺后,于池中放养鲤鱼。顾客俯窗观鱼,指鱼订菜,店伙计当面捞鱼。用此活鱼烹烧,制出的糖醋鲤鱼首尾高翘,香味扑鼻,酸甜可口。顾客吃完鱼后,还可以让厨子“砸鱼汤”。那汤味道酸辣,品之爽口去腻,别有风味。

据“老济南”回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泉城路上经营食品的店铺就有数十家,像厚得福、江苏小馆、蕊香村、吉盛村、心佛斋、雷家粥铺、文升园等等。至于小吃店、点心铺、馍馍铺,更是沿街林立,几不可数。经统计,1948年的120家店铺中大多是经营食品类的,另有海味杂货店8家、酱园5家、中药店7家,家电类店铺l家,而到了1998年的121家店铺中,经营食品类的只有10余家,中药店1家,但却有电子电器类店28家、专卖店12家、美容美发店8家、银行4家、航空售票处2家、皮衣店羊绒店各1家。从这也可以看出时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脉络。


过去的老字号大多数是前店后坊,经营者极为重视质量和特色。老字号除经营有方外,还都有一条极严的店规,就是“买卖人,必须有三分纳气”,谁得罪了顾客就要搬铺盖卷回家去,即今日所谓“炒鱿鱼”。过去的老字号都以“童叟无欺,言不二价”为宗旨,以取信于顾客。所以店铺一开,就是几十年、上百年。不少老字号到现在还闪耀着光彩,也有更多的老字号因种种原因,已不复存在,但至今老济南人依然怀念着它们。其实,人们怀念老字号的店铺,更多的是怀念它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

济南人之所以把泉城路称为老街,是因为第一次与第一百次踏上这条街的人,都会对它那历尽沧桑的古朴肃然起敬,不敢妄然对它评头论足。现经改造,这条街已不像旧时模样,许多建筑已经洗尽铅华,但这更使它有了一种可以信赖的成熟。

泉城路上典型的城市建筑随处可见,构成了这条街独特的个性风貌。

济南旧城的建筑,基本沿着明清以来的形制,平面多为四合院布局,青砖墙壁,灰瓦花脊,沿街店铺多为二层青砖楼房,门窗上口均有砖刻或砖筑半圆拱等。但作为全省政治经济中心的泉城路,像济南文化一样,有着一种鲜明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反映在建筑上,建筑式样多元化,建筑风格多元化是泉城路建筑的主要特点。

在济南,提起“瑞蚨祥”大概无人不晓。它创立于1862年,东家是章丘旧军孟家。孟家在院西大街路南购买了地皮,建起五开间的楼房,“门面宏丽,陈设新颖”,由于经营有方,不久就成为济南最大的布店。1912年北京发生兵变,变兵南侵,瑞蚨祥老店于1914年被火焚毁。不久,又在原址重建,为五开间楼房,保留青砖灰瓦、木隔扇门窗的传统形式;二楼做假阳台和生铁栏杆,一楼改为大玻璃门窗,梁柱为工字梁结构。据专门研究济南城市建筑的专家姜波先生称:“这是济南旧城中所见的最早的钢结构实例”。瑞蚨祥在1996年春节前被拆,整座楼房前后拆了一个多月。

同在泉城路路南的隆祥布店,是建于1935年的三层砖木混合结构的楼房。一、二层为营业厅,中间设有回廊,天井上部以轻钢架覆顶,侧面有高窗通风采光,是一座典型的传统四合院布局,并吸取外来建筑空间处理手法的商业建筑。店面为五开间,二层设挑台,四根附壁柱直抵三层,周边设有女儿墙,中间部位故意抬高,借以烘托人口。

原位于泉城路西端路南的齐鲁金店,则是一座经典的西式建筑。它于1927年修建,时为恒大银号。1930年韩复榘主鲁时,在此开立“山东省平市官钱局”;1937年改为日寇特务机关“泺源公馆”,其后又改为“北海银行”。这座建筑主体为二层,平面呈“工”字型。一层为高大的营业厅,辅助用房周边设置;二层为住房办公杂用。沿街面凹入部为三开间,四根高大的爱奥尼克式石柱直抵檐部,顶部有女儿墙;转角处均置西方宝瓶装饰,更增加了高耸的气势。沿街壁墙全部用花岗岩砌成,石块规整,深凹缝,高大石台阶。这在旧城建筑中是十分少见的。

泉城路东段路北有一座皇亭体育场。它始建于1942年5月,当时设施有200米小型田径场一处,篮球场两个,网球、排球场各一个。解放前,全国第三届华北运动会曾在这里举行。解放后,人民政府先后多次斥资进行修建,并于1964年新建了济南第一座群众性游泳馆。1986年6月5日,高大的皇亭体育馆正式落成,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有坐席4500个。


     济南百货大楼

1955年8月20日,济南市百货大楼经过一年多建造,落成开业。当时这座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楼,引起了全市乃至全省人民的关注。当时百货大楼的建造面积为一万余平方米,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国营百货商店。它呈矩形平面,营业大厅呈凸字形,西南角一跨间辟为载货电梯间,东南角一跨间为袋型小营业厅,地面略高。顶层周边设有冷饮、小吃营业室,中间露空,呈四合院形(后为扩大营业面积,覆顶处理)。北向两个主人口两侧设有三个凸出的大型橱窗,陈设布匹、玩具、乐器、日用品等各色商品。百货大楼建成后,每到节假日,老济南们便会携儿带女,清早就喊得四邻皆知:“走,逛大楼去!”

泉城路好像一座建筑博物馆。当然她的容量不仅在于建筑符号,更在于她的文化空间。数千年源远流长的济南文化,有着极强的溶解力,轻而易举地就将外来的东西消化了,并把它们塑造成与这座城市品格相谐的角色。

                (原作者张继平、郑连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