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得白乳胶:冷月无声箫流云——解读“雪堂箫声”之十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20:42:51
          笛子是民乐中最轻快悠扬的一种乐器,同是竹管制成,箫则要低沉忧郁许多。若将箫比喻成多愁善感的一介书生,那么笛子就是无忧无虑的小牧童了。箫是优雅的小资的,笛子却是通俗的平民的;箫是悄怆幽邃的落英缤纷,笛子则是淋漓尽致的清朗月光;箫是避世的江湖侠客与文学青年的怅惘与哀怨,笛子则是热情奔走在生活一线的各色人等的快乐与憧憬……
        “人若梅娇,正愁横断乌,梦绕溪桥。倚风融汉粉,坐月怨秦箫。”月夜之下,清风徐徐,看疏影婆娑如画,听那一管洞箫缥缈于尘烟,有如习习之春风拂面,有如绵绵之潇雨不绝,似天上之浮云悠悠,似清流之涓溪潺潺,其音婉婉清扬,荡漾心间,除却凡思,如处无尘之境,想那世外仙人的逍遥与空灵也不过如此吧。 
        箫的前世真身名“骨哨”,是用鸟禽类中段肢骨制成的,亦名“骨笛”,其形成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吕氏春秋》记载:“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管。”可见其时已始用竹制箫笛。秦汉至唐,箫是指编管的排箫。唐代以前,笛箫通常不分,至唐代,横吹为笛,竖吹则为箫。清代,箫的形制与现在完全一样。舜禹时代,曾出现过用古代排箫来演奏的《韶》、《大夏》等古代乐舞。可见,箫曾在中国音乐史上经历过何等的辉煌时代。难怪乎,箫本乃神古之器,故能吹奏出旷古之音。 
        箫乃竹制,故有竹之清韵,其声充满了斑驳幽静的典雅空明和悠长深远。明初画家王绂志气高逸,襟度潇爽,以画墨竹闻名于世,亦为爱箫之人。王绂尝月夜闻邻笛,清雅亮丽,便乘兴画幅竹访遗之,却发现吹箫之人乃大贾。大贾见之喜甚,与羢绮各二,更求配幅。王绂笑曰:“我为箫声访,汝以箫材报。汝俗子也。”索前画裂之。可见王绂心怀的孤高潇洒和箫音气质的超凡脱俗。
        竹乃离尘之物,高洁雅士多游于其间,但无论“竹林七贤”还是“竹溪六逸”,他们其实却又都是对人世间心怀着大悲悯的,故闻箫鸣,其声也悲。箫的悲情则是来自其孤独,凡慈怀柔善的人,都是内心抱守着一份孤独的人。所以,懂箫就必须深得孤独的真味,耐得住寂寞和等待。空明的思想和奇美的诗文也是自孤独中产生的,喧嚣和浮躁的心不能得而近之。可见,箫与心灵、诗文可谓是千古知己,都是入世间来传唱出世间的真美的。箫韵里隐隐飘逸着君子之风。
        月下箫声的美境,当数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精致如画的描述了。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午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可见,苏子也是惊于箫声的凄美了。其朋友回答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能将心怀感触融化在箫声里,吹奏出人生的凄凉与惆怅,也可算是真正懂箫之人了。
        这悲风里也深深地蕴涵着千古情爱的美丽与哀愁。“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在《忆秦娥》里将那难舍难分的伤别之痛化作了低迴委婉的箫声喑咽,却叫人思情何以寄托?今夜何人品玉箫?只闻得哀声幽怨满江皋,万般无奈于悲伤之中,听取那箫声之怨,倍感情义之重。
        “烟雨观春柳,月夜听箫声”、“谁在月下吹箫,想你白衣飘飘”、“今古别离最难,故人何处?玉箫明月空闲”。自古以来,箫与月仿佛便是一双多情的伴侣。当凄凉的月光凝结了离情别恨的幽怨情愫,化为一地的青霜满满地铺开来,再听那怅怅的箫声响起,不免就要喟叹于月的阴晴圆缺,不免就要伤怀于人生的悲欢离合了。日暮酒醒人已远,不堪那漫天的风雨飘摇,人却是总要怅怅然独上了那令人心伤的落寞西楼凭栏远眺。离心何以赠,箫声里自有玉壶冰。
        有人说,听箫需要缘分,无缘之人听箫仅能听出悲情,有缘之人才能感悟其中的别有洞天。那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造物无尽之宝藏,都可入得箫韵的飘逸与凝重。秋夜霜天,碧空如洗,皓月当空之时,山峦秀丽清幽,波光里蔓草轻荡,远古飘飞的箫声悠扬淡缈,如烟往事翻飞心海,眷言一杯酒,凄怆起忧思。
        当年李白、杜甫与高适酒酣同登汴州吹台,慷慨怀古。如是月夜静听佳人吹管,其声呜呜然,令人愀然动容。悠悠三千年的吹箫古台,历经风雨无数,可还有那箫管遗音吗?直叫人魂牵梦萦难以释怀。 
        冷月无声,箫韵流云,淡光薄影里,人世间的忧思和惆怅,不觉间就延绵成了一丝清箫的低诉,随月华飞舞,会心的微笑追思于旷古之远,带泪的无眠飘荡在夜色的忧伤里。                                                                        (原载2000年5月8日《黄冈青年报》)